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9270U - 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9270U
CN210219270U CN201921165932.6U CN201921165932U CN210219270U CN 210219270 U CN210219270 U CN 210219270U CN 201921165932 U CN201921165932 U CN 201921165932U CN 210219270 U CN210219270 U CN 210219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ining machine
coal mining
pulley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59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opei Zhang
张晓培
Xiaolong Shen
申晓龙
Wenqi Zhang
张文琦
Guoqiang Liu
刘国强
Yu Gao
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Coal Machinery Intelligent Working F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Coal Machinery Intelligent Working F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Coal Machinery Intelligent Working F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Coal Machinery Intelligent Working F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59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9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9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9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包括壳体和驱动组件,壳体内开设有工作容腔,壳体的下部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均为单向通道;工作容腔内设置有弹簧及移动杆,弹簧的一端与工作容腔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杆的下端连接,移动杆的上端伸出工作容腔,移动杆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U形槽内设置有可旋转的滑轮,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滑轮旋转且向下移动。该润滑加油泵通过柱塞在壳体内的往复运动实现壳体内密封工作容腔的吸油和出油,以此完成对待加油部件持续、有效、快速、便捷的润滑加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润滑加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煤矿井下用采煤机的行走箱中驱动轮和行走轮都是暴漏在空气中,在开式箱中工作,行走轮与销排啮合实现采煤机的行走。驱动轮和行走轮的工作环境与闭式齿轮传动有密闭的箱体保护、污染少、稀油润滑的良好工作环境相比,行走箱中驱动轮和行走轮的啮合传动没有密闭的箱体保护,常年经受煤炭颗粒的污染,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严重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经常对齿轮进行润滑,传统的润滑方式为抹润滑脂和油壶滴油方式,由于井下的条件恶劣,采用传统的方式润滑效果有限,煤渣和灰尘使润滑脂很快就消耗掉,并且油壶滴油方式也由于灰尘过多,而使滴油孔非常容易被堵死,从而失去滴油润滑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该润滑加油泵通过柱塞在壳体内的往复运动实现壳体内密封工作容腔的吸油和出油,以此完成对待加油部件持续、有效、快速、便捷的润滑加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包括壳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壳体内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工作容腔,所述壳体的下部开设有一端通向所述工作容腔内部,另一端通向壳体外侧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均为单向通道;
所述工作容腔内设置有弹簧及可在工作容腔内上下移动的移动杆,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容腔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的下端连接,移动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工作容腔,所述移动杆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U形槽内设置有可旋转的滑轮,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滑轮旋转且向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两端的凸轮盘和驱动轮,所述凸轮盘设置为圆环形结构,凸轮盘外侧周边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轮盘与所述滑轮在使用时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凸轮盘的外边缘与滑轮的外边缘接触。
优选的,所述出油通道和进油通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U形槽内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滑轮的中心处,所述滑轮可在所述支撑轴上自由旋转,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安装于U形槽的两侧边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设置为销轴。
优选的,所述工作容腔内还设置有套于所述移动杆中部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工作容腔内,上端伸出所述工作容腔。
优选的,所述导向套包括下导向套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下导向套上端的左导向块、右导向块,所述下导向套的下部与所述工作容腔螺纹连接,所述下导向套上部设置有将下导向套锁定于工作容腔内的锁紧螺母,所述左导向块和右导向块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滑轮的厚度,左导向块和右导向块的高度大于所述移动杆向下运动的行程。
