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0567U - 一种封边铝型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边铝型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0567U
CN210050567U CN201920621293.3U CN201920621293U CN210050567U CN 210050567 U CN210050567 U CN 210050567U CN 201920621293 U CN201920621293 U CN 201920621293U CN 210050567 U CN210050567 U CN 210050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flange
edge
surrounding ed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12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香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ayat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ayat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ayat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ayat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12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0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0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0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边铝型材,涉及型材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同一侧的连接板,两个侧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挡边,挡边呈弯折设置,挡边的一端固定与侧板且另一端朝向连接板的一侧设置;连接板远离两个侧板的一侧围边,围边垂直于两个侧壁设置,且围边的两端连接至挡边设置,围边、挡边与对应的侧板以及连接板拼接形成缓冲腔。设置缓冲腔,达到较好的撞击缓冲的效果,从而对型材框架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少了型材框架的形变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封边铝型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封边铝型材。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的宣传及推行,铝型材在工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封边铝型材用于安装在铝型材框架的外观边缘处,除了需要具有平整的外观外,其还是易碰撞边缘,起到防碰撞支撑的作用。
现有的封边铝型材通常呈C形设置,通过从外侧面扣接的方式,封边铝型材扣合于铝型材框架的外侧,对铝型材框架进行保护。但是,当受外力碰撞时,封边铝型材的形变容易直接传递到铝型材框架上,从而导致铝型材框架出现形变,影响框架结构的使用,总体上比较麻烦,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边铝型材,其具有较好的撞击缓冲效果,从而减少了型材框架形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边铝型材,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同一侧的连接板,两个所述侧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呈弯折设置,所述挡边的一端固定与侧板且另一端朝向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所述连接板远离两个侧板的一侧围边,所述围边垂直于两个侧壁设置,且所述围边的两端连接至挡边设置,所述围边、挡边与对应的侧板以及连接板拼接形成缓冲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围边和挡板形成缓冲腔,当封边铝型材受到撞击时,空腔可以对撞击形成缓冲,达到较好的撞击缓冲的效果,从而对型材框架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少了撞击直接传递至框架导致框架形变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围边与所述挡边之间呈圆弧过渡,每个所述挡边靠近围边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衔接部,所述圆弧衔接部远离挡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侧板和连接板的交界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弧衔接部对挡边和侧板进行支撑,加强了挡边和侧板的结构强度。当挡边被碰撞挤压或撞击时,圆弧衔接部可以减少挡边的变形,当撞击过猛导致整体形变时,圆弧衔接部的圆弧设置可以方便圆弧衔接部弯折变形,减小了撞击力传递至侧板内的框架。设置圆弧衔接部,既能加强挡边的结构强度,又能保证整体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衔接部的轴心线位于靠近围边的一侧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弧衔接部可以和围边与挡边之间的圆弧过渡呈共轴设置,使得圆弧衔接部的架构更加稳定,使得形成的加工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圆弧衔接部靠近连接板的一端均设置有衔接条,所述衔接条远离圆弧衔接部的一端连接至围边设置,且两个所述衔接条之间的距离从圆弧衔接部的一端到另一端呈相互靠近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衔接条,衔接条可以加强围边与连接板之间的结构强度,且衔接条的倾斜设置,当围边受撞击朝向连接板形变时,衔接条可以挤压两侧的圆弧衔接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挤压形变,从而可以对撞击进行分解,使得整体的缓冲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两端对称设置的倾斜部以及连接于两个倾斜部之间并与所述侧板垂直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倾斜部呈钝角设置,所述连接板呈向两个侧板方向内凹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围边受撞击朝连接板方向形变时,两个衔接条的倾斜设置可以使得衔接条挤压两侧的圆弧衔接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形变,此时连接板两端的倾斜部可以结合发生形变,使得侧板和连接板的连接处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形变,从而减少了撞击直接传递到型材框架的情况,使得整体的保护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和围边之间还连接有缓冲环,且所述缓冲环位连接于连接部和围边的中部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环,缓冲环可以加强围边与连接部的结构强度,且环形的设置,当撞击力大时,缓冲环可以被压扁来形成缓冲。