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9050U - 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9050U
CN210029050U CN201920425772.8U CN201920425772U CN210029050U CN 210029050 U CN210029050 U CN 210029050U CN 201920425772 U CN201920425772 U CN 201920425772U CN 210029050 U CN210029050 U CN 210029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unit
rod unit
screw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257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旗
宋英新
陈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Wanhe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Wanhe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Wanhe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Wanhe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257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9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9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90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包括:提升机构(100),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托架(120),以用于提升装载在托架(120)上的由至少一个板材堆积而成的板材垛;以及夹紧定位机构(200),呈长方形,固定设置在提升机构(100)的托架(120)的上方,以用于对得以提升的板材进行夹紧定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板材供给精度,而且还可以大幅提高板材供给效率。

Description

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供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板材是加工、组装等机械生产领域中经常使用的物料。板材的种类很多,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板材、木质板材以及塑料板材等。
以液晶显示器为例,其背光模组中所包含的背板即可视为一种金属板材。通常,如图1所示,背板是以将多个背板P堆积在一起的背板垛形式存放。为了避免彼此相邻的背板P之间发生刮碰等现象,在每一张背板P的四角之处均设置了角件90,并将一张背板P和在该背板P的四角设置的四个角件90作为一组一层一层堆积起来构成背板垛。
在所述背光模组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把背板垛中的背板P一张一张地供给到背光模组生产线的起始端。以往,是以人工方式从背板垛的上方拿取位于最上端的背板P,并将之移送到背光模组生产线的起始端。接着,将刚才的背板P所遗留的角件90移除后,再拿取下一张背板P。如此一来,不仅背板供给精度远达不到生产所需的目标,而且工作效率也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板材供给精度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板材供给效率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包括:提升机构,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托架,以用于提升装载在托架上的由至少一个板材堆积而成的板材垛;以及夹紧定位机构,呈长方形,固定设置在提升机构的托架的上方,以用于对得以提升的板材进行夹紧定位。
优选地,夹紧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呈长方形,中间为开放状态;四个固定块,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的四个角处;四个丝杆单元,每一个丝杆单元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固定块上,前后两个丝杆单元相互平行,左右两个丝杆单元相互平行,并且前后两个丝杆单元与左右两个丝杆单元以上下错位的方式相互垂直;以及四个丝母移动单元,每一个丝母移动单元的两端分别与丝杆单元相螺纹连接,当左右两个丝杆单元同步转动时,前后两个丝母移动单元沿前后方向做相向或相离移动,当前后两个丝杆单元同步转动时,左右两个丝母移动单元沿左右方向做相向或相离移动,并且由前后左右四个丝母移动单元构成用于夹紧定位板材的板材容纳空间。
优选地,丝杆单元包括:第一螺纹部,形成在丝杆单元的一侧;第二螺纹部,形成在丝杆单元的另一侧;以及中间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其中,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旋线方向彼此相反。
优选地,丝母移动单元包括:长杆件;第一丝母组件,设置在长杆件的一端,用于和丝杆单元的螺纹部相配合;第二丝母组件,设置在长杆件的另一端,用于和丝杆单元的螺纹部相配合;第一转轴,设置在长杆件的一侧,用于夹紧定位板材;以及第二转轴,设置在长杆件的另一侧,用于夹紧定位板材。
优选地,夹紧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向丝杆单元提供旋转动力的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旋转皮带,设置在左右两个丝杆单元的同一侧末端的皮带轮上以及前后两个丝杆单元的同一侧末端的皮带轮上,以用于确保左右两个丝杆单元同步转动以及确保前后两个丝杆单元同步转动;以及旋转电机,用于向旋转皮带提供旋转动力。