优选的,所述凸轮盘外侧周边上的凸起距所述凸轮盘外侧边缘的最大距离小于左导向块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包括柱塞和推杆,所述柱塞置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弹簧之间,所述导向套套于所述推杆上,所述U形槽开设于推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工作容腔的底端和所述柱塞的下端均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限位凸起,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置于其上部和下部的限位凸起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均垂直于所述工作容腔设置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相邻的两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工作容腔置于所述壳体横向的中心处,所述进油通道的长度大于出油通道的长度,所述第二单向阀通过锁紧螺钉固定,所述锁紧螺钉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锁紧螺钉的一端设置有内六角,另一端设置有圆柱端面,所述壳体与所述锁紧螺钉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该润滑加油泵安装于采煤机上,凸轮盘通过连接轴、驱动轮连接于采煤机行走部的齿轮上,凸轮盘在采煤机行走部齿轮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与凸轮盘接触的滑轮旋转,在凸轮盘周边上多个凸起的作用下,使滑轮旋转且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柱塞向下运动,当柱塞运动至最低点时,即凸轮盘周边上的凸起的最高处与滑轮接触时,凸轮盘继续旋转,在工作容腔内的弹簧的作用下,柱塞向上运动,进而推动滑轮向上运动,由此完成壳体内密封工作容腔的吸油和出油,实现对采煤机行走部齿轮的润滑加油,该润滑加油泵以采煤机行走部的齿轮带动凸轮盘转动作为其动力源,简单方便,节省能源,能够实现对采煤机齿轮持续、有效、快速、便捷的润滑加油,减缓了采煤机行走部的驱动轮和行走轮的的磨损速度,减少了其维修频率,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的主视图。
图3为图2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B-B的剖视图。
图5为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工作容腔,12—限位凸起,2—弹簧,31—柱塞,32—推杆,4—导向套,41—左导向块,42—右导向块,43—下导向套,5—锁紧螺母,6—滑轮,7—支撑轴,8—出油通道,81—第一单向阀,9—进油通道,91—锁紧螺钉,92—第二单向阀,10—凸轮盘,101—连接轴,102—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该润滑加油泵通过柱塞在壳体内的往复运动实现壳体内密封工作容腔的吸油和出油,以此完成对待加油部件持续、有效、快速、便捷的润滑加油。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方式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
如图1至5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包括壳体1和驱动组件,壳体1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壳体1内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工作容腔11,工作容腔11置于壳体1横向的中心处,壳体1的下部开设有一端通向工作容腔11内部,另一端通向壳体1外侧的进油通道9和出油通道8,进油通道9和出油通道8均垂直于工作容腔11设置且分别设置于壳体1相邻的两侧面上,出油通道8和进油通道9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81和第二单向阀92,第一单向阀81控制出油通道8只能出油不能进油,第二单向阀92控制进油通道9只能进油不能出油。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进油通道9的长度大于出油通道8的长度,第二单向阀92通过锁紧螺钉91固定,锁紧螺钉91设置为中空结构,锁紧螺钉91的一端设置有内六角,另一端设置有圆柱端面,壳体1与锁紧螺钉91螺纹连接,第二单向阀92与吸油管接头连接吸进润滑油,吸油管穿过锁紧螺钉91内部的中空部连接于第二单向阀92上。第一单向阀81与壳体1螺纹连接,第一单向阀81与润滑管路连接。
工作容腔11内设置有弹簧2、可在工作容腔11内上下移动的移动杆以及套于移动杆中部的导向套4,移动杆包括柱塞31和推杆32,柱塞31和推杆32均设置为圆柱形结构,推杆32置于柱塞31的上部,柱塞31和推杆32面接触连接,弹簧2的一端与工作容腔11的底端接触连接,另一端与柱塞31的下端接触连接,由此通过弹簧2顶住柱塞31和推杆32,使柱塞31和推杆32始终保持接触状态,柱塞31和推杆32的分体设计方式有效的减小了移动杆的加工难度,还方便了润滑加油泵的多样化设计。优选的,工作容腔11的底端和柱塞31的下端均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限位凸起12,弹簧2的上下两端分别置于其上部和下部的限位凸起12上,限位凸起12对弹簧2起到了限位作用。
推杆32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U形槽内设置有支撑轴7,支撑轴7穿过滑轮6的中心处,滑轮6可在支撑轴7上自由旋转,支撑轴7的两端安装于U形槽的两侧边上。优选的,支撑轴7设置为销轴。
导向套4套于推杆32上,推杆32可在导向套4内上下移动,推杆32的上端伸出导向套4。导向套4包括下导向套43以及一体连接于下导向套43上端的左导向块41、右导向块42,下导向套43的下部与工作容腔11螺纹连接,下导向套43的上部伸出工作容腔11,下导向套43上部设置有将下导向套434锁定于工作容腔11内的锁紧螺母5,锁紧螺母5置于壳体1的上端,锁紧螺母5为外八方结构,本实施例中将锁紧螺母5壁厚减小,使得径向尺寸减小,由此可减小壳体1的厚度。在使用时,首先把锁紧螺母5拧进下导向套43上部,之后把下导向套43拧进工作容腔11内,然后根据需要拧紧锁紧螺母5。锁紧螺母5的设置还方便调整滑轮6的方向,在滑轮6方向调整时,松开锁紧螺母5,拧动下导向套43,使滑轮6随推杆32旋转,当滑轮6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再拧紧锁紧螺母5。
左导向块41和右导向块42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大于滑轮6的厚度,由此使得滑轮6能够在左导向块41和右导向块42之间上下运动而不受左导向块41和右导向块42的影响;左导向块41和右导向块42的高度大于移动杆向下运动的行程,由此使得滑轮6运动到最低点时不会碰到下导向套43的上端,由此避免了滑轮6和推杆32的损坏。
壳体1内安装完柱塞31、推杆32、导向套4、第一单向阀81以及第二单向阀92后使得工作容腔11成为一个密封的腔室。
驱动组件包括连接轴101以及连接于连接轴101两端的凸轮盘10和驱动轮102,凸轮盘10设置为圆环形结构,凸轮盘10外侧周边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凸轮盘10与滑轮6在该润滑加油泵使用时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凸轮盘10的外边缘与滑轮6的外边缘接触,凸轮盘10旋转时,滑轮6能够在凸轮盘10的带动下旋转,当滑轮6与凸轮盘10的凸起接触时,凸轮盘10顶动滑轮6向下运动,由此滑轮6带动推杆32向下移动,推杆32推动柱塞31向下运动,柱塞31压缩弹簧2,由此工作容腔11向外界排油;当凸轮盘10继续转动,在弹簧2的作用下,柱塞31、推杆32以及滑轮6向上运动,直至上升至滑轮6与凸轮盘10的外边缘接触,此时,工作容腔11的密封腔室容积增大,工作容腔11吸油;由此随着凸轮盘10的旋转,柱塞31不断上下运动以完成该润滑加油泵的吸油、出油。凸轮盘10外侧周边上的凸起距凸轮盘10外侧边缘的最大距离小于左导向块41的高度,由此使得滑轮6运动到最低点时不会碰到下导向套43的上端,由此避免了滑轮6和推杆32的损坏。
