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2178U - 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2178U
CN209812178U CN201821861271.6U CN201821861271U CN209812178U CN 209812178 U CN209812178 U CN 209812178U CN 201821861271 U CN201821861271 U CN 201821861271U CN 209812178 U CN209812178 U CN 209812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clamping
plates
positioning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612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国进
吴华锋
钱烽
周海飞
朱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angch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angch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angch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angch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612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2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2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2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包括一翻转支架,在翻转支架内具有一容圆柱型汽车零件放置用的加工平台;一安装在翻转支架内的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一对对开设置的弧形状第一夹持翻转板,且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由一升降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加工平台,并由一翻转机构驱动进行翻转;一驱动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相互远离或靠近的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一对弧形状的第一夹持翻转板来对圆柱体零件进行夹持,弧形状的第一夹持翻转板实现与零件的面与面之间的接触,增大接触面积,并通过两个双杆驱动缸的配合实现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的夹紧,以及翻转机构的配合实现零件的翻转,增大翻转作用力,确保第一夹持翻转板翻转时的夹紧。

Description

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指以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燃料或者以电池、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由发动机作动力的运输工具。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但不包括专供农业使用的机械。而汽车字牌对汽车其识别、标志等作用。
目前,对于汽车零件在进行加工时,对于一些比较重的圆柱体零件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通常会需要使用到机械手来夹紧零件以进行翻转。例如,在专利201720147226.3中就提到了一种气动翻转台,包括驱动装置、支撑架以及工作台面,驱动装置靠气缸推动齿条运动带动工作台面旋转;翻转台上设置有限位片和限位块,用于限制工作台面的旋转角度,保证设备的运作控制在一个安全合理的范围。由工作台面带动待加工品翻转,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加工质量,减少了加工时间。
又如,在专利CN203612610U中又提到了一种气动翻转机构,包括两个支撑箱、可旋转地设置在两支撑箱间的旋转架,以及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支撑箱外侧的气缸,其中,所述的支撑箱内设置有与所述的气缸传动连接的齿条,可旋转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支撑箱箱体内且与所述的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所述的齿轮中心轴与所述的旋转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架定位板件,利用两侧的气缸同步驱动齿条齿轮结构带动旋转架旋转,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成本低,同时操作便利,能借助气缸的形成便捷控制翻转角度,极大提高了板件翻转的效率。
上述两种结构中,其只是实现在气动的翻转,对于工件的固定还需要再配备对应的机械手,而常用的机械手通常都是两个夹爪的结构形式,这样一种结构的机械手在对这些比较重的圆柱体零件进行夹持翻转的过程中,由于圆柱形零件本身形状的特性,导致夹爪在翻转零件时是点接触的,这样就容易导致零件的夹持翻转的过程中发生掉落的现象,尤其是对于这种比较重的零件,更容易发生掉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能够很好的夹紧重量较重的圆柱体零件,避免在翻转的过程中出现掉落。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翻转支架,所述翻转支架包括一对设置在翻转板两侧的旋转板,两个旋转板的两侧通过一对中间梁连接臂相连,在翻转支架内具有一容圆柱型汽车零件放置用的加工平台,在加工平台上安装有定位机构;
