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6604U - 一种电动车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6604U
CN210116604U CN201920752497.0U CN201920752497U CN210116604U CN 210116604 U CN210116604 U CN 210116604U CN 201920752497 U CN201920752497 U CN 201920752497U CN 210116604 U CN210116604 U CN 210116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ear wheel
car
wheel installa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24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小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 Loong Mechanical Attachment Factory Of Wenling City
Original Assignee
Yue Loong Mechanical Attachment Factory Of Wenling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 Loong Mechanical Attachment Factory Of Wenling City filed Critical Yue Loong Mechanical Attachment Factory Of Wenling City
Priority to CN2019207524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6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6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6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骨架,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脚踏架、设置在脚踏架两端上的车前架和车后架、后轮支架,车后架上设有坐垫支架,后轮支架包括两个后轮安装管,脚踏架与车后架之间设有连接部,两个后轮安装管均连接在连接部上,后轮安装管朝向车后架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弹簧安装座,车后架朝向后轮安装管的侧壁上同样设有弹簧安装座。每个后轮安装管和车后架之间都会设置一个减震弹簧,后轮产生的振动力在传递到后轮安装管后会通过相应的减震弹簧减弱,减弱后的振动力再被后轮安装管传递到连接部上,而连接部再将震动里分摊到车后架和脚踏架上,尽量降低振动力对单个部件造成的伤害,延长后轮安装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骨架。
背景技术
电动车由于其轻便快捷、好学易控,且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电动车上,电动车骨架是整个电动车的支撑结构,其结构的合理性对车身的性能和骑行者的舒适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公告号为CN2068852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骨架,其包括车身骨架和外壳,车身骨架的前部为圆筒,圆筒的轴心向尾轮方向倾斜;车身骨架的尾部形成一供储物穿过的通口;车身骨架的底部形成一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电池,凹槽的背面安装尾轮支架部件、避震器;车身骨架的前部且位于底部以下的位置为用于安装脚踏板的脚踏架。
上述专利中的尾轮支架部件的一端为方形管,尾轮支架部件的另一端分叉成为两个用于固定尾轮上轴杆的支杆,当尾轮在行驶在颠簸路段的时候,尾轮会带动两个支杆振动,而支杆的振动力均会传递到方形管上,因此方形管受到的合力会很大,而这合力对于方形管的造成的伤害也大得多,导致方形管的使用寿命的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骨架,其具有结构分布合理,使用寿命更长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动车骨架,包括脚踏架、设置在脚踏架一端上的车前架、设置在脚踏架另一端上的车后架,所述车后架上设有坐垫支架,还包括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包括两个后轮安装管,所述脚踏架与车后架之间设有连接部,两个后轮安装管均连接在连接部上,所述后轮安装管朝向车后架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弹簧安装座,所述车后架朝向后轮安装管的侧壁上同样设有弹簧安装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个后轮安装管和车后架之间都会设置一个减震弹簧,后轮产生的振动力在传递到后轮安装管后会通过相应的减震弹簧减弱,减弱后的振动力再被后轮安装管传递到连接部上,而连接部再将震动里分摊到车后架和脚踏架上,尽量降低振动力对单个部件造成的伤害,延长后轮安装管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后轮安装管为中空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后轮安装管的重量,使整个组装完成的电动车更加轻便,并且减少材料成本。
优选的,两个后轮安装管相向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后轮安装管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处在后轮安装管远离脚踏架的端部上,且安装槽远离脚踏架的一端延伸到后端安装管相应端的端面上,所述后轮安装管的空腔内设有用于对后轮进行定位的限位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后轮与后轮上的连接轴可以预先组装到一起,需要将后轮安装到后轮支架上时,只需将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从两个后轮安装管的端部推入到安装槽中,再通过限位组件进行固定即可,方便后续进行后轮的安装工作。