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88739U -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88739U
CN210088739U CN201921313347.6U CN201921313347U CN210088739U CN 210088739 U CN210088739 U CN 210088739U CN 201921313347 U CN201921313347 U CN 201921313347U CN 210088739 U CN210088739 U CN 210088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vehicle
pair
base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33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田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88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88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10Protec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S41/192Details of lamp holders, terminals or conn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S41/198Snap-fit attach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85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not provided in groups F21S41/24 - F21S41/2805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的支架时能够获得所需配光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包括:一对灯头;基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灯头与另一个所述灯头之间,且具有配线图案;至少一个发光元件,与所述配线图案电连接;以及罩,覆盖所述发光元件。所述一对灯头对置的方向上的所述罩的端部是设于所述灯头的侧面。

Description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有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对灯头与气密容器,所述气密容器被设于灯头与灯头之间,且封入有灯丝(filament)。
近年来,基于节能化或长寿命化等的观点,具备灯丝的车辆用照明装置正逐渐被具备发光二极管(diode)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取代。
为此,提出有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对灯头,呈筒状;以及基板,设于灯头与灯头之间,且具有发光二极管。
此处,具备灯丝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向气密容器周围大致均等地照射光。因此,当将具备灯丝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的支架(holder)时,不需要考虑安装方向。
相对于此,具备发光二极管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主要朝向与基板的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照射光。因此,当将具备发光二极管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的支架时,若不考虑安装方向,则有可能得不到所需的配光。
因此,期望开发出一种技术,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的支架时,能够获得所需的配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24119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的支架时能够获得所需配光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包括:一对灯头;基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灯头与另一个所述灯头之间,且具有配线图案;至少一个发光元件,与所述配线图案电连接;以及罩,覆盖所述发光元件。所述一对灯头对置的方向上的所述罩的端部是设于所述灯头的侧面。
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在所述灯头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基板的面大致平行的平坦面,所述罩的端部是设于所述平坦面。
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罩的侧面能够与安装所述灯头的支架接触。
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在所述罩的侧面设有凸部,所述凸部能够与安装所述灯头的支架接触。
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配线图案具有连接焊垫,所述一对灯头分别与所述基板的设有所述连接焊垫的部分直接连接。
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在所述基板的设有所述连接焊垫的部分,设有贯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的孔,所述一对灯头分别具有基部与前端部,所述基部与所述基板的面大致平行,所述前端部的一端侧连接于所述基部,另一端侧设于所述孔。
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一对灯头分别具有与所述基板的面大致平行的基部,所述基部与所述基板的设有所述连接焊垫的部分机械及电连接。
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一对灯头分别具有在端面开口的凹部,所述基板的设有所述连接焊垫的部分是设于所述凹部。
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所述一对灯头分别具有一对连接部,所述一对连接部夹着所述基板的设有所述连接焊垫的部分。
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包括:所述实施方式的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一对支架,保持设于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一对灯头。
