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6067U - 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6067U
CN210216067U CN201920901782.4U CN201920901782U CN210216067U CN 210216067 U CN210216067 U CN 210216067U CN 201920901782 U CN201920901782 U CN 201920901782U CN 210216067 U CN210216067 U CN 210216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crete
composite pavement
asphalt
concre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17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nshan Zhang
张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ongq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hongq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hongq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hongq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17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6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6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60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包括复合路基、混凝土层、沥青层和水渠,所述复合路基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混凝土层浇筑在砂石层的上方,所述承接孔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定位杆,所述混凝土层的上方铺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沥青层位于第二防水层的上方,所述复合路基的左右两侧均建造有护坡,且护坡的外端开设有第二流槽,所述水渠建造在护坡的外侧,并且水渠位于第二流槽的末端。该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通过有序的排水避免雨水破坏沥青层,利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避免地下水和雨水侵蚀混凝土层,利用支撑杆和加固钢筋支撑混凝土层,提高混凝土层的强度,增加混凝土层的使用年限。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背景技术
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基石,道路的好坏决定当地的经济发展,目前市场上提出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使用新型材料制作路面,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方便施工,节省建造时间,促进道路的发展提供。
现有的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雨水易堆积在沥青层上,破坏沥青层,混凝土层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断裂,降低路面的使用年限,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雨水易堆积在沥青层上,破坏沥青层,混凝土层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断裂,降低路面的使用年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包括复合路基、混凝土层、沥青层和水渠,所述复合路基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层,且第一防水层的上方铺设有砂石层,所述混凝土层浇筑在砂石层的上方,且混凝土层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承接孔,所述承接孔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上方焊接有加固钢筋的底端,所述混凝土层的上方铺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沥青层位于第二防水层的上方,且沥青层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流槽,所述复合路基的左右两侧均建造有护坡,且护坡的外端开设有第二流槽,所述水渠建造在护坡的外侧,并且水渠位于第二流槽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砂石层的内部浇筑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纵截面均呈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与第一防水层的上表面和混凝土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支撑杆均匀分布在砂石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加固钢筋的纵截面呈折线形结构,且加固钢筋通过定位杆安装在混凝土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沥青层的顶端水平方向等间距设置有第一流槽,且第一流槽倾斜开设在沥青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水渠的内部通过第二流槽与沥青层相连通,且水渠的顶端呈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通过有序的排水避免雨水破坏沥青层,利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避免地下水和雨水侵蚀混凝土层,利用支撑杆和加固钢筋支撑混凝土层,提高混凝土层的强度,增加混凝土层的使用年限;
1.设置有第一流槽、第二流槽和水渠,沥青层上的雨水通过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流向水渠的内部,避免雨水在沥青层上大量堆积,通过有序的排水避免雨水破坏沥青层;
2.设置有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分别设置在混凝土层的下方和上方,利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避免地下水和雨水侵蚀混凝土层;
