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1351U - 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及其构成的扩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及其构成的扩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1351U
CN210211351U CN201822249501.XU CN201822249501U CN210211351U CN 210211351 U CN210211351 U CN 210211351U CN 201822249501 U CN201822249501 U CN 201822249501U CN 210211351 U CN210211351 U CN 210211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die
cooling channel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95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ongjin Wang
王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n Yang Heat Shrinkabl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n Yang Heat Shrinkabl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n Yang Heat Shrinkabl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n Yang Heat Shrinkable New Mate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1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1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及其构成的扩张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不均匀,导致热缩管厚薄不均匀。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上端面设有插口,模具本体内设有容纳空间,模具本体的模具壁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模具壁上设有至少一组冷却通道组,冷却通道组包括相互不连通、呈螺旋缠绕结构的冷却通道A和冷却通道B,冷却通道A的进水口A与冷却通道B的出水口B位于模具本体的一端,冷却通道B的出水口A与冷却通道B的进水口B位于模具本体的另一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可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Description

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及其构成的扩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缩管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使得热缩管均匀扩张、管壁厚度均匀的扩张模具及其构成的扩张装置。
背景技术
热缩管具有绝缘保护、密封防潮、机械补强、标识识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天、军工、船舶、高铁、汽车以及核电等各个行业。热缩管的关键制造工艺有辐射交联和扩张定型,辐射交联能够改变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赋予高分子材料记忆功能,使其具有热缩性能。扩张技术对轴向收缩率起决定作用,扩张时,首先将扩前管加热到110℃~130℃,使其达到高弹态。
传统的热缩管扩张装置,由模具、冷却池和充气布袋构成。从烘箱取出被加热的扩前管,通过铁棒的辅助将充气布袋塞入扩前管中,然后将扩前管插入模具中,往充气布袋内充气,布袋膨胀,使得扩前管发生扩张,模具内空气通过模具上的排气孔被压出,然后将模具放入冷水池,冷水冷却,冷水冷却时人工搅水。传统的热缩管扩张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开始时冷水池水温低,但随着热传递,温度越来越高,使得冷却温度不均衡,无法控制冷却温度,导致成品热缩管厚薄不均匀,成品质量差;(2)冷水容易通过排气孔进入模具内,使得模具内有水,导致下一次用模具扩张的扩前管容易报废;(3)水的搅动,使得与模具接触的水温是不均匀的,水温低管壁厚,水温高管壁薄。
现在市面上又有新型的热缩管扩张装置,由模具、充气布袋和冷却铜管构成,冷却铜管缠绕在模具外壁上,冷却铜管内用于通入冷水进行降温。此种热缩管扩张装置的结构使得不会有冷却水进入模具内,但是其仍然存在着大量缺陷:(1)热交换效率差,使得生产效率低下;(2)冷却铜管容易堵住排气孔,导致被堵住对应的扩前管部分无法扩张;(3)水温不均匀,优先接触冷却水的扩前管前端部分与冷却水热交换,使得冷却水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扩前管后端接触的冷却水的温度较高,导致生产的热缩管产品质量不可控,热缩管管壁厚薄差距较大,报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具有冷却均匀,使得热缩管的管壁厚薄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热缩管扩张装置,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对加工过程中进行温度控制,保证冷却温度恒定,使得生产的热缩管质量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上端面设有插口,模具本体内设有容纳空间,模具本体的模具壁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模具壁上设有至少一组冷却通道组,冷却通道组包括相互不连通、呈螺旋缠绕结构的冷却通道A 和冷却通道B,冷却通道A的进水口A与冷却通道B的出水口B位于模具本体的一端,冷却通道B的出水口A与冷却通道B的进水口B位于模具本体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通道组位于模具壁内,排气孔避开冷却通道组所在位置。
由上述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构成的扩张装置,包括机体、水箱、充气布袋,上述模具本体的进水口A、进水口B、出水口A、出水口B皆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模具本体设置在机体内,机体上开有与模具本体的插口连接的开口,供模具本体的插口与机体外界连通;充气布袋用于塞入扩前管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水箱降温的降温风机,水箱/出水口A/出水口B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应超过设定温度,降温风机打开。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水箱设置在机体内部,模具本体位于水箱上方,降温风机位于模具本体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扩张模具的结构,使得模具两端皆进水和出水,保证冷却降温接触均匀,使得热缩管厚薄均匀;
(2)冷却通道组的结构不会堵住排气孔,保证扩前管的正常扩张;
(3)扩张装置中的水箱、降温风机和温度传感器控温,保证冷却水的温度保持在较为恒定的温度,由于温度恒定,使得最终出来的一批热缩管成品质量稳定。
(4)由于降温效率高,不需要人工介入降温,因此生产效率相比传统技术至少提高一倍,劳动强度至少减少一倍,人工至少减少一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扩张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扩张模具中冷却通道的设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1-模具本体,11-排气孔,12-冷却通道A,121- 进水口A,122-出水口A,13-冷却通道B,131-进水口B,132-出水口B,2-水箱,3-降温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端面上设有插口,通过插口可以将扩前管放入模具本体1内的容纳空间中。容纳空间四周为模具本体1的模具壁。
