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4128U - 双向润滑泵 - Google Patents

双向润滑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64128U
CN201964128U CN2011200046079U CN201120004607U CN201964128U CN 201964128 U CN201964128 U CN 201964128U CN 2011200046079 U CN2011200046079 U CN 2011200046079U CN 201120004607 U CN201120004607 U CN 201120004607U CN 201964128 U CN201964128 U CN 201964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tation
oil
pump
base pla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46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岳斌
赵青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GREAT WALL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GREAT WALL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GREAT WALL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GREAT WALL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046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64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64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641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润滑泵,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双向润滑泵存在着结构复杂,生产制造成本高及应用领域小的问题。本双向润滑泵,包括具有进油孔和出油孔的泵体,泵体内固定有与进油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和与出油孔相连通的出油通道的换向底板,换向底板上开有两个呈轴对称分布且呈圆弧形状的换向槽,换向底板和泵体之间设有能将进油通道处的介质输送至其中一个换向槽一端部处且向另一端部处输送的吸压油机构,换向底板内设有能始终使出油通道与输送入介质的换向槽另一端部相连通的连通换向机构。本双向润滑泵具有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双向润滑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泵,特别是一种双向润滑泵。
背景技术
油泵是润滑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按类型可分为喷油泵、自吸油泵、潜油泵和机油泵。其中,机油泵是能迫使机油自油底壳送到引擎运动件的一种装置。机油泵又可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机油泵。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内转子固定在转子轴上,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内转子带动外转子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一般来说,内转子有4个凸齿,外转子有5个凹齿,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形成4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4个工作腔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在进油道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出油道的一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经出油道压送出去。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但目前所有的转子式机油泵只能单向供油,进而导致本机油泵无法在即有正转又有反转的装置中应用,例如无法在曳引机的减速器中应用。
为了能实现双向润滑,曾人们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双向柱塞润滑泵【中国专利号:ZL91209915;授权公告号:CN2099854U】。该润滑泵虽然能够双 向运转,但还是存在着结构复杂,生产制造成本高及应用领域小,无法满足全部设备需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不改变进油孔和出油孔的情况下实现双向润滑功能的双向润滑泵。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向润滑泵,包括具有进油孔和出油孔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内固定有与进油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和与出油孔相连通的出油通道的换向底板,所述的换向底板上开有两个呈轴对称分布且呈圆弧形状的换向槽,所述的换向底板和泵体之间设有能将进油通道处的介质输送至其中一个换向槽一端部处且向另一端部处输送的吸压油机构,所述的换向底板内设有能始终使出油通道与输送入介质的换向槽另一端部相连通的连通换向机构。
