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9004U - 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9004U
CN210189004U CN201920884971.5U CN201920884971U CN210189004U CN 210189004 U CN210189004 U CN 210189004U CN 201920884971 U CN201920884971 U CN 201920884971U CN 210189004 U CN210189004 U CN 210189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lamping
plate
composite spinning
dismo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49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nyi Wang
王建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ihongda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ihongda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ihongda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ihongda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849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9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9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9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包括:夹持定位机构,夹持定位机构于同一水平面内绕一中心同圆周设置有至少两个夹持部,夹持部可沿圆周径向调节,以用于从外侧定位组件外套;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可竖直升降地设置于夹持部的分布中心,以用于承载分配板、扩散板、两块喷丝板和组件盖板并可控制其相对于组件外套落下或顶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组合装置在拆装纺丝组件的过程中无需工人手动搬运纺丝组件的各组件,可以有效避免拆装过程中各组件受损,并同时确保装配精度,无需工人承受其重量,因此适用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大尺寸大容量纺丝组件的拆装,可以填充市场空白,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的拆装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纺丝组件是用于实现复合纺丝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组件外套、分配板、扩散板、两块喷丝板、组件盖板,其中组件外套为一圆筒形结构,组件盖板通过多个螺钉或螺栓安装在组件外套的上端,而分配板、扩散板、两块喷丝板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固定在组件盖板的下端,从而在组件盖板安装在组件外套上时,分配板、扩散板、两块喷丝板沿从上至下的方向容置于组件外套内。扩散板和分配板用于导流、分配纺丝流体,通过上层喷丝板成型线芯(一般为PP),通过下层喷丝板成型包覆线芯的外层结构(一般为PE)。纺丝组件是一类装配精度要求高的精密配件,拆装过程中必须杜绝一切损伤。
目前市面上的复合纺丝组件仅可进行小容量的纺丝生产,即在喷丝板的尺寸较小,其上开设的喷丝孔也较少。因此整个纺丝组件的尺寸、重量较小,在生产组装该纺丝组件时,工人无需借助外部设备便可搬运、组装,并同时保证纺丝组件不受损伤。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增大纺丝组件的尺寸结构,增多喷丝孔的数量设置是厂家容易想到的,但是增大尺寸后的纺丝组件,其重量可以达到几百千克,各组件在手动搬运、手动拆装的过程中容易受损,使得纺丝组件报废。并且重量大的纺丝组件也远非人力可以进行手动搬运、组装完成生产的。无法完成此种结构设置的纺丝组件的安装生产,便无法实现大容量生产。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市面上亟需一种可以用于对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的拆装组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对尺寸较大的纺丝组件进行拆装的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包括:
夹持定位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于同一水平面内绕一中心同圆周设置有至少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可沿圆周径向调节,以用于从外侧定位组件外套;
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可竖直升降地设置于夹持部的分布中心,以用于承载分配板、扩散板、两块喷丝板和组件盖板并可控制其相对于组件外套落下或顶出。
优选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于夹持部的近心端设置有抱箍刹车机构,所述夹持部可通过抱箍刹车机构固定组件外套。
