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5278U - 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 - Google Patents

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5278U
CN209905278U CN201920195035.3U CN201920195035U CN209905278U CN 209905278 U CN209905278 U CN 209905278U CN 201920195035 U CN201920195035 U CN 201920195035U CN 209905278 U CN209905278 U CN 209905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dhesive tape
driving
gummed paper
lamin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950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思平
邹俊
黄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a Q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a Q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a Q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a Qi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950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5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5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5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包括:机架;剥料机构,剥料机构用于分离贴设于胶带的胶纸;收放料机构,包括支撑板、若干个送料部、若干个收料部和若干个夹紧部,支撑板设于机架上,送料部和收料部设于支撑板上,且送料部位于收料部的上方;贴合机构,包括若干个贴合部、第一相机模块和驱动贴合部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相机模块用于识别待加工产品需要粘贴胶纸的位置识别点,贴合部从剥料机构获取胶纸后,并且将胶纸粘贴到待加工产品的位置识别点;夹具板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驱动第一支撑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胶纸贴合方式存在耗时长、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缺点。

Description

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纸贴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
背景技术
对于某些电子元件物料,需要在其表面贴附胶纸,目前,现有的胶纸贴附多采用人工作业贴附和龙门移动两种方式,人工作业贴附方式将板件产品放置到治具上,在治具上画有标线表示胶纸贴附的位置,人工按照表现进行胶纸贴附,由于人工贴附仅能用肉眼辨识位置,长时间工作容易造成操作人员视觉疲劳,而且肉眼辨识精度不高,贴附偏差大;龙门移动方式具有设备晃动大、精度和速度偏低、效率偏低和载具交换时间长的缺点;因此,现有的胶纸贴合方式存在耗时长、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胶纸贴合方式存在耗时长、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包括:
机架;
剥料机构,所述剥料机构用于分离贴设于所述胶带的胶纸;
收放料机构,包括支撑板、若干个送料部、若干个收料部和若干个夹紧部,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送料部和所述收料部设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送料部位于所述收料部的上方,所述剥料机构设于所述夹紧部的顶部,所述送料部用于将贴有胶纸的胶带拉出至所述剥料机构,空胶带从所述夹紧部输送至所述收料部;
贴合机构,包括若干个贴合部、第一相机模块和驱动所述贴合部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相机模块用于识别待加工产品需要粘贴胶纸的位置识别点,所述贴合部从所述剥料机构获取所述胶纸后,并且将所述胶纸粘贴到所述待加工产品的所述位置识别点;
夹具板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设于所述贴合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产品。
可选的,所述送料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收料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夹紧部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夹紧部包括第一压紧轮、第二压紧轮和驱动所述第二压紧轮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压紧轮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于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压紧轮位于所述第二压紧轮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连接有四个导向滚筒,两个所述导向滚筒和另外两个所述导向滚筒对称设置于所述夹紧部相对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剥料机构包括两个剥料组件,所述剥料组件包括剥料块和胶纸感应部件,所述剥料块靠近所述胶纸感应部件的一端具有斜度,所述胶纸感应部件包括第二支撑架和与所述贴合机构电连接的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且所述光纤传感器的顶端与所述剥料块的顶端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贴合机构包括两个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包括吸取装置、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吸取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吸取装置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一滑动装置连接。
