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5179U - 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 Google Patents

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5179U
CN219045179U CN202223108298.7U CN202223108298U CN219045179U CN 219045179 U CN219045179 U CN 219045179U CN 202223108298 U CN202223108298 U CN 202223108298U CN 219045179 U CN219045179 U CN 219045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elastic
cab
boss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82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小强
陈赓
张斌
王弼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Earth Moving Machinery Co Ltd
Shaanxi Zoomlion West Earthmov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Earth Moving Machinery Co Ltd
Shaanxi Zoomlion West Earthmov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Earth Moving Machinery Co Ltd, Shaanxi Zoomlion West Earthmov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Earth Mov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82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5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5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5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机构及推土机,用于连接车架以及设于车架上的驾驶室,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器,第一减震器包括减震弹性块和刚性安装座,减震弹性块的两侧分别挤压驾驶室和车架,刚性安装座安装于车架远离减震弹性块的一侧,减震弹性块贯穿车架并与刚性安装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减震器利用柔性的减震弹性块与刚性安装座配合使用,有效减少了上下方向的震动,提高了减震效果,有效增强了驾驶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全液压推土机基本使用一种全封闭式六面体驾驶室,由于推土机工况特殊复杂,经常使用螺栓和减振器将驾驶室安装在车架上,减振器可适当降低工作振动和发动机经车架传递过来的振动,以提高驾乘人员舒适感。现有全液压推土机驾驶室采用四点减振,车架上的四个减振点与减振器配对,在每个减震点上安装两个叠合的减振器,从而减轻车架上的驾驶室的震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有限,架乘人员的舒适感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减震机构及推土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的减震防倾翻效果有限,架乘人员的舒适感达不到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机构,用于连接车架以及设于车架上的驾驶室,其中,减震机构包括:
第一减震器,包括减震弹性块和刚性安装座,减震弹性块的两侧分别挤压驾驶室和车架,刚性安装座安装于车架远离减震弹性块的一侧,减震弹性块贯穿车架并与刚性安装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震弹性块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第一弹性部的两侧分别与驾驶室和车架挤压配合,车架上设有贯穿孔,第二弹性部嵌设于贯穿孔内并与贯穿孔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刚性安装座包括底板和从底板上垂直伸出的凸起,底板覆盖贯穿孔并与车架背离驾驶室的一侧面贴合,凸起嵌入贯穿孔中并与第二弹性部的底部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减震器还包括安装在驾驶室上的中轴杆,中轴杆沿贯穿孔的轴线布置并穿连驾驶室、减震弹性块和刚性安装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轴杆远离驾驶室的一端设有压紧件,压紧件用于沿上下方向压紧刚性安装座背离减震弹性块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均设有沿中轴杆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环形镂空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震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减震器间隔布置的第二减震器,第二减震器包括凸台安装组件和挤压驾驶室底部的弹性凸台,凸台安装组件紧固连接弹性凸台和车架并能够调节弹性凸台与车架的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在车架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螺纹杆,弹性凸台朝向车架的一端设有与螺纹杆适配的螺纹盲孔,螺纹杆插入弹性凸台的深度可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纹杆贯穿车架,且螺纹杆和车架的表面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螺纹杆的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推土机,该推土机包括驾驶室、车架如上所述的减震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减震机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机构设置了第一减震器,第一减震器通过减震弹性块对驾驶室进行了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缓冲减震,并通过刚性安装座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柔性的减震弹性块与刚性安装座配合使用,有效减少了上下方向的震动,提高了减震效果,有效增强了驾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减震弹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刚性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23 中轴杆 13 固定件
24 垫片 11 弹性凸台
25 压紧件 12 螺纹杆
21 减震弹性块 14 垫圈
22 刚性安装座 211 第一弹性部
30 车架 212 第二弹性部
