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8626U - 一种热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8626U
CN210148626U CN201822236971.2U CN201822236971U CN210148626U CN 210148626 U CN210148626 U CN 210148626U CN 201822236971 U CN201822236971 U CN 201822236971U CN 210148626 U CN210148626 U CN 210148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water jacket
chewing
core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69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 Shidef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Mai Shidef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 Shidef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Mai Shidef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8222369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8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8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8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咀,包括咀身、咀芯以及加热器,咀身开设有安装通道,咀芯设于安装通道上,加热器套设在咀身的外侧,咀芯包括设有流道的咀芯本体和设于咀芯本体底部的用于导流的咀尖,咀身的底部设有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浇口,咀尖穿过浇口。通过将浇口的截面形状设成非圆形,可以增大浇口的过胶面积,降低产品的压力,从而减少注塑周期,提高了产量,同时通过咀尖的导流作用和控制加热器与咀尖的高度,可以避免拉丝流延,保障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热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咀。
背景技术
随着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热流道技术在注塑模具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热咀是热流道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虽然现有热咀种类很多,但在使用过程中都受到了很多限制,例如在生产一些大件的批量产品时,用针阀浇口成本太高,用开放式大水浇口需要剪浇口,后期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处理,使用点浇口时,浇口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这种形状的浇口不能做的很大,否则会导致流延,影响产品质量,而浇口过小会导致断射或延长周期,降低产量,还会增大浇口处的压力,加重磨损,影响热咀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增大浇口的过胶面积、提高产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咀,用以解决现有热咀浇口过胶面积小导致过胶量少,从而导致断射或周期长而造成的产量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咀,包括咀身、咀芯以及加热器,所述咀身开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咀芯设于所述安装通道上,所述加热器套设在所述咀身的外侧,所述咀芯包括设有流道的咀芯本体和设于所述咀芯本体底部的用于导流的咀尖,所述咀身的底部设有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浇口,所述咀尖穿过所述浇口。
进一步地,所述浇口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者矩形或者十字形或者腰形,所述咀尖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浇口的截面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咀芯上设有连通所述流道与所述浇口的分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咀身的底部围设有围框,所述咀尖穿过所述围框,所述浇口位于所述围框与所述咀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咀尖包括容纳于所述咀身内的容纳部和穿过所述浇口的凸设部,所述浇口位于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围框之间,所述凸设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连接端,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向设置,所述连接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远离所述容纳部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道的顶部为台阶孔,所述咀芯的顶部为与所述台阶孔配合的台阶部,所述咀芯通过所述台阶孔与所述台阶部配合安装于所述咀身。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包括铜套与发热线,所述铜套套设在所述咀身的外侧,所述铜套外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发热线嵌入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铜套的底部套设有用于防止漏胶和隔热的衬套,所述咀身之所述围框穿过所述衬套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热咀还包括由第一水套和第二水套组成的冷却组件,所述第一水套套设于所述衬套的外侧,所述第一水套包括圆环和设于所述圆环底部的筒体,所述第二水套套设在所述筒体外侧,所述咀身之所述围框穿过所述筒体后与所述第二水套连接,所述第一水套与所述第二水套之间设有供冷却液流动的通道,所述第二水套上相对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套的底部设有凹腔,所述围框位于所述凹腔内并与所述凹腔的底部连接,所述凹腔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凹腔的通孔,所述咀尖之所述凸设部穿过所述围框后位于所述通孔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浇口的截面形状设成非圆形,可以增大浇口的过胶面积,降低产品的压力,从而减少注塑周期,提高了产量,同时通过咀尖的导流作用和控制加热器与咀尖的高度,可避免拉丝流延,保障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咀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咀身和咀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所示咀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所示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浇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浇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截面形状为十字形的浇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截面形状为腰形的浇口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所示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所示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中所示第一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2中所示第二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B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热咀;10、咀身;20、咀芯;30、加热器;21、咀芯本体;22、咀尖;23、分流孔;11、浇口;111、矩形浇口;112、椭圆形浇口;113、十字形浇口;114、腰形浇口;12、框体;221、容纳部;222、凸设部;2221、第一侧壁;2222、第二侧壁;2223、连接端;31、铜套;32、发热线;40、衬套; 