优选地,提升机构包括:竖直框架,在两端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轨道;托架,设有与轨道相对应的滑块,通过滑块在轨道上的滑动,托架做上下移动;以及传动单元,用于为托架的上下移动提供动力。
优选地,传动单元包括:在竖直框架沿轨道方向延伸布置且与托架相连的传动皮带;以及为传动皮带的转动提供旋转力的传动电机。
优选地,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还包括角件移除机构,以用于移除由夹紧定位机构所夹紧定位的板材被拿取后所遗留的角件。
优选地,角件移除机构包括:基底部;转动部,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基底部的上侧;升降移动部,能够上下移动地结合在转动部上;夹持部,设置在升降移动部的一端,用于夹持角件;滑动安装部,具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夹紧定位机构的底座上的第一滑轨、底部可滑动地结合在第一滑轨上的滑动块、一端固定有基底部并可滑动地结合在滑动块的上侧且与第一滑轨相垂直的第二滑轨;滑动引导部,具有与基底部相结合的引导主体、一端连接在引导主体且另一端可滑动地插入设置于夹紧定位机构之丝母移动单元的长杆件上形成的滑槽内的第一滑动引导件、一端连接在引导主体且另一端可滑动地插入设置于另一个丝母移动单元的长杆件上形成的滑槽内的第二滑动引导件。
优选地,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还包括对被移除的角件进行收集的角件收集机构,角件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滑道,倾斜设置在角件移除机构的一侧,用于从角件移除机构接收角件;以及接合件,用于将收集滑道倾斜固定到角件移除机构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板材供给精度,而且还可以大幅提高板材供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中(a)是用于说明背板堆积状态的背板垛的示意性剖视图,(b)是背板垛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升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夹紧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利用夹紧定位机构将背板垛中的角件夹紧定位在板材容纳空间中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角件移除机构的立体图。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角件移除机构的立体图。
图7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角件收集机构的立体图。
图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角件收集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以便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
本文只对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必要的部分进行说明,对其余部分的说明将会省略,以免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混乱不清,对此应予留意。而且,在此过程中,为了描述的明了性和方便性,图中所示线条的粗细或构成要素的大小等可能被夸张图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是用于描述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和/或限定本实用新型。在表述某种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连接”、“结合”或“接合”时,这不仅包含直接的连接关系,而且还可以包括在其中间存在其他构成要素的间接的连接关系。并且,诸如“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术语是意指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是存在的,而并非排除一个或其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性或附加可能性。
在此,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的板材以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所包含的背板为例进行说明。显然,板材还可以包括除了背板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板材。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包括:用于提升装载在其上的背板垛(即,板材)的提升机构100;以及对得以提升的背板进行定位的夹紧定位机构20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还可以包括对拿取背板后遗留的角件进行移除的角件移除机构300。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又可以包括对被移除的角件进行收集的角件收集机构400(参见图7A和图7B)。
以下,对如上所述各机构100至400的具体结构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提升机构100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提升机构100包括:竖直框架110,在两端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轨道111;托架120,用于装载背板垛(即,由板材堆积而成的板材垛),设有与轨道 111相对应的滑块121,通过滑块121在轨道111上的滑动,托架120做上下移动;以及传动单元130,用于为托架120的上下移动提供动力。
