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3003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3003U
CN210093003U CN201921235163.2U CN201921235163U CN210093003U CN 210093003 U CN210093003 U CN 210093003U CN 201921235163 U CN201921235163 U CN 201921235163U CN 210093003 U CN210093003 U CN 210093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an
new energy
plate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51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齐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onghu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onghu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onghu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onghu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351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3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3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30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槽,滑槽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杆的一端,该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工作人员将电机安装在主体板上,通过第一L型固定板和第二L型固定板对电机进行固定,避免电机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根据现有的安装环境对支撑板进行位置调节,通过调节螺杆进行固定,避免在新能源汽车颠簸时发生位移,对两侧的零件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损坏,通过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对电机进行散热,通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对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进行隔离,避免灰尘进入到风扇内,使得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散热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是一种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机,而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散热性能,在新能源汽车电机上都安装有散热架,现有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包括散热风扇和电机支撑板,散热风扇就是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进行散热,现有的电机支撑板无法根据现有的安装环境进行调节,对工作人员安装电机时带来不便,同时散热风扇对电机进行散热时,会有大量的灰尘进入到散热风扇内,降低散热风扇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方便工作人员根据现有的安装环境对对散热架进行调节,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槽,滑槽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杆的一端,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固定板,第一风扇固定板上设有四个风扇安置槽,风扇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所述主体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转动槽,转动槽的位置与滑槽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主体板上设有安置槽,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固定板,第二风扇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风扇固定板相同的四个风扇安置槽,风扇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滑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固定板,第一L型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的位置与第一风扇固定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的位置与第二风扇固定板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板的上表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固定板,两个调节螺杆位于两个第二L型固定板之间,第二L型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L型固定板上相同的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块,垫块的下表面与滑动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工作人员将电机安装在主体板上,通过第一L型固定板和第二L型固定板对电机进行固定,避免电机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根据现有的安装环境对支撑板进行位置调节,通过调节螺杆进行固定,避免在新能源汽车颠簸时发生位移,对两侧的零件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损坏,通过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对电机进行散热,通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对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进行隔离,避免灰尘进入到风扇内,使得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中:1主体板、2第一过滤板、3滑动杆、4支撑板、5第一散热风扇、6第一风扇固定板、7第一L型固定板、8第二过滤板、9滑动槽、10第二L型固定板、11调节螺杆、12滑块、13滑槽、14第二风扇固定板、15垫块、16第二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包括主体板1,主体板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槽13,滑槽13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的一端,滑动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通过滑动杆3调节支撑板4的位置,支撑板4的内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槽9,滑动槽9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12,滑块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固定板7,第一L型固定板7上设有螺纹孔,工作人员根据电机的大小调节第一L型固定板7的位置,通过螺纹孔进行固定,支撑板4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固定板6,第一风扇固定板6上设有四个风扇安置槽,风扇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5,通过第一风扇固定板6对第一散热风扇5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散热风扇5对电机的底部进行散热,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8,第二过滤板8的位置与第一风扇固定板6的位置相对应,通过第二过滤板8对进入第一散热风扇5的灰尘进行隔离,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2,第一过滤板2的位置与第二风扇固定板14的位置相对应,通过第一过滤板2对进入第二散热风扇16的灰尘进行隔离,主体板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转动槽,转动槽的位置与滑槽13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11,调节螺杆11位于滑动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块15,垫块15的下表面与滑动杆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调节螺杆11对滑动杆3进行固定,通过垫块15避免调节螺杆11划伤滑动杆3的表面,主体板1的上表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固定板10,两个调节螺杆11位于两个第二L型固定板10之间,第二L型固定板10上设有与第一L型固定板7上相同的螺纹孔,通过第二L型固定板10将电机固定在主体板1上,通过螺纹孔进行固定,主体板1上设有安置槽,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固定板14,第二风扇固定板14上设有与第一风扇固定板6相同的四个风扇安置槽,风扇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风扇16,通过两侧的第二散热风扇16对电机的两侧进行散热。
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根据现有的安装环境,通过滑动杆3对支撑板4进行调节,通过调节螺杆11对滑动杆3进行固定,避免发生位移,工作人员将电机放置在主体板1上,通过第二L型固定板10上的螺纹孔进行固定,工作人员根据电机的高低,调节第一L型固定板7的位置,并通过第一L型固定板7上的螺纹孔进行固定,避免电机发生晃动,通过第一散热风扇5第二散热风扇16对电机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工作人员将电机安装在主体板1上,通过第一L型固定板7和第二L型固定板10对电机进行固定,避免电机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根据现有的安装环境对支撑板4进行位置调节,通过调节螺杆11进行固定,避免在新能源汽车颠簸时发生位移,对两侧的零件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损坏,通过第一散热风扇5和第二散热风扇16对电机进行散热,通过第一过滤板2和第二过滤板8对第一散热风扇5和第二散热风扇16进行隔离,避免灰尘进入到风扇内,使得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包括主体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槽(13),滑槽(13)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的一端,滑动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固定板(6),第一风扇固定板(6)上设有四个风扇安置槽,风扇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5),所述主体板(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转动槽,转动槽的位置与滑槽(13)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11),所述主体板(1)上设有安置槽,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固定板(14),第二风扇固定板(14)上设有与第一风扇固定板(6)相同的四个风扇安置槽,风扇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风扇(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内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槽(9),滑动槽(9)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12),滑块(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固定板(7),第一L型固定板(7)上设有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8),第二过滤板(8)的位置与第一风扇固定板(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安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2),第一过滤板(2)的位置与第二风扇固定板(14)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的上表面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固定板(10),两个调节螺杆(11)位于两个第二L型固定板(10)之间,第二L型固定板(10)上设有与第一L型固定板(7)上相同的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11)位于滑动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块(15),垫块(15)的下表面与滑动杆(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CN201921235163.2U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3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5163.2U CN210093003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5163.2U CN210093003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3003U true CN210093003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5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51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3003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30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341A (zh) * 2020-09-28 2021-01-12 张晓卫 一种用于具有温度检测装置的电机降温组件
CN112672587A (zh) * 2020-12-14 2021-04-16 合肥诺必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存储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341A (zh) * 2020-09-28 2021-01-12 张晓卫 一种用于具有温度检测装置的电机降温组件
CN112217341B (zh) * 2020-09-28 2021-10-12 肇东市华州石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具有温度检测装置的电机降温组件
CN112672587A (zh) * 2020-12-14 2021-04-16 合肥诺必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存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300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架
CN21070696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217388412U (zh) 一种防尘的吸尘器电机
CN102431415A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21366055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安装支撑架
CN21366052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
CN204992660U (zh) 车载式电动车充电机散热结构
CN209783600U (zh) 一种人工智能导航仪安装结构
CN219287391U (zh) 一种用于逆变器隔温组件
CN21764157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装支架结构
CN22087376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固托架
CN21776836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元件用大功率场效应管
CN21378214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源防护壳体
CN21180900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
CN211352847U (zh) 一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板载架
CN212875751U (zh) 一种快速散热射频的汽车功率放大器
CN214676364U (zh) 一种轨道交通通信装置
CN215042144U (zh) 一种散热稳定的便携式充电机
CN22074268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牵引车电源机构
CN21267655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安全型节能充电插头及插座组合
CN212850034U (zh) 一种烤炉送料用可调速变频送料电机
CN214900421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支架
CN211204574U (zh) 一种具有可调散热系统的车载冰箱
CN219834570U (zh) 具有防眩光功能的车载导航仪
CN218371484U (zh) 新能源汽车维修用底盘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