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0398U - 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0398U
CN209970398U CN201920789470.9U CN201920789470U CN209970398U CN 209970398 U CN209970398 U CN 209970398U CN 201920789470 U CN201920789470 U CN 201920789470U CN 209970398 U CN209970398 U CN 209970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lank
wheel
grinding
pot b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94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湘
罗乾又
李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ude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ude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ude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ude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94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0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0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0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属于磨锅设备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双面磨锅设备,在用于只打磨一次的锅坯时,其会在锅坯表面遗留压轮痕迹的问题。该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包括支撑架、锅坯夹持单元、锅坯加压单元、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锅坯夹持单元、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分别设置支撑架上。本申请能有效解决现有锅坯打磨设备会在锅坯表面遗留压轮痕迹的问题,对于提升锅坯打磨质量,保证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申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升打磨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锅领域,尤其是磨锅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锅坯的双面同步打磨,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背景技术
锅具作为一种烹饪器具,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在锅的制备过程中,先通过浇注形成锅坯,再对锅坯进行双面打磨,并形成最终的锅具。最初,锅坯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打磨:工人将锅坯放入打磨工装中,通过机械设备带动锅坯转动,并手动压砂轮臂,对锅坯的一面进行往返打磨;待锅坯一面打磨完成后,工人取出锅坯,放置到另外一套工装中,通过机械设备带动锅坯转动,并手动压砂轮臂,对锅坯的另一面进行往返打磨,直至锅坯打磨完成。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锅坯打磨时,不仅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打磨处理的质量不统一,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残次品率高。另外,工人长时间暴露在设备周围,粉尘、噪声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听觉系统造成伤害。
基于人工打磨锅坯存在的缺陷,人们研究了锅坯自动打磨设备,其工作过程如下:工人将锅坯摆放在上料位,通过机械手将锅坯搬运至打磨工装一内,打磨头通过编程或者仿形对锅坯内表面进行往返打磨;打磨完成后,通过机械手将锅坯从工装一内取出,转移至另一套工装二内,打磨头通过编程或者仿形对锅坯外表面进行往返打磨;待锅坯双面打磨完成后,通过机械手将锅坯从工装二内取出,搬运至下料位。其主要通过模拟人工打磨流程,来实现对锅坯的自动打磨。然而,现有的锅坯自动打磨设备采用的单套工装夹具不能兼容多种锅型,或者对工人调试要求偏高,不能进一步提高打磨效率。
