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2249U - 座椅扶手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座椅扶手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72249U CN209972249U CN201920711584.1U CN201920711584U CN209972249U CN 209972249 U CN209972249 U CN 209972249U CN 201920711584 U CN201920711584 U CN 201920711584U CN 209972249 U CN209972249 U CN 2099722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unlocking
- framework
- panel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扶手及汽车,座椅扶手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容置腔,其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三者均连通容置腔和外部;支撑骨架,其包括骨架本体以及与骨架本体可转动连接的转轴,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操作键,且贯穿第一开口且用于与座椅的调角器配合实现转动,转轴上设置有锁紧件;面板总成,其包括面板骨架和支撑面积大于壳体支撑面积的面板本体,面板骨架贯穿第二开口且与转轴连接;解锁总成,其贯穿第三开口且与锁紧件连接,其能够在插入锁紧件进入锁止状态和退出锁紧件进入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在转轴带动面板本体转动到预设角度时进行锁止或解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扶手及汽车,集合多功能性于一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及汽车。
背景技术
同排相邻的汽车座椅之间设置有扶手,扶手包括前排座椅中间的前扶手和后排座椅之间的后扶手,前、后扶手均用于为驾乘人员提供肘部支撑,提高舒适度。
现有的前扶手多为固定式结构,多数前扶手集成储物和支撑功能于一体,用于储存零散物件以及为驾驶员提供肘部支撑;为了不影响车内的空间感,现有的后扶手多为可收放式结构,即后扶手的收放状态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调节,而且,后排座椅的乘客对后扶手的舒适性、多样性和实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当需要支撑肘部时,将后扶手从后向前转动至水平状态;当需要办公或处理文件时,后扶手应提供有效的支撑面积;当乘员需要经过后扶手时,为避免后扶手占用过多的空间,影响乘员的通过,将后扶手从前向后转动至竖直状态或隐藏状态。为避免占用过多的座椅空间,在设计时,扶手的支撑宽度受到限制。但是,在有限支撑宽度的扶手面板上,不方便办公或阅读资料,可能影响感知和舒适性。
因此,需要一种座椅扶手及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扶手及汽车,可安装在后排座椅之间的座椅扶手,集合多功能性于一体,可实现多向调节,提高实用性,有效减小占用空间,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扶手,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均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壳体的外部;
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骨架本体以及与所述骨架本体可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操作键,所述操作键贯穿所述第一开口且用于与座椅的调角器配合实现转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锁紧件;
面板总成,所述面板总成包括面板骨架和安装在所述面板骨架上且支撑面积大于壳体支撑面积的面板本体,所述面板骨架贯穿所述第二开口且与所述转轴连接;
解锁总成,所述解锁总成贯穿所述第三开口且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解锁总成能够在插入所述锁紧件进入锁止状态和退出所述锁紧件进入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面板本体转动到预设角度时进行锁止或解锁。
优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棘轮,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棘轮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挡块配合使用的挡片以及用于与解锁总成配合使用的锁槽。
优选地,所述解锁总成包括解锁支架、与所述解锁支架可转动连接的换向片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换向片的两侧的解锁手柄和棘爪,所述解锁支架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所述棘爪与所述解锁支架可转动连接,且可卡入或退出所述锁槽内,所述棘爪上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解锁手柄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且搭接在所述换向片上,所述解锁手柄可驱动所述换向片转动且带动所述棘爪退出所述锁槽,所述第一扭簧带动所述棘爪复位。
优选地,所述换向片和所述解锁手柄上分别安装有第二扭簧和第三扭簧,当所述棘爪复位时,所述第二扭簧可带动所述换向片复位,所述第三扭簧可带动所述解锁手柄复位。
