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3320U - 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及极片检测机 - Google Patents

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及极片检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3320U
CN209953320U CN201920129047.6U CN201920129047U CN209953320U CN 209953320 U CN209953320 U CN 209953320U CN 201920129047 U CN201920129047 U CN 201920129047U CN 209953320 U CN209953320 U CN 209953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removing
dust
rollers
dust removal
ax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290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
叶长春
黄家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son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290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3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3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3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座、驱动机构、传送辊、间隙调节机构和两除尘辊,壳体内部形成有内腔,壳体上开设有开口,安装座设于内腔中,两除尘辊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上,两除尘辊之间形成有除尘间隙,除尘间隙与开口之间形成除尘通道,传送辊位于开口处,两除尘辊与传送辊相配合,驱动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传动连接,使两除尘辊在内腔中转动,间隙调节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连接,用于调节除尘间隙的大小,壳体还设有集尘口,集尘口位于除尘辊的下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极片检测机,包括上述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能够在线除尘,可对带状物料实现有效清洁及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及极片检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尤其涉及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及极片检测机。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尤其在带状的极片分切过程中,极片表面容易附着铜屑、铝屑等粉尘异物。一方面,为避免粉尘覆盖于极片的表面影响检测效果,另一方面,当正负极片装配成电池以后,这些粉尘容易导致电池内部产生微短路,从而降低电池性能及造成安全隐患,因此粉尘的清除尤为重要。
现有的极片除尘装置一般是在极片的上方设喷气装置,在极片的下方设负压集尘装置,喷气装置和集尘装置之间形成的气流方向垂直于极片的上表面,在极片检测机中,传送装置带着极片向前移动,极片的上下位置设有冲裁机构,为避免设备遮挡或干涉除尘,在使用时必须将极片移出极片检测机,集尘装置的上方必须设置透气的支撑结构,且集尘装置的集尘口要大于极片面积和喷气装置的喷气口,使除尘装置将极片全面包覆,否则会造成除尘不均匀或极片侧边沿部分清洁不彻底的问题,在极片除尘完毕后,还要再将极片移回极片检测机,不利于在线连续作业,且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结构较为简单,能够在线除尘,有利于对带状物料实现有效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极片检测机,带状物料能实现有效清洁,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座、驱动机构、传送辊、间隙调节机构和两除尘辊,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内腔,所述壳体用于与机体连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供带状物料穿过的开口,所述安装座设于内腔中,所述两除尘辊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两除尘辊之间形成有除尘间隙,所述除尘间隙与开口之间形成除尘通道,所述传送辊位于开口处,所述传送辊用于与机体连接,所述两除尘辊与传送辊相配合,所述传送辊用于传送带状物料,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传动连接,使所述两除尘辊在内腔中转动,所述除尘辊用于与带状物料接触,所述间隙调节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连接,用于调节除尘间隙的大小,所述壳体还设有集尘口,所述集尘口位于除尘辊的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调节机构位于两除尘辊的一端,当间隙调节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连接,所述间隙调节机构使两除尘辊的轴线相交形成夹角,通过调节所述夹角的大小以调节除尘间隙的大小;当间隙调节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分离,所述两除尘辊的轴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两除尘辊上分别设有两毛刷部,所述除尘通道位于两毛刷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两除尘辊的一端分别通过两活动板与安装座铰接,所述除尘辊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端枢接,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与安装座铰接,所述两活动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两除尘辊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两从动轮,所述毛刷部位于从动轮和活动板之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主动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两从动轮之中的一个从动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调节机构包括气缸、连杆和顶板,所述两除尘辊分别设有两限位板,所述两限位板相隔且分别位于两从动轮的一侧,所述限位