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24781U - 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4781U
CN210524781U CN201921102981.5U CN201921102981U CN210524781U CN 210524781 U CN210524781 U CN 210524781U CN 201921102981 U CN201921102981 U CN 201921102981U CN 210524781 U CN210524781 U CN 210524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lifting
polishing
moving plate
drive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29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廖民安
陈发伟
张旭
李庆文
王耀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u Jinzhou Precis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u Jinzhou Precis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u Jinzhou Precis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29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4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4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4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主驱动机构、平行运动机构、抛光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主驱动机构以及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平行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主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抛光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平动式抛光装置,结构简单,而且在同一时刻点所述抛光垫上任何一个质点的运动速度相同,能够对待抛光的玻璃基板进行均匀抛光,同时具有抛光效果好,抛光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基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基板是平板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玻璃基板的制造工艺有多种多样,其中浮法玻璃制造工艺制造的玻璃基板具有平度好、透明度高、不易破损等优点。而且该制造方法适合于高效率制造优质平板玻璃,如没有波筋、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互相平行;同时生产线的规模不受成型方法的限制,单位产品的能耗低;成品利用率高;易于科学化管理和实现全线机械化、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连续作业周期可长达几年,有利于稳定地生产;可为在线生产一些新品种提供适合条件,如电浮法反射玻璃、退火时喷涂膜玻璃、冷端表面处理等。
浮法玻璃基板制造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2及H2)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就得到浮法玻璃产品。
但是目前浮法生产的玻璃基板都需要进行表面抛光来去除表面划痕及机械杂质,消除表面过大的波纹。因此需要针对浮法生产的玻璃基板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抛光效果好的装置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而且能够保证玻璃基板表面抛光均匀以及抛光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主驱动机构、平行运动机构、抛光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其中,
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主驱动机构以及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平行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主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抛光机构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机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撑座,且所述升降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直线导轨总成、升降电机以及升降丝杆总成,其中,
所述升降支撑座上连接有所述升降直线导轨总成以及所述升降丝杆总成;
所述升降直线导轨总成上设置有第一滑块;
在所述升降丝杆总成的顶部设置有升降丝杆前座,所述升降丝杆前座上设置有升降电机座,所述升降电机座上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丝杆总成上还设置有升降丝杆联接块。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电机固设于所述升降电机座上;
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位于所述升降丝杆总成的中下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支撑座固设于所述固定机构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以及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均固设于所述主驱动机构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从动齿轮、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主轴,其中,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有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支撑架;
所述从动齿轮齿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轴上套设有第一主轴座,且所述第一主轴座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驱动电机座上;
所述第一滑块、以及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均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轴为曲柄L型结构,所述第一主轴的一端连接有所述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从动齿轮的轴线平行。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行运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齿轮机构、运动机构以及齿轮箱体,其中,
所述齿轮机构包括旋转驱动齿轮、旋转被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旋转驱动齿轮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齿轮与所述旋转被动齿轮齿合连接;所述旋转被动齿轮上固设有所述旋转主动齿轮;所述旋转主动齿轮与所述旋转从动齿轮齿合连接;