可选的,所述吸取装置包括联轴器、轴承座、吸片和气接头,所述转轴的底端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轴承座设于所述联轴器的底端,所述吸片设置于所述轴承座的底部,所述气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吸片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连接有用于识别所述胶纸粘贴到所述吸片的位置识别点的第二相机模块,所述第二相机模块与所述贴合机构和所述夹具板输送机构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三滑动装置,所述第三滑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和传动带,所述第一电动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侧板,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板的底部之间具有空隙。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和丝杆,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板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板通过第四滑动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贴有胶纸的胶带的两端分别设置于送料部和收料部,当送料部和收料部在滚动时,贴有胶纸的胶带依次从送料部、剥料机构、夹紧部回收至收料部,贴有胶纸的胶带在经过剥料机构,胶纸剥离至剥料机构,接着在第一支撑架上放置多个待加工产品,贴合部吸取放置在剥料机构中的已经剥离完成的胶纸,第一相机模块扫描识别待加工产品中需要粘贴胶纸的位置,在贴合部对待加工产品贴合的过程中,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支撑架移动,从而使得贴合部能对待加工产品需要贴合的位置进行胶纸的贴合,待其中一块加工产品贴合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支撑架移动至起始位置处,接着加工者可继续放入另一待加工产品,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的表面全部与待加工产品接触,进而完成待加工产品的胶纸贴合的整个加工;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能大大提高胶纸贴合的效率,降低操作人员贴标错误率,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的自动化,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普通标签、SMT行业标签、背胶、胶纸、屏蔽盖、蓝膜及柔性板补强的贴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剥料机构和收放料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剥料机构和收放料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贴合机构、第二相机模块和夹具板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贴合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板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板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剥料机构;21、剥料块;22、胶纸感应部件;221、第二支撑架;222、光纤传感器;3、收放料机构;31、支撑板;32、送料部;321、送料部;322、送料传动轴;33、收料部;331、收料滚轮;332、收料传动轴;333、第四电动机;34、夹紧部;341、第一压紧轮;342、第二压紧轮;343、第三驱动装置;35、导向滚筒;36、第三电动机;37、第二传动带;4、贴合机构;41、贴合部;411、吸取装置;4111、联轴器;4112、轴承座;4113、吸片;4114、气接头;42、第一相机模块;43、第一滑动装置;5、第二相机模块;6、夹具板输送机构;61、第一支撑架;62、第二驱动装置;621、第二电动机;622、丝杆;63、第三滑动装置;631、第一电动机;632、第一传动轮;633、第二传动轮;634、第三传动轮;635、第一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包括:
机架1;
剥料机构2,剥料机构2用于分离贴设于胶带的胶纸;
收放料机构3,包括支撑板31、若干个送料部32、若干个收料部33和若干个夹紧部34,支撑板31设于机架1上,送料部32和收料部33设于支撑板31上,且送料部32位于收料部33的上方,剥料机构2设于夹紧部34的顶部,送料部32用于将贴有胶纸的胶带拉出至剥料机构2,空胶带从夹紧部34输送至收料部33;
贴合机构4,包括若干个贴合部41、第一相机模块42和驱动贴合部41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相机模块42用于识别待加工产品需要粘贴胶纸的位置识别点,贴合部41从剥料机构2获取胶纸后,并且将胶纸粘贴到待加工产品的位置识别点;
夹具板输送机构6,包括第一支撑架61和驱动第一支撑架61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2,第一支撑架61设于贴合机构4的下方,第一支撑架61用于支撑待加工产品。
基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贴有胶纸的胶带的两端分别设置于送料部32和收料部33,当送料部32和收料部33在滚动时,贴有胶纸的胶带依次从送料部32、剥料机构2、夹紧部34回收至收料部33,贴有胶纸的胶带在经过剥料机构2,胶纸剥离至剥料机构2,接着在第一支撑架61上放置多个待加工产品,贴合部41吸取放置在剥料机构2中的已经剥离完成的胶纸,第一相机模块42扫描识别待加工产品中需要粘贴胶纸的位置,在贴合部41对待加工产品贴合的过程中,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支撑架61移动,从而使得贴合部41能对待加工产品需要贴合的位置进行胶纸的贴合,待其中一块加工产品贴合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支撑架61移动至起始位置处,接着加工者可继续放入另一待加工产品,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61的表面全部与待加工产品接触,进而完成待加工产品的胶纸贴合的整个加工;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能大大提高胶纸贴合的效率,降低操作人员贴标错误率,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的自动化,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普通标签、SMT行业标签、背胶、胶纸、屏蔽盖、蓝膜及柔性板补强的贴附。
为了提高胶纸贴合的效率,送料部32的数量为两个,收料部33的数量为两个,夹紧部34的数量为两个。具体的,每个送料部32位于对应的收料部33的上方,胶带依次经过送料部32、夹紧部34和收料部33,从而完成胶带的循环工作。
为了使得在胶片剥离时,胶带始终能保持张紧的状态,夹紧部34包括第一压紧轮341、第二压紧轮342和驱动第二压紧轮342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343,第一压紧轮341和第三驱动装置343设于第一支撑架61上,第一压紧轮341位于第二压紧轮342的上方。具体的,第一支撑架61的侧面连接有第三电动机36、第二传动带37和两个传动轮,两个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37传动连接,一个传动轮与第三电动机36的输出轴连接,另外一个传动轮与第一压紧轮341连接,因此,第三电动机36的旋转可带动第一压紧轮341的旋转,且第三驱动装置343驱动第二压紧轮342向上升,第一压紧轮341和第二压紧轮342将胶带压紧;
