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0208U - 螺钉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螺钉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0208U
CN210360208U CN201921013450.9U CN201921013450U CN210360208U CN 210360208 U CN210360208 U CN 210360208U CN 201921013450 U CN201921013450 U CN 201921013450U CN 210360208 U CN210360208 U CN 210360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nut
plate
base
tigh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34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茂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q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q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q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q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134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0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0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0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钉组装设备,该螺钉组装设备包括:机座;承载板,可移动地设于机座,承载板设有容纳槽;螺帽转移结构,包括设于机座的储料板、第一转移组件及吸料头,吸料头连接于第一转移组件,储料板用于储存螺帽;螺杆转移结构,包括设于机座的储料管、第二转移组件及移料件,移料件连接于第二转移组件,储料管用于储存螺杆;第一转移组件驱动吸料头将储料板的螺帽转移至容纳槽内,且第二转移组件驱动移料件将储料管的螺杆转移至容纳槽内与螺帽组合。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的螺钉组装设备,有效提高螺钉组装后的良品率,且可以自由设定螺钉的组装深度。

Description

螺钉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调谐螺钉组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钉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滤波器上螺钉的组装通常先将螺钉的螺帽固定安装后,再将螺钉的螺杆组装安装,导致组装效率低,旋入螺杆深度低,且对螺孔镀层造成损伤等缺陷,从而降低组装效率和良品率。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螺钉组装设备,旨在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的螺钉组装设备,有效提高螺钉组装后的良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钉组装设备,用于组合螺杆和螺母,所述螺钉组装设备包括:
机座;
承载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座,所述承载板设有容纳槽;
螺帽转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的储料板、第一转移组件及吸料头,所述吸料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移组件,所述储料板用于储存螺帽;及
螺杆转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的储料管、第二转移组件及移料件,所述移料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移组件,所述储料管用于储存螺杆;
所述第一转移组件驱动所述吸料头将所述储料板的螺帽转移至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二转移组件驱动所述移料件将所述储料管的螺杆转移至所述容纳槽内与螺帽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板设有储料槽,所述机座设有螺帽运输通道,所述螺帽运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料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移组件包括:
第一移动气缸,设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一移动气缸设有第一连接板;和
第一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吸料头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所述第一移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带动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和所述吸料头在所述储料槽和所述承载板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带动所述吸料头靠近或远离所述储料槽或承载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移组件包括:
第二移动气缸,设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二移动气缸设有第二连接板;和
第二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移料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
所述第二移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和所述移料件在所述储料管和所述承载板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带动所述移料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储料管或承载板。