本双向润滑泵工作时,其中的吸压油机构与电机或曲轴等驱动机构相连,进油孔与储油槽相连通。当驱动机构带动吸压油机构工作后吸压油机构能将储油槽的油脂吸至进油通道处并将该油脂输送至其中一个换向槽一端部处且向另一端部处输送;进而使该换向槽内腔压力提升并高于另一个换向槽内腔压力;此时连通换向机构使压力较高的换向槽另一端部与出油通道相连通并使压力较低的换向槽另一端部与出油通道之间被截止。且当驱动机构反向转动并带动吸压油机构工作后油脂被输送至上述的另一个换向槽内;连通换向机构使上述的另一个换向槽另一端部与出油通道相连通并使上述的该换向槽另一端部与出油通道之间被截止。
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吸压油机构包括位于换向底板外侧且固定在泵体上的泵盖,所述的泵盖内具有定位腔,所述的定位腔内设有内转子和外转子,所述的内转子位于外转子内且 外转子的轴芯偏离内转子的轴芯;所述的内转子和外转子的一端面均与换向底板外侧面相抵靠,内转子和外转子的另一端面均与定位腔的底面相抵靠;所述的泵盖上穿设有一与内转子周向固定的转轴。
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连通换向机构包括位于换向底板内的连通通道和设置在连通通道内的芯子;两个所述的换向槽的另一端部和出油通道均与连通通道相连通,所述的芯子能自动地沿着连通通道内壁轴向向内腔压力低的一个换向槽方向移动且使另一个换向槽通过连通通道与出油通道相连通。
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芯子包括一与连通通道侧面相抵靠的本体和一一对应地位于本体两侧且能使本体始终位于换向槽与连通通道的两个连通口之间的限程杆部。
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内转子的外壁上至少具有四个外齿牙,所述的外转子内壁上具有与内转子向啮合的内齿牙,所述的外转子的齿数比内转子的齿数多一个;所述的外齿牙的齿根与内齿牙的齿根啮合处与出油通道相对;所述的外齿牙的齿尖与内齿牙的齿尖啮合处与进油通道相对。
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两个所述的换向槽与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形成的两个容油腔一一对应的相连通。
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换向底板呈圆形,所述的换向底板与泵体紧配合连接;所述的两个所述的换向槽沿换向底板径向线对称分布。
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换向槽的横截面面积从靠近进油通道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递减。
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泵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泵体上。
在上述的双向润滑泵中,所述的转轴的内端穿入换向底板内;转轴的外端为连接端;所述的转轴外端部具有环形凸肩,所述的转轴外端部套设有定位帽,所述的定位帽通过螺纹连接在泵盖上; 环形凸肩的一端面与泵盖的外端面相抵靠;另一端面与定位帽相抵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双向润滑泵中吸压油机构采用转子结构,连通换向机构位于换向底板内且能够实现自动换向,于是本润滑泵具有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双向润滑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1a、进油孔;1b、出油孔;1c、安装槽;2、换向底板;21、进油通道;22、出油通道;23、换向槽;24、连通通道;25、轴孔;3、内转子;31、外齿牙;4、外转子;41、内齿牙;5、泵盖;6、转轴;61、环形凸肩;62、连接槽;7、定位帽;8、螺栓;9、芯子;91、本体;92、限程杆部;10、容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双向润滑泵包括泵体1、换向底板2、泵盖5、转轴6、内转子3和外转子4。
具体来说,泵体1上具有呈圆柱状的安装槽1c。换向底板2呈圆形且其位于泵体1的安装槽1c内,换向底板2的一端面抵靠在安装槽1c的底面上;换向底板2与泵体1之间为紧配合,由此换向底板2固定在泵体1上。
换向底板2的外缘部具有一个进油通道21和一个出油通道 22,进油通道21的位置与出油通道22的位置呈中心对称设置。泵体1上具有与进油通道21相连通的进油孔1a和与出油通道22相连通的出油孔1b。
换向底板2的中部开有两个两个呈均圆弧形状轴向贯通的换向槽23,换向槽23的中心与换向底板2的中心重合。两个换向槽23的位置和结构均沿着穿过进油通道21与出油通道22的径向线中心对称设置,同时进油通道21和出油通道22均位于两个换向槽23之间。换向槽23的横截面面积从靠近进油通道2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递减。
换向底板2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轴心垂直于穿过进油通道21与出油通道22径向线且贯通的连通通道24。连通通道24穿过换向槽23的另一端部和出油通道22的内端部,进而使换向槽23的另一端与连通通道24相连通和出油通道22与连通通道24相连通。连通通道24内设有一个能沿着连通通道24侧面移动且将连通通道24分为两个独立通道的芯子9。芯子9包括一与连通通道24侧面相抵靠的本体91和一一对应地位于本体91两侧限程杆部92。当芯子9沿着连通通道24侧面移动时限程杆部92的端面能与安装槽1c的侧面相抵靠,两个限程杆部92的长度相等且能该限程杆部92使本体91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位于换向槽23与连通通道24的两个连通口之间。该结构避免芯子9本体91将换向槽23与连通通道24的连通口封堵及本体91一侧移动行程过渡而导致两个换向槽23同时与出油通道22相连通,进而保证当两个换向槽23内腔出现压力差时介质能够推动芯子9向内腔压力低的一个换向槽23移动。