一安装在翻转支架内的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一对对开设置的弧形状第一夹持翻转板,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共同配合对汽车零件进行翻转,且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由一升降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加工平台,并由一翻转机构驱动进行翻转;
一驱动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相互远离或靠近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一位于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上方的夹紧座,在夹紧座的两侧安装有一对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相邻处两侧的双杆驱动缸,所述双杆驱动缸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第二夹持翻转板,且第二夹持翻转板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上。
进一步的,在第一夹持翻转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沿着第一夹持翻转板的弧形方向分布的辅助夹持翻转板,所述辅助夹持翻转板水平设置在第一夹持翻转板的内侧,并向另一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翻转支架顶端的升降缸,升降缸的活塞杆与夹紧座相连,同时在夹紧座上位于活塞杆的两侧还设置有一对向上延伸的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上端从翻转座上穿过并伸出翻转座外。
进一步的,由同一双杆驱动缸的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对导向限位杆,同时在第一夹持翻转板上具有容导向限位杆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定位外筒、一定位内筒以及支撑块,所述定位外筒具有一容定位内筒嵌入的通孔,定位外筒与定位内筒之间通过一调节机构连接,且通过该调节机构实现定位内筒的上下活动,在定位内筒的顶端中部位置还安装有一T形固定块,所述支撑块有数个,呈环形状均匀分布在定位外筒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为:定位内筒与定位外筒之间通过一调节杆连接,在定位外筒的上端具有一对容调节杆的两端穿过的调节定位孔,在定位内筒上还具有一对容调节杆的两端穿过并上下活动的L 形调节孔。
进一步的,定位外筒的顶端还具有连通调节定位孔的锁紧螺纹孔,同时在调节杆的两端与锁紧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具有一锁紧孔,通过螺栓穿过锁紧螺纹孔后与调节杆连接实现调节杆与定位外筒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的,在加工平台上位于各个支撑块靠近定位外筒的一侧还开有一一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为:在夹紧座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延伸至第一夹持翻转板处的延伸板,在两个延伸板之间安装有一旋转框架,该旋转框架包括一对设置在翻转板两侧的旋转板,两个旋转板的两侧通过一对中间梁连接臂相连,在旋转框架内具有容第一夹持翻转板安装的空间,所述双杆驱动缸分别通过一固定座安装在旋转框架上,所述旋转框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分别安装在两个延伸板上,且其中一个驱动轴由一驱动盘驱动进行转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本发明中,通过一对弧形状的第一夹持翻转板来对圆柱体零件进行夹持,弧形状的第一夹持翻转板实现与零件的面与面之间的接触,增大接触面积,并通过两个双杆驱动缸的配合实现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的夹紧,以及翻转机构的配合实现零件的翻转,增大翻转作用力,确保第一夹持翻转板翻转时的夹紧,避免零件在翻转的过程中出现掉落的现象。
通过辅助夹持翻转板的设置,从而在第一夹持翻转板夹紧圆柱体零件后,可对零件的上下两端形成限位支撑,进行辅助翻转的作用,避免出现零件掉落的现象。
对于升降机构的设置,采用升降缸与一对导向杆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一夹持翻转板的移动,确保第一夹持翻转板移动的稳定,避免其出现晃动的现象。
通过一对导向限位杆的设置,则能够对第一夹持翻转板在双杆驱动缸的作用下进行靠近或远离运动时起到导向限位作用,避免出现第一夹持翻转板跑偏的现象而影响到第一夹持翻转板夹紧零件。
通过定位内筒、定位外筒、支撑块及固定块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圆柱型零件的定位,无需其余的固定零件,方便安装零部件,同时通过调节机构的配合,实现了定位内筒的上下位置的调节,以配合圆柱型零件的正反面的不同高度的定位,整个安装过程只需将圆柱型零件的正反面分别套装在本发明的定位工装上即可实现,非常的方便,相应的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调节机构的设置,通过调节杆以及定位内筒上的调节孔、定位外筒上的调节定位孔之间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定位内筒的上下位置的调节,以实现制动器的圆柱型零件的正反面的定位。
通过定位外筒上的锁紧螺纹孔、调节杆上的锁紧孔以及螺栓之间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调节杆与定位外筒之间的固定,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杆从定位外筒上的调节定位孔中脱离,而导致定位内筒与定位外筒之间发生偏移而影响到产品的定位。