所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在所述灯头的侧面,设有与设于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基板的面大致平行的平坦面,所述一对支架分别具有支撑所述灯头的平坦面的支撑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的支架时能够获得所需配光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分解图。
图3是用于例示罩的端部附近与支架的示意图。
图4(a)、图4(b)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罩的端部附近与支架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例示省略了前端部的情况的示意立体图。
图6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分解图。
图7是用于例示罩的端部附近与支架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9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侧面图。
图10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平面图。
图1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示意立体图。
图12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支架的示意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车辆用照明装置
1a:车辆用照明装置
1b:车辆用照明装置
1c:车辆用照明装置
10:发光部
10a:发光部
11:基板
11a:孔
11b:配线图案
11bb:连接焊垫
12:发光元件
15:基板
20:灯头
20a:端子部
20a1:平坦面
20b:连接部
20b1:基部
20b2:前端部
21:灯头
21a:凹部
22:灯头
23:灯头
23b:连接部
30:罩
30c:侧面
30d:凸部
100:车辆用灯具
101:框体
103:支架
113:支架
113a: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例示实施方式。另外,各附图中,对于同样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例示用于汽车或火车等中所设的室内灯(room lamp)、仪表灯(meter lamp)、阅读灯等的照明装置。但是,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并不限定于这些。
(车辆用照明装置)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分解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设有发光部10、灯头20及罩30。
在发光部10,设有基板11、发光元件12、电阻13及二极管14。
基板11呈板状。在基板11的中央部分,设有凸部11c,所述凸部11c朝与一对灯头20对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凸部11c能够在基板1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基板11的灯头20侧端部的宽度尺寸W1能够短于灯头20的宽度尺寸W2。基板11的中央部分的宽度尺寸W3(凸部11c的顶部彼此之间的尺寸)能够长于基板11的灯头20侧端部的宽度尺寸W1。此时,基板11的中央部分的宽度尺寸W3既能长于灯头20的宽度尺寸W2,也能短于灯头20的宽度尺寸W2,还能与灯头20的宽度尺寸W2相同。另外,宽度尺寸是与一对灯头20对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为了容易地替换以往的具备灯丝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基板11的中央部分的宽度尺寸W3可设为20mm以下,例如设为6.4mm左右。
若基板11的中央部分的宽度尺寸W3长于基板11的灯头20侧端部的宽度尺寸W1,则容易变更发光元件12的数量或配置。而且,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装卸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支架103时,能够用手指抓住基板11的中央部分。因此,车辆用照明装置1相对于支架103的装卸变得容易。
在基板11的灯头20侧的端部附近设有孔11a。孔11a是设于基板11的设有连接焊垫11bb的部分。孔11a是在基板11两侧的端部附近分别各设有一个。孔11a贯穿基板11的厚度方向。灯头20的连接部20b的前端部20b2设在孔11a的内部。
基板11可由绝缘性材料所形成。基板11可由陶瓷(ceramics)(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等无机材料、酚醛纸或环氧玻璃等有机材料等所形成。而且,基板11也可为利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所得者。另外,在利用绝缘性材料来包覆金属板表面的情况下,绝缘性材料既可为包含有机材料者,也可为包含无机材料者。
在发光元件12的发热量多的情况下,考虑到散热的观点,优选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来形成基板11。作为导热率高的材料,例如可例示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高导热性树脂、利用绝缘性材料来包覆金属板表面所得者等。高导热性树脂例如是使包含氧化铝或碳(carbon)等的填料(filler)混合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尼龙(nylon)等树脂中所得者。
基板11的厚度可设为0.8mm以上且2.2mm以下,例如设为1.6mm左右。但是,基板11的厚度并不限定于例示者。
而且,基板11既可为具有单层结构者,也可为具有多层结构者。
在基板11的其中一面,设有配线图案11b。配线图案11b具有安装焊垫11ba及连接焊垫11bb。安装焊垫11ba与连接焊垫11bb电连接。
安装焊垫11ba可设在基板11的中央部分。
连接焊垫11bb例如能以围绕孔11a的方式而设。连接焊垫11bb也能进一步设在孔11a的内部。
配线图案11b是由导电性材料所形成。配线图案11b例如可由银、铜、铝等低电阻金属所形成。
而且,配线图案11b能够也设于基板11的另一面。设在基板11其中一面的配线图案11b与设在基板11另一面的配线图案11b既能够通过贯穿基板11的厚度方向的导电通孔(via)而电连接,也能够经由设在孔11a内部的导电性材料而电连接。
若在基板11的另一面也设有配线图案11b,则能够在基板11的另一面安装电阻13或二极管14等元件。因此,能够增多所安装的元件的种类或数量,因而容易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保护,或者实现多功能化。
