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7285U - 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07285U CN210207285U CN201920686205.8U CN201920686205U CN210207285U CN 210207285 U CN210207285 U CN 210207285U CN 201920686205 U CN201920686205 U CN 201920686205U CN 210207285 U CN210207285 U CN 2102072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ffusion
- air passage
- central
- head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至少包括:换能器、上壳体、下壳体和扩散头;所述下壳体上端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下端与所述扩散头上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换能器中心开设有导液孔,所述换能器插设在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扩散头中;所述扩散头开设有中心气道和扩散气道,所述扩散气道的进口连接扩散气源,所述中心气道的进口连接中心气源;所述换能器的工作头插设在所述中心气道中。中心气道和扩散气道相互独立,且它们中的气体可以通过供气装置调节流量、气压。喷涂液由所述导液孔流到工作头的工作面,发生雾化,受到中心气道和扩散气道的双重引导,形成扇形的雾化面,喷涂效果好,适合大面积、连续喷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超声喷涂参考图1,超声波喷头装置包括换能器100和外围气道200,换能器中100设有导液通道,外围气道200包裹换能器的工作端,外围气道200引导气体以圆柱体的形态自上而下进行覆盖工作端,这种方式只是形成了圆面的雾化覆盖区域300,在大面积喷涂场合需要多次往复的圆面覆盖才能保证全区域的覆盖,一个个圆面的重叠导致了喷涂层厚度差异较大,故喷涂效果不好,不适合大面积、平板类场合下的连续喷涂。另外,参考图2,一些扁平式的工作头101的一侧安装进液口201,对称一侧安装进气口301,气体在接触到工作端的工作面上形成线型的气体面大小需要多次调整进气出口与工作面的夹角及距离,不易调整,且在实际工作移动过程中,进出口与工作面的夹角及距离会偏移或松动,从而影响喷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涂效果好且适合大面积、平板类场合连续喷涂的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至少包括:换能器、上壳体、下壳体和扩散头;所述下壳体上端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下壳体下端与所述扩散头上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换能器中心开设有导液孔,所述换能器插设在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扩散头中;所述扩散头开设有中心气道和扩散气道,所述扩散气道布置在所述中心气道侧边,所述扩散气道的进口通过扩散进气通道连接扩散气源,所述中心气道的进口通过上、下壳体内腔连接中心气源;所述换能器的工作头插设在所述中心气道中,且所述工作头外壁与所述中心气道内壁形成气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扩散头下端具有两个凸块,且两个凸块之间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扩散气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凸块内侧面。
优选地,所述两个凸块对称布置在所述中心气道两侧,且所述凸块内侧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扩散气道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端连接有中心进气快接头,所述中心进气快接头与中心气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心气道进口通过所述下壳体内腔、上壳体内腔与中心进气快接头连通。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连接有扩散进气快接头;所述扩散进气通道设在所述下壳体的壁中,所述扩散进气通道与所述扩散气源通过所述扩散进气快接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扩散头内设有环形气道,所述环形气道与所述扩散气道和扩散进气通道分别连通。
优选地,所述扩散气道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气道的中心线之间呈一夹角。
优选地,所述扩散头通过出气道锁帽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中心线、下壳体中心线、扩散头中心线均与换能器中心线共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所述换能器中心开设有导液孔;同时所述扩散头开设有中心气道和扩散气道,所述扩散气道布置在所述中心气道侧边,所述扩散气道的进口连接扩散气源,所述中心气道的进口连接中心气源;以及所述换能器的工作头插设在所述中心气道中,且所述工作头外壁与所述中心气道内壁形成气体通道。可见,中心气道和扩散气道相互独立,且它们中的气体可以通过供气装置调节流量、气压。喷涂液由所述导液孔流到工作头的工作面,发生雾化,受到中心气道和扩散气道的双重引导,形成扇形的雾化面,喷涂效果好,适合大面积、连续喷涂。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喷头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喷头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立体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剖视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扩散头的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换能器