522、通孔;50、冷却组件;51、第一水套;52、第二水套;511、圆环;512、筒体;513、凹陷部;514、扁位;523、凸起;521、凹腔;5221、第三侧壁; 5222、第四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咀100,包括咀身10、咀芯 20以及加热器30,咀身10开设有安装通道,咀芯20设于安装通道上,加热器 30套设在咀身10的外侧,咀芯20包括设有流道的咀芯本体21和设于咀芯本体 21底部的用于导流的咀尖22,咀身10的底部设有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浇口11,咀尖22穿过浇口11。
以该设计方式,通过热咀100包括咀身10、咀芯20以及加热器30,咀芯 20又包括设有流道的咀芯本体21和设于咀芯本体21底部的咀尖22,还通过在咀身10的底部设置一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浇口11,咀尖22穿过浇口11,这样,可以提高浇口11的过胶面积,降低产品压力,减少注塑周期,从而提高产量,同时由于存在咀尖22的导流作用,可以防止拉丝流延,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加热器30与咀尖22的高度来避免拉丝流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浇口11的截面形状为图7所示的矩形111。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浇口11的截面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计为图8所示的椭圆形112、图9所示的十字形113或图10所示的腰形114,其中腰形114 是指由两条平行的直线以及连接两条直线相邻两端的弧线组成的图形。该设计方式,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不同形状的浇口11,提高了热咀100的实用性。
优选地,咀芯20上设有连通流道与浇口的分流孔23。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咀芯20上设置连通流道与过浇口的分流孔23,这样,胶体可以顺着流道往下运动,经过分流孔23的分流作用与咀尖22的导流作用,可避免拉丝流延,提高产品质量。
优选地,咀身10的底部围设有围框12,咀尖22穿过围框12,浇口位于围框12与咀尖22之间。该设计方式增大了浇口11附近的储胶空间,可防止拉丝流延。
优选地,咀尖22包括容纳于咀身10内的容纳部221和穿过浇口11的凸设部222,浇口位于容纳部221与围框12之间,凸设部222包括第一侧壁2221、第二侧壁2222以及连接端2223,第一侧壁2221与第二侧壁2222相向设置,连接端22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2221和第二侧壁2222之远离容纳部221的一端连接。该设计方式,当胶体从分流孔23中留出后,顺着容纳部221流动通过浇口,再顺着凸设部222继续往下流动,而凸设部222设有相向第一侧壁2221 和第二侧壁2222,有利于胶体的流动,减少了注塑周期,从而提高产量。
优选地,安装通道的顶部为台阶孔,咀芯20的顶部为与台阶孔配合的台阶部,咀芯20通过台阶孔与台阶部配合安装于咀身10。该安装方法简单,方便热咀100的组装。
如图11所示,优选地,加热器30包括铜套31和发热线32,铜套31套设在咀身10的外侧,铜套31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发热线32嵌入凹槽中。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铜套31外表面设置凹槽,再将发热线32嵌入凹槽中,最后将组装好的加热器套设在咀身10的外侧,这样,将铜套31与发热线32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热传递效率,保障了加热器30的供热能力。
优选地,铜套31的底部套设有用于防止漏胶和隔热的衬套40,咀身10之围框12穿过衬套40的底部。该设计方式可以避免热咀100的漏胶问题,延长热咀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2和图13所示,优选地,热咀100还包括由第一水套51和第二水套 52组成的冷却组件50,第一水套51套设于衬套40的外侧,第一水套包括圆环 511和设于圆环511底部的筒体512,第二水套52套设在筒体512外侧,咀身 10之围框12穿过筒体512后与第二水套52连接,第一水套51与第二水套52 之间设有供冷却液流动的通道,第二水套52上相对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第一水套51和第二水套52,第一水套51套设在衬套40的外侧,由于衬套40具有隔热效果,可以避免热量向第一水套51传递,第一水套51与第二水套52之间存在冷却液流动的通道,且第二水套52上设有与通道想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这样,冷却液从进水口进入,从出水口留出,冷却液在通道内形成单向流动,带走浇口11附近的部分温度,有效解决了浇口11区域局部温度过高问题,避免拉丝流延,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将冷却组件设成第一水套51和第二水套52,当冷却组件50出现损坏时,只需相应的更换第一水套51或第二水套52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冷却组件50,方便维修。
如图14和图15所示,优选地,第二水套52的底部设有凹腔521,围框12 位于凹腔521内并与凹腔521的底部连接,凹腔521的底部设有贯穿凹腔521 的通孔522,咀尖22之凸设部222穿过围框12后位于通孔522内。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围框12位于凹腔522内,增大了围框12与第二水套52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保障产品质量。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套52底部设有一凸起523,凹腔521位于凸起523上,第一水套51的筒体512的底部环设在凸起523的外周,筒体512 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513,筒体512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对位的扁位514,扁位514和凹陷部513组成供冷却液流动的通道。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通孔522包括与第一侧壁2221平行的第二侧壁5221 以及与第二侧壁2222平行的第四侧壁5222,该设计方式有利于胶体的流动,可减少注塑周期,提高产量。
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
