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59613U - 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59613U CN210359613U CN201921405225.XU CN201921405225U CN210359613U CN 210359613 U CN210359613 U CN 210359613U CN 201921405225 U CN201921405225 U CN 201921405225U CN 210359613 U CN210359613 U CN 2103596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chine tool
- threaded rod
- numerical control
- bearing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高档数控装备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尤为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包括机床本体,所述机床本体内壁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套接在第三转轴的外表面,且第三转轴的外表面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右侧面与主动锥齿轮的左侧面啮合;通过电动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螺纹套、连接板和夹板相互配合,从而能自动将管件夹紧,不需人工亲自夹紧,节省人力且不易松动,且在固定完毕后能通过转动第三转动带动壳体转动,进而能调整管件角度,当改变切割方向时不需重新固定,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高档数控装备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
背景技术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但目前的机床在使用中,不能自动将管件夹紧,往往需要人工亲自去夹紧,浪费人力,且容易松动,且在固定完毕后不能够调整管件的角度,如需改变切割方向时需要重新进行固定,从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具有可自动对管件进行夹紧,且能够实现调节管件加工角度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包括机床本体,所述机床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套接在第三转轴的外表面,且第三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右侧面与主动锥齿轮的左侧面啮合,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与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与电动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上表面月从动齿轮的下表面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第一螺纹杆的右端和第二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螺纹杆的左端和第二螺纹杆的右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转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套接在第一轴承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承的左端与壳体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两个螺纹套关于从动齿轮对称,所述螺纹套的上表面均通过连接板与夹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防止第二转轴和主动锥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床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位于第三轴承的右侧。
为了使得第二转轴能够转动,且能够方便通过把手转动第二转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接在第二转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穿过支撑板与主动锥齿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为了使得螺纹套能够左右移动,且使夹板能够稳定左右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表面的内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滑套,且两个位于两个连接板的内部。
为了使得两个螺纹套能够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关于从动齿轮对称,且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
为了使得方便对管件本体进行加工处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管件本体,且管件本体位于两个夹板的中心。
为了使得机床本体更加稳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床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位于机床本体下表面的四角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动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螺纹套、连接板和夹板,相互配合,从而能自动将管件夹紧,不需要人工亲自去夹紧,节省人力,且不容易松动,且在固定完毕后能够通过转动第三转动带动壳体转动,进而能够调整管件的角度,当改变切割方向时不再需要重新固定,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床本体;2、壳体;3、第一轴承;4、第一转轴;5、第一螺纹杆;6、管件本体;7、电动机;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把手;11、第二转轴;12、支撑板;13、主动锥齿轮;14、第三轴承;15、第二螺纹杆;16、第三转轴;17、从动锥齿轮;18、支撑腿;19、滑杆;20、连接板;21、夹板;22、滑套;23、螺纹套;24、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包括机床本体1,机床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14,第三轴承14套接在第三转轴16的外表面,且第三转轴16的外表面设置有从动锥齿轮17,从动锥齿轮17的右侧面与主动锥齿轮13的左侧面啮合,第三转轴16的顶端与壳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壳体2内壁的下表面与电动机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电动机7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主动齿轮9的上表面月从动齿轮8的下表面啮合,从动齿轮8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第一螺纹杆5的右端和第二螺纹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和第二螺纹杆15的右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转轴4的相对面固定连接,第一转轴4套接在第一轴承3的内部,第一轴承3的左端与壳体2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5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3,且两个螺纹套23关于从动齿轮8对称,螺纹套23的上表面均通过连接板20与夹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动机7带动主动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8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5转动,从而能够通过夹板21对管件本体6进行夹紧,电动机7的型号为YDS-56。
本实施方案中,防止第二转轴11和主动锥齿轮13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
具体的,机床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且支撑板12位于第三轴承14的右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11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锥齿轮13转动,方便通过把手10转动第二转轴11。
具体的,支撑板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24,第二轴承24套接在第二转轴11的外表面,第二转轴11的左端穿过支撑板12与主动锥齿轮1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0。
本实施例中,螺纹套23能够左右移动,且使夹板21能够稳定左右移动。
具体的,壳体2上表面的内部设置有滑杆19,滑杆19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滑套22,且两个位于两个连接板20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两个螺纹套23能够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板20带动夹板21移动,从而对管件本体6进行固定。
