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1377U -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31377U CN210231377U CN201921029451.2U CN201921029451U CN210231377U CN 210231377 U CN210231377 U CN 210231377U CN 201921029451 U CN201921029451 U CN 201921029451U CN 210231377 U CN210231377 U CN 2102313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n wheel
- wheel
- wire
- wire feeding
- transmission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包括弹簧成型轮、进线导向件、切刀、顶压装置和送线装置;所述送线装置包括从动轮组和主动送线轮;所述从动轮组包括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轴向同心,且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并排设置;所述顶压装置控制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的抬升或下降;所述弹簧成型轮设置在所述送线装置的一侧;所述进线导向件和切刀设置在所述弹簧成型轮与所述送线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优化整体装置的结构,使结构更加紧凑,由主动送线轮分别与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配合,同时由齿轮传递动力,由外部一个动力源即可驱动整个装置,节省动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背景技术
弹簧由锰钢线经过导轮弯折变形,加工到一定尺寸后切断锰钢线,完成弹簧的生产工序。在生产不同线径的弹簧时,需要使用不同直径的锰钢线,因此需要使用不同的供线导轮供给输送相应直径的锰钢线,现有的设备多采用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不同的输线导轮,结构复杂,而且需要多组动力,不方便调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灵活切换不同种类弹簧生产工序的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包括弹簧成型轮、进线导向件、切刀、顶压装置和送线装置;
所述送线装置包括从动轮组和主动送线轮;所述从动轮组包括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
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轴向同心,且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并排设置;所述顶压装置控制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的抬升或下降;所述主动送线轮的轴向与所述从动轮组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主动送线轮与内从动轮或外从动轮对向旋转输送不同线径的钢线;所述弹簧成型轮设置在所述送线装置的一侧;所述进线导向件和切刀设置在所述弹簧成型轮与所述送线装置之间。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内从动轮传动轴、外从动轮传动轴和主动送线轮传动轴;
所述内从动轮与内从动轮传动轴相连,所述外从动轮与外从动轮传动轴相连,所述内从动轮传动轴和外从动轮传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相同的一侧;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为中空结构,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套在所述内从动轮传动轴的外侧,且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与内从动轮传动轴之间存在间隔;所述主动送线轮和主动送线轮传动轴相连。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进线导向件设有两条横向贯穿所述进线导向件的进线通道,所述进线通道朝向所述送线装置的方向设有进线口,所述进线通道朝向所述弹簧成型轮的方向设有出线口;两条所述进线通道为直线并在所述进线导向件内部呈异面分布;两个所述进线口水平排布,两个所述出线口竖直排布。
更进一步的说明,两条所述进线通道的内径分别与对应通行的钢线的外径相适应。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进线导向件朝向所述送线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避空部和第二避空部;所述第一避空部和第二避空部均为弧面,所述第一避空部的弧面的曲率与所述从动轮组的曲率相适应,所述第二避空部的弧面的曲率与所述主动送线轮的曲率相适应;所述从动轮组设置在第一避空部处,所述主动送线路设置在第二避空部处,所述进线口朝向所述从动轮组和主动送线轮之间的空隙处。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顶压装置包括固定板、外升降轴和内升降轴,所述外升降轴和内升降轴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外升降轴和内升降轴在固定板上上下移动;所述从动轮组还包括内轴承支撑板和外轴承支撑板;所述内轴承支撑板支撑内从动轮传动轴,所述外轴承支撑板支撑外从动轮转轴;所述外升降轴与所述外轴承支撑板相连,所述内升降轴与所述内轴承支撑板相连。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主动送线轮、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上均设有输线槽,所述主动送线轮设有若干输线槽,所述主动送线轮上的输线槽分别于与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上的输线槽对应设置;所述主动送线轮与内从动轮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一致,所述主动送线轮与外从动轮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一致;所述主动送线轮与内从动轮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以及所述主动送线轮与外从动轮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分别于对应输送的钢线的线径相适应。
