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1115U -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1115U
CN210211115U CN201920419361.8U CN201920419361U CN210211115U CN 210211115 U CN210211115 U CN 210211115U CN 201920419361 U CN201920419361 U CN 201920419361U CN 210211115 U CN210211115 U CN 210211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mold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93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nchao Yang
杨建超
Yanhua Ke
柯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ingshid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ingshid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ingshid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ingshid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93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1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1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11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包括工作台、固定架、底板、下料口、侧板、液压杆、延伸板、模具、第一电机、转轮、皮带、转轴、推杆、固定杆、模芯、螺杆、连接轴、连接板、限位杆、电动推杆、第二电机、砂轮和注塑管。该弹簧自动化模具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模具的合模配合模芯形成弹簧形状的空腔,并通过注塑管进行注塑后有利于弹簧的成型,通过模芯的转动和模具的移动有利于弹簧的脱模,提高了弹簧的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一体化程度;通过限位杆的移动有利于成型后的弹簧进行限位,并通过砂轮的转动有利于对弹簧外表进行打磨,提高了弹簧的生产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弹簧的品质,并通过限位杆的移动方便弹簧的取出。

Description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属于弹簧制作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按受力性质,弹簧可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按形状可分为碟形弹簧、环形弹簧、板弹簧、螺旋弹簧、截锥涡卷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按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冷卷弹簧和热卷弹簧,普通圆柱弹簧由于制造简单,且可根据受载情况制成各种型式,结构简单,故应用最广。
目前市场上的弹簧的制造材料一般来说应具有高的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冲击韧性及良好的热处理性能等,弹簧的制作一般使用冷卷法、热卷法和浇铸成型法,但是,对于弹簧的浇注成型来说,由于在进行弹簧的制作时需要对弹簧进行脱模,造成操作的不便,降低了弹簧的生产效率;且弹簧进行压铸成型后,不利于分模线的去除,容易增加弹簧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了弹簧的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包括分别安装在工作台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架以及底板、成型机构和打磨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中部开设有下料口,且所述固定架侧壁与注塑管固定连接;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工作台、固定架、侧板、液压杆、延伸板、模具、第一电机、模芯和螺杆,所述工作台顶端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侧壁与液压杆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压杆端部与延伸板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与模具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顶端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轮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通过皮带与转轴顶端的转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底端与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接触有固定杆的侧端,所述固定杆与模芯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模芯中部与螺杆贯穿连接,所述螺杆底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工作台、底板、连接板、限位杆、电动推杆、第二电机和砂轮,所述工作台底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中部与限位杆贯穿连接,且所述限位杆端部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底端一侧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砂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具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模具都呈半圆状结构,两个所述模具的内壁和模芯的外壁都开设有螺纹状凹槽,且两个所述模具和模芯之间的螺纹状凹槽形成有弹簧结构的空腔。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呈倒U形结构与工作台顶面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顶面另外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架顶端中部与转轴贯穿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杆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所述液压杆分别与延伸板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延伸板与工作台顶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底端与两个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直径小于模芯的直径,且所述连接轴中部的限位杆呈方形结构并与连接轴贯穿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都与两个限位杆贯穿并滑动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中部开设有用于砂轮转动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弹簧自动化模具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模具的合模配合模芯形成弹簧形状的空腔,并通过注塑管进行注塑后有利于弹簧的成型,通过模芯的转动和模具的移动有利于弹簧的脱模,提高了弹簧的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一体化程度;