所述运动机构包括支撑横梁、横向移动板、纵向移动板,所述支撑横梁设置于所述牵引架上,所述支撑横梁的下表面沿所述横向移动板延伸的方向设置有所述横向移动板,所述横向移动板的下表面沿所述纵向移动板延伸的方向连接有所述纵向移动板,所纵向移动板的下表面连接有齿轮箱体;
所述齿轮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外齿轮、第一中间齿轮、中心齿轮、第二中间齿轮以及第二外齿轮,所述中心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以及第二中间齿轮齿合;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一外齿轮齿合;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外齿轮齿合;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从动齿轮连接有第二主轴的一端,所述第二主轴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主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齿轮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主轴座、所述旋转被动齿轮以及旋转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轴座上套设有从动齿轮座,且所述从动齿轮座的下端位于所述旋转被动齿轮的上表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移动板的延伸面与所述纵向移动板的延伸面垂直设置;
所述横向移动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纵向移动板的中部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齿轮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五通孔,且所述第二主轴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以及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中心齿轮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移动板的下表面平行地设置有两条横向直线导轨,所述横向直线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纵向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板的下表面平行地设置有两条纵向直线导轨,所述纵向直线导轨上设置有第三滑块,且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齿轮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箱体的底部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在所述齿轮箱体的底部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第六通孔,在所述第六通孔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伸出所述齿轮箱体外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臂,且所述旋转臂内套设有齿轮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齿轮箱体底部对角线上的两个连接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外齿轮以及第二外齿轮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支撑板、抛光盘以及气缸,其中,
所述抛光盘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且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抛光盘之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齿轮轴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贯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抛光盘连接;
在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直线轴承;
所述齿轮轴位于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
所述导向轴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且所述导向轴均匀分布。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抛光盘的下表面设置有抛光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由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主驱动机构上,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平行运动机构连接,所述平行运动机构与所述抛光机构连接,因此所述升降机构可以带动所述主驱动机构进行升降运动,进而所述主驱动机构可以带动所述平行运动机构以及抛光机构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对待抛光的玻璃基板进行进给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所述主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从动齿轮、第一主轴可以带动所述平行运动机构的齿轮箱体做第一圆周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抛光机构做第一圆周运动,从而对待抛光的玻璃基板进行抛光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所述平行运动机构的旋转电机通过所述旋转驱动齿轮驱动所述旋转被动齿轮以及旋转主动齿轮,所述旋转主动齿轮驱动所述旋转从动齿轮,所述旋转从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二主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中心齿轮旋转,所述中心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中间齿轮、第二中间齿轮以及第一外齿轮和第二外齿轮旋转,进而驱动所述旋转臂带动所述抛光机构做第二圆周运动,即在同一时刻点所述抛光垫上任何一个质点的运动速度相同,从而对待抛光的玻璃基板进行均匀抛光。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动式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动式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动式抛光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动式抛光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机架,2-抛光盘,3-升降支撑座,4-升降直线导轨总成,5-升降电机, 6-升降丝杆前座,7-升降电机座,8-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座,10-从动齿轮, 11-支撑架,12-抛光垫,13-齿轮箱体,14-升降丝杆总成,15-第一主轴座, 16-第一主轴,17-从动齿轮座,18-第二主轴,19-支撑承横梁,20-导向轴, 21-直线轴承,22-横向移动板,23-旋转主动齿轮,24-旋转驱动齿轮,25-旋转电机,26-驱动齿轮,27-旋转被动齿轮,28-旋转从动齿轮,29-横向直线导轨,30-纵向移动板,31-纵向直线导轨,32-旋转臂,33-齿轮轴,34-第一外齿轮,35-第一中间齿轮,36-中心齿轮,37-第二中间齿轮,38-第二外齿轮,39-支承板,40-升降丝杆联接块,4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主驱动机构、平行运动机构、抛光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其中,