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封口盖,所述限位块处在后轮安装管内,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带有键槽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安装槽相对,所述封口盖盖设在后轮安装管远离脚踏架的端面上,所述封口盖通过螺栓与限位块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后轮上的连接轴的端部插入到限位块上的安装槽中,连接轴上的键块与键槽配合,使得连接轴无法转动,只能由后轮在连接轴上转动,防止打滑的情况发生;之后,通过螺栓将限位块和封口盖进行初步的连接,连接轴的端部随限位块一同插入到安装槽中,将封口盖固定到后轮安装管的端部上之后,再拧紧螺栓,使限位块抵在封口盖上,降低限位块在安装槽内出现移动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连接板、连接在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管,所述连接板为三角形,两个连接板对称分别设置在脚踏架的两侧上,且连接板的三个角分别连接到脚踏架、车后架以及连接管相应侧端部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加强脚踏架和车后架之间的连接,并且通过连接管使脚踏板和车后架两侧之间的受力能够共享,方便连接管上的振动力的传递和分散。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还连接有朝向地面的竖管,所述竖管上铰接有双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向上一侧转动双撑,使双撑不干扰到电动车的行驶,而电动车需要停靠时,向下一侧转动双撑,使双撑接触地面,电动车的后轮悬空。
优选的,所述脚踏架上设有中轴曲柄安装管,所述中轴曲柄安装管处在脚踏架靠近地面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轴曲柄安装管可以安装中轴以及曲柄,曲柄上可以设置脚踏板,电动车在不适用电力行驶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人力驱动,具有自行车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坐垫支架上设有电池盒安装板,所述坐垫支架和车后架围成放置电池盒的放置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合理利用骨架内的空间,使组装成型后的电动车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
优选的,所述脚踏架设有控制器安装板,所述控制器安装板为U形,所述控制器安装板处在脚踏架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控制器安装板与脚踏架一同构成用于安装控制器的容纳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合理利用空间,安装器安装到容纳空间后,使用真的脚会放置在脚踏架上,并不会挤压到控制器,能够对控制器进行有效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并且通过及时分散震动力,降低震动力对于后轮安装管的损害,延长整个骨架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安装槽和限位组件,使得后轮能够提前进行预组装,再进行后轮与后轮支架的安装,使得组装时使用的零件少,步骤更简单,减少出错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脚踏架;11、控制器安装板;12、中轴曲柄安装管;2、车前架;3、车后架;4、坐垫支架;41、电池盒安装板;5、后轮支架;51、后轮安装管;511、安装槽;52、连接杆;6、连接部;61、连接管;611、竖管;62、连接块;7、弹簧安装座;8、限位组件;81、限位块;811、通孔;82、封口盖;9、双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动车骨架,如图1所示,包括脚踏架1、设置在脚踏架1一端上的车前架2、设置在脚踏架1另一端上的车后架3、处在车后架3侧下方的后轮支架5,车前架2和车后架3均相对于脚踏架1呈倾斜设置,且车前架2和车后架3均朝向脚踏架1远离地面的一侧,车后架3远离脚踏架1的一端上设有坐垫支架4,坐垫支架4的长度方向与脚踏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脚踏架1与车后架3之间设有连接部6,后轮支架5连接在连接部6上,构成脚踏架1、车后架3、后轮支架5、坐垫支架4的管件均为中空管。
参见图1、图2,连接部6包括两个连接板62、连接在两个连接板62之间的连接管61,连接板62的整体形状类似三角形,两个连接板62对称分别设置在脚踏架1的两侧上,且连接板62的三个角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脚踏架1、车后架3以及连接管61相应侧端部上。连接管61的中部上焊接有朝向地面的竖管611,竖管611靠近地面的端部上铰接有双撑9。
参见图1、图2,后轮支架5包括两个后轮安装管51和连接杆52,两个后轮安装管51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连接管61的两端上,连接杆52连接在两个后轮安装管51之间,且连接杆52靠近连接管61,两个后轮安装管51相向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后轮安装管51的安装槽511,安装槽511处在后轮安装管51远离脚踏架1的端部上,安装槽511远离脚踏架1的一端延伸到后轮安装管51相应端的端面上,后轮安装管51的安装槽511所在的端部上设有弹簧安装座7,弹簧安装座7朝向车后架3,后轮安装管51的空腔内设有用于对后轮进行定位的限位组件8。参见图3,限位组件8包括限位块81、封口盖82,限位块81处在后轮安装管51内,限位块81上设有带有键槽的通孔811,通孔811与安装槽511相对,封口盖82通过螺栓与限位块81连接,封口盖82能够盖设在后轮安装管51远离脚踏架1的端面上,当后轮安装到后轮支架5上后,封口盖82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固定在后轮安装管51上。
参见图1、图2,脚踏架1上设有中轴曲柄安装管12,中轴曲柄安装管12处在脚踏架1靠近地面的一侧,脚踏架1上还设有控制器安装板11,控制器安装板11为U形,且控制器安装板11同样靠近地面,控制器安装板11与脚踏架1一同构成用于安装控制器的容纳空间。坐垫支架4上设有电池盒安装板41,坐垫支架4和车后架3围成放置电池盒的放置空间。车后架3朝向后轮安装管51的侧壁上同样设有弹簧安装座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9)

