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3099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3099U
CN219733099U CN202320557062.7U CN202320557062U CN219733099U CN 219733099 U CN219733099 U CN 219733099U CN 202320557062 U CN202320557062 U CN 202320557062U CN 219733099 U CN219733099 U CN 219733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ock
vehicle
door
bracket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70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宇
王大存
周文煜
闫亮
罗培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570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3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3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3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主体、车门以及门锁组件,车门可运动地设于车身主体;门锁组件包括门锁和锁扣,门锁设于车身主体,锁扣设于车门;其中,在门锁与锁扣配合时,车门被锁止在关闭状态;在门锁与锁扣脱离配合时,车门可运动至打开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锁设于车身主体,锁扣设于车门,以降低车门的重量,便于乘员较为轻松地打开或关闭车门;还可以使得门锁不再占用车门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门的厚度,进而可以降低整车的宽度。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汽车的门锁布置在车门,锁扣布置在车身主体上,门锁布置在车门会导致车门重量增加、厚度增加以及整车超宽等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门锁设于车身主体,锁扣设于车门,以降低车门的重量,便于乘员较为轻松地打开或关闭车门;还可以使得门锁不再占用车门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门的厚度,进而降低整车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主体;车门,所述车门可运动地设于所述车身主体;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门锁和锁扣,所述门锁设于所述车身主体,所述锁扣设于所述车门;其中,在所述门锁与所述锁扣配合时,所述车门被锁止在关闭状态;在所述门锁与所述锁扣脱离配合时,所述车门可运动至打开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锁设于车身主体,锁扣设于车门,以降低车门的重量,便于乘员较为轻松地打开或关闭车门;还可以使门锁不再占用车门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门的厚度,进而降低整车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身主体包括侧围板组件,所述侧围板组件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侧围板组件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门锁适于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至所述安装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侧围板组件包括侧围板和B柱,所述侧围板和所述B柱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腔,所述侧围板上形成有所述安装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外盖,所述外盖盖设在所述安装口,所述外盖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的第一避让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侧围板组件包括侧围板,所述安装口形成于所述侧围板,所述外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侧围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间隔排布的连接凸耳,所述外盖与所述连接凸耳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外盖与所述侧围板之间设有密封件,以密封所述外盖与侧围板之间的装配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门锁支架,所述门锁支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门锁安装于所述门锁支架,所述门锁支架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门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多个连接翻边,多个所述连接翻边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边沿间隔设置,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门锁的容纳空间,所述支架本体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的第二避让孔,所述门锁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连接翻边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门锁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通过多个第三紧固件相连,多个所述第三紧固件沿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周向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门锁安装至车身主体上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门锁安装至车身主体上的示意图,其中安装口上未盖设外盖;
图4是图1中侧围板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柱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外盖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门锁支架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门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门锁组件;1、门锁;11、第五连接孔;2、门锁支架;21、支架本体;211、第六连接孔;22、连接翻边;221、第三连接孔;23、第二避让孔;
20、车身主体;
3、侧围板组件;31、侧围板;311、连接凸耳;3111、第二连接孔;312、安装口;32、B柱;33、安装腔;331、第四连接孔;
