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1589U - 自适应承载底盘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承载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1589U
CN210191589U CN201920730258.5U CN201920730258U CN210191589U CN 210191589 U CN210191589 U CN 210191589U CN 201920730258 U CN201920730258 U CN 201920730258U CN 210191589 U CN210191589 U CN 210191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frame
rotating shaft
chassi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302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ingyun Jia
贾凌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i Rui Robot Co Ltd
Zhejiang Mairui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i Rui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i Rui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i Rui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302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1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1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1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承载底盘,包括:底盘架、铰接平台、浮动架、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机构、第一活动脚轮组和第二活动脚轮组;浮动架的前端铰接至底盘架;铰接平台的前端铰接至底盘架且铰接平台的后端铰接至浮动架;第二活动脚轮组包含两个第二支撑脚轮、用于安装第二支撑脚轮的第二脚轮架、第二转轴、用于转动支撑第二转轴的第二转轴固定座和第二衬套;第二转轴转动连接至设置于第二脚轮架的转动孔内;第二衬套安装于第二脚轮架的转动孔内;第二转轴固定座固定至浮动架的后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自适应承载底盘运输物品时,物品的重量分摊在驱动轮和第一活动脚轮组及第二活动脚轮组上,保证了驱动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Description

自适应承载底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承载底盘。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承载底盘无法保证驱动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驱动轮与地面产生摩擦,不利用货物的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较小,结构紧凑的稳定的自适应承载底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承载底盘,包括:底盘架、用于支撑货物的铰接平台和浮动架;浮动架的前端铰接至底盘架;铰接平台的前端铰接至底盘架且铰接平台的后端铰接至浮动架;还包括:两个驱动轮、用于驱动驱动轮的两个驱动机构、第一活动脚轮组和第二活动脚轮组;两个驱动轮可转动安装于底盘架两侧;两个驱动机构固定至底盘架且分别连接至两个驱动轮;第一活动脚轮组转动连接至底盘架的前端;第二活动脚轮组转动连接至浮动架的后端;第一活动脚轮组包含两个第一支撑脚轮、用于安装第一支撑脚轮的第一脚轮架、第一转轴、用于转动支撑第一转轴的第一转轴固定座和第一衬套;第一转轴转动安装至设置于第一脚轮架的转动孔内;第一衬套安装于第一脚轮架的转动孔内;第一转轴固定座固定至底盘架的前端;第二活动脚轮组包含两个第二支撑脚轮、用于安装第二支撑脚轮的第二脚轮架、第二转轴、用于转动支撑第二转轴的第二转轴固定座和第二衬套;第二转轴转动安装至设置于第二脚轮架的转动孔内;第二衬套安装于第二脚轮架的转动孔内;第二转轴固定座固定至浮动架的后端。
进一步地,第一转轴的转动轴线和第二转轴的转动轴线与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浮动架的前端通过两个第一铰接组件铰接至底盘架;第一铰接组件包含:第一铰接固定架和第一铰接转轴;浮动架的两侧设有支撑肋;支撑肋与浮动架垂直;支撑肋的前端设有与第一铰接转轴配合的第一铰接孔;第一铰接转轴穿过第一铰接孔并与第一铰接固定架连接;第一铰接固定架固定至底盘架。
进一步地,第一铰接组件还包含第一铰接衬套;第一铰接衬套安装于第一铰接孔内。
进一步地,铰接平台的前端通过两个第二铰接组件铰接至底盘架;第二铰接组件包含:第二铰接固定架和第二铰接转轴;铰接平台的前端两侧设有两个前支撑臂;前支撑臂垂直于铰接平台;前支撑臂上设有与第二铰接转轴配合的第二铰接孔;第二铰接转轴穿过第二铰接孔并与第二铰接固定架连接;第二铰接固定架固定至底盘架。
进一步地,第二铰接组件还包含第二铰接衬套;第二铰接衬套安装于第二铰接孔内。
进一步地,铰接平台的后端通过两个第三铰接组件铰接至浮动架;第三铰接组件包含:第三铰接固定架、用于支撑铰接平台的第三铰接转轴和用于支撑浮动架的第四铰接转轴;铰接平台的后端延伸有两个后支撑臂;后支撑臂垂直于铰接平台;后支撑臂上设有与第三铰接转轴配合的第三铰接孔;第三铰接转轴穿过第三铰接孔并与第三铰接固定架连接;支撑肋的后端设有与第四铰接转轴配合的第四铰接孔;第四铰接转轴穿过第四铰接孔并与第三铰接固定架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铰接组件还包含第三铰接衬套和第四铰接衬套;第三铰接衬套安装于第三铰接孔内;第四铰接衬套安装于第四铰接孔内。
