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0995U - 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0995U
CN210110995U CN201921183201.4U CN201921183201U CN210110995U CN 210110995 U CN210110995 U CN 210110995U CN 201921183201 U CN201921183201 U CN 201921183201U CN 210110995 U CN210110995 U CN 210110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air duct
main body
wind channel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32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校良
陈伟东
陈小源
王明旺
王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832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0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0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0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箱体、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及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箱体包括至少一个进风口以及一个抽风口,所述散热风道包括风道主体以及固定边缘,所述风道主体为矩形框状结构,具有两个侧壁及一个顶板,所述散热风道通过固定边缘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箱体底部,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在所述风道主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风道对电池包中的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安全性好,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风道通过挤压工艺一体成型散热片以及散热风道,进一步提高了散热风道的散热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各样尺寸的电池包。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在日常行驶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电池发热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完成散热冷却工作,热量在电池模组内积累会导致电芯电性能下降,容量衰减以及电池寿命缩短等诸多问题。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一直是大家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
传统的电池模组散热采用在电池模组底部增加液冷板,液冷板中通冷却液的方式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模组和液冷板之间贴有导热效果较好的导热硅胶垫或涂覆导热胶,使用液冷的方式虽然能完成电池包的散热冷却工作,但是液冷系统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均偏高,更为重要的是,在电池箱体内的循环冷却液一旦发生泄露与电池系统中的带电部分接触将极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箱体、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及散热风道,所述电池包箱体包括至少一个进风口以及至少一个抽风口,所述散热风道包括风道主体以及固定边缘,所述风道主体为矩形框状结构,具有两个侧壁及一个顶板,所述散热风道通过固定边缘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箱体底部,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在所述风道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由金属铝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的顶板内侧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风道主体通过挤压工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风道主体的顶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垫或涂覆导热胶。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的侧板具有一定厚度,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模组安装孔,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模组安装孔固定在所述风道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边缘上设置有螺孔,所述散热风道通过螺栓以及所述固定边缘的螺孔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箱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通过散热风道对电池包中的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安全性好,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风道通过挤压工艺一体成型散热片以及散热风道,进一步提高了散热风道的散热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各样尺寸的电池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的第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的第一种实施例散热风道主视图。
图3为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的第一种实施例出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的第一种实施例散热风道内侧示意图。
图5为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的第一种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的第二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的第二种实施例散热风道主视图。
图8为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的第二种实施例散热风道内侧示意图。
图9为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的第二种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为电池箱体,11为进风口,12为抽风口,2为电池模组,3为散热风道,31为风道主体,311为散热片,312为模组安装孔,313为进风部分,314为出风部分,315为凸台,32为固定边缘,321位螺孔,33为通孔,4为导热硅胶垫或涂覆导热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箱体(1)、至少一个电池模组(2)及散热风道(3),电池包箱体(1)包括至少一个进风口(11)以及一个抽风口(12),散热风道(3)包括风道主体(31)以及固定边缘(32),风道主体(31)为矩形框状结构,具有两个侧壁及一个顶板,散热风道(3)通过固定边缘(32)固定在电池包箱体(1)底部,电池模组(2)固定在风道主体(31)上。
进一步的,风道主体(31)由金属铝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风道主体(31)的顶板内侧设置有散热片(311),散热片(311)与风道主体(31)通过挤压工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电池模组(2)与风道主体(31)的顶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垫或涂覆导热胶(33)。