200 外围气道
300 雾化覆盖区域
101 扁平工作头
201 进液口
301 进气口
1 换能器
2 中心进气快接头
3 上壳体
4 扩散进气快接头
5 下壳体
6 出气道锁帽
7 扩散头
71 凸块
8 中心气道
9 扩散气道
10 导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3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至少包括:换能器1、上壳体3、下壳体5和扩散头7;所述下壳体5上端与所述上壳体3可拆卸地连接,下端与所述扩散头7上端可拆卸地连接。
参考图4,所述换能器1中心开设有导液孔10,所述换能器1插设在所述上壳体3、下壳体5和扩散头7中。喷涂液从所述导液孔10的进口进入,经所述导液孔10到所述换能器1的工作头的工作面,最终得到雾化。优选地,为了保证同轴度,所述下壳体5内壁设有台阶孔,所述换能器1外壁具有与所述台阶孔相匹配的台阶结构。
所述扩散头7开设有中心气道8和扩散气道9,所述的中心气道8和扩散气道9相互独立。所述扩散气道9布置在所述中心气道8侧边;优选地,所述扩散气道9的出口低于所述中心气道8的出口。所述扩散气道9的进口连接扩散气源(图中未示出),所述中心气道8的进口连接中心气源(图中未示出),见图4。
参考图4,所述换能器1的工作头插设在所述中心气道8中,且所述工作头外壁与所述中心气道8内壁形成气体通道,保证所述工作头四周都有气体通过,使得到达所述工作头工作面的气体比较均匀。气体首先进入所述上壳体3内腔、下壳体5内腔,在所述的上壳体3内腔、下壳体5内腔得到充分混合后,最后从所述中心气道8的出口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所述扩散头7下端具有两个凸块71,凸块71是由所述扩散头7下端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两个凸块71内表面围成一通槽,且所述通槽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扩散气道9的出口位于所述凸块71内侧面。优选地,所述两个凸块71对称布置在所述中心气道8两侧;优选地,所述凸块71内侧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扩散气道9的出口;换句话说,所述凸块71中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扩散气道9。具体地,所述凸块71为楔形块,楔形块外表面为圆弧面,内表面为斜面。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3上端连接有中心进气快接头2,所述中心进气快接头2与中心气源连接。气体从所述中心进气快接头2首先进入所述上壳体3内腔、下壳体5内腔,在所述的上壳体3内腔、下壳体5内腔得到充分混合后,最后从所述中心气道8的出口输出,见图3和图4。使用时,可以通过中心气源调节气体流量、气压,从而获得符合要求的气体流量、气压等。
优选地,所述中心气道8进口通过所述下壳体5内腔、上壳体3内腔与中心进气快接头2连通,具体地,所述中心气道8与所述下壳体5内腔连通,所述上壳体3内腔与所述下壳体5内腔连通,所述中心进气快接头2设置在上壳体3上,见图4。
参考图4,所述下壳体5连接有扩散进气快接头4,所述扩散进气快接头4与扩散气源连接,所述扩散气道9与所述扩散进气快接头4连接。优选地,所述扩散进气快接头4设在所述下壳体5侧面。
所述下壳体5连接有扩散进气快接头4;所述扩散进气通道(图中未标出)设在所述下壳体5的壁中,所述扩散进气通道与所述扩散气源通过所述扩散进气快接头4连接。
为了使得气体得到充分混合,参考图4和图5,所述扩散头7内开设有环形气道(图中未标出);所述环形气道与所述扩散气道9和扩散进气通道分别连通。气体经所述扩散进气快接头4首先进入下壳体5中的扩散进气通道,再进入所述环形气道,在环形气道得到充分混合后,再从所述扩散气道9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述扩散气道9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气道8的中心线之间呈一夹角。通过改变所述扩散气道9的倾斜度实现改变所述扩散气道9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气道8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夹角不同,气体的扩散范围不同。根据需要扩散的范围,选取合适的夹角,即选取合适的所述扩散头7,再将选取的扩散头7安装在所述下壳体5上即可。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换散头,所述扩散头7通过出气道锁帽6与所述下壳体5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出气道锁帽6套设在所述扩散头7和下壳体5外壁,只要锁紧所述出气道锁帽6就能使得所述下壳体5与所述换散头固定连接在一起,见图4。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3中心线、下壳体5中心线、扩散头7中心线均与换能器1中心线共线,见图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由于所述换能器1中心开设有导液孔10;同时所述扩散头7开设有中心气道8和扩散气道9,所述扩散气道9布置在所述中心气道8侧边,所述扩散气道9的进口连接扩散气源,所述中心气道8的进口连接中心气源;以及所述换能器1的工作头插设在所述中心气道8中,且所述工作头外壁与所述中心气道8内壁形成气体通道。可见,中心气道8和扩散气道9相互独立,且它们中的气体可以通过供气装置调节流量、气压。喷涂液由所述导液孔10流到工作头的工作面,发生雾化,受到中心气道8和扩散气道9的双重引导,形成扇形的雾化面,喷涂效果好,适合大面积、连续喷涂。