进一步地,第四铰接孔距离底盘架的前端的距离小于第二转轴固定座距离底盘架的前端的距离。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含电机和减速机构;减速机构一端连接至电机且另一端连接至驱动轮;电机的电机轴与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自适应承载底盘通过铰接平台、浮动架以及底盘架之间的铰接连接以及设置在浮动架上的第二活动脚轮组,当铰接平台上运载物品时,物品的重量分摊在驱动轮和第一活动脚轮组及第二活动脚轮组上,保证了驱动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承载底盘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承载底盘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平台和浮动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平台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浮动架和第二活动脚轮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脚轮组的示意图。
自适应承载底盘100,底盘架10,铰接平台20,前支撑臂21,第二铰接孔22,后支撑臂23,第三铰接孔24,浮动架30,支撑肋31,第一铰接孔32,第四铰接孔33,驱动轮40,驱动机构41,第一活动脚轮组50,第一支撑脚轮51,第一脚轮架52,第一转轴53,第一转轴固定座54,第一衬套55,第二活动脚轮组60,第二支撑脚轮61,第二脚轮架62,第二转轴63,第二转轴固定座64,第二衬套65,第一铰接组件70,第一铰接固定架71,第一铰接转轴72,第一铰接衬套73,第二铰接组件80,第二铰接固定架81,第二铰接转轴82,第二铰接衬套83,第三铰接组件90,第三铰接固定架91,第三铰接转轴92,第四铰接转轴93,第三铰接衬套94,第四铰接衬套9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适应承载底盘100,用于承载装运货物。该自适应承载底盘100包括底盘架10、用于支撑货物的铰接平台20和浮动架30。浮动架30的前端铰接至底盘架10,铰接平台20的前端铰接至底盘架10且铰接平台20的后端铰接至浮动架30。
具体而言,铰接平台20位于底盘架10何浮动架30的上方,且浮动架30位于底盘架10的后部。
该自适应承载底盘100还包括:两个驱动轮40、用于驱动该驱动轮40的两个驱动机构41、第一活动脚轮组50和第二活动脚轮组60。
具体而言,两个驱动轮40可转动安装于底盘架10,且位于底盘架10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驱动机构41固定底盘架10且分别连接至两个驱动轮40。第一活动脚轮组50转动连接至底盘架10的前端。第二活动脚轮组60转动连接至浮动架30的后端。其中,第一活动脚轮组50包含两个第一支撑脚轮51、用于安装第一支撑脚轮51的第一脚轮架52、第一转轴53、用于转动支撑第一转轴53的第一转轴固定座54和第一衬套55。第一转轴53转动安装至设置于第一脚轮架52的转动孔内;第一衬套55安装于第二脚轮架52的转动孔内.第一转轴固定座54固定至底盘架10的前端。第二活动脚轮组60在结构上与第一活动脚轮组50基本相同,其包含两个第二支撑脚轮61、用于安装第二支撑脚轮61的第二脚轮架62、第二转轴63、用于转动支撑第二转轴63的第二转轴固定座64和第二衬套65。第二转轴63转动安装至设置于第二脚轮架62的转动孔内;第二衬套65安装于第二脚轮架52的转动孔内,第二转轴固定座64固定至浮动架30的后端。本实施例中,第一衬套55和第二衬套65为无油衬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转轴53的转动轴线和第二转轴63的转动轴线与驱动轮40的转动轴线垂直。
具体而言,第一转轴53的转动轴线和第二转轴63的转动轴线与驱动轮40的转动轴线垂直设置,使得第一活动脚轮组50和第二活动脚轮组60的转动方向与自适应承载底盘100的运行方向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浮动架30的前端通过两个第一铰接组件70铰接至底盘架10。第一铰接组件70包含:第一铰接固定架71和第一铰接转轴72。浮动架30的两侧设有支撑肋31。支撑肋31与浮动架30垂直。支撑肋31的前端设有与第一铰接转轴72配合的第一铰接孔32。第一铰接转轴72穿过第一铰接孔32并与第一铰接固定架71连接。第一铰接固定架71固定至底盘架10,第一铰接固定架71通过螺钉固定至底盘架10。
具体而言,第一铰接固定架71固定至底盘架10的下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铰接组件70还包含第一铰接衬套73。第一铰接衬套73安装于第一铰接孔32内。具体而言,第一铰接衬套73确保浮动架30可以更加顺畅的在第一铰接组件70中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衬套73为无油衬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铰接平台20的前端通过两个第二铰接组件80铰接至底盘架10。第二铰接组件80包含:第二铰接固定架81和第二铰接转轴82。铰接平台20的前端两侧设有两个前支撑臂21。前支撑臂21垂直于铰接平台20。前支撑臂21上设有与第二铰接转轴82配合的第二铰接孔22。第二铰接转轴82穿过第二铰接孔22并与第二铰接固定架81连接。第二铰接固定架81固定至底盘架10,第二铰接固定架81通过螺钉固定至底盘架1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铰接组件80还包含第二铰接衬套83。第二铰接衬套83安装于所述第二铰接孔22内。具体而言,第二铰接衬套83确保铰接平台20可以更加顺畅的在第二铰接组件80中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衬套83为无油衬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铰接平台20的后端通过两个第三铰接组件90铰接至浮动架30。第三铰接组件90包含:第三铰接固定架91、用于支撑铰接平台20的第三铰接转轴92和用于支撑浮动架30的第四铰接转轴93。铰接平台20的后端延伸有两个后支撑臂23。后支撑臂23垂直于铰接平台20。后支撑臂23上设有与第三铰接转轴92配合的第三铰接孔24。第三铰接转轴92穿过第三铰接孔24并与第三铰接固定架91连接。支撑肋31的后端设有与第四铰接转轴93配合的第四铰接孔33。第四铰接转轴93穿过第四铰接孔33并与第三铰接固定架91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铰接组件90还包含第三铰接衬套94和第四铰接衬套95。第三铰接衬套94安装于第三铰接孔24内。第四铰接衬套95安装于第四铰接孔33内。