发光元件12在基板11的其中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2与配线图案11b电连接。发光元件12能够安装于安装焊垫11ba。发光元件12例如采用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等。
发光元件12例如可采用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PLCC)型等表面安装型的发光元件。而且,发光元件12例如也可采用炮弹型等的具有导线的发光元件。另外,图1及图2所例示的发光元件12为表面安装型的发光元件。
而且,发光元件12也能够采用通过板上芯片(Chip On Board,COB)来安装者。在采用通过COB来安装的发光元件12的情况下,能够将芯片状的发光元件12、将发光元件12与配线图案11b予以电连接的配线、包围发光元件12和配线的框状构件、及设于框状构件内部且覆盖发光元件12和配线的密封部等设于基板11的其中一面。而且,在密封部中,能够包含荧光体。荧光体例如能够采用钇铝石榴石系荧光体(YAG(Yttrium Aluminum Garnet)系荧光体)。另外,荧光体的种类并不限定于例示者。荧光体的种类能够根据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等来适当变更,以获得所需的发光色。
发光元件12的光的出射面与基板11的面大致平行。发光元件12主要朝向与基板11的面垂直的方向出射光。若在基板11的其中一面设置发光元件12,则会造成偏颇的配光特性。但是,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被用于车厢内灯(例如室内灯、仪表灯、阅读灯等)的情况下,只要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其中一侧照射光即可。因此,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被用于车厢内灯的情况下,优选采用此种配光特性。
发光元件12的数量、大小、配置等并不限定于例示者,可根据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大小或用途等来适当变更。另外,在设置多个发光元件12的情况下,能够将多个发光元件12串联连接。
电阻13能够设于基板11的其中一面及另一面中的至少任一面。在图1及图2所例示者的情况下,电阻13被设于基板11的另一面。另外,若在基板11的其中一面设置发光元件12,在基板11的另一面设置电阻13,则能够抑制从发光元件12出射的光被电阻13吸收,或者被电阻13遮挡的现象。
电阻13与配线图案11b电连接。电阻13能够经由配线图案11b而与发光元件12串联连接。
电阻13能够采用限流电阻。
而且,电阻13也能够采用对发光元件12的亮度进行调整者。发光元件12的顺向电压特性存在偏差,因此若将阳极(anode)端子与接地(ground)端子之间的施加电压设为固定,则发光元件12的亮度(光通量、亮度、光度、照度)会产生偏差。因此,通过电阻13来使流向发光元件12的电流的值处于规定范围内,以将发光元件12的亮度收敛在规定范围内。此时,通过使电阻13的电阻值发生变化,能够使流向发光元件12的电流的值处于规定范围内。
电阻13例如能够采用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具有导线的电阻器(氧化金属皮膜电阻器)、使用丝网印刷法等而形成的膜状电阻器等。另外,图1及图2所例示的电阻13为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电阻13的数量、大小、配置等并不限定于例示者,可根据发光元件12的数量或规格等来适当变更。
另外,膜状的电阻器容易调整电阻值。因此,在进行电阻值调整的情况下,优选采用膜状的电阻器。此时,电阻值的调整能够以下述方式来进行。首先,使用丝网印刷法等,在基板11的面上形成膜状的电阻器(电阻13)。接下来,对电阻13照射激光,以去除电阻13的一部分。并且,通过所去除的部分的大小等,来使电阻13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此时,若去除电阻13的一部分,则电阻值将增加。
二极管14能够设于基板11的其中一面及另一面中的至少任一面。在图1及图2所例示者的情况下,二极管14被设于基板11的另一面。另外,若在基板11的其中一面设置发光元件12,在基板11的另一面设置二极管14,则能够抑制从发光元件12出射的光被二极管14吸收,或者被二极管14遮挡的现象。
二极管14与配线图案11b电连接。二极管14能够经由配线图案11b而与发光元件12串联连接。
另外,在电阻13及二极管14中的至少任一者设于基板11的另一面的情况下,只要通过设在基板11的其中一面及另一面的配线图案11b的形状或导电通孔的配置,来使电阻13及二极管14中的至少任一者与发光元件12串联连接即可。
二极管14是为了避免逆向电压施加至发光元件12、及避免来自反方向的脉冲噪声(pulse noise)施加至发光元件12而设。
此外,能够根据需要而将晶体管(transistor)、电容器(condenser)、集成电路等电子零件设于基板11。
而且,也能够设置覆盖配线图案11b的一部分或膜状电阻器等的包覆部。包覆部例如能够采用包含白色阻焊剂(solder resist)的膜、包含玻璃材料的膜等。
另外,电阻13、二极管14及电子零件未必需要设于基板11。例如,电阻13、二极管14及电子零件也能够设于车辆用灯具100中所设的电路基板等。
但是,若将电阻13、二极管14及电子零件设于基板11,则无须改造现有的车辆用灯具100,便能够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保护或多功能化。
灯头20设有一对。发光部10(基板11)被设于其中一个灯头20与另一个灯头20之间。
如图2所示,灯头20具有端子部20a及连接部20b。
在端子部20a的内部,能够设置空间。此时,空间能够在端子部20a两侧的端部开口。若在端子部20a的内部设置空间,便能够实现灯头20的轻量化,进而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轻量化。
对于端子部20a的外观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但是,若考虑将端子部20a装卸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支架103的情况,则优选至少由端子部20a的支架103所保持的部分的外观形状设为圆柱状或者圆柱的一部分。
图2所例示的端子部20a的外观形状成为圆柱的一部分。
而且,在灯头20(端子部20a)的侧面,能够设置与基板11的面大致平行的平坦面20a1。此时,若将平坦面20a1设于设有发光元件12的一侧,则能够抑制丝网印刷用的掩模(mask)与基板11的面之间的距离变长,或者在发光元件12的安装时,灯头20(端子部20a)与发光元件12发生干涉的现象。
另外,在基板11的与设有发光元件12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面上未安装元件等的情况下,则无须在与设有发光元件12的一侧为相反侧设置平坦面20a1。
但是,若平坦面20a1设在与设有发光元件12的一侧为相反侧,则能够使平坦面20a1接触至支架103的支撑部103a1。因此,能够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姿势稳定,进而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