首先,将咀芯20安装在咀身10的安装通道内,将加热器30套设在咀身10 的外侧,再将衬套40套设在加热器30的外侧,最后将第一水套51和第二水套 52组装好后安装在衬套40的外侧,即完成了热咀100的组装,需要使用热咀 100时,先利用加热器30让热咀100保持一定的温度,使热咀100内部的胶体保持熔融状态,胶体通过流道与分流孔23之后,沿着咀尖22向下滑动,防止了拉丝流延,保障了产品的质量,然后胶体通过浇口11,由于浇口11的截面面积较大,提高了过胶面积,减少注塑周期,提高了产量,而且由于设有第一水套51和第二水套52,通过在水套之间单向流动的冷却水,带走部分热量,避免了浇口11处局部温度过高,保障了产品的质量,最后胶体通过通孔522注入模具中。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咀,包括咀身、咀芯以及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咀身开设有安装通道,所述咀芯设于所述安装通道上,所述加热器套设在所述咀身的外侧,所述咀芯包括设有流道的咀芯本体和设于所述咀芯本体底部的用于导流的咀尖,所述咀身的底部设有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浇口,所述咀尖穿过所述浇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者矩形或者十字形或者腰形,所述咀尖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浇口的截面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咀芯上设有连通所述流道与所述浇口的分流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咀身的底部围设有围框,所述咀尖穿过所述围框,所述浇口位于所述围框与所述咀尖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咀尖包括容纳于所述咀身内的容纳部和穿过所述浇口的凸设部,所述浇口位于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围框之间,所述凸设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连接端,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向设置,所述连接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远离所述容纳部的一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的顶部为台阶孔,所述咀芯的顶部为与所述台阶孔配合的台阶部,所述咀芯通过所述台阶孔与所述台阶部配合安装于所述咀身。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铜套与发热线,所述铜套套设在所述咀身的外侧,所述铜套外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发热线嵌入所述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的底部套设有用于防止漏胶和隔热的衬套,所述咀身之所述围框穿过所述衬套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还包括由第一水套和第二水套组成的冷却组件,所述第一水套套设于所述衬套的外侧,所述第一水套包括圆环和设于所述圆环底部的筒体,所述第二水套套设在所述筒体外侧,所述咀身之所述围框穿过所述筒体后与所述第二水套连接,所述第一水套与所述第二水套之间设有供冷却液流动的通道,所述第二水套上相对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套的底部设有凹腔,所述围框位于所述凹腔内并与所述凹腔的底部连接,所述凹腔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凹腔的通孔,所述咀尖之所述凸设部穿过所述围框后位于所述通孔内。
CN201822236971.2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热咀 Active CN210148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6971.2U CN210148626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热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6971.2U CN210148626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热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8626U true CN210148626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54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6971.2U Active CN210148626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热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86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3486A (zh) * 2020-12-04 2021-12-03 上海瀚典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感温热咀
CN113733487A (zh) * 2020-12-29 2021-12-03 上海瀚典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热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3486A (zh) * 2020-12-04 2021-12-03 上海瀚典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感温热咀
CN113733487A (zh) * 2020-12-29 2021-12-03 上海瀚典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热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48626U (zh) 一种热咀
CN209158807U (zh) 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CN215512085U (zh) 一种分体式圆型侧进胶结构
CN216300022U (zh) 一种不需要额外加热装置的热流道喷嘴
CN212684594U (zh) 一种带有注塑喷嘴的热流道系统
CN205915602U (zh) 一种铜包钢组合式双金属热喷嘴
CN210851156U (zh) 一种改善热嘴感温线安装位置的热嘴
CN209682821U (zh) 一种可反复拆装的热流道堵头结构
CN210257071U (zh) 超薄单点针阀热流道系统
CN205915619U (zh) 一种防漏型热咀及热流道系统
CN212707814U (zh) 一种节能注射热流道热嘴组件
CN206277605U (zh) 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热咀
CN203391221U (zh) 新型热流道系统
CN218777037U (zh) 一种衬套封胶热咀结构
CN215095324U (zh) 一种护套分体式圆型侧进胶结构
CN211591086U (zh) 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喷嘴
CN210047001U (zh) 一种旋牙式热咀
CN215039868U (zh) 一种高温料单点针阀热流道系统
CN214820508U (zh) 一种方便换色的热咀结构
CN207808335U (zh) 一种白色料热流道嘴头
CN214395222U (zh) 一种加长咀芯的热咀结构
CN216465935U (zh) 一种针对tpu塑料手机保护套的针阀热嘴结构
CN217553005U (zh) 一种可以适用不同材料温度的热咀
CN214521663U (zh) 一种可拆卸分体结构热流道热嘴
CN217258067U (zh) 一种热咀结构以及热流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