40 驾驶室 213 环形镂空空间
221 底板 222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减震机构,用于连接车架30以及设于车架30上的驾驶室40,其中,减震机构包括第二减震器和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包括凸台安装组件和挤压驾驶室40底部的弹性凸台11,凸台安装组件紧固连接弹性凸台11和车架30并能够调节弹性凸台11与车架30的间距;第一减震器包括减震弹性块21和刚性安装座22,减震弹性块21的两侧分别挤压驾驶室40和车架30,刚性安装座22安装于车架30远离减震弹性块21的一侧,减震弹性块21贯穿车架30并与刚性安装座22连接。
其中,驾驶室40安装于车架30的上方,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减震器和第一减震器被夹设在驾驶室40和车架30之间,能够防止车架30的震动传导至驾驶室40上,对驾驶室40起到了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
具体的,第二减震器的主要减震部件为弹性凸台11,弹性凸台11通过凸台安装组件安装在车架30的顶部并抵接挤压驾驶室40的底部,从而实现缓冲减震效果。在减震机构上安装驾驶室40之前,需计算比较与第二减震器和第一减震器配对连接时的压缩量变化,从而通过凸台安装组件适应性的调整弹性凸台11与车架30的间距,不仅能够保证安装驾驶室40之后弹性凸台11与减震弹性块21能够同时抵接驾驶室40,防止了第二减震器或第一减震器由于无法抵接驾驶室40而失效,而且能够调整弹性凸台11的被压缩量,从而控制弹性凸台11对驾驶室40的顶撑力。
第一减震器的主要减震部件为减震弹性块21,减震弹性块21贯穿车架30的部分能够对驾驶室40进行水平方向的缓冲减震,减震弹性块21位于车架30与驾驶室40之间的部分能够对驾驶室40进行上下方向的缓冲减震。刚性安装座22安装于车架30远离减震弹性块21的一侧并与减震弹性块21连接,能够沿上下方向的挤压压紧减震弹性块21,柔性的减震弹性块21与刚性安装座22配合使用,有效减少了上下方向的震动,提高了减震效果,并降低了成本。
综上所述,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减震器和第一减震器同时对驾驶室40进行缓冲减震,提高了驾驶室40的水平稳定性,可避免车架30在高挡高转速转向时,驾驶室40中的驾驶员出现“倾翻”的驾乘感受,提高驾驶的舒适性。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计算第二减震器与第一减震器的间隔距离,使两者的安装点处于最优位置,提高减震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减震弹性块21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第一弹性部211和第二弹性部212,第一弹性部211的两侧分别与驾驶室40和车架30挤压配合,车架30上设有贯穿孔,第二弹性部212嵌设于贯穿孔内并与贯穿孔过盈配合。被挤压在驾驶室40和车架30之间的第一弹性部211为驾驶室40提供了上下方向的缓冲减震效果,嵌设于贯穿孔内的第二弹性部212为驾驶室40提供了水平反向的缓冲减震效果,第二弹性部212与贯穿孔过盈配合时,不仅使弹性减震块在车架30上的安装更加稳固,而且使第二弹性部212的压缩量更高,第二弹性部212的弹性力更大,提高了水平方向的缓冲减震效果。
此外,如图3所示,刚性安装座22包括底板221和从底板221上垂直伸出的凸起222,底板221覆盖贯穿孔并与车架30背离驾驶室40的一侧面贴合,凸起222嵌入贯穿孔中并与第二弹性部212的底部贴合。嵌入贯穿孔中的凸起222有效的对贯穿孔的内周壁进行了刚性限位支撑,防止车架30震动或转弯时由于贯穿孔的一侧内周壁对第二弹性部212进行过量挤压,影响减震弹性块21的缓冲减震效果。
优选的,减震弹性块21和刚性安装座22均为圆形件,圆形件的结构形式更有利于应力向向各个方向平均分散,减震效果更好,但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不限于此,还可以为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其他的结构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减震器还包括安装在驾驶室40上的中轴杆23,中轴杆23沿贯穿孔的轴线布置并穿连驾驶室40、减震弹性块21和刚性安装座22。中轴杆23为减震弹性块21和刚性安装座22提供了内部刚性支撑,有利于减震弹性块21和刚性安装座22的安装稳定性,优化了减震缓冲效果。
其中,中轴杆23远离驾驶室40的一端设有压紧件25,压紧件25用于沿上下方向压紧刚性安装座22背离减震弹性块21的一侧,从而使刚性安装座22紧固安装在驾驶室40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中轴杆23选用为螺栓,压紧件25选用为螺母,螺栓的头部卡接在驾驶室40远离车架30的一侧,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驾驶室40、减震弹性块21和刚性安装座22并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旋拧螺母即可实现压紧件25对刚性安装座22的压紧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弹性部211和第二弹性部212均设有沿中轴杆23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环形镂空空间213,环形镂空空间213的设置让减震弹性块21具备了更多的周向弹性伸缩空间,使减震弹性块21可以更顺利的与中轴杆23插接,避免了因中轴杆23半径过大,减震弹性块21上的插接孔过小而难以进行插接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在车架30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螺纹杆12,弹性凸台11朝向车架30的一端设有与螺纹杆12适配的螺纹盲孔,螺纹杆12插入弹性凸台11的深度可通过旋拧弹性凸台11调节,螺纹杆12插入弹性凸台11的深度能够决定弹性凸台11与车架30的间距。具体的,在安装驾驶室40之前,需计算比较与第二减震器和第一减震器配对连接时的压缩量变化,当弹性凸台11过高时,为了防止第一减震器中的垫片24无法抵接驾驶室40,需要旋拧弹性凸台11,以适当减小弹性凸台11与车架30的间距;当第一减震器中的垫片24过高时,为了防止弹性凸台11无法抵接驾驶室40,需要旋拧弹性凸台11,以适当增加弹性凸台11与车架30的间距。此外,当弹性凸台11的弹性不够时,需要旋拧弹性凸台11,以适当增加弹性凸台11与车架30的间距,进而提高弹性凸台11的压缩量,使弹性凸台11具备足够的弹性力;当弹性凸台11的弹性过大时,可以适当减小弹性凸台11与车架30的间距,进而减少弹性凸台11的压缩量,使弹性凸台11的弹性力降低至合理水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纹杆12贯穿车架30,且螺纹杆12和车架30的表面之间设有固定螺纹杆12的固定件13,固定件13能够防止螺纹杆12在震动过程中上下窜动,有效的控制了弹性凸台11与车架30的间距,提高了减震缓冲效果。