板位于从动轮和毛刷部之间,所述气缸位于两限位板的下侧,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顶板固接,所述两限位板上分别枢设有两限位轮,所述两限位轮相隔,当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使连杆顶出,使所述顶板与两限位轮抵接,所述两限位轮之间的距离变大,使所述两限位轮的轴线相交,所述两限位板的轴线相交,所述两从动轮分离,所述两活动板的轴线相交,所述弹簧被压缩,使所述两除尘辊的轴线相交;当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使连杆收缩,使所述顶板与两限位轮分离,所述两限位轮复位,使所述两限位轮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两限位板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两从动轮啮合,所述两活动板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弹簧复位,使所述两除尘辊的轴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设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底板,所述上盖和底板固接,所述内腔位于上盖和底板之间,所述开口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位于底板上,所述出口位于上盖上,所述集尘口位于底板上且与出口相隔,所述传送辊分别位于进口和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口上设于集尘管,所述集尘管连接有集尘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两防护板,所述两防护板位于除尘通道中,所述两防护板的一端分别与出口固接,所述两防护板的另一端分别位于两毛刷部之间,所述两防护板对称布置形成防护间隙,所述防护间隙用于避免带状物料的局部与毛刷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极片检测机,包括上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壳体固定于极片检测机的机体上,开口处设有传送辊,该传送辊枢设于机体上即安装于极片检测机的机体上,将带状的极片绕设于传送辊上,间隙调节机构与极片检测机的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使间隙调节机构工作,间隙调节机构调节除尘间隙的大小,使工人能将极片通过开口穿插于除尘间隙,使得极片贯穿上述除尘通道,且使极片位于除尘间隙中,除尘辊能与极片表面接触,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使驱动机构工作,驱动机构使两除尘辊在内腔中转动,除尘辊转动的同时与极片表面接触,使得极片表面上的粉尘得到清除,两除尘辊与传送辊相配合,传送辊对极片进行传送,使得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对极片进行在线除尘,除尘辊与极片接触扫落的粉尘掉落至集尘口,通过集尘口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避免粉尘堆积于内腔中。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有利于对极片实现有效清洁,除尘效率高,有利于提高极片检测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一种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另一种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的集尘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卷装置;2、纠偏对辊;3、断带保护装置;4、带状物料张力控制系统;5、视觉检测装置;6、行程调节装置;7、打标装置;8、收卷装置;9、极片;10、传送辊;11、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12、壳体;13、安装座;14、除尘辊;15、集尘口;16、毛刷部;17、活动板;18、防护板;19、从动轮;20、电机;21、主动轮;22、气缸;23、顶板;24、限位板;25、限位轮;26、进口;27、出口;28、集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极片检测机,包括下面所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11。图1给出了极片9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即带状的极片9依次通过放卷装置1、纠偏对辊2、断带保护装置3、带状物料张力控制系统4、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11、视觉检测装置5、行程调节装置6、打标装置7、带状物料张力控制系统4、纠偏对辊2和收卷装置8,从而能够对极片9进行有效检测。
如图1-7所示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11,包括壳体12、安装座13、驱动机构、传送辊10、间隙调节机构和两除尘辊14,壳体12内部形成有内腔,壳体12用于与机体连接,壳体12上开设有用于供带状物料穿过的开口,开口与内腔连通,安装座13设于内腔中,两除尘辊14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13上,两除尘辊14之间形成有除尘间隙,除尘间隙与开口之间形成除尘通道,传送辊10位于开口处,传送辊10用于与机体连接,两除尘辊14与传送辊10相配合,传送辊10用于传送带状物料,驱动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14传动连接,使两除尘辊14在内腔中转动,除尘辊14用于与带状物料接触,间隙调节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14连接,用于调节除尘间隙的大小,壳体12还设有集尘口15,集尘口15位于除尘辊14的下侧,集尘口15与内腔连通。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壳体12固定于极片9检测机的机体上,开口处设有传送辊10,该传送辊10枢设于机体上即安装于极片9检测机的机体上,将带状的极片9绕设于传送辊10上,间隙调节机构与极片9检测机的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使间隙调节机构工作,间隙调节机构调节除尘间隙的大小,使工人能将极片9通过开口穿插于除尘间隙,使得极片9贯穿上述除尘通道,且使极片9位于除尘间隙中,除尘辊14能与极片9表面接触,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使驱动机构工作,驱动机构使两除尘辊14在内腔中转动,除尘辊14转动的同时与极片9表面接触,使得极片9表面上的粉尘得到清除,两除尘辊14与传送辊10相配合,传送辊10对极片9进行传送,使得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对极片9进行在线除尘,除尘辊14与极片9接触扫落的粉尘掉落至集尘口15,通过集尘口15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避免粉尘堆积于内腔中。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有利于对极片9实现有效清洁,除尘效率高,有利于提高极片9检测机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该间隙调节机构位于两除尘辊14的一端,当间隙调节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14连接,间隙调节机构使两除尘辊14的轴线相交形成夹角,通过调节夹角的大小以调节除尘间隙的大小;当间隙调节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14分离,两除尘辊14的轴线相互平行。