进一步地,所述螺钉组装设备还包括螺杆拧紧结构,所述螺杆拧紧结构包括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座的第一传动箱、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传动箱的第一旋转座、第一螺杆拧紧头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螺杆拧紧头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旋转座,并正对所述容纳槽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旋转座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座带动所述第一螺杆拧紧头转动,以将所述容纳槽内的螺杆和螺帽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螺钉组装设备还包括自动调整机构,所述自动调整机构包括:
第二传动箱,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二传动箱具有容腔;
拧紧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螺帽拧紧装置和螺杆拧紧装置,所述螺帽拧紧装置和所述螺杆拧紧装置贯穿所述第二传动箱,并部分容纳于所述容腔内,所述螺杆拧紧装置的部分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螺帽拧紧装置;
驱动结构,设于所述第二传动箱,并部分容纳于所述容腔内,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螺帽拧紧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螺杆拧紧装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帽拧紧装置包括:
第二旋转座,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旋转座的一端可转动地容纳于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
连接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座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及
螺帽拧紧头,连接于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二旋转座的一端,用于拧紧螺帽;
所述螺杆拧紧装置的部分可转动地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空腔、连接管及螺帽拧紧头,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旋转座相对于所述螺杆拧紧装置转动时,带动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螺帽拧紧头转动,以拧紧或拧松螺帽。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拧紧装置包括:
第三旋转座,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三旋转座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三旋转座的另一端容纳于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传动连接;
第二螺杆拧紧头,可滑动地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连接管及螺帽拧紧头,用于拧紧螺杆;
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三旋转座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座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螺杆拧紧头转动,以拧紧或拧松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设有第一驱动模组,所述第一传动箱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的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一连接座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箱移动;
且/或,所述机座设有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二传动箱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二连接座带动所述第二传动箱移动;
且/或,所述自动调整机构还包括高度检测传感器,所述高度检测传感器对应所述螺杆拧紧装置设置,用于检测所述螺杆拧紧装置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设有第三驱动模组,所述承载板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模组,所述第三驱动模组驱动所述承载板在所述螺杆拧紧结构和所述自动调整机构之间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螺钉组装设备通过在机座上设置具有容纳槽的承载板,利用螺帽转移结构的吸料头配合第一转移组件将储料板的螺帽转移至承载板的容纳槽内,再利用螺杆转移结构的移料件配合第二转移组件将储料管的螺杆转移至承载板的容纳槽内,使得螺钉的螺帽和螺杆在承载板的容纳槽内进行预组装,再将容纳槽内预组装的螺钉转移并进行安装组装,从而有效提高组装效率和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钉组装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钉组装设备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螺帽转移结构和螺杆转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杆拧紧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整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储料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14277450000041
Figure BDA000211427745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钉组装设备100,用于组合螺钉的螺杆和螺母,并对其进行安装固定。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图6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螺钉组装设备100包括机座1、承载板12、螺帽转移结构2及螺杆转移结构3,其中,承载板12可移动地设于机座1,承载板12设有容纳槽13;螺帽转移结构2包括设于机座1的储料板21、第一转移组件22及吸料头23,吸料头23连接于第一转移组件22,储料板21用于储存螺帽;螺杆转移结构3包括设于机座1的储料管31、第二转移组件32及移料件33,移料件33连接于第二转移组件32,储料管31用于储存螺杆。
