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2897U - 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2897U
CN210042897U CN201920717557.5U CN201920717557U CN210042897U CN 210042897 U CN210042897 U CN 210042897U CN 201920717557 U CN201920717557 U CN 201920717557U CN 210042897 U CN210042897 U CN 210042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ush rod
hydraulic cylinder
rods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75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东
杨卓娟
吕恕位
郭淑颖
刘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07175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2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2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28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包括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下端共同等距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均对称连接有支撑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应的一侧设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的上端设有传送盒,所述传送盒的上端等距设有放置槽,所述侧板的上端均对称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下端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等距设有与L型夹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对菌棒进行稳固的拔取,且便于有效的提高拔棒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劳动力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背景技术
黑木耳,作为一种菌类食材,具有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且黑木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可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
随着现代化工厂的黑木耳菌包的生产量迅速扩大,目前的黑木耳主要依靠人工培植,从培植所需的菌包、对菌包进行注菌、注菌后的照料养殖等等步骤,均依靠人工进行手把手完成,存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在培育过程中存在插棒及拔取菌棒过程,其过程为:利用塑料袋、原料木屑、芯棒等进行手工填充木耳菌包,然后手工地将芯棒从原料木屑中拔出以留出后续注菌操作所需的插孔位置,由于日工作量的需要,操作人员每日拔取菌棒的频次是非常巨大的,会对操作人员的手臂、手指带来肢体不适,且生产培育过程依靠人工进行手工完成,其容易导致菌包的存在生产率低、且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使其对菌棒进行稳固的拔取,且便于有效的提高拔棒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劳动力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适合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包括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下端共同等距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均对称连接有支撑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应的一侧设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的上端设有传送盒,所述传送盒的上端等距设有放置槽,所述侧板的上端均对称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下端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等距设有与L型夹板,所述L型夹板均贯穿第一固定板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L型夹板的外侧均对称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相对应的一侧均通过固定螺栓贯穿第一固定板且延伸至其下方螺接有螺母,所述L型夹板的外侧均设有夹槽,所述L型夹板的内侧均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端均连接有与夹槽位置相匹配的橡胶插柱,所述L型夹板的外侧均通过弹簧杆连接有夹杆,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均设有与之位置相对应的短槽,所述夹杆的下端均穿过短槽且延伸至其下方连接有与夹槽位置相对应的夹块,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均对称连接有与夹杆位置相匹配的气缸,每两个所述气缸均通过活塞杆与夹杆共同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运输带的外侧对称设有限位条,所述侧板相对应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传送盒的两侧均等距连接有侧杆,所述侧杆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的滑轮。
优选的,所述传送盒的上方等距连接有与放置槽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下端均通过斜杆与传送盒相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均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硅胶材料所制。
