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5701U -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助力箱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助力箱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95701U
CN209795701U CN201920156663.0U CN201920156663U CN209795701U CN 209795701 U CN209795701 U CN 209795701U CN 201920156663 U CN201920156663 U CN 201920156663U CN 209795701 U CN209795701 U CN 209795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plate
telescopic
lock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66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楠
田园霏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566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95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95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9570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2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5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cycl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B62J1/00 - B62J45/00
    • B62J50/20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 B62J50/21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intend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o rider or passenger
    • B62J50/22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intend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o rider or passenger electronic, e.g.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2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attached to the cycle as accessories
    • B62J9/21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attached to the cycle as accessories above or alongside the front wheel, e.g. on the handle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B62K21/22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3/00Bicycles
    • B62K3/002Bicycles without a seat, i.e. the rider operating the vehicle in a standing position, e.g. non-motorized scooters; non-motorized scooters with skis or run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4/0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cycles by electric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助力箱包。其中,助力车包括底端通过前叉装设有第一车轮的车身立板组件及通过转轴连接器与车身立板组件作翻转连接且后端设置有第二车轮的脚踏横板组件;车身立板组件的后壁面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脚踏横板组件的容置槽,前叉的中心处且位于第一车轮的上方设置有沿竖向方向分布并插套于转轴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端部内的转向轴杆。