可以理解的,第一转移组件22驱动吸料头23将储料板21的螺帽转移至容纳槽13内,且第二转移组件32驱动移料件33将储料管31的螺杆转移至容纳槽13内与螺帽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机座1起到支撑和安装固定作用,机座1可以是机体、机架、安装板或安装座等。为了实现安装不同结构,使其实现配合,机座1上形成有高度不同的安装平面,在此不做限定。承载板12可移动地设于机座1,也即承载板12可相对于机座1移动,可以是平移或升级移动,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只要是能够实现承载板12相对于机座1移动的结构均可,在此不做限定。承载板12设有容纳槽13,用于容纳螺钉的螺帽和螺杆。
在本实施例中,螺帽转移结构2用于将螺钉的螺帽转移至承载板12的容纳槽13,螺杆转移结构3用于将螺钉的螺杆转移至承载板12的容纳槽13,使得螺钉的螺帽与螺杆在承载板12的容纳槽13进行预组装。
具体地,储料板21用于储存和盛放螺钉的螺帽,储料管31用于储存和盛放螺钉的螺杆,螺帽转移结构2利用第一转移组件22驱动吸料头23将储料板21的螺帽转移至承载板12的容纳槽13,螺杆转移结构3利用第二转移组件32驱动移料件33将储料管31的螺杆转移至承载板12的容纳槽13。可以理解的,第一转移组件22和第二转移组件32起到移动和转移的动力机构,可以是气缸、电机或模组等,只要是能够驱动吸料头23和移料件33移动和转移的机构均可,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吸料头23用于夹持吸附或释放螺帽的结构,吸料头23可以是夹爪、吸盘或能够实现夹持吸附或释放螺帽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移料件33用于夹持吸附或释放螺杆的结构,移料件33可以是夹爪、吸盘或能够实现夹持吸附或释放螺帽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螺钉组装设备100通过在机座1上设置具有容纳槽13的承载板12,利用螺帽转移结构2的吸料头23配合第一转移组件22将储料板21的螺帽转移至承载板12的容纳槽13内,再利用螺杆转移结构3的移料件33配合第二转移组件32将储料管31的螺杆转移至承载板12的容纳槽13内,使得螺钉的螺帽和螺杆在承载板12的容纳槽12内进行预组装,再将容纳槽13内预组装的螺钉转移并进行安装组装,从而有效提高螺钉组装设备100的组装效率和良品率,且可以自由设定螺钉的组装深度。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储料板21设有储料槽211,机座1设有螺帽运输通道11,螺帽运输通道11的一端与储料槽211连通。
可以理解的,螺帽运输通道11用于将螺帽持续输送至储料板21的储料槽211内,螺帽运输通道11可以管道、通道、滑轨、滑槽或其他能够实现持续输送螺帽的其他结构等,在此不做限定。通过在储料板21上设置储料槽211,一方面利用储料槽211对螺帽实现容纳限位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储料槽211对吸料头23的夹持吸附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方便实现快速且牢固的夹持吸附。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移组件22包括第一移动气缸221和第一升降气缸223,具体地,第一移动气缸221设于机座1,第一移动气缸221设有第一连接板222;第一升降气缸223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22,第一升降气缸223设有第一安装板224,第一安装板224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25,吸料头23装设于第一安装孔225内。
可以理解的,第一移动气缸221驱动第一连接板222带动第一升降气缸223和吸料头23在储料槽211和承载板12之间往复移动,第一升降气缸223驱动第一安装板224带动吸料头23靠近或远离储料槽211或承载板1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一转移组件22牢固安装于机座1上,机座1上设置有安装台,第一移动气缸221固定安装于安装台上,从而提高安装稳固性。第一移动气缸221驱动第一连接板222带动第一升降气缸223和吸料头23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升降气缸223驱动第一安装板224带动吸料头23的移动方向不同。可选地,第一转移组件22驱动第一连接板222带动第一升降气缸223和吸料头23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升降气缸223驱动第一安装板224带动吸料头23的移动方向垂直。如此设置,可利用第一转移组件22驱动吸料头23实现不同方向的转移,从而将螺帽转移至承载板12的容纳槽13内,提高螺钉组装设备100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气缸221和第一升降气缸223可选为气缸结构、模组结构或电机加丝杠的驱动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移组件32包括第二移动气缸321和第二升降气缸323,具体地,第二移动气缸321设于机座1,第二移动气缸321设有第二连接板322;第二升降气缸323连接于第二连接板322,第二升降气缸323设有第二安装板324,移料件33连接于第二安装板324;
可以理解的,第二移动气缸321驱动第二连接板322带动第二升降气缸323和移料件33在储料管31和承载板12之间往复移动,第二升降气缸323驱动第二安装板324带动移料件33靠近或远离储料管31或承载板1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二转移组件32牢固安装于机座1上,机座1上设置有安装台,第二移动气缸321固定安装于安装台上,从而提高安装稳固性。第二移动气缸321驱动第二连接板322带动第二升降气缸323和移料件33的移动方向与第二升降气缸323驱动第二安装板324带动移料件33的移动方向不同。可选地,第二移动气缸321驱动第二连接板322带动第二升降气缸323和移料件33的移动方向与第二升降气缸323驱动第二安装板324带动移料件33的移动方向垂直。如此设置,可利用第二转移组件32驱动移料件33实现不同方向的转移,从而将螺帽转移至承载板12的容纳槽13内,提高螺钉组装设备100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气缸321和第二升降气缸323可选为气缸结构、模组结构或电机加丝杠的驱动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钉组装设备100还包括螺杆拧紧结构4,螺杆拧紧结构4包括可移动地设于机座1的第一传动箱41、可转动地设于第一传动箱41的第一旋转座43、第一螺杆拧紧头44及第一驱动件45,第一螺杆拧紧头44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旋转座43,并正对容纳槽13设置,第一驱动件45的输出轴与第一旋转座43传动连接;第一驱动件45驱动第一旋转座43带动第一螺杆拧紧头44转动,以将容纳槽13内的螺杆和螺帽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螺杆拧紧结构4,使得承载板12的容纳槽12内螺帽和螺杆的预组装更加顺利完成。为了提高螺杆拧紧结构4的安装稳定性,机座1设置有安装台或安装板结构,第一传动箱41固定安装于机座1的安装台或安装板结构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箱41具有容置腔,第一传动箱41包括座体、盖板及安装筒。具体地,座体形成有容纳槽(未标示),盖板盖合于座体容纳槽的槽口,也即盖板与座体围合形成容置腔。盖板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通孔(未标示),座体于容纳槽的底壁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通孔(未标示),盖板的通孔和座体的通孔呈相对设置,也即盖板的通孔的中心和座体的通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安装筒设于盖板的通孔处,并通过该通孔与容置腔连通。
