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0328U - 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0328U
CN210190328U CN201920767879.0U CN201920767879U CN210190328U CN 210190328 U CN210190328 U CN 210190328U CN 201920767879 U CN201920767879 U CN 201920767879U CN 210190328 U CN210190328 U CN 210190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e match
plate pattern
pore
lower bolster
fl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78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hang Li
李裕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ald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ald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ald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ald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78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0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0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03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包括竖直叠放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下模板顶面和上模板底面上设置有与护圈形状相配合的型腔,下模板和上模板之间水平放置有穿过型腔的成孔棒,成孔棒的两端从下模板的两侧延伸出,下模板和上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成孔棒的延伸槽,上模板上对应型腔设置有贯穿上模板的浇筑孔。使用者将成孔棒放置在延伸槽内并叠放上模板和下模板,将融化的胶料从浇筑孔处灌入型腔内,待胶料硫化冷却后护圈成型,分离上模板和下模板并将护圈从成孔棒上分离下来,实现护圈的便捷生产。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内部的油气管线不仅要按照指定方式连接,其位于汽车内部的位置也必须固定,以保证检修的方便和降低管线因交错缠绕引发事故的危险性。而对于需要固定的橡胶管路,现有一针对橡胶管路定位固定的橡胶护圈,护圈的结构如图1所示,护圈呈锥型回转体,护圈上同轴心设置有通孔,护圈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环槽,护圈的外圆周各处锥度不一致,多种尺寸要求的复合致使现有模具和加工工艺无法满足该橡胶护圈的生产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汽车护圈生产的模具,可以便捷生产一种汽车护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包括竖直叠放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顶面和上模板底面上设置有与护圈形状相配合的型腔,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之间水平放置有穿过型腔的成孔棒,所述成孔棒的两端从下模板的两侧延伸出,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成孔棒的延伸槽,所述上模板上对应型腔设置有贯穿上模板的浇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成孔棒放置在延伸槽内并叠放上模板和下模板,将融化的胶料从浇筑孔处灌入型腔内,待胶料硫化冷却后护圈成型,分离上模板和下模板并将护圈从成孔棒上分离下来,实现护圈的便捷生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放置在上模板顶面上的胶料板,所述胶料板的顶面上放置有压料板,所述胶料板上对应浇筑孔设置有出胶孔,所述胶料板顶面上设置有用于盛放胶料的胶料槽,所述出胶孔和胶料槽连通,所述压料板底面对应胶料槽设置有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胶料放置在胶料槽内再将下模板、上模板、胶料板以及压料板顺序叠放,加压加热之后融化的胶料在压块的挤压下顺序经由出胶孔和浇筑孔灌注进型腔,方便灌注且控制胶料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型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矩阵阵列设置,所述成孔棒的数量等于型腔的列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型腔使得使用者可一次加工多个护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列的型腔的锥度变化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列的型腔的锥度变化方向相反可以使得型腔排列更紧密,增加可一次加工出的护圈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板顶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上模板底面对应第一定位柱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上模板顶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胶料板底面对应第二定位孔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压料板底面设置有第三定位柱,所述胶料板对应第三定位柱设置有第三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的嵌合、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定位孔的嵌合以及第三定位柱与第三定位孔的嵌合免去浇筑孔和出胶孔的对齐工作,更方便使用者以对齐的状态叠放下模板、上模板、胶料板以及压料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列的所述型腔的两侧水平设置有隔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槽可以避免在加压加热硫化冷却后下模板和上模板因大气压和热吸力无法分离,方便使用者卸除