具体而言,第三铰接衬套94和第四铰接衬套95确保铰接平台20和浮动架30可以更加顺畅的在第三铰接组件90中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铰接衬套94和第四铰接衬套95为无油衬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四铰接孔33距离底盘架10的前端的距离小于第二转轴固定座64距离底盘架10的前端的距离。
具体而言,第四铰接孔33距离底盘架10的前端的距离小于第二转轴固定座64距离底盘架10的前端的距离可以确保铰接平台20在浮动架30上的受力点大致位于浮动架30的中部位置,确保浮动架30能够对铰接平台20提供稳定的支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机构41包含电机和减速机构。减速机构一端连接至电机且另一端连接至驱动轮40。电机的电机轴与驱动轮40的转动轴线垂直。
具体而言,电机和减速机构均位于两个驱动轮40之间,电机的电机轴与驱动轮40的转动轴线垂直可以减小自适应承载底盘100的横向距离,有利于自适应承载底盘100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承载底盘,包括:底盘架、用于支撑货物的铰接平台和浮动架;所述浮动架的前端铰接至所述底盘架;所述铰接平台的前端铰接至所述底盘架且所述铰接平台的后端铰接至所述浮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承载底盘还包括:两个驱动轮、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的两个驱动机构、第一活动脚轮组和第二活动脚轮组;两个所述驱动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底盘架两侧;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至所述底盘架且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驱动轮;所述第一活动脚轮组转动连接至所述底盘架的前端;所述第二活动脚轮组转动连接至所述浮动架的后端;所述第一活动脚轮组包含两个第一支撑脚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支撑脚轮的第一脚轮架、第一转轴、用于转动支撑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转轴固定座和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至设置于所述第一脚轮架的转动孔内;所述第一衬套安装于所述第一脚轮架的转动孔内;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座固定至所述底盘架的前端;所述第二活动脚轮组包含两个第二支撑脚轮、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脚轮的第二脚轮架、第二转轴、用于转动支撑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转轴固定座和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至设置于所述第二脚轮架的转动孔内;所述第二衬套安装于所述第二脚轮架的转动孔内;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座固定至所述浮动架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承载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承载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动架的前端通过两个第一铰接组件铰接至所述底盘架;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含:第一铰接固定架和第一铰接转轴;所述浮动架的两侧设有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与所述浮动架垂直;所述支撑肋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铰接转轴配合的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铰接孔并与所述第一铰接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固定架固定至所述底盘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承载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铰接组件还包含第一铰接衬套;所述第一铰接衬套安装于所述第一铰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承载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平台的前端通过两个第二铰接组件铰接至所述底盘架;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含:第二铰接固定架和第二铰接转轴;所述铰接平台的前端两侧设有两个前支撑臂;所述前支撑臂垂直于所述铰接平台;所述前支撑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铰接转轴配合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铰接孔并与所述第二铰接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固定架固定至所述底盘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承载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铰接组件还包含第二铰接衬套;所述第二铰接衬套安装于所述第二铰接