传动单元130可以包括:在竖直框架110沿轨道111方向延伸布置且与托架120相连的传动皮带131;以及为传动皮带131的转动提供旋转力的传动电机132。
将如图1所示的背板垛装载到提升机构100的托架120上后,通过控制器(未图示)来控制传动电机132的工作,以此带动传动皮带131旋转,从而对托架120的升降进行控制,最终实现托架120上装载的背板垛的上升和下降。
在此,虽然传动单元130采用了传动皮带131,但显然还可以用链条来代替传动皮带 131。或者,传动单元130还可以采用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丝杆和在该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来上下移动且与托架120相连的丝母。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夹紧定位机构200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夹紧定位机构200包括:底座210,大致呈长方形,中间为开放状态;四个固定块220,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210的四个角处;四个丝杆单元230,每一个丝杆单元23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固定块220上,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相互平行的同时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也相互平行,并且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与左右两个丝杆单元 230以上下错位的方式相互垂直;四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每一个丝母移动单元240的两端分别与丝杆单元230相螺纹连接,随着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的同步转动,前后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沿前后方向做相向或相离移动,随着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的同步转动,左右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沿左右方向做相向或相离移动。
在此,所述四个丝杆单元230彼此相同。丝杆单元230可以包括:第一螺纹部231,形成在丝杆单元的一侧;第二螺纹部232,形成在丝杆单元的另一侧,第二螺纹部232的螺旋线方向与第一螺纹部231的螺旋线方向相反;以及中间连接部233,用于连接第一螺纹部231与第二螺纹部232。在此,虽然丝杆单元230具有中间连接部233,但显然根据需要也可以不用设置中间连接部233,此时丝杆单元230将仅具有形成于一侧的第一螺纹部以及形成于另一侧的第二螺纹部,该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旋线方向彼此相反。
所述四个丝母移动单元240彼此相同。丝母移动单元240可以包括:长杆件241;第一丝母组件242,设置在长杆件241的一端,用于和丝杆单元230的螺纹部相配合;第二丝母组件243,设置在长杆件241的另一端,用于和丝杆单元230的螺纹部相配合;第一转轴244,设置在长杆件241的一侧,用于夹紧定位背板(即,板材);以及第二转轴245,设置在长杆件241的另一侧,用于夹紧定位背板(即,板材)。在此,虽然丝母移动单元240具有第一转轴244和第二转轴245,但显然根据需要也可以仅设置一个转轴,此时所设置的一个转轴的长度可以是例如在图4中第一转轴244的最左侧端至第二转轴245 的最右侧端为止的距离。
本实施例的夹紧定位机构200,还可以包括用于向丝杆单元230提供旋转动力的动力单元250。动力单元250可以包括:旋转皮带251,设置在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的同一侧末端的皮带轮上以及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的同一侧末端的皮带轮上,以用于确保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同步转动以及确保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同步转动;以及旋转电机 252,用于向旋转皮带251提供旋转动力。并且,动力单元25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旋转皮带251中间的辅助皮带轮253,以用于防止旋转皮带251松弛。辅助皮带轮253可以固定在底座210上。
对于本实施例的夹紧定位机构200而言,当动力单元250的旋转电机252旋转时,经由旋转皮带251同步带动旋转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或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由于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同步旋转,而且丝母移动单元240的丝母组件242、243与丝杆单元230 的螺纹部231、232相螺纹连接,因此能够保证前后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沿前后方向移动。另外,由于第一螺纹部231与第二螺纹部232的螺旋线方向相反,因此根据旋转电机 252的正反旋转,可以使得前后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沿前后方向相向或相离移动。同理,由于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同步旋转,而且丝母移动单元240的丝母组件242、243与丝杆单元230的螺纹部231、232相螺纹连接,因此能够保证左右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沿左右方向移动。另外,由于第一螺纹部231与第二螺纹部232的螺旋线方向相反,因此根据旋转电机252的正反旋转,可以使得左右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沿左右方向相向或相离移动。由此,根据左右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以及前后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可以调节由前后左右四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所构成的板材容纳空间S的大小。换言之,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可以将板材容纳空间S调节为具有与背板P(即,板材)相同的形状及大小。