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立板组件和脚踏横板组件选择整体形状构造类似于板状的结构,利用容置槽为脚踏横板组件提供容置空间,从使得两个组件能够被折叠为一块近似完整的板状结构物,可有效避免类似于传统折叠车辆因车把部分与踏板部分不能完全收纳折叠而容易出现助力车折叠后体积大、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收纳携带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助力箱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基于此助力车所形成的折叠式助力箱包。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出于对物品的收纳折叠、携带运输等便利性要求的逐渐增多,各类可折叠式的物品已经被广泛使用,诸如折叠式自行车、滑板车、工器具、乃至箱包类等等。以现有的折叠式滑板车为例,由于受到连接器的结构限制,扶手立柱部分与脚踏板部分大多只能进行相对的旋转收拢,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收纳折叠的功能,但折叠后的结构体积仍然会占用很大的空间,不便于携带或存放;而且一般只有扶手立柱部分具有伸缩性能,而脚踏板部分、扶手部分、甚至是车轮部分则均无法进行折叠或伸缩,从而使得折叠后的滑板车的结构形状很不规则,由此也降低了其可携带性能及外观美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助力车;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助力车所形成的折叠式助力箱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它包括一底端通过一前叉装设有第一车轮的车身立板组件以及通过转轴连接器与车身立板组件作翻转连接且后端设置有第二车轮的脚踏横板组件;所述车身立板组件的后壁面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脚踏横板组件的容置槽,所述前叉的中心处且位于第一车轮的上方设置有沿竖向方向分布并插套于转轴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端部内的转向轴杆。
优选地,所述车身立板组件包括支撑立板以及通过伸缩锁具装设于支撑立板的顶端侧并在伸缩锁具的控制下相对于支撑立板作竖向方向的伸缩动作的伸缩把手,所述前叉装设于支撑立板的底端,所述容置槽设置于支撑立板的后壁面上并与脚踏横板组件的主体部分的轮廓形状相吻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车轮为动力轮,所述第二车轮为导向轮,所述脚踏横板组件内和/或支撑立板内封装有储能电池和驱动控制板,所述第一车轮和储能电池分别与驱动控制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把手包括横向半管、两根沿横向半管的轴向方向嵌合于横向半管内且内端部分别通过一沿横向半管的径向方向分布的轴杆与横向半管作翻转连接的横向套管、两根并行地分布于横向半管的周侧且主体部分通过伸缩锁具锁定于支撑立板内的伸缩杆以及两根并行地分布与横向半管的周壁上并与横向半管一体成型的定位管套,所述伸缩杆的顶端插装并固定于对应的定位管套内,每根所述横向套管内均插装由一与横向管套呈同轴分布的握柄。
优选地,所述伸缩锁具包括两根套设于伸缩杆上并锁固在支撑立板的顶端部上的限位套管以及一将两根限位套管连为一体的锁壳,所述锁壳内封装有两个以锁壳的纵向中心线为界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电磁锁芯,每个所述电磁锁芯均包括一电磁线圈以及一沿电磁线圈的中轴线穿设于电磁线圈内的电磁芯棒锁舌,所述限位套管的周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电磁芯棒锁舌的端部对位穿设的限位滑孔,所述伸缩杆的主体部分的周壁上沿纵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电磁芯棒锁舌的端部对位插合或吸合的锁止位。
优选地,所述锁壳内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磁芯棒锁舌贯穿分布且位于电磁锁芯与对应侧的限位套管之间的导向限位器,所述导向限位器包括一与对应的电磁线圈呈同轴分布的限位壳、形成于限位壳的内壁上且沿平行于电磁线圈的轴向方向分布的导向滑轨、固定于电磁芯棒锁舌上的导向滑板、开设于导向滑板上以供导向滑轨对位嵌合的导向滑口以及夹持于导向滑板与限位壳的内壁之间并与电磁芯棒锁舌并行分布的锁止压簧。
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板包括主板部以及设置于主板部的两个纵向端侧以供伸缩把手的端部对位插合的伸缩套管,所述容置槽形成于主板部与两个伸缩套管之间;所述前叉包括横向臂部、形成于横向臂部的左右两端并对位插装且锁固于伸缩套管的底管口内的衔接杆部、形成于横向臂部的左右两端并与衔接杆部呈反向分布的叉臂部,所述第一车轮轴连于两个叉臂部之间,所述转向轴杆设置于横向臂部上并位于两个叉臂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脚踏横板组件包括前端通过转轴连接器与车身立板组件作翻转连接的支撑横板以及由支撑横板的后端侧插装于支撑横板内的伸缩横板,所述伸缩横板的表面壁上且位于支撑横板的轮廓区域内设置有弹性锁件,所述支撑横板上开设有用于供弹性锁件对位嵌合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车轮装设于伸缩横板的后端侧并外露于支撑横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车轮包括一整体形状呈类“U”形的轮架以及一轴连于轮架的两个的纵向侧臂之间的轮体,所述轮架的横向侧臂上且位于轮体的相对侧设置有第一齿面盘,所述伸缩横板的后端端面上设置有一与第一齿面盘呈同轴分布并与第一齿面盘相啮合的第二齿面盘,所述第一齿面盘的周壁上轴连有一联锁杆,所述第二齿面盘的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供联锁杆对位卡合的联锁扣。