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2839U - 婴儿载具及其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载具及其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2839U
CN210502839U CN201921328561.9U CN201921328561U CN210502839U CN 210502839 U CN210502839 U CN 210502839U CN 201921328561 U CN201921328561 U CN 201921328561U CN 210502839 U CN210502839 U CN 210502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ckrest
plate body
groove
fold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85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立武
汪尔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85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2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2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2839U/zh
Priority to US16/991,047 priority patent/US11259649B2/en
Priority to DE102020121297.6A priority patent/DE102020121297A1/de
Priority to GB2012646.2A priority patent/GB2588280B/en
Priority to GB2304795.4A priority patent/GB2614638B/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02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the seat
    • B62B9/104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the seat with adjustable or reclining backre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00Children's chairs
    • A47D1/02Foldable chai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包括背靠板及弹性回位装置,背靠板具有展收折叠部,展收折叠部将背靠板分隔出至少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可绕展收折叠部展收操作,弹性回位装置装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弹性回位装置恒具有弹力驱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二者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回位的趋势。故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绕展收折叠部的转动而使两者正面之间往远离彼此紧贴的方向运动时,在弹性回位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二者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往彼此紧贴方向自动回位,从而能防止背靠板的展收折叠部处拱起。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婴儿载具。

Description

婴儿载具及其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载具及其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婴儿推车早已广泛的应用于有婴幼儿的家庭中,婴儿推车一般包括车架和设于车架上座椅,该座椅一般包括背板、座板和包覆于背靠板和座板外且起连接作用的布套。在婴儿推车的展开过程中,当背靠板向下展开至某一角度时,由于布套的牵拉,且背靠板的两端被约束而中部处于悬置状态,故使得此时的背靠板的中部会出现拱起,该拱起的消除只有将背靠板向上收合复位时才消除,从而影响座椅的正常使用和使用观感。
因此,亟需要一种可自动回位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和婴儿载具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回位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靠板可自动回位的婴儿载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包括背靠板及弹性回位装置,背靠板具有展收折叠部,展收折叠部将背靠板分隔出至少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可绕展收折叠部展收操作,弹性回位装置装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弹性回位装置恒具有弹力驱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二者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回位的趋势。
较佳地,展收折叠部为开设于背靠板的正面处的折缝。
较佳地,折缝还贯穿背靠板相对的两侧面中至少一者。
较佳地,背靠板为一体板。
较佳地,展收折叠部为形成于背靠板之中部处的压痕线。
较佳地,弹性回位装置为一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或扭转弹簧,拉伸弹簧的伸缩方向、压缩弹簧的伸缩方向或扭转弹簧的扭转方向与展收折叠部相交错。
较佳地,背靠板开设有槽口位于背靠板之正面处的容纳槽,容纳槽包含形成于第一板体处的第一容纳槽和形成于第二板体处的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之间对接连通,拉伸弹簧位于容纳槽内,拉伸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板体装配连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体装配连接。
较佳地,展收折叠部从容纳槽的槽壁表面延伸过容纳槽。
较佳地,背靠板开设有切断展收折叠部的切断通槽,切断通槽同时贯穿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二者的正面和背面,第一板体开设有槽口位于第一板体之正面的第一盲槽,切断通槽与第一盲槽对接连通,扭转弹簧位于切断通槽内,且扭转弹簧的一端伸入第一盲槽内并与第一板体装配连接,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体的背面装配连接。
较佳地,第二板体开设有槽口位于第二板体之背面的第二盲槽,切断通槽的与第二盲槽对接连通,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伸入第二盲槽内并与第二板体装配连接。
