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5817U - 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95817U
CN209795817U CN201920358687.4U CN201920358687U CN209795817U CN 209795817 U CN209795817 U CN 209795817U CN 201920358687 U CN201920358687 U CN 201920358687U CN 209795817 U CN209795817 U CN 209795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vehicle body
connecting plate
transmiss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86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eres film media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ele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ele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ele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86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95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95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95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该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升降机构、缓冲机构和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底部与无人机本体的内侧底部之间形成传动腔,无人机本体两侧设置有飞行用浆片,无人机本体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无人机本体内设置有垫座,垫座通过缓冲机构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无人机本体底部开设有与传动腔相通的开口,开口的数量为二且位于垫座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结结构简单,具备有缓冲减震的功能,还能够对垫座进行收纳,减少了飞行时的风阻,利于无人机穿越障碍,提高了无人机飞行时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背景技术
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为了无人机能够安全降落,在无人机的底部都会设置有起落架,一般的无人机起落架在飞行过程中都是直接裸露在外界,这样会造成一定的风阻,使得无人机的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无人机穿越障碍物,使得飞行拍摄的灵活性较低,在降落时,会差生有作用力,作用力得不到有效地缓冲,从而对无人机的使用寿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升降机构、缓冲机构和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底部与无人机本体的内侧底部之间形成传动腔,无人机本体两侧设置有飞行用浆片,无人机本体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无人机本体内设置有垫座,垫座通过缓冲机构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无人机本体底部开设有与传动腔相通的开口,开口的数量为二且位于垫座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滑块、导向杆、螺纹杆和连接板,传动腔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与传动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滑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数量为二,传动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数量为二,导向杆的底端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连接板的下方,导向杆的底端与传动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纵向开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通孔。
优选的,所述垫座的数量为二,垫座底部开设有底槽。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冲压杆、缓冲缸、升降块和弹簧,缓冲缸固定连接于垫座的顶部,缓冲缸内滑动安装有升降块,升降块的底部与缓冲缸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升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冲压杆的一端,冲压杆的顶端贯穿缓冲缸并延伸至缓冲缸的上方,冲压杆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拍摄用摄像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通过电机、螺纹杆、导向杆、滑块、连接板和缓冲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将将垫座和缓冲机构收纳至无人机本体内,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飞行时的风阻,有利于提高飞行效率,同时,还能避免垫座在飞行过程中被树杈等异物勾住而影响飞行拍摄作业,使得该无人机飞行时的占用空降较小,便于该无人机穿越障碍物,有利于提高飞行的灵活性,底槽的设置,不仅减少了用料,同时还能降低垫座的重量。
(2)、该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通过冲压杆、缓冲缸、升降块和弹簧的配合使用,能够对降落时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减少了降落时的作用力对该无人机造成的损坏,从而有利于提高该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槽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升降机构、101电机、102滑块、103导向杆、104螺纹杆、105连接板、2缓冲机构、201冲压杆、202缓冲缸、203升降块、204弹簧、3垫座、4底槽、5开口、6传动腔、7隔板、8无人机本体、9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升降机构1、缓冲机构2和无人机本体8,无人机本体8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7,隔板7的底部与无人机本体8的内侧底部之间形成传动腔6,无人机本体8两侧设置有飞行用浆片,无人机本体8内设置有飞行用电器控制元件,无人机本体8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1,升降机构1包括电机101、滑块102、导向杆103、螺纹杆104和连接板105,传动腔6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4,螺纹杆104的底端与传动腔6的底部转动连接,滑块102上纵向开设有与螺纹杆104相匹配的螺纹通孔,滑块102与螺纹杆104螺纹连接,滑块1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5,连接板105的数量为二,传动腔6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03,导向杆103的数量为二,导向杆103的底端贯穿连接板105并延伸至连接板105的下方,导向杆103的底端与传动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无人机本体8内设置有垫座3,垫座3的数量为二,垫座3底部开设有底槽4,垫座3通过缓冲机构2与升降机构1固定连接,缓冲机构2包括冲压杆201、缓冲缸202、升降块203和弹簧204,缓冲缸202固定连接于垫座3的顶部,缓冲缸202内滑动安装有升降块203,升降块203的底部与缓冲缸202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204,升降块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冲压杆201的一端,冲压杆201的顶端贯穿缓冲缸202并延伸至缓冲