为此,发明人对现有的磨锅设备进行了改进,提供一种双面磨锅装置(申请号CN201810877806.7)。基于结构的改进,该装置能实现锅坯的双面同时打磨,大幅提升打磨效率,降低打磨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该申请的磨锅设备解决了人工打磨技术上面的缺点,将打磨效率提高了40%,但还是存在一些缺点。针对只打磨一次的锅坯,其会在锅坯外表面遗留压轮痕迹,无法清除。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双面磨锅设备,在用于只打磨一次的锅坯时,其会在锅坯表面遗留压轮痕迹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本申请能有效解决现有锅坯打磨设备,会在锅坯表面遗留压轮痕迹的问题,对于提升锅坯打磨质量,保证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申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升打磨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包括支撑架、锅坯夹持单元、锅坯加压单元、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锅坯夹持单元、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分别设置支撑架上;
所述锅坯加压单元包括锅坯边缘加压组件、锅坯中心加压组件,所述锅坯边缘加压组件为至少两个且均布于支撑架上,所述锅坯中心加压组件位于待打磨锅坯外表面中心的上方;
所述锅坯边缘加压组件包括外缘驱动件、外缘连接轴、外缘压轮,所述外缘驱动件通过外缘连接轴与外缘压轮相连且外缘驱动件能带动外缘压轮相对移动以使外缘压轮对锅坯外表面施加压力,所述外缘压轮与外缘连接轴活动连接且外缘压轮能相对外缘连接轴转动;
所述锅坯中心加压组件包括中心驱动件、中心连接轴、中心压轮,所述中心驱动件通过中心连接轴与中心压轮相连且中心驱动件通过中心连接轴能将中心压轮压在锅坯外表面的中心上,所述中心压轮与中心连接轴活动连接且中心压轮能在对锅坯外表面施压时与锅坯保持相对静止;
所述锅坯夹持单元、外缘驱动件、中心驱动件、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外缘驱动件、中心驱动件的动力来源为电动、气动、液压驱动中的一种。
所述锅坯边缘加压组件为两至三个且均布于支撑架上。
所述外缘压轮的旋转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外缘压轮的旋转中心所在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所述锅坯内打磨单元包括与支撑架相连的内X轴调节架、内Z轴调节架、内砂轮、内驱动件,所述内X轴调节架与内Z轴调节架相连且内X轴调节架能带动内Z轴调节架沿内X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所述内Z轴调节架与内砂轮活动连接且内Z轴调节架能带动内砂轮沿内Z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所述内驱动件与内砂轮相连且内驱动件内带动内砂轮转动;
所述内驱动件与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锅坯外打磨单元包括与支撑架相连的外X轴调节架、外Z轴调节架、外砂轮、外驱动件,所述外X轴调节架与外Z轴调节架相连且外X轴调节架能带动外Z轴调节架沿外X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所述外Z轴调节架与外砂轮活动连接且外Z轴调节架能带动外砂轮沿外Z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所述外驱动件与外砂轮相连且外驱动件外带动外砂轮转动;
所述外驱动件与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锅坯夹持单元包括夹持驱动件、夹持转轴、设置在夹持转轴上的驱动轮,所述夹持驱动件与夹持转轴相连且夹持驱动件通过夹持转轴带动驱动轮相对夹持转轴转动进而实现对锅坯的驱动;
所述驱动轮包括轮体、设置在轮体上的挡边,所述挡边与轮体固连为一体且通过驱动轮的挡边能对锅坯进行限位;
所述锅坯夹持单元为至少三组且锅坯夹持单元通过驱动轮能对锅坯进行锅边多点定位,所述驱动轮与锅坯之间形成内打磨空间且锅坯内打磨单元能通过内打磨空间对锅坯内表面进行打磨,所述锅坯外打磨单元能对锅坯外表面进行打磨;
所述夹持驱动件与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驱动轮与夹持转轴之间通过螺杆或螺栓相连且通过螺杆或螺栓能改变驱动轮与夹持转轴的相对位置。
针对前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包括支撑架、锅坯夹持单元、锅坯加压单元、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控制系统。其中,支撑架用于为其他部件提供支撑,锅坯夹持单元、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分别设置支撑架上。
本申请中,锅坯加压单元采用两部分设计,其包括锅坯边缘加压组件、锅坯中心加压组件,锅坯边缘加压组件为至少两个且均布于支撑架上,锅坯中心加压组件位于待打磨锅坯外表面中心的上方。其中,锅坯边缘加压组件包括外缘驱动件、外缘连接轴、外缘压轮,外缘驱动件通过外缘连接轴与外缘压轮相连,外缘压轮与外缘连接轴活动连接。同时,锅坯中心加压组件包括中心驱动件、中心连接轴、中心压轮,中心驱动件通过中心连接轴与中心压轮相连,中心压轮与中心连接轴活动连接。该结构中,外缘驱动件能带动外缘压轮相对移动,通过外驱动件带动外缘压轮移动以对锅坯外表面施加压力,从而实现对锅坯的固定;而外缘压轮能相对外缘连接轴转动,这使得锅坯在转动时,外缘压轮能随锅坯同步转动,从而保证锅坯打磨的进行。同时,中心驱动件通过中心连接轴将中心压轮压在锅坯外表面的中心上,进而实现对锅坯的固定;而中心压轮能相对中心连接轴转动,这使得锅坯在转动时,中心压轮能随锅坯同步转动,从而保证锅坯打磨的进行。