在此,虽然动力单元250采用了旋转皮带251,但显然还可以用链条来代替旋转皮带 251。
另外,在图4中未做说明的附图标记211是设置在底座210上的辅助固定块。辅助固定块211用于安装后述角件移除机构300之滑动安装部350的第一滑轨351(参见图6A),具体内容将后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丝杆单元230可以贯穿辅助固定块211而设置。
此外,夹紧定位机构200,在提升机构100的托架120的上方可以与竖直框架110相垂直地固定设置在竖直框架110上,或者在提升机构100的托架120的上方固定设置在额外单独的支架(未图示)上。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利用夹紧定位机构200将背板垛中的角件90夹紧定位在板材容纳空间S中的局部放大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在图5中并未示出背板P。
将由前后左右四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所构成的板材容纳空间S调节成对应于背板P的形状和大小之后,通过提升机构100向上提升装载在托架120上的背板垛,直至背板垛上方的背板的四个角(更具体为角件90)被相互垂直的转轴244、245所夹紧(如图5 所示)。在此,优选地,转轴244、245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以用于在夹紧处于提升状态的角件90的过程中避免发生刚性碰撞现象。在图5中,上方的转轴244、245 和下方的转轴244、245分别接触了不同的角件90,但不限于此,当角件90的高度足够大时,上方的转轴244、245和下方的转轴244、245可以同时接触同一个角件90。当背板垛上方的背板的四个角(更具体为角件90)均被相互垂直的转轴244、245所夹紧时,该被夹紧的背板即可达到得以定位的状态,从而可以利用例如吸盘装置等能够拿取该得以定位的背板并将之移送到下一个工序中。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角件移除机构300的立体图,图6B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角件移除机构300的立体图。
如图6A和图6B所示,角件移除机构300包括:基底部310;转动部320,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基底部310的上侧;升降移动部330,能够上下移动地结合在转动部320上;夹持部340,设置在升降移动部330的一端,用于夹持角件;滑动安装部350,具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夹紧定位机构200的固定块220和辅助固定块211上的第一滑轨351、底部可滑动地结合在第一滑轨351上的滑动块353、一端固定有基底部310并可滑动地结合在滑动块353的上侧且与第一滑轨351相垂直的第二滑轨352;滑动引导部360,具有与基底部 310相结合的引导主体361、一端连接在引导主体361且另一端可滑动地插入设置于丝母移动单元240的长杆件241上形成的滑槽241a内的第一滑动引导件362、一端连接在引导主体361且另一端可滑动地插入设置于另一个丝母移动单元240的长杆件241上形成的滑槽241a内的第二滑动引导件363。在第一滑动引导件362插入设置于滑槽241a内的末端以及第二滑动引导件363插入设置于滑槽241a内的末端分别可以设置滚动轴承(未图示),由此可以减少滑动引导件362、363与滑槽241a之间的摩擦。本实施例中,一共有四个如上所述结构的角件移除机构300分别设置在夹紧定位机构200的四个角处。
将由前后左右四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所构成的板材容纳空间S调节成对应于背板P的形状和大小的过程中,第一滑动引导件362和第二滑动引导件363分别在各自的滑槽241a内滑动,由此引导主体361向基底部310施加力,由于基底部310与滑动安装部350相连,因此通过第一滑轨351、第二滑轨352以及滑动块353之间的滑动配合,角件移除机构300能够在水平面上做平面运动。当板材容纳空间S被调节成对应于背板P的形状和大小之后,角件移除机构300的夹持部340也能恰好位于角件的正上方。当被夹紧定位的背板拿取之后,升降移动部330向下移动并达到角件之处,接着夹持部340通过张开和合拢过程夹持角件(参见图6B),之后升降移动部330上升到初始状态,接着转动部320 转动预定角度,之后夹持部340再次张开,由此将角件从背板的夹紧定位之处移开。
另外,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升降移动部330的升降动作以及夹持部340的夹持动作等可以通过气缸组件来完成。
图7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角件收集机构400的立体图,图7B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角件收集机构400的立体图。
如图7A和图7B所示,角件收集机构400包括:收集滑道410,倾斜设置在角件移除机构300的一侧,用于从角件移除机构300的夹持部340接收角件;以及接合件420,用于将收集滑道410倾斜固定到角件移除机构300的基底部310。在此,由于接合件420将收集滑道410固定设置在角件移除机构300的基底部310上,因此在角件移除机构300在水平面上做平面运动时,角件收集机构400也做与之相同的平面移动。
