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9895U -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9895U
CN210139895U CN201921017126.4U CN201921017126U CN210139895U CN 210139895 U CN210139895 U CN 210139895U CN 201921017126 U CN201921017126 U CN 201921017126U CN 210139895 U CN210139895 U CN 210139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ifferential
steering
clutch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71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峰
陈志发
秦一可
王国建
左新凯
黄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Lu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Lu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Lu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Lu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171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9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9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9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主电机、副电机、差速器、电磁离合器;长轴和短轴位于同一轴线,连接在差速器的两侧,电磁离合器安装在长轴上;差速器带轮与差速器相连,离合器带轮与电磁离合器相连,主电机通过主电机带轮、差速器带轮与差速器相连,副电机通过副电机带轮、离合器带轮、电磁离合器与长轴连接;直线行驶、前轮转向、全轮转向时,电磁离合器松开,主电机作为动力输入;若动力不足,电磁离合器接合,副电机最为辅助输入动力;原地转向时,主电机电磁刹车抱死,副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动力输入差速器,差速器两侧轴转速相同,转速相反。

Description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能够实现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在轮子驱动/转向的动力和传动上,一般结构设计都比较复杂,一般行走驱动需要两个以上的动力源,如果只采用一个动力源,则传动结构会很复杂,设计和制造难度均较大,同时往往会空间不足,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仅采用两个行走驱动动力源,通过电磁离合器,巧妙实现,两个动力源的单一或一同输入,同时通过其中一动力源抱死,另一动力源输入,实现原地转向功能,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主动力源、副动力源、差速器2、离合器;A轴和B轴位于同一轴线,连接在差速器2的两侧,离合器安装在长轴6上;差速器轮与差速器2相连,离合器轮与离合器12相连,主动力源通过主电机带轮、差速器轮与差速器2相连,副动力源通过副动力源轮、离合器轮、离合器与A轴连接;直线行驶、前轮转向、全轮转向时,离合器松开,主动力源作为动力输入;若动力不足,离合器接合,副动力源最为辅助输入动力;原地转向时,主动力源电磁刹车抱死,副动力源作为动力来源,动力输入差速器2,差速器2两侧轴转速相同,转速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A轴是长轴6,B轴是短轴7。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力源是主电机9,所述副动力源是副电机,所述差速器轮是差速器带轮1,所述离合器轮是离合器带轮13。
进一步的,所述长轴6作为移动装置一侧的车轮的动力输入,短轴7作为移动装置另一侧的车轮的动力输入。
进一步的,每个车轮各自对应一转向电机。
更进一步的,所述长轴6和短轴7分别通过带轮传动驱动各车轮行走。
更进一步的,所述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移动装置底盘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是电磁离合器12。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是机械式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仅采用两个行走驱动动力源,通过电磁离合器,巧妙实现,两个动力源的单一或一同输入,同时通过其中一动力源抱死,另一动力源输入,实现原地转向功能,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外形示意图,图中标出了驱动车轮的同步带的布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移动装置处于普通的直线行走状态下动力输入的示意图。
图5是当动力不足时,移动装置采用副电机补充动力输入时的示意图。
图6是前轮转向时,动力输入的示意图。
图7是原地转向时,动力输入的示意图。此时主电机电磁刹车抱死,副电机作为动力来源。
图中,1.差速器带轮,2.差速器,3.副电机,4.电机输出带轮,5.输出端盖,6.长轴,7.短轴,8.同步带,9.主电机,10.电磁刹车器,11.编码器,12.电磁离合器,13.电磁离合器带轮,14.摆动桥,15.平衡摇臂,16.转向节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7,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主电机9、副电机3、差速器2、电磁离合器12;长轴6和短轴7位于同一轴线,连接在差速器2的两侧,电磁离合器12安装在长轴6上;差速器带轮1与差速器2相连,离合器带轮13与电磁离合器12相连,主电机9通过主电机带轮、差速器带轮1与差速器2相连,副电机3通过副电机带轮、离合器带轮13、电磁离合器12与长轴6连接;直线行驶、前轮转向、全轮转向时,电磁离合器12松开,主电机9作为动力输入;若动力不足,电磁离合器12接合,副电机3最为辅助输入动力;原地转向时,主电机9电磁刹车抱死,副电机3作为动力来源,动力输入差速器2,差速器2两侧轴转速相同,转速相反。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长轴6作为移动装置一侧的车轮的动力输入,短轴7作为移动装置另一侧的车轮的动力输入。