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5633U - 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5633U
CN210265633U CN201920790386.9U CN201920790386U CN210265633U CN 210265633 U CN210265633 U CN 210265633U CN 201920790386 U CN201920790386 U CN 201920790386U CN 210265633 U CN210265633 U CN 210265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vibration absorber
base
dynamic vibration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03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远
李峰
袁亮
张益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7903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5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5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5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该动力吸振器包括底座、橡胶、质量块以及连接件。底座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橡胶与底座连接,橡胶上设有一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橡胶的上下两端,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并且同轴心设置,质量块包裹于橡胶内;连接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被减振件上的安装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螺母螺接于螺栓的螺纹端并位于第二通孔内,螺母与底座抵接。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一个通孔,并且通过螺栓与被减振件上的安装孔连接,从而当动力吸振器的性能参数改变时,无需更改多个孔位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该动力吸振器的适用范围,动力总成包括上述动力吸振器。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车辆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大众对汽车的要求日益增高,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动力总成的振动噪声,尤其电动车电机固有的啸叫问题,给整车NVH带来极大困扰,增加动力吸振器往往成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首选。
动力吸振器连接方式最大程度的利用汽车本身结构,通常来讲,动力吸振器一般通过动力吸振器本身带有多个螺柱安装至整车对应的螺纹孔中,或本身带有的多个通孔,螺接至整车对应的多个螺柱上,以上两种方式,都需要整车提供安装结构,即多个螺纹孔或者多个螺柱。但是往往确定动力吸振器是否需要安装及具体地安装位置需要在项目的中后期,并且只有在项目的中后期才能确定动力吸振器的具体性能参数,而不同性能参数的动力吸振器所需的安装结构也不同,比如,当需要提供较大的减振性能时,动力吸振器的体积也会比较大,其所需要的安装结构的各个孔位之间的间距也需要调整。这样一来,为安装动力吸振器带来汽车其他部件结构的更改将导致研发周期的增程和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整机上安装孔位之间的间距需要根据动力吸振器的具体性能进行调整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吸振器,该动力吸振器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
橡胶,所述橡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橡胶上设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橡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并且同轴心设置;
质量块,所述质量块包裹于所述橡胶内;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被减振件上的安装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螺母螺接于所述螺栓的螺纹端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螺母与所述底座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呈圆环状。
作为优选,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所述橡胶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部和减振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质量块包裹于所述减振部内。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设有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所述被减振件接触的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设有多个凸楞,所述凸楞的长度与所述减振部的长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呈圆台状,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底座的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质量块呈圆环状,并且所述质量块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嵌设于所述橡胶内。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的动力总成支架,与车架连接的动力总成悬置,以及任一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动力吸振器,所述动力总成悬置与螺栓的头部一端固接,所述动力总成支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栓的螺纹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一通孔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螺母螺接与所述螺栓的螺纹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吸振器,该动力吸振器包括底座、橡胶、质量块以及连接件。底座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橡胶与底座连接,橡胶上设有一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橡胶的上下两端,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并且同轴心设置,质量块包裹于橡胶内;连接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被减振件上的安装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螺母螺接于螺栓的螺纹端并位于第二通孔内,螺母与底座抵接。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一个通孔,并且通过螺栓与被减振件上的安装孔连接,从而当动力吸振器的性能参数改变时,无需更改多个孔位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该动力吸振器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吸振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吸振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吸振器用于被减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11、第一通孔;2、橡胶;21、连接部;211、凹槽;22、减振部;23、第二通孔;3、质量块;4、连接件;41、螺栓;42、螺母;10、被减振件;20、动力总成支架;30、动力总成悬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吸振器,该动力吸振器包括底座1、橡胶2、质量块3以及连接件4。底座1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1,橡胶2与底座1连接,橡胶2上设有一个第二通孔23,第二通孔23贯穿橡胶2的上下两端,第二通孔23与第一通孔11连通并且同轴心设置。质量块3包裹于橡胶2内;连接件4包括螺栓41和螺母42,螺栓41的螺纹端依次穿过被减振件10上的安装孔(附图中未示出)、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3,螺母42螺接于螺栓41的螺纹端并位于第二通孔23内,螺母42与底座1抵接。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一个通孔,并且通过螺栓41与被减振件10上的安装孔连接,从而当动力吸振器的性能参数改变时,无需更改多个孔位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该动力吸振器的适用范围。
可选地,橡胶2呈圆环状,在其的实施例中,橡胶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比如外表面呈多棱柱状,圆锥台状等。
