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3695U - 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3695U
CN210183695U CN201920620061.6U CN201920620061U CN210183695U CN 210183695 U CN210183695 U CN 210183695U CN 201920620061 U CN201920620061 U CN 201920620061U CN 210183695 U CN210183695 U CN 210183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ly warning
housing
analyzer
socket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00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guang Li
李激光
Di Pan
潘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00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3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3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3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与预警分析仪的外壳转动连接的遮挡盖,以在需要插入或者拔出可插拔设备时,可通过遮挡盖相对于外壳沿一方向的转动将第一类插口打开,在插入或者拔出可插拔设备之后,可通过遮挡盖相对于外壳沿另一方向的转动将第一类插口关闭,以将第一类插口遮挡在遮挡盖朝向安装空间的内侧,并且,通过锁止结构将遮挡盖与外壳锁止,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无关人员随意打开遮挡盖的现象,减少甚至避免存储卡、身份识别卡等可插拔设备被无关人员取走的现象,进而利于防止可插拔设备的丢失以及可插拔设备上信息的泄漏。

Description

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预警系统,是利用安装在车辆上的传感器收集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 或车内成员的图像信息,并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等分析处理,从而预先让车内乘员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车辆的安全性。其中,传感器具体可为摄像头、雷达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预警分析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类插口,所述第一类插口可供所述电路板与可插拔设备通信连接;遮挡盖,所述遮挡盖通过转轴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遮挡盖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类插口;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用于在所述遮挡盖关闭所述第一类插口时,将所述遮挡盖与外壳锁定。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遮挡盖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且与另一个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具有所述第一轴孔;所述遮挡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具有所述第二轴孔。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环及第二安装环都包括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安装环中的至少部分与多个第二安装环中的至少部分相间设置。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环与所述外壳一体设置。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环与所述遮挡盖一体设置。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止结构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在所述遮挡盖处于将所述第一类插口关闭的关闭位置时,将所述遮挡盖与所述外壳紧固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遮挡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紧固孔配合。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件为锁止螺钉,所述紧固孔为螺纹孔。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止螺钉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内六角型螺钉、外六角型螺钉。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止结构包括:卡接件及与其配合的卡合槽;所述卡接件设置在所述遮挡盖与外壳中的一个上,所述卡合槽设置在所述遮挡盖与外壳中的另一个上。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上与所述锁止结构中紧固件配合的紧固孔,位于所述转轴与所述锁止结构中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卡接件或者卡合槽之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沿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第一类插口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在关闭所述第一类插口时,所述遮挡盖的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凹陷部中。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陷部中且沿所述转轴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锁止结构中紧固件配合的紧固孔。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陷部中设置有沿远离所述安装空间的方向延伸的安装凸台,所述紧固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凸台上。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上的第一安装环以及所述遮挡盖上的第二安装环位于所述凹陷部中,以在所述遮挡盖关闭所述第一类插口时,所述遮挡盖背离所述安装空间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凹陷部周围的外表面平齐。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和/或所述遮挡盖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可供解锁所述遮挡盖的豁口。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止结构包括锁芯,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遮挡盖上,且所述锁芯具有将所述遮挡盖与外壳锁定的锁止位置以及解除对所述遮挡盖与外壳的锁定的释放位置;所述预警分析仪还包括:解锁结构,所述解锁结构与所述锁芯配合,以带动所述锁芯从锁止位置切换至释放位置。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遮挡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锁芯包括锁芯主体,所述锁芯主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锁芯主体上设置有拨片,所述拨片沿垂直于所述锁芯轴向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卡持所述拨片的卡槽;所述解锁结构包括与锁芯上的锁孔配合的钥匙;其中,所述钥匙能够带动所述锁芯主体沿预设方向旋转至锁止位置,以使所述拨片转入所述卡槽中;所述钥匙还能够带动所述锁芯主体沿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至释放位置,以使得所述拨片从所述卡槽中转出。