4、外盖;41、第一避让孔;42、第一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参照图1-图3,车辆包括车身主体20、车门以及门锁组件10,车门可运动地设于车身主体20,车门可以相对车身主体20运动,以打开或关闭车门。门锁组件10包括门锁1和锁扣,门锁1设于车身主体20,锁扣设于车门,一方面,门锁1的重量大于锁扣的重量,门锁1设于车身主体20,可以降低车门的重量,使得乘员可以较为轻松地打开或关闭车门,可以节省乘员打开或关闭车门的力气;另一方面,门锁1的体积大于锁扣的体积,门锁1设于车身主体20,可以使得门锁1不再占用车门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门的厚度,进而可以降低整车的宽度。
其中,在门锁1与锁扣配合时,车门被锁止在关闭状态,在外力的作用下,无法打开车门;在门锁1与锁扣脱离配合时,车门可运动至打开状态,乘员可以上下车辆。
例如,当车辆为跑车时,门锁1设于车身主体20,可以降低车门的重量,节省乘员打开或关闭车门的力气;且门锁1不再占用车门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门的厚度,进而可以降低整车的宽度,同时可以为跑车的车门开启结构的设计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锁1设于车身主体20,锁扣设于车门,以降低车门的重量,便于乘员较为轻松地打开或关闭车门;还可以使得门锁1不再占用车门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效地降低车门的厚度,进而可以降低整车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车身主体20包括侧围板组件3,侧围板组件3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33,门锁1可以安装于安装腔33内。侧围板组件3的表面形成有安装口312,安装口312与安装腔33连通,门锁1适于通过安装口312安装至安装腔33内,侧围板组件3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33,可以使侧围板组件3的结构紧凑,可以减少对车内空间的占用。在侧围板31的表面形成安装口312,可以便于门锁1通过安装口312安装至侧围板组件3的内部的安装腔33内。安装门锁1时,可以通过安装口312将门锁1安装至安装腔33内。例如,门锁1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腔33内,需要维修或更换门锁1时,可以通过安装口312将门锁1从安装腔33内拆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5,侧围板组件3包括侧围板31和B柱32,侧围板31和B柱32共同限定出安装腔33,侧围板31上形成有安装口312,门锁1可以通过安装口312安装至安装腔33内;当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便于门锁1与设于车门的锁扣配合,可以将车门锁止在关闭状态;将门锁1设置于侧围板31和B柱32共同限定出的安装腔33内,可以合理利用侧围板31和B柱32的空间结构。例如,侧围板31和B柱32可以采用结构胶连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6,车辆还包括外盖4,外盖4盖设在安装口312,当门锁1安装结束后,可以将外盖4盖设在安装口312,可以防止门锁1暴露在外,不仅提高了侧围板组件3的外观结构的美观性,还防止了灰尘、水等其他杂物从安装口312处进入门锁1内,防止对门锁1的功能造成影响。外盖4上形成有第一避让孔41,第一避让孔41用于避让锁扣,当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锁扣可以通过外盖4上的第一避让孔41伸入门锁1内,锁扣和门锁1配合,可以将车门锁止在关闭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6,侧围板组件3包括侧围板31,安装口312形成于侧围板31,外盖4可拆卸地连接于侧围板31,通过将外盖4设计为可拆卸的,可以方便门锁1的安装以及后期的维修或更换,还可以降低门锁1的维修成本。将门锁1通过安装口312安装至安装腔33内后,可以将外盖4连接于侧围板31上,以盖设安装口312;当需要维修或维护门锁1时,可以将外盖4从侧围板31上拆下,通过安装口312维修、维护或更换门锁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6,安装口312的内壁形成有多个连接凸耳311,多个连接凸耳311沿安装口312的周向间隔排布,多个连接凸耳311均可以连接于上述的侧围板31上。外盖4与连接凸耳311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外盖4与连接凸耳311,可以方便外盖4的拆卸以及安装;采用多个第一紧固件连接多个连接凸耳311与外盖4,可以使得外盖4与连接凸耳311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例如,在外盖4上可以形成有多个第一连接孔42,多个第一连接孔42可以沿外盖4的周壁间隔排布;每个连接凸耳311上均可以形成有一个第二连接孔3111,可以采用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42和第二连接孔3111,以连接外盖4与连接凸耳3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2,外盖4与侧围板31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用以密封外盖4与侧围板31之间的装配间隙,密封件可以防止灰尘、水从外盖4与侧围板31之间的装配间隙进入门锁1内,防止对门锁1的功能造成影响。例如密封件可以为防水泡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3以及图7-图8,门锁组件10还包括门锁支架2,门锁1安装于门锁支架2,门锁支架2设于安装腔33内,通过将门锁1安装至门锁支架2上,可以便于将门锁1安装至安装腔33内。门锁支架2与安装腔33的内壁可拆卸连接,可方便门锁1安装以及门锁1的后期更换或维修。当需要维修或更换门锁1时,可以先将门锁支架2从安装腔33内拆下,再将门锁1从门锁支架2上拆下,便于对门锁1进行维修或更换。当维修或更换门锁1结束后,可以先将门锁1安装至门锁支架2上,再将门锁支架2安装至安装腔33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3以及图7-图8,门锁支架2包括支架本体21以及多个连接翻边22,多个连接翻边22沿支架本体21的外边沿间隔设置,多个连接翻边22均可以连接于支架本体21。支架本体21与安装腔33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门锁1,可以先将门锁1安装至门锁支架2上后,再将门锁支架2安装至安装腔33内,门锁1可以容纳于容纳空间内。支架本体21上形成有用于避让锁扣的第二避让孔23,门锁1连接于支架本体21,当门锁1连接于门锁支架2的支架本体21后,将门锁支架2安装至安装腔33内,再将外盖4盖设在安装口312上,第二避让孔23可以与外盖4上的第一避让孔41连通;当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锁扣依次通过第一避让孔41与第二避让孔23伸入门锁1内,锁扣可以和门锁1配合,将车门锁止在关闭状态。