内转子3呈圆形板状且其外缘部具有7个外齿牙31。内转子3的一端面与换向底板2的外端面相抵靠且内转子3的轴心与换向底板2的轴心重合。
外转子4呈圆环形板状且外转子4的厚度与内转子3的厚度 相等。外转子4套设在内转子3的外侧,外转子4的一端面也与换向底板2的外端面相抵靠;外转子4的轴心偏离内转子3的轴芯。外转子4的内侧面上具有8个内齿牙41,于是内转子3一个外齿牙31的齿根与外转子4一个内齿牙41的齿根相啮合和内转子3一个外齿牙31的齿尖与外转子4一个内齿牙41的齿尖相啮合及内转子3的外壁与外转子4的内壁之间形成两个容油腔10。显然,两个容油腔10是沿着内转子3穿过外齿牙31齿根与内齿牙41齿根啮合处和外齿牙31齿尖与内齿牙41齿尖啮合处的径向线对称设置。外齿牙31的齿尖与内齿牙41的齿尖啮合处与进油通道21相对;外齿牙31的齿根与内齿牙41的齿根啮合处与进油通道21相对;两个容油腔10与两个换向槽23一一对应设置且容油腔10与对应的换向槽23相连通。在实际生产中外齿牙31的数量和内齿牙41的数量不仅仅上述公开的数值,而是外转子4的齿数比内转子3的齿数多一个并能实现上述结构就可以。
泵盖5的内端面上具有一与外转子4外形和位置均一一对应的定位腔。泵盖5套设在外转子4上,使外转子4和内转子3均位于泵盖5内且外转子4和内转子3的另一端面均与定位腔的底面相抵靠。泵体1安装槽1c的侧面上具有环形凹肩,泵盖5通过两根螺栓8固定连接在泵体1上。泵盖5的内端面抵靠在环形凹肩的底面上且两者之间形成密封,避免油脂外泄。
转轴6穿设在泵盖5上且转轴6的轴芯与内转子3的轴芯重合。换向底板2的中心处还开有一个轴孔25。转轴6的内端穿过内转子3并穿入换向底板2的轴孔25;转轴6与内转子3周向固定;转轴6的外端为连接端且外端面上具有连接槽62。转轴6外端部具有环形凸肩61,转轴6外端部套设有定位帽7,定位帽7通过螺纹连接在泵盖上;环形凸肩61的一端面与泵盖的外端面相抵靠;另一端面与定位帽7相抵靠。于是转轴6轴向固定在泵盖5上;且当将定位帽7拆卸下后能取出转轴6。
当本双向润滑泵使用在曳引机减速器中时,泵体1固定在减速器箱体上;转轴6的连接端与传动轴相连;进油孔1a与储油槽相连通,出油孔1b延伸至润滑处。曳引机的电机主轴带动减速器输入轴转动时,传动轴依次带动转轴6、内转子3和外转子4转动;进而通过容油腔10将进油通道21处的润滑油输送至其中的一个换向槽23内,该换向槽23大端向小端延伸的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同,于是导致该换向槽23内腔压力将大于另一个换向槽23内腔压力,芯子9在上述的压力作用下向另一个换向槽23方向移动直至限程杆部92的端面与安装槽1c的侧面相抵靠;该换向槽23通过连通通道24与出油通道22相连通;安装槽1c内的油脂在上述的压力作用下依次通过连通通道24、出油通道22、出油孔1b到达润滑处。同时与进液通道相对的容油腔10端部处始终具有真空趋势,即进液通道的压力低于进油孔1a进口处的压力,进而油脂依次通过进油孔1a和进液通道进入容油腔10。由此通过传动轴有序的带动转轴6转动进而实现有序地吸油和压油。
当电机带动输入轴反转时传动轴也带动输入轴反转,于是将进液通道处的油脂输送至上述的另一个换向槽23内且其内腔压力将大于上述的该换向槽23内腔压力,由此芯子9也反向移动。其余动作与转轴6正转时动作相同,在此不再累赘描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泵体1;进油孔1a;出油孔1b;安装槽1c;换向底板2;进油通道21;出油通道22;换向槽23;连通通道24;轴孔25;内转子3;外齿牙31;外转子4;内齿牙41;泵盖5;转轴6;连接槽62;环形凸肩61;定位帽7;螺栓8;芯子9;本体91;限程杆部92;容油腔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 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双向润滑泵,包括具有进油孔(1a)和出油孔(1b)的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内固定有与进油孔(1a)相连通的进油通道(21)和与出油孔(1b)相连通的出油通道(22)的换向底板(2),所述的换向底板(2)上开有两个呈轴对称分布且呈圆弧形状的换向槽(23),所述的换向底板(2)和泵体(1)之间设有能将进油通道(21)处的介质输送至其中一个换向槽(23)一端部处且向另一端部处输送的吸压油机构,所述的换向底板(2)内设有能始终使出油通道(22)与输送入介质的换向槽(23)另一端部相连通的连通换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换向机构包括位于换向底板(2)内的连通通道(24)和设置在连通通道(24)内的芯子(9);两个所述的换向槽(23)的另一端部和出油通道(22)均与连通通道(24)相连通,所述的芯子(9)能自动地沿着连通通道(24)内壁轴向向内腔压力低的一个换向槽(23)方向移动且使另一个换向槽(23)通过连通通道(24)与出油通道(2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子(9)包括一与连通通道(24)侧面相抵靠的本体(91)和一一对应地位于本体(91)两侧且能使本体(91)始终位于换向槽(23)与连通通道(24)的两个连通口之间的限程杆部(9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压油机构包括位于换向底板(2)外侧且固定在泵体(1)上的泵盖(5),所述的泵盖(5)内具有定位腔,所述的定位腔内设有内转子(3)和外转子(4),所述的内转子(3)位于外转子(4)内且外转子(4)的轴芯偏离内转子(3)的轴芯;所述的内转子(3)和外转子(4)的一端面均与换向底板(2)外侧面相抵靠,内转子(3)和外转子(4)的另一端面均与定位腔的底面相抵靠;所述的泵盖(5)上穿设有一与内转子(3)周向固定的转轴(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转子(3)