对于加工平台上的支撑块侧端的通孔的设置,从而能够方便人员从下端将产品顶出,方便取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定位机构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定位内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制动鼓正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制动鼓反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的正视图。
图9本发明中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B-B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的俯视图。
图12为图9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11所示的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包括
一翻转支架33,翻转支架33包括一对设置在翻转板两侧的旋转板,两个旋转板的两侧通过一对中间梁连接臂相连,在翻转支架33 内具有一容圆柱型汽车零件放置用的加工平台1,在加工平台1上安装有定位机构,加工平台1由一输送机构输送至翻转支架33内,输送机构包括一输送机架34,在输送机架34上端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输送带35,加工平台1的底端支撑在输送带35上,并由输送带35带动输送至翻转支架33内或从翻转支架33内输送出。
如图2-图8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定位组件包括一定位外筒2、一定位内筒3以及支撑块5。
在定位外筒2具有一容定位内筒3嵌入的通孔,定位外筒2与定位内筒3之间通过一调节机构连接,且通过该调节机构实现定位内筒 3的上下活动,在定位内筒3的顶端中部位置还安装有一向上延伸的 T形固定块4。
如图4所示的示意图可知,调节机构为:定位内筒3与定位外筒 2之间通过一调节杆7连接,在定位外筒2的上端具有一对容调节杆 7的两端穿过的调节定位孔,在定位内筒3上还具有一对容调节杆7 的两端穿过并上下活动的L形调节孔8。对于调节机构的设置,通过调节杆7以及定位内筒3上的调节孔8、定位外筒2上的调节定位孔之间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定位内筒3的上下位置的调节,以实现制动器的圆柱型零件的正反面的定位。
在定位外筒2的顶端还具有连通调节定位孔的锁紧螺纹孔,同时在调节杆7的两端与锁紧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具有一锁紧孔9,通过螺栓穿过锁紧螺纹孔后与调节杆7连接实现调节杆7与定位外筒 2之间的固定。通过定位外筒2上的锁紧螺纹孔、调节杆7上的锁紧孔以及螺栓之间的配合,从而能够实现调节杆7与定位外筒2之间的固定,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杆7从定位外筒2上的调节定位孔中脱离,而导致定位内筒3与定位外筒2之间发生偏移而影响到产品的定位。
支撑块5有数个,呈环形状均匀分布在定位外筒2外侧,且通过各个支撑块5的配合,实现对圆柱型汽车零件的支撑,使得汽车零件与加工平台1之间留有间隙,方便后续翻转组件对清澈零件进行夹取翻转。
在加工平台1上位于各个支撑块5靠近定位外筒2的一侧还开有一一对应的通孔6。对于加工平台1上的支撑块5侧端的通孔6的设置,从而能够方便人员从下端将产品顶出,方便取件。
当需要对圆柱型零件进行装配时,首先将圆柱型零件正面朝上,如图5所示,此时,需要的定位内筒3的高度为低位,转动定位内筒 3,使得调节杆7位于定位内筒3的L形调节孔8的顶端,然后将圆柱型零件扣在定位内筒3与定位外筒2的外侧,并通过支撑块5对圆柱型零件的外侧面进行定位,待圆柱型零件正面装配好后,再将圆柱型零件翻转过来,反面朝上,如图6所示,此时,需要的定位内筒3 的高度为高位,先拉动固定块4并带动定位内筒3上行,当调节杆7 到达L形调节孔8的底端时,定位内筒3停止上行,此时,需再转动定位内筒3,使得调节杆7移动至L形调节孔8的侧端,完成了定位内筒3的高度的上升,然后再将圆柱型零件扣在定位内筒3的外侧,进行圆柱型零件反面的装配。
一安装在翻转支架33内的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一对对开设置的弧形状第一夹持翻转板21,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共同配合对汽车零件进行翻转,且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由一升降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加工平台1,并由一翻转机构驱动进行翻转。
一驱动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相互远离或靠近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一位于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上方的夹紧座22,在夹紧座22的两侧安装有一对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相邻处两侧的双杆驱动缸23,双杆驱动缸2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第二夹持翻转板24,且第二夹持翻转板24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 上。
在第一夹持翻转板2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沿着第一夹持翻转板 21的弧形方向分布的辅助夹持翻转板25,辅助夹持翻转板25水平设置在第一夹持翻转板21的内侧,并向另一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5的方向延伸。通过辅助夹持翻转板25的设置,从而在第一夹持翻转板21 夹紧圆柱体零件后,可对零件的上下两端形成限位支撑,进行辅助翻转的作用,避免出现零件掉落的现象。
