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2219U -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2219U
CN210312219U CN201920943188.1U CN201920943188U CN210312219U CN 210312219 U CN210312219 U CN 210312219U CN 201920943188 U CN201920943188 U CN 201920943188U CN 210312219 U CN210312219 U CN 210312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hotoelectric sensor
underground
conveying
finishe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31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掩
李天翔
王晓彬
周锴
古湘龙
刘娇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Changsh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Changsh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Changsh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09431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2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2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221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品输送系统,包括生产线、输送线和装配线,生产线与输送线之间通过升降机3对接,输送线与装配线之间通过顶升平移装置4对接,装配线的一侧或两侧沿装配线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自动扫描器5、静置捡漏装置6和码垛机器人7;所述生产线和输送线平行且处于不同楼层,输送线与装配线处于同一楼层;升降机3的内部设置有可在升降机内部上下运动的滚筒托盘31。本实用新型在已有实用新型的滚筒输送线上增加用于空调成品入库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使空调成品在完成生产后直接从生产线经地下入库输送线到达仓库,自动完成入库前的扫描、检漏、码垛等操作,在完全解放人力、减少转运配送工装工具的同时保证了成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品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品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经过生产组装完成后的空调成品需使用叉车或拖车运送入库,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人力工时,还需增加投入叉车拖车等工装工具的使用成本;当遇上生产基地为特殊地形的情况更是麻烦,如生产线在一楼地面而仓库为同时设在一楼地面和负一楼地下室时,会涉及将空调成品上下楼搬运的过程,使用传统的运送方式根本不能满足生产进度。
专利号为201621341934.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物流的自动化滚筒输送装置,这种滚筒输送装置具有主输送线与支路输送线,输送装置上还设有扫描枪,这种输送装置位于生产区与需求区之间用于小件物料的运送,具有解放人力,去除配送操作等优点,但这种滚筒输送线无法应用于双层结构的厂区,同时由于空调等大件成品的生产工序较多较杂,该输送装置并不适用,仍需要进行额外加工或人工操作,达不到完全解放人力、全自动化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成品输送系统,包括生产线、输送线和装配线,生产线与输送线之间通过升降机3对接,输送线与装配线之间通过顶升平移装置4对接,装配线的一侧或两侧沿装配线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自动扫描器5、静置捡漏装置6和码垛机器人7;所述生产线和输送线平行且处于不同楼层,输送线与装配线处于同一楼层;升降机3的内部设置有可在升降机内部上下运动的滚筒托盘31。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线为地面生产线A、输送线为地下输送线B和装配线为地下装配线C,地面生产线A、地下输送线B和地下装配线C和滚筒托盘31由若干持续滚动的滚筒8组成;地面生产线A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阻挡板21和第一光电传感器11,第一光电传感器11位于地面生产线A的侧面,高于地面生产线A的线体;第一光电传感器11紧贴升降机设置;第二光电传感器12设置于升降机的内侧壁上,第二光电传感器12离地下输送线B的水平面的距离小于滚筒托盘31自身的高度;第四光电传感器14设置于升降机的内侧壁上,第四光电传感器14离地面生产线A的水平面的距离小于滚筒托盘31自身的高度;滚筒托盘31靠近地下输送线B的一端设有第二阻挡板22;地下输送线B的流动方向的首端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13;第三光电传感器13位于地下输送线B的侧面,高于地下输送线B的线体。
