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9245U - 配电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配电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9245U
CN210379245U CN201921474655.7U CN201921474655U CN210379245U CN 210379245 U CN210379245 U CN 210379245U CN 201921474655 U CN201921474655 U CN 201921474655U CN 210379245 U CN210379245 U CN 210379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device
connection terminal
connection
power distribution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46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水杉
杨政杰
杜禾
吴珍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46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9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9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9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装置和具有该配电装置的机动车辆。配电装置(1)与机动车辆的电池组件(9)电连接并且包括:壳体(2)、继电器(3)和连接端子(5)。壳体上设置有通孔,连接端子的一端位于壳体内并与位于壳体内的继电器电连接,连接端子的另一端和电池组件的电极直接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电装置通过连接端子实现继电器与电池的电极的直接电连接,由此不用设置额外的导电件。这样的结构不仅方便装配,而且还可以避免额外的导电件可能丢失或脱落的问题的发生,并能够省去对于额外导电件的制造、购买、维修等工序,从而能够节约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配电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备有电池包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新能源机动车辆内设置有电池包,且通常还会设置与电池包电连接的电池包断路单元,该电池包断路单元是用于存放高压元器件的一个盒状箱体。图1和图2示出了现有的电池包断路单元,该电池包断路单元内设置有分流器83、继电器81和铜排82,铜排82一方面起到连接分流器83与继电器81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在继电器81的引脚和外部元器件之间形成电连接的作用。通常,铜排82的远离继电器81的一端是贴靠在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壁面上的,而为了在铜排82和电池的电极之间实现电连接,还需要设置一个额外的连接部件(诸如极耳)。这样的设置不仅会增加装配成本,造成装配效率较低,而且同时还可能出现额外的连接部件丢失或脱落等问题。因而,亟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配电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须通过额外的导电连接件即可与电池进行电连接的配电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装置,配电装置设置在机动车辆内并被构造为与所述机动车辆的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配电装置包括:
具有容纳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
继电器,继电器位于所述壳体内;和
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继电器的引脚电连接,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延伸出所述壳体,以和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极直接电连接。
根据本方案,配电装置无须通过额外的导电连接件即可与电池组件形成电连接,这样不仅节约了生产制造中的安装、维修成本,也避免了额外的导电连接件丢失、脱落等问题的发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的所述另一端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紧固件而固定在电池组件的电极上。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另一端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装配孔,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装配孔而将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极上。
根据上述两种方案,能够以简单、易操作的方式实现连接端子与电池组件之间的连接和固定。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具有相互平行的顶壁和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连接端子被构造成平行于所述顶壁地伸出所述壳体。
根据本方案,配电装置的结构较为规则,配电装置能够方便地应用于通用电池组件,且能够方便配电装置的安装与存储。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为多个,并且所述连接端子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从对应的所述通孔中伸出,以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组件中的对应的所述电极。
根据本方案,能够实现配电装置与电池组件的多个电极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可以将配电装置与电池组件的常规正极,负极和快充正负极分别相连以实现多种配电功能。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形状不同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被构造为在所述继电器和所述电极之间直线延伸。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包括在同一平面内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连接段。
根据上述几种方案,可以对于布置在不同位置的不同电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形状的连接端子,以在电池组件和继电器之间实现较短的导电通路,而且使各个连接端子也能够具有较为规则的结构。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分别在平行于所述顶壁的两个不同平面内延伸的两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两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形成为台阶。
根据本方案,可以实现位于不同高度处的继电器引脚和电极之间的电连接。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能够彼此分离的上壳体和下壳体。
根据本方案,上壳体和下壳体被做成可拆分式的,由此能够将位于容纳腔内的电子元器件暴露给使用者,以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一端被构造成能够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继电器的引脚上;或者
所述配电装置包括分流器,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一端被构造为经由所述分流器而与所述继电器的引脚电连接。
根据本方案,提供了两种配电装置与继电器的电连接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电装置为电池包断路单元;或者所述配电装置为另一个电池组件。
根据本方案,可以将“连接端子从壳体内伸出而直接与电池组件电连接”的方案应用于电池包断路单元与电池组件之间的连接,或应用于两个电池组件彼此间的连接。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端子由铜制成。
