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7294U - 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7294U
CN210197294U CN201920902355.8U CN201920902355U CN210197294U CN 210197294 U CN210197294 U CN 210197294U CN 201920902355 U CN201920902355 U CN 201920902355U CN 210197294 U CN210197294 U CN 210197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air
connecting plate
nitrogen separation
nit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23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aoxiang Peng
彭少翔
Qingcui Li
李清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Jan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Jan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Jan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Jan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23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7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7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7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属于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在节约运行成本的前提下,将配气系统中进气的氧含量提高,在富氧的环境下提高垃圾热解的温度,从而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气体收集罩和多个氧氮分离单元,所述氧氮分离单元通过引风扇和送风管将空气送入导气管,导气管内的高强磁棒产生磁场,利用氮氧的磁化率差异,导致空气在导气管内实现分层,流经后端时被氧氮分离隔挡管分离,富氮空气排出导气管,富氧空气则进入下一个氧氮分离单元进一步提高氧气纯度或直接进入气体收集罩内准备使用,所述气体收集罩为锥型罩体。

Description

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属于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温热解配气系统中氧气含量的提高。
背景技术
圾低温热解过程中由于垃圾自身热值不高,生活垃圾在热解过程中依靠自身的热值来热解,温度只能达到200度以下,这对垃圾处理的效率影响很大。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普遍的是需要添加辅助燃料或者做前期垃圾分拣,才能维持垃圾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转,这也导致了整体运行成本过高。经过我们多年的试验,发现生活垃圾碳化后最理想的热裂解温度是300-380℃,这个温度的二噁英的产生量非常小,并且处理效率高。而提高垃圾的热裂解温度,最好的方法是使垃圾处于富氧环境下。因此我们有必要研发一种提高进气氧含量的低温热解配气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在节约运行成本的前提下,将配气系统中进气的氧含量提高,在富氧的环境下提高垃圾热解的温度,从而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气体收集罩和多个氧氮分离单元;
所述氧氮分离单元包括导气管、前连接板、后连接板、高强磁棒、固定槽、引风扇、送风管、氧氮分离隔挡管,多个导气管均为空心管状结构且其两端分别密封固定在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上的,每个导气管的中心均固定安装有一根高强磁棒,高强磁棒后段套装有氧氮分离隔挡管且氧氮分离隔挡管固定在后连接板上,前连接板对应高强磁棒与导气管内壁间隙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进气口,后连接板对应高强磁棒与氧氮分离隔挡管内壁间隙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富氧空气出口,导气管后端对应氧氮分离隔挡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部的富氮空气出口,固定槽内安装有多个引风扇,且固定槽上对应引风扇的位置均开设有引风口,固定槽通过多个送风管与前连接板固定连接,每个送风管均对应连通一个引风口和多个前连接板上的进气口;
所述气体收集罩为锥型罩体,气体收集罩的敞口端边缘设有法兰孔且其缩口端设有富氧送气管;
所述后连接板和固定槽上均设有法兰孔,相邻氧氮分离单元通过螺栓与后连接板和固定槽上的法兰孔配合连接实现密封串联,位于最后端的氧氮分离单元与气体收集罩通过螺栓与法兰孔配合实现密封连接。
所述高强磁棒的棒体表面满布粘接有不锈钢细卷丝。
所述的高强磁棒为汝铁硼高强磁棒。