进一步地,地下输送线B的末端设置有第五光电传感器15和第五阻挡板25,顶升平移装置4的两侧设置有第六光电传感器16,地下装配线C上沿其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七光电传感器17、第七阻挡板27、第八光电传感器18、第八阻挡板28、第九光电传感器19、第九阻挡板29、第十光电传感器10和第十阻挡板20,其中第八光电传感器18和第八阻挡板28位于自动扫描器处,第九光电传感器19和第九阻挡板29位于静置检漏装置6处,第十光电传感器10和第十阻挡板20位于码垛机器人7处;第五光电传感器15、第七光电传感器17、第八光电传感器18、第九光电传感器19和第十光电传感器10均位于地下装配线C的侧面,高于地下装配线C的线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滚筒输送线上增加用于空调成品入库的各种自动化设备,对滚筒输送线进行重装新增设备,使空调成品在完成生产组装后直接从生产线经地下入库输送线到达仓库,同时在地下入库输送线输送过程中自动完成入库前的扫描、检漏、码垛等操作,在完全解放人力、减少转运配送工装工具的同时也保证了成品的质量。
通过在地面生产线末端与地下入库输送线首端之间增加升降机装置,使得生产线和入库线可相互连接,空调成品完成生产后直接由地下输送线配送入库,去除人工配送的动作;通过在地下入库输送线上增加顶升平移装置,将空调成品从输送线主线转到辅线上进行扫描、检漏等操作,同时提高了平面的利用率;通过在地下入库输送线上安装自动扫描器、静置检漏等入库设备,使得成品入库形成一个流操作,实现全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系统的升降机对接部分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系统的生产线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系统的输送线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法的总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法的升降机部分的具体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法的输送线和装配线部分的具体流程图;
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含义为:
地面生产线A、地下输送线B、地下装配线C、次品垛D、合格品板链线E、第一光电传感器11、第二光电传感器12、第三光电传感器13、第四光电传感器14、第五光电传感器15、第六光电传感器16、第七光电传感器17、第八光电传感器18、第九光电传感器19、第十光电传感器10、第一阻挡板21、第二阻挡板22、第五阻挡板25、第七阻挡板27、第八阻挡板28、第九阻挡板29、第十阻挡板20、升降机3、滚筒托盘31、顶升平移装置4、自动扫描器5、静置检漏装置6、码垛机器人7、滚筒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空调成品输送系统,包括地面生产线A、地下输送线B和地下装配线C和总控制器,地面生产线A与地下输送线B之间通过升降机3对接。
如图2所示,升降机3的内部设置有滚筒托盘31;滚筒托盘31由若干持续滚动的滚筒8组成,滚筒托盘31靠近地下输送线B的一端设有第二阻挡板22,如图3和图4所示;滚筒托盘31可在升降机3内部上下运动至不同楼层,从而实现升降机3与处于不同楼层的地面生产线A和地下输送线B的对接。
如图2所示,地面生产线A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阻挡板21和第一光电传感器11,第一光电传感器11位于地面生产线A的侧面,略高于地面生产线A的线体;第一光电传感器11紧贴升降机3设置。第二光电传感器12设置于升降机3的内侧壁上,第二光电传感器12离地下输送线B的水平面的距离小于滚筒托盘31自身的高度,如图4所示;第四光电传感器14设置于升降机3的内侧壁上,第四光电传感器14离地面生产线A的水平面的距离小于滚筒托盘31自身的高度,如图3所示。第二光电传感器12和第四光电传感器14用于感应滚筒托盘31。
地下输送线B的流动方向的首端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13;第三光电传感器13位于地下输送线B的侧面,略高于地下输送线B的线体。
地下输送线B与地下装配线C之间通过顶升平移装置4对接,地下装配线C略高于地下输送线B的高度,使得顶升平移装置4能将成品从地下输送线B转移到地下装配线C,地下装配线C的一侧或两侧沿地下装配线C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自动扫描器5、静置捡漏装置6和码垛机器人7;输送系统整体呈L型,地面生产线A和地下输送线B平行但处于不同楼层,地下输送线B与地下装配线C垂直且处于同一楼层。
地下输送线B的末端设置有第五光电传感器15和第五阻挡板25,顶升平移装置4的两侧设置有第六光电传感器16,地下装配线C上沿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七光电传感器17、第七阻挡板27、第八光电传感器18、第八阻挡板28、第九光电传感器19、第九阻挡板29、第十光电传感器10和第十阻挡板20,其中第八光电传感器18和第八阻挡板28位于自动扫描器5处,第九光电传感器19和第九阻挡板29位于静置检漏装置6处,第十光电传感器10和第十阻挡板20位于码垛机器人7处。
上述第五光电传感器15、第七光电传感器17、第八光电传感器18、第九光电传感器19和第十光电传感器10均位于地下装配线C的侧面,略高于地下装配线C的线体。
地面生产线A的末端、地下输送线B和地下装配线C均为滚筒流水线,滚筒流水线有平行设置的滚筒8组成(如图3和图4所示),滚筒8持续处于滚动状态,所有阻挡板均位于滚筒流水线的相邻滚筒8之间,如图3和图4所示。
上述所有光电传感器和阻挡板、升降机3、顶升平移装置4、自动扫描器5、静置检漏装置6和码垛机器人7均由总控制器进行控制。
成品从地面生产线A的流动方向的末端至最后码垛到次品垛D或合格品板链线E上的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为:
成品完成生产组装,经地面生产线A运送至升降机3,升降机3将成品线运送至地下输送线B,地下输送线B将成品运送至顶升平移装置4处,顶升平移装置4将成品转向输送至地下装配线C上,成品沿地下装配线C流动至自动扫描器5上,自动扫描器5对成品机身上的机型条码进行扫描,若扫描不合格,码垛机器人7接受信息,将成品码垛至次品垛D上,若扫描合格,成品流动至静置检漏装置6前进行检漏,若检漏不合格,码垛机器人7接收信息,将成品码垛至次品垛D上,若合格,码垛机器人7接收信息,将成品码垛至合格品板链线E上。
具体地,成品由地面生产线A至地下输送线B的流程如图6所示,成品在地面生产线A上生产完成后,到达地面生产线A的流动方向的末端,经过第一阻挡板板21,成品接着经过第一光电传感器11,第一光电传感器11被遮挡,第二阻挡板22与第一阻挡板板21均上升形成阻挡状态,升降机3的滚筒托盘31向下运动,第二光电传感器12被遮挡,第二阻挡板22下降进入非阻挡状态,成品前进进入地下输送线B,成品遮挡第三光电传感器13,成品继续沿地下输送线B的流动方向前进。同时,当成品遮挡第三光电传感器13时,升降机3的滚筒托盘31向上运动至地面生产线A的水平面处,第四光电传感器14被托盘遮挡,第一阻挡板21下降进入非阻挡状态,下一成品前进,重复之前的过程。
具体地,成品由地下输送线B至次品垛D或合格品板链线E上的流程如图7所示,成品到达地下输送线B的流动方向的末端,成品遮挡第五光电传感器15,总控制器判断第六光电传感器16是否被遮挡,如果第六光电传感器16被遮挡(即第六光电传感器16处有另一成品),则第五阻挡板25上升形成阻挡状态,阻挡成品前进直至第六光电传感器16不被遮挡。如果第六光电传感器16不被遮挡(即另一成品进入下一工序),总控制器判断第五阻挡板25是否处于非阻挡状态,若否,则第五阻挡板25下降进入非阻挡状态使成品继续前进;若是,成品直接继续前进。成品遮挡第六光电传感器16,顶升平移装置4上升,改变成品前进方向,成品进入地下装配线C。成品前进,遮挡第七光电传感器17,总控制器判断第八阻挡板28是否处于阻挡状态(即自动扫描器5处是否有另一成品),若是,第七阻挡板27上升形成阻挡状态,阻挡成品继续前进直到第八阻挡板28为非阻挡状态(即未上升)。如第八阻挡板28处于非阻挡状态,总控制器判断第七阻挡板27是否处于非阻挡状态,若否,第七阻挡板27下降进入非阻挡状态,成品继续前进;若是,成品直接继续前进。成品遮挡第八光电传感器18,第八阻挡板28上升形成阻挡状态,自动扫描器5扫描成品,扫描成品的机型条码及集成数据发送给码垛机器人7。若扫描不合格,则码垛机器人7取走成品,放入次品垛D,第八光电传感器18不被遮挡,第八阻挡板28下降进入非阻挡状态;若扫描合格,总控制器判断第九阻挡板29是否处于阻挡状态,直到第九阻挡板29为非阻挡状态(保证静置检漏处没有成品),第八阻挡板28下降进入非阻挡状态,成品经过第九光电传感器19处,遮挡第九光电传感器19,第九阻挡板29升起形成阻挡状态,静置检漏装置6进行检漏(用于检查成品的冷媒浓度是否达标),同时将检漏信息传送给码垛机器人7,若检漏信息不合格,则码垛机器人7取走成品,放入次品垛D,第九光电传感器19不被遮挡,第九阻挡板29下降进入非阻挡状态;若检漏信息合格,则总控制器判断第十阻挡板20是否处于阻挡状态,直到第十阻挡板20为非非阻挡状态(即未上升),第九阻挡板29下降进入非阻挡状态,成品经过第十光电传感器10,遮挡第十光电传感器10,第十阻挡板20升起形成阻挡状态,码垛机器人7将其取走,放入合格品垛,第十光电传感器10不被遮挡,第十阻挡板20下降进入非阻挡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不局限于实施例一中的地面生产线A、地下输送线B和地下装配线C所述的地面和地下,因此可用生产线代替地面生产线A、输送线代替地下输送线B和装配线地下装配线C代替来表示更广泛的含义,只要输送线和装配线位于同一楼层,生产线和输送线位于不同楼层即可。
具体的,上述所述顶升平移装置4可以采用专利号为201720793524.X中所述的顶升平移装置,所述自动扫描器5和码垛机器人7可以采用专利号为201410379768.4中所述的扫描器和码垛机器人,所述静置检漏装置6可以采用专利号为201711329806.5中所述的静置检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滚筒输送线上增加用于空调成品入库的各种自动化设备,对滚筒输送线进行重装新增设备,使空调成品在完成生产组装后直接从生产线经地下入库输送线到达仓库,同时在地下入库输送线输送过程中自动完成入库前的扫描、检漏、码垛等操作,在完全解放人力、减少转运配送工装工具的同时也保证了成品的质量。
通过在地面生产线末端与地下入库输送线首端之间增加升降机装置,使得生产线和入库线可相互连接,空调成品完成生产后直接由地下输送线配送入库,去除人工配送的动作;通过在地下入库输送线上增加顶升平移装置,将空调成品从输送线主线转到辅线上进行扫描、检漏等操作,同时提高了平面的利用率;通过在地下入库输送线上安装自动扫描器、静置检漏等入库设备,使得成品入库形成一个流操作,实现全自动化。

Claims (3)

1.一种成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线、输送线和装配线,生产线与输送线之间通过升降机(3)对接,输送线与装配线之间通过顶升平移装置(4)对接,装配线的一侧或两侧沿装配线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自动扫描器(5)、静置检漏装置(6)和码垛机器人(7);所述生产线和输送线平行且处于不同楼层,输送线与装配线处于同一楼层;升降机(3)的内部设置有可在升降机内部上下运动的滚筒托盘(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为地面生产线A、输送线为地下输送线(B)和装配线为地下装配线(C),地面生产线A、地下输送线(B)和地下装配线(C)和滚筒托盘(31)由若干持续滚动的滚筒(8)组成;地面生产线A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阻挡板(21)和第一光电传感器(11),第一光电传感器(11)位于地面生产线(A)的侧面,高于地面生产线(A)的线体;第一光电传感器(11)紧贴升降机设置;第二光电传感器(12)设置于升降机的内侧壁上,第二光电传感器(12)离地下输送线(B)的水平面的距离小于滚筒托盘(31)自身的高度;第四光电传感器(14)设置于升降机的内侧壁上,第四光电传感器(14)离地面生产线(A)的水平面的距离小于滚筒托盘(31)自身的高度;滚筒