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6540U - 转向机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机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6540U
CN210116540U CN201920736131.4U CN201920736131U CN210116540U CN 210116540 U CN210116540 U CN 210116540U CN 201920736131 U CN201920736131 U CN 201920736131U CN 210116540 U CN210116540 U CN 210116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eering gear
fixed
assembly
fix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361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361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6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6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6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机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转向机安装装置包括:副车架总成以及安装支架总成,所述安装支架总成和所述副车架总成插接配合,且所述安装支架总成通过加强结构与所述副车架总成固定,所述安装支架总成包括多个沿车辆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支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刚度以及强度较高,并且多个安装支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布,即转向机可按车辆的宽度方向安装,节约了转向机的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转向机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机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转向机,是在汽车转向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上连接转向轴,其下连接转向拉杆,使得汽车发生转向。转向机一般通过转向机安装装置(例如钣金支架)与副车架固定一体,为了保证转向机转向的灵敏度,转向机安装装置需要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及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机安装装置,该转向机安装装置刚度以及强度较高,且转向机可按车辆的宽度方向安装,节约了转向机的安装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包括:副车架总成;安装支架总成,所述安装支架总成和所述副车架总成插接配合,且所述安装支架总成通过加强结构与所述副车架总成固定,所述安装支架总成包括多个沿车辆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安装装置,一方面,通过设计加强结构,可以提高安装支架总成和副车架总成的安装强度,可以提高该转向机安装装置的刚度以及强度;另一方面,多个安装支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布,即转向机可按车辆的宽度方向安装,从而节约了转向机的安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上板和副车架下板,所述副车架上板和所述副车架下板上下相对设置并搭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副车架上板包括:顶壁和设置在所述顶壁两侧的第一侧壁,所述副车架下板包括:底壁和设置在所述底壁两侧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搭接固定,所述顶壁上设置有上插接固定孔,所述底壁上设置有下插接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插接固定孔包括多组,每组包括两个所述上插接固定孔,所述下插接固定孔也包括多组,每组包括两个所述下插接固定孔,且所述上插接固定孔和所述下插接固定孔在上下方向上分别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一组支架本体,一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架本体,且一组所述支架本体与其中一组所述上插接固定孔和与所述上插接固定孔对应的一组下插接固定孔插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构造为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架本体之间并至少部分地包覆所述支架本体设置,所述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侧固定翻边和底部固定翻边,所述侧固定翻边分别从所述加强板本体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朝向所述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底部固定翻边从所述加强板本体的底部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侧固定翻边适于与所述支架本体搭接,所述底部固定翻边适于与所述副车架上板固定。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加强板本体的顶部,所述限位板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固定翻边之间,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与所述限位板止抵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预设螺母,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紧固件穿孔,所述预设螺母设置在一组所述支架本体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架本体上,并与所述紧固件穿孔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上插接固定孔和所述下插接固定孔焊接固定,所述侧固定翻边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以及所述底部固定翻边与所述副车架上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向机安装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前面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和转向机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和转向机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安装装置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强板和支架本体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转向机安装装置100;副车架总成1;副车架上板11;顶壁111;第一侧壁112;上插接固定孔113;副车架下板12;底壁121;第二侧壁122;下插接固定孔123;安装支架2;支架本体21;紧固件穿孔211;预设螺母22;螺栓23;加强板3;加强板本体31;侧固定翻边32;底部固定翻边33;限位板34;转向机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安装装置100。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安装装置100包括副车架总成1、安装支架总成以及加强结构,安装支架总成和副车架总成1插接配合,且安装支架总成通过加强结构与副车架总成1固定,安装支架总成包括多个沿车辆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支架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安装装置100,一方面,通过设计加强结构,可以提高安装支架总成和副车架总成1的安装强度,可以提高该转向机安装装置100的刚度以及强度;另一方面,多个安装支架2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布,即转向机4可按车辆的宽度方向安装,从而节约了转向机4的安装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4,副车架总成1可以包括副车架上板11和副车架下板12,副车架上板11和副车架下板12上下相对设置并搭接固定。具体地,副车架上板11和副车架下板12可以相互搭接焊接固定,由此,副车架上板11和副车架下板12之间的安装强度较高,进而提高了转向机安装装置100的刚度以及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4-图6,副车架上板11可以包括:顶壁111和设置在顶壁111两侧的第一侧壁112,副车架下板12可以包括底壁121和设置在底壁121两侧的第二侧壁122,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22可以搭接固定。