同时,锅坯夹持单元、外缘驱动件、中心驱动件、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采用该结构,通过锅坯边缘加压组件对锅坯进行加压,通过锅坯中心加压组件对锅坯进行加压,通过锅坯边缘加压组件、锅坯中心加压组件两者的配合,能够实现对锅坯的有效打磨。当锅坯固定后,即可通过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对锅坯进行打磨。基于结构的改进,采用本申请,能有效解决现有锅坯打磨设备在锅坯表面遗留压轮痕迹的问题。本申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升打磨质量,保证产品的品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进一步,外缘驱动件、中心驱动件的动力来源为电动、气动、液压驱动中的一种,锅坯边缘加压组件为两至三个且均布于支撑架上。同时,外缘压轮的旋转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优选为30~60°。
进一步,为了提升打磨效率,本申请对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进行了改进。其中,锅坯内打磨单元包括与支撑架相连的内X轴调节架、内Z轴调节架、内砂轮、内驱动件,内X轴调节架与内Z轴调节架相连且内X轴调节架能带动内Z轴调节架沿内X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内Z轴调节架与内砂轮活动连接且内Z轴调节架能带动内砂轮沿内Z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内驱动件与内砂轮相连且内驱动件内带动内砂轮转动;锅坯外打磨单元包括与支撑架相连的外X轴调节架、外Z轴调节架、外砂轮、外驱动件,外X轴调节架与外Z轴调节架相连且外X轴调节架能带动外Z轴调节架沿外X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外Z轴调节架与外砂轮活动连接且外Z轴调节架能带动外砂轮沿外Z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外驱动件与外砂轮相连且外驱动件外带动外砂轮转动;内驱动件、外驱动件与控制系统相连。该结构中,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分别采用可调节设计;以锅坯内打磨单元为例,通过控制内X轴调节架、内Z轴调节架的运动,能改变内砂轮的位置,进而实现对锅坯内表面的打磨。另外,由于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采用独立设计,将内外打磨独立开来,可内表面单磨,外表面单磨和内外表面同步打磨等多种模式;内外砂轮朝着不同的切线打磨,可避免内外砂轮对磨风险;针对内外均需要打磨的锅坯,效率成倍提高。
本申请的锅坯夹持单元包括夹持驱动件、夹持转轴、设置在夹持转轴上的驱动轮,夹持驱动件与夹持转轴相连且夹持驱动件通过夹持转轴带动驱动轮相对夹持转轴转动进而实现对锅坯的驱动。驱动轮包括轮体、设置在轮体上的挡边,挡边与轮体固连为一体且通过驱动轮的挡边能对锅坯进行限位。锅坯夹持单元为至少三组且锅坯夹持单元通过驱动轮能对锅坯进行锅边多点定位,驱动轮与锅坯之间形成内打磨空间且锅坯内打磨单元能通过内打磨空间对锅坯内表面进行打磨,锅坯外打磨单元能对锅坯外表面进行打磨;夹持驱动件与控制系统相连。
同时,本申请基于结构的改进,有效避免了现有采用模具对锅坯进行固定,锅坯受模具尺寸限制,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其能适应不同尺寸的锅坯打磨需求,且有效避免锅坯打磨压痕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基于结构的改进,能有效解决了现有锅坯打磨设备会出现打磨压痕的问题;而基于打磨单元的独立控制,能将内外打磨独立开来,从而满足不同的打磨需求;基于整体的改进,使得其不需要相应的固定模具,有效拓展了本申请的应用范围,从而满足不同尺寸锅坯的打磨需求,具有更好地适应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能进一步提升打磨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本申请能避免砂轮对磨风险,降低安全隐患,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3)本申请能有效避免现有锅坯设备所产生的打磨压痕,保证产品的质量;
4)本申请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满足不同尺寸锅坯的打磨需求;
5)本申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降低工人的操作要求,有利于保障工人的工作环境;
6)本申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双面打磨示意图。
图2为锅坯边缘加压组件与锅坯夹持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锅坯边缘加压组件、锅坯中心加压组件与锅坯夹持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标记:1、锅坯,2、内X轴调节架,3、内Z轴调节架,4、内砂轮,5、外X轴调节架,6、外Z轴调节架,7、外砂轮,8、外缘驱动件,9、外缘压轮,10、锅坯夹持单元,11、中心驱动件,12、中心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包括支撑架、锅坯夹持单元、锅坯加压单元、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控制系统。其中,锅坯夹持单元、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分别设置支撑架上。
本实施例中,锅坯夹持单元包括夹持驱动件、夹持转轴、设置在夹持转轴上的驱动轮,夹持驱动件与夹持转轴相连且夹持驱动件通过夹持转轴带动驱动轮相对夹持转轴转动进而实现对锅坯的驱动。驱动轮包括轮体、设置在轮体上的挡边,挡边与轮体固连为一体且通过驱动轮的挡边能对锅坯进行限位。锅坯夹持单元为三组且锅坯夹持单元通过驱动轮能对锅坯进行锅边多点定位。作为优选,驱动轮与夹持转轴之间通过螺杆或螺栓相连,通过螺杆或螺栓能改变驱动轮与夹持转轴的相对位置,从而满足不同尺寸锅坯的夹持需求。
