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4691U - 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4691U
CN209904691U CN201920448162.XU CN201920448162U CN209904691U CN 209904691 U CN209904691 U CN 209904691U CN 201920448162 U CN201920448162 U CN 201920448162U CN 209904691 U CN209904691 U CN 209904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door
door
opening
access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481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映彪
廖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ongda Aut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ongda Aut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ongda Aut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ongda Aut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481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4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4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4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车用内饰顶结构,包括:框体,用于安装电气附件,框体设有检修口;检修门,检修门与框体活动连接、并与检修口启闭配合,当检修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电气附件能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及开门驱动件,开门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框体连接,开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检修门连接。汽车,包括如上的车用内饰顶结构。上述的内饰顶结构及汽车中,当检修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电气附件能够通过检修口暴露出来,在上述的内饰顶结构中,当需要对电气附件进行检修时,开门驱动件提供驱动力使得检修门打开,且开门驱动件还对检修门提供支撑作用,使检修门保持开启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对设置在框体上的电气附件进行检修。

Description

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内饰顶结构是客车内部重要的造型装饰部件和功能部件,其具有安装电气附件以及遮蔽电气附件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内饰顶结构中,电气附件安装好后普遍存在着检修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能够方便安装在内饰顶结构中的电气附件的检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内饰顶结构,包括:框体,用于安装电气附件,所述框体设有检修口;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框体活动连接、并与所述检修口启闭配合,当所述检修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电气附件能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及开门驱动件,所述开门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开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检修门连接。
上述的内饰顶结构中,电气附件用于安装在框体的内侧,当检修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电气附件能够通过检修口暴露出来,在上述的内饰顶结构中,当需要对电气附件进行检修时,开门驱动件提供驱动力使得检修门打开,且开门驱动件还对检修门提供支撑作用,使检修门保持开启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对设置在框体上的电气附件进行检修。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安装板设有朝所述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延伸的凸边,所述开门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凸边连接,所述开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检修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门驱动件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固定端与所述凸边连接,所述气弹簧的驱动端与所述检修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检修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框体转动连接,且当所述检修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框体连接的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的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还与所述检修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固定配合,所述检修门包括靠近所述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的装配面,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装配面固定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装配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及所述第二装配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检修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及所述第四连接部配合形成与所述框体避让配合的避让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还包括具有开口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框体连接,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检修口相对,所述检修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开口启闭配合。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
上述的汽车中,电气附件用于安装在框体的内侧,当检修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电气附件能够通过检修口暴露出来,在上述的内饰顶结构中,当需要对电气附件进行检修时,开门驱动件提供驱动力使得检修门打开,且开门驱动件还对检修门提供支撑作用,使检修门保持开启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对设置在框体上的电气附件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的检修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示的车用内饰顶结构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的检修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的检修门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图4所示的车用内饰顶结构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的检修门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1、内侧,12、外侧,100、框体,110、检修口,120、安装孔,200、检修门,210、装配面,220、锁具安装孔,300、开门驱动件,400、连接组件,410、第一固定件,420、连接件,421、第一连接部,422、第二连接部,423、第三连接部,424、第四连接部,430、第二固定件,440、转轴,500、安装板,510、凸边,52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图3、图4、图6所示,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内饰顶结构,包括:框体100,用于安装电气附件,框体100设有检修口110;检修门200,检修门200与框体100活动连接、并与检修口110启闭配合,当检修门200处于开启状态时,电气附件能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及开门驱动件300,开门驱动件300的固定端与框体100连接,开门驱动件300的驱动端与检修门200连接。
上述的内饰顶结构中,框体100为车用内饰顶结构的主体,装车时,其用于与车身骨架固定连接,且框体100的内侧开设有安装孔120,用于安装电气附件,当检修门200处于开启状态时,电气附件能够通过检修口110暴露出来,在上述的内饰顶结构中,当需要对电气附件进行检修时,开门驱动件300提供驱动力使得检修门200打开,且开门驱动件300还对检修门200提供支撑作用,使检修门200保持开启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对设置在框体100上的电气附件进行检修。
如图3所示,具体地,检修门200的形状与检修口110的形状匹配,当检修门200处于关闭状态时,检修门200与检修口110的内壁之间的缝隙均匀且细窄,能够对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11的电气附件和其它结构起到良好的遮蔽作用。
如图1、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用内饰顶结构还包括安装板500,安装板500与框体100连接,安装板500设有朝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11延伸的凸边510,开门驱动件300的固定端与凸边510连接,开门驱动件300的驱动端与检修门200连接。如此,当检修门200处于关闭状态时,开门驱动件300位于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11,在外侧12观测不到开门驱动件300,整个车用内饰顶结构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
具体地,安装板500焊接在框体100的内侧,安装板500开设有与检修口110相对的开口520,且开口520的大小与检修口110的大小一致。检修门200与开口520上侧的安装板500的转动连接,开门驱动件300具备伸缩功能,当开门驱动件300伸长后,开门驱动件300能够带动检修门200转动,从而使得检修门200被打开。
可选地,开门驱动件300可以是气弹簧、气缸或普通弹簧,当检修门200处于关闭状态时,开门驱动件300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打开检修门200时,开门驱动件300伸长,驱动检修门200转动,从而使得检修门200被打开。