优选地,所述骨架本体包括支撑板以及分别从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和底端向同侧延伸出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面板骨架的豁口,所述豁口从所述顶板向所述支撑板延伸;所述转轴架设在所述顶板上,且沿着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操作键的第一支架。
优选地,所述骨架本体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阻尼器,所述转轴与所述阻尼器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卡接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容置腔包括位于所述上壳体内的上腔体以及位于所述下壳体内的下腔体,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均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面板本体包括盖板和端盖,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至少局部容置所述面板骨架的凹槽,所述端盖用于密封所述凹槽。
另外,优选地,所述面板总成上覆盖有蒙皮层,所述蒙皮层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发泡复合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述的座椅扶手。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及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汽车使用上述座椅扶手可实现收放功能以及面板本体的收放功能,集合多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多向调节,提高实用性,有效减小占用空间,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座椅扶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前后翻转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上下翻转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骨架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面板总成的组装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解锁总成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解锁总成的组装示意图。
图9a~9c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锁止过程的示意图。
图10a~10b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使用过程的示意图。
图11a~11b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解锁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座椅扶手;200:座椅;201:调角器;
1:下壳体;2:解锁总成;21:解锁手柄;211:第三轴销;
212:第三扭簧;22:换向片;221:第二轴销;222:第二扭簧;
23:解锁支架;24:棘爪;241:第一轴销;242:第一扭簧
3:支撑骨架;31:操作键;32:骨架本体;33:转轴;34:支撑板;
35:顶板;36:底板;37:豁口;38:第一支架;4:上壳体;
5:面板本体;51:蒙皮层;52:上盖板;53:下盖板;
54:第一螺钉;55:第二螺钉;56:端盖;6:面板骨架;
7:第二支架;8:阻尼器;9:紧固螺钉;10:挡块;11:棘轮;
12:锁槽;13: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座椅扶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前后翻转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上下翻转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座椅扶手100包括:壳体、支撑骨架3、面板总成和解锁总成2。
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未标识),壳体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开口(未标识)、第二开口(未标识)和第三开口(未标识),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均连通容置腔和壳体的外部;
支撑骨架3包括设置于容置腔内的骨架本体32(如图5所示)以及与骨架本体32可转动连接的转轴33(如图5所示),骨架本体32上设置有操作键31,操作键31贯穿第一开口且用于与座椅200的调角器201配合实现转动,转轴33上设置有锁紧件;
面板总成包括面板骨架6和安装在面板骨架6上且支撑面积大于壳体的支撑面积的面板本体5,面板骨架6贯穿第二开口且与转轴33连接;
解锁总成2贯穿第三开口且与锁紧件连接,解锁总成2能够在插入锁紧件进入锁止状态和退出锁紧件进入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在转轴33带动面板本体5转动到预设角度时进行锁止或解锁。