本实施例中,锅坯加压单元包括锅坯边缘加压组件、锅坯中心加压组件,锅坯边缘加压组件为三个且均布于支撑架上,锅坯中心加压组件位于待打磨锅坯外表面中心的上方。其中,锅坯边缘加压组件包括外缘驱动件、外缘连接轴、外缘压轮,外缘驱动件通过外缘连接轴与外缘压轮相连,外缘压轮与外缘连接轴活动连接。锅坯中心加压组件包括中心驱动件、中心连接轴、中心压轮,中心驱动件通过中心连接轴与中心压轮相连,中心压轮与中心连接轴活动连接。夹持驱动件、外缘驱动件、中心驱动件、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作为优选,外缘压轮的旋转中心所在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这使得外缘压轮能和锅坯更好地贴合在一起。
如图所示,外缘驱动件能带动外缘压轮沿竖直方向相对移动,进而通过外缘压轮对锅坯外表面边缘进行加压;而外缘压轮与外缘连接轴活动连接,使得外缘压轮能相对外缘连接轴转动;中心驱动件通过中心连接轴将中心压轮压在锅坯外表面的中心上,进而实现对锅坯外表面中心的固定;而中心压轮与中心连接轴活动连接,使得中心压轮能在对锅坯外表面施压时与锅坯保持相对静止。
基于该结构中,通过锅坯边缘加压组件、锅坯中心加压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锅坯的加压、固定。在对锅坯进行内表面进行打磨时,通过锅坯加压单元的作用,通过锅坯加压单元与锅坯内打磨单元的配合,能够实现对锅坯内表面的有效打磨,且不会出现打磨压痕。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外缘驱动件、中心驱动件分别采用气动推杆。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本实施例中,锅坯内打磨单元包括与支撑架相连的内X轴调节架、内Z轴调节架、内砂轮、内驱动件,内X轴调节架与内Z轴调节架相连且内X轴调节架能带动内Z轴调节架沿内X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内Z轴调节架与内砂轮活动连接且内Z轴调节架能带动内砂轮沿内Z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内驱动件与内砂轮相连且内驱动件内带动内砂轮转动;锅坯外打磨单元包括与支撑架相连的外X轴调节架、外Z轴调节架、外砂轮、外驱动件,外X轴调节架与外Z轴调节架相连且外X轴调节架能带动外Z轴调节架沿外X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外Z轴调节架与外砂轮活动连接且外Z轴调节架能带动外砂轮沿外Z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外驱动件与外砂轮相连且外驱动件外带动外砂轮转动;内驱动件、外驱动件与控制系统相连。
基于该结构,本实施例将内外打磨独立开来,可内表面单磨,外表面单磨和内外表面同步打磨等多种模式;内外砂轮朝着不同的切线打磨,可避免内外砂轮对磨风险;针对内外均需要打磨的锅坯,效率成倍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锅坯加压单元采用三组锅坯边缘加压组件和锅坯中心加压组件组成,并采用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独立开来。基于结构的改进,本申请有效解决了现有锅坯打磨设备所存在的打磨压痕问题,且能避免砂轮对磨的风险,大幅提升打磨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锅坯夹持单元、锅坯加压单元、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控制系统,所述锅坯夹持单元、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分别设置支撑架上;
所述锅坯加压单元包括锅坯边缘加压组件、锅坯中心加压组件,所述锅坯边缘加压组件为至少两个且均布于支撑架上,所述锅坯中心加压组件位于待打磨锅坯外表面中心的上方;
所述锅坯边缘加压组件包括外缘驱动件、外缘连接轴、外缘压轮,所述外缘驱动件通过外缘连接轴与外缘压轮相连且外缘驱动件能带动外缘压轮相对移动以使外缘压轮对锅坯外表面施加压力,所述外缘压轮与外缘连接轴活动连接且外缘压轮能相对外缘连接轴转动;
所述锅坯中心加压组件包括中心驱动件、中心连接轴、中心压轮,所述中心驱动件通过中心连接轴与中心压轮相连且中心驱动件通过中心连接轴能将中心压轮压在锅坯外表面的中心上,所述中心压轮与中心连接轴活动连接且中心压轮能在对锅坯外表面施压时与锅坯保持相对静止;
所述锅坯夹持单元、外缘驱动件、中心驱动件、锅坯内打磨单元、锅坯外打磨单元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驱动件、中心驱动件的动力来源为电动、气动、液压驱动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坯边缘加压组件为两至三个且均布于支撑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压轮的旋转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压轮的旋转中心所在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坯内打磨单元包括与支撑架相连的内X轴调节架、内Z轴调节架、内砂轮、内驱动件,所述内X轴调节架与内Z轴调节架相连且内X轴调节架能带动内Z轴调节架沿内X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所述内Z轴调节架与内砂轮活动连接且内Z轴调节架能带动内砂轮沿内Z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所述内驱动件与内砂轮相连且内驱动件内带动内砂轮转动;