所述高强磁棒的磁场强度为10000-15000高斯。
所述引风扇上设有调速器。
所述导气管、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固定槽、送风管、氧氮分离隔挡管均为PVC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氧氮分离单元串联使用,通过引风扇和送风管将空气送入导气管,导气管内的高强磁棒产生磁场,利用氮氧的磁化率差异,导致空气在导气管内实现分层,流经后端时被氧氮分离隔挡管分离,富氮空气排出导气管,富氧空气则进入下一个氧氮分离单元进一步提高氧气纯度或直接进入气体收集罩内准备使用,在节约运行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供应气内氧含量,从而使垃圾热解处于富氧环境,提高热解温度,进而提高垃圾热解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为氧氮分离单元,2为气体收集罩,11为导气管,12为前连接板,13为后连接板,14为高强磁棒,15为固定槽,16为引风扇,17为引风口,18为送风管,19为氧氮分离隔挡管,20为不锈钢细卷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气体收集罩2和多个氧氮分离单元1;
所述氧氮分离单元包括导气管11、前连接板12、后连接板13、高强磁棒14、固定槽15、引风扇16、送风管18、氧氮分离隔挡管19,多个导气管12均为空心管状结构且其两端分别密封固定在前连接板12和后连接板13上的,每个导气管12的中心均固定安装有一根高强磁棒14,高强磁棒14后段套装有氧氮分离隔挡管19且氧氮分离隔挡管19固定在后连接板13上,前连接板12对应高强磁棒14与导气管11内壁间隙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进气口,后连接板13对应高强磁棒14与氧氮分离隔挡管19内壁间隙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富氧空气出口,导气管12后端对应氧氮分离隔挡管19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部的富氮空气出口,固定槽15内安装有多个引风扇16,且固定槽15上对应引风扇16的位置均开设有引风口17,固定槽15通过多个送风管18与前连接板12固定连接,每个送风管18均对应连通一个引风口17和多个前连接板12上的进气口;
所述气体收集罩2为锥型罩体,气体收集罩2的敞口端边缘设有法兰孔且其缩口端设有富氧送气管;
所述后连接板13和固定槽15上均设有法兰孔,相邻氧氮分离单元1通过螺栓与后连接板13和固定槽15上的法兰孔配合连接实现密封串联,位于最后端的氧氮分离单元1与气体收集罩2通过螺栓与法兰孔配合实现密封连接。
氧氮分离单元1的工作过程:通过引风扇16和送风管18将空气送入导气管11,导气管11内的高强磁棒14产生磁场,利用氮氧的磁化率差异,导致空气在导气管11内实现分层,流经后端时被氧氮分离隔挡管19分离,富氮空气通过富氮空气出口排出导气管,富氧空气则通过富氧空气出口进入下一个氧氮分离单元1进一步提高氧气纯度或直接进入气体收集罩2内准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氧氮分离单元1串联运行,逐级进行氧氮分离,提高供应气的氧气浓度,使进入热裂解炉内的供应气的氧气浓度至28%以上,在节约运行成本的前提下,使垃圾热解处于富氧环境,提高热解温度,进而提高垃圾热解效率。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结构,两个氧氮分离单元1串联连接,实现氧气的两级提纯,提纯后的供应气进入气体收集罩2中;高强磁棒14长度380mm,直径25mm,导气管11的直径为90mm,氧氮分离隔挡管19的直径为50mm,引风口17的直径为12mm,富氮空气出口的直径为12mm,富氧空气出口的直径为10mm,9个导气管11并联构成一个氧氮分离单元。
所述高强磁棒14的棒体表面满布粘接有不锈钢细卷丝20,增加磁场与气体接触面,提高氧氮分离效率。
所述的高强磁棒14为汝铁硼高强磁棒。
所述高强磁棒14的磁场强度为10000-15000高斯。
所述引风扇16上设有调速器,引风扇16推动气体流动,以调速器控制引风扇16的转速,实现气体流动速度的变化,从而实现最佳氧气浓度的调节。
所述导气管11、前连接板12、后连接板13、固定槽15、送风管18、氧氮分离隔挡管19均为PVC材料制作。这些部件采用不导磁的PVC材料,可以避免因内部磁场紊乱而导致氧氮离子混乱。本实用新型中上述部件可以采用所有不导磁的材质,但是这里选用PVC是因为加工比较简单,而且强度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气体收集罩(2)和多个氧氮分离单元(1);
所述氧氮分离单元包括导气管(11)、前连接板(12)、后连接板(13)、高强磁棒(14)、固定槽(15)、引风扇(16)、送风管(18)、氧氮分离隔挡管(19),多个导气管(11)均为空心管状结构且其两端分别密封固定在前连接板(12)和后连接板(13)上的,每个导气管(11)的中心均固定安装有一根高强磁棒(14),高强磁棒(14)后段套装有氧氮分离隔挡管(19)且氧氮分离隔挡管(19)固定在后连接板(13)上,前连接板(12)对应高强磁棒(14)与导气管(11)内壁间隙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进气口,后连接板(13)对应高强磁棒(14)与氧氮分离隔挡管(19)内壁间隙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富氧空气出口,导气管(11)后端对应氧氮分离隔挡管(19)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部的富氮空气出口,固定槽(15)内安装有多个引风扇(16),且固定槽(15)上对应引风扇(16)的位置均开设有引风口(17),固定槽(15)通过多个送风管(18)与前连接板(12)固定连接,每个送风管(18)均对应连通一个引风口(17)和多个前连接板(12)上的进气口;