第一旋转座43贯穿第一传动箱41,并部分容纳于第一传动箱41的容置腔,也即第一旋转座43一端穿设于安装筒和容置腔内,第一旋转座43的另一端穿过座体的通孔伸出容置腔外,将第一旋转座43设置为可相对于第一传动箱41转动,如此第一传动箱41的容置腔内设置有轴承结构,第一旋转座43通过轴承结构与第一传动箱41转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旋转座43包括具有空腔的套管结构和套设于套管结构的齿轮,第一螺杆拧紧头44穿设于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的空腔内,且第一螺杆拧紧头44可相对于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滑动,以方便利用第一螺杆拧紧头44带动螺杆转动,从而使得容纳槽13内的螺杆和螺帽实现组合。可以理解的,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开设有连通空腔的滑孔,第一螺杆拧紧头44设有可滑动地穿设于滑孔的滑动件,如此在第一螺杆拧紧头44穿设于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的空腔内时,套管结构的内壁与第一螺杆拧紧头44具有间隙,第一螺杆拧紧头44通过滑动件与滑孔的滑动配合实现与第一旋转座43的滑动连接。同时,第一旋转座43相对于第一传动箱41转动,第一旋转座43还可以通过滑孔带动滑动件和第一螺杆拧紧头44实现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5设于第一传动箱41,第一驱动件45的输出轴贯穿第一传动箱41伸入容置腔内,并与第一旋转座43的齿轮传动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一驱动件45的输出轴设置有齿轮结构,第一驱动件45输出轴的齿轮结构可直接与第一旋转座43的齿轮啮合,也可以通过传动齿轮实现传动连接,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一驱动件45为风批、旋转电机或电批。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螺杆拧紧头44在拧紧螺杆的过程中出现卡滞而损坏产品或第一旋转座43,第一旋转座43还包括可滑动地套设于套管结构的滑套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和齿轮弹性抵接。套管结构环绕滑孔形成有限位平面,滑套对应限位平面设有抵接平面,滑动件穿过滑孔与滑套背向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套管结构上设置限位平面,在滑套内设置抵接平面,利用限位平面和抵接平面的限位抵接,使得滑套相对于套管结构不能实现周向转动,可沿套管结构的轴向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套和第一弹簧,当第一螺杆拧紧头44调节螺钉的螺杆被卡滞时,第一螺杆拧紧头44则停止向上移动,使得第一螺杆拧紧头44的滑动件抵接在滑套上挤压滑套,从而压缩第一弹簧,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实现对螺杆拧紧结构4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拧紧头44包括连接杆和拧紧头,具体地,连接杆可滑动地容纳于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内和第一传动箱41的安装筒内;拧紧头连接于连接杆容纳于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内的一端,拧紧头穿过第一传动箱41底部的通孔伸出容置腔外。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包括设于连接杆远离拧紧头一端的滑杆和设于滑杆两端的圆盘,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孔,滑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孔,两个圆盘分别限位于两个滑孔处,并与滑套背向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上设置滑孔和环绕滑孔的限位平面,在滑套内设置抵接平面,以及在连接杆上设置滑杆和圆盘,如此使得滑套利用抵接平面与限位平面的配合实现滑套在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的周向限位和轴向的上下移动。利用连接杆和拧紧头与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之间的间隙,实现连接杆和拧紧头相对于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和第一传动箱41滑动,并通过滑动件的滑杆穿过两个滑孔,使得两个圆盘分别限位于两个滑孔处,并与滑套背向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使得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和滑套转动时,带动滑杆、连接杆及拧紧头转动。当拧紧头拧紧或拧松螺杆时,拧紧头带动连接杆相对于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和第一传动箱41上下移动,以使得滑杆沿滑孔滑动。可选地,滑孔呈条形孔或腰型孔。
在本实施例中,螺杆拧紧结构4还包括套设于连接杆远离拧紧头一端的第二弹簧,连接杆邻近滑杆形成有限位台阶,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台阶和第一传动箱41的安装筒顶壁弹性抵接。