第三驱动装置343为气缸,气缸具有良好的动力输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两个夹紧部34,两个第一压紧轮341之间通过辊筒连接,从而使得两个夹紧部34能同时工作。
为了便于胶带的拉出,送料部32包括送料传动轴322和两个送料滚轮321,送料传动轴322设于两个送料滚轮321之间,收料部33包括收料传动轴332、第四电动机333、两个收料滚轮331和两个传动轮,收料传动轴332设于两个收料滚轮331之间,一个传动轮与第四电动机333的输出轴连接,另外一个传动轮与其中一个收料滚轮331连接,从而第四电动机333的输出轴的转动能带动两个收料滚轮331的转动,进而能带动胶带的拉出。
为了进一步便于收放料机构3对胶带的拉动,支撑板31连接有四个导向滚筒35,两个导向滚筒35和另外两个导向滚筒35对称设置于夹紧部34相对的两侧。具体的,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拉动两个胶带,位于夹紧部34同一侧的两个导向滚筒35能分别对不同的胶带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胶带在经过导向滚筒35时,能与机架1的顶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为了便于剥料机构2对胶纸的剥离,剥料机构2包括两个剥料组件,剥料组件包括剥料块21和胶纸感应部件22,剥料块21靠近胶纸感应部件22的一端具有斜度,胶纸感应部件22包括第二支撑架221和与贴合机构4电连接的光纤传感器222,光纤传感器222设于第二支撑架221,且光纤传感器222的顶端与剥料块21的顶端连接;
第二支撑架221与第一支撑架6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导向滚筒35和夹紧部34位于剥料块21的下部,胶带从剥料块21具有斜度的一端进入至导向滚筒35和夹紧部34中,由于剥料块21的一侧具有斜度,胶带在经过具有斜度的一端时,胶纸从胶带中分离出去,从胶带分离的胶纸脱落至光纤传感器222,光纤传感器222感应到胶纸后,光纤传感器222发出信号至贴合机构4,贴合机构4对位于光纤传感器222的胶纸进行贴合,从而便于待加工产品的胶纸贴合。
为了便于贴合机构4对胶纸的吸合,贴合机构4包括两个贴合部41,贴合部41包括吸取装置411、转轴412、驱动转轴412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413和驱动吸取装置411上下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414,吸取装置411与转轴412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与第四驱动装置413之间通过第一滑动装置43连接。具体的,第四驱动装置413能带动转轴412转动,进而能带动吸取装置411转动,从而使得吸取装置411能高效稳定地完成贴装工作;
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滑动装置43的驱动作用下,吸取装置411能在夹具板输送机构6和光纤传感器222之间进行滑动;
第四驱动装置413和第五驱动装置414均为电动机,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输出。
为了便于吸取装置411对胶纸的吸取,吸取装置411包括联轴器4111、轴承座4112、吸片4113和气接头4114,转轴412的底端与旋转轴412芯连接,轴承座4112套设于旋转轴412芯的外壁,吸片4113设置于轴承座4112的底部,气接头4114的输出端与吸片4113连接。具体的,联轴器4111能带动吸片4113做旋转运动,从而便于吸片4113对胶纸的吸合;气接头4114能为吸片4113提供气压,从而吸片4113能吸取胶纸。
为了便于贴合机构4将胶纸贴合至待加工物件,支撑板31的侧面连接有用于识别胶纸粘贴到吸片4113的位置识别点的第二相机模块5,第二相机模块5与贴合机构4和夹具板输送机构6电连接。具体的,第二相机模块5识别胶纸粘贴到吸片4113的位置识别点后,第二相机模块5将信号发送至贴合机构4和夹具板输送机构6,从而调整待加工物件的待贴合位置相对于贴合机构4的位置。
为了便于贴合机构4对设置于待加工物件表面的全部贴合点进行胶纸的贴合,第二驱动装置62包括第二电动机621和丝杆622,第二电动机621的输出轴与丝杆622连接,丝杆622与第一支撑架61的底板通过连接块连接,第一支撑架61的底板通过第四滑动装置与机架1连接。具体的,丝杆622的转动带动连接块的滑动,且丝杆622的正转和反转能带动连接块相对于机架1的前后运动;
第四滑动装置包括第四滑轨和第四滑块,第四滑块固定设于机架1,第四滑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支撑架和机架1连接,第四滑动装置对第一支撑架61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为了便于贴合完成的加工物件的卸料,第一支撑架61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三滑动装置63,第三滑动装置63包括第一电动机631、第一传动轮632、第二传动轮633、第三传动轮634和第一传动带635,第一电动机631安装于第一支撑架61的侧板,第一电动机631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632连接,第一传动轮632、第二传动轮633和第三传动轮634通过第一传动带635传动连接,第一传动带635与第一支撑架61的顶板的底部之间具有空隙。具体的,加工物件放置于第一传动带635和第一支撑架61之间,从而使得加工物件稳定地放置于第一支撑架61上;
当贴合机构4对加工物件贴合完成后,且在第二驱动装置62的驱动下,第一支撑架61从机架1的第一端移动至第二端,完成贴合的加工物件在第三滑动装置63的驱动下,加工物件从第一支撑架61中分离出去,接着第二驱动装置62带动第一支撑架61返回至第一端,加工者可放入心的待加工物件至第一支撑架61,从而实现对待加工物件的循环加工。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贴有胶纸的胶带的两端分别设置于送料部32和收料部33,当送料部32和收料部33在滚动时,贴有胶纸的胶带依次从送料部32、剥料机构2、夹紧部34回收至收料部33,贴有胶纸的胶带在经过剥料机构2,胶纸剥离至剥料机构2,接着在第一支撑架61上放置多个待加工产品,贴合部41吸取放置在剥料机构2中的已经剥离完成的胶纸,第一相机模块42扫描识别待加工产品中需要粘贴胶纸的位置,在贴合部41对待加工产品贴合的过程中,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支撑架61移动,从而使得贴合部41能对待加工产品需要贴合的位置进行胶纸的贴合,待其中一块加工产品贴合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支撑架61移动至起始位置处,接着加工者可继续放入另一待加工产品,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61的表面全部与待加工产品接触,进而完成待加工产品的胶纸贴合的整个加工;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能大大提高胶纸贴合的效率,降低操作人员贴标错误率,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的自动化,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普通标签、SMT行业标签、背胶、胶纸、屏蔽盖、蓝膜及柔性板补强的贴附。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剥料机构,所述剥料机构用于分离贴设于胶带的胶纸;