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遮挡盖处于将所述第一类插口打开的打开位置时,所述遮挡盖靠近所述转轴的侧边与所述外壳相抵,以使得所述遮挡盖能够保持在所述打开位置;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插口包括如下至少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存储器卡插口、身份识别卡插口。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且靠近所述第一类插口处设置有第一类插口标识,所述第一类插口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类插口的种类。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背离所述安装空间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设置有散热鳍片。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铝合金制成的第一壳体以及铝合金制成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且围合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设置有所述散热鳍片。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处理器以及内存储器,所述内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以及内存储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处理器和/或内存储器对应的区域设置有所述散热鳍片。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以及内存储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所述散热鳍片。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有所述第一类插口。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设置有散热区域,所述散热区域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多个散热孔。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散热孔呈矩阵分布。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端盖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类插口,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有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可从第二类插口伸出并用于与数据总线配合,以使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如下至少一个通信连接:车辆中控系统、车载娱乐系统、摄像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安装边,所述安装边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用于与安装件配合以将所述预警分析仪安装至车辆上;所述安装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第一螺钉、扎带。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图像处理器和深度学习芯片,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深度学习芯片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深度学习芯片能够根据所述图像处理器的处理结果进行预警分析。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深度学习芯片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CPU芯片、MCU芯片、FPGA芯片或者ARM芯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预警系统,包括预警分析仪以及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预警分析仪通信连接;所述预警分析仪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预警分析仪。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头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安全预警系统ADAS摄像头、防疲劳驾驶DMS摄像头、倒车后视摄像头、硬盘录像机 DVR摄像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警系统还包括:车辆中控系统,所述预警分析仪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车辆中控系统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警系统还包括:车载娱乐系统,所述预警分析仪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车载娱乐系统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警系统还包括: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与所述预警分析仪的电路板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报警设备包括:语音报警设备,和/ 或,视觉报警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以及预警系统,所述预警系统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所述预警系统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预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通过设置与预警分析仪的外壳转动连接的遮挡盖,以在需要插入或者拔出可插拔设备时,可通过遮挡盖相对于外壳沿一方向的转动将第一类插口打开,在插入或者拔出可插拔设备之后,可通过遮挡盖相对于外壳沿另一方向的转动将第一类插口关闭,以将第一类插口遮挡在遮挡盖朝向安装空间的内侧,并且,通过设置锁止结构将遮挡盖与外壳锁止,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无关人员随意打开遮挡盖的现象,减少甚至避免存储卡、身份识别卡等可插拔设备被无关人员随意拔下的现象,进而利于防止可插拔设备的丢失以及可插拔设备上信息的泄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预警分析仪在其遮挡盖打开第一类插口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预警分析仪在其遮挡盖关闭第一类插口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预警分析仪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预警分析仪的正视图;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预警分析仪的后视图;
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预警分析仪的仰视图;
图7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预警分析仪的俯视图;
