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2579U -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2579U
CN209972579U CN201920611603.3U CN201920611603U CN209972579U CN 209972579 U CN209972579 U CN 209972579U CN 201920611603 U CN201920611603 U CN 201920611603U CN 209972579 U CN209972579 U CN 209972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mounting block
hole
cross member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16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建勇
刘尚鸿
彭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16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2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2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2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用于车辆的副车架总成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均构造为“U”形且彼此的开口正对;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所述左安装块连接所述前横梁的左后端与后横梁的左前端,所述右安装块连接所述前横梁的右后端和所述后横梁的右前端,所述左安装块上设置有左悬置安装孔和左半轴避让孔,所述右安装块上设置有右悬置安装孔和右半轴避让孔;其中,所述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均为锻造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的左半轴避让孔与左悬置安装孔之间的布置紧凑、左半轴避让孔与左悬置安装孔之间的布置紧凑,且副车架总成的架构强度高,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副车架是连接悬架杆系与车身的中间部件,属于底盘承载元件。副车架的整车布置边界多,一方面需要承载、安装摆臂、转向机、稳定杆、发动机悬置等部件,另一方面需要避让驱动半轴等部件的运动包络。现有技术中的框型前副车架,布置发动机左/右悬置时,左/右半轴布置设计难度大,结构刚度、强度很难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车架总成,该副车架总成的左半轴避让孔与左悬置安装孔之间的布置紧凑、左半轴避让孔与左悬置安装孔之间的布置紧凑,且副车架总成的架构强度高,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副车架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副车架总成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均构造为“U”形且彼此的开口正对;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所述左安装块连接所述前横梁的左后端与后横梁的左前端,所述右安装块连接所述前横梁的右后端和所述后横梁的右前端,所述左安装块上设置有左悬置安装孔和左半轴避让孔,所述右安装块上设置有右悬置安装孔和右半轴避让孔;其中,所述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均为锻造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前横梁和后横梁均构造为“U”形,且前横梁的左后端与后横梁的左前端通过左安装块连接,前横梁的右后端与后横梁的右前端通过右安装块连接,而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均为锻造件,在左安装块上设置左半轴避让孔和左悬置安装孔、在右安装块上设置右半轴避让孔和右悬置安装孔,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的强度高,稳定性好,可以保证副车架中左半轴避让孔、左悬置安装孔、右半轴避让孔、右悬置安装孔满足涉及需求,同时保证副车架总成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半轴避让孔在左右方向上贯通所述左安装块,所述右半轴避让孔在左右方向上贯通所述右安装块,所述左悬置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左安装块的顶壁,所述右悬置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右安装块的顶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安装块的顶壁设置有与左悬置配合的左悬置配合部,所述左悬置安装孔为多个且位于所述左悬置配合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右安装块的顶壁设置有与右悬置配合的右悬置配合部,所述右悬置安装孔为多个且位于所述右悬置配合部的前侧和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悬置配合部构造为孔或槽,所述左悬置配合部与所述左半轴避让孔连通,所述右悬置配合部构造为孔或槽,所述右悬置配合部与所述右半轴避让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均构造为空心结构,所述左安装块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前横梁的左后端内,所述左安装块的后端插入到所述后横梁的左前端内;所述右安装块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前横梁的右后端内,所述右安装块的后端插入到所述后横梁的右前端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横梁包括前横梁上板和前横梁下板,所述前横梁上板和所述前横梁下板焊接固定,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上板和后横梁下板,所述横梁上板和所述后横梁下板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横梁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摆臂安装支架,所述前横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摆臂安装支架,所述左安装块上形成有第三摆臂安装支架,所述右安装块上形成有第四摆臂安装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上均设置有多个在上下方向贯通的车身安装套管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横梁、所述左安装块、所述右安装块和所述后横梁组成矩形框架结构,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四角处设置有所述车身安装套管孔。