当角件移除机构300的夹持部340夹持角件并上升而旋转时,向角件收集机构400的方向旋转预定角度(例如,90度),接着夹持部340张开释放角件,此时角件根据自身的重力作用能够落到收集滑道410上。由于收集滑道410是倾斜设置的,因此角件能够在收集滑道410上滑落并得以收集。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收集滑道410的底端可以设置例如接盘或接收袋等收集部件,以方便收集角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的构成及结构做了详细描述。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将背板垛(即,板材)装载到提升机构100的托架120上。接着,通过控制夹紧定位机构200的动力单元250,使得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和/或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 同步转动,由此前后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和/或左右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在水平面上相向或相离移动,进而将由前后左右四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所构成的板材容纳空间S调节为具有与背板(即,板材)相同的形状及大小。之后,通过控制提升机构100的传动单元130,使得背板垛与托架120一同上升,当背板垛进入板材容纳空间S中并且背板四个角之处的角件均被相互垂直的转轴244、245夹紧时,该背板即被夹紧定位机构200得以定位。接着,利用例如吸盘装置等将背板垛中最上方得以定位的背板拿取并移送到下一个工序中,此时被拿取的背板会遗留原先位于其四个角之处的角件。之后,在调节完毕板材容纳空间S之后刚好位于角件上方的角件移除机构300,其夹持部340通过升降移动部330下降并夹持角件后再上升,而后通过转动部320的转动夹持部340在夹持有角件的状态下向角件收集机构400侧转动并释放角件,随后角件移除机构300恢复初始状态。接着,被释放的角件会进入角件收集机构400之倾斜设置的收集滑道410内,并根据自身的重力在收集滑道410里下滑,最终在收集滑道410的底端得以收集。由于针对某一特定型号的背板(即,板材)仅调节一次板材容纳空间S即可,因此最初基于背板对板材容纳空间S进行调节之后,只要周而复始地进行如上所述的背板提升步骤、拿取背板步骤、移除角件步骤以及收集角件步骤即可。据此,本实用新型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背板供给精度,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背板供给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并非仅限于上述的特定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要旨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能做出的修改或变更的各种其他实施例也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升机构(100),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托架(120),以用于提升装载在托架(120)上的由至少一个板材堆积而成的板材垛;以及
夹紧定位机构(200),呈长方形,固定设置在提升机构(100)的托架(120)的上方,以用于对得以提升的板材进行夹紧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夹紧定位机构(200)包括:
底座(210),呈长方形,中间为开放状态;
四个固定块(220),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210)的四个角处;
四个丝杆单元(230),每一个丝杆单元(23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结合在固定块(220)上,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相互平行,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相互平行,并且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与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以上下错位的方式相互垂直;以及
四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每一个丝母移动单元(240)的两端分别与丝杆单元(230)相螺纹连接,当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同步转动时,前后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沿前后方向做相向或相离移动,当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同步转动时,左右两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沿左右方向做相向或相离移动,并且由前后左右四个丝母移动单元(240)构成用于夹紧定位板材的板材容纳空间(S)。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丝杆单元(230)包括:
第一螺纹部(231),形成在丝杆单元的一侧;
第二螺纹部(232),形成在丝杆单元的另一侧;以及
中间连接部(233),用于连接第一螺纹部(231)与第二螺纹部(232),
其中,第一螺纹部(231)与第二螺纹部(232)的螺旋线方向彼此相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丝母移动单元(240)包括:
长杆件(241);
第一丝母组件(242),设置在长杆件(241)的一端,用于和丝杆单元(230)的螺纹部相配合;
第二丝母组件(243),设置在长杆件(241)的另一端,用于和丝杆单元(230)的螺纹部相配合;
第一转轴(244),设置在长杆件(241)的一侧,用于夹紧定位板材;以及
第二转轴(245),设置在长杆件(241)的另一侧,用于夹紧定位板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夹紧定位机构(200)还包括用于向丝杆单元(230)提供旋转动力的动力单元(250),