图8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预警分析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9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预警分析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警分析仪;11-外壳;111-第一类插口;111a-USB接口;111b-存储器卡插口;111c-身份识别卡插口;111d-第一类插口标识;112-第二类插口; 113-第一安装环;114-紧固孔;115-凹陷部;116-散热鳍片;117-散热区域; 118-散热孔;119-安装凸台;120-豁口;121-第一壳体;122-第二壳体;123- 第一端盖;124-第二端盖;122a-安装边;122b-安装通孔;125-电路板;125a- 电连接器;126-散热风扇;127-电源总成;128-转轴;13-遮挡盖;131-第二安装环;132-锁止结构;132a-锁止螺钉;132b-卡接件;2-摄像头;3-车辆中控系统;4-车载娱乐系统;5-报警设备。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上”、“下”、“内”、“外”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预警系统包括预警分析仪以及与其通信连接的摄像头;摄像头用于采集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或车内成员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预警分析仪;预警分析仪用于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生成相应的预警信号或者控制信号,以使得车内乘员能够及时根据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车辆安全,或者,使得车辆能够及时根据预警信号或者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以提高车辆安全。
相关技术中,预警分析仪通常设置有外露的卡槽,以便于用户将存储卡、身份识别卡等可插拔设备安装至卡槽。然而,由于存储卡、身份识别卡等可插拔设备上通常保存有重要的数据、图像等敏感信息,再加上存储卡等可插拔设备极易被拔出,极易导致可插拔设备的丢失和信息的泄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存储卡、身份识别卡等可插拔设备被无关人员取走的现象,从而利于防止可插拔设备的丢失以及可插拔设备上信息的泄漏。
请参照图1至图9,下面对本实施例中预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预警系统包括预警分析仪1以及摄像头2,摄像头2与预警分析仪1通信连接。其中,摄像头2用于采集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或车内成员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预警分析仪;预警分析仪1用于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生成相应的预警信号或者控制信号。
如图1至图7所示,预警分析仪1包括:外壳11,外壳11内设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125;外壳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类插口 111,第一类插口111可供电路板125与可插拔设备通信连接;遮挡盖13,遮挡盖13通过转轴128与外壳11转动连接,以使遮挡盖13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类插口111;锁止结构132,锁止结构132用于在遮挡盖13关闭第一类插口111时,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锁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警系统不仅可适用于车辆、飞行器等能载体或者载物的工具,还可适用于安全监测设备。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不妨以预警系统应用于车辆为例,对本实施例预警系统的进行举例说明。
外壳11可为盒体结构,盒体结构可呈柱状或者锥状的;盒体结构的内部空间形成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可用于收容电路板125、电源总成127等部件。电路板125用于控制预警分析仪1的工作状态以及对摄像头2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电源总成127中可包括电源模块,或者,电源总成127可与车辆自身的电源电连接;电源总成127用于为预警分析仪1的各用电负载配电。外壳11可由至少两部分组成,以利于电路板125、电源总成127等部件的安装,利于预警分析仪1的装配。此外,安装空间中还可以设置有散热风扇126,散热风扇126用于为安装空间内的功耗部件散热。
在一些示例中,外壳11可以采用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外壳11可由铝合金制成,以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以及较轻的重量。在其他示例中,外壳11也可由塑料材料制成。本实施例此处对于外壳11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
外壳11上可设置有第一类插口111,第一类插口111可供安装空间内的电路板125与可插拔设备通信连接。示例性地,第一类插口111包括如下至少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英文全称: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111a、存储器卡插口111b、身份识别卡插口111c。
其中,USB接口111a可用于与U盘、读卡器、数据线等可插拔的USB设备配合,以使得预警分析仪1可与USB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预警分析仪1可将其如图像信息数据输出至可插拔的USB设备,或者,预警分析仪1 可接收可插拔的USB设备存储的用于对预警分析进行更新的数据。
存储器卡插口111b可用于与存储器卡配合,以使得预警分析仪1能够与存储器卡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存储器卡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CF(英文全称:Compact Flash;中文全称:紧凑式闪存)卡、MMF卡(英文全称:Multimedia Card;中文全称:多媒体卡)、SD卡(英文全称: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中文全称:安全数码卡)、MS(英文全称:MemoryStick;中文全称:记忆棒)卡、XD图像卡(英文全称:Extreme Digital-Picture Card)等。其中,SD卡包括:miniSD卡(英文全称:Mini 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 microSD卡(英文全称:Trans-flash Card;又称为TF卡)等。
身份识别卡插口111c可用于与身份识别卡配合,身份识别卡可包括SIM (英文全称: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中文全称:客户识别模块)卡等。
当然,第一类插口111的种类并不限于此,与第一类插口111配合的可插拔设备也不限于USB设备、存储器卡、身份识别卡。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外壳11且靠近第一类插口111处设置有第一类插口标识111d,第一类插口标识111d用于标识第一类插口111的种类,以利于防止差错。示例性地,当第一类插口111为多个时,第一类插口标识111d可位于第一类插口111的同侧。第一类插口标识111d可以为设置在外壳11上的凸起结构或者凹陷结构,凸起结构或者凹陷结构可具有设定的形状,以用于标识不同种类的第一类插口111。
外壳11上可设置有多个第一类插口111;多个第一类插口111可位于外壳11的不同侧,此时,至少一侧的插口配置有遮挡盖13。可选地,多个第一类插口111位于外壳11的同侧,且各第一类插口111呈线性分布或者矩阵分布,以使得各第一类插口111位于相对集中的区域,如此,各第一类插口 111可通过同一遮挡盖13遮挡,从而利于减少遮挡盖13的数量,便于简化预警分析仪1的结构,便于简化预警分析仪1的装配;本实施例不妨以此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然,也可为各第一类插口111分别配置独立的遮挡盖13,此时,遮挡盖13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可与本实施例的描述相同或者相似。