缸202的上方,冲压杆201的顶端与连接板105的底部固定连接,无人机本体8底部开设有与传动腔6相通的开口5,开口5的数量为二且位于垫座3的正下方,无人机本体8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拍摄用摄像头9,无人机本体8内部元件驱动浆片转动,通过摄像头9的配合使用,从而进行飞行拍摄作业,当该无人机需要降落时,电机101驱动螺纹杆104转动,通过导向杆103的配合使用,使得滑块102纵向运动,滑块102带动连接板105纵向运动,连接板105通过缓冲机构2带动垫座3纵向运动,垫座3贯穿开口5并延伸至无人机本体8的下方,通过垫座3对无人机本体8进行支撑,在地面接触时,连接板105驱动冲压杆201向下运动,从而挤压升降块203,通过弹簧204的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对降落时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减少了降落时的作用力对该无人机造成的损坏,从而有利于提高该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在飞行时,将垫座3和缓冲机构2收纳至无人机本体8内,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飞行时的风阻,有利于提高飞行效率,同时,还能避免垫座3在飞行过程中被树杈等异物勾住而影响飞行拍摄作业,使得该无人机飞行时的占用空降较小,便于该无人机穿越障碍物,有利于提高飞行的灵活性,底槽4的设置,不仅减少了用料,同时还能降低垫座3的重量。
在使用过程中,无人机本体8内部元件驱动浆片转动,通过摄像头9的配合使用,从而进行飞行拍摄作业,当该无人机需要降落时,电机101驱动螺纹杆104转动,通过导向杆103的配合使用,使得滑块102纵向运动,滑块102带动连接板105纵向运动,连接板105通过缓冲机构2带动垫座3纵向运动,垫座3贯穿开口5并延伸至无人机本体8的下方,通过垫座3对无人机本体8进行支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升降机构(1)、缓冲机构(2)和无人机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8)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7),隔板(7)的底部与无人机本体(8)的内侧底部之间形成传动腔(6),无人机本体(8)两侧设置有飞行用浆片,无人机本体(8)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1),无人机本体(8)内设置有垫座(3),垫座(3)通过缓冲机构(2)与升降机构(1)固定连接,无人机本体(8)底部开设有与传动腔(6)相通的开口(5),开口(5)的数量为二且位于垫座(3)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电机(101)、滑块(102)、导向杆(103)、螺纹杆(104)和连接板(105),传动腔(6)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4),螺纹杆(104)的底端与传动腔(6)的底部转动连接,滑块(102)与螺纹杆(104)螺纹连接,滑块(1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5),连接板(105)的数量为二,传动腔(6)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03),导向杆(103)的数量为二,导向杆(103)的底端贯穿连接板(105)并延伸至连接板(105)的下方,导向杆(103)的底端与传动腔(6)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2)上纵向开设有与螺纹杆(104)相匹配的螺纹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座(3)的数量为二,垫座(3)底部开设有底槽(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冲压杆(201)、缓冲缸(202)、升降块(203)和弹簧(204),缓冲缸(202)固定连接于垫座(3)的顶部,缓冲缸(202)内滑动安装有升降块(203),升降块(203)的底部与缓冲缸(202)的内侧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204),升降块(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冲压杆(201)的一端,冲压杆(201)的顶端贯穿缓冲缸(202)并延伸至缓冲缸(202)的上方,冲压杆(201)的顶端与连接板(105)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8)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拍摄用摄像头(9)。
CN201920358687.4U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Active CN209795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8687.4U CN209795817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8687.4U CN209795817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95817U true CN209795817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5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8687.4U Active CN209795817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95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0489U (zh) 一种可收起的无人机起落架
CN111874223A (zh) 一种用于测绘航拍无人机
CN21242344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起落用支脚结构
CN209795817U (zh) 一种具有支脚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CN213892881U (zh) 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用起飞和降落的支架
CN211001803U (zh) 一种可拆卸无人机防撞支架
CN111268105A (zh) 无人机降落缓冲装置
CN216546682U (zh) 一种用于植物样本采集的无人机
CN211391691U (zh) 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抗干扰机构
CN209889129U (zh) 一种无人机可伸缩全面保护装置
CN211630857U (zh) 割草无人机
CN212980542U (zh) 无人机抛投器
CN211996125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
CN213210765U (zh) 一种多地形无人机起降平台
CN210555562U (zh) 一种无人机减震起落架
CN211076362U (zh) 一种无人机机身防撞结构
CN210083531U (zh) 一种无人机空中调节稳定尾翼
CN210822779U (zh) 一种防止无人机失控坠毁的降落伞装置
CN213414211U (zh) 一种升降便捷的救灾无人机
CN211223849U (zh) 一种复合式无人机减震底座
CN111661318A (zh) 一种无人机缓冲起落装置
CN214608078U (zh) 一种新型用于地形测量的无人飞行器航摄装置
CN211391671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机构
CN212766773U (zh) 一种高空无人机迫降辅助装置
CN110871891A (zh) 一种常规布局倾转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0, 20 / F, unit 2, building 2, Chengdu (North mall), no.1955 Xingcheng Avenue, Xind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5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Peres film media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 20 / F, unit 2, building 2, Chengdu (North mall), no.1955 Xingcheng Avenue, Xind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5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pelex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