较佳地,压缩弹簧位于背靠板的背面处,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板体装配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体装配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载具,包括载具骨架、装配于载具骨架的座板及上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背靠板的下端与座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包括背靠板及弹性回位装置,背靠板具有展收折叠部,展收折叠部将背靠板分隔出至少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可绕展收折叠部展收操作,弹性回位装置装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弹性回位装置恒具有弹力驱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二者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回位的趋势,故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绕展收折叠部的转动而使两者正面之间往远离彼此紧贴的方向运动,在弹性回位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二者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往彼此紧贴方向自动回位,从而能防止背靠板的展收折叠部处拱起。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载具包括载具骨架、装配于载具骨架的座板及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下面描述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所包括的背靠板的下端与座板连接,所以能避免当背靠板随载具骨架的展开并处于某一角度时发生的拱起,保证婴儿载具的正常使用和使用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载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第一实施例中,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在隐藏拉伸弹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第二实施例中,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第三实施例中,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载具100包括载具骨架10、装配于载具骨架10的座板20及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30,下面描述到的背靠板31的下端与座板20连接,具体地,背靠板31的下端与座板20翻转连接,从而使背靠板31和座板20相互形成一供婴儿坐卧的空间,以方便承载婴儿,举例而言,背靠板31和座板20之间包覆有布套,布套的设计使的背靠板31和座板20的连接更加稳牢,而且布套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婴儿的坐卧更加舒服。另,婴儿载具100主要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在地上行走的婴儿载具100,例如婴儿推车;另一类是不可以在地上行走的婴儿载具100,例如婴儿餐椅,但不限于此。可理解的是,婴儿载具100的结构为本领域熟知的,故在此不再详述。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30包括背靠板31及弹性回位装置,背靠板31具有展收折叠部33,展收折叠部33将背靠板31分隔出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之间可绕展收折叠部33展收操作,弹性回位装置装配于第一板体311及第二板体312之间,弹性回位装置恒具有弹力驱使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二者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33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回位的趋势,故在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之间绕展收折叠部33的转动而使两者正面之间往远离彼此紧贴的方向运动时,在弹性回位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二者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33往彼此紧贴方向自动回位,从而能防止背靠板31的展收折叠部33处拱起。具体地,第一板体311及第二板体312的正面在回位时相互平齐,从而能更有力地支撑起婴儿的背部,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展收折叠部33还可将背靠板31分隔出除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外的其它结构,故不以此为限。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2至图4所示,背靠板31为一体板,以便于加工安装和加强背靠板31自身的支撑性能,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背靠板31也可设置成分体板,如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之间相互枢接,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之间可相互枢转,故不限于此。具体地,展收折叠部33为开设于背靠板31的正面处的折缝,折缝还贯穿背靠板31相对的两侧面中至少一者,以便于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绕展收折叠部33的转动,可理解的是,当折缝贯穿背靠板31相对的两侧面时,背靠板31此时为分体板。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展收折叠部33为形成于背靠板31之中部处的压痕线(图中未示),一样可使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绕展收折叠部33的转动,且压痕线的设计能加强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之间的连接强度,延长了背靠板31的使用寿命。
如图2至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弹性回位装置设为一拉伸弹簧32a,拉伸弹簧32a的伸缩方向与展收折叠部33相交错,使得拉伸弹簧32a的弹力直接作用于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上,令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的正面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快速回位。具体地,拉伸弹簧32a位于背靠板31的正面处,背靠板31开设有槽口位于背靠板31之正面处的容纳槽313,容纳槽313包含形成于第一板体311处的第一容纳槽3131和形成于第二板体312处的第二容纳槽3132,第一容纳槽3131与第二容纳槽3132之间对接连通,拉伸弹簧32a位于容纳槽313内,拉伸弹簧32a的一端与第一板体311装配连接,拉伸弹簧32a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体312装配连接,令拉伸弹簧32a“埋置”于背靠板31的正面上,避免拉伸弹簧32a相对背靠板31的隆起。更具体地,展收折叠部33从容纳槽313的槽壁表面延伸过容纳槽313,使拉伸弹簧32a快速响应而弹性驱使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
以下介绍第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图1至图4所示,打开婴儿载具100,背靠板31随载具骨架10的展开而相对座板20向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因背靠板31受布套的牵拉,且背靠板31的两端被约束而中部处于悬置状态,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之间绕折缝的转动而使其两者正面之间往远离彼此紧贴的方向运动时,由于拉伸弹簧32a恒具有驱使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的正面之间绕折缝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回位的趋势,故在拉伸弹簧32a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二者的正面之间绕折缝往彼此紧贴方向自动回位,从而能够防止背靠板31的折缝处拱起,保证婴儿载具100的正常使用和使用观感。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30`的结构基本与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30相同,区别点如下:
(1)于本实施例中,弹性回位装置设为一扭转弹簧32b;
(2)背靠板31开设有切断展收折叠部33的切断通槽314,切断通槽314同时贯穿第一板体311及第二板体312二者的正面和背面,第一板体311开设有槽口位于第一板体311之正面的第一盲槽315,第二板体312开设有槽口位于第二板体312之背面的第二盲槽316,切断通槽314与第一盲槽315和第二盲槽316对接连通,扭转弹簧32b位于切断通槽314内,且扭转弹簧32b的一端伸入第一盲槽315内并与第一板体312装配连接,扭转弹簧32b的另一端伸入第二盲槽316内并与第二板体312装配连接。
除上述区别外,其它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举例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图5至图7所示,打开婴儿载具100,背靠板31随载具骨架10的展开而相对座板20向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因背靠板31受布套的牵拉,且背靠板31的两端被约束而中部处于悬置状态,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之间绕折缝的转动而使其两者正面之间往彼此紧贴的方向运动时,由于扭转弹簧32b恒具有驱使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的正面之间绕折缝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回位的趋势,故在扭转弹簧32b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二者的正面之间绕折缝往彼此紧贴方向自动回位,从而能够防止背靠板31的折缝处拱起,保证婴儿载具100的正常使用和使用观感。
如图8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30``的结构基本与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30相同,区别点如下:
(1)于本实施例中,弹性回位装置设为一压缩弹簧32c;
(2)压缩弹簧32c位于背靠板31的背面处,压缩弹簧32c的一端与第一板体311装配连接,压缩弹簧32c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体312装配连接。
除上述区别外,其它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举例说明第三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图8所示,打开婴儿载具100,背靠板31随载具骨架10的展开而相对座板20向下转动,在此转动过程中,因背靠板31受布套的牵拉,且背靠板31的两端被约束而中部处于悬置状态,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之间绕折缝的转动而使其两者正面之间往彼此紧贴的方向运动时,但由于压缩弹簧32c恒具有驱使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的正面之间绕折缝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回位的趋势,故使得在压缩弹簧32c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二者的正面之间绕折缝往彼此紧贴方向能够自动回位,从而能够防止背靠板31的折缝处发生拱起,保证婴儿载具100的正常使用和使用观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30、30`、30``,包括背靠板31及弹性回位装置,背靠板31具有展收折叠部33,展收折叠部33将背靠板31分隔出至少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之间可绕展收折叠部33展收操作,弹性回位装置装配于第一板体311及第二板体312之间,弹性回位装置恒具有弹力驱使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二者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33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回位的趋势,故在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之间绕展收折叠部33的转动而使两者正面之间往远离彼此紧贴的方向运动,在弹性回位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二者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33往彼此紧贴方向自动回位,从而能防止背靠板31的展收折叠部33处拱起。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载具100包括载具骨架10、装配于载具骨架10的座板20及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30、30`、30``,下面描述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30、30`、30``所包括的背靠板31的下端与座板20连接,所以能避免当背靠板31随载具骨架10的展开并处于某一角度时发生的拱起,保证婴儿载具100的正常使用和使用观感。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的正面为正对供婴儿坐卧的空间的侧面,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33往彼此紧贴的方向为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的正面绕展收折叠部33转动而使彼此之间的夹角不断缩小的方向,而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的正面之间绕展收折叠部33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回位的动作方向则为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的正面绕展收折叠部33转动而使彼此之间的夹角不断缩小的方向。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靠板及弹性回位装置,所述背靠板具有展收折叠部,所述展收折叠部将所述背靠板分隔出至少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可绕所述展收折叠部展收操作,所述弹性回位装置装配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所述弹性回位装置恒具有弹力驱使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二者的正面之间绕所述展收折叠部往彼此紧贴的方向回位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收折叠部为开设于所述背靠板的正面处的折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缝还贯穿所述背靠板相对的两侧面中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板为一体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收折叠部为形成于所述背靠板之中部处的压痕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位装置为一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或扭转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伸缩方向、压缩弹簧的伸缩方向或扭转弹簧的扭转方向与所述展收折叠部相交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板开设有槽口位于所述背靠板之正面处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含形成于所述第一板体处的第一容纳槽和形成于所述第二板体处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第二容纳槽之间对接连通,所述拉伸弹簧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