优选的,所述传送盒的上端中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条形码,所述顶板的下端安装有与之相对应的扫描器,所述顶板的下端左侧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下端通过推杆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右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下端通过推杆连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腔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固定罩的左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三电动推杆通过推杆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外侧连接有第二挡板,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对称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滑块。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液压缸位置相匹配的长槽,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穿过长槽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长槽的内腔两侧均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外侧通过安装套对称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上端连接有立板,所述顶板的上端对称安装有与之相对应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均通过液压杆与之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均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下端共同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等距连接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菌包放置在传送盒上端的放置槽内腔,将此放在运输带的上端,且通过传送盒两端的侧杆活动连接滑轮,且侧板的内侧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滑槽,便于滑轮在第一滑槽的内腔稳定滑动,便于此传送盒可稳定的从传动带的始端从送至其末端,且便于对其位置起到有效的固定,便于使用,进而当扫描器扫描到支架上端的条形码时,通过将此信息传递至外置的控制器,进而外置控制器通过控制运输带的转动,其运输带的转动可通过驱动电机及驱动轴带动其转动,进而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启闭,进而便于对运输带发出停止运动的指令后的同时,外置控制器自动打开第三电动推杆的开关,进而第三电动推杆通过推杆带动第一挡板向下移动,且当第三电动推杆带动推杆向下移动最远伸长度时,此时第一挡板的下端也抵到两个侧板的上端了,进而通过外置控制器自动打开第二电动推杆,进而第二电动推杆通过推杆带动固定罩及第三电动推杆向下移动,且当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推杆向下移动最远伸长度时,此时固定罩的下端也抵到两个侧板的上端了,进而通过自动打开第三电动推杆的开关,进而第三电动推杆通过推杆带动第二挡板向左移动,进而推动传送盒向第一挡板方向移动,进而当传送盒的左侧抵到第一挡板的外侧时,传送盒上端的放置槽内腔的菌包与L型夹板下端的夹槽相对应,进而通过自动打开第一液压缸的开端,进而第一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带动第一固定板向下移动,且同时菌包穿过第二固定板上端的通孔,便于对菌包的上半部分进行牢固的固定,且由于气缸通过进气管连接外置的进气装置,进而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气缸的开关,进而通过气缸内腔的空气挤压活塞杆,进而活塞杆通过推动夹杆,进而夹杆通过压缩弹簧杆,便于防止压力过大,损坏菌棒,且此时,菌棒位于夹槽的内腔,且由于菌棒为空心的,进而L型夹板内侧的橡胶插柱插入菌棒的内腔,避免夹杆通过夹块挤压菌棒时对其进行损坏,进而便于有效的夹紧菌棒,便于使用,当夹杆通过夹块挤压菌棒时,便于对菌棒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进而通过再次打开第一液压缸的开关,进而第一液压缸通过带动液压杆向上收缩,便于液压杆通过第一固定板带动L型夹板向上移动,进而便于带动夹块与夹槽共同夹紧的菌棒向上移动,便于将其拔出来,方便有效的提高此拔棒工序的自动化程度,便于有效的降低工人的工作劳动力度,且便于通过拔棒的效率,便于当菌棒拔出后,第二液压缸通过液压杆带动立板及其下端的第一液压缸向右移动,便于将其移出运输带区域时,通过外置控制开关打开气缸的开关,进而气缸带动活塞杆收缩,便于活塞杆带动夹杆远离夹槽,进而对夹紧的菌棒进行放松,便于通过收集箱等对菌棒进行收集,便于循环使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且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对菌棒进行稳固的拔取,且便于有效的提高拔棒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劳动力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适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部分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A部分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B部分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的L型夹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侧板1、底板2、支撑腿3、运输带4、传送盒5、放置槽6、支撑杆7、顶板8、第一液压缸9、第一固定板10、L型夹板11、安装板12、固定螺栓13、夹槽14、弹簧杆15、夹杆16、短槽17、夹块18、气缸19、限位条20、第一滑槽21、侧杆22、滑轮23、固定套24、斜杆25、保护层26、支架27、条形码28、扫描器29、第一电动推杆30、第一挡板31、第二电动推杆32、固定罩33、第三电动推杆34、支撑板35、第二挡板36、第二滑槽37、第一滑块38、长槽39、第三滑槽40、第二滑块41、立板42、第二液压缸43、L型杆44、第二固定板45、通孔46、横板47、橡胶插柱4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7,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包括侧板1,两个侧板1的下端共同等距连接有底板2,底板2的下端均对称连接有支撑腿3,两个侧板1相对应的一侧设有运输带4,运输带4的上端设有传送盒5,传送盒5的上端等距设有放置槽6,运输带4的外侧对称设有限位条20,侧板1相对应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21,传送盒5的两侧均等距连接有侧杆22,侧杆22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与第一滑槽21相匹配的滑轮23,便于此传送盒5可稳定的从传动带的始端从送至其末端,便于对其位置起到有效的固定,便于使用。
传送盒5的上方等距连接有与放置槽6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套24,固定套24的下端均通过斜杆25与传送盒5相连接,固定套24的内侧均设有保护层26,保护层26为硅胶材料所制,便于对需要放在放置槽6内腔的菌包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护。