模具壁内设有两条相互不干扰、不连通的呈螺旋缠绕结构的冷却通道A12 和冷却通道B12。
模具本体1外壁一端上设有进水口A121和出水口B132;模具本体1外壁另一端上设有进水口B131和出水口A122。
进水口A121、出水口A122分别为冷却通道A1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水口B131、出水口B132分别为冷却通道B1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模具壁上设有冷却通道A12和冷却通道B12的部分作为冷却区,其余部分为排气区,模具壁的排气区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排气孔11。
本实施例中,模具壁内设有两条相互不干扰、不连通的冷却通道,除此之外,随需要,可设有任意双数的相互不干扰、不连通的呈螺旋缠绕结构的冷却通道。
由于模具本体1上两端皆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使得通水冷却时,温度较为均匀。
如图1所示,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构成的扩张装置,包括机体、降温风机3、扩张模具、充气布袋。
所述机体内设有扩张模具,机体的一侧开口,供模具本体1的插口与机体外界连通。当然,机体的开口与模具本体1的插口之间无缝隙、密封连接。
机体内顶部设有降温风机3,模具本体1的进水口A121、进水口B131、出水口A122、出水口B132皆通过管道与水箱2连通。
水箱2可以设置在机体外,也可以设置在机体内。
出水口A122、出水口B132皆设有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出水温度。
充气布袋设置在铁棒上,铁棒作为手持部件,帮助将充气布袋插入扩前管中,也帮助将扩前管插入扩张模具中。
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降温风机3打开进行降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水箱2设置在扩张模具下方,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水箱2中。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上端面设有插口,模具本体内设有容纳空间,模具本体的模具壁上设有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壁上设有至少一组冷却通道组,冷却通道组包括相互不连通、呈螺旋缠绕结构的冷却通道A和冷却通道B,冷却通道A的进水口A与冷却通道B的出水口B位于模具本体的一端,冷却通道B的出水口A与冷却通道B的进水口B位于模具本体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组位于模具壁内,排气孔避开冷却通道组所在位置。
3.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构成的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水箱、充气布袋,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扩张模具的进水口A、进水口B、出水口A、出水口B皆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模具本体设置在机体内,机体上开有与模具本体的插口连接的开口,供模具本体的插口与机体外界连通;充气布袋用于塞入扩前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构成的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水箱降温的降温风机,水箱/出水口A/出水口B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应超过设定温度,降温风机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构成的扩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设置在机体内部,模具本体位于水箱上方,降温风机位于模具本体上方。
CN201822249501.XU 2017-12-29 2018-12-29 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及其构成的扩张装置 Active CN2102113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95960 2017-12-29
CN201721889596 2017-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1351U true CN210211351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4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9501.XU Active CN210211351U (zh) 2017-12-29 2018-12-29 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及其构成的扩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1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95591B1 (en) Dimensionally stable thermoplastic open-ended tubular articles
CN100446884C (zh) 一种带内外法兰的大直径超长筒形件旋压加工方法
CN108032470A (zh) 一种模具定型冷却系统和冷却方法
CN210211351U (zh) 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及其构成的扩张装置
CN111791449A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挤出管成型设备
EP0153342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ubular articles of biaxially oriented polymers
CN105599314A (zh) 一种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材的连续成型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0788160B (zh) 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系统及工艺
CN205033611U (zh) 一种一步法制备双轴取向塑料管材的工艺方法及设备
CN107599315A (zh) 热能可存储的快速冷却式模具
CN107696466A (zh) Pvc‑o管材生产方法
JPS6220013B2 (zh)
KR20100027314A (ko) 적층용기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적층용기
CN108327237A (zh) 热缩管内压扩张模具及其构成的扩张装置
CN102029382B (zh) 非晶合金异型管的两步法吹塑成型方法及装置
CN214522114U (zh) 一种冷热辊薄膜定型装置
CN215750602U (zh) 一种热塑性塑料成型模具内热交换结构
CN213733248U (zh) 一种省时塑胶注塑模具
CN108296340A (zh) 一种镁铝合金管型结构件的温态成型工艺
CN213163047U (zh) 金属材料真空快速热压成型设备
CN212976321U (zh) 一种设置有液氮冷却系统的铝料挤压模轴
CN220534706U (zh) 一种土工膜成型装置
CN211542340U (zh) 用于热塑性弹性体异形中空整体制品的制造模具
CN211616392U (zh) 瓶胚注塑机的瓶胚出料用接料板
CN214348716U (zh) 一种无缝管材挤压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