支撑骨架3位于壳体内,壳体提供遮蔽、支撑和美化作用,支撑骨架3上的操作键31与座椅200的调角器201连接,使得座椅扶手100可以在初始位置(竖直状态)和使用位置(水平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当座椅扶手100转动到使用位置后,调角器201与操作键31相互配合进行锁止,满足乘客的支撑需要。使用完成后,解锁并推动座椅扶手100反向转动,可恢复至初始状态,来减少占用空间,避免影响通过性。面板本体5可增加座椅扶手100的有效支撑面积,而且通过自有收放可有效利用空间。面板本体5通过面板骨架6与转轴33可转动连接,使得面板本体5可以在初始位置(收起状态)和使用位置(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例如,面板骨架6带动转轴33转动到面板本体5处于使用位置后,解锁总成2插入锁紧件,对转轴33的位置进行锁止,以便面板本体5能够提供稳定支撑,处于使用位置的面板本体5可增大有效的支撑面积,方便阅读资料或办公,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使用完成后,解锁总成2退出锁紧件,解除对转轴33的锁止,转轴33带动面板骨架6复位,同时面板本体5复位到初始位置,从而解除对空间的占用,尤其是有效减小对座椅横向宽度的要求,增加通过空间性。使用上述座椅扶手可实现收放功能以及面板本体的收放功能,集合多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多向调节,提高实用性,有效减小占用空间,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骨架6从上而下依次包括垂直固定的横向支架和竖向支架,横向支架用于增加竖向支架的支撑面积,从而为面板本体5提供稳定支撑;竖向支架用于提高横向支架的支撑高度,竖向支架套设在转轴33上,且与转轴33同步转动。
图4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组装示意图。如图4所示,壳体包括上壳体4和下壳体1。
壳体需要既方便组装、又满足遮挡要求,同时满足外观要求。优选地,壳体包括相互卡接连接的上壳体4和下壳体1,容置腔包括位于上壳体4内的上腔体以及位于下壳体1内的下腔体,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均设置在上壳体4上。上壳体4和下壳体1相互卡接连接,来降低装配难度,上腔体和下腔体组装形成容置腔,以便为支撑骨架3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均设置在上壳体4上,使得下壳体1的承重性能要优于上壳体4的承重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4的内壁沿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卡合部,下壳体1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撑部,每个支撑部上均设置有与卡合部配合使用的的卡扣,以便实现上壳体4和下壳体1的卡合连接。支撑骨架3置于容置腔内,支撑骨架3与下壳体4卡合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而且,壳体为支撑骨架3提供良好的遮蔽作用,避免支撑骨架3外露,同时提供良好的外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略大于操作键31的占用面积,避免影响操作键31的作业。第二开口的开口形状与面板骨架6的形状像匹配,以便为面板骨架6的提供导向作用,第三开口的开口形状与解锁总成2初始状态相匹配,避免影响外观。
图5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骨架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如图5所示,骨架本体32包括支撑板34、顶板35和底板36。
优选地,骨架本体32包括支撑板34以及分别从支撑板34的顶端和底端向同侧延伸出的顶板35和底板36,骨架本体32上设置有用于容置面板骨架6的豁口37,豁口37从顶板35向支撑板34延伸;转轴33架设在顶板35上,且沿着支撑板34的长度方向延伸;底板3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操作键31的第一支架38。骨架本体32置于容置腔内,支撑板34和转轴33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面板骨架6套设在转轴33上,且与转轴33同步转动;面板骨架6对面板本体5的支撑高度不低于骨架本体32的顶板35的高度。解锁总成2和操作键31分别连接在骨架本体32的前端合后端,操作键31通过第一支架38安装在骨架本体32上,可增加连接强度。骨架本体32的结构简单,但支撑强度高,骨架本体32为面板本体5提供支撑作用,保证面板本体5可满足强度要求,同时保证座椅扶手100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
优选地,骨架本体32的顶板35上设置有第二支架7,第二支架7上设置有阻尼器8,转轴33与阻尼器8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阻尼器8与转轴33连接,可为面板本体5在转动过程中提供缓冲作用,降低冲击力,提高客户的感知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7通过紧固螺钉9固定在骨架本体32的顶板35上,且靠近操作键31一侧,采用紧固螺钉固定,可降低拆卸难度,同时保证连接强度。
图6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面板总成的组装示意图。如图6所示,面板本体包括盖板和端盖56。
优选地,面板本体5包括盖板和端盖56,盖板上设置有用于至少局部容置面板骨架6的凹槽,端盖56用于密封凹槽。盖板和端盖56将面板骨架6隐藏在凹槽内,来提高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包括上盖板52和下盖板53,上盖板52覆盖在下盖板53上,并通过第一螺钉54连接为一体结构,凹槽设置在下盖板53上,端盖56通过第二螺钉55与下盖板53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面板总成上覆盖有蒙皮层51,蒙皮层51和盖板之间设置有发泡复合层。通过设置蒙皮层51可提高美观性,通过设置发泡复合层,可以对面板总成进行塑形,提高美观性。
图7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解锁总成的爆炸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解锁总成的组装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
优选地,锁紧件包括套设在转轴33上的棘轮11,骨架本体7上设置有挡块10,棘轮11上设置有用于与挡块10配合使用的挡片以及用于与解锁总成2配合使用的锁槽12。当挡片抵接在挡块10上,解锁总成2可插入锁槽12,使得棘轮11进入锁紧状态,从而固定转轴33的位置;当解锁总成退出锁槽12,棘轮11依靠自己重力转动,挡片与挡块10分离进而复位。棘轮11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锁止和解锁难度低,方便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33上设置有轴套13,轴套13可限定棘轮11在转轴33上的位置。