2、该弹簧自动化模具通过限位杆的移动有利于成型后的弹簧进行限位,并通过砂轮的转动有利于对弹簧外表进行打磨,提高了弹簧的生产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弹簧的品质,并通过限位杆的移动方便弹簧的取出,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固定架,3、底板,4、下料口,5、侧板,6、液压杆,7、延伸板,8、模具,9、第一电机,10、转轮,11、皮带, 12、转轴,13、推杆,14、固定杆,15、模芯,16、螺杆,17、连接轴,18、连接板,19、限位杆,20、电动推杆,21、第二电机,22、砂轮,23、注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包括分别安装在工作台1 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架2以及底板3、成型机构和打磨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1中部开设有下料口4,且所述固定架2侧壁与注塑管23固定连接,用于制作弹簧的原材的注入;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工作台1、固定架2、侧板5、液压杆6、延伸板7、模具8、第一电机9、模芯15和螺杆16,所述工作台1顶端与侧板5 固定连接,所述侧板5侧壁与液压杆6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压杆6 端部与延伸板7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7与模具8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顶端与第一电机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轮10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10通过皮带11与转轴12顶端的转轮10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2底端与推杆13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 13接触有固定杆14的侧端,用于带动模芯15的竖向移动,所述固定杆14与模芯15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模芯15中部与螺杆16 贯穿连接,所述螺杆16底端与连接轴17固定连接;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工作台1、底板3、连接板18、限位杆19、电动推杆20、第二电机21和砂轮22,所述工作台1底端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8中部与限位杆19贯穿连接,用于螺杆16的限位,且所述限位杆19端部与电动推杆20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 底端一侧与第二电机2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与砂轮22固定连接。
所述模具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模具8都呈半圆状结构,两个所述模具8的内壁和模芯15的外壁都开设有螺纹状凹槽,且两个所述模具8和模芯15之间的螺纹状凹槽形成有弹簧结构的空腔,便于弹簧的成型,方便弹簧的脱模;所述固定架2呈倒U形结构与工作台1 顶面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顶面另外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5 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架2顶端中部与转轴12贯穿并转动连接,便于液压杆6的固定,方便转轴12的转动;所述液压杆6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所述液压杆6分别与延伸板7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延伸板7与工作台1顶面滑动连接,便于带动延伸板7的横向移动,方便模具8的合模;所述螺杆16底端与两个连接轴1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7的直径小于模芯15的直径,且所述连接轴17中部的限位杆19呈方形结构并与连接轴17贯穿且滑动连接,便于限位杆19的移动,方便弹簧的下料;所述连接板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18都与两个限位杆19贯穿并滑动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 18中部开设有用于砂轮22转动的开口,便于限位杆19的移动,方便弹簧表面的打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通过侧板5上的液压杆6的伸长带动延伸板7在工作台1顶面滑动,推动两个模具8合拢并进行压紧,使得两个模具8将模芯15固定在中间,再通过注塑管23进行注塑,使得制作弹簧的原材进入模具8和模芯15之间的空腔内,待原材冷却成型后,通过第一电机9 带动转轮10转动,通过皮带11带动转轴12和其上的转轮10同时转动,进而带动推杆13转动,推杆13转动后其两端分别抵住固定杆 14,进而带动固定杆14同时转动,使得固定杆14带动模芯15同时转动,因方形结构的限位杆19对螺杆16的限位,模芯15又与螺杆 16螺纹连接,使得模芯15转动后竖向移动,模芯15带动固定杆14 同时移动,使得固定杆14侧壁在推杆13上滑动后,模芯15离开模具8之间,再通过液压杆6的缩短使得两个模具8分离,使得成型后的弹簧通过工作台1中部的下料口4落下,进而完成下料;
当成型后的弹簧落在顶端的限位杆19上后,通过顶端的电动推杆20 先缩短带动限位杆19在连接轴17内部滑动,使得限位杆19移动后离开连接板18,使得弹簧落在底端的限位杆19上,再通过第二电机 21带动砂轮22转动,使得砂轮22对弹簧的外表面的分模线进行打磨,有利于去除弹簧注塑成型时形成的分模线,有利于提高弹簧的加工质量,当打磨完成后,通过顶端的电动推杆20的伸长带动限位杆 19回到原处,对螺杆16进行继续限位,再通过底端的电动推杆20 的缩短使得限位杆19与连接轴17分离后,使得弹簧落下,方便弹簧的取出,提高了加工效率。
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21可采用由淄博光大电机有限公司提供的 NMRV系列涡轮减速电动机及其配套电源和电路。
液压杆6采用的是yolon元隆气动旗舰店销售的HOB63液压缸,其配套电路可由商家提供。