遮挡盖13的一侧可通过转轴128与外壳11转动连接;遮挡盖13能够相对于外壳11沿一方向转动至其关闭位置,以将第一类插口111关闭,也即将第一类插口111遮蔽,如图2所示;遮挡盖13还能够相对于外壳11沿另一方向转动至其打开位置,以将第一类插口111打开,也即将第一类插口111 露出,如图1所示,以便于插入或者拔出可插拔设备。
其中,遮挡盖13从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的转动方向,与遮挡盖 13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的转动方向相反。示例性地,遮挡盖13从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沿朝向外壳11的方向转动;遮挡盖13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沿远离外壳11的方向转动。
示例性地,盖体上可设置有圆柱体,遮挡盖13上可设置有轴孔,圆柱体可转动地设置在轴孔中,从而将盖体与遮挡盖13转动连接。或者,盖体及遮挡盖13可通过合页等铰链转动连接。
为了保证遮挡盖13对第一类插口111的遮挡的可靠性,在遮挡盖13处于其关闭状态时,还可通过锁止结构132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锁止,以将遮挡盖13保持在其关闭位置,以避免无关人员随意打开遮挡盖13,从而进一步避免无关人员将可插拔设备从第一类插口111中拔出,进一步利于防止可插拔设备的丢失以及可插拔设备上信息的泄漏。示例性地,锁止结构132 可包括用于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紧固连接的紧固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警系统,包括预警分析仪1,通过设置与预警分析仪1 的外壳11转动连接的遮挡盖13,以在需要插入或者拔出可插拔设备时,可通过遮挡盖13相对于外壳11沿一方向的转动将第一类插口111打开,在插入或者拔出可插拔设备之后,可通过遮挡盖13相对于外壳11沿另一方向的转动将第一类插口111关闭,从而将第一类插口111遮挡在遮挡盖13朝向安装空间的内侧,并且,通过设置锁止结构132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锁止,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无关人员随意打开遮挡盖13的现象,减少甚至避免存储卡、身份识别卡等可插拔设备被无关人员取走的现象,进而利于防止可插拔设备的丢失以及可插拔设备上信息的泄漏。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11上设置有沿朝向安装空间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115,第一类插口111设置在凹陷部115中,遮挡盖13在关闭第一类插口111时盖设在凹陷部115处。此时,遮挡盖13可为盖设在凹陷部 115开口处的板体。
示例性地,外壳11的外表面的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115,凹陷部115 具有朝向安装空间的第一槽壁,第一槽壁的边缘具有沿远离安装空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槽壁,第一槽壁与第二槽壁共同围成容纳空间;其中,为了便于将可插拔设备插入或者拔出的操作,第一类插口111可设置在第一槽壁上,且与容纳空间连通设置。
遮挡盖13处于其关闭状态时,其至少部分可收容在容纳空间中。可选地,遮挡盖13处于其关闭状态时,其收容在容纳空间中,且遮挡盖13的外表面与外壳11上且位于凹陷部115周围的外表面平齐,以降低遮挡盖13被无关人员发现的概率,从而进一步利于防止可插拔设备的丢失以及可插拔设备上信息的泄漏。
在一些示例中,外壳11上设置有第一轴孔,遮挡盖13上设置有第二轴孔;转轴128与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且与另一个转动连接。例如,转轴128可与第一轴孔固定连接,转轴128可与第二轴孔转动连接,以使得转轴128与外壳11固定,转轴128与遮挡盖13转动连接。又例如:转轴128可与第一轴孔转动连接,转轴128可与第二轴孔固定连接,以使得转轴128可与外壳11转动连接,转轴128可与遮挡盖13固定连接。其中,转轴128可通过键连接、过盈配合、粘接等连接方式与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转轴128与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中的一个转接时,可在轴孔中设置弹性件如橡胶垫等,弹性件与转轴128抵接,以在转轴128在轴孔中转动至预设位置时,也即在遮挡盖13相对于外壳11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可通过橡胶垫与转轴128之间的摩擦力,将遮挡盖13保持在该预设位置,以利于提高插入或者拔出可插拔设备时的操作便利性。
或者,在遮挡盖13处于将第一类插口111打开的打开位置时,遮挡盖的其中一侧边与外壳11相抵,以使得遮挡盖13能够保持在打开位置,以利于提高插入或者拔出可插拔设备时的操作便利性。
外壳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环113,第一安装环113的中空部分形成第一轴孔;遮挡盖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环131,第二安装环131 的中空部分形成第二轴孔。
示例性地,外壳11上可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环113,第一安装环113沿其轴向具有预设长度;遮挡盖13上也可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环131,第二安装环131沿其轴向具有预设长度;第一安装环113及第二安装环131可间隔设置,且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及转轴128同心设置;从而,利于延长第一安装环113、第二安装环131及转轴128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一安装环113及第二安装环131都包括多个;多个第一安装环113中的至少部分与多个第二安装环131中的至少部分相间设置;从而保证外壳11、转轴128及遮挡盖1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且利于保证遮挡盖13 的工作可靠性,利于保证遮挡盖13转动的平稳性。
示例性地,凹陷部115中沿转轴128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环113及多个第二安装环131,位于同端的多个第一安装环113及多个第二安装环131相间设置,以利于外壳11、转轴128及遮挡盖1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且利于延长第一安装环113、第二安装环131及转轴128的使用寿命,利于保证遮挡盖13的工作可靠性,还能够减少遮挡盖13在相对于外壳 11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利于保证遮挡盖13转动的平稳性。其中,凹陷部 115沿转轴128轴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转轴128,利于装配;此时,两个转轴 128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以使得两个转轴128可从该间距处进入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
其中,第一安装环113可与外壳11一体设置,以提高第一安装环113与外壳11的连接可靠性,且利于延长第一安装环113的使用寿命。第二安装环 131与遮挡盖13一体设置,以提高第一安装环113与遮挡盖13的连接可靠性,且利于延长第二安装环131的使用寿命。
在外壳11上设置有凹陷部115时,第一安装环113可设置在凹陷部115 内,例如第一安装环113可与第一槽壁或者第二槽壁一体设置。在外壳11上未设置凹陷部115时,第一安装环113可设置在外壳11的外表面,此时,遮挡盖13上未设置第二安装环131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可在遮挡盖13处于关闭位置时与外壳11的外表面相抵,以利于遮挡盖13遮挡第一类插口111。
本示例中,在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装配时,可先将遮挡盖13的第二安装环131插设于外壳11上相邻两个第一安装环113之间,且使得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处于同心的状态,将其中一转轴128从两个转轴128的间距处进入位于一端的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处,再将另一转轴128从两个转轴128的间距处进入位于另一端的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处。