可以理解的,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拧紧头拧紧或拧松螺杆时,利用第二弹簧避免拧紧头在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的带动下出现硬力,而损坏螺钉的螺杆。同时,第二弹簧还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拧紧头和第一旋转座43的套管结构的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钉组装设备100还包括自动调整机构5,自动调整机构5包括第二传动箱51、拧紧结构及驱动结构55。具体地,第二传动箱51可移动地设于机座1,第二传动箱51具有容腔;拧紧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螺帽拧紧装置53和螺杆拧紧装置54,螺帽拧紧装置53和螺杆拧紧装置54贯穿第二传动箱51,并部分容纳于容腔内,螺杆拧紧装置54的部分可转动地穿设于螺帽拧紧装置53;驱动结构55设于第二传动箱51,并部分容纳于容腔内,驱动结构55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二驱动件551和第三驱动件552,第二驱动件551与螺帽拧紧装置53传动连接,第三驱动件552与螺杆拧紧装置54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箱51的结构与第一传动箱41的结构相似,第二传动箱51包括座体、盖板及安装筒。具体地,座体形成有容纳槽(未标示),盖板盖合于座体容纳槽的槽口,也即盖板与座体围合形成容腔。盖板开设有连通容腔的通孔(未标示),座体于容纳槽的底壁开设有连通容腔的通孔(未标示),盖板的通孔和座体的通孔呈相对设置,也即盖板的通孔的中心和座体的通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安装筒设于盖板的通孔处,并通过该通孔与容腔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拧紧结构的螺帽拧紧装置53和螺杆拧紧装置54呈同轴设置。可以理解的,螺帽拧紧装置53的一端容纳于容腔1a内,螺帽拧紧装置5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传动箱51底部的通孔。为了使得螺帽拧紧装置53实现拧紧或拧松螺帽,螺帽拧紧装置53可相对于第二传动箱51的座体转动。可选地,第二传动箱51还包括设于座体内的轴承,螺帽拧紧装置53通过轴承与座体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螺杆拧紧装置54的一端穿设于第二传动箱51的容腔和安装筒内,螺杆拧紧装置54的另一端穿设于螺帽拧紧装置53内。为了使得螺杆拧紧装置54实现拧紧或拧松螺杆,螺杆拧紧装置54可相对于第二传动箱51的安装筒、盖板及螺帽拧紧装置53转动。可选地,第二传动箱51还包括设于盖板和/或安装筒内的轴承,螺杆拧紧装置54通过轴承与盖板和安装筒转动连接。当然,轴承也可以设置在螺帽拧紧装置53内,也即螺杆拧紧装置54通过轴承与螺帽拧紧装置53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为了分别驱动拧紧结构的螺帽拧紧装置53和螺杆拧紧装置54,以实现分别调节螺钉的螺帽和螺杆,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55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二驱动件551和第三驱动件552,利用第二驱动件551与螺帽拧紧装置53传动连接,使得第二驱动件551驱动螺帽拧紧装置53转动以拧紧或拧松螺帽,利用第三驱动件552与螺杆拧紧装置54传动连接,使得第三驱动件552驱动螺杆拧紧装置54转动以拧紧或拧松螺杆。
在本实施例中,自动调整机构5通过将螺帽拧紧装置53和螺杆拧紧装置54设置为同轴结构,一方面可利用螺帽拧紧装置53和螺杆拧紧装置54分别调节螺钉的螺帽和螺杆,提高螺钉的调节效率,另一方面,可减小螺帽拧紧装置53和螺杆拧紧装置54的装配空间;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二驱动件551和第三驱动件552设置于第二传动箱51,并通过第二传动箱51的容腔1a分别与螺帽拧紧装置53和螺杆拧紧装置54传动连接,一方面减小装配体积,使自动调整机构5的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利用第二传动箱51保护驱动结构55与拧紧结构的传动连接结构,延长自动调整机构5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帽拧紧装置53包括第二旋转座531、连接管532及螺帽拧紧头533,其中,第二旋转座531具有第一空腔,第二旋转座531的一端可转动地容纳于容腔内,并与第二驱动件551传动连接;连接管532连接于第二旋转座531的另一端,并与第一空腔连通;螺帽拧紧头533,连接于连接管532远离第二旋转座531的一端,用于拧紧螺帽;螺杆拧紧装置54的部分可转动地依次穿过第一空腔、连接管532及螺帽拧紧头533,第二驱动件551驱动第二旋转座531相对于螺杆拧紧装置54转动时,带动连接管532和螺帽拧紧头533转动,以拧紧或拧松螺帽。
可以理解的,第二旋转座531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套管结构和套设于套管结构的齿轮,连接管532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用于起到连接和保护作用。螺帽拧紧头533呈中空管状结构,如此可方便螺杆拧紧装置54穿设于第二旋转座531的套管结构、连接管532及螺帽拧紧头533,实现螺杆拧紧装置54与螺帽拧紧装置53的同轴设置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551设于第二传动箱51,第二驱动件551的输出轴贯穿第二传动箱51伸入容腔内,并与第二旋转座531的齿轮传动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二驱动件551的输出轴设置有齿轮结构,第二驱动件551输出轴的齿轮结构可直接与第二旋转座531的齿轮啮合,也可以通过传动齿轮实现传动连接,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二驱动件551为驱动电机、旋转电机或电批。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杆拧紧装置54包括第三旋转座541和第二螺杆拧紧头542,其中,第三旋转座541具有第二空腔,第三旋转座541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空腔内,第三旋转座541的另一端容纳于容腔内,并与第三驱动件552传动连接;第二螺杆拧紧头542可滑动地依次穿设于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连接管532及螺帽拧紧头533,用于拧紧螺杆;第三驱动件552驱动第三旋转座541相对于第二旋转座531转动时,带动第二螺杆拧紧头542转动,以拧紧或拧松螺杆。
可以理解的,第三旋转座541的结构与第一旋转座43的结构类似,第二螺杆拧紧头542的结构与第一螺杆拧紧头44的结构类似。第三旋转座541包括具有第二空腔的套管结构和套设于套管结构的齿轮,第二螺杆拧紧头542穿设于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的第二空腔、第二旋转座531的套管结构的第一空腔、连接管532和螺帽拧紧头533内,且第二螺杆拧紧头542可相对于第三旋转座541、第二旋转座531、连接管532和螺帽拧紧头533滑动,以方便利用第二螺杆拧紧头542带动螺杆转动,从而使得螺钉的螺杆和螺帽实现安装固定。