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弹簧成型轮设置在滑轨上,所述弹簧成型轮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所述滑轨上下移动。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内从动轮传动轴与第一齿轮相连,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与第二齿轮相连,所述主动送线轮传动轴与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相连;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优化整体装置的结构,使结构更加紧凑,由主动送线轮分别与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配合,同时由齿轮传递动力,由外部一个动力源即可驱动整个装置,节省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线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线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弹簧成型轮1、进线导向件2、进线通道21、进线口211、出线口212、第一避空部22、第二避空部23、切刀3、顶压装置4、固定板41、外升降轴42、内升降轴43、送线装置01(虚框所示)、从动轮组02、内从动轮5、内从动轮传动轴6、外从动轮7、主动送线轮传动轴8、主动送线轮9、外从动轮传动轴10、第一锰钢线03、第二锰钢线04、内轴承支撑板05、外轴承支撑板06、滑轨07、第一齿轮061、第二齿轮0101、第三齿轮082和第四齿轮0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包括弹簧成型轮1、进线导向件2、切刀3、顶压装置4和送线装置01;
所述送线装置01包括从动轮组02和主动送线轮9;所述从动轮组02包括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
所述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轴向同心,且所述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并排设置;所述顶压装置4控制所述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的抬升或下降;所述主动送线轮9的轴向与所述从动轮组02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主动送线轮9与内从动轮5或外从动轮7对向旋转输送不同线径的钢线;所述弹簧成型轮1设置在所述送线装置01的一侧;所述进线导向件2和切刀3设置在所述弹簧成型轮1与所述送线装置01之间。
送线装置01输送锰钢线前进,经由进线导向件2对锰钢线的导向作用,锰钢线输送到弹簧成型轮1处,在弹簧成型轮1的一侧弯转成型。从动轮组02和主动送线轮9共同输送用于制作弹簧的锰钢线,其中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用于输送不同线径的第一锰钢线03和第二锰钢线04。当使用内从动轮5输送第一锰钢线03时,顶压装置4下压内从动轮5,并且提升外从动轮7,使内从动轮5与主动送线轮9能够辊压输送第一锰钢线03,使外从动轮7与主动送线轮9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同理,当使用外从动轮7输送第二锰钢线04时,顶压装置4下压外从动轮7,并且提升内从动轮5,使得外从动轮7与主动送线轮9辊压输送第二锰钢线04。由于并排设置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的轴向同心,因此使得绕簧机头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并且顶压装置4与内从动轮5以及外从动轮7之间的距离更小,更方便下压或提升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送线装置01还包括内从动轮传动轴6、外从动轮传动轴10和主动送线轮传动轴8;
所述内从动轮5与内从动轮传动轴6相连,所述外从动轮7与外从动轮传动轴10相连,所述内从动轮传动轴6和外从动轮传动轴10分别设置在所述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相同的一侧;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10为中空结构,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10套在所述内从动轮传动轴6的外侧,且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10与内从动轮传动轴6之间存在间隔;所述主动送线轮9和主动送线轮传动轴8相连。
由于外从动轮传动轴10和内从动轮传动轴6设置在外从动轮7和内从动轮5相同的一侧,且外从动轮传动轴10套在内从动轮传动轴6的外侧,因此外从动轮传动轴10和内从动轮传动轴6可以由一个外部动力驱动,减少外部动力的设置,精简绕簧机整体的结构。而外从动轮传动轴10与内从动轮传动轴6间隔设置,在顶压装置4提升或按压外从动轮7或内从动轮5时,随之一起上下移动的外从动轮传动轴10和内从动轮转动轴6之间不会发生碰撞的干扰。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进线导向件2设有两条横向贯穿所述进线导向件2的进线通道21,所述进线通道21朝向所述送线装置01的方向设有进线口211,所述进线通道21朝向所述弹簧成型轮1的方向设有出线口212;两条所述进线通道21为直线并在所述进线导向件2内部呈异面分布;两个所述进线口211水平排布,两个所述出线口212竖直排布。
由于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是并排设置的,因此输送的第一锰钢线03和第二锰钢线04之间在水平方向存在一定的间隔,第一锰钢线03和第二锰钢线04在通过进线导向件2后,由水平方向的间隔转变为竖直方向的间隔,故弹簧成型轮1在宽度较窄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对弹簧的成型工序。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弹簧成型轮1保持较小的尺寸,节省制作弹簧成型轮1的成本。
更进一步的说明,两条所述进线通道21的内径分别与对应通行的钢线的外径相适应。