由同一双杆驱动缸23的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之间还设置有一对导向限位杆26,同时在第一夹持翻转板21上具有容导向限位杆26 穿过的通孔。通过一对导向限位杆26的设置,则能够对第一夹持翻转板21在双杆驱动缸23的作用下进行靠近或远离运动时起到导向限位作用,避免出现第一夹持翻转板21跑偏的现象而影响到第一夹持翻转板21夹紧零件。
升降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翻转支架33顶端的升降缸27,升降缸27 的活塞杆与夹紧座22相连,同时在夹紧座22上位于活塞杆的两侧还设置有一对向上延伸的导向杆28,且导向杆28的上端从翻转座22 上穿过并伸出翻转座22外,在夹紧座22上位于导向杆28的外侧还设置有一对向上延伸的提升螺栓20。对于升降机构的设置,采用升降缸27与一对导向杆28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一夹持翻转板的移动,确保第一夹持翻转板移动的稳定,避免其出现晃动的现象。
翻转机构为:在夹紧座22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延伸至第一夹持翻转板21处的延伸板29,在两个延伸板29之间安装有一旋转框架30,该旋转框架30包括一对设置在翻转板24两侧的旋转板,两个旋转板的两侧通过一对中间梁连接臂相连15,从而构成一空心长方体框架结构,中间梁连接臂15与翻转板24之间连接有一对气动手指17,在旋转框架30内具有容第一夹持翻转板21安装的空间,双杆驱动缸23分别通过一固定座31安装在旋转框架30上,旋转框架30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驱动轴11,驱动轴11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分别安装在两个延伸板29上,且其中一个驱动轴11与驱动盘10相连,该驱动盘10由旋转缸32驱动进行转动,其驱动配合具体为:驱动轴 11的外侧通过深沟球轴承13与翻转轴承座12的配合安装在延伸板 29上,并与延伸板29之间活动配合,在深沟球轴承13的两侧还设置有一对孔用弹性挡圈14,驱动轴11的一侧穿过延伸板29后驱动盘10相连,驱动盘10与旋转缸32相连,旋转缸32安装在一竖直设置的气缸底板19上,气缸底板19的上下两侧通过一水平设置的连接板18固定在延伸板29的外侧,在驱动轴11靠近旋转缸32一侧的外侧还套装有一直线轴承16,
工作原理:首先,将待加工的产品固定在加工平台上的定位机构处,进行产品正面的加工,待产品正面加工完成后,由一对双杆驱动缸23的活塞杆向外推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分开,在由升降缸27驱动夹紧座22下行从而带动整个夹持翻转组件下行,使得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移动至产品的外侧,然后,再由双杆驱动缸23将活动杆往回拉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逐渐靠近,并夹紧零件,并在夹紧后,由升降缸27驱动整个夹持翻转组件上行,并在上行一定高度后停止上行,再由旋转缸32驱动旋转框架30转动,从而带动整个夹持翻转组件翻转180°,使得产品由正面翻转至背面,并在翻转后,再由升降缸27驱动夹紧座22下行从而带动整个夹持翻转组件下行,将反转后的产品放置于定位机构上,由一对双杆驱动缸 23的活塞杆向外推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21分开,使得第一夹持翻转板21与产品分离,并由升降缸27驱动整个夹持翻转组件上行,完成产品的翻转。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翻转支架,所述翻转支架包括一对设置在翻转板两侧的旋转板,两个旋转板的两侧通过一对中间梁连接臂相连,在翻转支架内具有一容圆柱型汽车零件放置用的加工平台,在加工平台上安装有定位机构;
一安装在翻转支架内的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一对对开设置的弧形状第一夹持翻转板,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共同配合对汽车零件进行翻转,且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由一升降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加工平台,并由一翻转机构驱动进行翻转;
一驱动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相互远离或靠近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一位于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上方的夹紧座,在夹紧座的两侧安装有一对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相邻处两侧的双杆驱动缸,所述双杆驱动缸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第二夹持翻转板,且第二夹持翻转板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夹持翻转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沿着第一夹持翻转板的弧形方向分布的辅助夹持翻转板,所述辅助夹持翻转板水平设置在第一夹持翻转板的内侧,并向另一个第一夹持翻转板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翻转支架顶端的升降缸,升降缸的活塞杆与夹紧座相连,同时在夹紧座上位于活塞杆的两侧还设置有一对向上延伸的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上端从翻转座上穿过并伸出翻转座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同一双杆驱动缸的两个第一夹持翻转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对导向限位杆,同时在第一夹持翻转板上具有容导向限位杆穿