当然,遮挡盖13与外壳11转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及其装配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例如:在其它示例中,第一安装环1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边,第一连接边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或卡扣等卡接件132b与外壳11可拆卸连接,以利于后续对遮挡盖13的拆装。第二安装环13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边,第二连接边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或卡扣等卡接件132b与外壳11可拆卸连接,以利于后续对遮挡盖13的拆装。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止结构132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用于在遮挡盖13处于将第一类插口111关闭的关闭位置时,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紧固连接。
示例性地,遮挡盖1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外壳11上设置有紧固孔114,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并与紧固孔114配合。
在一些示例中,紧固件为锁止螺钉132a,紧固孔114为螺纹孔。可选地,锁止螺钉132a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内六角型螺钉、外六角型螺钉,以减少甚至避免无关人员通过常规的螺丝刀等工具将锁止螺钉132a从外壳11上拆卸下来。其中,内六角型螺钉是指,头部设置有沿螺钉轴向延伸的六边形孔的螺钉;外六角型螺钉是指,头部的横截面是六边形的螺钉。在其它示例中,紧固件可以为销钉;此时,紧固孔114可以为与销钉过盈配合或者胀接的配合孔。
对于设有凹陷部115的壳体而言,凹陷部115中且沿转轴128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锁止结构132中紧固件配合的紧固孔114,以利于保证遮挡盖13与外壳11紧固连接的效果,且利于避免遮挡盖13的一端翘起,从而进一步减少遮挡盖13被无关人员发现的概率。
可选地,凹陷部115中设置有沿远离安装空间的方向延伸的安装凸台119,紧固孔114设置在安装凸台119上,以减少甚至避免紧固件对安装空间内部件的干涉。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止结构132包括:卡接件132b及与其配合的卡合槽;卡接件132b设置在遮挡盖13与外壳11中的一个上,卡合槽设置在另一个上。
示例性地,外壳11凹陷部115的第一槽壁或者第二槽壁上设置有卡合槽,遮挡盖13上可设置有弹性卡扣等卡接件132b;在需要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 锁止时,弹性卡扣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一定弹性形变以顺利进入卡合槽,在其在进入卡合槽之后外力撤销,弹性卡扣即可回复至原始状态且与卡合槽的槽壁相抵,从而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卡接,且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锁止。当然,也可将卡接件132b设置在外壳11的凹陷部115中,将卡合槽设置在遮挡盖13上,此时的实现方式与前述描述相似。
其中,外壳11和/或遮挡盖13背离转轴128的一侧设置有可供解锁遮挡盖13的豁口120,以便于相应的操作人员通过豁口120对遮挡盖13施力,从而将遮挡盖13相对于外壳11解锁。
本实施例中,遮挡盖13可通过紧固连接及卡接的方式与外壳11锁止,以利于保证遮挡盖13与外壳11锁止的可靠性,利于保证遮挡盖13对第一类插口111的遮挡效果。此时,外壳11上与锁止结构132中紧固件配合的紧固孔114,位于转轴128与锁止结构132中且设置在外壳11上的卡接件132b 或者卡合槽之间,以进一步保证遮挡盖13与外壳11锁止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止结构132可包括锁芯(图中未示出),锁芯可设置在遮挡盖13上,例如,锁芯可设置在遮挡盖13背离转轴128的一侧,锁芯还可设置在遮挡盖13上且与转轴128相邻的侧边。锁芯相对具有锁止位置及释放位置,锁芯处于锁止位置时,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锁定,以使遮挡盖13保持在其关闭状态;锁芯处于释放位置时,解除锁芯对遮挡盖 13及外壳11的锁定,锁芯在可锁止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相应地,预警分析仪还包括解锁结构(图中未示出),解锁结构用于带动锁芯在锁止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示例性地,锁芯可以采用常规结构,例如:常见的具有拨片的拨片锁芯、具有弹子的弹子锁芯等。以拨片锁芯为例:锁芯包括锁芯主体,锁芯主体可转动地安装至开设在遮挡盖13上的安装孔中,锁芯主体上设置拨片,拨片沿垂直于锁芯轴向的方向延伸设置;相应地,外壳11上设置有用于卡持拨片的卡槽;解锁结构可包括钥匙,钥匙可与锁芯上的锁孔配合;如此,钥匙能够带动锁芯主体沿预设方向旋转至锁止位置,以使拨片转入卡槽中,从而将遮挡盖13可靠地保持在其关闭状态;钥匙还能够带动锁芯主体沿与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至释放位置,以使得拨片从卡槽中转出,以使得遮挡盖13能够相对于外壳11转动。
其中,卡槽可设置在外壳11的凹陷部115中。并且,对于设有卡接件 132b及卡合槽的预警分析仪1而言,卡槽与卡合槽错开设置。
本实现方式中,解锁结构需要与锁芯配合,也即锁芯只能够通过特定的与其配合的解锁结构才能够打开(也即从锁止位置切换至释放位置),从而能利于避免无关人员将其打开,也即利于避免无关人员将遮挡盖13打开,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无关人员随意打开遮挡盖的现象,减少甚至避免存储卡、身份识别卡等可插拔设备被无关人员随意拔下的现象,进而利于防止可插拔设备的丢失以及可插拔设备上信息的泄漏。
当然,锁芯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本实施对于锁芯的结构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实现其将遮挡盖13与外壳11锁止的功能且利于避免无关人员将其打开的功能即可。例如:锁芯还可以为常见的密码锁锁芯,此时,解锁结构可以为与密码锁锁芯配合的拨轮机构等,具体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11背离安装空间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设置有散热鳍片116,以增大外壳11与预警分析仪1之外的空气的接触面积,也即增大外壳11的散热面积,从而利于提高预警分析仪1的散热效果。
示例性地,外壳11包括铝合金制成的第一壳体121以及铝合金制成的第二壳体122,第一壳体121与第二壳体122连接且围合成安装空间;第一壳体121及第二壳体122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设置有散热鳍片116。
为便于描述,不妨以第一壳体121所在的方向为上为例。第一壳体121 可包括上壁,上壁的边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侧壁。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壳体122可包括下壁,下壁的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上部与第一侧壁的下部对接,以使得第一壳体121与第二壳体122共同围成安装空间。在其它示例中,第二壳体122可盖设在第一壳体121下端的板体。
其中,第一壳体121可通过紧固连接、卡接、粘接、焊接等常规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壳体121连接。第一壳体121的上壁和/或第一侧壁设置有散热鳍片116。第二壳体122的下壁和/或第二侧壁设置有散热鳍片116。