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换能器、上壳体、下壳体和扩散头;所述下壳体上端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下壳体下端与所述扩散头上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换能器中心开设有导液孔,所述换能器插设在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扩散头中;所述扩散头开设有中心气道和扩散气道,所述扩散气道布置在所述中心气道侧边,所述扩散气道的进口通过扩散进气通道连接扩散气源,所述中心气道的进口通过上、下壳体内腔连接中心气源;所述换能器的工作头插设在所述中心气道中,且所述工作头外壁与所述中心气道内壁形成气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头下端具有两个凸块,且两个凸块之间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扩散气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凸块内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凸块对称布置在所述中心气道两侧,且所述凸块内侧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扩散气道的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端连接有中心进气快接头,所述中心进气快接头与中心气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气道进口通过所述下壳体内腔、上壳体内腔与中心进气快接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连接有扩散进气快接头;所述扩散进气通道设在所述下壳体的壁中,所述扩散进气通道与所述扩散气源通过所述扩散进气快接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头内设有环形气道,所述环形气道与所述扩散气道和扩散进气通道分别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气道的中心线与所述中心气道的中心线之间呈一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头通过出气道锁帽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中心线、下壳体中心线、扩散头中心线均与换能器中心线共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86205.8U CN210207285U (zh) | 2019-05-14 | 2019-05-14 | 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86205.8U CN210207285U (zh) | 2019-05-14 | 2019-05-14 | 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07285U true CN210207285U (zh) | 2020-03-31 |
Family
ID=6992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86205.8U Active CN210207285U (zh) | 2019-05-14 | 2019-05-14 | 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07285U (zh) |
-
2019
- 2019-05-14 CN CN201920686205.8U patent/CN2102072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485900A1 (en) | Spray nozzle assembly | |
WO2022156510A1 (zh) | 加热组件及雾化装置 | |
TW200631619A (en) |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atomizer | |
US3744722A (en) | Nebulizer | |
CN110918284A (zh) | 介质雾化喷嘴、喷雾装置和喷雾机 | |
US10272456B2 (en) | Spraying apparatus | |
CN211801978U (zh) | 一种雾化强化的超声波雾化喷嘴 | |
CN210207285U (zh) | 一种采用扩散式气道的超声波喷头结构 | |
CN108954306B (zh) | 一种燃烧器 | |
WO2023155476A1 (zh) |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 |
CN219069464U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2759192U (zh) | 一种气缸式可调流量的雾化装置 | |
CN113100492B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3762576U (zh) | 一种结合二流体和超声雾化方式的引流式超声喷头结构 | |
CN212215966U (zh) | 手提式喷雾器的喷嘴机构 | |
TWI569879B (zh) | nozzle | |
CN213557987U (zh) | 一种外表面引流式的超声喷头 | |
TWM600659U (zh) | 晶圓表面顆粒清洗噴嘴 | |
WO2023123243A1 (zh) |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器的装配方法 | |
CN112844933A (zh) | 一种雾化强化的超声波雾化喷嘴 | |
CN216678672U (zh) | 一种气液喷头 | |
WO2023123248A1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20326842U (zh) | 一种雾化座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7816775U (zh) | 一种雾化喷嘴及废液焚烧装置 | |
CN221619772U (zh) | 一种外混式雾化喷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