的外壁上至少具有四个外齿牙(31),所述的外转子(4)内壁上具有与内转子(3)向啮合的内齿牙(41),所述的外转子(4)的齿数比内转子(3)的齿数多一个;所述的外齿牙(31)的齿根与内齿牙(41)的齿根啮合处与出油通道(22)相对;所述的外齿牙(31)的齿尖与内齿牙(41)的齿尖啮合处与进油通道(21)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向润滑泵,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换向槽(23)与内转子(3)和外转子(4)之间形成的两个容油腔(10)一一对应的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底板(2)呈圆形,所述的换向底板(2)与泵体(1)紧配合连接;所述的两个所述的换向槽(23)沿换向底板(2)径向线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槽(23)的横截面面积从靠近进油通道(2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递减。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向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盖(5)通过螺栓(8)固定在泵体(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向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6)的内端穿入换向底板(2)内;转轴(6)的外端为连接端;所述的转轴(6)外端部具有环形凸肩(61),所述的转轴(6)外端部套设有定位帽(7),所述的定位帽(7)通过螺纹连接在泵盖(5)上;环形凸肩(61)的一端面与泵盖(5)的外端面相抵靠;另一端面与定位帽(7)相抵靠。 
CN2011200046079U 2011-01-07 2011-01-07 双向润滑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64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46079U CN201964128U (zh) 2011-01-07 2011-01-07 双向润滑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46079U CN201964128U (zh) 2011-01-07 2011-01-07 双向润滑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64128U true CN201964128U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2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460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64128U (zh) 2011-01-07 2011-01-07 双向润滑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641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2473A (zh) * 2011-01-07 2011-05-04 台州长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双向润滑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2473A (zh) * 2011-01-07 2011-05-04 台州长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双向润滑泵
CN102042473B (zh) * 2011-01-07 2014-02-05 台州长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双向润滑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35700U (zh) 用于共轨系统的单缸高压共轨柴油泵组件
CN201961935U (zh) 一种曳引机减速器
CN201964128U (zh) 双向润滑泵
CN103732923B (zh) 摇杆式活塞泵
CN102042473B (zh) 双向润滑泵
CN204738961U (zh) 一种变量型齿轮泵
CN201176930Y (zh) 内啮合齿轮泵
CN201672234U (zh) 机油泵
CN103912485B (zh) 一种结构紧凑型大流量低脉动齿轮泵
CN109000141A (zh) 一种能减少磨损的转子式机油泵
CN1687565A (zh) 行星缸体式柱塞泵或马达
CN2883675Y (zh) 行星缸体式柱塞泵或马达
CN202327030U (zh) 一种应用于农灌驱动设备上的二级减速箱
CN201802618U (zh) 一种机油泵用粉末冶金内外转子
CN208718912U (zh) 一种能减少磨损的外转子
CN201176931Y (zh) 一种差动式高压转子泵
CN202833121U (zh) 一种圆弧齿轮泵
CN208901053U (zh) 一种能减少磨损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03308703U (zh) 同步三并联内啮合齿轮泵
CN108953139A (zh) 一种能减少磨损的外转子
CN207145223U (zh) 一种小冲击齿轮式油泵
CN206290430U (zh) 一种用于流体传输泵的外齿轮
CN104500363A (zh) 具有润滑系统的柱塞泵
CN109827059A (zh) 一种双向供油的摆线齿轮泵
CN216381843U (zh) 一种使用对数螺线型线齿轮的外啮合齿轮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