护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孔棒上涂覆有特氟龙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特氟龙涂层可以避免护圈粘黏在成孔棒上,方便使用者分离护圈与成孔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孔棒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成孔棒上位于拉环旁套设有推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在成孔棒上推移推环,通过推环对护圈的推挤将护圈从成孔棒上分离,避免使用者直接与护圈接触,防止使用者被未冷却完全的护圈烫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板、胶料板以及压料板的两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在竖直向呈间隔设置,所述下模板顶面、上模板顶面以及压料板底面设置有缺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手加力,缺角在把手加力分离不成功时提供分离的撬开施力点,且不同高度的把手交错,抓持把手的空间充足,使得叠放和分离更方便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能够便捷地生产一种汽车护圈;
2.生产过程中胶料用料控制容易,胶料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护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和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胶料板和压料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圈;2、上模板;21、下模板;22、胶料板;23、压料板;24、把手;25、缺角;3、型腔;31、延伸槽;32、浇筑孔;33、隔离槽;4、胶料槽;41、压块;42、出胶孔;5、第一定位柱;51、第一定位孔;52、第二定位柱;53、第二定位孔;54、第三定位柱;55、第三定位孔;6、成孔棒;61、特氟龙涂层;62、拉环;63、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一种汽车上用的护圈1,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包括竖直叠放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21,参考图3和图4,下模板21顶面和上模板2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护圈1形状相配合的型腔3,下模板21和上模板2之间水平放置有穿过型腔3的成孔棒6,下模板21和上模板2上设置有容纳成孔棒6的延伸槽31,成孔棒6的两端从下模板21的两侧延伸出,上模板2上对应型腔3设置有贯穿上模板2的浇筑孔32。型腔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六乘六的矩阵阵列设置,成孔棒6的数量等于型腔3的列数,每根成孔棒6的轴线均与对应列的型腔3的中轴线重合,相邻列的型腔3的锥度变化方向相反。
使用者将上模板2和下模板21对齐叠放,将融化的胶料从浇筑孔32内灌注进型腔3,上模板2和下模板21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保持紧密贴合的状态,融化的胶料填充成孔棒6与型腔3之间的间隙,再经过硫化冷却后护圈1成型,分离上模板2和下模板21,将成孔棒6从型腔3中取出并拆卸下护圈1即可完成护圈1的加工,且一次成型多个护圈1,相邻列的型腔3的锥度变化相反使得型腔3排列更紧凑,有效减小上模板2和下模板21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图3和图4,为了避免上模板2和下模板21过度吸合不方便使用者分离以取下加工好的护圈1,每列型腔3的两侧水平设置有隔离槽33,隔离槽33根据型腔3的形状改变走向且两端分别延伸至上模板2或下模板21的两侧,隔离槽33保证了上模板2和下模板21紧密抵接时仍存在一定空隙可供空气进入,避免护圈1成型后上模板2和下模板21在气压作用下无法分离,方便护圈1的卸料。
参考图5,还包括放置在上模板2顶面上的胶料板22,胶料板22的顶面上放置有压料板23,胶料板22上对应浇筑孔32竖直设置有若干出胶孔42,胶料板22的顶面上设置有矩形的胶料槽4,出胶孔42和胶料槽4连通,参考图6,压料板23底面对应胶料槽4设置有压块41。使用者将胶料放置在胶料槽4内,以压块41和胶料槽4嵌合的状态将压料板23放置在胶料板22上,在将胶料板22以出胶孔42和浇筑孔32轴线重合的状态放置在上模板2上,竖直向对压料板23和下模板21加压加热,使得下模板21、上模板2、胶料板22和压料板23在竖直向叠放且紧密抵接,胶料融化并在压块41的挤压下沿出胶孔42和浇筑孔32进入型腔3,灌注成型,方便护圈1的生产。
参考图3和5,为了方便对齐下模板21、上模板2、胶料板22以及压料板23,下模板21顶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柱5,第一定位柱5的数量为三个且设置在下模板21的边缘处,上模板2的底面对于第一定位柱5设置有第一定位孔51,上模板2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孔53,胶料板22的底面对应第二定位孔53设置有第二定位柱52,压料板23的底面设置有第三定位柱54,胶料板22对应第三定位柱54设置有第三定位孔55。使用者可通过第一定位柱5嵌合第一定位孔51、第二定位柱52嵌合第二定位孔53以及第三定位柱54嵌合第三定位孔55保证下模板21、上模板2、胶料板22以及压料板23的对齐叠放,免去观察浇筑孔32和出胶孔42轴线重合的麻烦。
参考图2,为了方便使用者分离或叠放胶料板22等,上模板2、胶料板22以及压料板23的两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手,把手24水平对称设置,胶料板22的把手24连线和压料板23的把手24连线相互垂直,不同高度把手24交错间隔,上模板2顶面、下模板21顶面以及压料板23底面均设置有缺角25,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手24加力,缺角25在把手24加力分离不成功时提供分离的撬开施力点,把手24交错使得抓持把手24的空间充足,使得叠放和分离更方便操作。
