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0113U - 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0113U
CN210370113U CN201920879020.9U CN201920879020U CN210370113U CN 210370113 U CN210370113 U CN 210370113U CN 201920879020 U CN201920879020 U CN 201920879020U CN 210370113 U CN210370113 U CN 210370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ositioning
lifting column
spr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90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90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0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0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0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升降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包括升降柱壳体、连接在升降柱壳体内腔底部的牵引钢丝和连接在牵引钢丝顶部的牵引导轮,所述升降柱壳体的前侧壁上部设置有读卡器,且读卡器和牵引导轮所连接的传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柱壳体的左右侧壁均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心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连接有缓震板,所述缓震板的顶部连接有两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壁滑动套接有定位板,所述升降柱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杆位置对应的定位槽,对于升降柱设置有缓震结构,长久时间使用后不会出现损坏,且下降过程速度持续减慢使得车辆下降过程较为稳定不会产生掉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升降车库是为了应对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停车需求和基本不会增加的停车面积所开发出的一种有效利用停车位的停车装置,为此就需要一种自动化控制升降柱升降的控制装置来控制升降车库的升降。
但现有的升降车库的控制装置采用直上直下的控制方案,对于升降柱没有缓震结构,长久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损坏,且下降过程速度不减慢使得车辆有掉落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采用直上直下的控制方案,对于升降柱没有缓震结构,长久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损坏,且下降过程速度不减慢使得车辆有掉落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包括升降柱壳体、连接在升降柱壳体内腔底部的牵引钢丝和连接在牵引钢丝顶部的牵引导轮,所述升降柱壳体的前侧壁上部设置有读卡器,且读卡器和牵引导轮所连接的传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柱壳体的左右侧壁均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心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连接有缓震板,所述缓震板的顶部连接有两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壁滑动套接有定位板,所述升降柱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杆位置对应的定位槽,左侧所述定位槽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定位板顶部的左右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定位板顶部的左侧连接有插杆,且插杆位于第二弹簧底部的内圈中,所述升降柱壳体底部的左右侧均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顶部与第二弹簧连接,左侧所述插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关,且第二开关位于第二弹簧顶部的内圈中。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弹簧沿升降柱壳体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和定位杆的连接处安装有直线轴承。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外壁均套接有硅胶壳。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长度值与左侧定位块的左侧壁到右侧定位块的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值相同。
优选的,所述牵引导轮上设置有暂停开关和半速开关,且牵引导轮所连接的传动电机分别和暂停开关、半速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暂停开关和第一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半速开关和第二开关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下降过程通过第一弹簧和缓震板的配合对升降柱进行缓震,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升降柱损坏;
2)下降过程触发第二开关后,牵引导轮会半速运转,使得最后的下降过程速度变慢,下降过程更加稳定;
3)下降过程触发第一开关后,牵引导轮会暂停运转,此时可以将车辆开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柱下降完毕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柱下降完毕后升降柱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定位块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图中:1升降柱壳体、2牵引钢丝、3牵引导轮、4读卡器、5支撑板、6第一弹簧、7缓震板、8定位杆、9定位板、10第一开关、11第二弹簧、12插杆、13定位块、14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包括升降柱壳体1、连接在升降柱壳体1内腔底部的牵引钢丝2和连接在牵引钢丝2顶部的牵引导轮3,牵引钢丝2通过铆钉连接在升降柱壳体1的内腔底部,上述结构构成整个装置的主体结构。
升降柱壳体1的前侧壁上部设置有读卡器4,读卡器4粘接在升降柱壳体1的前侧壁上部,且读卡器4和牵引导轮3所连接的传动电机电性连接,升降柱壳体1的左右侧壁均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焊接在升降柱壳体1的外壁上,支撑板5的底部中心连接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底部连接有缓震板7,第一弹簧6通过强力胶粘接在支撑臂5和缓震板7之间,缓震板7的顶部连接有两组定位杆8,定位杆8通过螺栓连接在缓震板7的顶部,定位杆8的外壁滑动套接有定位板9,升降柱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杆8位置对应的定位槽,左侧定位槽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关10,定位板9顶部的左右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通过强力胶粘接在定位板9的顶部,定位板9顶部的左侧连接有插杆12,且插杆12位于第二弹簧11底部的内圈中,升降柱壳体1底部的左右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块13,定位块13的底部开设有插槽,插槽的顶部与第二弹簧11通过强力胶粘接,左侧插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关14,且第二开关14位于第二弹簧11顶部的内圈中。
其中,两组第一弹簧6沿升降柱壳体1的中轴线对称,使得第一弹簧6能将缓震板7受到的力均匀分解,导致缓震板7上升过程不容易产生偏移。
定位板9和定位杆8的连接处安装有直线轴承,提升定位杆8在定位板9中滑动的顺畅度。