电动推杆20采用江苏省路易厂家提供的XTL100电动推杆及其配套电源和电路。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在工作台(1)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架(2)以及底板(3)、成型机构和打磨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1)中部开设有下料口(4),且所述固定架(2)侧壁与注塑管(23)固定连接;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工作台(1)、固定架(2)、侧板(5)、液压杆(6)、延伸板(7)、模具(8)、第一电机(9)、模芯(15)和螺杆(16),所述工作台(1)顶端与侧板(5)固定连接,所述侧板(5)侧壁与液压杆(6)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压杆(6)端部与延伸板(7)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7)与模具(8)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顶端与第一电机(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轮(10)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10)通过皮带(11)与转轴(12)顶端的转轮(10)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2)底端与推杆(13)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13)接触有固定杆(14)的侧端,所述固定杆(14)与模芯(15)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模芯(15)中部与螺杆(16)贯穿连接,所述螺杆(16)底端与连接轴(17)固定连接;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工作台(1)、底板(3)、连接板(18)、限位杆(19)、电动推杆(20)、第二电机(21)和砂轮(22),所述工作台(1)底端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8)中部与限位杆(19)贯穿连接,且所述限位杆(19)端部与电动推杆(20)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底端一侧与第二电机(2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与砂轮(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模具(8)都呈半圆状结构,两个所述模具(8)的内壁和模芯(15)的外壁都开设有螺纹状凹槽,且两个所述模具(8)和模芯(15)之间的螺纹状凹槽形成有弹簧结构的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呈倒U形结构与工作台(1)顶面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顶面另外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5)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架(2)顶端中部与转轴(12)贯穿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6)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所述液压杆(6)分别与延伸板(7)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延伸板(7)与工作台(1)顶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6)底端与两个连接轴(1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7)的直径小于模芯(15)的直径,且所述连接轴(17)中部的限位杆(19)呈方形结构并与连接轴(17)贯穿且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18)都与两个限位杆(19)贯穿并滑动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18)中部开设有用于砂轮(22)转动的开口。
CN201920419361.8U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11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9361.8U CN210211115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9361.8U CN210211115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1115U true CN210211115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2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936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11115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11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0816A (zh) * 2019-03-29 2019-06-28 江苏丁是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0816A (zh) * 2019-03-29 2019-06-28 江苏丁是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11115U (zh)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CN110340333B (zh) 一种金属管件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
CN210969682U (zh) 一种便于产品取出的注塑模具
CN113043541A (zh) 一种注塑模具防粘斜顶结构
CN215921142U (zh) 自动脱模冲压模具
CN115635659A (zh) 一种基于汽车发电机整流桥的支架注塑成型模具定型装置
CN210968159U (zh) 一种叶尖模具制造用表面处理装置
CN209552367U (zh) 一种汽车注塑模具脱模机构
CN219378764U (zh) 一种便于模型脱模的机械外壳模具
CN109940816A (zh)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CN220562105U (zh) 一种锂电池塑料外壳注塑用顶出结构
CN219634428U (zh) 一种塑料模具的脱模机构
CN212528522U (zh) 一种模内注塑铝合金精密结构件
CN220095351U (zh) 一种防松脱的精密模具
CN216182445U (zh) 一种组合式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994714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齿轮抽芯机构
CN218776987U (zh) 一种自动更换模具的注胶装置
CN218803814U (zh) 一种多注塑模具加工装置
CN217621875U (zh) 一种易脱模的插接件盒体用成型模具
CN220387729U (zh) 一种充电器插针加工模具
CN220946351U (zh) 一种餐盒注塑成型装置
CN216544428U (zh) 一种高效更换工位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15320399U (zh) 一种来复线旋脱螺纹模具
CN220500061U (zh) 一种监视器半球支架的成型模具
CN219855568U (zh) 一种继电器外壳批量生产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