参考图3,为了方便将护圈1从成孔棒6上拆卸下来,成孔棒6上涂覆有特氟龙涂层61,成孔棒6的一端设置有拉环62,成孔棒6上位于拉环62旁套设有推环63,特氟龙涂层61可以减轻护圈1与成孔棒6的粘黏情况,便于护圈1与成孔棒6分离,同时使用者可以一手抓住拉环62,一手沿成孔棒6径向滑移推环63,通过推环63的推移将护圈1从成孔棒6上卸下,避免使用者被带有余热的护圈1烫伤。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将成孔棒6嵌入延伸槽31内,将胶料放置在胶料槽4内,由下至上依次叠放下模板21、上模板2、胶料板22以及压料板23,再在竖直向加压加热,使得胶料融化并在压块41的挤压下沿出胶孔42和浇筑孔32进入型腔3并充满成孔棒6和型腔3之间的间隙,硫化冷却后护圈1成型,通过把手24分离上模板2和下模板21,卸下护圈1即完成护圈1的生产过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叠放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21),所述下模板(21)顶面和上模板(2)底面上设置有与护圈(1)形状相配合的型腔(3),所述下模板(21)和上模板(2)之间水平放置有穿过型腔(3)的成孔棒(6),所述成孔棒(6)的两端从下模板(21)的两侧延伸出,所述下模板(21)和上模板(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成孔棒(6)的延伸槽(31),所述上模板(2)上对应型腔(3)设置有贯穿上模板(2)的浇筑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在上模板(2)顶面上的胶料板(22),所述胶料板(22)的顶面上放置有压料板(23),所述胶料板(22)上对应浇筑孔(32)设置有出胶孔(42),所述胶料板(22)顶面上设置有用于盛放胶料的胶料槽(4),所述出胶孔(42)和胶料槽(4)连通,所述压料板(23)底面对应胶料槽(4)设置有压块(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矩阵阵列设置,所述成孔棒(6)的数量等于型腔(3)的列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列的型腔(3)的锥度变化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1)顶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柱(5),所述上模板(2)底面对应第一定位柱(5)设置有第一定位孔(51),所述上模板(2)顶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孔(53),所述胶料板(22)底面对应第二定位孔(53)设置有第二定位柱(52),所述压料板(23)底面设置有第三定位柱(54),所述胶料板(22)对应第三定位柱(54)设置有第三定位孔(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列的所述型腔(3)的两侧水平设置有隔离槽(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棒(6)上涂覆有特氟龙涂层(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棒(6)的一端设置有拉环(62),所述成孔棒(6)上位于拉环(62)旁套设有推环(6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胶料板(22)以及压料板(23)的两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把手(24),所述把手(24)在竖直向呈间隔设置,所述下模板(21)顶面、上模板(2)顶面以及压料板(23)底面设置有缺角(25)。
CN201920767879.0U 2019-05-24 2019-05-24 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90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7879.0U CN210190328U (zh) 2019-05-24 2019-05-24 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7879.0U CN210190328U (zh) 2019-05-24 2019-05-24 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0328U true CN210190328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787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90328U (zh) 2019-05-24 2019-05-24 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03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0766A (zh) * 2021-05-24 2021-08-24 温州杰尔德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防水圈的模具及其防水圈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0766A (zh) * 2021-05-24 2021-08-24 温州杰尔德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防水圈的模具及其防水圈的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53219A (en) Vacuum-forming mold
CN210190328U (zh) 用于生产汽车护圈的成型模具
CN114884292A (zh) 一种电机粘胶铁芯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64166A (zh) 一种微型注塑系统
CN216226836U (zh) 智能化树脂砂铸造流水线用标准砂箱
CN207359533U (zh) 机车转向轴向橡胶垫的多腔注射模具
DE3831802C1 (en) Low-pressure casting system for cage rotors of electric machines
CN205798384U (zh) 一种电动机转子压铸模具
CN107351234B (zh) 一种模块式可拆卸的模具芯子
CN207105214U (zh) 一种模块式可拆卸的模具芯子
CN211074430U (zh) 一种底模向上移动的脱模装置
CN111018561A (zh) 一种降低蒸压加气混凝土蒸养成本的方法
CN215966157U (zh) 一种潮模砂型铸造模具
CN206937771U (zh) 一种用于制作化妆品滴管活塞的专用模具
CN207432679U (zh) 一种用于低压功率mos模块加工的成型模具
CN210280564U (zh) 一种造型区生产线结构
CN206884015U (zh) 一种用于制作化妆品包装瓶肩套的专用模具
CN218314913U (zh) 一种简易热固型注塑模具
CN215472489U (zh) 一种节省原料的转注机
CN109955500B (zh) 一种返回式飞船侧壁防热层成型工装
CN212860224U (zh) 一种快速进胶的细水口模具
CN211588447U (zh) 新型汽车刹车盘组芯模具
CN218361990U (zh) 一种自动压铸生产线
CN213291203U (zh) 一种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装置
CN214605516U (zh) 一种微孔过滤管堵头高温成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