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主驱动机构以及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平行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主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抛光机构连接。由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主驱动机构上,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平行运动机构连接,所述平行运动机构与所述抛光机构连接,因此所述升降机构可以带动所述主驱动机构进行升降运动,进而所述主驱动机构可以带动所述平行运动机构以及抛光机构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对待抛光的玻璃基板进行进给运动。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撑座3、升降直线导轨总成4、升降电机5以及升降丝杆总成14,其中,
所述升降支撑座3上连接有所述升降直线导轨总成4以及所述升降丝杆总成14;所述升降支撑座3与所述升降直线导轨总成4以及所述升降丝杆总成14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直线导轨总成4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以在所述升降直线导轨总成4上进行滑动。
在所述升降丝杆总成14的顶部设置有升降丝杆前座6,所述升降丝杆前座6上设置有升降电机座7,所述升降电机座7上设置有升降电机5,所述升降丝杆总成14上还设置有升降丝杆联接块40。所述升降电机5带动所述升降丝杆总成14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升降电机5固设于所述升降电机座7上,所述升降电机5通过所述升降电机座7与所述升降丝杆总成14连接;
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40位于所述升降丝杆总成14的中下部。
所述升降支撑座3固设于所述固定机构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以及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40均固设于所述主驱动机构上。
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以及升降丝杆联接块40与所述主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升降电机5通过带动所述升降丝杆总成14以及升降直线导轨总成4 进行升降运行,从而带动所述主驱动机构进行升降运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电机5为伺服电机。
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11、从动齿轮10、驱动电机8以及第一主轴16,其中,
所述支撑架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从动齿轮10连接有第一主轴16,所述第一主轴16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支撑架11;
所述支撑架11包括顶板以及位于所述顶板下方的支撑部,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顶板的中部,且所述第一主轴16贯穿所述顶板,所述从动齿轮 10位于所述顶板的上部。
所述从动齿轮10齿合连接有驱动齿轮26,所述驱动齿轮26与所述驱动电机8相连。所述驱动电机8驱动所述驱动齿轮26旋转,所述驱动齿轮26 带动所述从动齿轮10进行旋转。
所述第一主轴16上套设有第一主轴座15,且所述第一主轴座15位于所述支撑架11的下方;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轴座15包括圆柱状的第一组件和圆柱状的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组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组件的直径,所述第一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组件内沿轴向设置有第一中心通道和第二中心通道,所述第一中心通道与所述第二中心通道贯通;所述第一主轴16贯穿所述第一中心通道和第二中心通道。
所述第一主轴座15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
所述驱动电机8固设于驱动电机座9上;
所述第一滑块、以及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40均与所述支撑架11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块以及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40均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所述第一主轴16为曲柄L型结构,所述第一主轴16的一端连接有所述从动齿轮10,所述第一主轴1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从动齿轮10的轴线平行。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轴16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部件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部件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部件的顶端连接有所述从动齿轮10,所述第二部件的末端一体地设置有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平行设置,且在所述第三部件内沿径向设置有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主轴座15套设于所述第一部件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机8为变频电机。
所述平行运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25、齿轮机构、运动机构以及齿轮箱体 13,其中,
所述齿轮机构与所述旋转电机25以及所述齿轮箱体13连接,所述齿轮箱体13还与所述运行机构连接。
所述齿轮机构包括旋转驱动齿轮24、旋转被动齿轮27、旋转主动齿轮 23、旋转从动齿轮28,所述旋转电机25与所述旋转驱动齿轮24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齿轮24与所述旋转被动齿轮27齿合连接;所述旋转被动齿轮27 上固设有所述旋转主动齿轮23;所述旋转主动齿轮23与所述旋转从动齿轮 28齿合连接;
所述旋转电机25驱动所述旋转驱动齿轮24进行旋转,所述旋转驱动齿轮24带动所述旋转被动齿轮27进行旋转,由于所述旋转被动齿轮27与所述旋转主动齿轮23固定连接,因此所述旋转被动齿轮27旋转的同时所述旋转主动齿轮23也进行旋转,进而所述旋转主动齿轮23带动所述旋转从动齿轮28进行旋转。
所述运动机构包括支撑横梁19、横向移动板22、纵向移动板30,所述支撑横梁19设置于所述牵引架上,所述支撑横梁19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横向移动板22,所述横线移动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所述纵向移动板30,所纵向移动板30的下表面连接有齿轮箱体13;
