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1186U - 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1186U
CN210191186U CN201920942900.6U CN201920942900U CN210191186U CN 210191186 U CN210191186 U CN 210191186U CN 201920942900 U CN201920942900 U CN 201920942900U CN 210191186 U CN210191186 U CN 210191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mounting structure
outer plate
vehicle
charg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29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onghui Ma
马东辉
Song Li
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29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1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1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1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包括: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设置有充电口;轮罩外板,所述轮罩外板设置有敞开口,所述敞开口与所述充电口相对设置;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在所述轮罩外板的内侧与所述轮罩外板连接,且所述充电座的插接口从所述充电口显露。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解决了侧围外板的充电口距离充电座的插接口深度较深、视觉效果差以及不方便插电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电能驱动的车辆,会在车辆上设置充电口,如为传统车辆加油一样,需要通过插接充电接头来为车辆充电,进而来补充能量。
但是,如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设置在车辆上的充电座3’,其设置在轮罩外板2’和侧围外板1’之间,其相对于侧围外板1’的充电口的深度H较深,不仅视觉效果差,还导致不方便插电的问题。
所以上述技术问题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包括:
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设置有充电口;
轮罩外板,所述轮罩外板设置有敞开口,所述敞开口与所述充电口相对设置;
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在所述轮罩外板的内侧与所述轮罩外板连接,且所述充电座的插接口从所述充电口显露。
具体地,所述轮罩外板包括本体部和与所述本体部连接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自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侧围外板延伸,所述敞开口形成在所述凸出部的顶壁。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还包括:
安装板,所述充电座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凸出部的侧壁。
具体地,所述安装板具有过线孔,所述充电座的一端具有线缆引出部,所述线缆引出部与所述过线孔相对,所述插接口形成在所述充电座的另一端且该端伸出所述侧围外板外。
具体地,所述敞开口形成于所述凸出部的顶壁的中部,所述侧围外板从外表面向内表面形成凹陷部,所述充电口形成在所述凹陷部的底壁上,所述凹陷部用于安装充电口盖;
其中,所述敞开口环绕在所述凹陷部的一周,所述凸出部的顶壁与所述侧围外板内表面连接。
具体地,所述凸出部的顶壁为弯折状以在所述凸出部的顶壁形成一周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隔振胶与所述侧围外板内表面连接。
具体地,所述凹陷部包括弯折连接的侧壁和底壁,所述充电座的插接口一周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搭接。
具体地,所述安装板的侧边间隔的分布有多个安装爪,所述安装爪从所述安装板一侧表面向另一侧表面方向延伸,所述安装爪上设置有安装通孔。
具体地,所述安装板的过线孔的一周间隔的设置有多个螺栓连接孔,所述螺栓连接孔与所述充电座通过螺栓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
所述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包括:
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设置有充电口;
轮罩外板,所述轮罩外板设置有敞开口,所述敞开口与所述充电口相对设置;
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在所述轮罩外板的内侧与所述轮罩外板连接,且所述充电座的插接口从所述充电口显露。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在轮罩外板上设置敞开口,并使敞开口与侧围外板上的充电口相对,同时将充电座与轮罩外板的内壁连接。上述的充电座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充电座并不是安装在轮罩外板与侧围外板之间,而是安装在轮罩外板的内壁上,此种方式有效的减少了轮罩外板上的敞开口到侧围外板上的充电口的距离,进而能够进一步的缩减充电座的插接口与侧围外板上的充电口之间的距离,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解决了侧围外板的充电口距离充电座的插接口深度较深、视觉效果差以及不方便插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的侧围外板与轮罩外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的轮罩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侧围外板,2’-轮罩外板,3’-充电座,H-深度,10-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1-侧围外板,2-轮罩外板,3-充电座,4-充电口盖,5-安装板,11-充电口,111-凹陷部,1111-侧壁,1112-底壁,21-敞开口,22-凸出部,23-敞开口, 232-凹槽,31-插接口,32-翻边,51-过线孔,52-安装爪,53-螺栓连接孔,521- 安装通孔,54-缺失区域,55-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车辆充电座3安装结构10,其包括:侧围外板1、轮罩外板2以及充电座3;所述侧围外板1设置有充电口 11;所述轮罩外板2设置有敞开口23,所述敞开口23与所述充电口11相对设置;所述充电座3在所述轮罩外板2的内侧与所述轮罩外板2连接,且所述充电座3的插接口31从所述充电口11显露。