可选地,电路板125上设置有处理器以及内存储器,内存储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电路板125上的处理器以及内存储器靠近第二壳体122设置,第二壳体122上与处理器以及内存储器对应的区域设置有散热鳍片116,以使得处理器及内存储器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二壳体122及其散热鳍片116快速被导出。其中,电源总成127及散热风扇126可设置在电路板125上方。
示例性地,处理器以及内存储器可靠近第二壳体122下壁的中部设置,相应地,第二壳体122下壁的中部设置有散热鳍片116,如图5所示。当然,第二壳体122的第二侧壁也可设置有散热鳍片116。
此外,第一壳体12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也可设置有散热鳍片116,以使得从电路板125处向上辐射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壳体121被快速导出至预警分析仪1之外。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壳体122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安装边122a,安装边122a 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122b,安装通孔122b用于与安装件配合以将预警分析仪1安装至车辆上;安装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第一螺钉、扎带;从而使得预警分析仪1的安装方式更加灵活。
为便于描述,不妨以外壳11设置有第一类插口111的一侧为前为例,则外壳11上与第一类插口111相对的一侧为后;其余两侧则分别为左和右。
示例性地,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2的前端及后端分别设置有开口,且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2的前端及后端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 123及第二端盖124;第一端盖123也即前盖设置有第一类插口111,以使得电路板125可通过第一类插口111与卡插拔设置通信连接。此时,遮挡盖13 可与第一端盖123转动连接;凹陷部115可设置在第一端盖123上。第一端盖123、第二端盖124可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2紧固连接。
可选地,第一端盖123和/或第二端盖124设置有散热区域117,散热区域117设置有与安装空间连通的多个散热孔118;多个散热孔118呈矩阵分布;以进一步提高预警分析仪1的散热效果。
其中,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一端盖123及第二端盖124都设置有散热区域117,且第一端盖123上的散热区域117与第二端盖124上的散热区域 117相对设置,利于实现对流散热,从而进一步提高预警分析仪1的散热效果。对于设有散热风扇126的预警分析仪1而言,在散热风扇126处于启动状态时,第二端盖124上的散热孔118可供外部空气进入安装空间中,第一端盖123上的散热孔118可供安装空间中的空气流出;散热风扇126的转动能够加快安装空间与外部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效果。
如图3、图4及图7所示,第二端盖124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类插口112;电路板125电连接有电连接器125a,电连接器125a可从第二类插口112伸出并用于与数据总线配合,以使电路板125通过数据总线与如下至少一个通信连接:车辆中控系统3、车载娱乐系统4、摄像头2。
如图8所示,预警分析仪1电路板125的处理器可包括图像处理器和深度学习芯片;图像处理器与摄像头2连接,用于对摄像头2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深度学习芯片与图像处理器连接,用于基于图像处理器的处理结果生成控制信息或预警信息。其中,深度学习芯片包括用于运行深度学习软件以基于图像处理器的处理结果进行预警分析的CPU(英文全称:Central Processing Unit/Processor;中文全称:中央处理器)芯片、MCU(英文全称:Microcontroller Unit;中文全称:微控制单元)芯片、的FPGA(英文全称: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中文全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芯片或者ARM(英文全称:Advanced RISC Machine)芯片。
如图9所示,深度学习芯片可与车辆中控系统3通信连接,以将预警分析仪1生成的控制信息或预警信息发送给车辆中控系统3,使得车辆中控系统3能够根据控制信息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如减速、避障或停车,使得车辆中控系统3能够根据预警信息对用户进行预警提示。
如图9所示,深度学习芯片可与车载娱乐系统4通信连接;车载娱乐系统4可用于接收预警分析仪1生成的预警信息,以使得车载娱乐系统4中的显示屏、播放器等根据该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提示,以及时提示用于车辆周围的状况或者车内成员的状况。
如图9所示,预警系统还可包括报警设备5,报警设备5可设置在预警分析仪1和/或摄像头2上,报警设备5可与预警分析仪1的深度学习芯片通信连接,以接收深度学习芯片生成的预警信息,以使得报警设备5能够根据该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提示,以及时提示用于车辆周围的状况或者车内成员的状况。其中,报警设备5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语音报警设备、视觉报警设备。语音报警设备包括蜂鸣器、音频播放器等;视觉报警设备包括显示屏、指示灯等。
摄像头2包括如下至少一种:ADAS(英文全称: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System;中文全称:安全预警系统)摄像头、DMS(英文全称:Driver Fatigue MonitorSystem;中文全称:防疲劳驾驶)摄像头、倒车后视摄像头、DVR(英文全称:Digital VideoRecorder;中文全称:硬盘录像机)摄像头。
示例性地,当摄像头2包括ADAS摄像头时,预警系统可根据ADAS摄像头获取的环境信息进行前车碰撞预警、车道偏离报警、行人报警识别等。当摄像头2包括DMS摄像头时,预警系统可根据DMS摄像头获取的驾驶员图像信息进行驾驶员身份识别、驾驶员疲劳检测、驾驶员分心检测、驾驶员危险动作报警、DMS摄像头遮挡报警、驾驶员离岗(也即离开驾驶区)检测等。
此外,本实施例预警系统中的预警分析仪1还具备自检功能,以在其自身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生产相应的提示信息;预警分析仪1还具备 WIFI/4G/GPS功能;预警分析仪1还具有显示屏端口,以能够与车辆自身的显示屏或者其他显示屏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预警分析仪1的功能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并且,本实施例未对预警分析仪1进行描述的部分,可与现有技术相同或者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警分析仪1,本实施例中的预警分析仪1的结构、功能及其实现过程可与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预警分析仪1相同或者相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以及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的至少部分设置在车身上;本实施例中预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实现过程可与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预警系统相同或者相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预警系统中的预警分析仪1可以设置在车身内部的中控台处,例如,预警分析仪1可嵌设在中控台中。与预警分析仪1通信连接的摄像头2;其中,ADAS摄像头2可设置在车身外侧,例如设置在车身沿车辆前进方向的前侧和/或设置在车身后侧;DMS摄像头2可设置在车内顶壁、车辆A柱、车内后视镜、车内仪表板等位置;倒车后视摄像头2可设置在车身后侧;DVR 摄像头2可设置在车内仪表板上。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0)

1.一种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类插口,所述第一类插口可供所述电路板与可插拔设备通信连接;