所述支撑横梁19固设于所述牵引部上,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主驱动机构进行升降运动时,所述牵引架带动所述支撑横梁19进行升降运行,同时,所述支撑横梁19带动所述横向移动板22以及纵向移动板30进行升降运动,进而带动所述齿轮箱体13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齿轮箱体13内设置有第一外齿轮34、第一中间齿轮35、中心齿轮 36、第二中间齿轮37以及第二外齿轮38,所述中心齿轮36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35以及第二中间齿轮37齿合;所述第一中间齿轮35与所述第一外齿轮34齿合;所述第二中间齿轮37与所述第二外齿轮38齿合;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齿轮34、第一中间齿轮35、中心齿轮36、第二中间齿轮37以及第二外齿轮38形成的一条直线,所述齿轮箱体13的底部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因此该直线与所述齿轮箱体13底部的对角线平行。
所述旋转从动齿轮28连接有第二主轴18的一端,所述第二主轴18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主轴18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齿轮36连接。
所述旋转从动齿轮28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二主轴18带动所述中心齿轮 36进行旋转,所述中心齿轮36带动所述第一中间齿轮35和第二中间齿轮 37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外齿轮34和第二外齿轮38进行旋转。
所述第一主轴16依次贯穿所述第一主轴座15、所述旋转被动齿轮27 以及旋转主动齿轮23;所述第一主轴座15上套设有从动齿轮座17,且所述从动齿轮座17的下端位于所述旋转被动齿轮27的上表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轴16的第一部件依次贯穿所述第一主轴座15、所述旋转被动齿轮27以及旋转主动齿轮23;所述第一主轴座 15的第二组件上套设有所述从动齿轮座17。
所述横向移动板22的延伸面与所述纵向移动板30的延伸面垂直设置;
所述横向移动板22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纵向移动板30的中部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齿轮箱体13的顶部设置有第五通孔,且所述第二主轴18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以及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中心齿轮36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以及第五通孔贯通。
所述横向移动板22的下表面沿所述横向移动板22延伸的方向平行地设置有两条横向直线导轨29,所述横向直线导轨29上设置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纵向移动板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滑块可以沿所述横向直线导轨29滑动,当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横向直线导轨29滑动时,所述第二滑块可以带动所述纵向移动板30横向滑动。
所述纵向移动板30的下表面沿所述纵向移动板30延伸的方向平行地设置有两条纵向直线导轨31,所述纵向直线导轨31上设置有第三滑块,且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齿轮箱体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滑块可以沿所述纵向直线导轨31滑动,当所述第三滑块沿所述纵向直线导轨31滑动时,所述第三滑块可以带动所述齿轮箱体13纵向滑动。
当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横向直线导轨滑动时,同时所述第三滑块沿所述纵向直线导轨31滑动时,所述齿轮箱体13可以同时沿横向和纵向进行移动。
所述齿轮箱体13的底部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在所述齿轮箱体13的底部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第六通孔,在所述第六通孔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伸出所述齿轮箱体13外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臂32,且所述旋转臂32内套设有齿轮轴33。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旋转臂32固定连接,当所述连接轴旋转时,所述旋转臂32带动所述齿轮轴33旋转。
位于所述齿轮箱体13底部对角线上的两个连接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外齿轮34以及第二外齿轮38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齿轮箱体13底部四个角上的所述连接轴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以及第四连接轴;
所述第一外齿轮34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
所述第二外齿轮38与所述第三连接轴连接。
当所述中心齿轮36带动所述第一外齿轮34以及第二外齿轮38进行旋转时,所述第一外齿轮34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旋转,所述第二外齿轮38带动所述第二连接轴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三连接轴以及第四连接轴进行旋转。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电机25为变频电机。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支撑板、抛光盘2以及气缸41,其中,
所述抛光盘2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且所述气缸41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抛光盘2之间。所述气缸41将所述支承板39与所述抛光盘2连接起来,通过调节所述气缸41的进气压力来控制玻璃基板抛光时的正压力,从而改善抛光效果;所述气缸4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气缸4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以及抛光盘2的尺寸来确定。
所述气缸41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 个、9个、10个、11个、12个、13个、14个、15个、16个、20个、24个、 28个等多个。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齿轮轴33固定连接;当所述齿轮轴33进行旋转时,所述支撑板也随所述齿轮轴33进行旋转。
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向轴20,所述导向轴20贯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抛光盘2连接;在所述导向轴20上套设有直线轴承21;所述齿轮轴33 位于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所述导向轴20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且所述导向轴20均匀分布。
所述抛光盘2的下表面设置有抛光垫12。所述导向轴20与所述直线轴承21 组合起来可以使所述抛光盘2只能相对所述支承板39有少量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抛光垫12在待抛光玻璃基板表面的均匀施压及对玻璃表面进行机械磨削;抛光压力通过调节所述气缸41的进气压力来改善抛光效果。