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承载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平台的后端通过两个第三铰接组件铰接至所述浮动架;所述第三铰接组件包含:第三铰接固定架、用于支撑所述铰接平台的第三铰接转轴和用于支撑所述浮动架的第四铰接转轴;所述铰接平台的后端延伸有两个后支撑臂;所述后支撑臂垂直于所述铰接平台;所述后支撑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铰接转轴配合的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三铰接转轴穿过所述第三铰接孔并与所述第三铰接固定架连接;所述支撑肋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四铰接转轴配合的第四铰接孔;所述第四铰接转轴穿过所述第四铰接孔并与所述第三铰接固定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承载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铰接组件还包含第三铰接衬套和第四铰接衬套;所述第三铰接衬套安装于所述第三铰接孔内;所述第四铰接衬套安装于所述第四铰接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承载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铰接孔距离所述底盘架的前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座距离所述底盘架的前端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承载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含电机和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一端连接至电机且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轮;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垂直。
CN201920730258.5U 2019-05-21 2019-05-21 自适应承载底盘 Active CN210191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0258.5U CN210191589U (zh) 2019-05-21 2019-05-21 自适应承载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0258.5U CN210191589U (zh) 2019-05-21 2019-05-21 自适应承载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1589U true CN210191589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0258.5U Active CN210191589U (zh) 2019-05-21 2019-05-21 自适应承载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15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6072A (zh) * 2020-07-08 2020-10-16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向背负式agv的车架支撑结构及托盘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6072A (zh) * 2020-07-08 2020-10-16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向背负式agv的车架支撑结构及托盘车
CN111776072B (zh) * 2020-07-08 2021-03-02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向背负式agv的车架支撑结构及托盘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3793B (zh) 一种无人搬运小车
CN105730553A (zh) 一种可自适应地面变形的agv底盘结构
CN210191589U (zh) 自适应承载底盘
CA2344581A1 (en) Improved front-wheel suspension for buses and such
KR0180371B1 (ko) 자동차의 현가장치
JPS6042041B2 (ja) 自動車の後車輪懸架装置
CN111469948A (zh) 一种agv车
CN110722954A (zh) 底盘及自动加料机器人
FI89570C (fi) Axelkonstruktion foer ett nyttofordon
CN108382459B (zh) 一种前悬架转向节总成系统
CN209382137U (zh) 搬运机器人底盘
CN213973548U (zh) 一种设置有直连电机的agv智能搬运装置及直连电机
CN209831637U (zh) 一种适应于地面的分拣机器人底盘机构
CN111137373B (zh) 无人引导搬运车及其底盘
CN212220375U (zh) Agv底盘结构
CN217294189U (zh) 一种后悬架平衡轴支撑结构
CN202827757U (zh) 低地板铰接式列车或客车的铰接系统
CN205819319U (zh) 0度台车
CN210455015U (zh) 一种驱动轮及脚轮共同承重的铰链底盘
CN215553659U (zh) 新型agv轮体机构以及agv小车
CN215904270U (zh) 一种车身减震结构及智控小车
CN214775195U (zh) 一种高效双轮减震轮组
CN216033574U (zh) 一种车轮双臂拖曳悬挂装置及无人车
CN219635213U (zh) 导向装置、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NL2009111C2 (nl) Wielophanging voor een sturend wiel van een voertui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