3.设置有支撑杆、混凝土层和加固钢筋,混凝土层的下方等间距设置支撑杆,且混凝土层的内部等间距设置加固钢筋,利用支撑杆和加固钢筋支撑混凝土层,提高混凝土层的强度,增加混凝土层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与砂石层的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流槽和第二流槽的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合路基;2、第一防水层;3、砂石层;4、支撑杆;5、混凝土层;6、承接孔;7、定位杆;8、加固钢筋;9、第二防水层;10、沥青层;11、第一流槽;12、护坡;13、第二流槽;14、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包括复合路基1、第一防水层2、砂石层3、支撑杆4、混凝土层5、承接孔6、定位杆7、加固钢筋8、第二防水层9、沥青层10、第一流槽11、护坡12、第二流槽13和水渠14,复合路基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层2,且第一防水层2的上方铺设有砂石层3,砂石层3的内部浇筑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的顶端和底端纵截面均呈梯形结构,利用顶端和底端纵截面均呈梯形结构的支撑杆4支撑混凝土层5,支撑杆4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与第一防水层2的上表面和混凝土层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支撑杆4均匀分布在砂石层3的内部,使得混凝土层5的下方均匀受力,混凝土层5浇筑在砂石层3的上方,且混凝土层5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承接孔6,承接孔6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定位杆7,且定位杆7的上方焊接有加固钢筋8的底端,混凝土层5的上方铺设有第二防水层9,沥青层10位于第二防水层9的上方,且沥青层10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流槽11,复合路基1的左右两侧均建造有护坡12,且护坡12的外端开设有第二流槽13,水渠14建造在护坡12的外侧,并且水渠14位于第二流槽13的末端;
如图1中加固钢筋8的纵截面呈折线形结构,且加固钢筋8通过定位杆7安装在混凝土层5的内部,利用加固钢筋8增加混凝土层5的强度;
如图1和图4中沥青层10的顶端水平方向等间距设置有第一流槽11,且第一流槽11倾斜开设在沥青层10的内部,方便沥青层10排出雨水,水渠14的内部通过第二流槽13与沥青层10相连通,且水渠14的顶端呈梯形结构,利用水渠14收集雨水,使得雨水被有序排放。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时,首先当遇到雨水天气时,落在沥青层10上的雨水通过第一流槽11和护坡12外端开设的第二流槽13流向水渠14的内部,通过水渠14收集雨水,将沥青层10上的水排干,第二防水层9阻隔雨水,避免雨水通过沥青层10渗入混凝土层5的内部,且第一防水层2阻隔地下水,避免地下水通过复合路基1渗入混凝土层5的内部;
当车辆行驶在该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上时,第一流槽11的深度较小,且第一流槽11的倾斜角度较小,第一流槽11不会影响车辆的形式,当车辆对路面施压时,混凝土层5内部的加固钢筋8支撑混凝土层5,避免混凝土层5断裂,且支撑杆4在混凝土层5的下方支撑混凝土层5,提高混凝土层5的强度,以上便完成该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包括复合路基(1)、混凝土层(5)、沥青层(10)和水渠(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路基(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层(2),且第一防水层(2)的上方铺设有砂石层(3),所述混凝土层(5)浇筑在砂石层(3)的上方,且混凝土层(5)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承接孔(6),所述承接孔(6)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定位杆(7),且定位杆(7)的上方焊接有加固钢筋(8)的底端,所述混凝土层(5)的上方铺设有第二防水层(9),所述沥青层(10)位于第二防水层(9)的上方,且沥青层(10)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流槽(11),所述复合路基(1)的左右两侧均建造有护坡(12),且护坡(12)的外端开设有第二流槽(13),所述水渠(14)建造在护坡(12)的外侧,并且水渠(14)位于第二流槽(13)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层(3)的内部浇筑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的顶端和底端纵截面均呈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与第一防水层(2)的上表面和混凝土层(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支撑杆(4)均匀分布在砂石层(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钢筋(8)的纵截面呈折线形结构,且加固钢筋(8)通过定位杆(7)安装在混凝土层(5)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10)的顶端水平方向等间距设置有第一流槽(11),且第一流槽(11)倾斜开设在沥青层(1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14)的内部通过第二流槽(13)与沥青层(10)相连通,且水渠(14)的顶端呈梯形结构。
CN201920901782.4U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16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1782.4U CN210216067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1782.4U CN210216067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6067U true CN210216067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2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178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16067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6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21055U (zh) 一种沥青复合式市政道路路面结构
CN112411293A (zh) 一种市政公路路面结构及路面基层的抗压方法
CN210216254U (zh) 一种混凝土护栏结构
CN212103654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排水装置
CN212247917U (zh) 一种用于建筑场地排水的组合箱涵
CN210216067U (zh) 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CN212865466U (zh) 一种防坍塌公路路基结构
CN211815317U (zh) 一种沥青路面
CN212834837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市政道路
CN212388278U (zh) 公路路基防水结构
CN210238182U (zh) 一种路基结构
CN217298491U (zh) 一种路基排水结构
CN217460142U (zh) 透水沥青路面
CN217601118U (zh) 高渗透水沥青路面
CN212956581U (zh) 防滑坡的边坡结构
CN219385859U (zh) 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
CN220246601U (zh) 一种用于隧道内沥青路面的排水沟、以及隧道沥青路结构
CN214530031U (zh) 一种路面排水结构
CN217479875U (zh) 一种内部具有土工透水管的加强路基路面
CN213013737U (zh) 一种防坍塌公路路基结构
CN217438596U (zh) 一种路面层间排水结构
CN216193718U (zh) 一种薄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CN210856824U (zh) 一种公路路基防护结构
CN217460160U (zh) 一种沥青路面基层横向排水盲沟
CN214116874U (zh) 一种消除立交桥积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