收放料机构,包括支撑板、若干个送料部、若干个收料部和若干个夹紧部,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送料部和所述收料部设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送料部位于所述收料部的上方,所述剥料机构设于所述夹紧部的顶部,所述送料部用于将贴有胶纸的胶带拉出至所述剥料机构,空胶带从所述夹紧部输送至所述收料部;
贴合机构,包括若干个贴合部、第一相机模块和驱动所述贴合部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相机模块用于识别待加工产品需要粘贴胶纸的位置识别点,所述贴合部从所述剥料机构获取所述胶纸后,并且将所述胶纸粘贴到所述待加工产品的所述位置识别点;
夹具板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设于所述贴合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收料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夹紧部的数量为两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包括第一压紧轮、第二压紧轮和驱动所述第二压紧轮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压紧轮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于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压紧轮位于所述第二压紧轮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连接有四个导向滚筒,两个所述导向滚筒和另外两个所述导向滚筒对称设置于所述夹紧部相对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料机构包括两个剥料组件,所述剥料组件包括剥料块和胶纸感应部件,所述剥料块靠近所述胶纸感应部件的一端具有斜度,所述胶纸感应部件包括第二支撑架和与所述贴合机构电连接的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且所述光纤传感器的顶端与所述剥料块的顶端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包括两个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包括吸取装置、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吸取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吸取装置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一滑动装置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装置包括联轴器、轴承座、吸片和气接头,所述转轴的底端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轴承座套设于所述联轴器的底端,所述吸片设置于所述轴承座的底部,所述气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吸片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连接有用于识别所述胶纸粘贴到所述吸片的位置识别点的第二相机模块,所述第二相机模块与所述贴合机构和所述夹具板输送机构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三滑动装置,所述第三滑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和传动带,所述第一电动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侧板,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板的底部之间具有空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和丝杆,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板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板通过第四滑动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
CN201920195035.3U 2019-02-13 2019-02-13 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 Active CN209905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5035.3U CN209905278U (zh) 2019-02-13 2019-02-13 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5035.3U CN209905278U (zh) 2019-02-13 2019-02-13 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5278U true CN209905278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95035.3U Active CN209905278U (zh) 2019-02-13 2019-02-13 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5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5244B (zh) Acf附着装置和acf附着方法
CN211128456U (zh) 一种fpc覆膜机
CN108761866B (zh) 一种背光源组装设备
CN115008766A (zh) 键盘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
CN108449875B (zh) 自动贴胶机
CN113562279A (zh) 一种全自动撕膜机
CN108773085B (zh) 一种背光源胶条贴合机
CN113415465B (zh) 一种绝缘膜贴合机
CN209905278U (zh) 在线式全自动胶纸贴合机
CN110539340A (zh) 一种smt料带剪切装置及剪切贴标方法
CN111498578B (zh) 一种薄料贴双面胶机及薄料贴双面胶方法
CN107117345B (zh) 自动贴背胶和保护膜装置及方法
CN111453521A (zh) 一种双面胶剥片机
CN216995259U (zh) 一种用于pcb板的撕膜贴胶装置
CN113012970B (zh) 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
CN107732309B (zh) 一种贴胶纸设备
CN214767112U (zh) 一种适用于oca贴合机的撕膜清洗设备
CN211365249U (zh) 一种便于精确固定的电子芯片贴合装置
CN210634887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自动贴标机
CN114803038A (zh) 一种pcb板智能贴按键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1467466U (zh) 相机防水膜贴附和撕膜装置
CN210940453U (zh) 自动贴片装置
CN208820004U (zh) 一种手机电池贴易拉胶设备
CN210311258U (zh) 一种用于百叶轮的揭标机
CN210175329U (zh) 一种自裁型供胶纸飞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