优选的,所述抱箍刹车机构包括弧形钢板和刹车片,所述弧形钢板安装于夹持部上并且其弧形的圆心位于夹持部的近心端,所述刹车片采用耐高温刹车材料制成并设置于弧形钢板的近心端。
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有承接台和升降控制机构,所述承接台的上端面水平,所述升降控制机构设置于承接台的下端并用于控制承接台竖直升降运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控制机构设置为一手摇千斤顶。
优选的,还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圆形开口内,所述夹持部安装于工作台上并围绕圆形开口的中心分布。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安装板和穿设于安装板上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一端安装有控制部,通过转动控制部可以带动调节螺杆于安装板上移动,从而实现夹持部沿径向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连接有气动锁紧机构,以用于通过气动锁紧机构控制移动和锁紧。
优选的,还包括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架设于工作台上方,以用于将分配板、扩散板、两块喷丝板和组件盖板中的一个或多个搬运至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架设于工作台上方的运行轨道和安装于运行轨道上的电动葫芦。
本实用新型中的拆装组合装置进行纺丝组件组装的工作模式如下:
通过夹持定位机构固定组件外套并使其轴心保持竖直,再通过顶出机构伸入组件外套内并与组件外套的上端面保持基本平齐,先在顶出机构上放入一块喷丝板,再与之对正地放入另一块喷丝板并将两块喷丝板相互固定,接着控制顶出机构下降适当距离,使得最上层的喷丝板的上端面与组件外套的上端面保持基本平齐,按此操作模式依次完成扩散板、分配板和组件盖板的固定,最后顶出机构下降至组件盖板直接承载于组件外套的上端面,再通过螺栓将组件盖板与组件外套连接固定,完成纺丝组件的组装。
其进行纺丝组件的拆装的工作模式如下:
先固定纺丝组件,再将组件盖板和组件外套的螺栓拆卸,接着控制顶出机构从下端将组件盖板顶起而与组件外套分离,在工人将组件盖板与分配板分离并取下组件盖板后,接着控制顶出机构再次顶升,使得分配板从组件外套内脱出,按此模式往复操作,直至两块喷丝板拆卸取出,完成纺丝组件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出机构进行分配板、扩散板、两块喷丝板和组件盖板在拆装过程中的移动、承载,通过夹持定位机构对组件外套进行定位,在拆装过程中无需工人手动搬运纺丝组件的各组件,可以有效避免拆装过程中各组件受损,并同时确保装配精度,无需工人承受其重量,因此适用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大尺寸大容量纺丝组件的拆装,可以填充市场空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组件外套于工作台上的固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包括:
夹持定位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于同一水平面内绕一中心同圆周设置有至少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可沿圆周径向调节,以用于从外侧定位组件外套100;
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可竖直升降地设置于夹持部的分布中心,以用于承载分配板102、扩散板103、两块喷丝板104和组件盖板101并可控制其相对于组件外套100落下或顶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夹持定位机构对组件外套100进行夹紧和定位,但考虑到体积大、重量大的大尺寸大容量纺丝组件在装配完成后的整体重量较大,可以达到几百千克,若仅通过夹持定位机构进行夹紧固定,则对夹持定位机构的强度要求较高。有鉴于此,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拆装组合装置还包括一工作台206,所述工作台206上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圆形开口内,所述夹持部安装于工作台206上并围绕圆形开口的中心分布。该圆形开口的直径小于组件外套100的外径,只需可以供顶出机构穿入即可。如图所示,其优选设置两个夹持部。
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工作台206来承载组件外套100,而夹持定位机构仅用于对组件外套100进行定位。
考虑到在最后组件盖板101和组件外套100之间需要通过螺栓固定,在拧紧螺栓的过程中,可能会带动组件外套100旋转,从而导致螺栓无法完全拧紧。为此,本实施例中的夹持定位机构于夹持部的近心端设置有抱箍刹车机构,所述夹持部可通过抱箍刹车机构固定组件外套100。如图2所示,所述抱箍刹车机构包括弧形钢板200和刹车片201,所述弧形钢板200安装于夹持部上并且其弧形的圆心位于夹持部的近心端,所述刹车片201采用耐高温刹车材料制成并设置于弧形钢板200的近心端。其中弧形钢板200的近心端圆弧面与组件外套100的表面弧度适配,以便于较好地抱紧组件外套100实现锁紧。刹车片201的材料选择属于公知常识,在此对具体的材料设定不作详述。
为了实现夹持部的调节,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工作台206上的安装板203和穿设于安装板203上的调节螺杆204,所述调节螺杆204一端安装有控制部205,通过转动控制部205可以带动调节螺杆204于安装板203上移动,从而实现夹持部沿径向的调节。该控制部205可以设置为手柄,也可以设置为船舵结构。调节螺杆204背离控制部205的一端铰接弧形钢板200,其具体可以通过球副结构铰接,也可以在弧形钢板200上设置一板块结构,使调节螺杆204穿过该板块结构并对应板块结构的内外侧固定设置螺母来实现铰接。
