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5376U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5376U
CN209765376U CN201920379947.6U CN201920379947U CN209765376U CN 209765376 U CN209765376 U CN 209765376U CN 201920379947 U CN201920379947 U CN 201920379947U CN 209765376 U CN209765376 U CN 209765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bracket
vision syste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99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E·弗莱彻
D·A·帕库拉
D·W·贾维斯
J·M·科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5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5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01B11/2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by projecting a pattern, e.g. one or more lines, moiré fringes on the object
    • G01B11/2513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by projecting a pattern, e.g. one or more lines, moiré fringes on the object with several lines being projected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e.g. grids, patter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01B11/2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by projecting a pattern, e.g. one or more lines, moiré fringes on the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04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325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tters or reflectors or a plurality of detectors forming a reference frame from which to deriv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object, e.g. by triangulation or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deformation in the picked up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50Depth or shape recovery
    • G06T7/55Depth or shape recovery from multiple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60Type of objects
    • G06V20/64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 G06V20/653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by match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e.g. conformal mapping of Riemann su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4Image acquisition
    • G06V30/144Image acquisition using a slot moved over the image; using discrete sensing elements at predetermined points; using automatic curve follow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5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ther than in their location or field of view, e.g. having different resolutions or colour pickup characteristics; using image signals from one sensor to contro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other sens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1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sensors; Charge-transfer regi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CD sensors
    • H04N25/713Transfer or readout registers; Split readout registers or multiple readout regis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题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由托架组件承载的视觉系统。所述视觉系统可包括捕获对象的图像的第一相机模块、朝向所述对象发射光线的发光元件以及接收由所述对象反射的光线的第二相机模块。所述光线可包括红外光线。所述托架组件被设计成不仅承载上述模块,而且在所述模块之间保持预先确定的固定间隔。所述托架组件可形成刚性多件式托架组件以防止弯曲,从而保持预先确定的间隔。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透明盖,所述透明盖被设计成与外壳耦接。所述透明盖包括对准模块,所述对准模块被设计成接合模块并且提供使所述托架组件和所述模块在所述外壳中的期望位置处对准的动力。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8月7日、发明名称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201821267594.2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电子设备。具体地讲,以下描述涉及一种包括设计来承载视觉系统的托架组件的电子设备,其中视觉系统用于开发由视觉系统的相机模块捕获的图像的深度图,该深度图表示图像的三维对应物。托架组件使视觉系统的模块彼此保持预先确定的距离。为了在电子设备中正确对准视觉系统,电子设备包括透明盖,该透明盖包括对准模块。在组装电子设备的透明盖和壳体(或外壳)的过程中,对准模块被设计成接合由托架组件保持的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以根据壳体中的期望位置对准视觉系统。
背景技术
发射器和接收器对可用于确定尺寸信息。发射器可将光辐射到对象上。由对象反射的光被引导向接收器并且由接收器收集。在一些实例中,发射器-接收器对被置于电子设备中。因此,发射器-接收器对可经受施加于电子设备上并且传输至发射器-接收器对的外力。在其中发射器-接收器对经过校准并且随后依赖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空间关系的实例中,部件 (即,接收器或发射器)中的一个的任何相对偏移或移动使得发射器-接收器对超出校准范围,从而使得发射器-接收器对错误地确定对象的尺寸信息。因此,电子设备可能无法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一个方面,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限定内部体积的壳体。壳体可包括侧壁部件。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定位在内部体积中的托架组件。托架组件可缺少与壳体的直接附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由托架组件承载的相机模块。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与侧壁部件固定并且覆盖托架组件的透明盖。透明盖可包括掩膜层。掩膜层可包括掩膜层开口。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固定到透明盖的对准模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准模块使相机模块与掩膜层开口对准。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壁和侧壁部件,其中侧壁部件与壁组合以限定内部体积。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壁和侧壁部件,其中侧壁部件与壁组合以限定内部体积。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与壳体固定的透明盖,该透明盖具有对准模块。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定位在内部体积中的托架组件。托架组件可承载视觉系统,该视觉系统在内部体积中通过对准模块对准并且被配置为对处于壳体外部的对象进行对象识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由透明盖和壳体提供给托架组件的压力保持托架组件固定在内部体积中。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组装电子设备的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壁和侧壁部件,其中侧壁部件与壁组合以限定内部体积。该方法可包括在内部体积中提供托架组件。托架组件可承载相机模块。该方法还可包括用壳体的侧壁部件固定透明盖。透明盖可包括对准模块。另外,透明盖还可包括掩膜层,该掩膜层包括开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壳体固定透明盖使其对准相机模块,使得相机模块与开口对准。