连接翻边22与安装腔33的内壁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以将门锁1安装固定至容纳腔内。多个连接翻边22沿支架本体21的外边沿间隔设置,采用第二紧固件连接门锁支架2的多个连接翻边22与安装腔33的内壁,可以保证门锁支架2与安装腔33的内壁的连接强度。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门锁支架2与安装腔33的内壁,可以使得门锁1的安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例如,在连接翻边22上可以形成有第三连接孔221,在安装腔33的内壁上可以形成有第四连接孔331,第三连接孔221与第四连接孔33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可以采用第二紧固件穿设于第三连接孔221与第四连接孔331,以将门锁支架2固定至安装腔33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5,门锁1与支架本体21之间通过多个第三紧固件相连,多个第三紧固件沿第二避让孔23的周向间隔排布,通过多个第三紧固件连接固定门锁1与支架本体21,可以增加门锁1与支架本体2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还便于门锁1从门锁支架2上拆卸。例如门锁1可以形成第五连接孔11,支架本体21上可以形成第六连接孔211,第五连接孔11与第六连接孔2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可以采用第三紧固件穿设于第五连接孔11与第六连接孔211,以将门锁1固定至门锁支架2的支架本体21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主体;
车门,所述车门可运动地设于所述车身主体;
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门锁和锁扣,所述门锁设于所述车身主体,所述锁扣设于所述车门;
其中,在所述门锁与所述锁扣配合时,所述车门被锁止在关闭状态;在所述门锁与所述锁扣脱离配合时,所述车门可运动至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包括侧围板组件,所述侧围板组件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侧围板组件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门锁适于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至所述安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组件包括侧围板和B柱,所述侧围板和所述B柱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腔,所述侧围板上形成有所述安装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外盖,所述外盖盖设在所述安装口,所述外盖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的第一避让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组件包括侧围板,所述安装口形成于所述侧围板,所述外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侧围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形成有多个沿所述安装口的周向间隔排布的连接凸耳,所述外盖与所述连接凸耳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与所述侧围板之间设有密封件,以密封所述外盖与侧围板之间的装配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门锁支架,所述门锁支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门锁安装于所述门锁支架,所述门锁支架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多个连接翻边,多个所述连接翻边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边沿间隔设置,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门锁的容纳空间,所述支架本体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扣的第二避让孔,所述门锁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连接翻边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通过多个第三紧固件相连,多个所述第三紧固件沿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周向间隔排布。
CN202320557062.7U 2023-03-20 2023-03-20 车辆 Active CN219733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7062.7U CN219733099U (zh) 2023-03-20 2023-03-20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7062.7U CN219733099U (zh) 2023-03-20 2023-03-20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3099U true CN219733099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7062.7U Active CN219733099U (zh) 2023-03-20 2023-03-20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3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73565B2 (ja) 自動車用ドア
US6725606B2 (en) Vehicle door having anti-theft cover member
US10024085B2 (en) Compression mount paddle handle
JPS62134327A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EP1043182B1 (en) Door module
WO2018015865A1 (en) A door handle assembly
JP2013112132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7627972B (zh) 机动车辆密封结构用柱密封护圈
CN219733099U (zh) 车辆
JP4887991B2 (ja) 車両の樹脂ルーフ構造
WO2018161697A1 (zh) 后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017239B (zh) 汽车
CN216974484U (zh) 车门把手组件、车门把手总成及车辆
US6471266B1 (en) Door latch cover for automotive vehicle
CN115092065A (zh) 外饰总成及汽车
JP3888339B2 (ja)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CN216805132U (zh) 前格栅充电口盖总成
JPH0311049Y2 (zh)
CN209904691U (zh) 车用内饰顶结构及汽车
CN211222985U (zh) 门体组件及车辆
JPH0292785A (ja) 車両のピラー取付構造
CN218881894U (zh) 门锁安装组件、尾门结构及车辆
CA1332620C (en) Automobile door module assembly
CN217917793U (zh) 汽车车门及汽车
JP2009274476A (ja) 車両用ド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