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式助力箱包,它包括箱包主体,它还包括若干个整体形状呈类“凹”字形的锁片以及一上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
所述箱包主体的壁板上开设有用于供车身立板组件对位嵌合的嵌位槽,所述锁片的横向部分夹持于车身立板组件与嵌位槽的槽面之间并与车身立板组件锁固为一体,所述锁片的纵向部分作弯折后形成有搭接片,所述搭接片叠置于箱包主体的壁板表面上并与箱包主体锁固为一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将两个不同的构件进行连接时,通过枢转轴销的作用可实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相互转动及固定效果,进而使两个构件形成相互间的折叠结构状态和展开结构状态;整个连接件结构构造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操作及携带方便快捷,利于生产制作并可作为标准件作为后期的备品备件来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助力车在展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助力车在折叠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立板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伸缩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伸缩把手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伸缩把手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伸缩锁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伸缩锁具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伸缩锁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立板与第一车轮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踏横板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采用第一种转轴连接器的助力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采用第二种转轴连接器的助力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采用第三种转轴连接器的助力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助力箱包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它包括一底端通过一前叉11装设有第一车轮12的车身立板组件以及通过转轴连接器a与车身立板组件作翻转连接且后端设置有第二车轮21的脚踏横板组件;在车身立板组件的后壁面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脚踏横板组件的容置槽b,在前叉11 的中心处且位于第一车轮12的上方设置有沿竖向方向分布并插套于转轴连接器a的其中一个端部内的转向轴杆13。由此,在对助力车进行结构设计时,车身立板组件和脚踏横板组件均选择整体形状构造类似于板状的结构,当利用转轴连接器a对车身立板组件和脚踏横板组件进行翻转折叠收纳时,利用设置于车身立板组件上的容置槽b为脚踏横板组件提供容置空间,从而两个组件能够被折叠为一块近似完整的板状结构物,可有效避免类似于传统折叠车辆因车把部分与踏板部分不能完全收纳折叠而容易出现助力车折叠后体积大、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收纳携带等问题;同时,由于第一车轮12是通过前叉11装设于车身立板组件的底端,而车身立板组件又是通过转向轴杆13经转轴连接器a与脚踏横板组件进行连接的,从而可利用车身立板组件对整个助力车的行动进行转向控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结构形式完全可以应用但不限于诸如非电动滑板车、儿童玩具车、电动滑板车、老人助力车等等。
当然,本实施例的转轴连接器a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目前市面上的诸如铰轴、折页等具有一定角度翻转功能的连接器,其也可参考图12至图14所示的连接器结构,以期丰富助力车的结构形式及翻转折叠方式:其中:
如图12所示的转轴连接器a则主要由第三连接件55、两个调节锁具53、通过转向轴杆13转动地连接于前叉11上的第一连接件51和固定于脚踏横板组件的前端侧上的第二连接件52组成;在第一连接件51的后端侧设置有第一齿盘56,在第三连接件55上则设有与第一齿盘56相啮合并通过其中一个调节锁具53进行锁固的第二齿盘57,而第三连接件52上位于第二齿盘57的相对端则通过转轴54与第二连接件52作转动连接并通过另一个调节锁具53 进行锁固;由此,使得第二连接件52能够带动脚踏横板组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51以转轴54的中轴线为旋转轴线作90度范围内的翻转,而利用第三连接件52则可带动第二连接件52连同脚踏横板组件同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51以相对应的调节锁具52的中轴线为旋转轴线作360度范围的旋转;从而为脚踏横板组件收容于容置槽b内或者从容置槽b内旋转而出后进行使用创造了结构条件。
如图13所示的转轴连接器a主要由通过转向轴杆13转动地连接于前叉 11上的第一连接件51和固定于脚踏横板组件的前端侧上的第二连接器52组成,第二连接器52的前端通过转轴54与第一连接器51的后端作转动连接并且两者通过调节锁具53进行锁固,从而可使得第二连接件52能够带动脚踏横板组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51以转轴54的中轴线为旋转轴线作90度范围内的翻转,以将脚踏横板组件收纳于容置槽b中或者从容置槽b内翻转而出并相对于车身立板组件进行展开使用。
如图14所示的转轴连接器a主要由通过转向轴杆13转动地连接于前叉 11上的第一连接件51和固定于脚踏横板组件的前端侧上的第二连接件52组成,第二连接件52通过调节锁具53以倾斜叠置的方式被锁固在第一连接件 51上,并且在两个连接件的相对表面上均设置有啮合齿盘58,从而使得第二连接件52能够带动脚踏横板组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51在第一连接件51的表面所在的平面内作180度的旋转,从而将脚踏横板组件收纳于容置槽b中或者相对于车身立板组件进行展开使用。
为增强整个助力车的折叠收缩性能,以提高其便携性,本实施例的车身立板组件包括支撑立板14以及通过伸缩锁具15装设于支撑立板14的顶端侧并在伸缩锁具15的控制下可相对于支撑立板14作竖向方向的伸缩动作的伸缩把手16,其中,前叉11装设于支撑立板14的底端,而容置槽b则设置于支撑立板14的后壁面上并与脚踏横板组件的主体部分的轮廓形状相吻合。由此,可采用插装的方式将伸缩把手16的底端部插装于支撑立板14的顶端部内,并利用伸缩锁具15进行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的锁定;当对整个助力车进行折叠收纳时,预先将脚踏横板组件收容于容置槽b中,而后操控伸缩锁具15 进行解锁,以使伸缩把手16的主体部分完全被收纳于支撑立板14内,最后再操控伸缩锁具15进行锁定,此时可实现将整个助力车的结构体积收缩至最小;反之,在将助力车展开后,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伸缩锁具15调整伸缩把手16的高度(亦可理解为:伸缩把手16由支撑立板14中被拔出的长度),以便进行助力车的操控。
为能够为助力车的电动性能创造条件,以形成诸如电动滑板车等装置,本实施例的第一车轮12为动力轮(其可由轮胎、置于轮胎内的驱动马达等构成),第二车轮21则为导向轮,同时,在脚踏横板组件内和/或支撑立板14 内封装有储能电池(图中未示出)和驱动控制板(图中未示出),第一车轮12 和储能电池分别与驱动控制板电连接。由此,利用储能电池为第一车轮12的动作提供能量,通过驱动控制板来实现对助力车工作模式的调控。
为最大限度地丰富整个助力车的实用性能,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伸缩把手16包括横向套管161、由横向套管161的轴向两端插套于横向套管161 内的握柄162以及两根并行地分布于横向套管161的周侧且主体部分通过伸缩锁具15锁定于支撑立板14内的伸缩杆163,在两根伸缩杆163的顶端部之间且邻近横向套管161的位置装设有一与驱动控制板作电连接的显示屏164 以及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其可由诸如开关启闭按键、充电接口等等组成)。由此,利用伸缩杆163及伸缩锁具15可将整个伸缩把手16的主体部分以插装的方式锁固于支撑立板14中,以利用伸缩杆163可相对于支撑立板14进行上下方向伸缩移动,来实现伸缩把手16的高度调节;同时,由于握柄162 是以插套的方式装配于横向套管161中的,故可通过将握柄162由横向套管 161中拔出来调节伸缩把手16的宽度(在实际设计中,可在横向套管161中设置与驱动控制板作电连接的诸如霍尔元件等电子元器件,以便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旋转握柄162来实现对助力车车速的调控);另外,利用设置的显示屏 164可实时显示诸如车速、蓄电池电量等等信息。