传送盒5的上端中部连接有支架27,支架27的上端设有条形码28,顶板8的下端安装有与之相对应的扫描器29,顶板8的下端左侧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30,第一电动推杆30的下端通过推杆连接有第一挡板31,顶板8的下端右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32,第二电动推杆32的下端通过推杆连接有固定罩33,固定罩33的内腔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34,固定罩33的左侧连接有支撑板35,第三电动推杆34通过推杆贯穿支撑板35且延伸至外侧连接有第二挡板36,其中两个支撑杆7的外侧均设有第二滑槽37,支撑板35的外侧对称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滑块38,便于对传送盒5进行有效的固定,便于稳定的对菌棒进行拔取。
侧板1的上端均对称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上端共同连接有顶板8,顶板8的下端设有第一液压缸9,第一液压缸9的下端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10的上端等距设有与L型夹板11,L型夹板11均贯穿第一固定板10且延伸至其下方,L型夹板11的外侧均对称设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相对应的一侧均通过固定螺栓13贯穿第一固定板10且延伸至其下方螺接有螺母,L型夹板11的外侧均设有夹槽14,L型夹板11的内侧均连接有横板47,横板47的下端均连接有与夹槽14位置相匹配的橡胶插柱48,L型夹板11的外侧均通过弹簧杆15连接有夹杆16,第一固定板10的上端均设有与之位置相对应的短槽17,夹杆16的下端均穿过短槽17且延伸至其下方连接有与夹槽14位置相对应的夹块18,第一固定板10的两端均对称连接有与夹杆16位置相匹配的气缸19,每两个气缸19均通过活塞杆与夹杆16共同相连接。
顶板8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液压缸9位置相匹配的长槽39,第一液压缸9的穿过长槽39且延伸至其上方,长槽39的内腔两侧均设有第三滑槽40,第一液压缸9的外侧通过安装套对称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滑块41,第一液压缸9的上端连接有立板42,顶板8的上端对称安装有与之相对应的第二液压缸43,第二液压缸43均通过液压杆与之相连接,便于当菌棒拔出后,第二液压缸43通过液压杆带动立板42及其下端的第一液压缸9向右移动,便于将其移出运输带4区域时,通过外置控制开关打开气缸19的开关,进而气缸19带动活塞杆收缩,便于活塞杆带动夹杆16远离夹槽14,进而对夹紧的菌棒进行放松,便于通过收集箱等对菌棒进行收集,便于循环使用。
第一固定板10的两侧均连接有L型杆44,L型杆44的下端共同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5,第二固定板45的上端等距连接有通孔46,便于对菌包的上部进行有效的固定,便于拔棒。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外置的驱动电机及驱动轴等设备对此运输带4提供转动需求,且通过外置的控制器对第一液压缸9、气缸19、扫描器29、第一电动推杆30、第二电动推杆32、第三电动推杆34、第二液压缸43进行编程控制连接,此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叙述,操作人员将菌包放置在传送盒5上端的放置槽6内腔,将此放在运输带4的上端,且通过传送盒5两端的侧杆22活动连接滑轮23,且侧板1的内侧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滑槽21,便于滑轮23在第一滑槽21的内腔稳定滑动,便于此传送盒5可稳定的从传动带的始端从送至其末端,且便于对其位置起到有效的固定,便于使用,进而当扫描器29扫描到支架27上端的条形码28时,通过将此信息传递至外置的控制器,进而外置控制器通过控制运输带4的转动,其运输带4的转动可通过驱动电机及驱动轴带动其转动,进而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启闭,进而便于对运输带4发出停止运动的指令后的同时,外置控制器自动打开第三电动推杆34的开关,进而第三电动推杆34通过推杆带动第一挡板31向下移动,且当第三电动推杆34带动推杆向下移动最远伸长度时,此时第一挡板31的下端也抵到两个侧板1的上端了,进而通过外置控制器自动打开第二电动推杆32,进而第二电动推杆32通过推杆带动固定罩33及第三电动推杆34向下移动,且当第二电动推杆32带动推杆向下移动最远伸长度时,此时固定罩33的下端也抵到两个侧板1的上端了,进而通过自动打开第三电动推杆34的开关,进而第三电动推杆34通过推杆带动第二挡板36向左移动,进而推动传送盒5向第一挡板31方向移动,进而当传送盒5的左侧抵到第一挡板31的外侧时,传送盒5上端的放置槽6内腔的菌包与L型夹板11下端的夹槽14相对应,进而通过自动打开第一液压缸9的开端,进而第一液压缸9通过液压杆带动第一固定板10向下移动,且同时菌包穿过第二固定板45上端的通孔46,便于对菌包的上半部分进行牢固的固定,且由于气缸19通过进气管连接外置的进气装置,进而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气缸19的开关,进而通过气缸19内腔的空气挤压活塞杆,进而活塞杆通过推动夹杆16,进而夹杆16通过压缩弹簧杆15,便于防止压力过大,损坏菌棒,且此时,菌棒位于夹槽14的内腔,且由于菌棒为空心的,进而L型夹板11内侧的橡胶插柱48插入菌棒的内腔,避免夹杆16通过夹块18挤压菌棒时对其进行损坏,进而便于有效的夹紧菌棒,便于使用,且当夹杆16通过夹块18挤压菌棒时,便于对菌棒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进而通过再次打开第一液压缸9的开关,进而第一液压缸9通过带动液压杆向上收缩,便于液压杆通过第一固定板10带动L型夹板11向上移动,进而便于带动夹块18与夹槽14共同夹紧的菌棒向上移动,便于将其拔出来,方便有效的提高此拔棒工序的自动化程度,便于有效的降低工人的工作劳动力度,且便于通过拔棒的效率,便于当菌棒拔出后,第二液压缸43通过液压杆带动立板42及其下端的第一液压缸9向右移动,便于将其移出运输带4区域时,通过外置控制开关打开气缸19的开关,进而气缸19带动活塞杆收缩,便于活塞杆带动夹杆16远离夹槽14,进而对夹紧的菌棒进行放松,便于通过收集箱等对菌棒进行收集,便于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包括侧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的下端共同等距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下端均对称连接有支撑腿(3),两个所述侧板(1)相对应的一侧设有运输带(4),所述运输带(4)的上端设有传送盒(5),所述传送盒(5)的上端等距设有放置槽(6),所述侧板(1)的上端均对称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共同连接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下端设有第一液压缸(9),所述第一液压缸(9)的下端通过液压杆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0),所述第一固定板(10)的上端等距设有与L型夹板(11),所述L型夹板(11)均贯穿第一固定板(10)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L型夹板(11)的外侧均对称设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相对应的一侧均通过固定螺栓(13)贯穿第一固定板(10)且延伸至其下方螺接有螺母,所述L型夹板(11)的外侧均设有夹槽(14),所述L型夹板(11)的内侧均连接有横板(47),所述横板(47)的下端均连接有与夹槽(14)位置相匹配的橡胶插柱(48),所述L型夹板(