由于进线通道21分别用于输送第一锰钢线03和第二锰钢线04,因此两条所述进线通道21的内径分别与对应通行的钢线的外径相适应,从而使第一锰钢线03和第二锰钢线04通过对应的进线通道21时,即有较好的导向的作用,又不会对锰钢线有较大的摩擦阻力。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进线导向件2朝向所述送线装置01的一侧设有第一避空部22和第二避空部23;所述第一避空部22和第二避空部23均为弧面,所述第一避空部22的弧面的曲率与所述从动轮组02的曲率相适应,所述第二避空部23的弧面的曲率与所述主动送线轮9的曲率相适应;所述从动轮组02设置在第一避空部22处,所述主动送线路设置在第二避空部23处,所述进线口211朝向所述从动轮组02和主动送线轮9之间的空隙处。
由于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外从动轮7或内从动轮5与主动送线轮9之间近似为相切的状态,锰钢线从切点处输送出来,因此进线导向件2的进线口211位置距离切点位置越近越好,这样才能方便锰钢线进入到进线通道21里。而第一避空部22和第二避空部23分别为从动轮组02和主动送线轮9提供了容纳空间,使得进线合计你的进线口211在距离送线装置01很近的情况下不会干扰从动轮组02和主动送线轮9的运作。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顶压装置4包括固定板41、外升降轴42和内升降轴43,所述外升降轴42和内升降轴43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1上;所述外升降轴42和内升降轴43在固定板41上上下移动;所述从动轮组02还包括内轴承支撑板05和外轴承支撑板06;所述内轴承支撑板05支撑内从动轮传动轴6,所述外轴承支撑板06支撑外从动轮7转轴;所述外升降轴42与所述外轴承支撑板06相连,所述内升降轴43与所述内轴承支撑板05相连。
顶压装置4通过按压或提升内轴承支撑板05和外轴承支撑板06实现对外从动轮7和内从动轮5的控制,在不影响转动的情况下提升或按压外从动轮7和内从动轮5,简单易行。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主动送线轮9、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上均设有输线槽,所述主动送线轮9设有若干输线槽,所述主动送线轮9上的输线槽分别于与内从动轮5和外从动轮7上的输线槽对应设置;所述主动送线轮9与内从动轮5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一致,所述主动送线轮9与外从动轮7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一致;所述主动送线轮9与内从动轮5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以及所述主动送线轮9与外从动轮7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分别于对应输送的钢线的线径相适应。
输线槽可以夹住锰钢线,方便输送。主动送线轮9与内从动轮5相对应的输线槽夹持第一锰钢线03,主动送线轮9与外从动轮7相对应的输线槽夹持第二锰钢线04,保证良好夹持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滑轨07;所述滑轨07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弹簧成型轮1设置在滑轨07上,所述弹簧成型轮1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所述滑轨07上下移动。
由于进线导向件2将第一锰钢线03和第二锰钢线04从水平方向转变为竖直方向,故弹簧成型轮1需要上下移动配合两个出线口212的位置,加工成型弹簧。
所述内从动轮传动轴6与第一齿轮061相连,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10与第二齿轮0101相连,所述主动送线轮传动轴8与第三齿轮082以及第四齿轮081相连;所述第三齿轮082与第一齿轮061相互啮合,所述第四齿轮081与第二齿轮0101相互啮合。
仅主动送线轮传动轴8与外部动力相连,通过第一齿轮061、第二齿轮0101、第三齿轮082和第四齿轮081传递动力,使得外从动轮传动轴10和内从动轮传动轴6一起转动,从而使得外从动轮7、内从动轮5和主动送线轮9均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输送锰钢线时动力更足,同时也节省了外部动力的数量,优化了整体设备的布局。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成型轮、进线导向件、切刀、顶压装置和送线装置;
所述送线装置包括从动轮组和主动送线轮;所述从动轮组包括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
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轴向同心,且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并排设置;所述顶压装置控制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的抬升或下降;所述主动送线轮的轴向与所述从动轮组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主动送线轮与内从动轮或外从动轮对向旋转输送不同线径的钢线;所述弹簧成型轮设置在所述送线装置的一侧;所述进线导向件和切刀设置在所述弹簧成型轮与所述送线装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内从动轮传动轴、外从动轮传动轴和主动送线轮传动轴;
所述内从动轮与内从动轮传动轴相连,所述外从动轮与外从动轮传动轴相连,所述内从动轮传动轴和外从动轮传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相同的一侧;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为中空结构,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套在所述内从动轮传动轴的外侧,且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与内从动轮传动轴之间存在间隔;所述主动送线轮和主动送线轮传动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导向件设有两条横向贯穿所述进线导向件的进线通道,所述进线通道朝向所述送线装置的方向设有进线口,所述进线通道朝向所述弹簧成型轮的方向设有出线口;两条所述进线通道为直线并在所述进线导向件内部呈异面分布;两个所述进线口水平排布,两个所述出线口竖直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进线通道的内径分别与对应通行的钢线的外径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导向件朝向所述送线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