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环呈椭圆形设置,所述缓冲环的长轴方向平行于连接部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椭圆形的设置,使得缓冲环被压变形时基本沿着短轴的方向压合,使得缓冲环的形变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向外弯折形成圆弧形的翻边,两个所述侧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朝远离连接板的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圆弧翻边,当围边受撞击使得侧板和连接板的连接处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形变,翻边可以抵触型材框架的侧壁,减少了侧板将框架划伤的情况,另外加强筋的设置,可以使得侧板的结构强度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缓冲腔,达到较好的撞击缓冲的效果,从而对型材框架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少了型材框架的形变情况;
(2)通过设置圆弧衔接部和衔接条,可以加强围边以及挡边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封边铝型材既举要较好的结构强度,又能起到撞击缓冲的效果;
(3)通过设置缓冲环,缓冲环可以加强围边与连接部的结构强度,且环形的设置,当撞击力大时,缓冲环可以被压扁来形成缓冲,使得整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且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侧板;2、连接板;21、倾斜部;22、连接部;3、翻边;4、加强筋;5、挡边;6、围边;7、缓冲腔;8、圆弧衔接部;9、衔接条;10、缓冲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封边铝型材,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板1以及连接两个侧板1同一侧的连接板2。两个侧板1远离连接板2的一端向外弯折形成圆弧形的翻边3,两个侧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4,加强筋4朝远离连接板2的方向延伸,且若干加强筋4沿着型材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通常加强筋4是型材成型后根据实际需求后续通过焊接形成。
如图1、图2所示,连接板2包括两端对称设置的倾斜部21以及连接于两个倾斜部21之间并与侧板1垂直设置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与倾斜部21呈钝角设置,连接板2呈向两个侧板1方向内凹设置。
两个侧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挡边5,挡边5呈L形弯折设置,挡边5的一端固定与侧板1且另一端朝向连接板2的一侧设置。连接板2远离两个侧板1的一侧围边6,围边6垂直于两个侧壁设置,且围边6的两端连接至挡边5,且围边6与挡边5之间呈圆弧过渡设置,围边6、挡边5与对应的侧板1以及连接板2拼接形成缓冲腔7。
如图2所示,每个挡边5靠近围边6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衔接部8,圆弧衔接部8远离挡边5的一端连接至侧板1和连接板2的交界处。圆弧衔接部8位于缓冲腔7内,且圆弧衔接部8的轴心线位于靠近围边6的一侧设置。圆弧衔接部8的轴心线和围边6与挡边5之间的圆弧过渡的轴心线重合设置,且圆弧衔接部8和圆弧过渡的半径相等设置。
每个圆弧衔接部8靠近连接板2的一端均设置有衔接条9,衔接条9远离圆弧衔接部8的一端连接至围边6设置,且两个衔接条9之间的距离从圆弧衔接部8的一端到另一端呈相互靠近设置。
如图2所示,连接部22和围边6之间还连接有缓冲环10,缓冲环10呈椭圆形设置,缓冲环10的长轴方向平行于连接部22设置,且缓冲环10位连接于连接部22和围边6的中部设置。
当采用上述封边铝型材对型材框架进行保护时,首先将封边铝型材扣接到型材框架外侧边。当受到较小的撞击时,本身撞击力不大,圆弧衔接部8和衔接条9以及缓冲环10能够对封边型材进行支撑,减少了直接变形的情况。当撞击力较大时,圆弧衔接部8和缓冲环10可以根据撞击力方向对应发生形变,缓冲腔7可以进一步形成缓冲,从而减少了冲击力直接传递至形成框架导致型材框架形变的情况。
当撞击力挤压围边6朝向连接部22靠近时,衔接条9可以挤压两侧的圆弧衔接部8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挤压形变,从而可以对撞击进行分解,此时连接板2两端的倾斜部21可以结合发生形变,使得侧板1和连接板2的连接处朝相互远离的方向形变,此时侧板1上的翻边3可以抵触型材框架的外侧壁,减少了侧板1将框架划伤的情况,通过连接板2、圆弧衔接部8的形变进一步对撞击形成缓冲,从而对型材框架进行保护,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封边铝型材,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板(1)以及连接两个侧板(1)同一侧的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挡边(5),所述挡边(5)呈弯折设置,所述挡边(5)的一端固定与侧板(1)且另一端朝向连接板(2)的一侧设置;所述连接板(2)远离两个侧板(1)的一侧围边(6),所述围边(6)垂直于两个侧壁设置,且所述围边(6)的两端连接至挡边(5)设置,所述围边(6)、挡边(5)与对应的侧板(1)以及连接板(2)拼接形成缓冲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边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6)与所述挡边(5)之间呈圆弧过渡,每个所述挡边(5)靠近围边(6)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衔接部(8),所述圆弧衔接部(8)远离挡边(5)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侧板(1)和连接板(2)的交界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边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衔接部(8