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因此该车辆的副车架总成的强度高可靠性好,同时该副车架总成的制造容易,提高了车辆底盘的强度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安装块在一个方向上的示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安装块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示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横梁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横梁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横梁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横梁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摆臂安装支架(第二摆臂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安装块在一个方向上的示;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安装块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示图。
附图标记:
副车架总成100,
前横梁110,前横梁上板111,前横梁下板112,
后横梁120,后横梁上板121,后横梁下板122,
左安装块130,左半轴避让孔131,左悬置安装孔132,左悬置配合部133,
右安装块140,右半轴避让孔141,右悬置安装孔142,右悬置配合部143,
第一摆臂安装支架151,第二摆臂安装支架152,第三摆臂安装支架153,第四摆臂安装支架154,
安装套管孔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100及车辆。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100包括前横梁110、后横梁120、左安装块130和右安装块140,前横梁110和后横梁120均构造为“U”形且彼此的开口正对;左安装块130连接前横梁110的左后端与后横梁120的左前端,右安装块140连接前横梁110的右后端和后横梁120的右前端,左安装块130上设置有左悬置安装孔132和左半轴避让孔131,右安装块140上设置有右悬置安装孔142和右半轴避让孔141;其中左安装块130和右安装块140均为锻造件。
相关技术中,副车架是连接悬架杆系与车身的中间部件,属于底盘承载元件。副车架的整车布置边界多,一方面需要承载、安装摆臂、转向机、稳定杆、发动机悬置等部件,另一方面需要避让驱动半轴等部件的运动包络。现有技术中框型前副车架,布置发动机左/右悬置时,左/右半轴布置设计难度大,结构刚度、强度很难达标。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左半轴避让孔131与左悬置安装孔132之间的距离较近,右半轴安装孔与右悬置安装孔142之间的距离较近,而现有的副车架采用钣金件焊接而成,在左半轴避让孔与左悬置安装孔之间、右半轴避让孔与右悬置安装孔之间的布置间隙小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强度要求。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100,通过在前横梁110与后横梁120之间分别设置了左安装块130和右安装块140,左安装块130与右安装块140均为锻造件,左安装块130与右安装块140的结构强度高,并在左安装块130上设置左半轴避让孔131和左悬置安装孔132、在右安装块140上设置右半轴避让孔141和右悬置安装孔142,以满足副车架总成100的设计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100,前横梁110和后横梁120均构造为“U”形,且前横梁110的左后端与后横梁120的左前端通过左安装块130连接,前横梁110的右后端与后横梁120的右前端通过右安装块140连接,而左安装块130和右安装块140均为锻造件,在左安装块130上设置左半轴避让孔131和左悬置安装孔132、在右安装块140上设置右半轴避让孔141和右悬置安装孔142,左安装块130和右安装块140的强度高,稳定性好,可以保证副车架中左半轴避让孔131、左悬置安装孔132、右半轴避让孔141、右悬置安装孔142满足设计需求,同时保证副车架总成100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左半轴避让孔131在左右方向上贯通左安装块130,右半轴避让孔141在左右方向上贯通右安装块140,左悬置安装孔132设置在左安装块130的顶壁,右悬置安装孔142设置在右安装块140的顶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左安装块130和右安装块140均可以构造为矩形块,其中,左半轴避让孔131在沿水平方向左右贯通左安装块130,车辆的左半轴适于穿过左半轴避让孔131;右半轴避让孔141在沿水平方向左右贯通右安装块140,车辆的右半轴适于穿过右半轴避让孔141。在左安装块130的顶壁还设置有左悬置安装孔132,左悬置安装孔132适于固定安装发动机左悬置,在右安装块140的顶壁还设置有右悬置安装孔142,右悬置安装孔142适于固定安装发动机的右悬置。