根据本方案,优选使用铜作为连接端子的制造材料,既能够保证较优的导电性,同时成本也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内设置有电池组件和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方案所述的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和所述电池组件直接电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极包括B+极、B-极、P+极、P-极,所述配电装置的连接端子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与所述B+极、所述B-极、所述P+极、所述P-极直接电连接。
根据上述两种方案,能够省略额外的导电连接件的设置。并且能够实现配电装置与电池组件的多个电极的直接电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多种配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电装置固定地设置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伸出壳体并能够和电池的电极直接电连接,由此可以省略配置额外的导电件。这样的结构能够方便装配,并避免了额外导电件可能丢失或脱落的问题的发生。另外,这种构造还能够省去对于额外导电件的制造、购买、维修等工序,从而能够节约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是现有的一种电池包断路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池包断路单元的拆卸掉上壳体之后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配电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配电装置与电池组件相连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配电装置拆卸掉上壳体之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配电装置1;
壳体2,上壳体21,下壳体22;
继电器3;
连接端子5,第一连接端子51,第二连接端子52,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一段521,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段522,装配孔54,台阶55;
B+极61,B_极62,P+极63,P_极64;
紧固件7;
电池组件9;
现有的电池包断路单元的继电器81;
现有的电池包断路单元的铜排82;
现有的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分流器8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设想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其他方式,而且所述其他实施方式将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配电装置,该配电装置设置在新能源机动车辆内并被构造为能够与新能源机动车辆的电池包组件直接电连接。作为示例,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电装置为一种放置高压元器件的电池包断路单元,其用于对电池组件进行高压配电。图3至图5示出了该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配电装置1包括壳体2、位于壳体2内的继电器3、分流器和连接在继电器3与电池组件9之间的连接端子5。其中,壳体2具有容纳腔,壳体2上设置有将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通孔;继电器3安装在在壳体2内并具有引脚;连接端子5为一体式结构,并具有导电性,其一端位于壳体内并与继电器3电连接,另一端从壳体2上的通孔向外伸出,并能够与电池组件9的电极直接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两个部件间的“直接电连接”指的是两个部件之间不通过其他导电介质而直接进行电荷传递,例如这两个部件可直接接触而进行电荷传递。
优选地,连接端子5与电池组件9的电极之间通过紧固件7而固定相连,紧固件7例如可以为螺栓、螺钉等元件。为了方便紧固件7的安装,连接端子5的伸出壳体2的一端上可以设置与紧固件配合的装配部,例如当紧固件为螺栓时,装配部可以形成为装配孔54,装配孔54的内径可以被设计为与紧固件7的外径相适应。为了示意的目的,图3中,一部分连接端子5的装配孔54内贯穿有紧固件7,另一部分连接端子5的装配孔54内未设置紧固件7。
而另一方面,连接端子5的位于壳体2内的一端可以也可以同样通过紧固件而与继电器3的引脚相连从而与继电器3直接电连接;或者,连接端子的位于壳体2内的一端可以连接在分流器上,并经由分流器而与继电器间接电连接。
为了满足不同使用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壳体2和连接端子5可以根据需要被设计成多种结构。例如,壳体2可以具有彼此平行的顶壁和底壁,且连接在顶壁和底壁之间的各个侧壁,各个侧壁均垂直于顶壁、底壁,且各个侧壁在壳体2的侧面上连续设置,通孔形成在侧壁上。优选地,壳体2还可以包括沿垂直于其顶壁、底壁的方向彼此可分离的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上壳体21可以从下壳体22上拆下而方便配电装置内部元件的装配和维修,图5所示的状态即为已移除上壳体21之后的状态。
进一步地,通孔可以为多个。连接端子5对应地也为多个,多个连接端子5分别从壳体2的侧壁上的各个通孔伸出,以分别和电池组件9的多个电极相连。
优选地,连接端子5能够以平行于壳体2的顶壁、底壁的形式而伸出至壳体2的外部,并大致在从继电器3的引脚指向电极的方向上延伸。为了使多个连接端子5能够分别延伸到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多个电极,可以对各个连接端子5的形状进行进一步设计。
例如,连接端子5包括形状不同第一连接端子51和第二连接端子52,第一连接端子51在连接继电器3和电池组件9的电极的直线方向上延伸;而第二连接端子52则包括在同一平面上(具体地为平行于壳体2的顶壁、底壁的平面上)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以及连接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连接段。这样,第一段和第二段在平行于壳体2的顶壁、底壁的平面内具有小于180°的夹角,这样的设计在空间布置上较为合理,能够使得在第二连接端子52在电池组件9和继电器之间具有较短的导电通路的基础上使其具有较为规则的结构。
优选地,为了实现位于不同高度处的继电器3和电极之间的电连接,可以将连接端子5设计为包括在平行于壳体2的顶壁的两个不同平面内延伸的两部分以及连接在这两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形成台阶55。
配电装置1所对应的电池组件9可以包括四个电极:B+极61、B-极62、P+极63、P-极64,配电装置1的连接端子5对应地可以为四个,四个连接端子5分别与四个电极相连。例如,四个连接端子5中的用于与B-极62、P+极63、P-极64相连的连接端子510可以选用第一连接端子51,而用于与B+极61相连的连接端子5可以选用第二连接端子52。同时,可以看到与B+极61相连的第二连接端子52上设置有台阶55。
在使用配电装置1时,可以先将配电装置1定位在预定装配位置,将各个连接端子5的伸出壳体2的一端与各个电极对准,随后用紧固件7将连接端子5的该端固定在电极上,这样便实现了继电器3与电池组件9的电极之间的电连接。
作为示例,连接端子5可以由铜制成。当然,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也可以为由其他金属制成的导电件。同样地,配电装置也可以为除了电池包断路单元之外的其他类型的配电装置。例如,配电装置也可以为一个电池组件,其通过连接端子而与另一个电池组件相连。
本实施方式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机动车辆包括彼此电连接的电池组件9和配电装置1。进一步地,电池组件9的电极可以为四个,即B+极、B-极、P+极、P-极,而配电装置1的连接端子5对应地也为四个,以分别和四个电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电装置固定地设置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伸出壳体并能够和电池组件的电极直接电连接,由此可以省略额外的导电件。这样的结构能够方便装配,并避免了额外导电件可能丢失或脱落的问题的发生。另外,这种结构还能够省去额外的导电件的制造、购买、维修等工序,从而能够节约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出于描述的目的提供给相关领域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不意图将本实用新型排他或局限于单个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以上教导的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替代和变型。因此,虽然具体描述了一些替代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或相对容易地开发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替代、改型和变型,以及落入以上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设置在机动车辆内并被构造为与所述机动车辆的电池组件(9)电连接,所述配电装置包括:
具有容纳腔的壳体(2),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
继电器(3),所述继电器位于所述壳体内;和
连接端子(5),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继电器的引脚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延伸出所述壳体,以和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极直接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另一端被构造为能够通过紧固件(7)而固定在电池组件的电极上;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装配孔,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装配孔而将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相互平行的顶壁和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壳体的通孔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连接端子被构造成平行于所述顶壁地伸出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多个,并且所述连接端子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从对应的所述通孔中伸出,以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组件中的对应的所述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形状不同的第一连接端子(51)和第二连接端子(52);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被构造为在所述继电器的引脚和所述电极之间直线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包括在同一平面内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段(521)和第二段(52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连接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分别在平行于所述顶壁的两个不同平面内延伸的两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两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形成为台阶(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一端被构造成能够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继电器的引脚上;或者
所述配电装置包括分流器,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一端被构造为经由所述分流器而与所述继电器的引脚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装置为电池包断路单元;或者
所述配电装置为另一个电池组件。
9.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内设置有电池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和所述电池组件直接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极包括B+极(61)、B-极(62)、P+极(63)、P-极(64),所述配电装置的连接端子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与所述B+极、所述B-极、所述P+极、所述P-极直接电连接。
CN201921474655.7U 2019-09-05 2019-09-05 配电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 Active CN210379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4655.7U CN210379245U (zh) 2019-09-05 2019-09-05 配电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4655.7U CN210379245U (zh) 2019-09-05 2019-09-05 配电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9245U true CN210379245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4655.7U Active CN210379245U (zh) 2019-09-05 2019-09-05 配电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9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9681B (zh) 车载充电装置
JP4053739B2 (ja) バッテリ
CN212148434U (zh) 配电组件及车载配电装置
KR20170113362A (ko) 셀 연결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CN106450130A (zh) 铜镍导电片及具有铜镍导电片的动力电池箱
CN107275555B (zh) 电芯连接单元以及包括该电芯连接单元的电池模块
CN203761683U (zh) 可插拔继电器电路模块
AU2019202576B2 (en) Battery covering structure with replaceable terminals
CN214227086U (zh) 一种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US11764504B2 (en) Connector
CN219107800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包
CN210379245U (zh) 配电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机动车辆
CN207819187U (zh) 一种插线式配电盒
JP5672216B2 (ja) 接続コネクタ
CN214152989U (zh) 动力电池用高压分线装置
WO2021233092A1 (zh) 一种货车用车载逆变器
CN20785274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
KR101006470B1 (ko) 멀티퓨즈
CN220570723U (zh) 滤波结构、电池及用电设备
KR101758416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파워 릴레이 어셈블리
CN219498215U (zh) 用于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中的高压输入接线模块
CN220720821U (zh) 一种bdu模组结构
CN218888049U (zh) 集成配电盒
CN218385473U (zh) 一种bdu模块以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包
CN112736349B (zh) 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1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a, Xingli Zundian furniture factory, No.1 shouhe Road, Jinsha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2 Room 201, building a, No.1 Qianhai 1st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