优选的,固定件13为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分别连接螺纹杆12的两端并朝相对的方向拧紧夹设车架30,以使螺纹杆12紧固安装在车架30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震弹性块21与驾驶室40之间设有垫片24,固定件13与车架30之间设有垫圈14,垫片24与垫圈14能够分散较大的压力并保护减震弹性块21和固定件13不被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推土机,该推土机包括驾驶室40、车架30和如上所述的减震机构,由于该减震机构采用了上述动力系统的所有实施例,因此具有上述所有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其中,减震机构为多个,根据实际结构情况分布在驾驶室40与车架30连接处的各个主要受力点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减震机构,用于连接车架(30)以及设于所述车架(30)上的驾驶室(4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第一减震器,包括减震弹性块(21)和刚性安装座(22),所述减震弹性块(21)的两侧分别挤压所述驾驶室(40)和所述车架(30),所述刚性安装座(22)安装于所述车架(30)远离所述减震弹性块(21)的一侧,所述减震弹性块(21)贯穿所述车架(30)并与所述刚性安装座(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性块(21)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第一弹性部(211)和第二弹性部(212),所述第一弹性部(21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驾驶室(40)和所述车架(30)挤压配合,所述车架(30)上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弹性部(212)嵌设于所述贯穿孔内并与所述贯穿孔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安装座(22)包括底板(221)和从所述底板(221)上垂直伸出的凸起(222),所述底板(221)覆盖所述贯穿孔并与所述车架(30)背离所述驾驶室(40)的一侧面贴合,所述凸起(222)嵌入所述贯穿孔中并与所述第二弹性部(212)的底部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驾驶室(40)上的中轴杆(23),所述中轴杆(23)沿所述贯穿孔的轴线布置并穿连所述驾驶室(40)、所述减震弹性块(21)和所述刚性安装座(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杆(23)远离驾驶室(40)的一端设有压紧件(25),所述压紧件(25)用于沿上下方向压紧所述刚性安装座(22)背离所述减震弹性块(2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211)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12)均设有沿所述中轴杆(23)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环形镂空空间(21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减震器间隔布置的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二减震器包括凸台安装组件和挤压所述驾驶室(40)底部的弹性凸台(11),所述凸台安装组件紧固连接所述弹性凸台(11)和所述车架(30)并能够调节所述弹性凸台(11)与所述车架(30)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所述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车架(30)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螺纹杆(12),所述弹性凸台(11)朝向所述车架(3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纹杆(12)适配的螺纹盲孔,所述螺纹杆(12)插入所述弹性凸台(11)的深度可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所述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2)贯穿所述车架(30),且所述螺纹杆(12)和所述车架(30)的表面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螺纹杆(12)的固定件(13)。
10.一种推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土机包括所述驾驶室(40)、所述车架(30)和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
CN202223108298.7U 2022-11-22 2022-11-22 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Active CN219045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8298.7U CN219045179U (zh) 2022-11-22 2022-11-22 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8298.7U CN219045179U (zh) 2022-11-22 2022-11-22 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5179U true CN219045179U (zh) 2023-05-19

Family

ID=86321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8298.7U Active CN219045179U (zh) 2022-11-22 2022-11-22 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5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31469A1 (en) Power train mounting apparatus of vehicle
CN210283873U (zh) 一种悬置胶垫总成
CN219045179U (zh) 减震机构及推土机
CN111216807A (zh) 一种轻量化扣压式防转挡泥板支架
JP2008248898A (ja) 筒型防振装置
US3694895A (en) Method of mounting an automobile engine
CN201080131Y (zh) 汽车变速箱辅助悬置装置
CN206394415U (zh) 一种悬置胶垫总成及使用该悬置胶垫总成的汽车
CN211648889U (zh) 一种可变频吸振器
CN214092028U (zh) 一种水泵垫板
CN104890492A (zh) 一种汽车悬置胶垫总成
CN110562034A (zh) 一种新型变速箱悬置
CN219406069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
CN214295792U (zh) 一种用于车载零部件的金属阻尼缓冲连接装置
CN209955737U (zh) 一种后悬置的纵置汽车动力总成
CN210265633U (zh) 一种动力吸振器及动力总成
CN217270705U (zh) 用于安装打气泵的减震座及打气泵总成
CN219176541U (zh) 泵体安装结构、增压泵及净水机
CN215634680U (zh) 减振组件
CN21990404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支架
CN213676374U (zh) 变速箱辅助支撑装置
CN219115223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及车辆
CN211574123U (zh) 一种车辆双通道式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CN221097316U (zh) 柴油机车架减振装置
CN112343793B (zh) 一种刚度可调节的真空泵减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