托盘(31)靠近地下输送线(B)的一端设有第二阻挡板(22);地下输送线B的流动方向的首端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13);第三光电传感器(13)位于地下输送线(B)的侧面,高于地下输送线(B)的线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品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下输送线B的末端设置有第五光电传感器(15)和第五阻挡板(25),顶升平移装置(4)的两侧设置有第六光电传感器(16),地下装配线(C)上沿其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七光电传感器(17)、第七阻挡板(27)、第八光电传感器(18)、第八阻挡板(28)、第九光电传感器(19)、第九阻挡板(29)、第十光电传感器(10)和第十阻挡板(20),其中第八光电传感器(18)和第八阻挡板(28)位于自动扫描器处,第九光电传感器(19)和第九阻挡板(29)位于静置检漏装置(6)处,第十光电传感器(10)和第十阻挡板(20)位于码垛机器人(7)处;第五光电传感器(15)、第七光电传感器(17)、第八光电传感器(18)、第九光电传感器(19)和第十光电传感器(10)均位于地下装配线(C)的侧面,高于地下装配线(C)的线体。
CN201920943188.1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12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3188.1U CN210312219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3188.1U CN210312219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2219U true CN210312219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5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318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12219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22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687A (zh) * 2019-06-21 2019-08-27 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13734728A (zh) * 2021-08-11 2021-12-03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送料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687A (zh) * 2019-06-21 2019-08-27 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10171687B (zh) * 2019-06-21 2024-04-30 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13734728A (zh) * 2021-08-11 2021-12-03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送料装置及方法
CN113734728B (zh) * 2021-08-11 2023-10-03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送料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1687B (zh)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10654760B (zh) 自动化仓库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06429483A (zh) 一种自动码垛装车系统及其装车方法
CN210312219U (zh) 一种成品输送系统
CN205802159U (zh) 一种立体仓库输送线配套自动升降平台
CN105236162B (zh) 一种托盘自动卸车装置
CN105197561A (zh) 托盘自动循环机器人码垛系统
CN103964144B (zh) 一种托盘自动下行循环码垛机
CN111071822A (zh) 一种袋装物料装车系统
CN106241397A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无托盘码垛工艺
CN209758208U (zh) 一种多密集型穿梭库在线分拣提升机
CN112644941A (zh) 一种防爆物流仓储系统及管理方法
CN207390468U (zh) 一种玻璃智能配送装置
CN107986139A (zh) 一种货到人楼层提升机自动物流装置
CN107720272A (zh) 一种玻璃智能配送装置
CN205132484U (zh) 托盘自动循环机器人码垛系统
CN208008259U (zh) 一种货到人楼层提升机自动物流装置
CN212767908U (zh) 一种基于四向穿梭车立库区的大规模拣选装置
CN216071872U (zh) 一种袋装水泥火车发运码垛输送系统
CN210117040U (zh) 一种货物转运架
CN108408321B (zh) 一种高效密集型自动化物流分拣存储仓库系统
CN114955338A (zh) 一种货物存取系统和方法
CN209777401U (zh) 封闭式输送装置
CN114104684A (zh) 一种全自动氦检装置
CN113651064A (zh) 一种袋装水泥火车发运码垛输送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