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7862U - 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7862U
CN209987862U CN201822215464.0U CN201822215464U CN209987862U CN 209987862 U CN209987862 U CN 209987862U CN 201822215464 U CN201822215464 U CN 201822215464U CN 209987862 U CN209987862 U CN 209987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b plate
plastics
ultra
plastic hollow
sound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154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军锋
王海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154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7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7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7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属于汽车外饰件技术领域。该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吸音部,第一侧板为第一PP塑料侧板,第二侧板为第二PP塑料侧板,吸音部为PP塑料吸音部,第一侧板为平滑曲板,吸音部为内部中空、封闭的吸音盒子,厚度为1.4~1.6mm。本实用新型中的吸音部将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吸收掉,吸音部内部中空,吸音部的厚度为1.4~1.6mm,第一侧板为第一PP塑料侧板,第二侧板为第二PP塑料侧板,吸音部为PP塑料吸音部,PP塑料密度小,降低底护板结构的重量,降低汽车整体的重量,节省油耗,第一侧板为平滑曲板,避免阻挡空气使得空气阻力影响汽车前进,降低油耗,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外饰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
背景技术
拖运砂石的车子在道路上行走,难免会有少数砂石滑出车子,落在道路上,这样车子在道路上行走时,轮胎碰到砂石,砂石弹起会碰到发动机的油底壳,会给发动机造成损坏。同时车子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时,路上的泥水溅到裸露的发动机上,会给发动机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近年来,为了达到降低油耗、减少环境污染以及节约资源的目标,汽车行业正在大力进行两方面的研究,一是提升空气动力学;二是推进汽车轻量化。有研究显示,对纯电动汽车而言,整车重量降低 10kg,续驶里程可以增加 2.5km。汽车底护板是一个能有效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零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重量低、可以降低汽车前进的空气阻力的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包括第一侧板、一端连接于第一侧板一端的第二侧板和设置于第二侧板另一端的多个吸音部,所述第一侧板为第一PP塑料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为第二PP塑料侧板,所述吸音部为PP塑料吸音部,所述第一侧板为平滑曲板,所述吸音部为内部中空、封闭的吸音盒子,所述吸音部的厚度为1.4~1.6mm。
优选的,所述吸音部的高度为5~25mm。
优选的,所述吸音部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吸音部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半球体或者多边形柱体。
优选的,所述吸音部之间的距离为20~5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还包括底盘和用以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并螺接于底盘上的第一螺接孔的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用以将空气导入的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用以将第一通风孔导入的空气导入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的中心线与第二通风孔的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孔处设有用以止挡砂石进入第一通风孔的第一止挡网,所述第二通风孔处设有用以止挡砂石进入第二通风孔的第二止挡网,所述第一止挡网的网孔的直径为1~2mm。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有弹性减震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一端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吸音棉。
本实用新型中的吸音部可以将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吸收掉,避免出现噪音污染,吸音部内部中空,吸音部的厚度为1.4~1.6mm,可以提升吸音和隔音效果,第一侧板为第一PP塑料侧板,第二侧板为第二PP塑料侧板,吸音部为PP塑料吸音部,PP塑料密度小,重量小,这样可以降低底护板结构的重量,可以降低汽车整体的重量,可以节省油耗,第一侧板为平滑曲板,满足空气动力学要求,在汽车前进时可以使得空气顺利通过,避免因阻挡空气从而使得空气阻力影响汽车前进,降低油耗,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板,11-第一安装孔,12-第一通风孔,121-第一止挡网,2-第二侧板,21-第二安装孔,22-第二通风孔,221-第二止挡网,23-置物槽,231-吸音棉,3-吸音部,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包括第一侧板1、一端连接于第一侧板1一端的第二侧板2和设置于第二侧板2另一端的多个吸音部3,第一侧板1为第一PP塑料侧板,第二侧板2为第二PP塑料侧板,吸音部3为PP塑料吸音部3,第一侧板1为平滑曲板,吸音部3为内部中空、封闭的吸音盒子,吸音部3的厚度为1.4~1.6mm。
此处,吸音部3可以将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吸收掉,避免出现噪音污染,吸音部3内部中空,吸音部3的厚度为1.4~1.6mm,可以提升吸音和隔音效果,第一侧板1为第一PP塑料侧板,第二侧板2为第二PP塑料侧板,吸音部3为PP塑料吸音部3,PP塑料密度小,重量小,这样可以降低底护板结构的重量,可以降低汽车整体的重量,可以节省油耗,第一侧板1为平滑曲板,满足空气动力学要求,在汽车前进时可以使得空气顺利通过,避免因阻挡空气从而使得空气阻力影响汽车前进,降低油耗,结构简单。第一PP塑料侧板、第PP塑料二侧板和PP塑料吸音部均可以采用通过真空吸塑制成,可以有效减重40%,空气动力学性能不变,且能满足产品性能要求,吸音和隔音效果提升,结构简单,互换性强,工艺难度不高,可以在第一侧板或者第二侧板损坏时更换新的侧板以组成新的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
聚丙烯(PP)挤出板材是PP树脂添加入各种功能助剂经挤出、压光、冷却、切割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塑料板材。PP板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密度小,易焊接和加工,具有优越的耐化性,耐热性及耐冲击性、无毒、无味。
吸音部3的高度可以为5~25mm。吸音部3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半球体或者多边形柱体。吸音部3可以等距设置,这样可以增加吸音部3的刚度和强度。吸音部3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0~50mm。吸音部3可以通过玻璃胶粘接于第二侧板2上。
第一侧板1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第二侧板2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1,还可以包括底盘和用以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21并螺接于底盘上的第一螺接孔的螺栓4。第一安装孔11可以为圆孔,第二安装孔21可以为圆孔,装配简单,提高零件使用耐久性。
第一侧板1上可以设有用以将空气导入的第一通风孔12,第二侧板2上设有用以将第一通风孔12导入的空气导入第二通风孔22,第二通风孔22的中心线与第二通风孔22的中心线重合。第一通风孔12可以为圆孔。第二通风孔22可以为圆孔。第一通风孔12的面积可以和第二通风孔22的面积。第二侧板2上可以设有排水槽,排水槽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通风孔22,且排水槽的另一端高于排水槽的一端,方便水经过从排水槽的流动进入第二通风孔22而流出。