优选地,解锁总成2包括解锁支架23、与解锁支架23可转动连接的换向片22以及分别位于换向片22的两侧的解锁手柄21和棘爪24,解锁支架23与支撑骨架3连接;棘爪24与解锁支架23可转动连接,且可卡入或退出锁槽12内,棘爪24上设置有第一扭簧242;解锁手柄21与壳体可转动连接,且搭接在换向片22上,解锁手柄21可驱动换向片22转动且带动棘爪24退出锁槽12,第一扭簧242带动棘爪24复位。当面板骨架6带动转轴33转动到面板本体5处于支撑位置时,棘轮11的挡片与挡块10抵接,同时棘爪24进入棘轮11的锁槽12内相互锁定,以便支撑骨架4为面板本体5提供稳定的支撑。解锁时,拉动解锁手柄21转动,解锁手柄21压动换向片22靠近解锁手柄21一侧下降,换向片22远离解锁手柄21一侧上升,推动棘爪24退出棘轮11的锁槽12,使得棘轮11可复位,同时,棘爪24在第一扭簧242的作用下复位,推动换向片22靠近棘爪24一侧下降复位,换向片22远离棘爪24一侧上升推动解锁手柄21复位。棘爪24与棘轮11相互配合,进而实现对转轴33的自锁以及解锁,保证客户的正常使用,同时操作便利。
在本实施例中,棘爪24包括棘爪本体、第一销轴241和第一扭簧242,棘爪本体通过第一销轴241连接在解锁支架23上,第一扭簧242位于第一销轴241和棘爪本体之间,当棘爪本体退出棘轮11的锁槽12时,第一扭簧242带动棘爪本体自动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换向片22靠近解锁手柄21一侧的顶部延伸出水平的第一换向片,可支撑解锁手柄21;换向片22靠近棘爪24一侧的底部向下延伸出第二换向片,可推动棘爪24推出锁槽12。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支架23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出凸缘,凸缘通过螺钉与支撑骨架3连接,转轴33可插入到解锁支架23的内部;换向片22靠近棘爪24一侧位于解锁支架23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材料及结构的优化,座椅扶手100至少能够承受600N向下的误用力,从而保证客户的正常使用。
为保证换向片22和解锁手柄21能够有效复位,优选地,换向片22和解锁手柄21上分别安装有第二扭簧222和第三扭簧212,当棘爪24复位时,第二扭簧222可带动换向片22复位,第三扭簧212可带动解锁手柄21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换向片22包括换向片本体、第二销轴221和第二扭簧222,换向片本体通过第二销轴221连接在解锁支架23上,第二扭簧222位于第二销轴221和换向片本体之间,当棘爪本体开始复位,第二扭簧222带动换向片本体自动复位。同理,解锁手柄21包括解锁手柄本体、第三销轴211和第三扭簧212,解锁手柄本体通过第三销轴211连接在解锁支架23上,第三扭簧212位于第三销轴211和解锁手柄本体之间,当棘爪本体开始复位,第三扭簧212带动解锁手柄本体自动复位。
下面进一步介绍座椅扶手的使用过程。图9a~9c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锁止过程的示意图。图10a~10b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使用过程的示意图。图11a~11b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解锁过程的示意图。
当用户需要使用座椅扶手100支撑手臂时,推到壳体,壳体在操作键31与调角器201的配合下进行转动,当座椅扶手100转动到使用位置后,调角器201与操作键31相互配合进行锁止,满足乘客的支撑需要。
当用户需要通过座椅扶手100所在空间时,解锁并推动座椅扶手100反向转动,可恢复至初始状态。
当用户需要更大的支撑面积时,如图9a至9c所示,转动面板本体5,施加到面板本体5上的力矩为M0驱动面板骨架6带动转轴33转动,转轴33带动棘轮11产生顺时针旋转的扭矩M1;当面板本体5转动到预设角度时,棘轮11上的挡片被挡块10挡住无法继续转动,同时,棘爪24在第一扭簧242的带动下产生顺时针旋转的扭矩M2,棘爪24进入棘轮11的锁槽12,形成自锁。
当面板总成处于使用状态时,如图10a至10b所示,当棘爪24进入棘轮11的锁槽12时,解锁手柄21和换向片22在各自扭簧的作用下均保持在初始位置。
当需要收起面板总成时,如图11a至11b所示,拉动解锁手柄21,产生解锁力F0,解锁手柄21绕其第三轴销211转动,通过杠杆原理,产生与驱动力F1’反向的作用力F1作用于换向片16,解锁手柄21可推动换向片16向下运动;换向片16改变力的方向后,产生与驱动力F2反向的作用力F2’作用于棘爪24上,推动棘爪24逆时针运动,从而克服棘轮11的压力F3和摩擦力f4,使棘爪24从棘轮11的锁槽12中脱出,棘轮1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位,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时,解锁手柄21,换向片22以及棘爪24分别在第三扭簧212、第二扭簧222和第一扭242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至此,面板本体5可恢复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F0为施加在解锁手柄21上的解锁力,F1’与F1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2’与F2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3’与F3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4’与F4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4’与f4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L0、L1’、L1、L2’、L2、L3’、L3、L4’、L4分别代表不同受力区域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汽车包括如上述的座椅扶手。汽车使用上述座椅扶手可实现收放功能以及面板本体的收放功能,集合多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多向调节,提高实用性,有效减小占用空间,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及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汽车使用上述座椅扶手可实现收放功能以及面板本体的收放功能,集合多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多向调节,提高实用性,有效减小占用空间,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均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壳体的外部;