具体的,侧围外板1可以是一体的成型件,也可以由多个钣金件焊接组成,其具体的结构形状可以根据车辆的设计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设置在侧围外板1上的充电口11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车辆的设计需要进行选择,优选设置在侧围外板1靠近轮罩的位置,例如与后轮罩与侧围外板1相对的位置,充电口11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或者其他满足使用需要的形状。
轮罩外板2可以是一体的成型件,也可以主体部分为一体成型,其余非主体部分单独成型,最后两部分焊接在一起,轮罩外板2的结构和形状均可以根据车辆的设计需要进行设置。轮罩外板2的外表面为与侧围外板1内表面相对的表面,轮罩外板2的内表面反向于外表面,轮罩外板2上的敞开口23需要能够与充电口11连接,可以是敞开口23与充电口11直接贴合对接,也可以通过从敞开口23延伸出的翻边或者延伸的筒体类结构与充电口11连接,只要保证二者是直接连接即可。此外,轮罩外板2上的敞开口23形状优选与充电口11 相匹配,敞开口23的尺寸可以等于充电口11的尺寸,也可以大于充电口11的尺寸,以保证二者连接之后,能够通过充电口11完全的将充电座3的插接口31 显露。
充电座3可以是仅具有用于充电的插接口31的座体,也可以在座体上集成连接车辆电池的充电模块,充电座3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充电座3 可以通过胶接、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轮罩外板2的内壁。充电座3 与轮罩外板2连接之后,需要保证充电座3的插接口31从敞开口23和充电口 11连通的通道显露,使为车辆充电的插接头能够穿过充电口11以及敞开口23 与充电座3的插接口31插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充电座3安装结构10,其在轮罩外板2 上设置敞开口23,并使敞开口23与侧围外板1上的充电口11相对,同时将充电座3与轮罩外板2的内壁连接。上述的充电座3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充电座3并不是安装在轮罩外板2与侧围外板1之间,而是安装在轮罩外板2 的内壁上,此种方式有效的减少了轮罩外板2上的敞开口23到侧围外板1上的充电口11的距离,进而能够进一步的缩减充电座3的插接口31与侧围外板1 上的充电口11之间的距离,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3安装结构10,其解决了侧围外板1的充电口11距离充电座3的插接口31深度较深、视觉效果差以及不方便插电的问题。
如图1-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轮罩外板2包括本体部21和与所述本体部21连接的凸出部22,所述凸出部22自所述本体部21朝向所述侧围外板 1延伸,所述敞开口23形成在所述凸出部22的顶壁。
具体的,凸出部22可以是从轮罩外板2的内表面向外表面方向延伸的结构,伸向侧围外板,所以将敞开口23设置在该凸出部22的顶壁,此时的敞开口23 能够与充电口11相对并连通。其中,优选凸出部22为圆台状筒体结构。
如图1-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敞开口23形成于所述凸出部22的顶壁的中部,所述侧围外板1从外表面向内表面形成凹陷部111,所述充电口 11形成在所述凹陷部111的底壁1112上,所述凹陷部111用于安装充电口盖4;其中,所述敞开口23环绕在所述凹陷部111的一周,所述凸出部22的顶壁与所述侧围外板1内表面连接。
具体的,通过将敞开口23环绕凹陷部111一周的方式,使敞开口23与充电口11对接,能够保证二者连通的通道的面积,进而保证充电座3在充电口11 中正常的显露。而凸出部22的顶壁与侧围外板1内表面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胶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22的顶壁为弯折状以在所述凸出部22的顶壁形成一周凹槽232,所述凹槽232中设置隔振胶与所述侧围外板1 内表面连接。
具体的,凸出部22的顶壁可以是两侧为平板状中部为凹槽232的结构,这样凸出部22的顶壁与侧围外板1内表面的接触面整体上还是平面,而处于凸出部22的顶壁中部的凹槽232则可以设置隔振胶,并通过隔振胶与侧围外板1内表面连接,这样即使二者的连接稳固,又能提升二者之间的隔震效果。
如图1-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凹陷部111包括弯折连接的侧壁1111 和底壁1112,所述充电座3的插接口一周设置有翻边32,所述翻边32与所述凹陷部111的底壁1112搭接。
具体的,凹陷部111的底壁1112能够对充电座3设置第三翻遍32进行托持,起到了固定连接充电座3的效果。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3 安装结构10,还包括:安装板5,所述充电座3通过所述安装板5安装于所述凸出部22的侧壁。
其中,所述安装板5具有过线孔51,所述充电座3的一端具有线缆引出部,所述线缆引出部与所述过线孔51相对,所述插接口31形成在所述充电座3的另一端且该端伸出所述侧围外板1外。
具体的,充电座3与轮罩外板2的凸出部22内壁的连接,可以是充电座3 自身的连接结构,但是考虑到充电座3整体结构的简洁,以及便于充电座3的拆卸以及维修,优选的增设一个安装板5,通过安装板5将充电座3安装在凸出部22内壁上。
安装板5中部的过线孔51需要与充电座3第一端突出的线缆引出部相匹配,例如可以是圆形、矩形或者椭圆形。
其中,安装板5与凸出部22内壁之间的连接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在安装板5的板体55的侧边间隔分布多个安装爪52,是安装爪52与凸出部22的侧壁贴紧连接,例如可以在安装爪52上设置与凸出部22侧壁连接的安装通孔521,并通过螺栓连接二者。而安装爪52可以是从安装板5一侧表面向另一侧表面方向弯折的片体,而安装通孔521可以设置在片体上。安装爪52的数量可以是3-5个,优选为3个。
其中,为了便于安装爪52的加工,可以优选的将板体55与安装爪52一体成型,例如采用冲压成型,并且可以进一步的在板体55与安装爪52的连接处,相对所述安装爪52宽的方向的两侧圆弧形的缺失区域54,这样便于安装爪52 相对与板体55的弯折成型。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板5与充电座3之间的连接,以及便于二者的拆卸,优选的在安装板5的过线孔51的一周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栓连接孔53,并通螺栓将螺栓连接孔53与充电座3的第一端连接。螺栓连接孔53的数量可以为 4-8个,优选为5个。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图1-3所示,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10;所述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10包括:侧围外板1、轮罩外板2以及充电座3;所述侧围外板1设置有充电口11;所述轮罩外板2设置有敞开口23,所述敞开口23与所述充电口11相对设置;所述充电座3在所述轮罩外板2的内侧与所述轮罩外板2连接,且所述充电座3的插接口31从所述充电口11显露。