所述内驱动件与控制系统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坯外打磨单元包括与支撑架相连的外X轴调节架、外Z轴调节架、外砂轮、外驱动件,所述外X轴调节架与外Z轴调节架相连且外X轴调节架能带动外Z轴调节架沿外X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所述外Z轴调节架与外砂轮活动连接且外Z轴调节架能带动外砂轮沿外Z轴调节架的伸缩方向移动,所述外驱动件与外砂轮相连且外驱动件外带动外砂轮转动;
所述外驱动件与控制系统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5、7任一项所述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坯夹持单元包括夹持驱动件、夹持转轴、设置在夹持转轴上的驱动轮,所述夹持驱动件与夹持转轴相连且夹持驱动件通过夹持转轴带动驱动轮相对夹持转轴转动进而实现对锅坯的驱动;
所述驱动轮包括轮体、设置在轮体上的挡边,所述挡边与轮体固连为一体且通过驱动轮的挡边能对锅坯进行限位;
所述锅坯夹持单元为至少三组且锅坯夹持单元通过驱动轮能对锅坯进行锅边多点定位,所述驱动轮与锅坯之间形成内打磨空间且锅坯内打磨单元能通过内打磨空间对锅坯内表面进行打磨,所述锅坯外打磨单元能对锅坯外表面进行打磨;
所述夹持驱动件与控制系统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与夹持转轴之间通过螺杆或螺栓相连且通过螺杆或螺栓能改变驱动轮与夹持转轴的相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坯夹持单元包括夹持驱动件、夹持转轴、设置在夹持转轴上的驱动轮,所述夹持驱动件与夹持转轴相连且夹持驱动件通过夹持转轴带动驱动轮相对夹持转轴转动进而实现对锅坯的驱动;
所述驱动轮包括轮体、设置在轮体上的挡边,所述挡边与轮体固连为一体且通过驱动轮的挡边能对锅坯进行限位;
所述锅坯夹持单元为至少三组且锅坯夹持单元通过驱动轮能对锅坯进行锅边多点定位,所述驱动轮与锅坯之间形成内打磨空间且锅坯内打磨单元能通过内打磨空间对锅坯内表面进行打磨,所述锅坯外打磨单元能对锅坯外表面进行打磨;
所述夹持驱动件与控制系统相连。
CN201920789470.9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 Active CN209970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9470.9U CN209970398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9470.9U CN209970398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0398U true CN209970398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4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9470.9U Active CN209970398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03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2431A (zh) * 2021-12-02 2022-03-01 上海载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锅打磨自动化变位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2431A (zh) * 2021-12-02 2022-03-01 上海载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锅打磨自动化变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63504U (zh) 一种五轴联动数控多工位抛光机
CN105666280A (zh) 一种打磨设备及打磨方法
CN204036189U (zh) 自动传输式锅体磨边系统
CN209970398U (zh) 一种双面无痕同步磨锅装置
CN205765505U (zh) 一种带机械手功能的全自动水壶外抛光机
CN201105400Y (zh) 水晶工件研磨装置
CN203992229U (zh) 铰链自动铆接机
CN211760298U (zh) 一种轮毂定位打磨机构
CN204893633U (zh) 一种新型异形磨边机
CN209831191U (zh) 一种玻璃双工位磨边系统
CN208528826U (zh) 一种齿传动仿形玻璃打磨设备
CN209408187U (zh) 一种双工位数控抛光机
CN201511288U (zh) 一种简易玻璃倒角机
CN207127656U (zh) 一种塑料餐具磨边机
CN202726701U (zh) 多工位立式自动转盘式抛光装置
CN201357355Y (zh) 一种玻璃灯饰抛光机
CN206492811U (zh) 杆状产品端部加工处理系统
CN202388334U (zh) 一种封头磨边机
CN209954454U (zh) 一种抛光机用工件角度控制机构
CN211760660U (zh) 一种新型五金抛光装置
CN203779324U (zh) 线条线型仿型机
CN201998014U (zh) 自动化多工位磨多角度多面玻璃饰品加工机床
CN112059676A (zh) 一种可旋转定位夹持机构
CN204108789U (zh) 一种新型打磨机
CN207642704U (zh) 一种五金零件加工用的固定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