更具体地,两除尘辊14上分别设有两毛刷部16,除尘通道位于两毛刷部16之间。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两除尘辊14的一端分别通过两活动板17与安装座13铰接,除尘辊14的一端与活动板17的一端枢接,活动板17的另一端与安装座13铰接,两活动板17之间设有弹簧,两除尘辊14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两从动轮19,毛刷部16位于从动轮19和活动板17之间,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0和主动轮21,该电机20与控制系统连接,电机20的输出轴与主动轮21连接,主动轮21与两从动轮19之中的一个从动轮19啮合。在本实施例中,电机20的机体固定于极片9检测机的机体上。
需要说明的是,间隙调节机构包括气缸22、连杆和顶板23,两除尘辊14分别设有两限位板24,两限位板24相隔且分别位于两从动轮19的一侧,限位板24位于从动轮19和毛刷部16之间,气缸22位于两限位板24的下侧,在本实施例中,气缸22的缸体固定于极片9检测机的机体上,该气缸22与控制系统连接,气缸22的输出轴与连杆连接,连杆与顶板23固定连接,两限位板24上分别枢设有两限位轮25,两限位轮25相隔,当气缸22的输出轴使连杆顶出,使顶板23与两限位轮25抵接,两限位轮25之间的距离变大,使两限位轮25的轴线相交,两限位板24的轴线相交,两从动轮19分离,两活动板17的轴线相交,弹簧被压缩,使两除尘辊14的轴线相交;当气缸22的输出轴使连杆收缩,使顶板23与两限位轮25分离,两限位轮25复位,使两限位轮25的轴线相互平行,两限位板24的轴线相互平行,两从动轮19啮合,两活动板17的轴线相互平行,弹簧复位,使两除尘辊14的轴线相互平行。
需要强调的是,该顶板23设为三角形,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顶板23为楔形板。
值得一提的是,壳体12包括上盖和底板,上盖和底板固定连接,内腔位于上盖和底板之间,开口包括进口26和出口27,进口26位于底板上,出口27位于上盖上,集尘口15位于底板上且与出口27相隔,传送辊10分别位于进口26和出口27处,以便极片9的传输。优选地,进口26和出口27处可以分别设于一对相互平行的传送辊10,有利于提高传输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底板的集尘口15处设有漏斗状结构,有利于提高集尘效率。
另外,集尘口15上设于集尘管28,集尘管28连接有集尘机构,该集尘机构可以是负压集尘机构,通过产生负压使粉尘通过集尘管28进入集尘机构以便对粉尘进行集中处理。
更佳的实施方式是,本装置还包括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用于对极片9上的极耳进行保护,防护机构包括两防护板18,两防护板18位于除尘通道中,两防护板18的一端分别与出口27固定连接,两防护板18的另一端分别位于两毛刷部16之间,两防护板18对称布置形成防护间隙,防护间隙用于避免带状物料的局部与毛刷部16接触,即在极片9的除尘过程中,位于极片9一侧上的极耳置于防护间隙中,能避免极耳与毛刷部16接触,防止毛刷部16除尘时造成极耳的损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使用时,将带状的极片9绕设于传送辊10上,控制系统使气缸22工作,气缸22的输出轴使连杆顶出,顶板23上升与两限位轮25抵接,即两限位轮25与楔形板的两侧边抵接,顶板23与其两侧的两限位轮25接触后继续上升一定高度,将两限位轮25顶开,使两限位轮25之间的距离变大,此时两限位轮25的轴线相交,两限位板24的轴线相交,两从动轮19分离,两活动板17的轴线相交,弹簧被压缩,使两除尘辊14的轴线相交,两除尘辊14的轴线相交形成夹角,通过调节夹角的大小以调节除尘间隙的大小,经调节后的除尘间隙,可供人手或者夹具进入,使得工人能将极片9通过进口26穿插于除尘间隙,使极片9从出口27穿出贯穿除尘通道;气缸22的输出轴使连杆收缩复位,顶板23下降复位,使顶板23与两限位轮25分离,使得两限位轮25复位,使两限位轮25的轴线相互平行,两限位板24的轴线相互平行,两从动轮19啮合,两活动板17的轴线相互平行,弹簧复位,使两除尘辊14的轴线相互平行。极片9位于除尘间隙中,控制系统使电机20工作,电机20驱动主动轮21转动,主动轮21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轮19同步转动,该从动轮19带动两从动轮19之中的另一个从动轮19转动,本实施中,两个从动轮19的转动方向相反,即使两除尘辊14沿相互的方向转动,两除尘辊14转动带动其上方的毛刷部16转动,毛刷部16转动的同时与极片9表面接触,使得极片9表面上的粉尘得到清除,两除尘辊14与传送辊10相配合,传送辊10对极片9进行传送,使得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对极片9进行在线除尘,除尘辊14与极片9接触扫落的粉尘掉落至集尘口15,粉尘通过集尘管28进入集尘机构,从而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避免粉尘堆积于内腔中影响极片9的清洁度,有利于提高极片9检测机的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座、驱动机构、传送辊、间隙调节机构和两除尘辊,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内腔,所述壳体用于与机体连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供带状物料穿过的开口,所述安装座设于内腔中,所述两除尘辊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两除尘辊之间形成有除尘间隙,所述除尘间隙与开口之间形成除尘通道,所述传送辊位于开口处,所述传送辊用于与机体连接,所述两除尘辊与传送辊相配合,所述传送辊用于传送带状物料,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传动连接,使所述两除尘辊在内腔中转动,所述除尘辊用于与带状物料接触,所述间隙调节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连接,用于调节除尘间隙的大小,所述壳体还设有集尘口,所述集尘口位于除尘辊的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节机构位于两除尘辊的一端,当间隙调节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连接,所述间隙调节机构使两除尘辊的轴线相交形成夹角,通过调节所述夹角的大小以调节除尘间隙的大小;当间隙调节机构分别与两除尘辊分离,所述两除尘辊的轴线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除尘辊上分别设有两毛刷部,所述除尘通道位于两毛刷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除尘辊的一端