1.一种电动车骨架,包括脚踏架(1)、设置在脚踏架(1)一端上的车前架(2)、设置在脚踏架(1)另一端上的车后架(3),所述车后架(3)上设有坐垫支架(4),其特征是:还包括后轮支架(5),所述后轮支架(5)包括两个后轮安装管(51),所述脚踏架(1)与车后架(3)之间设有连接部(6),两个后轮安装管(51)均连接在连接部(6)上,所述后轮安装管(51)朝向车后架(3)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弹簧安装座(7),所述车后架(3)朝向后轮安装管(51)的侧壁上同样设有弹簧安装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骨架,其特征是:所述后轮安装管(51)为中空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骨架,其特征是:两个后轮安装管(51)相向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后轮安装管(51)的安装槽(511),所述安装槽(511)处在后轮安装管(51)远离脚踏架(1)的端部上,且安装槽(511)远离脚踏架(1)的一端延伸到后轮安装管(51)相应端的端面上,所述后轮安装管(51)的空腔内设有用于对后轮进行定位的限位组件(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骨架,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8)包括限位块(81)、封口盖(82),所述限位块(81)处在后轮安装管(51)内,所述限位块(81)上设有带有键槽的通孔(811),所述通孔(811)与安装槽(511)相对,所述封口盖(82)盖设在后轮安装管(51)远离脚踏架(1)的端面上,所述封口盖(82)通过螺栓与限位块(8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骨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6)包括两个连接板(62)、连接在两个连接板(62)之间的连接管(61),所述连接板(62)为三角形,两个连接板(62)对称分别设置在脚踏架(1)的两侧上,且连接板(62)的三个角分别连接到脚踏架(1)、车后架(3)以及连接管(61)相应侧端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骨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6)上还连接有朝向地面的竖管(611),所述竖管(611)上铰接有双撑(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骨架,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架(1)上设有中轴曲柄安装管(12),所述中轴曲柄安装管(12)处在脚踏架(1)靠近地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骨架,其特征是:所述坐垫支架(4)上设有电池盒安装板(41),所述坐垫支架(4)和车后架(3)围成放置电池盒的放置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骨架,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架(1)设有控制器安装板(11),所述控制器安装板(11)为U形,所述控制器安装板(11)处在脚踏架(1)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控制器安装板(11)与脚踏架(1)一同构成用于安装控制器的容纳空间。
CN201920752497.0U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电动车骨架 Active CN210116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2497.0U CN210116604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电动车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2497.0U CN210116604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电动车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6604U true CN210116604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4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2497.0U Active CN210116604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电动车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6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7751B2 (en) Electric vehicle
CN213565396U (zh) 一种独立驱动的无人车
CN108819685B (zh) 一种前驱模式轻型防爆电动车辆底盘
CN20472651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CN201769669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CN210116604U (zh) 一种电动车骨架
CN201300707Y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5469534U (zh) 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CN205469525U (zh) 带有安装座的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CN214797545U (zh) 一种电动全地形车辆
CN115071417A (zh) 一种全地形车摆臂动力驱动单元组件
CN211869569U (zh) 便捷式电动摩托车
CN211107751U (zh) 一种无人驾驶观光车底盘
CN209870077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CN220129903U (zh) 一种汽车减震支架
CN219172593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
CN21725979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车载充电桩
CN219927460U (zh) 一种低速电动汽车底盘
CN217918255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用车架
CN205365916U (zh) 带有多功能脚踏装置的电动自行车
CN111216531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6580015U (zh) 一种电动车后轮减震机构
CN220947504U (zh) 一种双电池箱结构
CN21013299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CN214647607U (zh) 一种前轮通桥阻尼弹簧式新能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