可选地,沿第二通孔23的延伸方向,橡胶2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部21和减振部22,连接部21与底座1连接,质量块3包裹于减振部22内。通过连接部21连接减振部22和底座1,当被减振件10振动时,可通过连接部21进行缓冲,并通过减振部22中的质量块3提供减振。
可选地,连接部21的外周面设有凹槽211。通过调节凹槽211的深度,可以调节连接部21的刚度,进而可以调节该动力吸振器的减振性能。
可选地,底座1与被减振件10接触的表面设有防滑结构(附图中未示出)。防滑结构可以为均布于该表面上的凸楞或者凸起,通过设置防滑结构,当动力吸振器被使用时,在螺栓41和螺母42的锁止下,防滑结构与被减振件10接触,可防止该动力吸振器转动。
可选地,橡胶2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设有多个凸楞(附图中未示出),凸楞的长度与减振部22的长度相等。通过设置凸楞,可以增强减振部22的整体强度,提高减振部22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底座1呈圆台状,第一通孔11的轴线与底座1的轴线重合。
可选地,质量块3呈圆环状,并且质量块3的轴线与第二通孔23的轴线重合。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质量块3可以为多个,并且质量块3呈条状,多个质量块3沿橡胶2的周向均布于橡胶2内。可根据研发后期确定的动力吸振器的具体性能参数,设置相应数量的质量块3。
可选地,底座1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嵌设于橡胶2内。通过设置凸起,可以增强橡胶2和底座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橡胶2和底座1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底座1和质量块3通过预埋件成型工艺与橡胶2一体成型。
可选地,连接件4中螺母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母42均与螺栓41的螺纹端螺接且均位于第二通孔23内,两个螺母42相互抵紧,动力吸振器被使用时,通过设置两个螺母42可防止该动力吸振器松动。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装置(附图中未示出),动力装置可以为发动机或者电动机,动力总成还包括动力总成支架20、动力总成悬置30和上述动力吸振器,其中,动力总成支架20与动机装置连接,动力总成悬置30与车架(附图中未示出)连接,动力总成悬置30、动力总成支架20以及动力吸振器依次连接。动力总成悬置30通过动力总成支架20支撑动力装置。
具体地,动力总成支架20上设有安装孔,动力总成悬置30的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螺栓41的头部一端固接,螺栓41穿过安装孔并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3与螺母42螺接。当动力装置启动时,振动通过动力总成支架20传递至动力总成悬置30,动力总成悬置30在振动时可通过动力吸振器吸收振动,因而可以减弱传递至车架上的振动。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确定动力吸振器是否需要安装及具体地安装位置需要在项目中后期,如果本申请中的动力总成无需安装动力吸振器,那么螺栓穿过动力总成支架20上的安装孔与螺母42直接螺接即可,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吸振器无需在动力总成的各个部件中单独预留或者设计安装结构,只需要采用动力总成悬置30和动力总成支架20上原本的安装结构即可。因而,可有效缩短项目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1);
橡胶(2),所述橡胶(2)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橡胶(2)上设有一个第二通孔(23),所述第二通孔(23)贯穿所述橡胶(2)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通孔(23)与所述第一通孔(11)连通并且同轴心设置;
质量块(3),所述质量块(3)包裹于所述橡胶(2)内;
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包括螺栓(41)和螺母(42),所述螺栓(41)的螺纹端依次穿过被减振件(10)上的安装孔、所述第一通孔(11)和所述第二通孔(23),所述螺母(42)螺接于所述螺栓(41)的螺纹端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3)内,所述螺母(42)与所述底座(1)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2)呈圆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通孔(23)的延伸方向,所述橡胶(2)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部(21)和减振部(22),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质量块(3)包裹于所述减振部(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的外周面设有凹槽(2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的外周面上凸设有多个加强肋,各个所述加强肋均与所述底座(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被减振件(10)接触的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圆台状,所述第一通孔(11)的轴线与所述底座(1)的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3)呈圆环状,并且所述质量块(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23)的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嵌设于所述橡胶(2)内。
10.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的动力总成支架(20),与车架连接的动力总成悬置(30),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吸振器,所述动力总成悬置(30)与螺栓(41)的头部一端固接,所述动力总成支架(20)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栓(41)的螺纹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一通孔(11)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3)内,螺母(42)螺接与所述螺栓(41)的螺纹端。
CN201920790386.9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 Active CN210265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0386.9U CN210265633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0386.9U CN210265633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5633U true CN210265633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3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0386.9U Active CN210265633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5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03405B2 (ja) 防振装置
US20090014930A1 (en) Liquid sealed mount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210265633U (zh) 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
CN201517580U (zh) 发动机橡胶悬置
CN211648889U (zh) 一种可变频吸振器
CN210949644U (zh) 一种动力吸振器
CN210126427U (zh) 一种新型汽车液压悬置总成
KR101936445B1 (ko) 하이브리드 인슐레이터 제조 공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현가 시스템
CN214295792U (zh) 一种用于车载零部件的金属阻尼缓冲连接装置
CN219045179U (zh) 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JP3158752U (ja) 自動車部品固着用ワッシャ
KR100472246B1 (ko) 엔진 마운팅 부재
CN219988981U (zh) 一种多向减震动力包悬置垫
CN220517963U (zh) 悬置连接支架、电驱动桥连接结构、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GB2165918A (en)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JP2005282663A (ja) 防振マウント
CN110562034A (zh) 一种新型变速箱悬置
CN210912611U (zh) 悬置结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CN215860698U (zh) 电动真空泵减震降噪装置
RU105860U1 (ru) Опора силового агрегата задняя
CN216185511U (zh) 一种汽车用挡泥板座
CN215634680U (zh) 减振组件
CN214215463U (zh) 一种悬置总成及车辆
CN210821718U (zh) 减震器总成和汽车
CN219529778U (zh) 一种主减速器隔振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