具体的,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5关于从动齿轮8对称,且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5的螺纹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将管件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方便对管件本体6进行加工处理。
具体的,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管件本体6,且管件本体6位于两个夹板21的中心。
本实施例中,机床本体1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发生晃动。
具体的,机床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腿18,且四个支撑腿18分别位于机床本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
本实施例中,滑套22在滑杆19的外表面,左右移动,从而能够实现螺纹套23左右移动,且能够防止夹板21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将管件本体6放置在壳体2的上表面,且将管件本体6放置在两个夹板21的中心,此时通过控制电动机7工作,从而能够通过电动机7带动主动齿轮9转动,进而通过主动齿轮9带动从动齿轮8转动,从而能够通过从动齿轮8带动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5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5带动两个螺纹套23相互靠近,从而通过螺纹套23和连接板20带动两个夹板21相互靠近,同时,通过连接板20带动滑套22在滑杆19的外表面滑动,进而能够通过夹板21将管件本体6进行固定,当需要调节角度时,通过转动把手10,从而能够通过把手10带动第二转轴11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11带动主动锥齿轮13转动,从而能够通过主动锥齿轮13带动从动锥齿轮17转动,进而通过从动锥齿轮17带动第三转轴16和壳体2转动,进而能够调节管件本体6的安装角度,从而通过机床本体1进行加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包括机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14),所述第三轴承(14)套接在第三转轴(16)的外表面,且第三转轴(16)的外表面设置有从动锥齿轮(17),所述从动锥齿轮(17)的右侧面与主动锥齿轮(13)的左侧面啮合,所述第三转轴(16)的顶端与壳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内壁的下表面与电动机(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9)的上表面月从动齿轮(8)的下表面啮合,所述从动齿轮(8)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第一螺纹杆(5)的右端和第二螺纹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螺纹杆(5)的左端和第二螺纹杆(15)的右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转轴(4)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套接在第一轴承(3)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承(3)的左端与壳体(2)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5)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3),且两个螺纹套(23)关于从动齿轮(8)对称,所述螺纹套(23)的上表面均通过连接板(20)与夹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且支撑板(12)位于第三轴承(14)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24),所述第二轴承(24)套接在第二转轴(11)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11)的左端穿过支撑板(12)与主动锥齿轮(1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表面的内部设置有滑杆(19),所述滑杆(19)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滑套(22),且两个位于两个连接板(2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5)关于从动齿轮(8)对称,且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15)的螺纹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管件本体(6),且管件本体(6)位于两个夹板(21)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腿(18),且四个支撑腿(18)分别位于机床本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05225.XU CN210359613U (zh) | 2019-08-28 | 2019-08-28 | 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05225.XU CN210359613U (zh) | 2019-08-28 | 2019-08-28 | 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59613U true CN210359613U (zh) | 2020-04-21 |
Family
ID=7025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05225.XU Active CN210359613U (zh) | 2019-08-28 | 2019-08-28 | 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5961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73186A (zh) * | 2020-06-12 | 2020-09-18 | 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和方法 |
CN111940780A (zh) * | 2020-07-28 | 2020-11-17 | 许巧珍 | 一种空调压缩机壳体钻孔设备 |
-
2019
- 2019-08-28 CN CN201921405225.XU patent/CN2103596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73186A (zh) * | 2020-06-12 | 2020-09-18 | 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和方法 |
CN111673186B (zh) * | 2020-06-12 | 2021-07-27 | 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和方法 |
CN111940780A (zh) * | 2020-07-28 | 2020-11-17 | 许巧珍 | 一种空调压缩机壳体钻孔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59613U (zh) | 一种精密材料管道新型加工自动化数控机床装备 | |
CN210878697U (zh) | 一种镗孔机床用加固基座 | |
CN211249173U (zh) | 一种铣床加工夹持装置 | |
CN219094351U (zh) | 一种阀体加工用钻孔辅助装置 | |
CN214925049U (zh) | 一种吹塑管钻孔设备 | |
CN212192369U (zh) | 一种管材加工处理装置 | |
CN211465604U (zh) |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板件气动夹具 | |
CN211102742U (zh) | 一种便于更换的数控刀具 | |
CN210306766U (zh) | 一种数控机床辅助装置 | |
CN210190322U (zh) | 一种油封切边装置 | |
CN222471805U (zh) | 一种卧式精密磨抛机床工件主轴 | |
CN112045454A (zh) | 一种模板工件cnc加工定位装置 | |
CN217254557U (zh) | 一种数控立式车床环类零件加式专用夹具 | |
CN219053019U (zh) | 一种适配度高的机械加工钻头 | |
CN215919738U (zh) | 一种用于工件数控加工的固定架 | |
CN217570887U (zh) | 一种用于车床的零件上料装置 | |
CN219131596U (zh) | 平衡车电机轴工装夹具 | |
CN205989079U (zh) | 一种一次铣四面的铣削箱 | |
CN214025066U (zh) | 一种可调节角磨设备 | |
CN222059750U (zh) | 去毛刺的超高压数控机床 | |
CN216442083U (zh) | 一种车刀便于更换的数控车铣复合机床 | |
CN220178661U (zh) | 一种轴心加工定位设备 | |
CN217453410U (zh) |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散热器铣加工装置 | |
CN221088065U (zh) |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工件夹持机构 | |
CN218362267U (zh) | 一种核电用不锈钢法兰锻造用多角度夹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