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2534U -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2534U
CN209952534U CN201920167624.0U CN201920167624U CN209952534U CN 209952534 U CN209952534 U CN 209952534U CN 201920167624 U CN201920167624 U CN 201920167624U CN 209952534 U CN209952534 U CN 209952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haped
bent
flue ga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76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雒飞
杨晓松
陈洪永
徐刚
胡文秀
蔡旭
胡利华
邵哲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76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2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2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2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防积灰装置包括U形管道和第一弯折管道,第一弯折管道的一端与U形管道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弯折管道的另一端伸入第一烟气净化设备中,烟气从第一烟气净化设备进入U形管道,第一弯折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第一弯折管道的侧壁与脱酸剂喷射装置和活性炭喷射装置连接,脱酸剂喷射装置向防积灰装置中喷射脱酸剂,活性炭喷射装置向U形管道中喷射活性炭。本实用新型从烟道结构上予以改进,从根本上杜绝了此处容易积灰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干法脱酸和活性炭脱除重金属和二噁英的反应时间,提高了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噁英的脱除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工艺中的防积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脱酸反应塔出口至布袋除尘器的管路防积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后端烟气净化工艺方案通常为“SNCR脱硝+脱酸反应塔+干法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的组合方案。脱酸反应塔至布袋除尘器之间布置有水平烟道,用以提供干法脱酸和活性炭脱除重金属和二噁英的反应通道。在许多项目的运行过程中,这段水平烟道处积灰严重,有的项目甚至需要频繁清理,目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针对这段水平烟道的清灰问题,通常解决方案是在水平烟道上开一个或多个检修门,运行人员通过此门将压缩空气通入烟道内进行吹灰,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打开此门后,由于烟道内存在较大的负压,在线清灰很难操作,只能停炉进行离线清灰;烟道内光线昏暗,不易观察积灰的具体位置,难以一次性清理干净;清灰时飞灰飞扬,作业环境较恶劣;增加了检修维护的成本,停炉一次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防积灰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积灰装置包括U形管道和第一弯折管道,
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一端与所述U形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另一端伸入第一烟气净化设备中,烟气从所述第一烟气净化设备进入所述U形管道,
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侧壁与脱酸剂喷射装置和活性炭喷射装置连接,所述脱酸剂喷射装置向所述防积灰装置中喷射脱酸剂,所述活性炭喷射装置向所述U形管道中喷射活性炭。
在一个示例中,还包括第二弯折管道,所述第二弯折管道的一端与所述U形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管道的另一端伸入第二烟气净化设备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所述U形管道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弯折管道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所述U形管道的所在平面平行。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管道与所述第一端可旋转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弯折管道与所述第二端可旋转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所述U形管道的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二弯折管道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所述U形管道的所在平面垂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U形管道的开口向上设置,所述U形管道的底部包括向下开口的灰斗。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烟气净化设备包括脱酸反应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脱酸反应设备包括脱酸反应塔,所述第一弯折管道与所述脱酸反应塔的底部椎体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管道包括紧邻所述U形管道的弧形段。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弧形段的外侧壁上。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伴热,所述电伴热设置在所述弧形段的朝向下方一侧的外侧壁上。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弧形段的侧壁设置有干法喷射口和活性炭喷射口。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弧形段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位于所述干法喷射口和所述活性炭喷射口的沿烟气流动方向的后面。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烟气净化设备包括布袋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烟气净化中的防积灰装置,防积灰装置包括U形管道、第一弯折管道和第二弯折管道,第一弯折管道的一端与U形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一烟气净化设备中,第二弯折管道的一端与U形管道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二烟气净化设备中,第一弯折管道的侧壁与脱酸剂喷射装置和活性炭喷射装置连接,脱酸剂喷射装置向防积灰装置中喷射脱酸剂,活性炭喷射装置向U形管道中喷射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从烟道结构上予以改进,从根本上杜绝了此处容易积灰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干法脱酸和活性炭脱除重金属和二噁英的反应时间,提高了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噁英的脱除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反应塔出口防积灰装置(一端与脱酸反应塔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布袋除尘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防积灰装置的弧形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的反应塔出口防积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的反应塔出口防积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方法步骤和/或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烟气净化中的防积灰装置,防积灰装置包括U形管道、第一弯折管道和第二弯折管道,第一弯折管道的一端与U形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一烟气净化设备中,第二弯折管道的一端与U形管道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二烟气净化设备中,第一弯折管道的侧壁与脱酸剂喷射装置和活性炭喷射装置连接,脱酸剂喷射装置向防积灰装置中喷射脱酸剂,活性炭喷射装置向U形管道中喷射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从烟道结构上予以改进,从根本上杜绝了此处容易积灰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干法脱酸和活性炭脱除重金属和二噁英的反应时间,提高了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噁英的脱除效率。