具体地,可以理解的,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开设有连通第二空腔的滑孔,第二螺杆拧紧头542设有可滑动地穿设于滑孔的滑动件,如此在第二螺杆拧紧头542穿设于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的第二空腔内时,套管结构的内壁与第二螺杆拧紧头542具有间隙,第二螺杆拧紧头542通过滑动件与滑孔的滑动配合实现与第三旋转座541的滑动连接。同时,第三旋转座541相对于第二传动箱51转动,第三旋转座541还可以通过滑孔带动滑动件和第二螺杆拧紧头542实现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552设于第二传动箱51,第三驱动件552的输出轴贯穿第二传动箱51伸入容腔内,并与第三旋转座541的齿轮传动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三驱动件552的输出轴设置有齿轮结构,第三驱动件552输出轴的齿轮结构可直接与第三旋转座541的齿轮啮合,也可以通过传动齿轮实现传动连接,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三驱动件552为驱动电机、旋转电机或电批。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二螺杆拧紧头542在拧紧螺杆的过程中出现卡滞而损坏产品或第三旋转座541,第三旋转座541还包括可滑动地套设于套管结构的滑套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和齿轮弹性抵接。套管结构环绕滑孔形成有限位平面,滑套对应限位平面设有抵接平面,滑动件穿过滑孔与滑套背向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套管结构上设置限位平面,在滑套内设置抵接平面,利用限位平面和抵接平面的限位抵接,使得滑套相对于套管结构不能实现周向转动,可沿套管结构的轴向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套和第一弹簧,当第二螺杆拧紧头542调节螺钉的螺杆被卡滞时,第二螺杆拧紧头542则停止向上移动,使得第二螺杆拧紧头542的滑动件抵接在滑套上挤压滑套,从而压缩第一弹簧,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实现对螺杆拧紧装置54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杆拧紧头542包括连接杆和拧紧头,具体地,连接杆可滑动地容纳于第三旋转座541和第二旋转座531的套管结构内以及第二传动箱51的安装筒内;拧紧头连接于连接杆容纳于第二旋转座531的套管结构内的一端,拧紧头穿过连接管532和螺帽拧紧头533,并可突出螺帽拧紧头533的端部外。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包括设于连接杆远离拧紧头一端的滑杆和设于滑杆两端的圆盘,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孔,滑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孔,两个圆盘分别限位于两个滑孔处,并与滑套背向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上设置滑孔和环绕滑孔的限位平面,在滑套内设置抵接平面,以及在连接杆上设置滑杆和圆盘,如此使得滑套利用抵接平面与限位平面的配合实现滑套在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的周向限位和轴向的上下移动。利用连接杆和拧紧头与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之间的间隙,实现连接杆和拧紧头相对于第三旋转座541和第二旋转座531的套管结构以及连接管532和螺帽拧紧头533滑动,并通过滑动件的滑杆穿过两个滑孔,使得两个圆盘分别限位于两个滑孔处,并与滑套背向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使得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和滑套转动时,带动滑杆、连接杆及拧紧头转动。当拧紧头拧紧或拧松螺杆时,拧紧头带动连接杆相对于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和和第二旋转座531的套管结构以及连接管532和螺帽拧紧头533上下移动,以使得滑杆沿滑孔滑动。可选地,滑孔呈条形孔或腰型孔。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自动调整机构5还包括高度检测传感器56,高度检测传感器56对应螺杆拧紧装置54设置,用于检测螺杆拧紧装置54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可以理解的,高度检测传感器56用于检测第二螺杆拧紧头542沿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上下升降的高度,如此在第二螺杆拧紧头542调节螺钉的螺杆被卡滞时,第二螺杆拧紧头542则停止向上移动,高度检测传感器56检测到时,即可快速判断,并进行维修和检查。
在本实施例中,螺杆拧紧装置54还包括套设于连接杆远离拧紧头一端的第二弹簧,连接杆邻近滑杆形成有限位台阶,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台阶和第二传动箱51的安装筒顶壁弹性抵接。
可以理解的,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拧紧头拧紧或拧松螺杆时,利用第二弹簧避免拧紧头在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的带动下出现硬力,而损坏螺钉的螺杆。同时,第二弹簧还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拧紧头和第三旋转座541的套管结构的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机座1设有第一驱动模组14,第一传动箱41设有连接于第一驱动模组14的第一连接座42,第一驱动模组14驱动第一连接座42带动第一传动箱41移动。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机座1上设置第一驱动模组14,可利用第一驱动模组14驱动第一连接座42带动螺杆拧紧结构4移动,从而方便调节螺杆拧紧结构4的位置,以实现更好的组装承载板12的容纳槽13内的螺帽和螺杆。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机座1设有第二驱动模组15,第二传动箱51设有连接于第二驱动模组15的第二连接座52,第二驱动模组15驱动第二连接座52带动第二传动箱51移动。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机座1上设置第二驱动模组15,可利用第二驱动模组15驱动第二连接座52带动自动调整机构5移动,从而方便调节自动调整机构5的位置,以实现更好的安装固定螺帽和螺杆。
