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5803U - 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5803U
CN210365803U CN201921442716.1U CN201921442716U CN210365803U CN 210365803 U CN210365803 U CN 210365803U CN 201921442716 U CN201921442716 U CN 201921442716U CN 210365803 U CN210365803 U CN 210365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urface
positioning block
turnover
roll
tur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27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佳荣
沈炳贤
蔡海生
周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427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5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5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5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翻转机构,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本申请提出的翻转机构,包括基座、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承载待翻转件的翻转台,翻转台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翻转台在上料位置和下料位置之间翻转,翻转台上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用于将待翻转件可解锁地锁定在翻转台上。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翻转台转动的过程中,定位装置跟随翻转台一起转动,且定位装置与翻转台配合夹持了待翻转件,待翻转件跟随翻转台一起转动且不会发生松动掉落。

Description

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量产电脑机箱的过程中,需要精准地移动或者翻转机箱的位置,将其从上一工序的位置调整到适用于下一工序的位置与角度。然而,现有的翻转台未对机箱定位锁紧,则机箱在翻转过程中容易发生中途掉落,或者发生滑动等,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翻转机构,用于将待翻转件从上料位置翻转至下料位置,该翻转机构能够防止待翻转件在翻转的过程中松动掉落,从而降低了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的翻转机构,包括基座、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承载待翻转件的翻转台,翻转台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翻转台在上料位置和下料位置之间翻转,翻转台上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用于将待翻转件可解锁地锁定在翻转台上。
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翻转台转动的过程中,定位装置跟随翻转台一起转动,且定位装置与翻转台配合夹持了待翻转件。容易理解的,待翻转件跟随翻转台一起转动且不会发生松动掉落。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翻转机构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翻转台包括第一承板和第二承板,第一承板具有第一承载面,第二承板具有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相互垂直以形成L形结构。该种布置形式结构简单,且适于待翻转件的外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当翻转台处于上料位置时,第一承载面呈水平状态,第二承载面呈竖直状态;当翻转台处于下料位置时,第一承载面呈竖直状态,第二承载面呈水平状态。当翻转台处于上料位置时,第一承板承重;当翻转台处于下料位置时,第二承板承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定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用于与第一承板配合夹持待翻转件,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二承板上,用于驱动第一定位块朝向或背离第一承板移动。该种布置形式易于制造,易于安装,还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第二定位块,第三驱动装置和第二定位块安装在基座上且分别位于翻转台的两侧,第三驱动装置用于在翻转台处于下料位置时,驱动翻转台上的待翻转件移动并抵接于第二定位块。在定位装置与翻转台配合夹持待翻转件的基础上,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进一步地定位待翻转件,并最终将待翻转件固定于特定位置,以便于与其他工序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均安装有防滑条。防滑条能够增加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的粗糙度,以防止待翻转件在翻转的过程中滑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安装在基座上;当翻转台处于上料位置时,第一承板与第一缓冲组件接触;当翻转台处于下料位置时,第二承板与第二缓冲组件接触。第一缓冲组件使翻转台精准转动至上料位置的同时,又不会由于角速度过大而拉扯第一驱动装置或者发生抖动;第二缓冲组件使翻转台精准转动至下料位置的同时,又不会由于角速度过大而挤压第一驱动装置或者发生抖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翻转机构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在检测到待翻转件上料到位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定位装置能够响应所述信号以锁定待翻转件。配合控制器,检测装置的布置能够实现定位装置的自动化动作,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待翻转件为电脑机箱,其外型为比较标准的六面体,所对应的承载空间比较规则。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的一种视角结构示意图(翻转台处于下料位置);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翻转台处于下料位置,不包括第二定位件和第二驱动件);
