CN210527721U - 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皮带运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皮带运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7721U
CN210527721U CN201921140179.5U CN201921140179U CN210527721U CN 210527721 U CN210527721 U CN 210527721U CN 201921140179 U CN201921140179 U CN 201921140179U CN 210527721 U CN210527721 U CN 210527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shell
ash removal
automatic
belt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01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岳峰
穆美强
苏记华
贾礼礼
申晨光
李清源
汪斌
陈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Zhengzhou Xufe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Zhengzhou Xufe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Zhengzhou Xufe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01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7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7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7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包括,壳体、连接部、清灰部、盛灰容器,其中,所述壳体为上端敞口设置,所述壳体顶部的两端设置有所述连接部,所述壳体与所述清灰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所述盛灰容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皮带运输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带运输机,具备自动检测积灰情况,自动清理清灰的功能,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清灰过程中保持全封闭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皮带运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基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皮带运输机。
背景技术
液晶玻璃基板是平板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液晶玻璃基板的产线中,碎玻璃加工线负责将产线的废弃玻璃破碎,破碎后的玻璃将重新熔化成玻璃,在碎玻璃加工线中使用了多条皮带运输机,皮带运输机在各个加工设备间起运输作用,将玻璃从一个设备出口运输至另一个设备的入口。
由于行业需求,加工破碎后的玻璃粒径较细,接近粉尘状,在加工破碎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落在皮带运输机内部,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设备非正常磨损,需要定期从皮带运输机的观察口或清灰口,人工清理皮带积灰,清理难度和工作强度较大,同时清理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扩散,不符合环保要求。
目前设备采用的皮带运输机为方形结构(如图1),皮带底部的积灰只能通过侧面的观察口清理,费时费力,且清理过程中粉尘飞扬,不符合环保作业要求,清理后的粉尘散落各处,不易收集,或易被污染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皮带运输机,所述主动清灰机构能够检测到所述壳体内积灰的情况,当积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清灰部开启,积灰落入所述盛灰容器中,不需要人工清灰,避免了在清理过程中粉尘飞扬、散落各处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清灰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包括,壳体、连接部、清灰部、盛灰容器,其中,
所述壳体为上端敞口设置,所述壳体顶部的两端设置有所述连接部,所述壳体与所述清灰部连接;
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所述盛灰容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V型溜槽,所述V型溜槽与所述壳体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V型溜槽上设置料位计,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积灰的堆积高度;
所述V型溜槽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7°-46°。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清灰部包括驱动机构和清灰螺旋,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清灰螺旋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壳体,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清灰螺旋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且所述清灰螺旋位于所述壳体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盛灰容器连接贯通;
所述盛灰容器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上设置有阀门,当所述料位计检测到所述壳体内积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阀门开启,所述积灰掉落到所述盛灰容器中,当所述料位计检测到所述壳体内的积灰低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阀门关闭。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表面为光滑的弧形设计。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料位计、驱动电机以及阀门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主动清灰的皮带运输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运输机,包括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和皮带运输机构,所述自动清灰机构位于所述皮带运输机构的下方。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清灰机构与所述皮带运输机构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落到所述壳体底部的积灰,当积灰累积到预设值时,所述清灰部开启,所述清灰部将灰尘清理到所述盛灰容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带运输机,所述皮带运输机构在运行过程产生的粉尘落到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料位计可以检测到所述壳体底部积灰的积累情况,当所述料位计检测到所述壳体底部的积灰的累积到预设值时,所述驱动电机开启,带动所述清灰螺旋旋转,同时所述阀门打开,所述清灰螺旋将积灰推到所述开口处,积灰通过所述开口掉落到所述盛灰容器中,当料位计检测到所述壳体底部的积灰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旋转电机以及阀门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带运输机,具备自动检测积灰情况,自动清理清灰的功能,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清灰过程中保持全封闭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传统的皮带运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灰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灰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运输机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运输机的测试仪。