当然,本实施例的伸缩把手16的主体部分也可采用如图5和图6所示的结构形式,即:伸缩把手16包括横向半管166、两根沿横向半管166的轴向方向嵌合于横向半管166内且内端部分别通过一沿横向半管166的径向方向分布的轴杆167与横向半管166作翻转连接的横向套管161、两根并行地分布于横向半管166的周侧且主体部分通过伸缩锁具15锁定于支撑立板14内的伸缩杆163(图5中未示出,其可参考图4进行结构设置)以及两根并行地分布与横向半管166的周壁上并与横向半管166一体成型的定位管套168,伸缩杆163的顶端插装并固定于对应的定位管套168内,而每根横向套管161内均插装由一与横向管套161呈同轴分布的握柄162(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单根管状结构体或者由若干结管状结构物以同轴分层插套的方式装配而成)。由此,在需要调节伸缩把手16的宽度时,可首先将横向套管161由横向半管166 中翻转而出,而后再将握柄162由对应的横向套管161中拉出,即可实现对伸缩把手16的宽度调节,反之则可实现对整个伸缩把手的收纳,以保证伸缩把手16形成最小的体积结构。
为保证伸缩锁具15对伸缩把手16的位置锁定的效果,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伸缩锁具15包括两根套设于伸缩杆163上并锁固在支撑立板14的顶端部上的限位套管151以及一将两根限位套管151连为一体的锁壳152,在锁壳152内封装有两个以锁壳152的中心线为界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锁杆153,每个锁杆153的外端均贯穿于对应侧限位套管151的周壁分布、内端均设置有内楔块154,同时,在锁壳152的周壁上嵌装有一沿锁杆153的径向方向作往复运动的解锁按键155,在解锁按键155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一内楔块154 相对应并与对应的内楔块154作滑动抵接的外楔块156,而每个内楔块154与锁壳152的内壁之间均夹持有一与锁杆153呈同轴分布的复位弹簧157;伸缩杆163的主体部分插套于支撑立板14内,并且在伸缩杆163的主体部分的周壁上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锁杆153的外端对位插合的第一锁孔 165。由此,当操作人员按压解锁按键155后,利用外楔块156对内楔块154 的挤压效果,使内楔块154能够带动对应的锁杆153朝锁壳152的中心线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复位弹簧157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以最终使锁杆153的外端由第一锁孔165中拔出,此时,操作人员即可提拉伸缩把手16或者按压伸缩把手16,以进行伸缩把手16的高度调节;当伸缩把手16被调节至预定位置后,即可松开解锁按键155,外楔块156解除对内楔块154的限制,使得内楔块154在复位弹簧157的弹力作用下打动锁杆153朝背离锁壳152的中心线的方向进行移动,并最终使锁杆153的外端插入对应的第一锁孔165内,以完成对伸缩把手16的相对位置的锁定。
当然,为能够实现对伸缩把手16的位置进行智能化锁止控制创造条件,本实施例的伸缩锁具15也可采用如图8和图9所示的电磁式锁具,即:伸缩锁具15包括两根套设于伸缩杆163上并锁固在支撑立板14的顶端部上的限位套管151以及一将两根限位套管151连为一体的锁壳152,在锁壳152内封装有两个以锁壳152的纵向中心线为界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电磁锁芯61,而每个电磁锁芯61均包括一电磁线圈611以及一沿电磁线圈611的中轴线穿设于电磁线圈611内的电磁芯棒锁舌612,在限位套管151的周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电磁芯棒锁舌612的端部对位穿设的限位滑孔613,而在伸缩杆163的主体部分的周壁上沿纵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电磁芯棒锁舌612的端部对位插合或吸合的锁止位(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开设于伸缩杆163上的孔状结构物以供电磁芯棒锁舌612的端部进行对位插合或者嵌装于伸缩杆163上的磁吸片以供电磁芯棒锁舌612的端部进行对位吸合,即:相当于前文所述及的第一锁孔165)。由此,通过对电磁线圈611的通断电控制以及施加正反电流的操作,即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使电磁芯棒锁舌612沿电磁线圈611的中轴线在电磁线圈611内作往复进给运动,当电磁芯棒锁舌612的端部由限位滑孔 613伸出时,即可插合或吸合在锁止位上,从而通过对伸缩杆163的位置锁定来实现对整个伸缩把手16的位置锁定;反之,则可将电磁芯棒锁舌612收纳于锁壳152中,以便用户自行调节伸缩把手16的高度。在具体实施时,电磁线圈611可由装设于锁壳152内的外筒壳6111、由外筒壳6111的其中一个端面沿其轴向方向作延伸后形成并由外筒壳6111的另一个端面伸出的内管壳 6112以及封装于由内管壳6112的外壁与外筒壳6111的内壁所形成的腔体空间的线圈6113构成,而电磁芯棒锁舌612则可采用分段式结构,即:由穿设于内管壳6112中的电磁芯棒6121、设置于电磁芯棒6121的端部并外露于外筒壳6111分布的锁舌6122构成。以此,在对线圈6113进行正反供电时,即可使电磁芯棒6121带动锁舌6122相对于限位滑孔613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伸缩杆163的解锁或锁止功能。