避空部和第二避空部;所述第一避空部和第二避空部均为弧面,所述第一避空部的弧面的曲率与所述从动轮组的曲率相适应,所述第二避空部的弧面的曲率与所述主动送线轮的曲率相适应;所述从动轮组设置在第一避空部处,所述主动送线路设置在第二避空部处,所述进线口朝向所述从动轮组和主动送线轮之间的空隙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装置包括固定板、外升降轴和内升降轴,所述外升降轴和内升降轴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外升降轴和内升降轴在固定板上上下移动;所述从动轮组还包括内轴承支撑板和外轴承支撑板;所述内轴承支撑板支撑内从动轮传动轴,所述外轴承支撑板支撑外从动轮转轴;所述外升降轴与所述外轴承支撑板相连,所述内升降轴与所述内轴承支撑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送线轮、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上均设有输线槽,所述主动送线轮设有若干输线槽,所述主动送线轮上的输线槽分别于与内从动轮和外从动轮上的输线槽对应设置;所述主动送线轮与内从动轮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一致,所述主动送线轮与外从动轮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一致;所述主动送线轮与内从动轮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以及所述主动送线轮与外从动轮相对应的输线槽的宽度分别于对应输送的钢线的线径相适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弹簧成型轮设置在滑轨上,所述弹簧成型轮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所述滑轨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从动轮传动轴与第一齿轮相连,所述外从动轮传动轴与第二齿轮相连,所述主动送线轮传动轴与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相连;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29451.2U CN210231377U (zh) | 2019-07-02 | 2019-07-02 |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29451.2U CN210231377U (zh) | 2019-07-02 | 2019-07-02 |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31377U true CN210231377U (zh) | 2020-04-03 |
Family
ID=6998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29451.2U Active CN210231377U (zh) | 2019-07-02 | 2019-07-02 |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313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21101A (zh) * | 2019-07-02 | 2019-11-08 | 佛山市崎林床具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
-
2019
- 2019-07-02 CN CN201921029451.2U patent/CN21023137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21101A (zh) * | 2019-07-02 | 2019-11-08 | 佛山市崎林床具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
CN114871366A (zh) * | 2019-07-02 | 2022-08-09 | 佛山市崎林床具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
CN114871366B (zh) * | 2019-07-02 | 2023-10-03 | 佛山市崎林床具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99030B (zh) | 一种线材扭编织机的自动上线切线装置 | |
CN210231377U (zh) |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 |
CN103475172A (zh) | 飞盘式全自动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 |
CN107243515B (zh) | 高效线缆拉丝退火生产线 | |
CN115921558A (zh) | 一种适用于金属极细线的自动化绕线系统及方法 | |
CN117244954B (zh) | 一种多模热拉丝机 | |
CN111112500B (zh) | 基于液压系统的带电断线装置及组装方法、断线工艺 | |
CN210528074U (zh) | 一种电缆加工用卷绕收束装置 | |
CN114871366A (zh) | 一种高速双线绕簧机头 | |
CN210528077U (zh) | 一种电缆张力机构 | |
CN112186654A (zh) | 剥线弯线一体化装置 | |
CN107639189B (zh) | 弹簧精加工装置 | |
CN108011480B (zh) | 一种自动调速绕线机 | |
KR101479546B1 (ko) | 스프링 포밍머신용 직선 이송 툴 | |
CN201801233U (zh) | 拉丝机的象鼻式收线装置 | |
CN212209041U (zh) | 一种高速绞线的生产装置 | |
CN102328006A (zh) | 定长送丝装置及其送丝方法 | |
CN211283176U (zh) | 一种送线机构 | |
CN213357821U (zh) | 一种用于打包带生产线上的多辊牵伸机 | |
CN209830533U (zh) | 一种送丝机 | |
CN206814117U (zh) | 一种环保电线的全自动绕线机 | |
CN207097673U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109226589A (zh) | 一种调直切断机 | |
CN111524656A (zh) | 一种高速绞线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 |
CN218465208U (zh) | 一种成缆机用收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