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每个车轮各自对应一转向电机17。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3,所述长轴6和短轴7分别通过带轮传动驱动各车轮行走。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移动装置底盘下方。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是电磁离合器12。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是机械式离合器,附图未对此进行展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仅采用两个行走驱动动力源,通过电磁离合器,巧妙实现,两个动力源的单一或一同输入,同时通过其中一动力源抱死,另一动力源输入,实现原地转向功能,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动力源、副动力源、差速器(2)、离合器;
A轴和B轴位于同一轴线,连接在差速器(2)的两侧,离合器安装在长轴(6)上;
差速器轮与差速器(2)相连,离合器轮与离合器(12)相连,主动力源通过主电机带轮、差速器轮与差速器(2)相连,副动力源通过副动力源轮、离合器轮、离合器与A轴连接;
直线行驶、前轮转向、全轮转向时,离合器松开,主动力源作为动力输入;
若动力不足,离合器接合,副动力源最为辅助输入动力;
原地转向时,主动力源电磁刹车抱死,副动力源作为动力来源,动力输入差速器(2),差速器(2)两侧轴转速相同,转速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轴是长轴(6),B轴是短轴(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力源是主电机(9),所述副动力源是副电机,所述差速器轮是差速器带轮(1),所述离合器轮是离合器带轮(1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6)作为移动装置一侧的车轮的动力输入,短轴(7)作为移动装置另一侧的车轮的动力输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车轮各自对应一转向电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6)和短轴(7)分别通过带轮传动驱动各车轮行走。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移动装置底盘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是电磁离合器(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是机械式离合器。
CN201921017126.4U 2019-07-02 2019-07-02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Active CN210139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7126.4U CN210139895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7126.4U CN210139895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9895U true CN210139895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6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7126.4U Active CN210139895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98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475A (zh) * 2019-07-02 2019-08-27 洛阳履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475A (zh) * 2019-07-02 2019-08-27 洛阳履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247671A (ja) 多輪駆動車両の動力ユニット
CN103770622A (zh) 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和用于该推进系统的变速器
CN210139895U (zh)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CN103291857B (zh) 小型拖拉机变速箱
CN215435962U (zh)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CN215435961U (zh)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SE2050925A1 (en) Transmission unit, vehicle powertrain and vehicle
CN203666394U (zh) 带分动箱装置的组合变速器总成
CN102817971B (zh) 双向可控棘轮离合传动装置
CN110171475A (zh)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CN212034731U (zh) 一种具有差速转向的履带收割机
JPH01103539A (ja) 4輪駆動車の動力伝達装置
CN201559523U (zh) 轮式拖拉机整体式后传动箱装置
KR100395053B1 (ko) 4륜 구동차량의 변속기 일체형 트랜스퍼
CN202088885U (zh) 多功能全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
CN217328388U (zh) 一种多功能减速器总成
CN105065615B (zh) 一种轻型全地域车的综合传动装置
CN108458063A (zh) 一种分动箱及拖拉机
CN219360811U (zh) 车辆的传动系统以及车辆
CN215214621U (zh) 驱动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3363022U (zh) 小型拖拉机变速箱
CN209833763U (zh) 一种园艺履带拖拉机的转向刹车装置
CN106704526A (zh) 无极变速箱
CN111328488A (zh) 一种具有差速转向的履带收割机
CN115534646A (zh)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