为保证电磁芯棒锁舌612能够进行定向往复移动,并同时增强其对伸缩杆163的锁定效果,在锁壳152内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磁芯棒锁舌612贯穿分布且位于电磁锁芯61与对应侧的限位套管151之间的导向限位器,导向限位器包括一与对应的电磁线圈611呈同轴分布的限位壳615、形成于限位壳615 的内壁上且沿平行于电磁线圈611的轴向方向分布的导向滑轨616、固定于电磁芯棒锁舌612上的导向滑板617、开设于导向滑板617上以供导向滑轨616 对位嵌合的导向滑口(图中未标注)以及夹持于导向滑板617与限位壳615 的内壁之间并与电磁芯棒锁舌612并行分布的锁止压簧614。由此,可利用导向滑轨616与导向滑板617之间的对位关系,保证电磁芯棒锁舌612只能沿电磁线圈611的轴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当电磁芯棒锁舌612收纳于锁壳152 内时,锁止压簧614处于被压缩状态,当电磁芯棒锁舌612的端部由限位滑孔613伸出的过程中,在锁止压簧614的弹力释放作用下即可保证电磁芯棒锁舌612的端部被牢固地插合或吸合在锁止位上。
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车身立板组件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支撑立板14包括主板部141以及设置于主板部141的两个纵向端侧以供伸缩把手16的端部对位插合的伸缩套管142,容置槽b形成于主板部141与两个伸缩套管142之间;而前叉11则包括横向臂部111、形成于横向臂部111的左右两端并对位插装且锁固于伸缩套管142的底管口内的衔接杆部112、形成于横向臂部111 的左右两端并与衔接杆部112呈反向分布的叉臂部113,第一车轮12轴连于两个叉臂部113之间,而转向轴杆13则设置于横向臂部111上并位于两个叉臂部113之间。由此,可利用伸缩套管112作为伸缩把手16的主体部分的收纳部件来使用,利用伸缩套管112与主板部141的配合来形成可收纳脚踏横板组件的容置槽b,从而为最大限度地缩小助力车折叠后的结构体积并保证其折叠后的结构的平整性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对助力车进行折叠收纳以及携带运输。
为保证脚踏横板组件能够被完全收纳于车身立板组件中,以避免因脚踏横板组件的长度对车身立板组件的尺寸规格造成限制,从而增强整个车体的折叠收纳性能,本实施例的脚踏横板组件包括前端通过转轴连接器a与车身立板组件作翻转连接的支撑横板31以及由支撑横板31的后端侧插装于支撑横板31内的伸缩横板32,在伸缩横板32的表面壁(如左右侧壁)上且位于支撑横板31的轮廓区域内设置有弹性锁件33,同时,在支撑横板31上开设有用于供弹性锁件33对位嵌合的第二锁孔34,第二车轮21则装设于伸缩横板32的后端侧并外露于支撑横板31。由此,利用弹性锁件33与第二锁孔34 的对位嵌合关系,可依据支撑横板31与伸缩横板32之间所存在的相对拉伸展开和相对收缩收纳的两种状态,在支撑横板31的前端部的左右两侧及后端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第二锁孔34,从而当将伸缩横板32由支撑横板31中向后拉出至预定位置后即可使弹性锁件33嵌合相对位的第二锁孔34内以实现两者在此种状态下的相对位置的锁合;当将伸缩横板32向前推入支撑横板 31至预定位置后亦可实现两者在此种状态下的相对位置锁合。当然,第二锁孔34也可沿着伸缩横板32的伸缩方向设置若干个,以实现不同长度的脚踏横板组件的调节;而在支撑横板31与伸缩横板32相对收缩至最短状态下,则可被完全收纳于容置槽b内,从而最大限度地解除脚踏横板组件对车身立板组件或者容置槽b的长度限制。另外,本实施例的弹性锁件33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弹簧、锁杆或弹珠等部件构成以实现其能够在支撑横板31的侧壁的抵压或者释放作用下能够被压缩或者嵌合于第二锁孔34内。
为避免因脚踏横板组件在收纳于容置槽b内后,因第二车轮21的结构因素需要占用容置槽b过多的空间位置或者因第二车轮21的结构影响脚踏横板组件收纳于容置槽b内的效果而导致整个助力车在折叠后的结构不平整或占用空间大,本实施例的第二车轮21包括一整体形状呈类“U”形的轮架211 以及一轴连于轮架211的两个的纵向侧臂之间的轮体212(需要指出的是,在对第二车轮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描述是基于其本身的结构构造),在轮架211的横向侧臂上且位于轮体212的相对侧设置有第一齿面盘213,相应地,在伸缩横板32的后端端面上设置有一与第一齿面盘213呈同轴分布并与第一齿面盘 213相啮合的第二齿面盘214,同时,在第一齿面盘213的周壁上轴连有一联锁杆215,在第二齿面盘214的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供联锁杆215对位卡合的联锁扣216。由此,利用第一齿面盘213与第二齿面盘214之间的对位啮合关系以及联锁杆215与联锁扣216之间的对位卡合关系,可使第二车轮21能够相对于伸缩横板32(即:脚踏横板组件)进行转动并被锁固,从而当脚踏横板组件被收纳于容置槽b内后,可通过调节第二车轮21相对于脚踏横板组件的方向,使其被置于容置槽b的槽口方向侧,进而保证脚踏横板组件被完全收纳。