可选地,第一驱动模组14和第二驱动模组15在机座1上呈相邻且并行设置,也即第一驱动模组14带动螺杆拧紧结构4的移动方向与第二驱动模组15带动自动调整机构5的移动方向相同。第一驱动模组14和第二驱动模组15可以是驱动气缸结构、驱动模组结构或驱动电机加丝杆的结构,只要是能够实现驱动螺杆拧紧结构4或自动调整机构5移动的装置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机座1设有第三驱动模组16,承载板12连接于第三驱动模组16,第三驱动模组16驱动承载板12在螺杆拧紧结构4和自动调整机构5之间往复移动。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第三驱动模组16,可利用第三驱动模组16驱动承载板12移动,从而利用承载板12配合第三驱动模组16的结构,实现输送和运输预组装的螺帽和螺杆,使其通过承载板12运载至需要安装固定的位置,在通过自动调整机构5将承载板12容纳槽13内预组装的螺帽和螺杆转移至需要安装固定的位置,并对其实现拧紧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螺钉组装设备,用于组合螺杆和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组装设备包括:
机座;
承载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座,所述承载板设有容纳槽;
螺帽转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的储料板、第一转移组件及吸料头,所述吸料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移组件,所述储料板用于储存螺帽;及
螺杆转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的储料管、第二转移组件及移料件,所述移料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移组件,所述储料管用于储存螺杆;
所述第一转移组件驱动所述吸料头将所述储料板的螺帽转移至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二转移组件驱动所述移料件将所述储料管的螺杆转移至所述容纳槽内与螺帽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板设有储料槽,所述机座设有螺帽运输通道,所述螺帽运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料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钉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组件包括:
第一移动气缸,设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一移动气缸设有第一连接板;和
第一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吸料头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所述第一移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带动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和所述吸料头在所述储料槽和所述承载板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带动所述吸料头靠近或远离所述储料槽或承载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钉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移组件包括:
第二移动气缸,设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二移动气缸设有第二连接板;和
第二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移料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
所述第二移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和所述移料件在所述储料管和所述承载板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板带动所述移料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储料管或承载板。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螺钉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组装设备还包括螺杆拧紧结构,所述螺杆拧紧结构包括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座的第一传动箱、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传动箱的第一旋转座、第一螺杆拧紧头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螺杆拧紧头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旋转座,并正对所述容纳槽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旋转座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座带动所述第一螺杆拧紧头转动,以将所述容纳槽内的螺杆和螺帽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钉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组装设备还包括自动调整机构,所述自动调整机构包括:
第二传动箱,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二传动箱具有容腔;
拧紧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螺帽拧紧装置和螺杆拧紧装置,所述螺帽拧紧装置和所述螺杆拧紧装置贯穿所述第二传动箱,并部分容纳于所述容腔内,所述螺杆拧紧装置的部分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螺帽拧紧装置;
驱动结构,设于所述第二传动箱,并部分容纳于所述容腔内,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螺帽拧紧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螺杆拧紧装置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钉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拧紧装置包括:
第二旋转座,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旋转座的一端可转动地容纳于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
连接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座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及