如图1、图6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开门驱动件300为气弹簧,凸边510从开口520的侧边向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11延伸,气弹簧的固定端与凸边510连接,气弹簧的驱动端与检修门200连接。检修门200设有锁具安装孔220,锁具安装孔220用于安装锁具,锁具可将检修门200锁紧在框体100上,当安装在检修门200上的锁具被打开后,气弹簧能够自动伸长,从而带动检修门200转动,从而使得检修门200被打开。
更具体地,气弹簧的下端与凸边51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气弹簧的上端与检修门20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气弹簧伸长时,气弹簧在检修门200的约束下朝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外侧12转动,带动检修门200打开。
如图1、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用内饰顶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400,检修门200通过连接组件400与框体100转动连接,且当检修门200处于关闭状态时,连接组件400位于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11。如此,当检修门200处于关闭状态时,连接组件400位于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11,在外侧12观测不到连接组件400,整个车用内饰顶结构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
如图2、图5所示,进一步地,连接组件400包括与框体100连接的第一固定件410、与第一固定件410转动连接的连接件420、及与连接件420连接的第二固定件430,第二固定件430还与检修门200连接。第一固定件410固定在框体100上,第二固定件430固定在检修门200上,且由于连接件420与第一固定件410转动连接,当开门驱动件300伸长后顶推检修门200的时候,能够带动连接件420绕第一固定件410转动,从而使得检修门200打开。
具体地,第一固定件410与框体100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配合,检修门200包括靠近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11的装配面210,第二固定件430与检修门200的装配面210通过螺栓固定配合。如此,当检修门200处于关闭状态时,整个连接组件400位于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11,在外侧12观测不到连接组件400,整个车用内饰顶结构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
更进一步地,连接组件400还包括转轴440,第一固定件410设有第一装配孔,连接件420设有与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装配孔,转轴440穿设于第一装配孔及第二装配孔中。如此,可以实现连接件420与第一固定件410的转动连接。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420包括与第一固定件410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21、与第一连接部4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22、与第二连接部422连接的第三连接部423、及与第三连接部423连接的第四连接部424,第四连接部424与检修门200连接,第一连接部421、第二连接部422、第三连接部423及第四连接部424配合形成与框体100避让配合的避让结构。如此,在检修门200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连接件420都不会与框体100发生接触,从而避免产生干涉,阻碍检修门200的启闭。
如图1、图2、图4、图5、图6所示,具体地,第一连接部421、第二连接部422、第三连接部423及第四连接部424均为板状,第一连接部421与第二连接部422呈直角设置,第二连接部422与第三连接部423呈直角设置,且第三连接部423与第四连接部424呈直角设置,第一连接部421、第二连接部422、第三连接部423及第四连接部424配合形成类似于框状的结构,检修门200在转动的时候,连接件420绕框体100转动,且连接件420与框体100之间不发生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修门200通过连接组件400与安装板500转动连接、并与开口520启闭配合。如此,连接组件400可通过安装板500实现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中的框体100、安装板500及检修门200均可以采用铝合金板制造,铝合金板具有强度好、阻燃环保、生产周期短及修改成本低等优点。
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
上述的汽车中,框体100为车用内饰顶结构的主体,装车时,其用于与车身骨架固定连接,且框体100的内侧开设有安装孔120,用于安装电气附件,当检修门200处于开启状态时,电气附件能够通过检修口110暴露出来,在上述的内饰顶结构中,当需要对电气附件进行检修时,开门驱动件300提供驱动力使得检修门200打开,且开门驱动件300还对检修门200提供支撑作用,使检修门200保持开启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对设置在框体100上的电气附件进行检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用内饰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用于安装电气附件,所述框体设有检修口;
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框体活动连接、并与所述检修口启闭配合,当所述检修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电气附件能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及
开门驱动件,所述开门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开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检修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安装板设有朝所述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延伸的凸边,所述开门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凸边连接,所述开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检修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驱动件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固定端与所述凸边连接,所述气弹簧的驱动端与所述检修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检修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框体转动连接,且当所述检修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框体连接的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的连接件、及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还与所述检修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框体的内侧壁固定配合,所述检修门包括靠近所述车用内饰顶结构的内侧的装配面,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装配面固定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装配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及所述第二装配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检修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及所述第四连接部配合形成与所述框体避让配合的避让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开口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框体连接,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检修口相对,所述检修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开口启闭配合。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内饰顶结构。
CN201920448162.XU 2019-04-03 2019-04-03 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09904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8162.XU CN209904691U (zh) 2019-04-03 2019-04-03 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8162.XU CN209904691U (zh) 2019-04-03 2019-04-03 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4691U true CN209904691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48162.XU Active CN209904691U (zh) 2019-04-03 2019-04-03 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4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95659A (en) Automobile door modular assembly
JP2006036191A (ja) 自動車バック・ドア
US20030217436A1 (en) Decklid hinge for vehicle
KR101637805B1 (ko) 파워트렁크모듈
CN107627972B (zh) 机动车辆密封结构用柱密封护圈
CN209904691U (zh) 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
CN201736776U (zh) 汽车车门内夹条隐藏式安装结构
CN205239658U (zh) 双舱盖总成及汽车
JP3904214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CN21670917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储物盒
CN219565255U (zh) 车辆
CN210026991U (zh) 车辆顶盖用锁止装置及车辆
CN219754331U (zh) 盖部铰链结构以及收纳安装结构
CN214083793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固定座结构
CN101380884B (zh) 车辆用门的内侧把手组装体的安装结构
CN220096124U (zh) 一种汽车尾部结构
CN219733099U (zh) 车辆
CN214355561U (zh) 一种客车的充电结构
CN212289776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及其检修结构、矿用自卸车
CA1332620C (en) Automobile door module assembly
CN220465633U (zh) 一种翻转检修盖双层密封结构
CN215408009U (zh) 一种左前车门上铰链总成
CN211918335U (zh) 遮阳板固定座和车辆
CN218661570U (zh) 集成摄像头功能的后组合灯
CN211106949U (zh) 一种口盖总成及具有其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