附图标记列表
1-连接部;2-开口;3-驱动电机;4-清灰螺旋;5-阀门;6-料位计;7-V 型溜槽;8-皮带机入口;9-皮带机出口;10-盛灰容器;11-入口挡板;12-出口挡板,14-壳体,15-皮带运输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包括,壳体 14、连接部1、清灰部、盛灰容器10,其中,
所述壳体14为上端敞口设置,所述壳体14顶部的两端设置有所述连接部1,所述壳体14与所述清灰部连接;
所述壳体14与所述连接部1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4可以为长方体状、圆柱状、棱柱状等几何形状。
所述壳体14的底部连接有所述盛灰容器10。
所述盛灰容器10可以为长方体状、圆柱状、棱柱状等几何形状。
当粉尘落到所述壳体14的底部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清灰部开启,所述清灰部将灰尘清理到所述盛灰容器10中。
所述连接部1包括V型溜槽7,所述V型溜槽7与所述壳体14连接。
所述V型溜槽7的内表面做抛光处理,当所述粉尘落到所述V型溜槽7 上时,容易滑落到所述壳体14内。
所述V型溜槽7上设置料位计6,用于检测所述壳体14内积灰的堆积高度;
所述料位计6可以检测到所述壳体14内积灰的堆积情况,当所述料位计6检测到所述壳体14底部的积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清灰部开启,所述清灰部将灰尘清理到所述盛灰容器10中;当所述料位计6检测到所述壳体 14底部的积灰低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清灰部关闭。
所述料位计6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某一固定位置,考虑积灰流动性和皮带运输机的放置角度,所述料位计6安装在积灰容易堆积的位置,安装高度低于积灰影响皮带运输机正常运行的高度。
所述V型溜槽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a的范围为37°-46°。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V型溜槽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a 可以为37°、38°、39°、40°、41°、42°、43°、44°、45°、46°。
所述清灰部包括驱动机构和清灰螺旋4,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清灰螺旋 4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开启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清灰螺旋4转动,所述清灰螺旋4将积灰清理到所述盛灰容器10附近。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3连接;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壳体14,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1连接。
所述清灰螺旋4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且所述清灰螺旋4位于所述壳体14 内。
所述清灰部运行时,所述驱动电机3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进而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清灰螺旋4进行转动,所述清灰螺旋4将积灰清理到所述盛灰容器10附近。
所述清灰螺旋4包括螺旋状的叶片,在清灰过程中,旋转的叶片将积灰推到所述盛灰容器10附近。
所述旋转轴的转动速度在3Hz左右。
所述驱动电机3可以为减速电机。
所述壳体14的底部设置有开口2,所述壳体14通过所述开口2与所述盛灰容器10连接贯通;所述开口2的内壁抛光处理,当积灰通过所述开口2 落入所述盛灰容器10内时,避免粉尘粘在所述开口2的内壁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2的内壁为光滑的圆柱状结构。
所述盛灰容器10与所述壳体14可拆卸连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当所述盛灰容器10内的粉尘积满时或者需要更换所述盛灰容器10时,可以将所述盛灰容器10从所述壳体14拆卸下来。
所述壳体14的底部设置有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2。
所述开口2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5个以及多个等。每一个所述开口2的下方均连接有所述盛灰容器10。
所述开口2的位置不限于某一固定位置,考虑积灰流动性和皮带运输机的放置角度,所述开口2设置于积灰容易堆积的位置。
至少一个所述开口2位于所述壳体14靠近所述连接部1的一端。当所述壳体14水平安装时,位于所述壳体14靠近所述连接部1的一端容易积灰,因此在该处设置所述开口2,有利于将积灰清除。
所述开口2上设置有阀门5,当所述料位计6检测到所述壳体14内积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阀门5开启,所述积灰掉落到所述盛灰容器10中,当所述料位计6检测到所述壳体14内的积灰低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阀门5 关闭。
本实用新型所述阀门5可以电动阀门5也可以是手动阀门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门5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所述壳体14内表面为光滑的弧形设计。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4内棱角处的表面为光滑的弧形设置,采用这样设计当所述清灰螺旋4在旋转时,容易将积灰推走,而且在壳体14内的棱角处不易积灰。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清灰机构运行时,所述料位计6检测到所述壳体14底部的积灰达到预设值时,工人可以手动开启所述驱动电机3 和阀门5,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清灰螺旋4进行转动,所述清灰螺旋4将壳体14底部的灰尘推到所述开口2处,由于所述阀门5 已经开启,所述粉尘通过所述开口2掉落到所述盛灰容器10中,当所述料位计6检测到所述壳体14底部的积灰低于预设值时,工人可以手动将所述驱动电机3以及阀门5关闭,如此循环往复的运行下去。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清灰机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料位计6、驱动电机3以及阀门5连接。所述自动清灰机构运行时,当所述料位计6检测到所述壳体14底部的积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料位计6将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系统,然后所述控制系统想所述驱动电机3及阀门5发出信号,所述驱动电机3和阀门5均开启,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清灰螺旋4进行转动,所述清灰螺旋4将壳体14底部的灰尘推到所述开口2处,由于所述阀门5已经开启,所述粉尘通过所述开口 2掉落到所述盛灰容器10中,当所述料位计6检测到所述壳体14底部的积灰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料位计6向所述控制系统发出信号,然后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驱动电机3以及阀门5发出信号,所述驱动电机3停止驱动,所述阀门5关闭,如此循环往复的运行下去。
参见图4-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运输机,包括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和皮带运输机构15,所述自动清灰机构位于所述皮带运输机构15的下方。
所述自动清灰机构与所述皮带运输机构15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清灰机构的连接部1与所述皮带运输机构15扣合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清灰机构的连接部1与所述皮带运输机构15螺纹连接。
所述皮带运输机构15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皮带机入口8,所述外壳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皮带机出口9,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设置有皮带。且所述皮带轮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
