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534U - 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534U
CN209870534U CN201920356653.1U CN201920356653U CN209870534U CN 209870534 U CN209870534 U CN 209870534U CN 201920356653 U CN201920356653 U CN 201920356653U CN 209870534 U CN209870534 U CN 209870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cover beam
cavity
roof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66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秀林
彭斌
唐君俊
胡志成
吴成明
邢洪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66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涉及车辆顶盖领域。所述顶盖横梁呈长方形板状件,所述顶盖横梁的板面中央形成有凹腔,所述凹腔沿着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将其一端及另一端贯通;所述凹腔底面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凹腔的贯通方向布置;所述凹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翻边,两个所述翻边均从所述顶盖横梁的一端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到所述顶盖横梁的另一端处;在所述顶盖横梁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中,所述翻边呈阶梯状。通过提高顶盖横梁的弯曲及扭转刚度,以降低车辆在路试过程中发生的顶盖震响大而造成的路试过程中的NVH偏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顶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背景技术
顶盖横梁在车身结构中对顶盖外板起支撑作用,能有效的提高顶盖的刚度,防止顶盖下塌,因此顶盖横梁对车辆顶棚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NVH是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这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它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因此,NVH成为汽车用户衡量车辆性能及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而目前车辆的顶盖横梁在路试过程中的NVH高,具体表现为顶盖震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通过提高顶盖横梁的弯曲及扭转刚度,以降低车辆在路试过程中发生的顶盖震响大而造成的路试过程中的NVH偏高。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所述顶盖横梁呈长方形板状件,所述顶盖横梁的板面中央形成有凹腔,所述凹腔沿着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将其一端及另一端贯通;
所述凹腔底面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凹腔的贯通方向布置;
所述凹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翻边,两个所述翻边均从所述顶盖横梁的一端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到所述顶盖横梁的另一端处;
在所述顶盖横梁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中,所述翻边呈阶梯状。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翻边关于所述凹腔呈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为沉台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的底面与所述顶盖横梁的板面距离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横梁形成有多个涂胶槽,多个所述涂胶槽沿着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凹腔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底面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与所述凹腔的凹陷方向一致,所述凹陷部沿着所述凹腔的贯通方向延伸,多个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面处。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长条状,多个所述通孔的长边均沿着所述凹腔的贯通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底面形成有通筋,所述通筋沿着所述凹腔的贯通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通筋的深度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造成车辆路试过程中发生顶盖震响大造成NVH高的问题,是由于现有的顶盖横梁为了降低重量,而将顶盖横梁的两侧翻边修成锯齿状,这样的好处很显然——重量由0.738kg减小到0.683kg,减轻了7.5%;但同时也使顶盖横梁的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减少很多。导致顶盖横梁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或放置不当,使顶盖横梁受到挤压会导致横梁弯曲和扭转塑性变形,而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顶盖横梁和顶盖间隙大且不均匀,使得顶盖横梁的膨胀胶无法有效支撑顶盖,才导致路试顶盖震响,而引发NVH升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中,一方面通过使顶盖横梁由板状件形成,并通过冲压形成的凹腔沿着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将其两端贯通,从而使顶盖横梁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及刚度,可以对车辆顶盖进行有效的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在凹腔中开设多个通孔,实现降低顶盖横梁的重量。接着,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凹腔两侧设置延伸到顶盖横梁两端的翻边,并且在顶盖横梁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中,翻边呈阶梯状,使得顶盖横梁的两个翻边的强度及刚度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提高了顶盖横梁的整体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避免了工人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或放置不当,使顶盖横梁受到挤压会导致横梁弯曲和扭转塑性变形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了后续的焊接过程中顶盖横梁和顶盖间隙大且不均匀情况的发生;这样,都使得顶盖横梁的膨胀胶可以有效支撑顶盖,并降低路试顶盖震响,使得NVH降低。
具体地,通过分析软件对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横梁进行受力分析,发现,相对于现有的顶盖横梁,本实用新型优化后的顶盖横梁重量由0.683kg增加到0.868kg,重量相对增加了27%,但弯曲刚度大幅提升了65.0%,扭转刚度大幅度提升了103.5%。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所述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所述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处示意性剖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机构,顶盖横梁呈长方形板状件,顶盖横梁的板面中央形成有凹腔100,凹腔100沿着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将其一端及另一端贯通;凹腔100底面开设有多个通孔200,多个通孔200沿着凹腔100的贯通方向布置;凹腔100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翻边300,两个翻边300均从顶盖横梁的一端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到顶盖横梁的另一端处;在顶盖横梁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中,翻边300呈阶梯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横截面”是指垂直于顶盖横梁的顶盖横梁长度方向。
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造成车辆路试过程中发生顶盖震响大造成NVH高的问题,是由于现有的顶盖横梁为了降低重量,而将顶盖横梁的两侧翻边300修成锯齿状,这样的好处很显然——重量由0.738kg减小到0.683kg,减轻了7.5%;但同时也使顶盖横梁的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减少很多。导致顶盖横梁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或放置不当,使顶盖横梁受到挤压会导致横梁弯曲和扭转塑性变形,而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顶盖横梁和顶盖间隙大且不均匀,使得顶盖横梁的膨胀胶无法有效支撑顶盖,才导致路试顶盖震响,而引发NVH升高。