连接部20b被设于灯头20的基板11侧的端部。连接部20b的外观形状能够设为L字状。连接部20b具有与基板11的面大致平行的基部20b1、及沿基板1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前端部20b2。前端部20b2被设于基板11的孔11a内。即,一对灯头20分别具有与基板11的面大致平行的基部20b1以及前端部20b2,所述前端部20b2的一端侧连接于基部20b1,另一端侧设于孔11a内。此时,前端部20b2既可压入孔11a内,也可焊接于孔11a,还可通过导电性粘合剂而粘合于孔11a。即,灯头20与基板11只要电性及机械连接即可。
而且,前端部20b2也能够焊接至连接焊垫11bb。前端部20b2也能够通过导电性粘合剂而粘合于连接焊垫11bb。
端子部20a与连接部20b能够通过压铸(die cast)法、冲压(press)成形法、钣金法等而一体地形成。而且,端子部20a与连接部20b也可通过熔接或钎焊等而接合。
灯头20(端子部20a、连接部20b)是由导电性材料所形成。灯头20例如能够由铜合金或铝合金等低电阻金属所形成。而且,在灯头20的表面,能够设置包含镍或铬等的镀敷层。
罩30至少覆盖发光元件12。若罩30覆盖发光元件12,则能够抑制作业者等触碰到发光元件12。因此,能够抑制发光元件12弄脏或破损的现象。
而且,罩30能够覆盖基板11的设于发光元件12侧的面的配线图案11b。若罩30覆盖配线图案11b,则能够抑制作业者等触碰到配线图案11b。因此,能够抑制配线图案11b弄脏或破损的现象。
而且,一对灯头20对置的方向上的罩30的端部是设于灯头20的侧面。一对灯头20对置的方向上的罩30的端部附近(以下,简称作罩30的端部附近)覆盖灯头20(端子部20a)的侧面的一部分。例如,罩30的端部附近在与基板11的面垂直的方向上覆盖灯头20(端子部20a)的侧面的一部分。在图1及图2所例示的情况下,罩30的端部设于灯头20(端子部20a)的平坦面20a1。
此处,具备灯丝的车辆用照明装置是向气密容器的周围大致均等地照射光。因此,在将具备灯丝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支架103时,不需要考虑安装方向。
相对于此,具备发光元件12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主要朝向与基板11的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照射光。因此,在将具备发光元件12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支架103时,若不考虑安装方向,则有可能得不到所需的配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罩30的端部设于灯头20(端子部20a)的侧面。这样,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支架103时,罩30的侧面便能够接触至支架103。
图3是用于例示罩30的端部附近与支架103的示意图。
在图3所例示的情况下,罩30的端部附近设于灯头20(端子部20a)的平坦面20a1。
支架103具有基部103a与一对板状体103b。在基部103a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板状体103b。一对板状体103b沿与基部103a的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一对板状体103b通过弹性力来夹住灯头20。在板状体103b的与基部103a侧为相反侧的端部,设有弯曲部103c。弯曲部103c随着朝向前端侧,而朝远离支架103的中心轴的方向倾斜。
如图3所示,若罩30的侧面30c能接触至支架103,则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在支架103的内部旋转。因此,只要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支架103,便能够朝所需的方向照射光,进而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而且,即使有伴随行驶的振动施加于车辆用照明装置1,也能够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姿势稳定。
另外,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支架103时,既可使罩30的侧面30c与支架103接触,也可设置间隙。但是,间隙越小越好,更优选罩30的侧面30c与支架103接触。
图4(a)、图4(b)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罩30的端部附近与支架103的示意图。
如图4(a)、图4(b)所示,在罩30的侧面30c,能够进一步设置凸部30d。凸部30d朝与一对灯头20对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凸部30d从罩30的侧面30c突出。凸部30d能够在罩30两侧的侧面30c各设置一个。凸部30d能够设在罩30的端部附近。凸部30d能够与安装灯头20的支架103接触。
此时,如图4(a)所示,既可使凸部30d接触至弯曲部103c,也可在凸部30d与弯曲部103c之间设置间隙。
而且,如图4(b)所示,在弯曲部103c的基部103a侧,既可使凸部30d接触至板状体103b,也可在凸部30d与板状体103b之间设置间隙。
而且,既可使凸部30d接触至弯曲部103c及板状体103b,也可在凸部30d与弯曲部103c及板状体103b之间设置间隙。
但是,在设置间隙的情况下,间隙越小越好。
若设置凸部30d,则更容易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在支架103的内部旋转。因此,只要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支架103,便能够朝所需的方向照射光,进而更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而且,即使有伴随行驶的振动施加至车辆用照明装置1,也更容易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姿势稳定,进而更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
而且,如图1及图2所示,在罩30的内部,能够设置收纳发光元件12等的空间。而且,在罩30的端部,设有开口30a。开口30a也能够设于罩30两侧的端部。若设有开口30a,则能够将罩30的内部空间与罩30的外部空间相连。这样,便能够形成在罩3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流动的气流。因此,能够使发光元件12中产生的热效率良好地散发。
而且,在罩30的侧面30c,能够设置一对保持部30b。一对保持部30b朝基板11侧突出。一对保持部30b分别保持基板11的凸部11c。例如,在保持部30b,设有孔30b1。在孔30b1的内部,设有凸部11c。而且,一对保持部30b能够通过弹性力来夹住基板11。