基于上述的助力车的结构及功能,如图15所示并结合图1至图1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助力箱包,它包括箱包主体41、若干个整体形状呈类“凹”字形的锁片42以及一上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其中,在箱包主体 41的壁板上开设有用于供车身立板组件对位嵌合的嵌位槽c,锁片42的横向部分夹持于车身立板组件(具体为支撑立板14)与嵌位槽c的槽面之间并与车身立板组件(具体为支撑立板14)锁固为一体,同时,在锁片42的纵向部分作弯折后形成有搭接片43,搭接片43叠置于箱包主体41的壁板表面上并与箱包主体41锁固为一体。由此,利用锁片42和搭接片43的配合可将助力车的车把部分以可拆卸的方式锁固在箱包主体41上,由于嵌位槽c以及容置槽b的存在,可使得折叠后的助力车能够最终被完整地收容在嵌位槽b中,从而有利于提高箱包的外观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实现箱包的结构部件可折叠收纳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底端通过一前叉装设有第一车轮的车身立板组件以及通过转轴连接器与车身立板组件作翻转连接且后端设置有第二车轮的脚踏横板组件;所述车身立板组件的后壁面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脚踏横板组件的容置槽,所述前叉的中心处且位于第一车轮的上方设置有沿竖向方向分布并插套于转轴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端部内的转向轴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立板组件包括支撑立板以及通过伸缩锁具装设于支撑立板的顶端侧并在伸缩锁具的控制下相对于支撑立板作竖向方向的伸缩动作的伸缩把手,所述前叉装设于支撑立板的底端,所述容置槽设置于支撑立板的后壁面上并与脚踏横板组件的主体部分的轮廓形状相吻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为动力轮,所述第二车轮为导向轮,所述脚踏横板组件内和/或支撑立板内封装有储能电池和驱动控制板,所述第一车轮和储能电池分别与驱动控制板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把手包括横向半管、两根沿横向半管的轴向方向嵌合于横向半管内且内端部分别通过一沿横向半管的径向方向分布的轴杆与横向半管作翻转连接的横向套管、两根并行地分布于横向半管的周侧且主体部分通过伸缩锁具锁定于支撑立板内的伸缩杆以及两根并行地分布与横向半管的周壁上并与横向半管一体成型的定位管套,所述伸缩杆的顶端插装并固定于对应的定位管套内,每根所述横向套管内均插装由一与横向管套呈同轴分布的握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锁具包括两根套设于伸缩杆上并锁固在支撑立板的顶端部上的限位套管以及一将两根限位套管连为一体的锁壳,所述锁壳内封装有两个以锁壳的纵向中心线为界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电磁锁芯,每个所述电磁锁芯均包括一电磁线圈以及一沿电磁线圈的中轴线穿设于电磁线圈内的电磁芯棒锁舌,所述限位套管的周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电磁芯棒锁舌的端部对位穿设的限位滑孔,所述伸缩杆的主体部分的周壁上沿纵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电磁芯棒锁舌的端部对位插合或吸合的锁止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内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磁芯棒锁舌贯穿分布且位于电磁锁芯与对应侧的限位套管之间的导向限位器,所述导向限位器包括一与对应的电磁线圈呈同轴分布的限位壳、形成于限位壳的内壁上且沿平行于电磁线圈的轴向方向分布的导向滑轨、固定于电磁芯棒锁舌上的导向滑板、开设于导向滑板上以供导向滑轨对位嵌合的导向滑口以及夹持于导向滑板与限位壳的内壁之间并与电磁芯棒锁舌并行分布的锁止压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板包括主板部以及设置于主板部的两个纵向端侧以供伸缩把手的端部对位插合的伸缩套管,所述容置槽形成于主板部与两个伸缩套管之间;所述前叉包括横向臂部、形成于横向臂部的左右两端并对位插装且锁固于伸缩套管的底管口内的衔接杆部、形成于横向臂部的左右两端并与衔接杆部呈反向分布的叉臂部,所述第一车轮轴连于两个叉臂部之间,所述转向轴杆设置于横向臂部上并位于两个叉臂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横板组件包括前端通过转轴连接器与车身立板组件作翻转连接的支撑横板以及由支撑横板的后端侧插装于支撑横板内的伸缩横板,所述伸缩横板的表面壁上且位于支撑横板的轮廓区域内设置有弹性锁件,所述支撑横板上开设有用于供弹性锁件对位嵌合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车轮装设于伸缩横板的后端侧并外露于支撑横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轮包括一整体形状呈类“U”形的轮架以及一轴连于轮架的两个的纵向侧臂之间的轮体,所述轮架的横向侧臂上且位于轮体的相对侧设置有第一齿面盘,所述伸缩横板的后端端面上设置有一与第一齿面盘呈同轴分布并与第一齿面盘相啮合的第二齿面盘,所述第一齿面盘的周壁上轴连有一联锁杆,所述第二齿面盘的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供联锁杆对位卡合的联锁扣。
10.一种折叠式助力箱包,它包括箱包主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干个整体形状呈类“凹”字形的锁片以及一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助力车;