分别通过两活动板与安装座铰接,所述除尘辊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端枢接,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与安装座铰接,所述两活动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两除尘辊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两从动轮,所述毛刷部位于从动轮和活动板之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主动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两从动轮之中的一个从动轮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节机构包括气缸、连杆和顶板,所述两除尘辊分别设有两限位板,所述两限位板相隔且分别位于两从动轮的一侧,所述限位板位于从动轮和毛刷部之间,所述气缸位于两限位板的下侧,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顶板固接,所述两限位板上分别枢设有两限位轮,所述两限位轮相隔,当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使连杆顶出,使所述顶板与两限位轮抵接,所述两限位轮之间的距离变大,使所述两限位轮的轴线相交,所述两限位板的轴线相交,所述两从动轮分离,所述两活动板的轴线相交,所述弹簧被压缩,使所述两除尘辊的轴线相交;当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使连杆收缩,使所述顶板与两限位轮分离,所述两限位轮复位,使所述两限位轮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两限位板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两从动轮啮合,所述两活动板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弹簧复位,使所述两除尘辊的轴线相互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设为三角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底板,所述上盖和底板固接,所述内腔位于上盖和底板之间,所述开口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位于底板上,所述出口位于上盖上,所述集尘口位于底板上且与出口相隔,所述传送辊分别位于进口和出口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口上设于集尘管,所述集尘管连接有集尘机构。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两防护板,所述两防护板位于除尘通道中,所述两防护板的一端分别与出口固接,所述两防护板的另一端分别位于两毛刷部之间,所述两防护板对称布置形成防护间隙,所述防护间隙用于避免带状物料的局部与毛刷部接触。
10.极片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
CN201920129047.6U 2019-01-24 2019-01-24 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及极片检测机 Active CN209953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9047.6U CN209953320U (zh) 2019-01-24 2019-01-24 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及极片检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9047.6U CN209953320U (zh) 2019-01-24 2019-01-24 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及极片检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3320U true CN209953320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7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29047.6U Active CN209953320U (zh) 2019-01-24 2019-01-24 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及极片检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3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0628B (zh) 一种激光切叠一体机
CN105082372B (zh) 一种省力的清洁型玻璃裁切机
CN218135755U (zh) 一种医疗钣金件激光切割装置
CN106981622A (zh) 极片去毛刺除尘去静电的设备
CN211100303U (zh) 膜片裁切装置
CN111992525A (zh) 一种效率高的电池极片加工工艺
CN209953320U (zh) 带状物料在线除尘装置及极片检测机
CN109592149A (zh) 一种全自动撕膜机
CN117139292B (zh) 一种电池隔膜收卷过程中的清洁装置以及方法
CN110721961A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105084736B (zh) 一种紧固的清洁型玻璃裁切机
CN211848570U (zh) 一种布料除尘装置
CN215879404U (zh) 一种辊压机构及压花设备
CN208644322U (zh) 一种数据线用焊锡机
CN201311950Y (zh) 一种自动电池极片刷片机
CN216880588U (zh) 平整机组工作辊擦拭装置
CN210594518U (zh) 一种自动化卷毡机
CN214646771U (zh) 一种印刷纸张双面除尘设备
CN115302362A (zh) 电视机外壳制造用具有智能化自动清洁功能的打磨装置
CN205342418U (zh) 一种口罩用呼吸阀的组装机
CN211134707U (zh) 锂电池极片表面除尘装置
CN210450136U (zh) 一种石墨烯薄膜生产用除尘装置
CN208098689U (zh) 一种岩棉板表面清洁装置
CN220713788U (zh) 一种光伏幕墙的清洁装置
CN220519350U (zh) 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螺母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400 building B10, Huachuang Animation Industrial Park, Jinshan Village, Shij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son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building B10, Huachuang Animation Industrial Park, Jinshan Village, Shij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