所述抛光盘2以及抛光垫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抛光盘2以及抛光垫1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所述抛光盘2以及抛光垫12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5 个、6个、7个8个、9个、10个等多个。
所述抛光垫12的由高分子树脂材料制作,例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所述横向移动板22以及纵向移动板30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撑板以及抛光盘2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横向移动板22以及纵向移动板30所在的平面为XY平面。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机架1,且所述升降支撑座3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固定机构对于所述升降机构、主驱动机构、平行运动机构以及抛光机构起固定支撑作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支撑座3的底部固设于所述机架1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使用时,将待抛光的玻璃基板放置于所述抛光垫12下方,然后开启所述升降电机5、驱动电机8以及转动电机,所述升降电机5带动所述第一滑块以及升降丝杆联接块40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第一滑块以及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40带动所述主驱动机构的支撑架11 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支撑架11带动所述横向移动板22、纵向移动板30以及齿轮箱体13进行升降运动,所述齿轮箱体13通过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支撑板、抛光盘2以及抛光垫12对所述待抛光的玻璃基板做升降运动;同时所述主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8带动所述从动齿轮以及第一主轴16进行旋转,所述第一主轴16带动所述齿轮箱体13做第一圆周运动,从而所述齿轮箱体 13带动所述支撑板、抛光盘2以及抛光垫12做第一圆周运动来对待抛光的玻璃基板进行抛光;同时所述旋转电机25带动所述旋转驱动齿轮24旋转,所述旋转驱动齿轮24带动所述旋转被动齿轮27以及旋转主动齿轮23进行旋转,所述旋转主动齿轮23带动所述第二主轴18以及中心齿轮36进行旋转,所述中心齿轮36通过所述第一外齿轮34以及第二外齿轮38带动所述连接轴以及旋转臂32做第二圆周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板、抛光盘2以及抛光垫12做第二圆周运动来对待抛光的玻璃基板进行抛光。另外所述横向移动板22以及纵向移动板30还可以带动所述齿轮箱体13沿XY平面内做横向和纵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板、抛光盘2以及抛光垫12沿XY 平面内做横向和纵向移动来对待抛光的玻璃基板进行抛光。
本实用新型所述平动式抛光装置,结构简单,而且在同一时刻点所述抛光垫12上任何一个质点的运动速度相同,能够对待抛光的玻璃基板进行均匀抛光,同时具有抛光效果好,抛光效率高的优点。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Claims (17)

1.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主驱动机构、平行运动机构、抛光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其中,
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主驱动机构以及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平行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主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抛光机构连接;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撑座;
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机架,且所述升降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直线导轨总成、升降电机以及升降丝杆总成,其中,
所述升降支撑座上连接有所述升降直线导轨总成以及所述升降丝杆总成;
所述升降直线导轨总成上设置有第一滑块;
在所述升降丝杆总成的顶部设置有升降丝杆前座,所述升降丝杆前座上设置有升降电机座,所述升降电机座上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丝杆总成上还设置有升降丝杆联接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电机固设于所述升降电机座上;
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位于所述升降丝杆总成的中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座固设于所述固定机构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以及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均固设于所述主驱动机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从动齿轮、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主轴,其中,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有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支撑架;
所述从动齿轮齿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上套设有第一主轴座,且所述第一主轴座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驱动电机座上;
所述第一滑块、以及所述升降丝杆联接块均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为曲柄L型结构,所述第一主轴的一端连接有所述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从动齿轮的轴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运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齿轮机构、运动机构以及齿轮箱体,其中,
所述齿轮机构包括旋转驱动齿轮、旋转被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旋转驱动齿轮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齿轮与所述旋转被动齿轮齿合连接;所述旋转被动齿轮上固设有所述旋转主动齿轮;所述旋转主动齿轮与所述旋转从动齿轮齿合连接;
所述运动机构包括支撑横梁、横向移动板、纵向移动板,所述支撑横梁设置于牵引架上,所述支撑横梁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横向移动板,所述横向移动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所述纵向移动板,所纵向移动板的下表面连接有齿轮箱体;