进一步的,风道主体(31)的侧板具有一定厚度,侧板上设置有模组安装孔(312),电池模组(2)通过模组安装孔(312)固定在风道主体(31)上。
进一步的,固定边缘(32)上设置有螺孔(321),散热风道(3)通过螺栓以及固定边缘(32)的螺孔(321)固定在电池包箱体(1)的底部。
如图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电池包箱体(1)上开设一个进风口(11)及一个抽风口(12),进风口(11)设置在电池包箱体的长边侧板上,抽风口(12)设置在电池包箱体的宽边侧板上,抽风口(12)与外侧鼓风机连接。
如图2-图4所示,整个散热风道(3)为“7”字形,风道主体(31)上设置有导热硅胶垫或涂覆导热胶(4),散热风道(3)的风道主体(3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部分(313)以及抽风部分(314),进风部分(313)以及抽风部分(314)均采用薄钢板制成,并与风道主体(31)焊接,薄钢板能够进一步降低整个散热风道(3)的重量,进一步实现电池包轻量化的目的。
进风部分(313)、抽风部分(314)分别与进风口(11)、抽风口(12)相互配合,进风部分(313)以及抽风部分(314)侧壁上设置有一圈矮凸台(315),此矮凸台(315)内部嵌套有密封圈,在进风部分(313)以及抽风部分(314)分别挤压进风口(11)外沿以及抽风口(12)外沿时,密封圈可以增强散热通道(3)端口的密封性,保证冷却气流全部经过散热风道(3)内部而不发生泄漏,增强散热风道(3)的散热能力。
散热风道(3)风道主体(31)顶板内侧设置有散热片(32),散热片(311)与散热风道(3)挤压一体成型,进一步提高散热风道的散热能力。
如图5所示,散热风道(3)的固定边缘(32)上设置有螺孔(321),固定边缘(32)通过螺栓与螺孔固定在电池包箱体(1)的底面上,散热风道(3)的风道主体(31)侧壁上同样设置有模组安装孔(312),电池模组通过螺栓以及模组安装孔(312)固定在风道主体(31)上。
如图6-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电池包箱体(1)上开设两个进风口(11)及两个抽风口(12),进风口(11)以及出风口(12)分别设置在电池包箱体的长边侧板上,抽风口(12)与外侧抽鼓风机接。
如图7、图8所示,整个散热风道(3)为矩形,风道主体(31)上设置有导热硅胶垫或涂覆导热胶(4),散热风道(3)风道主体(31)顶板内侧设置有散热片(32),散热片(311)与散热风道(3)挤压一体成型,风道主体(31)上设置有通孔(33),便于冷却气流从风道主体(31)内部穿过,进一步提高散热风道的散热能力。
如图9所示,散热风道(3)的固定边缘(32)上设置有螺孔(321),固定边缘(32)通过螺栓与螺孔固定在电池包箱体(1)的底面上,散热风道(3)的风道主体(31)侧壁上同样设置有模组安装孔(312),电池模组通过螺栓以及模组安装孔(312)固定在风道主体(31)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底部具有散热风道的电池包在工作过程中,鼓风机在电池箱体外工作,不断地通过风管将散热风道内的空气抽出,散热风道内形成负压,冷却空气从进风口不断流入散热风道并在经过电池模组底面的时候和散热片发生热交换,最终达到冷却电池模组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仅只有以上两种,任何与本实用新型原理相同,采用常用技术手段替换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箱体、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及散热风道,所述电池包箱体包括至少一个进风口以及至少一个抽风口,所述散热风道包括风道主体以及固定边缘,所述风道主体为矩形框状结构,具有两个侧壁及一个顶板,所述散热风道通过固定边缘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箱体底部,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在所述风道主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由金属铝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的顶板内侧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风道主体通过挤压工艺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风道主体的顶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垫或涂覆导热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的侧板具有一定厚度,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模组安装孔,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模组安装孔固定在所述风道主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缘上设置有螺孔,所述散热风道通过螺栓以及所述固定边缘的螺孔固定在所述电池包箱体的底部。
CN201921183201.4U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 Active CN210110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3201.4U CN210110995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3201.4U CN210110995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0995U true CN210110995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7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3201.4U Active CN210110995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0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49248C (en) A multi-position housing made of metal extruded section member for manufacturing a waterpro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
CN200969366Y (zh) 一种风冷强制散热结构的混合动力车用蓄电池组
CN210110995U (zh) 一种具有底部散热风道的电池包
CN211789157U (zh) 一种高倍率储能电池包
CN217280957U (zh) 高密封性的动力电芯组散热结构
CN21827478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散热结构
CN201590988U (zh) 电气盒散热结构、电气盒及通风机组
CN106080268A (zh)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
CN216389519U (zh) 一种电动场内自卸车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CN216250956U (zh) 一种铝型材液冷集成电池包下箱体
CN114883698A (zh) 动力电池散热系统
CN21048978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N212434709U (zh) 散热板、散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978613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N209981425U (zh) 一种轻量化散热电池包
CN207517827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池模组
CN210110999U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CN208227542U (zh) 电动汽车及其散热器
CN210379153U (zh) 一种电池包散热风道及其电池包
CN208753409U (zh) 一种客车用电池箱体强制散热装置
CN207161199U (zh) 散热器导流板及汽车
CN210381752U (zh) 一种室外巡逻车
CN206595300U (zh) 一种风冷式电池包
CN220604788U (zh) 一种纯电翻斗车电池用降温结构
CN220290592U (zh) 一种光储电源的电感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18, Tangjia south,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