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骨架本体以及与所述骨架本体可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操作键,所述操作键贯穿所述第一开口且用于与座椅的调角器配合实现转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锁紧件;
面板总成,所述面板总成包括面板骨架和安装在所述面板骨架上且支撑面积大于壳体支撑面积的面板本体,所述面板骨架贯穿所述第二开口且与所述转轴连接;
解锁总成,所述解锁总成贯穿所述第三开口且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解锁总成能够在插入所述锁紧件进入锁止状态和退出所述锁紧件进入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面板本体转动到预设角度时进行锁止或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棘轮,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棘轮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挡块配合使用的挡片以及用于与解锁总成配合使用的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锁总成包括解锁支架、与所述解锁支架可转动连接的换向片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换向片的两侧的解锁手柄和棘爪,所述解锁支架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所述棘爪与所述解锁支架可转动连接,且可卡入或退出所述锁槽内,所述棘爪上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解锁手柄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且搭接在所述换向片上,所述解锁手柄可驱动所述换向片转动且带动所述棘爪退出所述锁槽,所述第一扭簧带动所述棘爪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片和所述解锁手柄上分别安装有第二扭簧和第三扭簧,当所述棘爪复位时,所述第二扭簧可带动所述换向片复位,所述第三扭簧可带动所述解锁手柄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本体包括支撑板以及分别从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和底端向同侧延伸出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面板骨架的豁口,所述豁口从所述顶板向所述支撑板延伸;所述转轴架设在所述顶板上,且沿着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操作键的第一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本体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阻尼器,所述转轴与所述阻尼器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卡接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容置腔包括位于所述上壳体内的上腔体以及位于所述下壳体内的下腔体,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均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本体包括盖板和端盖,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至少局部容置所述面板骨架的凹槽,所述端盖用于密封所述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总成上覆盖有蒙皮层,所述蒙皮层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发泡复合层。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11584.1U CN209972249U (zh) | 2019-05-17 | 2019-05-17 | 座椅扶手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11584.1U CN209972249U (zh) | 2019-05-17 | 2019-05-17 | 座椅扶手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72249U true CN209972249U (zh) | 2020-01-21 |
Family
ID=6926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11584.1U Active CN209972249U (zh) | 2019-05-17 | 2019-05-17 | 座椅扶手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72249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1478A (zh) * | 2020-04-15 | 2020-07-03 | 格拉默车辆内饰(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角度可任意调节的座椅扶手 |