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左安装块130的顶壁设置有与左悬置配合的左悬置配合部133,左悬置安装孔132为多个且位于左悬置配合部133的前侧和后侧;右安装块140的顶壁设置有与右悬置配合的右悬置配合部143,右悬置安装孔142为多个且位于右悬置配合部143的前侧和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左安装块130的顶壁上设置有左悬置配合部133,左悬置配合部133适于收容发动机的左悬置,发动机左悬置的一部分可以与左悬置配合部133配合,左悬置配合部133可以与发动机左悬置接触或与发动机的左悬置的表面间隔开;右安装块140的顶壁上设置有右悬置配合部143,右悬置配合部143适于收容发动机的右悬置,发动机右悬置的一部分可以与右悬置配合部143配合,右悬置配合部143可以与发动机右悬置接触或与发动机的右悬置的表面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左悬置配合部133构造为孔或槽,左悬置配合部133与左半轴避让孔131连通,右悬置配合部143构造为孔或槽,右悬置配合部143与右半轴避让孔141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左悬置配合部133构造为孔,左悬置配合部133将左安装块130的顶壁与左半轴避让孔131的孔壁贯通,左悬置配合部133可以在竖直方向延伸,且左悬置配合部133所形成孔的轴线与左安装块130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左悬置配合部133的孔的半径,也就是说,左悬置配合部133形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孔,左悬置配合部133朝向内侧的部分为缺口,该缺口可以避让发动机的左悬置,或避让驱动左半轴等部件的运动包络;右悬置配合部143构造为孔,右悬置配合部143将右安装块140的顶壁与右半轴避让孔141的孔壁贯通,右悬置配合部143可以在竖直方向延伸,且右悬置配合部143所形成孔的轴线与右安装块140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右悬置配合部143的孔的半径,也就是说,右悬置配合部143形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孔,右悬置配合部143朝向内侧的部分为缺口,该缺口可以避让发动机的右悬置,或避让驱动右半轴等部件的运动包络。
由于左安装块130和右安装块140均为锻造件,锻造件的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且加工容易,加工精度高,因此在左安装块130上形成左悬置配合部133、在右安装块140上形成右悬置配合部143,保证左悬置配合部133和右悬置配合部143的结构稳定可靠,同时左悬置配合部133与左半轴避让孔131之间、右悬置配合部143与右半轴避让孔141之间的布置更加紧凑,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横梁110和后横梁120均构造为空心结构,左安装块130的前端插入到前横梁110的左后端内,左安装块130的后端插入到后横梁120的左前端内;右安装块140的前端插入到前横梁110的右后端内,右安装孔的后端插入到后横梁120的右前端内。
其中,前横梁110包括前横梁上板111和前横梁下板112,后横梁120包括后横梁上板121和后横梁下板122,前横梁上板111和前横梁下板112均为“U”形板,且前横梁上板111和前横梁下板112的截面也构造为“U”形,前横梁上板111与前横梁下板112在上下方向上正对,以使前横梁上板111的截面的“U”形开口与前横梁下板112的截面的“U”形开口正对,使前横梁110构造为空心的钣金件;后横梁上板121和后横梁下板122的截面也构造为“U”形,后横梁上板121与后横梁下板122在上下方向上正对,以使后横梁上板121的截面的“U”形开口与后横梁下板122的截面的“U”形开口正对,使后横梁120构造为空心的钣金件。
进一步地,在前横梁上板111与前横梁下板112正对后可以焊接固定、后横梁上板121与后横梁下板122可以焊接固定。左安装块130的前端可以插入到前横梁110的左后端中,以与前横梁110焊接固定,左安装块130的后端可以插入到后横梁120的左前端中,以与后横梁120焊接固定;右安装块140的前端可以插入到前横梁110的右后端中,以与前横梁110焊接固定,右安装块140的后端可以插入到后横梁120的右前端中,以与后横梁120焊接固定。
如图1、图2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横梁110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摆臂安装支架151,前横梁11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摆臂安装支架152,左安装块130上形成有第三摆臂安装支架153,右安装块140上形成有第四摆臂安装支架154。
其中,第一摆臂安装支架151可以焊接固定在前横梁下板112上,且位于“U”形结构向后延伸的左侧部分上,第二摆臂安装支架152可以焊接固定在前横梁下板112上,且位于“U”形结构向后延伸的右侧部分上,第三摆臂安装支架153可以设置在左安装块130的下侧壁且可以与左安装块130一体锻造成型,第四摆臂安装支架154可以设置在右安装块140的下侧壁且可以与右安装块140一体锻造成型。
其中,第一摆臂安装支架151和第三摆臂安装支架153适于安装左摆臂的前后两个安装点,第二摆臂安装支架152和第四摆臂安装支架154适于安装右摆臂的前后两个安装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横梁110和后横梁120上均设置有多个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车身安装套管孔101,前横梁110、左安装块130、右安装块140和后横梁120组成矩形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的四角处各设置有一个车身安装套管孔101。其中车身安装套管孔101适于安装车身安装套管,车身安装套管可以焊接固定在车身安装套管孔101中。
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摆臂支架151和第二摆臂支架152为钣金支架结构,第一摆臂支架151和第二摆臂支架152采用通用化设计,焊接在前横梁110上,第一摆臂支架151和第二摆臂支架152均包括构造为“U”形的焊接搭接面,且“U”形焊接搭接面通过三面搭接固定在前横梁110上,以增加刚强度,第一摆臂支架151和第二摆臂支架152上均设置有摆臂安装孔,摆臂安装孔用于安装摆臂衬套。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100,因此该车辆的副车架总成100的强度高,可靠性好,同时该副车架总成100的制造容易,提高了车辆底盘的强度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均构造为“U”形且彼此的开口正对;
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所述左安装块连接所述前横梁的左后端与后横梁的左前端,所述右安装块连接所述前横梁的右后端和所述后横梁的右前端,所述左安装块上设置有左悬置安装孔和左半轴避让孔,所述右安装块上设置有右悬置安装孔和右半轴避让孔;