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14的外壁均套接有硅胶壳,增加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14的使用寿命。
定位板9的长度值与左侧定位块13的左侧壁到右侧定位块13的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值相同,使得定位板9能稳固的支撑在定位块13底部。
牵引导轮3上设置有暂停开关和半速开关,且牵引导轮3所连接的传动电机分别和暂停开关、半速开关电性连接,暂停开关和第一开关10电性连接,半速开关和第二开关14电性连接,控制升降柱整个下降过程。
工作原理:将整个装置和外部电源连接,电器元件采用如图5所示方式连接,电器元件之间的控制关系采用现有任意一种能够实现控制的方案,载车板位于四组升降柱壳体1所连接的支撑板5的顶部,车辆停放在载车板上方,当需要取出车辆时,用户在读卡器4上刷自己的用户卡,读卡器4识别用户信息后,牵引导轮3转动将牵引钢丝2匀速下放,从而升降柱壳体1带动载车板下降,当缓震板7的底部接触地面后,缓震板7和顶部的第一弹簧6会提供一定的缓震作用,一定程度减弱升降柱壳体1下降的速度,且能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升降柱壳体1损坏,缓震板7继续上升,缓震板7由于定位柱和第二弹簧11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不会发生偏移,定位板9在与缓震板7接触后也会进行上升,且定位板9上的第二弹簧11起到辅助缓震的作用,当定位板9上的定位杆8压迫第二开关14时,此时与第二开关14电性连接的半速开关启动控制牵引导轮3以原速度的半速转动,进一步放缓升降柱壳体1的下降速度,使得载车板上方的车辆下降更平稳,缓震板7继续上升到定位杆8压迫第一开关10时,第一开关10电性连接的暂停开关启动,暂时关闭牵引电机运转,然后用户可以将车辆从载车板上开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包括升降柱壳体(1)、连接在升降柱壳体(1)内腔底部的牵引钢丝(2)和连接在牵引钢丝(2)顶部的牵引导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壳体(1)的前侧壁上部设置有读卡器(4),且读卡器(4)和牵引导轮(3)所连接的传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柱壳体(1)的左右侧壁均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底部中心连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的底部连接有缓震板(7),所述缓震板(7)的顶部连接有两组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的外壁滑动套接有定位板(9),所述升降柱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杆(8)位置对应的定位槽,左侧所述定位槽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关(10),所述定位板(9)顶部的左右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1),所述定位板(9)顶部的左侧连接有插杆(12),且插杆(12)位于第二弹簧(11)底部的内圈中,所述升降柱壳体(1)底部的左右侧均连接有定位块(13),所述定位块(13)的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顶部与第二弹簧(11)连接,左侧所述插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关(14),且第二开关(14)位于第二弹簧(11)顶部的内圈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弹簧(6)沿升降柱壳体(1)的中轴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9)和定位杆(8)的连接处安装有直线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14)的外壁均套接有硅胶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9)的长度值与左侧定位块(13)的左侧壁到右侧定位块(13)的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值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导轮(3)上设置有暂停开关和半速开关,且牵引导轮(3)所连接的传动电机分别和暂停开关、半速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暂停开关和第一开关(10)电性连接,所述半速开关和第二开关(14)电性连接。
CN201920879020.9U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 Active CN210370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9020.9U CN210370113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9020.9U CN210370113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0113U true CN210370113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9020.9U Active CN210370113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0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360A (zh) * 2021-11-08 2022-02-01 安徽瑞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运线立体仓库的提升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360A (zh) * 2021-11-08 2022-02-01 安徽瑞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运线立体仓库的提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70113U (zh) 一种升降车库控制装置
CN101949225B (zh) 新型智能驰车机
CN213449677U (zh)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立体车库
CN21207431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动车前叉
CN204780679U (zh) 自发电道路减速带
CN217400489U (zh) 一种用于停车设备载车部件的移动装置
CN208962888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智能升降节能发射器
CN213115699U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停车平台
CN214494027U (zh) 一种无人机安全收纳装置
CN211405664U (zh) 一种便于机车电机安装装置
CN21070414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打磨装置
CN209942305U (zh) 一种家用立体车库
CN207905430U (zh) 一种大型立体车库车辆平移装置及立体车库
CN220420070U (zh) 一种可移动式红绿灯
CN201763026U (zh) 新型智能驰车机
CN216448942U (zh) 一种用于火电厂仪表自动化检定装置
CN219794882U (zh) 一种市政施工围挡装置
CN109610899A (zh) 一种倾斜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停车装置
CN217478805U (zh) 一种基于电梯安全的防溜车装置
CN219676595U (zh)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辅助收卡装置
CN213085237U (zh) 一种可防止晃动的起重机用小车
CN217345558U (zh) 一种汽车同步协作机械臂平台
CN212475975U (zh) 一种具有锁止机构的液压升降平台
CN103643817A (zh) 一种地坑内车辆升降系统
CN211684698U (zh) 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器的瞬间压力缓冲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Jianfeng

Inventor before: Zhu Jianf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