罩30能够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所形成。罩30例如能够由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树脂所形成。但是,罩30的材料并不限定于例示者。而且,罩30也能够进行着色,或者包含散光性粒子。而且,罩30也可具有透镜等光学元件。
而且,前述的灯头20的前端部20b2也能够予以省略。
图5是用于例示省略了前端部20b2的情况的示意立体图。
另外,在图5中,省略了罩30、电阻13、二极管14等而描绘。
如图5所示,在省略了前端部20b2的情况下,只要将基部20b1连接于基板11即可。例如,能够将基部20b1焊接至连接焊垫11bb。而且,也能够通过导电性粘合剂来将基部20b1粘合至连接焊垫11bb。即,一对灯头20分别具有与基板11的面大致平行的基部20b1。基部20b1与基板11的设有连接焊垫11bb的部分机械及电连接。
此时,能够省略基板11的孔11a。这样,能够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结构变得更加简易。
但是,若设有前端部20b2及孔11a,则能够使基板11的姿势稳定,进而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而且,能够提高基板11与灯头20的接合强度。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则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在支架103的内部旋转。因此,能够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姿势稳定,进而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而且,能够通过连接部20b来直接保持发光部10(基板11),因此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来保持基板11。而且,无须另行设置配线等,便能够将配线图案11b与灯头20予以电连接。
图6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a的示意分解图。
图7是用于例示罩31的端部附近与支架103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a中,设于发光部10a、灯头21及罩31。
在发光部10a,设有基板15及发光元件12。另外,在发光部10a,也能够进一步设有电阻13及二极管14。
基板15呈板状。基板15的两侧的端部的宽度尺寸W4短于灯头21的宽度尺寸W2。基板15能够采用缩短基板11的灯头侧的端部的宽度尺寸者。连接焊垫11bb能够设于基板15的端部附近。
灯头21设有一对。灯头21的外观形状例如能够与端子部20a的外观形状设为同样。在灯头21设有凹部21a。凹部21a是在灯头21的基板15侧的端面及灯头21的侧面开口。在凹部21a的内部,设有基板15的端部。此时,既可将基板15的端部压入至凹部21a,也可在基板15的端部与凹部21a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而且,能够将灯头21的端面及凹部21a的内壁中的至少任一者与连接焊垫11bb予以焊接,或者通过导电性粘合剂来予以粘合。
即,一对灯头21分别具有在端面开口的凹部21a。基板15的设有连接焊垫11bb的部分是设于凹部21a。
若在凹部21a的内部设置基板15的端部,则能够使基板15的姿势稳定,进而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而且,能够提高基板15与灯头21的接合强度。
而且,灯头21的材料例如能够与灯头20的材料设为同样。
如图6及图7所示,罩31至少覆盖发光元件12。若罩31覆盖发光元件12,则能够抑制作业者等触碰到发光元件12。因此,能够抑制发光元件12弄脏或破损的现象。
而且,罩31能够覆盖基板11的配线图案11b,所述配线图案11b设于发光元件12侧的面。若罩31覆盖配线图案11b,则能够抑制作业者等触碰到配线图案11b。因此,能够抑制配线图案11b弄脏或破损的现象。
而且,一对灯头21对置的方向上的罩31的端部是设于灯头21的侧面。一对灯头21对置的方向上的罩31的端部附近(以下,简称作罩31的端部附近)覆盖灯头21的侧面的一部分。例如,罩31的端部附近在与基板15的面垂直的方向上覆盖灯头21的侧面的一部分。这样,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a安装于支架103时,便能够使罩31的侧面可接触至支架103。
如图7所示,若罩31的侧面接触至支架103,则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a在支架103的内部旋转。因此,只要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a安装于支架103,便能够朝所需的方向照射光,进而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而且,即使有伴随行驶的振动施加至车辆用照明装置1a,也能够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a的姿势稳定。
另外,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a安装于支架103时,既能使罩31的侧面与支架103接触,也能设置微小的间隙。但是,间隙越小越好,更优选罩31的侧面与支架103相接触。
而且,在罩31的侧面,能够设置一对保持部31b。一对保持部31b朝基板15侧突出。一对保持部31b分别保持基板15的凸部11c。保持部31b能够与前述的保持部30b设为同样。
罩31的材料能够与前述的罩30的材料设为同样。而且,罩31也能够进行着色,或者包含散光性粒子。而且,罩31也可具有透镜等光学元件。
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a,则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a在支架103的内部旋转。因此,能够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a的姿势稳定,进而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而且,能够通过凹部21a来直接保持发光部10a(基板15),因此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来保持基板15。而且,无须另行设置配线等,便能够将配线图案11b与灯头21予以电连接。
图8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b的示意立体图。
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b中,设有发光部10、灯头22及罩31。
另外,在图8中,省略了罩31、电阻13及二极管14等而描绘。
灯头22设有一对。灯头22的外观形状例如能够与端子部20a的外观形状设为同样。在灯头22设有凹部22a。凹部22a在灯头22的基板11侧的端面开口。基板11的端部附近设于凹部22a的内部。此时,既可将基板11的端部压入至凹部22a,也可在基板11的端部与凹部22a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而且,能够将灯头22的端面及凹部22a的内壁中的至少任一者与连接焊垫11bb予以焊接,或者通过导电性粘合剂来予以粘合。