CN111845501A (zh) * | 2020-07-14 | 2020-10-30 | 吉锋汽车科技襄阳有限公司 | 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座椅及其组装方法、汽车 |
CN113370862A (zh) * | 2021-06-07 | 2021-09-10 | 明阳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扶手及用于扶手上侧向翻转小桌板的锁止机构 |
CN114643918A (zh) * | 2020-12-18 | 2022-06-2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扶手总成 |
CN116080503A (zh) * | 2023-01-17 | 2023-05-09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扶手总成及车辆 |
WO2023216430A1 (zh) * | 2022-05-07 | 2023-11-16 |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 一种带锁扣的四连杆阻尼槽扶手开合机构 |
-
2019
- 2019-05-17 CN CN201920711584.1U patent/CN2099722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1478A (zh) * | 2020-04-15 | 2020-07-03 | 格拉默车辆内饰(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角度可任意调节的座椅扶手 |
CN111845501A (zh) * | 2020-07-14 | 2020-10-30 | 吉锋汽车科技襄阳有限公司 | 扶手角度调节装置、座椅及其组装方法、汽车 |
CN114643918A (zh) * | 2020-12-18 | 2022-06-2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扶手总成 |
CN114643918B (zh) * | 2020-12-18 | 2023-09-29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扶手总成 |
CN113370862A (zh) * | 2021-06-07 | 2021-09-10 | 明阳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扶手及用于扶手上侧向翻转小桌板的锁止机构 |
CN113370862B (zh) * | 2021-06-07 | 2023-09-12 | 明阳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扶手及用于扶手上侧向翻转小桌板的锁止机构 |
WO2023216430A1 (zh) * | 2022-05-07 | 2023-11-16 |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 一种带锁扣的四连杆阻尼槽扶手开合机构 |
CN116080503A (zh) * | 2023-01-17 | 2023-05-09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扶手总成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972249U (zh) | 座椅扶手及汽车 | |
JP4206274B2 (ja) | 車両座席 | |
US8414049B2 (en) | Vehicle cargo system with multi-function tonneau cover | |
EP0899158B1 (en) | Expandable trunk storage system | |
CN112918351B (zh) | 车门隐藏式多功能小桌板及车辆 | |
CN104709124A (zh) | 带有侧防护的集成式儿童汽车座椅 | |
CN105539235A (zh) | 一种多功能汽车中排座椅骨架 | |
CN109305073A (zh) | 儿童安全座椅 | |
CN107757431A (zh) | 用于车辆座椅的倾角调节机构及车辆后排座椅 | |
RU2735338C1 (ru) | Сиденье и грузопассажирск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 |
CN107867211B (zh) | 一种具有隐藏式旋转侧扶手的座椅总成 | |
JP3354780B2 (ja) | リヤシートの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 |
CN116461405A (zh) | 一种桌板双四连杆机构及小桌板 | |
CN212332461U (zh) |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扶手 | |
CN115891792A (zh) | 一种集成有桌板和触控屏幕的座椅扶手 | |
CN110254727B (zh) | 一种侧向收放的观察员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 |
JP3898319B2 (ja) | 車両の折畳みシート構造 | |
CN215793342U (zh) | 汽车座椅独立扶手骨架结构 | |
US8979187B2 (en) | Seat or bench for a motor vehicle | |
KR0178484B1 (ko) | 리어시트의 암 레스트 설치구조 | |
CN221049555U (zh) | 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头枕 | |
JPH04353037A (ja) | 自動車のシート装置 | |
CN217705571U (zh) | 一种可翻转式汽车座椅及汽车 | |
CN217753565U (zh) | 一种头枕结构 | |
CN113500956A (zh) | 汽车座椅独立扶手骨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