所述箱包主体的壁板上开设有用于供车身立板组件对位嵌合的嵌位槽,所述锁片的横向部分夹持于车身立板组件与嵌位槽的槽面之间并与车身立板组件锁固为一体,所述锁片的纵向部分作弯折后形成有搭接片,所述搭接片叠置于箱包主体的壁板表面上并与箱包主体锁固为一体。
CN201920156663.0U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助力箱包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795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6663.0U CN209795701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助力箱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6663.0U CN209795701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助力箱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95701U true CN209795701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1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666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795701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助力箱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957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901A (zh) * 2019-01-29 2019-04-05 李俊楠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箱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901A (zh) * 2019-01-29 2019-04-05 李俊楠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箱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10297A1 (zh) 电动滑板车
JP2006213314A (ja) 折畳み式電動バイクの構造
EP3254944B1 (de) Elektromotorisierter tretroller
CN209795701U (zh)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助力箱包
CN109572901B (zh)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箱包
CN112455586B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202029970U (zh) 缩折式避震电动自行车
EP4234382A2 (en) Collapsible electric vehicle, vehicle frame for same, and vehicle frame lock
CN208119338U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203597523U (zh) 限位板控制机构及滑板车行李箱
WO2020154882A1 (zh)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箱包
CN215399115U (zh) 一种新型折叠滑板车
CN205186425U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WO2014200500A1 (en) Personal transportation vehicle
CN204821916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04775733U (zh) 便携车
CN108357613B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TWM621086U (zh) 滑板車之前叉摺疊機構
CN108622284B (zh) 一键折叠式交通代步车
CN208544390U (zh) 一键折叠式交通代步车
CN201400255Y (zh) 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7176250B (zh) 自行车把手折叠机构
CN206750033U (zh) 一种优化设计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214823864U (zh) 背包电动滑板车
CN216128385U (zh) 一种滑板车的车身折叠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10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