而且,在基板11的端部与凹部22a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灯头22施加压力以使灯头22变形,从而使基板11的端部(连接焊垫11bb)与凹部22a的内壁接触。
即,一对灯头22分别具有在端面开口的凹部22a。基板11的设有连接焊垫11bb的部分被设于凹部22a内。
若在凹部22a的内部设置基板11的端部,则能够使基板11的姿势稳定,进而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而且,能够提高基板11与灯头22的接合强度。
而且,灯头22的材料例如能够与灯头20的材料设为同样。
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b,则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b在支架103的内部旋转。因此,能够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b的姿势稳定,进而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而且,能够通过凹部22a来直接保持发光部10(基板11),因此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来保持基板11。而且,无须另行设置配线等,便能够将配线图案11b与灯头22予以电连接。
图9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c的示意侧面图。
图10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c的示意平面图。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c中,设有发光部10、灯头23及罩31。
另外,在图9及图10中,省略了电阻13及二极管14等而描绘。
灯头23设有一对。灯头23具有端子部20a及连接部23b。
连接部23b被设于端子部20a的基板11侧的端部。连接部23b设有一对。基板11的端部附近设于连接部23b的前端部分彼此之间。一对连接部23b通过弹性力来保持基板11的端部附近。而且,连接部23b的前端部分与连接焊垫11bb接触。即,一对灯头23分别具有一对连接部23b,所述一对连接部23b夹着基板11的设有连接焊垫11bb的部分。
进而,连接部23b的前端部分既可焊接至连接焊垫11bb,也可通过导电性粘合剂而粘合至连接焊垫11bb。
端子部20a与连接部23b能够通过压铸法、冲压成形法、钣金法等而一体地形成。而且,端子部20a与连接部23b也可通过熔接或钎焊等而接合。
而且,灯头23的材料例如能够与灯头20的材料设为同样。
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c,则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c在支架103的内部旋转。因此,能够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c的姿势稳定,进而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而且,能够通过连接部23b来直接保持发光部10(基板11),因此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来保持基板11。而且,无须另行设置配线等,便能够将配线图案11b与灯头23予以电连接。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一对灯头20(21、22、23)分别与基板11(15)的设有连接焊垫11bb的部分直接连接。另外,“直接连接”包含借助弹性力的连接、借助压接的连接、借助焊料或导电性粘合剂的连接。
(车辆用灯具100)
图1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0的示意立体图。
另外,以下,作为一例,例示设置前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情况。而且,尽管例示设置一个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情况,但车辆用照明装置1只要设有至少一个即可。
如图11所示,在车辆用灯具100中,设有车辆用照明装置1、框体101、罩102及支架103。
框体101呈其中一端部侧开口的箱状。框体101例如能够由不透光的树脂等所形成。
罩102是以封闭框体101的开口的方式而设。罩102能够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等所形成。罩102能够采用具有透镜(lens)等的功能者,或者采用抑制眩光(glare)者。而且,罩102能够可开闭地设于框体101,或者可装卸地设置。
支架103被设于框体101的内部。例如,支架103能够固定于框体101的底面。支架103相对于一个车辆用照明装置1而设有一对。支架103通过弹性力来保持设于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一对灯头20。支架103例如能够由磷青铜等金属所形成。支架103例如能够通过冲压成形法、钣金法等而形成。
通过在一对支架103安装车辆用照明装置1,车辆用照明装置1与支架103机械及电连接。在一对支架103,电连接有设于车辆用灯具100外部的电源等。另外,也可在框体101的内部及外表面中的至少任一处设置电路基板,经由电路基板来将一对支架103与电源等予以电连接。
图12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支架113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12所示,支架113能够相对于一个车辆用照明装置而设有一对。支架113具有支撑部113a。支架113能够采用在支架103进而设有支撑部113a者。
即,一对支架113分别具有支撑灯头20的平坦面20a1的支撑部113a。当在一对支架113安装车辆用照明装置1时,支撑部113a与灯头20的平坦面20a1将接触。因此,更容易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姿势稳定,进而更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光。
以上,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形态来实施,可在不脱离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等。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或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均等的范围内。而且,前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彼此组合实施。

Claims (11)

1.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灯头;
基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灯头与另一个所述灯头之间,且具有配线图案;以及