为此,本实施例中,一方面通过使顶盖横梁由板状件形成,并通过冲压形成的凹腔100沿着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将其两端贯通,从而使顶盖横梁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及刚度,可以对车辆顶盖进行有效的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在凹腔100中开设多个通孔200,实现降低顶盖横梁的重量。接着,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凹腔100两侧设置延伸到顶盖横梁两端的翻边300,并且在顶盖横梁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中,翻边300呈阶梯状,使得顶盖横梁的两个翻边300的强度及刚度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提高了顶盖横梁的整体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避免了工人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或放置不当,使顶盖横梁受到挤压会导致横梁弯曲和扭转塑性变形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了后续的焊接过程中顶盖横梁和顶盖间隙大且不均匀情况的发生;这样,都使得顶盖横梁的膨胀胶可以有效支撑顶盖,并降低路试顶盖震响,使得NVH降低。
具体地,通过分析软件对本实施例的顶盖横梁进行受力分析,发现,相对于现有的顶盖横梁,本实施例优化后的顶盖横梁重量由0.683kg增加到0.868kg,重量相对增加了27%,但弯曲刚度大幅提升了65.0%,扭转刚度大幅度提升了103.5%。
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地,两个翻边300关于凹腔100呈对称布置。
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地,翻边300为沉台翻边。也就是说,前述的阶梯状翻边300仅仅为具有一个“台阶”状的阶梯。一方面降低了阶梯状翻边300的加工复杂程度,另一方面还保证了翻边300的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
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地,翻边300的底面与顶盖横梁的板面距离为3mm。
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地,顶盖横梁形成有多个涂胶槽400,多个涂胶槽400沿着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分别布置在凹腔100的左右两侧。
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地,凹腔100底面形成有凹陷部500,凹陷部500的凹陷方向与凹腔100的凹陷方向一致,凹陷部500沿着凹腔100的贯通方向延伸,多个通孔200开设于凹陷部500的底面处。
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地,通孔200为长条状,多个通孔200的长边均沿着凹腔100的贯通方向设置。以进一步降低重量。
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地,通孔200为减重孔。
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地,凹腔100底面形成有通筋,通筋沿着凹腔100的贯通方向延伸。
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地,通筋的深度为3mm。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横梁呈长方形板状件,所述顶盖横梁的板面中央形成有凹腔,所述凹腔沿着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将其一端及另一端贯通;
所述凹腔底面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凹腔的贯通方向布置;
所述凹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翻边,两个所述翻边均从所述顶盖横梁的一端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到所述顶盖横梁的另一端处;
在所述顶盖横梁的任意一个横截面中,所述翻边呈阶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翻边关于所述凹腔呈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为沉台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的底面与所述顶盖横梁的板面距离为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横梁形成有多个涂胶槽,多个所述涂胶槽沿着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凹腔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底面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与所述凹腔的凹陷方向一致,所述凹陷部沿着所述凹腔的贯通方向延伸,多个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面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长条状,多个所述通孔的长边均沿着所述凹腔的贯通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底面形成有通筋,所述通筋沿着所述凹腔的贯通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筋的深度为3mm。
CN201920356653.1U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Active CN209870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6653.1U CN209870534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6653.1U CN209870534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534U true CN209870534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6653.1U Active CN209870534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5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0880A (zh) * 2020-06-16 2020-09-15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座椅横梁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0880A (zh) * 2020-06-16 2020-09-15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座椅横梁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90720B1 (en) Formed part for vehicle body structural member
JP4009153B2 (ja) フロントエンドパネル
JP4985783B2 (ja) テーラードブランク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構造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9311441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保险杠及用于生产所述保险杠的方法
WO2015155974A1 (ja) 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自動車用ロアアーム
KR20130042597A (ko) 차량용 범퍼
CN209870534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顶盖横梁
CN111824266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边梁组件
JP2018008564A (ja) 車両用バンパー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
JPWO2017130429A1 (ja) 車両用骨格部材の製造方法
JP5079604B2 (ja) 金属製断面ハット型形状部材のプレス成形用金型およ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JP2007075869A (ja) バーリング加工方法
JP4041766B2 (ja) プレス成形金属部品を含む構造体の特性解析方法、特性解析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US20110221214A1 (en)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same
KR200406533Y1 (ko) 자동차용 서브프레임
KR101619877B1 (ko) 엠보싱 보강패널이 적용된 이종소재 서브프레임
JP2020082143A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プレス成形品
JP2004082796A (ja) 車両用パネル構造
CN219339581U (zh) 地板纵梁和车辆
CN213921247U (zh) 一种铝型材中地板横梁结构
CN216886208U (zh) 汽车、天窗总成及加强环
CN209870522U (zh) 车身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7705448U (zh) 一种背门内板焊接总成
CN217892442U (zh) 一种减震器支架和汽车
CN216269540U (zh) 车身立柱结构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