遮挡盖,所述遮挡盖通过转轴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遮挡盖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类插口;
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用于在所述遮挡盖关闭所述第一类插口时,将所述遮挡盖与外壳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遮挡盖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且与另一个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具有所述第一轴孔;所述遮挡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具有所述第二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环及第二安装环都包括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安装环中的至少部分与多个第二安装环中的至少部分相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环与所述外壳一体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安装环与所述遮挡盖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安装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在所述遮挡盖处于将所述第一类插口关闭的关闭位置时,将所述遮挡盖与所述外壳紧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紧固孔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锁止螺钉,所述紧固孔为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螺钉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内六角型螺钉、外六角型螺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卡接件及与其配合的卡合槽;所述卡接件设置在所述遮挡盖与外壳中的一个上,所述卡合槽设置在所述遮挡盖与外壳中的另一个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与所述锁止结构中紧固件配合的紧固孔,位于所述转轴与所述锁止结构中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卡接件或者卡合槽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沿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第一类插口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在关闭所述第一类插口时,所述遮挡盖的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凹陷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中且沿所述转轴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锁止结构中紧固件配合的紧固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中设置有沿远离所述安装空间的方向延伸的安装凸台,所述紧固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凸台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的第一安装环以及所述遮挡盖上的第二安装环位于所述凹陷部中,以在所述遮挡盖关闭所述第一类插口时,所述遮挡盖背离所述安装空间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凹陷部周围的外表面平齐。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遮挡盖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可供解锁所述遮挡盖的豁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锁芯,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遮挡盖上,且所述锁芯具有将所述遮挡盖与外壳锁定的锁止位置以及解除对所述遮挡盖与外壳的锁定的释放位置;
所述预警分析仪还包括:解锁结构,所述解锁结构与所述锁芯配合,以带动所述锁芯从锁止位置切换至释放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锁芯包括锁芯主体,所述锁芯主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锁芯主体上设置有拨片,所述拨片沿垂直于所述锁芯轴向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卡持所述拨片的卡槽;所述解锁结构包括与锁芯上的锁孔配合的钥匙;
其中,所述钥匙能够带动所述锁芯主体沿预设方向旋转至锁止位置,以使所述拨片转入所述卡槽中;所述钥匙还能够带动所述锁芯主体沿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至释放位置,以使得所述拨片从所述卡槽中转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挡盖处于将所述第一类插口打开的打开位置时,所述遮挡盖靠近所述转轴的侧边与所述外壳相抵,以使得所述遮挡盖能够保持在所述打开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插口包括如下至少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存储器卡插口、身份识别卡插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且靠近所述第一类插口处设置有第一类插口标识,所述第一类插口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类插口的种类。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安装空间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设置有散热鳍片。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铝合金制成的第一壳体以及铝合金制成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且围合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设置有所述散热鳍片。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处理器以及内存储器,所述内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以及内存储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处理器和/ 或内存储器对应的区域设置有所述散热鳍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以及内存储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设置,所述第二壳体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所述散热鳍片。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有所述第一类插口。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设置有散热区域,所述散热区域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多个散热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孔呈矩阵分布。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类插口,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有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可从第二类插口伸出并用于与数据总线配合,以使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数据总线与如下至少一个通信连接:车辆中控系统、车载娱乐系统、摄像头。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安装边,所述安装边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用于与安装件配合以将所述预警分析仪安装至车辆上;所述安装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第一螺钉、扎带。