具体的,本实施例二中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10可直接使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10,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其采用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10在轮罩外板2上设置敞开口23,并使敞开口23与侧围外板1上的充电口11相对,同时将充电座3与轮罩外板2的内壁连接。上述的充电座3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充电座3并不是安装在轮罩外板2与侧围外板1之间,而是安装在轮罩外板2的内壁上,此种方式有效的减少了轮罩外板2上的敞开口23到侧围外板1上的充电口11的距离,进而能够进一步的缩减充电座3的插接口31与侧围外板1上的充电口11之间的距离,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充电座 3安装结构10,其解决了侧围外板1的充电口11距离充电座3的插接口31深度较深、视觉效果差以及不方便插电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设置有充电口;
轮罩外板,所述轮罩外板设置有敞开口,所述敞开口与所述充电口相对设置;
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在所述轮罩外板的内侧与所述轮罩外板连接,且所述充电座的插接口从所述充电口显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罩外板包括本体部和与所述本体部连接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自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侧围外板延伸,所述敞开口形成在所述凸出部的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板,所述充电座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凸出部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具有过线孔,所述充电座的一端具有线缆引出部,所述线缆引出部与所述过线孔相对,所述插接口形成在所述充电座的另一端且该端伸出所述侧围外板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敞开口形成于所述凸出部的顶壁的中部,所述侧围外板从外表面向内表面形成凹陷部,所述充电口形成在所述凹陷部的底壁上,所述凹陷部用于安装充电口盖;
其中,所述敞开口环绕在所述凹陷部的一周,所述凸出部的顶壁与所述侧围外板内表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的顶壁为弯折状以在所述凸出部的顶壁形成一周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隔振胶与所述侧围外板内表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包括弯折连接的侧壁和底壁,所述充电座的插接口一周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搭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包括板体和间隔分布在所述板体侧边的多个安装爪,所述安装爪与所述凸出部的侧壁贴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与所述安装爪的连接处,相对所述安装爪宽的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圆弧形的缺失区域。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
CN201920942900.6U 2019-06-21 2019-06-21 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0191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2900.6U CN210191186U (zh) 2019-06-21 2019-06-21 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2900.6U CN210191186U (zh) 2019-06-21 2019-06-21 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1186U true CN210191186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2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2900.6U Active CN210191186U (zh) 2019-06-21 2019-06-21 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11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6738A1 (zh) * 2021-05-12 2022-11-17 浙江智马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后轮罩外板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6738A1 (zh) * 2021-05-12 2022-11-17 浙江智马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后轮罩外板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5768B2 (en) Charging connector
CN103296517A (zh) 充电插座
KR20120059106A (ko) 고전압 배터리용 커넥터의 설치구조
KR101783860B1 (ko) 젠더
CN104218336A (zh) 端子板
CN207426217U (zh) 转接连接器
CN210191186U (zh) 车辆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
JP2012224196A (ja) 充電コネクタ取付構造
CN102858571B (zh) 车体后部的充电用部件安装结构
CN113002336A (zh) 车辆充电口安装总成和车辆
JPH04124774U (ja)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コンセント
US10696168B2 (en) Charging connection apparatus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218335B (zh) 端子板
JP7107859B2 (ja) 充電インレットの固定構造
CN20711680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枪密封结构
CN116316348A (zh) 接线盒和车辆
CN206558566U (zh) 车载动力电池
CN21555257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
CN204567778U (zh) 一种车身用密封堵盖
CN220720832U (zh) 充电座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0111118U (zh)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充电头接插件
CN210897359U (zh) 电池包下壳体和用于车辆的电池包
CN214673076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4472601U (zh)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电机的便捷安装装置
CN220009992U (zh) 控制器盒、电动车座桶及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