当然,该夹持部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实现调节,比如使该夹持部连接有气动锁紧机构,以用于通过气动锁紧机构控制移动和锁紧。由于气动锁紧机构已广泛应用于机械领域,比如气缸驱动机构,其具体结构属于公知常识,因此对其具体结构组成、连接关系在此不作赘述。
另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用于拆装相同尺寸规格的纺丝组件时,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夹持部固定,而仅留一个夹持部可调节,这样可以实现夹持部之间的夹持位置的锁紧和释放,提高拆装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顶出机构设置有承接台202和升降控制机构207,所述承接台202的上端面水平,所述升降控制机构207设置于承接台202的下端并用于控制承接台202竖直升降运动。该升降控制机构207可以采用手动控制的结构设置,也可以采用自动控制的结构设置。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微调,因此以手动控制的结构设置为佳,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便将所述升降控制机构207设置为一手摇千斤顶。
并且,为了便于搬运分配板102、扩散板103、两块喷丝板104和组件盖板101,本实用新型中的拆装组合装置还包括一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架设于工作台206上方,以用于将分配板102、扩散板103、两块喷丝板104和组件盖板101中的一个或多个搬运至工作台206上。如图1所示,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架设于工作台206上方的运行轨道209和安装于运行轨道209上的电动葫芦208。由于分配板102、扩散板103、两块喷丝板104和组件盖板101上本身具备有安装螺纹孔,因此采用电动葫芦208进行吊装时,只需在其上安装一吊环即可与电动葫芦208上的挂钩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拆装组合装置在用于进行复合纺丝组件的组装时,其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电动葫芦208将组件外套100搬运至工作台206上,并通过夹持部将其夹紧、定位;
接着摇动手摇千斤顶至承接台202的上端面与组件外套100的上端面基本平齐,再通过电动葫芦208将一块喷丝板104搬运至承接台202上,至调整好该喷丝板104的位置之后,将第二块喷丝板104搬运至前一块喷丝板104上并进行位置调整、固定,之后摇动手摇千斤顶,使其下降至最上层喷丝板104与组件外套100的上端面基本平齐,之后重复此过程直至依次完成扩散板103、分配板102和组件盖板101的安装。在安装完成后,解除夹持部的夹紧,通过电动葫芦208将纺丝组件取走。
采用该拆装组合装置用于进行复合纺丝组件的拆卸时,其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电动葫芦208将纺丝组件吊起并搬运至工作台206上的适当位置,再通过夹持部夹紧固定;
接着拧松组件盖板101的安装螺栓和与分配板102的连接螺栓/螺钉,再摇动手摇千斤顶使得承接台202从下端顶升喷丝板104,使组件盖板101与组件外套100完全分离,再通过电动葫芦208将组件盖板101取走;
之后再将分配板102、扩散板103、两块喷丝板104逐个地顶升出组件外套100并分离,同时通过电动葫芦208取走,完成纺丝组件的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势:
1、可以通过气动元件控制夹持部对组件外套100的夹持和打开动作,可以从组件外套100的两边进行固定,并且可以将其一侧的夹持部固定,从而控制另一侧的气动开关即可对组件外套100进行夹持抱紧并同时定位组件外套100的中心位置;
2、设置抱箍刹车机构,可以有效夹紧组件外套100,从而便于组件盖板101的拆卸,并且该抱箍刹车机构设置有采用耐高温刹车材料制成的刹车片201,在进行拆卸纺丝组件时,不会受纺丝组件的高温影响,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顶出机构,可以有效保护纺丝组件在拆装过程中不受损伤;
4、采用电动葫芦208进行操作,适用于大容量纺丝组件重量较大的情形,纺丝组件整体及各组成部分均可进行吊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出机构进行分配板102、扩散板103、两块喷丝板104和组件盖板101在拆装过程中的移动、承载,通过夹持定位机构对组件外套100进行定位,在拆装过程中无需工人手动搬运纺丝组件的各组件,可以有效避免拆装过程中各组件受损,并同时确保装配精度,无需工人承受其重量,因此适用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大尺寸大容量纺丝组件的拆装,可以填充市场空白,实用性强。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定位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于同一水平面内绕一中心同圆周设置有至少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可沿圆周径向调节,以用于从外侧定位组件外套(100);