其中,所述左安装块和右安装块均为锻造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轴避让孔在左右方向上贯通所述左安装块,所述右半轴避让孔在左右方向上贯通所述右安装块,所述左悬置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左安装块的顶壁,所述右悬置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右安装块的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块的顶壁设置有与左悬置配合的左悬置配合部,所述左悬置安装孔为多个且位于所述左悬置配合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右安装块的顶壁设置有与右悬置配合的右悬置配合部,所述右悬置安装孔为多个且位于所述右悬置配合部的前侧和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配合部构造为孔或槽,所述左悬置配合部与所述左半轴避让孔连通,所述右悬置配合部构造为孔或槽,所述右悬置配合部与所述右半轴避让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均构造为空心结构,所述左安装块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前横梁的左后端内,所述左安装块的后端插入到所述后横梁的左前端内;所述右安装块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前横梁的右后端内,所述右安装块的后端插入到所述后横梁的右前端内。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包括前横梁上板和前横梁下板,所述前横梁上板和所述前横梁下板焊接固定,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上板和后横梁下板,所述横梁上板和所述后横梁下板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摆臂安装支架,所述前横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摆臂安装支架,所述左安装块上形成有第三摆臂安装支架,所述右安装块上形成有第四摆臂安装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上均设置有多个在上下方向贯通的车身安装套管孔。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左安装块、所述右安装块和所述后横梁组成矩形框架结构,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四角处设置有所述车身安装套管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总成。
CN201920611603.3U 2019-04-29 2019-04-29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09972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1603.3U CN209972579U (zh) 2019-04-29 2019-04-29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1603.3U CN209972579U (zh) 2019-04-29 2019-04-29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2579U true CN209972579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0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1603.3U Active CN209972579U (zh) 2019-04-29 2019-04-29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2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1096B1 (en) Subframe for a motor vehicle
US6398262B1 (en) Modular subfram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8349536B (zh) 后副车架结构
CN102803048B (zh) 车辆的副框架结构和其加工方法
US6434907B1 (en) Closed channel structural member having internal reinforcement for vehicle body and frame assembly
US10239558B2 (en) Vehicle lower section structure
US9840280B2 (en) Motor vehicle subframe
CN108883791A (zh) 后副车架结构
CN108349535A (zh) 后副车架结构
CN108349534A (zh) 后副车架结构
CN110435765B (zh) 前副车架和汽车
CN112455542A (zh) 车辆用副车架
CN209972579U (zh)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2828682U (zh) 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
CN110588781B (zh) 一种高形态多用模块化后副车架
CN215097819U (zh) 后副车架
CN112789213B (zh) 副车架构造
JP6659201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
CN110588798A (zh) 后缓震座及汽车
CN212500011U (zh) 一种车辆前座椅横梁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167091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1731561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21214217U (zh) 底盘副车架的横梁总成、底盘副车架及车辆
CN218986758U (zh) 前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CN219565250U (zh) 车辆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