具体地,顶壁111上设置有上插接固定孔113,底壁121上设置有下插接固定孔123。进一步地,上插接固定孔113可以包括多组,每组可以包括两个上插接固定孔113,下插接固定孔123也可以包括多组,每组可以包括两个下插接固定孔123,且上插接固定孔113和下插接固定孔123在上下方向上分别一一对应。由此,副车架总成2可以通过上插接固定孔113以及下插接固定孔123实现和安装支架总成的插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3,每个安装支架2可以包括一组支架本体21,一组支架本体21可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架本体21。具体地,参考图1-图3,一组支架本体21可以与其中一组上插接固定孔113和与上插接固定孔113对应的一组下插接固定孔123插接固定。具体地,支架本体21和对应的上插接固定孔113和下插接固定孔123插接后,可以在上插接固定孔113和下插接固定孔123处进行焊接固定,进一步提高了转向机安装装置100的刚度以及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7,支架本体21上还可以设置紧固件穿孔211。参考图1-图3,每个安装支架2还包括预设螺母22,预设螺母22可以设置在一组支架本体21的其中一个支架本体21上,并与紧固件穿孔211对应。进一步地,每个安装支架2还可以包括螺栓23,螺栓23可以穿过紧固件穿孔211并和预设螺母22配合,从而将转向机4和支架本体21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8以及图9,加强结构构造可以为加强板3,加强板3可以连接在两个支架本体21之间,并至少部分地包覆支架本体21设置。由此,加强板3可以提高两个支架本体21之间的刚度以及强度,有利于提高该转向机安装装置100的刚度以及强度。
具体地,参考图1、图8以及图9,加强板3可以包括加强板本体31、侧固定翻边32和底部固定翻边33,侧固定翻边32分别从加强板本体31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朝向支架本体21的方向延伸(“左侧”和“右侧”参考图1中所示出的“左”、“右”方向),底部固定翻边33从加强板本体31的底部向远离支架本体21的方向延伸,侧固定翻边32可以与支架本体21搭接,底部固定翻边33可以与副车架上板11搭接固定。可选地,加强板3还可以包括限位板34,限位板34设置在加强板本体31的顶部,限位板34连接在两个侧固定翻边32之间,支架本体21的顶部可以与限位板34止抵配合。由此,该加强板3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架本体21和副车架总成1的安装强度,进一步提高转向机安装装置100的刚度以及强度。
具体地,侧固定翻边32与支架本体21之间,以及底部固定翻边31与副车架上板11之间均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由此,进一步提高了转向机安装装置100的刚度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转向安装装置100的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前面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100,车辆与上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转向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车架总成;
安装支架总成,所述安装支架总成和所述副车架总成插接配合,且所述安装支架总成通过加强结构与所述副车架总成固定,所述安装支架总成包括多个沿车辆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上板和副车架下板,所述副车架上板和所述副车架下板上下相对设置并搭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上板包括:顶壁和设置在所述顶壁两侧的第一侧壁,所述副车架下板包括:底壁和设置在所述底壁两侧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搭接固定,所述顶壁上设置有上插接固定孔,所述底壁上设置有下插接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接固定孔包括多组,每组包括两个所述上插接固定孔,所述下插接固定孔也包括多组,每组包括两个所述下插接固定孔,且所述上插接固定孔和所述下插接固定孔在上下方向上分别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一组支架本体,一组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架本体,且一组所述支架本体与其中一组所述上插接固定孔和与所述上插接固定孔对应的一组下插接固定孔插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构造为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架本体之间并至少部分地包覆所述支架本体设置,所述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侧固定翻边和底部固定翻边,所述侧固定翻边分别从所述加强板本体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朝向所述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底部固定翻边从所述加强板本体的底部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侧固定翻边适于与所述支架本体搭接,所述底部固定翻边适于与所述副车架上板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加强板本体的顶部,所述限位板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固定翻边之间,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与所述限位板止抵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预设螺母,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紧固件穿孔,所述预设螺母设置在一组所述支架本体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架本体上,并与所述紧固件穿孔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上插接固定孔和所述下插接固定孔焊接固定,所述侧固定翻边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以及所述底部固定翻边与所述副车架上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机安装装置。
CN201920736131.4U 2019-05-21 2019-05-21 转向机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0116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6131.4U CN210116540U (zh) 2019-05-21 2019-05-21 转向机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6131.4U CN210116540U (zh) 2019-05-21 2019-05-21 转向机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6540U true CN210116540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4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6131.4U Active CN210116540U (zh) 2019-05-21 2019-05-21 转向机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6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424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US8894136B2 (en) Structure for side portion of vehicle body
JP2010100163A (ja) 後部ドア構造
JP5156729B2 (ja)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5262524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4176131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前纵梁
US8328274B2 (en) Cabin apparatus for moving vehicle
US10059378B2 (en) Range of at least two types of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sheet metal roof or a glass roof
JP5007580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0116540U (zh) 转向机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JP5262522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KR101682810B1 (ko) 자동차용 하프타입 서브프레임
WO2015008640A1 (ja) 車両の床部構造
CN212921136U (zh)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EP0842805A2 (en) A motor-vehicle dashboard
KR20130068065A (ko) 차량의 서브 프레임용 마운팅 유닛
JP535825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1223603U (zh) 副车架总成
JP4853106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14985639U (zh) 一种副车架及汽车
CN215204310U (zh) 车辆的悬置支架以及车辆
CN212267645U (zh)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
CN211494258U (zh) 用于车辆的仪表板管梁及车辆
CN220619906U (zh) 作业车辆的连接支架和洗墙车
CN210161904U (zh) 一种冲压焊接结构的软轴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