所述齿轮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外齿轮、第一中间齿轮、中心齿轮、第二中间齿轮以及第二外齿轮,所述中心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以及第二中间齿轮齿合;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一外齿轮齿合;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外齿轮齿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从动齿轮连接有第二主轴的一端,所述第二主轴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主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齿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主轴座、所述旋转被动齿轮以及旋转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轴座上套设有从动齿轮座,且所述从动齿轮座的下端位于所述旋转被动齿轮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板的延伸面与所述纵向移动板的延伸面垂直设置;
所述横向移动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纵向移动板的中部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齿轮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五通孔,且所述第二主轴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以及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中心齿轮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板的下表面沿所述横向移动板延伸的方向平行地设置有两条横向直线导轨,所述横向直线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纵向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板的下表面沿所述纵向移动板延伸的方向平行地设置有两条纵向直线导轨,所述纵向直线导轨上设置有第三滑块,且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齿轮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体的底部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在所述齿轮箱体的底部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第六通孔,在所述第六通孔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伸出所述齿轮箱体外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臂,且所述旋转臂内套设有齿轮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齿轮箱体底部对角线上的两个连接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外齿轮以及第二外齿轮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支撑板、抛光盘以及气缸,其中,
所述抛光盘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且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抛光盘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齿轮轴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贯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抛光盘连接;
在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直线轴承;
所述齿轮轴位于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
所述导向轴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且所述导向轴均匀分布。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动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盘的下表面设置有抛光垫。
CN201921102981.5U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 Active CN210524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2981.5U CN210524781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2981.5U CN210524781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4781U true CN210524781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8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2981.5U Active CN210524781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4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8348B (zh) 一种旋转式激光切割装置
CN205148018U (zh) 一种多工站自动除毛刺机
CN110270917B (zh) 一种玻璃面抛光设备
CN105643404A (zh) 一种全自动辅针抛光装置
CN211439273U (zh) 一种电子产品基板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0524781U (zh) 一种平动式抛光装置
CN212633548U (zh) 一种立式稳定型卷绕机
CN101612715B (zh) 盘类回转工件双面磨方法、系统及设有数控同步双面磨头的立式双面磨床
CN211029527U (zh) 一种新型家具抛光机
CN211277760U (zh) 一种高效率磨边加工设备
CN102259310B (zh) 一种超硬涂附磨具、其制造方法以及专用拉毛设备
CN115464470B (zh) 一种大长径比花键轴化学机械抛光装备与方法
CN210678104U (zh) 一种集成电路板的磨边装置
CN212635354U (zh) 自然仿真负氧离子石英石抛光装置
CN211867455U (zh) 一种铜合金焊接材料生产用丝材抛光机
CN108500784A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打磨抛光装置
CN108838783B (zh) 一种吊装式平面石材打磨抛光加工装置
CN104493681B (zh) 塑料板材抛光机
CN112405288A (zh) 一种齿轮铸件齿间打磨去砂装置
CN107378726A (zh) 一种玻璃抛光机
CN207431962U (zh) 一种玻璃抛光机
CN113798992A (zh) 一种钢管内壁抛光机
CN204382052U (zh) 位移装置及抛光设备
CN216504253U (zh) 一种烘焙器具生产用抛光设备
CN220806589U (zh) 一种弹簧钢丝表面缺陷修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6

Address after: 050035 No. 9, the Yellow River Avenue, hi tech Zone, Hebei, Shijiazhuang

Patentee after: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4, No. 1 Annex Building, Section 3, Yangshan Road, Longqiwan New Energy Industry Area, Jinzhou Binhai New Area, Jinzhou, Liaoning 121218

Patentee before: Dongxu (Jinzhou) Precis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