装配连接,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装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收折叠部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表面延伸过所述容纳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板开设有切断所述展收折叠部的切断通槽,所述切断通槽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二者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板体开设有槽口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之正面的第一盲槽,所述切断通槽与所述第一盲槽对接连通,所述扭转弹簧位于所述切断通槽内,且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盲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板体装配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背面装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开设有槽口位于所述第二板体之背面的第二盲槽,所述切断通槽的与所述第二盲槽对接连通,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盲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板体装配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背靠板的背面处,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装配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装配连接。
12.一种婴儿载具,包括载具骨架及装配于所述载具骨架的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所述背靠板的下端与所述座板连接。
CN201921328561.9U 2019-08-15 2019-08-15 婴儿载具及其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 Active CN210502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8561.9U CN210502839U (zh) 2019-08-15 2019-08-15 婴儿载具及其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
US16/991,047 US11259649B2 (en) 2019-08-15 2020-08-12 Infant carrier and foldable backrest returning mechanism thereof
DE102020121297.6A DE102020121297A1 (de) 2019-08-15 2020-08-13 Kindertragvorrichtung und zugehöriger faltbarer rückenlehnen-rückstellmechanismus
GB2012646.2A GB2588280B (en) 2019-08-15 2020-08-13 Infant carrier and foldable backrest returning mechanism thereof
GB2304795.4A GB2614638B (en) 2019-08-15 2020-08-13 Infant carrier and foldable backrest returning mechanism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8561.9U CN210502839U (zh) 2019-08-15 2019-08-15 婴儿载具及其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2839U true CN210502839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9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8561.9U Active CN210502839U (zh) 2019-08-15 2019-08-15 婴儿载具及其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9649B2 (zh)
CN (1) CN210502839U (zh)
DE (1) DE102020121297A1 (zh)
GB (2) GB26146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4947A (zh) * 2020-07-21 2022-01-21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7228A (ja) 1999-10-01 2001-04-10 Aprica Kassai Inc 育児器具
CA2349931A1 (en) * 2001-06-11 2002-12-11 Lawrence David Marshall Collapsible infant's chair
DE202017106245U1 (de) 2017-10-16 2017-11-09 Cybex Gmbh Kinderwagensitz und Kinderwagen-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45543A1 (en) 2021-02-18
DE102020121297A1 (de) 2021-02-18
GB2588280A (en) 2021-04-21
GB2588280B (en) 2023-05-24
US11259649B2 (en) 2022-03-01
GB2614638B (en) 2024-01-03
GB202304795D0 (en) 2023-05-17
GB2614638A (en) 2023-07-12
GB202012646D0 (en) 2020-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3303B2 (en) Seating unit
AU2010247832B9 (en) Improved recliner ottoman linkage with unique secondary ottoman
US9668585B2 (en) Foldable articulated sofa bed
JP2744329B2 (ja) 幅調節可能な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US9420889B2 (en) Furniture unit convertible to bed
EP3154399B1 (en) Seating unit convertible to bed
CN201201629Y (zh) 婴儿车
US20020140270A1 (en) Vehicle rear seat
KR890015905A (ko) 차량용 절첩식 뒷좌석
CA2300309A1 (en) Collapsible bassinet/infant seat with canopy
US20040239153A1 (en) Foldable chair
CN210502839U (zh) 婴儿载具及其可折叠背靠回位机构
US20130119713A1 (en) Foldable chair
US7648197B1 (en) Convertible furniture and method
CN103963820A (zh) 婴儿车用座椅和婴儿车
CN105564485A (zh) 婴儿车
US10362878B2 (en) Foldable sofa-bed
KR20150070118A (ko) 유모차
JP4938624B2 (ja) 車両用テーブル装置
CN110525298A (zh) 座椅骨架结构
JP3114055U (ja) 折りたたみ椅子
CN219446793U (zh) 座椅的中央扶手和车辆
CN104643680A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椅
KR200172830Y1 (ko) 차량용 시트카바의 구조.
CN109431135B (zh) 一种躺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