至少一个发光元件,与所述配线图案电连接;以及
罩,覆盖所述发光元件,
所述一对灯头对置的方向上的所述罩的端部是设于所述灯头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灯头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基板的面大致平行的平坦面,
所述罩的端部是设于所述平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的侧面能够与安装所述灯头的支架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的侧面设有凸部,
所述凸部能够与安装所述灯头的支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图案具有连接焊垫,
所述一对灯头分别与所述基板的设有所述连接焊垫的部分直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的设有连接焊垫的部分,设有贯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的孔,
所述一对灯头分别具有基部与前端部,所述基部与所述基板的面大致平行,所述前端部的一端侧连接于所述基部,另一端侧设于所述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灯头分别具有与所述基板的面大致平行的基部,
所述基部与所述基板的设有连接焊垫的部分机械及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灯头分别具有在端面开口的凹部,
所述基板的设有连接焊垫的部分是设于所述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灯头分别具有一对连接部,所述一对连接部夹着所述基板的设有连接焊垫的部分。
10.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
一对支架,保持设于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一对灯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灯头的侧面,设有与设于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基板的面大致平行的平坦面,
所述一对支架分别具有支撑所述灯头的平坦面的支撑部。
CN201921313347.6U 2018-09-20 2019-08-14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Active CN21008873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6280 2018-09-20
JP2018176280A JP2020047516A (ja) 2018-09-20 2018-09-20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88739U true CN210088739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5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3347.6U Active CN210088739U (zh) 2018-09-20 2019-08-14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47516A (zh)
CN (1) CN21008873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47516A (ja)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235649A (ja) 光半導体光源及び車両用照明装置
JP2016054071A (ja) 移動体用照明装置
JP7091839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210088739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N217714802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N210107260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JP6593587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7091655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JP2020121636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8037196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7224466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20152307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20121671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216868382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JP2019209715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車両用灯具、および車両用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9120403U (zh) 光学部件、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JP2022096893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21005477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21002489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6774008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22158034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20053159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6666585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JP2017027883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
JP2023179879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