螺帽拧紧头,连接于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二旋转座的一端,用于拧紧螺帽;
所述螺杆拧紧装置的部分可转动地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空腔、连接管及螺帽拧紧头,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旋转座相对于所述螺杆拧紧装置转动时,带动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螺帽拧紧头转动,以拧紧或拧松螺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钉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拧紧装置包括:
第三旋转座,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三旋转座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三旋转座的另一端容纳于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传动连接;
第二螺杆拧紧头,可滑动地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连接管及螺帽拧紧头,用于拧紧螺杆;
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三旋转座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座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螺杆拧紧头转动,以拧紧或拧松螺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钉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设有第一驱动模组,所述第一传动箱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的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一连接座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箱移动;
且/或,所述机座设有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二传动箱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模组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驱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二连接座带动所述第二传动箱移动;
且/或,所述自动调整机构还包括高度检测传感器,所述高度检测传感器对应所述螺杆拧紧装置设置,用于检测所述螺杆拧紧装置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钉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设有第三驱动模组,所述承载板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模组,所述第三驱动模组驱动所述承载板在所述螺杆拧紧结构和所述自动调整机构之间往复移动。
CN201921013450.9U 2019-07-01 2019-07-01 螺钉组装设备 Active CN210360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3450.9U CN210360208U (zh) 2019-07-01 2019-07-01 螺钉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3450.9U CN210360208U (zh) 2019-07-01 2019-07-01 螺钉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0208U true CN210360208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8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3450.9U Active CN210360208U (zh) 2019-07-01 2019-07-01 螺钉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02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0830A (zh) * 2019-07-01 2019-08-27 深圳市利器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螺钉组装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0830A (zh) * 2019-07-01 2019-08-27 深圳市利器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螺钉组装设备
CN110170830B (zh) * 2019-07-01 2023-12-15 深圳市利器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螺钉组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60208U (zh) 螺钉组装设备
CN108971962B (zh) 把手自动手柄组装锁付机
CN110170830B (zh) 螺钉组装设备
CN113153782A (zh) 一种可拆卸电扇并收纳的设备
CN218657651U (zh) 一种轴套、轴承自动压装机构
CN116475713A (zh) 一种闭门器端盖装配机
CN215247987U (zh) 一种板架的夹持装置
CN115144561A (zh) 一种可在线精确监控排泥浓度的污泥处理装置
CN212634909U (zh) 多功能组装旋转压合机
CN111717644A (zh) 旋转送料机构及其送料方法
CN108216816B (zh) 一种辅料吸附组件、贴标机构及贴标机
CN220148610U (zh) 一种Tray盘供料机
CN220282868U (zh) 一种接料装置
CN220664117U (zh) 一种多头高速吸取装置
CN220809024U (zh) 移动装置
CN220515255U (zh) 一种折弯机器人抓取机械手
CN219985223U (zh) 一种方壳电池装配用涂胶装置
CN212894677U (zh) 一种用于肠道菌样本托盘
CN219969198U (zh) 一种墨盒的组装治具
CN219602604U (zh) 可抓取多个圆柱电池的抓取机构
CN220298859U (zh) 一种用于汽车标牌加工的覆膜装置
CN117464051A (zh) 一种集成灶拉手自动加工装置及工艺
CN110451146A (zh) 玻璃中间仓储
CN220765133U (zh) 一种物流集散中心用便于堆码的物流周转箱
CN218950396U (zh) 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