11)的外侧均通过弹簧杆(15)连接有夹杆(16),所述第一固定板(10)的上端均设有与之位置相对应的短槽(17),所述夹杆(16)的下端均穿过短槽(17)且延伸至其下方连接有与夹槽(14)位置相对应的夹块(18),所述第一固定板(10)的两端均对称连接有与夹杆(16)位置相匹配的气缸(19),每两个所述气缸(19)均通过活塞杆与夹杆(16)共同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包拔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带(4)的外侧对称设有限位条(20),所述侧板(1)相对应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槽(21),所述传送盒(5)的两侧均等距连接有侧杆(22),所述侧杆(22)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与第一滑槽(21)相匹配的滑轮(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包拔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盒(5)的上方等距连接有与放置槽(6)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套(24),所述固定套(24)的下端均通过斜杆(25)与传送盒(5)相连接,所述固定套(24)的内侧均设有保护层(26),所述保护层(26)为硅胶材料所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包拔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盒(5)的上端中部连接有支架(27),所述支架(27)的上端设有条形码(28),所述顶板(8)的下端安装有与之相对应的扫描器(29),所述顶板(8)的下端左侧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30),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0)的下端通过推杆连接有第一挡板(31),所述顶板(8)的下端右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32),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2)的下端通过推杆连接有固定罩(33),所述固定罩(33)的内腔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34),所述固定罩(33)的左侧连接有支撑板(35),所述第三电动推杆(34)通过推杆贯穿支撑板(35)且延伸至外侧连接有第二挡板(36),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杆(7)的外侧均设有第二滑槽(37),所述支撑板(35)的外侧对称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滑块(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包拔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8)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液压缸(9)位置相匹配的长槽(39),所述第一液压缸(9)的穿过长槽(39)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长槽(39)的内腔两侧均设有第三滑槽(40),所述第一液压缸(9)的外侧通过安装套对称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滑块(41),所述第一液压缸(9)的上端连接有立板(42),所述顶板(8)的上端对称安装有与之相对应的第二液压缸(43),所述第二液压缸(43)均通过液压杆与之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包拔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的两侧均连接有L型杆(44),所述L型杆(44)的下端共同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5),所述第二固定板(45)的上端等距连接有通孔(46)。
CN201920717557.5U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42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7557.5U CN210042897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7557.5U CN210042897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2897U true CN210042897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755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42897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28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5702A (zh) * 2019-05-20 2019-09-17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5702A (zh) * 2019-05-20 2019-09-17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42897U (zh) 一种黑木耳菌包拔棒器
CN211593202U (zh) 一种养猪用粪便干燥打包装置
CN114212300A (zh) 一种具有抽真空装置的立式包装机
CN209914444U (zh) 一种株距和行距可调的药材种植机
CN217533436U (zh) 基于自热唆螺的灌装夹袋机构
CN203863776U (zh) 一种新型数控接木机
CN216736422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加工制鞋用取料机构
CN212381820U (zh) 一种芦菇培育系统
CN217621703U (zh) 一种采棉机打包带的硫化接头装置
CN207373543U (zh) 带有自动化输料装置的平板硫化机
CN112914989B (zh) 一种急诊科机械按压装置
CN209321998U (zh) 一种粉末冶金成型后转移专用抓取装置
CN207293610U (zh) 一种畜牧养殖奶牛牧草取料机
CN207874529U (zh) 座便器高压成型机机内开合模装置
CN209915004U (zh) 一种可整齐裁切菇柄装置
CN207754227U (zh) 食用菌菌包插棒分棒机构
CN208104428U (zh) 一种方便取放培养皿的恒温培养箱
CN108142095B (zh) 基于人工模拟的茶叶采摘装置
CN207754229U (zh) 食用菌菌包窝口机构
CN209503447U (zh) 集热板边框自动压合线
CN209605508U (zh) 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烘干装置
CN112516199B (zh) 远志药材抽筒机
CN215230009U (zh) 心血管患者按摩装置
CN116689622B (zh) 一种钣金件拉伸模具及钣金件拉伸方法
CN108672689A (zh) 一种稀土冶炼七轴联动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