图4为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的第二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的固定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机构的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翻转台处于下料位置,包括待翻转件)。
图标:100-翻转机构;10-基座;11-转轴;111-转轴支撑架;112-滚动轴承;12-第三驱动装置立架;121-滑槽;122-滑板;13-第二定位块立架;131-侧壁;14-延伸板;20-翻转台;21-第一承板;211-第一承载面;22-第二承板;221-第二承载面;23-承载空间;24-防滑条;241-防滑面;26-安装部;27-减重槽;30-第一驱动装置;40-定位装置;41-第一定位块;42-第二驱动装置;43-推板;44-第三驱动装置;45-第二定位块;50-第一缓冲组件;51-第一缓冲器;52-第二缓冲器;60-第二缓冲组件;61-第三缓冲器;62-第四缓冲器;70-检测装置;80-固定孔;200-待翻转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的翻转机构100包括基座10、翻转台20以及第一驱动装置30,翻转台20用于承载待翻转件200。翻转台20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10,第一驱动装置30用于驱动翻转台20在上料位置和下料位置之间翻转。翻转台20上设置有定位装置40,定位装置40用于将待翻转件200可解锁地锁定在翻转台20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40包括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驱动装置42,第一定位块41用于与第一承板21配合以夹持待翻转件200,第二驱动装置42安装在第二承板22上,用于驱动第一定位块41朝向或者背离第一承板21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装置40也可以为其他的形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翻转台20包括第一承板21和第二承板22,第一承板21具有第一承载面211,第二承板22具有第二承载面221,第一承载面211和第二承载面221相互垂直以形成L结构。容易理解的,第一承载面211和第二承载面221相连并构造出承载空间23,承载空间23用于承载待翻转件200。在第二驱动装置42的驱动下,第一定位块41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承载面211,以使第一定位块41与翻转台20配合并将待翻转件200夹持于承载空间23的内部。
翻转台20具有上料位置和下料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翻转台20处于上料位置时,第一承载面211呈水平状态,第二承载面221呈竖直状态;当翻转台20处于下料位置时,第一承载面211呈竖直状态,第二承载面221呈水平状态。
容易理解的,由于第一定位块41与第一承载面211在第一方向上夹紧待翻转件200,第一方向,即是第一承板21的法线方向。翻转台20携带待翻转件200从上料位置翻转至下料位置的过程中,待翻转件200不容易松动掉落。
下述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的翻转机构100的各部件的结构与相互位置关系。
基座10用于安装于其他固定面以便于与其他工序配合。
请参照图6,基座10包括转轴11,翻转台20具有安装孔(图中没有标出),翻转台20可转动地套设于转轴11,即转轴11可转动地设于安装孔内。转轴11的轴线方向与第一驱动装置30的伸缩方向垂直。
该种布置形式利于翻转角度的计算,在翻转台20翻转同样角度的情况下,第一驱动装置30的行程较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0包括两个转轴支撑架111,转轴11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于两个转轴支撑架111,每个转轴支撑架111的底侧安装于基座10。作为一种示例形式,一个转轴支撑架111与转轴11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112相连,以使翻转台20易于转动,且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第一驱动装置30的一端安装于基座10,另一端能够驱动翻转台20在上料位置和下料位置转动。当翻转台20位于上料位置时,待翻转件200被上料至承载空间23;翻转台20携带待翻转件200翻转至下料位置以与其他工序配合,其他工序以下料位置为工作位置来对待翻转件200进行其他的工艺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0为气缸,气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基座10和翻转台2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0也可以为液压缸或者推拉杆装置。
作为一种示例形式,基座10包括延伸板14,第一驱动装置30的一端铰接于延伸板14以减少基座10的整体面积,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承板21的底侧。
第二驱动装置42安装于第二承板22上,第一定位块41与第二驱动装置42相连,第一定位块41位于与第一承板21相对的一侧。当翻转台20处于上料位置且待翻转件200上料到位时,第一定位块41在第二驱动装置42的驱动下朝向第一承载面211移动。当第一定位块41与待翻转件200的表面抵接时,待翻转件200被夹持于第一承板21与第一定位块41之间。
请参照图5,翻转机构100还包括检测装置70,检测装置70用于在检测到待翻转件200上料到位时向外部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发送信号,定位装置40能够响应上述信号以锁定待翻转件2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70安装于基座10,并对应上料位置。可选地,检测装置70与第一缓冲器51相邻布置,并安装于一个转轴支撑架11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70为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为现有成熟部件,本申请不再赘述该部件的具体结构。
当翻转台20位于上料位置时,待翻转件200被送至上料位置的承载空间23内。当待翻转件200到达检测装置70的有效检测距离范围内时,检测装置70检测到待翻转件200的存在,并向外部的控制器发送信号。定位装置40作出响应,第二驱动装置42驱动第一定位块41向第一承载面211移动,实现待翻转件200的锁定。作为一种示例形式,判定“待翻转件200上料到位”的条件为待翻转件200的外表面与第一承载面211、第二承载面221均抵接。
容易理解的,外部的控制器与第一驱动装置30、第二驱动装置42、第三驱动装置44和检测装置70均信号连接。翻转机构100为自动化产线中的一个机构,使用控制器控制各动作件的运行也为比较成熟的技术,本申请不再赘述控制器与上述动作件的信号反馈过程。