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可竖直升降地设置于夹持部的分布中心,以用于承载分配板(102)、扩散板(103)、两块喷丝板(104)和组件盖板(101)并可控制其相对于组件外套(100)落下或顶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定位机构于夹持部的近心端设置有抱箍刹车机构,所述夹持部可通过抱箍刹车机构固定组件外套(1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刹车机构包括弧形钢板(200)和刹车片(201),所述弧形钢板(200)安装于夹持部上并且其弧形的圆心位于夹持部的近心端,所述刹车片(201)采用耐高温刹车材料制成并设置于弧形钢板(200)的近心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设置有承接台(202)和升降控制机构(207),所述承接台(202)的上端面水平,所述升降控制机构(207)设置于承接台(202)的下端并用于控制承接台(202)竖直升降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机构(207)设置为一手摇千斤顶。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工作台(206),所述工作台(206)上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圆形开口内,所述夹持部安装于工作台(206)上并围绕圆形开口的中心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工作台(206)上的安装板(203)和穿设于安装板(203)上的调节螺杆(204),所述调节螺杆(204)一端安装有控制部(205),通过转动控制部(205)可以带动调节螺杆(204)于安装板(203)上移动,从而实现夹持部沿径向的调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连接有气动锁紧机构,以用于通过气动锁紧机构控制移动和锁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架设于工作台(206)上方,以用于将分配板(102)、扩散板(103)、两块喷丝板(104)和组件盖板(101)中的一个或多个搬运至工作台(206)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架设于工作台(206)上方的运行轨道(209)和安装于运行轨道(209)上的电动葫芦(208)。
CN201920884971.5U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 Active CN210189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4971.5U CN210189004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4971.5U CN210189004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9004U true CN210189004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4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4971.5U Active CN210189004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9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7939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全自动拆解设备
CN210189004U (zh) 一种大容量复合纺丝组件拆装组合装置
CN210393491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化工设备检修用吊装架
CN111747298B (zh) 连铸机水处理集群式滤筒的更换装置及方法
JP2003320498A (ja) プレス機械の金型装置及び金型交換方法
CN212250616U (zh) 一种泵盖拆装装置
CN101314455B (zh) 一种单轮起重滑车
CN113336136A (zh) 用于水电站桥机吊钩护具的拆装及搬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6115458B (zh) 低速柴油机曲轴复套调平衡装置
CN211444385U (zh) 纺织设备用自动卸料机构
JPS63502731A (ja) 昇降架台を備えた工作物加工装置
CN217148450U (zh) 一种飞机转塔拆装用液压升降车
CN213651602U (zh) 板材吊装设备
CN111942608A (zh) 一种快拆式模块化系留塔
CN205651314U (zh) 一种举升机构
CN220201289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出料阀移动检修平台
CN112692785B (zh) Kocks轧机接手更换装置及kocks轧机接手更换方法
CN219384498U (zh) 一种制动鼓转运机构
CN21408731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吊装夹持机构
CN215658842U (zh) 阀门拆卸装置
CN218619832U (zh) 钢梁吊装工具
CN214933934U (zh)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用转运装置
CN216889848U (zh) 一种可移动式吊装轮胎硫化机胶囊卡盘装置
CN21399948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桁架机器人
CN211687932U (zh) 一种吊装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