该润滑加油泵在使用时,首先将其安装于采煤机行走部上,凸轮盘10通过连接轴101、驱动轮102连接于采煤机行走部的齿轮上,第二单向阀92与吸油管接头连接吸进润滑油,第一单向阀81与润滑管路连接,润滑管路另一端通入采煤机行走部的驱动轮和行走轮处用于对齿轮进行润滑。在润滑加油泵工作时,驱动轮102、凸轮盘10在采煤机行走部齿轮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与凸轮盘10接触的滑轮6旋转,在凸轮盘10周边上多个凸起的作用下,使滑轮6旋转且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推杆32和柱塞31向下运动,当柱塞31运动至最低点时,即凸轮盘10周边上的凸起的最高处与滑轮接触时,凸轮盘10继续旋转,在工作容腔11内的弹簧2的作用下,柱塞31向上运动,进而推动滑轮6向上运动,由此完成壳体内密封工作容腔的吸油和出油,实现对采煤机行走部齿轮的润滑加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壳体内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工作容腔,所述壳体的下部开设有一端通向所述工作容腔内部,另一端通向壳体外侧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均为单向通道;
所述工作容腔内设置有弹簧及可在工作容腔内上下移动的移动杆,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容腔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的下端连接,移动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工作容腔,所述移动杆的上端开设有U形槽,U形槽内设置有可旋转的滑轮,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滑轮旋转且向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两端的凸轮盘和驱动轮,所述凸轮盘设置为圆环形结构,凸轮盘外侧周边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轮盘与所述滑轮在使用时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凸轮盘的外边缘与滑轮的外边缘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和进油通道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内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滑轮的中心处,所述滑轮可在所述支撑轴上自由旋转,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安装于U形槽的两侧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容腔内还设置有套于所述移动杆中部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工作容腔内,上端伸出所述工作容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包括下导向套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下导向套上端的左导向块、右导向块,所述下导向套的下部与所述工作容腔螺纹连接,所述下导向套上部设置有将下导向套锁定于工作容腔内的锁紧螺母,所述左导向块和右导向块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滑轮的厚度,左导向块和右导向块的高度大于所述移动杆向下运动的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包括柱塞和推杆,所述柱塞置于所述推杆与所述弹簧之间,所述导向套套于所述推杆上,所述U形槽开设于推杆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容腔的底端和所述柱塞的下端均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限位凸起,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置于其上部和下部的限位凸起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均垂直于所述工作容腔设置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相邻的两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容腔置于所述壳体横向的中心处,所述进油通道的长度大于出油通道的长度,所述第二单向阀通过锁紧螺钉固定,所述锁紧螺钉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锁紧螺钉的一端设置有内六角,另一端设置有圆柱端面,所述壳体与所述锁紧螺钉螺纹连接。
CN201921165932.6U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 Active CN210219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5932.6U CN210219270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5932.6U CN210219270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9270U true CN210219270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7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5932.6U Active CN210219270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9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64436U (zh) 一种数控机床导轨润滑结构
CN210600120U (zh) 一种齿轮润滑机构
CN202937443U (zh) 一种往复泵
CN202789381U (zh) 安装方便的空气压缩机
CN210219270U (zh) 一种用于采煤机行走部的润滑加油泵
CN203189999U (zh) 一种机油泵
CN219840990U (zh) 一种带有润滑结构的蜗轮头
CN210371056U (zh) 一种用于高压水枪的活塞泵
CN201090927Y (zh) 轴承压力润滑装置
TW201335527A (zh) 箱式潤滑幫浦
CN104675979A (zh) 一种减速装置的润滑装置
CN213743899U (zh) 一种工艺压缩机用润滑装置
CN204784630U (zh) 一种盒式注油器
CN210265803U (zh) 一种齿轮耐磨损的无间隙减速机
CN210830405U (zh) 一种分体式具有自动润滑功能的机械变速设备
CN211716029U (zh) 一种机械式强制排气阀
CN206889617U (zh) 主动锥齿轮
CN112196973A (zh) 一种带抽油泵润滑的锥齿轮减速机
CN204512386U (zh) 一种减速装置的润滑装置
CN214007992U (zh) 一种带抽油泵润滑的锥齿轮减速机
CN117646787B (zh) 杠杆式自平衡悬挂环板减速机
CN201964128U (zh) 双向润滑泵
CN215636444U (zh) 一种润滑油泵
CN217081271U (zh) 一种用于星型阀的斜齿轮减速机
CN205101831U (zh) 含内集油通道的润滑脂加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