请参照图3,翻转机构100还包括第一缓冲组件50,第一缓冲组件50安装于基座10,当翻转台20处于上料位置时,第一缓冲组件50与第一承板21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组件50包括第一缓冲器51和第二缓冲器52,两个缓冲器的位置与第一承板21的位置对应,并具有相同的结构。以第一缓冲器51为例,其一端均安装于基座10上的立柱(图中没有标出),另一端用于与第一承板21配合,其中,第一缓冲器51的极限位置与上料位置匹配。当翻转台20从下料位置即将转动至上料位置时,第一承板21到达第一缓冲器51的预设位置并继续挤压第一缓冲器51。在第一缓冲器51的缓冲作用下,翻转台20的翻转角速度减缓并静止上料位置,第一缓冲器51被挤压至极限位置。容易理解的,翻转台20在第一驱动装置30驱动下开始翻转,第一缓冲组件50既作为限定翻转台20的上料位置的部件,又能够在翻转台20即将到达上料位置时对其缓冲,从而使翻转台20精准翻转至上料位置的同时,又不会由于角速度过大而拉扯第一驱动装置30或者发生抖动,从而能够延长翻转机构100的有效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1,与第一缓冲组件50类似的,翻转机构100还包括第二缓冲组件60,第二缓冲组件60安装述基座10,当翻转台20处于下料位置时,第二缓冲组件60与第二承板22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缓冲组件60包括第三缓冲器61和第四缓冲器62,两个缓冲器的位置与第二承板22的位置对应,并具有相同的结构。以第三缓冲器61为例,其一端均安装于基座10的立柱(图中未标出),另一端用于与第二承板22配合,其中,第三缓冲器61的极限位置与下料位置匹配。当翻转台20从上料位置即将转动至下料位置时,第二承板22到达第三缓冲器61的预设位置并继续挤压第三缓冲器61。在第三缓冲器61的缓冲作用下,翻转台20的翻转角速度减缓并静止于下料位置,第三缓冲器61被挤压至极限位置。容易理解的,翻转台20在第一驱动装置30驱动下开始翻转,第三缓冲器61既作为限定翻转台20的下料位置的部件,又能够在翻转台20即将到达下料位置时对其缓冲,从而使翻转台20精准翻转至下料位置的同时,又不会由于角速度过大而挤压第一驱动装置30或者发生抖动,从而能够延长翻转机构100的有效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1、图3和图4,可选地,翻转机构100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44和第二定位块45,第三驱动装置44与基座10可滑动地连接,推板43安装于第三驱动装置44的靠近第二定位块45的一侧,第二定位块45固定安装于基座10。当翻转台20位于下料位置时,推板43和第二定位块45分别位于承载空间23的两侧,第三驱动装置44驱动推板43向第二定位块45移动,以使推板43与第二定位块45夹持位于承载空间23内的待翻转件2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推板43和第二定位块45用于实现待翻转件200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锁紧,以与其他工序配合。第二方向,即是翻转台20的转动轴线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待翻转件200为电脑机箱,其外型为比较标准的六面体。第一承载面211与第二承载面221相互垂直,第一承载面211与第二承载面221的面积也与电脑机箱的尺寸匹配,以更好地对电脑机箱锁紧定位。可选地,第一承载面211的长度L1小于第二承载面221的长度L2
当翻转台20处于上料位置时,第一承板21处于大致水平位置;当翻转台20处于下料位置时,第二承板22处于大致水平位置,此时对应的翻转角度为近似90°。
在其他实施例中,待翻转件200可以为其他需要翻转的设备或者部件,翻转角度可以配合具体产线调整为其他角度,上料位置和下料位置也可以对应不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42和第三驱动装置44均为气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0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立架12和第二定位块立架13。第三驱动装置立架12的底侧安装于基座10,顶侧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44。
进一步地,第三驱动装置立架12的顶侧设有滑槽121,滑槽121的滑动方向朝向第二定位块45,滑槽121与滑板122配合以使滑板122能够相对于第三驱动装置立架12滑动,滑板122的上侧与第三驱动装置44固定连接。容易理解的,可以调整滑板122相对于第三驱动装置立架12的位置并使用锁紧件固定,来调整第三驱动装置44与第二定位块45的间距,进而调整推板43与第二定位块45的间距。
第二定位块立架13的底侧安装于基座10,第二定位块45安装于第二定位块立架13的侧壁131。
可选地,翻转台20的第一承载面211和第二承载面221上均安装有防滑条24。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面211和第二承载面221上均安装有两个防滑条24,防滑条24的外表面为防滑面241。容易理解的,这能够增加第一承载面211、第二承载面221的内表面的粗糙度,从而使待翻转件200在翻转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松动掉落。
进一步地,第一承板21和第二承板22上针对防滑条24设有多个安装部26,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待翻转件200的重量和外型调整防滑条24的数量和布置位置。
请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板21上设有减重槽27,容易理解的,这能够降低翻转台20的重量,从而便于翻转。
请参照图6,翻转机构100还包括多个固定孔80。基座10上设有多个固定孔80,使用多个螺栓与多个固定孔80配合以将基座10固定安装于其他固定件上。可选地,固定孔80为腰型孔,以适应较宽松的安装环境。
翻转机构100的翻转及与其他工序的配合过程如下:
翻转台20位于上料位置;
其他工序自动化地将待翻转件200送至承载空间23,使待翻转件200被承载于第一承载面211,并抵接第二承载面221;
检测装置70检测到待翻转件200的存在时向外部的控制器发送信号,定位装置40作出响应,第二驱动装置42驱动第一定位块41靠近第一承载面211,并将待翻转件200沿第一方向夹持于第一定位块41与第一承载面211之间;
第一驱动装置30驱动翻转台20转动至下料位置,定位装置40解锁;
请参照图7,第三驱动装置44的推板43靠近第二定位块45,并将待翻转件200沿第二方向夹持于推板43与第二定位块45之间;
其他工序将处于下料位置的待翻转件200设定为工作位置,并进行相应工作。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的翻转机构100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44和第二定位块45,第三驱动装置44的靠近第二定位块45的一端连接有推板43。
容易理解的,第一定位块41跟随翻转台20转动,并与第一承载面211相对布置,第一定位块41用于将待翻转件200沿第一方向夹紧,防止翻转过程中松动掉落。
当翻转台20到达下料位置之后,定位装置40解锁,第二驱动装置42驱动第一定位块41远离第一承载面211,以在第一方向上松开待翻转件200。