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100。防积灰装置100包括U形管道110、第一弯折管道120和第二弯折管道130。图中的箭头表示烟气的流动方向。
第一弯折管道120的一端与U形管道110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一烟气净化设备a中,第二弯折管道130的一端与U形管道110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二烟气净化设备b中。
第一弯折管道120的侧壁与脱酸剂喷射装置和活性炭喷射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脱酸剂喷射装置向防积灰装置100中喷射脱酸剂,活性炭喷射装置向U形管道110中喷射活性炭。在一个示例中,脱酸剂喷射装置包括干法脱酸剂喷射装置,干法脱酸剂喷射装置向防积灰装置100中喷射干法脱酸剂,同时,活性炭喷射装置向U形管道110中喷射活性炭。
在一个示例中,弧形段121的侧壁设置有干法喷射口1212和活性炭喷射口1213。脱酸剂喷射装置和活性炭喷射装置通过干法喷射口1212和活性炭喷射口1213向弧形段121内部喷射干法脱酸剂和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从烟道结构上予以改进,从根本上杜绝了此处容易积灰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干法脱酸和活性炭脱除重金属和二噁英的反应时间,提高了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噁英的脱除效率。
U形管道110包括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以及连接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的中间部113。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相互平行,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管道111的末端为第一端,第二管道112的末端为第二端。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弯折管道120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U形管道110的所在平面平行,第二弯折管道130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U形管道110的所在平面平行,即,第一弯折管道120、第二弯折管道130和与U形管道110在同一平面内。上述示例中提到的U形管道110的所在平面为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共同所在的平面。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烟气净化设备a包括脱酸反应设备。在一个示例中,脱酸反应设备包括脱酸反应塔,第一弯折管道120与脱酸反应塔的底部椎体连接。在一个示例中,第二烟气净化设备b包括布袋除尘器。烟气由脱酸反应塔上方进入塔内,经过U型管道,进入布袋除尘器。在一个示例中,U型烟道的进口段(第一弯折管道120)伸入脱酸反应塔的椎体部分一小段距离。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弯折管道120的开口方向倾斜向下,也即,第一弯折管道120的末端朝向斜下方开口。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弯折管道120包括紧邻U形管道110的弧形段121。弧形段烟道倾斜角应设置的比较大,这样更不利于飞灰在此处沉积。在一个示例中,弧形段烟道倾斜角大于90度。在一个示例中,弧形段烟道倾斜角大于120度。
在一个示例中,弧形段1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1211。在一个示例中,加热装置1211包括设置在弧形段121下方的外侧壁上的电伴热。布置电伴热可以防止高湿度的烟气在此处板结。
在一个示例中,弧形段121的侧壁的侧面上设置有检修门1214,检修门1214位于干法喷射口1212和活性炭喷射口1213的沿烟气流动方向的后面。检修门1214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烟道内部情况。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晓,加热装置1211、干法喷射口1212和活性炭喷射口1213以及检修门1214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折管道120的除弧形段121之外的位置。当然,也可以位于U形管道110的除第一弯折管道120之外的位置。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晓,还可将第二弯折管道130替换为平直的管道,平直的管道从第二烟气净化设备b的顶部直接伸入其中。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烟气净化防积灰装置200。防积灰装置200包括U形管道210、第一弯折管道220和第二弯折管道230。图中的箭头表示烟气的流动方向。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U形管道210的U形开口向上设置,U形管道210的中间部为向下开口的灰斗240。烟气从U形管道210上方的一端的开口进入U形管道210内,从烟气从U形管道210上方的另一端的开口离开U形管道210。烟气中的灰尘在灰斗240沉积、收集和排出。
在一个示例中,灰斗240与U形管道210的连接方式可选择可拆卸连接,这样,当灰斗240内的积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将灰斗240拆下、对灰斗240进行清洗的方式来实现积灰的清除,或通过更换灰斗240方式来避免防积灰装置200的积灰,避免了脱酸反应设备后的管路积灰情况的出现。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烟气净化防积灰装置300。防积灰装置300包括U形管道310、第一弯折管道320和第二弯折管道330。图中的箭头表示烟气的流动方向。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弯折管道320、第二弯折管道330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U形管道310的所在平面垂直。这样的设计是通过将第一弯折管道320与第一端设计为可旋转连接和/或第二弯折管道330与第二端设计为可旋转连接来实现的,具体的,具体的,可将U型烟道水平旋转90度来实现第一弯折管道320、第二弯折管道330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U形管道310的所在平面垂直,该方案的设计进一步减小反应塔到除尘器之间的距离,更适合主厂房面积较小的项目。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弯折管道320与第一端通过法兰连接,第二弯折管道330与第二端通过法兰连接。
当然,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弯折管道320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也可与U形管道310的所在平面平行,第二弯折管道330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也可与U形管道310的所在平面平行。第一弯折管道320、第二弯折管道330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U形管道310的所在平面垂直的方案只是一种较优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是:
1、反应塔和除尘器之间的烟道采用竖直的U型布置方式,杜绝了以前水平烟道容易积灰的问题。
2、U型布置方式进一步缩减了反应塔到除尘器的距离,从而减小了烟气净化系统的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目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的反应塔到布袋除尘器之间通常布置水平烟道,虽然设备阻力小,但飞灰在此处容易沉积,由于没有自动清灰的装置,通常要人工清灰,提高了检修成本。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进行改进,飞灰在直上直下的流动烟道内难以沉积,故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这里容易积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缩减了反应塔到除尘器的距离,设备布置更紧凑。
3、U型烟道具有更长的烟道长度,干法和活性炭在烟道内可以有更长的停留时间,因此酸性气体和重金属、二噁英的脱除效率也提高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烟气净化中的防积灰装置,防积灰装置包括U形管道、第一弯折管道和第二弯折管道,第一弯折管道的一端与U形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一烟气净化设备中,第二弯折管道的一端与U形管道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二烟气净化设备中,第一弯折管道的侧壁与干法脱酸剂喷射装置和活性炭喷射装置连接,干法脱酸剂喷射装置向防积灰装置中喷射脱酸剂,活性炭喷射装置向U形管道中喷射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从烟道结构上予以改进,从根本上杜绝了此处容易积灰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干法脱酸和活性炭脱除重金属和二噁英的反应时间,提高了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噁英的脱除效率。
本实用型的防积灰装置中的个别部件或构件的相似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积灰装置包括U形管道和第一弯折管道,
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一端与所述U形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另一端伸入第一烟气净化设备中,烟气从所述第一烟气净化设备进入所述U形管道,
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侧壁与脱酸剂喷射装置和活性炭喷射装置连接,所述脱酸剂喷射装置向所述防积灰装置中喷射脱酸剂,所述活性炭喷射装置向所述U形管道中喷射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弯折管道,所述第二弯折管道的一端与所述U形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管道的另一端伸入第二烟气净化设备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所述U形管道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弯折管道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所述U形管道的所在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管道与所述第一端可旋转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弯折管道与所述第二端可旋转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管道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所述U形管道的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二弯折管道的末端的开口方向与所述U形管道的所在平面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道的开口向上设置,所述U形管道的底部包括向下开口的灰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气净化设备包括脱酸反应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反应设备包括脱酸反应塔,所述第一弯折管道与所述脱酸反应塔的底部椎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管道包括紧邻所述U形管道的弧形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弧形段的外侧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伴热,所述电伴热设置在所述弧形段的朝向下方一侧的外侧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的侧壁设置有干法喷射口和活性炭喷射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位于所述干法喷射口和所述活性炭喷射口的沿烟气流动方向的后面。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烟气净化设备包括布袋除尘器。
CN201920167624.0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 Active CN209952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7624.0U CN209952534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7624.0U CN209952534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2534U true CN209952534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6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7624.0U Active CN209952534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2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1173A (zh) 一种转炉煤气干法袋式净化回收工艺及系统
CN108889480B (zh) 一种可溶性颗粒物喷射装置及清洁方法
CN108800174A (zh) 新型低低温省煤器的清灰装置及方法
CN209246059U (zh) 自清洁型省煤器
CN209952534U (zh)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防积灰装置
JP2010264401A (ja) 排煙脱硝装置
CN210385321U (zh) 一种工业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CN219539931U (zh) 一种利用金属滤袋除尘实现烟气干法脱硫的装置
CN201046376Y (zh) 一种烟气除尘装置
CN208536019U (zh) 新型低低温省煤器的清灰装置
CN214551913U (zh) 烟气焦油捕集装置
CN211963411U (zh) 一种新型袋式除尘器
CN209901886U (zh) 一种焦炉煤气管道清理装置
CN208893964U (zh) 一种垃圾燃烧废料处理系统
CN209848672U (zh) 一种电厂用烟气净化装置
CN209792557U (zh) 一种侧吸式连铸机切割排烟系统
CN112933905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石墨化尾气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2774619Y (zh) 煤烟除尘脱硫系统
CN202511303U (zh) 湿法脱硫后烟囱出口防烟气液滴携带装置
CN217594167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入口烟道清灰装置
CN210861155U (zh) 一种低低温省煤器的吹扫装置
CN218485547U (zh) 一种湿式复合脱水净化器
CN201586566U (zh) 静电除尘器
CN214501213U (zh) 烧结点火炉烧嘴装置
CN213557631U (zh) 一种破碎机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