)的轴心线位于靠近围边(6)的一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封边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弧衔接部(8)靠近连接板(2)的一端均设置有衔接条(9),所述衔接条(9)远离圆弧衔接部(8)的一端连接至围边(6)设置,且两个所述衔接条(9)之间的距离从圆弧衔接部(8)的一端到另一端呈相互靠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封边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包括两端对称设置的倾斜部(21)以及连接于两个倾斜部(21)之间并与所述侧板(1)垂直设置的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与倾斜部(21)呈钝角设置,所述连接板(2)呈向两个侧板(1)方向内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边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和围边(6)之间还连接有缓冲环(10),且所述缓冲环(10)位连接于连接部(22)和围边(6)的中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封边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环(10)呈椭圆形设置,所述缓冲环(10)的长轴方向平行于连接部(22)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边铝型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远离连接板(2)的一端向外弯折形成圆弧形的翻边(3),两个所述侧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朝远离连接板(2)的方向延伸。
CN201920621293.3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封边铝型材 Active CN210050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1293.3U CN210050567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封边铝型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1293.3U CN210050567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封边铝型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0567U true CN210050567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2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1293.3U Active CN210050567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封边铝型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056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7797A (zh) * 2020-10-30 2021-02-19 文峻峰 一种l型封边铝型材
CN112856204A (zh) * 2020-12-31 2021-05-28 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耐蚀铝合金型材
CN112856204B (zh) * 2020-12-31 2024-05-31 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耐蚀铝合金型材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7797A (zh) * 2020-10-30 2021-02-19 文峻峰 一种l型封边铝型材
CN112377797B (zh) * 2020-10-30 2023-01-31 深圳市程捷模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型封边铝型材
CN112856204A (zh) * 2020-12-31 2021-05-28 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耐蚀铝合金型材
CN112856204B (zh) * 2020-12-31 2024-05-31 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耐蚀铝合金型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9146B2 (en)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for vehicle
US6648385B2 (en) Vehicle with bumper and deformation element
CN210050567U (zh) 一种封边铝型材
EP1398247B1 (en) Hollow frame member of aluminum alloy for vehicle body frame
EP2889187A2 (en) Vehicle body impact absorption structure
US20170050598A1 (en) Vehicle frame structure
CN216565045U (zh) 一种便于角码连接的光伏组件用钢边框
JP4094266B2 (ja) 車両のピラー構造
CN210110898U (zh) 一种动力电池托盘
CN101328999B (zh) 复合型防火无冷桥风管用法兰及使用该法兰的风管
CN207377942U (zh) 一种距离可调节的对插铆钉
US20180105128A1 (en) Joint structure of a bumper reinforcement and a side member
CN203600955U (zh) 一种车门内板拆分结构
CN210734074U (zh) 一种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
CN207060190U (zh) 一种公交车车身顶部的连接件
CN201702711U (zh) 一种增力扳手
CN214450100U (zh) 一种推力杆
CN219600883U (zh) 车门及车辆
CN211714725U (zh) 一种地标性景观通信塔
CN20452731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纵梁后段结构
CN101315017A (zh) 一种钢质安全门扇及其卷边工艺
JP2005014836A (ja) バンパーステイ及びバンパー構造体
CN210289143U (zh) 一种新型窗垛铝模
CN214874533U (zh) 一种车架踏板
CN213262280U (zh) 车辆的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