过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定位外筒、一定位内筒以及支撑块,所述定位外筒具有一容定位内筒嵌入的通孔,定位外筒与定位内筒之间通过一调节机构连接,且通过该调节机构实现定位内筒的上下活动,在定位内筒的顶端中部位置还安装有一T形固定块,所述支撑块有数个,呈环形状均匀分布在定位外筒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定位内筒与定位外筒之间通过一调节杆连接,在定位外筒的上端具有一对容调节杆的两端穿过的调节定位孔,在定位内筒上还具有一对容调节杆的两端穿过并上下活动的L形调节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外筒的顶端还具有连通调节定位孔的锁紧螺纹孔,同时在调节杆的两端与锁紧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具有一锁紧孔,通过螺栓穿过锁紧螺纹孔后与调节杆连接实现调节杆与定位外筒之间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工平台上位于各个支撑块靠近定位外筒的一侧还开有一一对应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为:在夹紧座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延伸至第一夹持翻转板处的延伸板,在两个延伸板之间安装有一旋转框架,该旋转框架包括一对设置在翻转板两侧的旋转板,两个旋转板的两侧通过一对中间梁连接臂相连,在旋转框架内具有容第一夹持翻转板安装的空间,所述双杆驱动缸分别通过一固定座安装在旋转框架上,所述旋转框架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分别安装在两个延伸板上,且其中一个驱动轴由一驱动盘驱动进行转动。
CN201821861271.6U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 Active CN209812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1271.6U CN209812178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1271.6U CN209812178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2178U true CN209812178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61271.6U Active CN209812178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21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4414A (zh) * 2022-05-24 2022-06-24 河南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站储氢瓶安装辅助装置
CN115026748A (zh) * 2022-07-27 2022-09-09 武汉海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翻转机及其装配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4414A (zh) * 2022-05-24 2022-06-24 河南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站储氢瓶安装辅助装置
CN115026748A (zh) * 2022-07-27 2022-09-09 武汉海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翻转机及其装配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9792A (zh) 一种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
CN209812178U (zh) 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
CN108340233B (zh) 一种车轮去毛刺设备
CN107521761B (zh) 一种集纸箱定位、吸附、夹持功能一体的自动化套箱装置
CN109366068A (zh) 焊接分装生产线
CN110961854A (zh) 一种钢梁焊装变位机
CN109648505B (zh) 一种圆柱型汽车零件用气动翻转装置
CN108526971B (zh) 一种板材用自动化上料机
CN111533049B (zh) 一种多功能驱动桥自动搬运下线装置
CN114012130A (zh) 一种快速定位和可调节加工角度的轮胎模具打孔装置
CN201440631U (zh) 一种大型同步电动机的磁极装入转轴的装配工装
CN111922379B (zh) 一种cng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瓶口打孔专机
CN213164268U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的一次夹装成型夹具
CN211305394U (zh) 一种钢梁焊装变位机
CN203125116U (zh) 船用多功能自动化主管附件磁定位装配点焊机
CN209740652U (zh) 一种自行式平衡梁翻转设备
CN217751410U (zh) 一种用于工业硅领域的出炉机器人
CN218612194U (zh) 副车架自动切割线
CN111811456B (zh) 车轮固定装置、自动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及车轮生产线
CN209157496U (zh) 焊接分装生产线
CN211225316U (zh) 定子翻转工作台
CN113618107A (zh) 一种摇臂钻床
CN114289520B (zh) 轧机立辊架翻转脱辊装置
CN111267563A (zh) 一种汽车轮胎换装系统和方法
CN112059521A (zh) 用于轻型钢结构自动焊接生产流水线的变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