32.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图像处理器和深度学习芯片,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深度学习芯片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深度学习芯片能够根据所述图像处理器的处理结果进行预警分析。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预警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学习芯片包括如下至少一种:CPU芯片、MCU芯片、FPGA芯片或者ARM芯片。
34.一种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警分析仪以及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预警分析仪通信连接;所述预警分析仪为权利要求1-33任一项所述的预警分析仪。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安全预警系统ADAS摄像头、防疲劳驾驶DMS摄像头、倒车后视摄像头、硬盘录像机DVR摄像头。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中控系统,所述预警分析仪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车辆中控系统连接。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载娱乐系统,所述预警分析仪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车载娱乐系统连接。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与所述预警分析仪的电路板通信连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设备包括:语音报警设备,和/或,视觉报警设备。
4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以及预警系统,所述预警系统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所述预警系统为权利要求34-39任一项所述的预警系统。
CN201920620061.6U 2019-04-30 2019-04-30 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 Active CN210183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0061.6U CN210183695U (zh) 2019-04-30 2019-04-30 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0061.6U CN210183695U (zh) 2019-04-30 2019-04-30 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3695U true CN210183695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2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0061.6U Active CN210183695U (zh) 2019-04-30 2019-04-30 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3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88881B2 (en) Vehicle center cluster assembling structure with electrical connection
US6234691B1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surveillance camera
JP2005019319A (ja) 機器用コネクタ
CN112470457B (zh) 车载相机
CN210183695U (zh) 预警分析仪、预警系统以及车辆
CN110869282A (zh) 无人机及其机身、云台相机
JP4871663B2 (ja) 車両搭載型ドライビングレコーダの取付具
WO2017206434A1 (zh) 保护壳、电子装置、电子调速器及无人机
CN212782103U (zh) 车载视觉处理设备、车载视觉处理系统及车辆
US7396235B2 (en) Modular electronic device
CN209955874U (zh) 一种车辆以及用于安装于车辆的侧后视镜
EP3514621B1 (en) Camera system
EP2495141A1 (en) Antenna device
CN111034165B (zh) 车辆相机
CN212782102U (zh) 车载视觉处理设备、车载视觉处理系统及车辆
EP3531685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N211124160U (zh) 一种车载视频终端外壳及车载视频终端
CN210268714U (zh) 车载摄像头、车内乘员行为分析系统及车辆
CN111277732A (zh) 车载摄像头及交通工具
KR100868575B1 (ko) 차량 트렁크 손잡이 구조
CN112956181B (zh) 车载相机
KR101532346B1 (ko) 듀얼 카메라가 장착된 차량용 블랙박스
CN210680555U (zh) 主机、安全及预警系统和智能车辆
CN220720941U (zh) 隐私盖组件、车载摄像装置
CN107463858B (zh) 触摸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3010, Floor 3, No.1 Kaifa Road, Shangdi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Lezhi Xinchuang (Beijing) Consulting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4 712 Haixiang Plaza, 1052 Nanhai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311100 Room 902, Building 1, No. 258 Xiqin Street, Wuc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Guozhi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and Promotion Center

Address before: 3010, Floor 3, No.1 Kaifa Road, Shangdi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before: Lezhi Xinchuang (Beijing) Consulting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4

Address after: 572024 Room 501, 5 / F, building 3, Baitai Industrial Park, yazhouw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Yazhou District, Sanya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nya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311100 Room 902, Building 1, No. 258 Xiqin Street, Wuc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Guozhi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and Promotion Cent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