第二定位块45为静止的定位块,第三驱动装置44和第二定位块45均安装在基座10上并分别位于翻转台20的两侧。当翻转台20处于下料位置时,第三驱动装置44驱动翻转台20上的待翻转件200移动,直至待翻转件200抵接于第二定位块45,实现了第二方向上的锁紧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承载待翻转件的翻转台,所述翻转台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台在上料位置和下料位置之间翻转,所述翻转台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将待翻转件可解锁地锁定在所述翻转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台包括第一承板和第二承板,所述第一承板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承板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相互垂直以形成L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翻转台处于所述上料位置时,所述第一承载面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二承载面呈竖直状态;当所述翻转台处于所述下料位置时,所述第一承载面呈竖直状态,所述第二承载面呈水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承板配合夹持所述待翻转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承板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块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承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块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翻转台的两侧,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翻转台处于所述下料位置时,驱动所述翻转台上的待翻转件移动以使所述待翻转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定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均安装有防滑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当所述翻转台处于所述上料位置时,所述第一承板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接触;
当所述翻转台处于所述下料位置时,所述第二承板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待翻转件上料到位时发送信号,所述定位装置能够响应于所述信号以锁定所述待翻转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翻转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翻转件为电脑机箱。
CN201921442716.1U 2019-08-30 2019-08-30 翻转机构 Active CN210365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2716.1U CN210365803U (zh) 2019-08-30 2019-08-30 翻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2716.1U CN210365803U (zh) 2019-08-30 2019-08-30 翻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5803U true CN210365803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3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2716.1U Active CN210365803U (zh) 2019-08-30 2019-08-30 翻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580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6147A (zh) * 2021-07-20 2021-10-22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轴承输送翻转装置及轴承自动码垛系统
CN113581838A (zh) * 2021-07-20 2021-11-02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轴承自动码垛系统
CN114772308A (zh) * 2022-04-26 2022-07-22 万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立体化养殖的卸料翻转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6147A (zh) * 2021-07-20 2021-10-22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轴承输送翻转装置及轴承自动码垛系统
CN113581838A (zh) * 2021-07-20 2021-11-02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轴承自动码垛系统
CN114772308A (zh) * 2022-04-26 2022-07-22 万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立体化养殖的卸料翻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65803U (zh) 翻转机构
CN104487367B (zh) 独立卸货分选输送机
CN110422656B (zh) 一种物流用卸货转运平台
WO2006064827A1 (ja) ワーク移載装置及びワーク移載方法
JPH07157155A (ja) 巻取りウエブの運搬装置
CN216736379U (zh) 一种悬臂轴式移动机器人的物料装卸装置
CN212410783U (zh) 一种按键检测装置
CN211110914U (zh) 一种具有高效搬运功能的叉车倾翻架结构
WO2003101833A1 (en) Baggage-handling conveyor system
CN210117208U (zh) 搬运车
JPH026011Y2 (zh)
JP4395972B2 (ja) パレット搬出入装置
JP2540194Y2 (ja) ワークハンドリング機械
CN213705538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吨桶
CN218753786U (zh) 一种卸料装置
CN216862983U (zh) 一种用于斗轮机的液压调偏装置
WO1997023397A1 (fr) Echangeur de palette
CN220448848U (zh) 一种精密铸造自动制壳线上下料车
CN218057038U (zh) 一种具有大臂回转区域限位机构的伸缩式皮带输送车
CN113415515B (zh) 一种翼子板料架
CN213264693U (zh) 一种装卸用货物自动堆码装置
JP2531985B2 (ja) 移載自在な搬送設備
JPH08282852A (ja) 成形工場用の簡易ストッカー
JP3144900B2 (ja) 版胴搬送装置
JPS59202943A (ja) 荷役車輛のコンテナ支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