在所述皮带机入口8处设置有入口挡板11,防止进入所述皮带机入口8 的玻璃粒在还未经所述皮带运输就掉入所述外壳的底部。
在所述皮带机出口9处设置有出口挡板12,防止经所述皮带运输机构 15运输的玻璃粒掉入所述自动清灰机构或掉到所述外壳的底部。
在所述皮带运输机构15的下方可以设置多个自动清灰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皮带运输机中,所述自动清灰机构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自动清灰机构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皮带运输机构15的尺寸以及积灰情况来确定,所述皮带运输机中可安装所述自动清灰机构的数量为1个、 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以及多个等。
相邻两个所述自动清灰机构的连接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将相邻的两个自动清灰机构连接在一起即可。
当所述皮带运输机构15的皮带长度较长时,可安装多个所述自动清灰机构,以实现整条皮带的积灰清理;当积灰部位集中或积灰位置较少时,可在对应位置安装单个所述自动清灰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皮带运输机,运行时,所述玻璃粒通过所述皮带机入口 8进入所述皮带运输机中,且掉落到所述皮带上,由于所述皮带轮的旋转,带动所述皮带移动运行,掉落在所述皮带上的玻璃粒随着所述皮带运行,从而从所述皮带机出口9中进入到下一个工序。在皮带运输机构15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掉落在所述自动清灰机构的底部,当自动清灰机构中的粉尘积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驱动电机3开启同时所述阀门5打开,所述驱动电机 3通过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清灰螺旋4进行转动,所述清灰螺旋4将壳体14 底部的灰尘推到所述开口2处,由于所述阀门5已经开启,粉尘通过所述开口2掉落到所述盛灰容器10中,当所述料位计6检测到所述壳体14底部的积灰低于预设值时,所述驱动电机3以及阀门5关闭,如此循环往复的运行下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带运输机,具备自动检测积灰情况,自动清理清灰的功能,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清灰过程中保持全封闭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Claims (13)

1.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连接部、清灰部、盛灰容器,其中,
所述壳体为上端敞口设置,所述壳体顶部的两端设置有所述连接部,所述壳体与所述清灰部连接;
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所述盛灰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V型溜槽,所述V型溜槽与所述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溜槽上设置料位计,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积灰的堆积高度;
所述V型溜槽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7°—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部包括驱动机构和清灰螺旋,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清灰螺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壳体,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螺旋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且所述清灰螺旋位于所述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盛灰容器连接贯通;
所述盛灰容器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上设置有阀门,当所述料位计检测到所述壳体内积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阀门开启,所述积灰掉落到所述盛灰容器中,当所述料位计检测到所述壳体内的积灰低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阀门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表面为光滑的弧形设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料位计、驱动电机以及阀门连接。
12.一种皮带运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清灰机构和皮带运输机构,所述自动清灰机构位于所述皮带运输机构的下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皮带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清灰机构与所述皮带运输机构可拆卸连接。
CN201921140179.5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皮带运输机 Active CN210527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0179.5U CN210527721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皮带运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0179.5U CN210527721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皮带运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7721U true CN210527721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8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0179.5U Active CN210527721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皮带运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7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26600U (zh) 一种矿井采矿工程用矿石分选装置
CN210527721U (zh) 一种自动清灰机构及皮带运输机
CN218049011U (zh) 一种负压风选调整自适应系统
CN212549760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综合处理磁选金属回流装置
CN214398660U (zh) 一种皮带机尾滚筒积料自清理装置
CN212711398U (zh) 一种采矿用输送装置
CN209577411U (zh) 一种电厂输煤过滤除杂装置
CN209630895U (zh) 高效除尘器
CN207266834U (zh) 一种料仓收尘回用装置
CN112275434A (zh) 一种便于矿渣微粉制造的生产工艺
CN112427405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采矿用碎石分拣设备
CN215541730U (zh) 一种高效率分选机
CN219970996U (zh) 一种分层给煤机
CN219929899U (zh) 污泥烘干机清灰机构及其污泥烘干机
CN214217504U (zh) 一种水泥生产用水泥提升输送设备
CN112973843A (zh) 碎玻璃加工系统
CN216260937U (zh) 一种洁净玻璃生产线碎玻璃导出装置
CN201372306Y (zh) 解决锌焙砂下料杂物堵塞的装置
CN219898402U (zh) 一种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用破碎装置
CN219356832U (zh) 一种用于选矿用筛选设备
CN214184150U (zh) 外排式金属分离装置
CN219010027U (zh) 一种轻工业食品加工伴生废水中和处理罐
CN219324256U (zh) 一种煤矿用破碎机
CN219150385U (zh) 一种选矿用螺旋分级机排料装置
CN209127512U (zh) 一种除铁皮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