第一通风孔12处可以设有用以止挡砂石进入第一通风孔12的第一止挡网121,第二通风孔22处可以设有用以止挡砂石进入第二通风孔22的第二止挡网221,第一止挡网121的网孔的直径可以为1~2mm,这样可以防止砂石进入第一通风孔12内,第一止挡网121可以为不锈钢网,第二止挡网221可以为不锈钢网。第二止挡网221的网孔的直径可以为0.5~1mm。
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可以设有弹性减震层,弹性减震层可以为海绵或者棉花,这样可以降低飞溅的砂石对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冲击力,避免砂石击穿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对汽车发动机造成伤害,提高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寿命。
第二侧板2一端可以设有置物槽23,置物槽23内设有吸音棉231,置物槽23可以为长方形,置物槽23设置于第二侧板2的中部,第二侧板2的中部高于两端。吸音棉231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纯碱、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状态下,借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状细纤维,纤维和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吸音率高,隔音性能好。吸音棉231可以为聚酯纤维吸音棉231。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降低由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噪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1)、一端连接于第一侧板(1)一端的第二侧板(2)和设置于第二侧板(2)另一端的多个吸音部(3),所述第一侧板(1)为第一PP塑料侧板,所述第二侧板(2)为第二PP塑料侧板,所述吸音部(3)为PP塑料吸音部(3),所述第一侧板(1)为平滑曲板,所述吸音部(3)为内部中空、封闭的吸音盒子,所述吸音部(3)的厚度为1.4~1.6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部(3)的高度为5~25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部(3)等距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部(3)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半球体或者多边形柱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部(3)之间的距离为20~50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所述第二侧板(2)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21),还包括底盘和用以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21)并螺接于底盘上的第一螺接孔的螺栓(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上设有用以将空气导入的第一通风孔(12),所述第二侧板(2)上设有用以将第一通风孔(12)导入的空气导入第二通风孔(22),所述第二通风孔(22)的中心线与第二通风孔(22)的中心线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12)处设有用以止挡砂石进入第一通风孔(12)的第一止挡网(121),所述第二通风孔(22)处设有用以止挡砂石进入第二通风孔(22)的第二止挡网(221),所述第一止挡网(121)的网孔的直径为1~2mm。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设有弹性减震层。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2)一端设有置物槽(23),所述置物槽(23)内设有吸音棉(231)。
CN201822215464.0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 Active CN209987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5464.0U CN209987862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5464.0U CN209987862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7862U true CN209987862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8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5464.0U Active CN209987862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7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2937A (zh) 外装件
CN204149623U (zh) 一种高韧性、高吸音汽车轮罩护板用热塑性复合板材
CN203438950U (zh) 一种高抗冲、高吸音汽车底护用纤维增强热塑性板材
CN105479888A (zh) 一种用于制备乘用车全长车身底护板的长玻纤增强轻质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6732B (zh) 一种高铁动车顶板用复合材料
CN209987862U (zh) 一种超轻吹塑塑料中空底护板结构
CN204551238U (zh) 桥梁防撞装置
CN208897013U (zh) 一种汽车中后保险杠
Khan et al. Advanc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n Automobile Applications–A Review
CN207059965U (zh) 具有自动修复功能的低速电动汽车防碰撞安全防护系统
CN206416966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前保险杠
CN205168651U (zh) 一种带有吸音材料的挡泥板
CN106428061A (zh) 一种降噪隔音列车车厢
CN215850110U (zh) 一种易修复易胶粘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板
CN201053111Y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板
CN101294374B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板
CN213972910U (zh) 一种环保型可重复利用保护膜
CN209191867U (zh) 一种汽车防震保险杠
CN208906721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CN202669684U (zh) 汽车车厢隔热隔音板
CN201816649U (zh) 一种轿车顶盖
CN106893340B (zh) 一种汽车废旧塑料制高强度塑料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211166734U (zh) 一种汽车隔音板材
CN107459780B (zh) 用于汽车空调的风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06394563U (zh) 客车门轴用新型防护装饰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500 room 206, No. 999, Qingfeng South Road,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United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room 206, No. 999, Qingfeng South Road,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zhong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after: 314500 room 206, No. 999, Qingfeng South Road,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zhong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room 206, No. 999, Qingfeng South Road,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