所述气体收集罩(2)为锥型罩体,气体收集罩(2)的敞口端边缘设有法兰孔且其缩口端设有富氧送气管;
所述后连接板(13)和固定槽(15)上均设有法兰孔,相邻氧氮分离单元(1)通过螺栓与后连接板(13)和固定槽(15)上的法兰孔配合连接实现密封串联,位于最后端的氧氮分离单元(1)与气体收集罩(2)通过螺栓与法兰孔配合实现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磁棒(14)的棒体表面满布粘接有不锈钢细卷丝(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磁棒(14)为汝铁硼高强磁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磁棒(14)的磁场强度为10000-15000高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扇(16)上设有调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11)、前连接板(12)、后连接板(13)、固定槽(15)、送风管(18)、氧氮分离隔挡管(19)均为PVC材料制作。
CN201920902355.8U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 Active CN210197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2355.8U CN210197294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2355.8U CN210197294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7294U true CN210197294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0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2355.8U Active CN210197294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72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718A (zh) * 2019-06-17 2019-08-16 云南简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微动力富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718A (zh) * 2019-06-17 2019-08-16 云南简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微动力富氧装置
CN110131718B (zh) * 2019-06-17 2024-03-19 云南简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微动力富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97294U (zh) 一种微动力富氧装置
CN201032158Y (zh) 高效节能排风装置
CN110131718B (zh) 微动力富氧装置
CN218380391U (zh) 一种烘干设备用热量回收装置
CN201662340U (zh) 废气热交换装置
CN209910410U (zh) 一种反应炉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15712847U (zh) 一种非高炉炼铁用进气提纯装置
CN104399321B (zh) 列管式风冷器及密闭矿热炉烟气净化方法和管内清灰方法
CN21082550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蒸发装置
CN206772058U (zh) 再生铝熔炼烟气净化降温系统
CN216094246U (zh) 一种新型电袋组合除尘装置
CN208878247U (zh) 一种废气处理消风减排装置
CN207957925U (zh) 一种磁动力富氧设备
CN203159634U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多流程换热器
CN212119469U (zh) 高露点氢气回收及再生设备
CN217094438U (zh) 一种碳灰分离装置
CN117282212B (zh) 一种沉积炉尾气发电系统与尾气处理方法
CN219334588U (zh) 一种旋风筒双通道进风结构
CN110280122A (zh) 一种电解车间有动力的双烟管配置方法及系统
CN210410036U (zh) 高温燃气多级净化装置
CN220899948U (zh) 一种顶吹炼铜废气处理装置
CN216936480U (zh) 一种用于对金属废气颗粒的回收装置
CN213348293U (zh) 一种亚克力板有机废气燃烧处理回收装置
CN205403517U (zh) 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2315655U (zh) 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的气体裂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