动力单元(250)包括:
旋转皮带(251),设置在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的同一侧末端的皮带轮上以及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的同一侧末端的皮带轮上,以用于确保左右两个丝杆单元(230)同步转动以及确保前后两个丝杆单元(230)同步转动;以及
旋转电机(252),用于向旋转皮带(251)提供旋转动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提升机构(100)包括:
竖直框架(110),在两端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轨道(111);
托架(120),设有与轨道(111)相对应的滑块(121),通过滑块(121)在轨道(111)上的滑动,托架(120)做上下移动;以及
传动单元(130),用于为托架(120)的上下移动提供动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传动单元(130)包括:
在竖直框架(110)沿轨道(111)方向延伸布置且与托架(120)相连的传动皮带(131);以及
为传动皮带(131)的转动提供旋转力的传动电机(132)。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件移除机构(300),以用于移除由夹紧定位机构(200)所夹紧定位的板材被拿取后所遗留的角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角件移除机构(300)包括:
基底部(310);
转动部(320),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在基底部(310)的上侧;
升降移动部(330),能够上下移动地结合在转动部(320)上;
夹持部(340),设置在升降移动部(330)的一端,用于夹持角件;
滑动安装部(350),具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夹紧定位机构(200)的底座(210)上的第一滑轨(351)、底部可滑动地结合在第一滑轨(351)上的滑动块(353)、一端固定有基底部(310)并可滑动地结合在滑动块(353)的上侧且与第一滑轨(351)相垂直的第二滑轨(352);
滑动引导部(360),具有与基底部(310)相结合的引导主体(361)、一端连接在引导主体(361)且另一端可滑动地插入设置于夹紧定位机构(200)之丝母移动单元(240)的长杆件(241)上形成的滑槽(241a)内的第一滑动引导件(362)、一端连接在引导主体(361)且另一端可滑动地插入设置于另一个丝母移动单元(240)的长杆件(241)上形成的滑槽(241a)内的第二滑动引导件(36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被移除的角件进行收集的角件收集机构(400),
角件收集机构(400)包括:
收集滑道(410),倾斜设置在角件移除机构(300)的一侧,用于从角件移除机构(300)接收角件;以及
接合件(420),用于将收集滑道(410)倾斜固定到角件移除机构(300)上。
CN201920425772.8U 2019-04-01 2019-04-01 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29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5772.8U CN210029050U (zh) 2019-04-01 2019-04-01 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5772.8U CN210029050U (zh) 2019-04-01 2019-04-01 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9050U true CN210029050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7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2577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29050U (zh) 2019-04-01 2019-04-01 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9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7470A (zh) 一种自动对位组装机
CN203554888U (zh) 一种自动对位组装机
CN2871455Y (zh) 框架式薄板插板收放板机的结构改良
CN112456135A (zh) 板材分张设备
CN218664051U (zh) 一种pcb料板上料装置
CN112040647A (zh) 一种贴膜机
CN210029050U (zh) 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CN111762541A (zh) 提升式板材供给装置
CN108082925B (zh) 一种叠层上下料装置
CN216989936U (zh) 板料加工装置
CN210175188U (zh) 一种物料排列装置
CN104206048B (zh) 元件安装机的元件供给单元的安装装置
CN216548525U (zh) 一种触摸屏自动化操作设备
CN216099249U (zh) 一种线路板裁切机
CN215401812U (zh) 一种高柔性的拆盘机构
CN108820847A (zh) 一种自动粘棒设备
CN208067576U (zh) 板材自动切割机
CN114354645A (zh) 一种背光源壳体自动整平及检测设备
CN110125637B (zh) 一种磁吸片移载装置
CN113526145A (zh) 分层上料系统以及分切机
KR101468981B1 (ko) 백라이트유닛 조립장치
CN207057830U (zh) 一种焊线机及其焊线控制系统
CN214977296U (zh) 一种折弯机送料装置
CN219822892U (zh) 一种fpc全自动上料机
CN214569002U (zh) 一种膜片自动取放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