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检查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时,这些实施方案的其它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将会或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被包括在本说明书和本实用新型内容内、被包括在这些实施方案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容易理解本公开,其中类似的参考标号指代类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等轴前视图,该系统包括视觉系统以及设计成承载视觉系统的托架组件;
图2示出了在图1中所示的系统的等轴后视图,示出了托架组件的附加特征部;
图3示出了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系统的分解图,示出了托架组件、模块和附加特征部;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第一托架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分解图,示出了由若干结构部件形成的第一托架;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第二托架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后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定位在托架组件中的视觉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图,示出了保持模块之间的空间关系的托架组件;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发光模块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等轴视图;
图8示出了在图7中所示的发光模块的侧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发光模块的附加特征部;
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对准模块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等轴视图;
图10示出了在图9中所示的照明元件的侧视图,示出了照明元件的附加特征部;
图11示出了在组件操作之前定位在托架组件之上的对准模块和定位在托架组件中的视觉系统的侧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在图11中示出的对准模块、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的侧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对准模块以及与对准模块相关的若干模块和部件;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图;
图14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沿图13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透明盖的位置、与透明盖固定的掩膜层和与透明盖固定的若干材料层;
图15示出了沿图13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透明盖的不同位置以及定位在掩膜层的开口中的材料;
图16示出了沿图13中的线C-C截取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示出了显示器组件的各种层;
图17示出了在图13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平面图,其中去除了透明盖和显示器组件;
图18示出了在图13中示出的透明盖的平面图,进一步示出了与透明盖固定的对准模块;
图19示出了透明盖以及与透明盖固定的对准模块的剖视图,进一步示出了音频模块、麦克风和照明元件;
图20示出了透明盖以及与透明盖固定的对准模块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剖视图,进一步示出了经修改为固定到透明盖的音频模块;
图2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部分地示出在图13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示出了透明盖和壳体之间的组件操作;
图22示出了在图2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进一步示出了朝向壳体降低的透明盖;
图23示出了在图22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其中透明盖与壳体固定;
图24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在图21-图23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另选剖视图,示出了部件中的一些在电子设备内的定位;
图25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由光源产生的点图案的平面图;
图26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使用视觉系统确定用户的尺寸信息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
图27示出了投射到用户的点图案的平面图,示出了点图案的点相对于彼此的各种空间关系;
图28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9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平面图,电子设备包括由托架组件保持的视觉系统;
图30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平面图,电子设备包括由托架组件保持的视觉系统;以及
图3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描述用于组装用于识别对象的视觉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和理解,根据惯例,下面论述的附图的各种特征部未必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的各种特征部和元件的尺寸可扩大或缩小,以更清楚地示出本文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地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代表性实施方案。应当理解,以下描述不旨在将实施方案限制于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相反,其旨在涵盖可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所述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内的另选形式、修改形式和等同形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了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以例示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尽管足够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方案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所述实施方案,但应当理解,这些示例不是限制性的,从而可以使用其它实施方案并且可在不脱离所述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修改。
以下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视觉系统,该视觉系统被设计成帮助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识别。在一些实例中,视觉系统被设计成提供对电子设备的用户的面部的面部识别。视觉系统可包括相机模块,该相机模块被设计成捕获图像,该图像可包括二维图像。视觉系统还可包括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被设计成朝向对象发射多条光线。光线可将点图案投射到对象上。另外,发光模块可发射处于不可见光诸如红外光 (或IR光)的频谱内的光。视觉系统还可包括附加相机模块,该附加相机模块被设计成接收由对象反射的光线中的至少一些,结果在由对象反射光线之后接收点图案。附加相机模块可包括滤光器,该滤光器被设计成滤除不处于由发光模块发射的光的频谱内的光。例如,滤光器可包括IR滤光器,该IR滤光器被设计成阻挡处于IR光的频率范围以外的光。附加相机模块可为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提供点图案(或点图案的二维图像)。
发光模块被设计成发射光线,使得当对象平坦(类似于二维对象) 时,投射的点图案类似于“均匀的”点图案,其中点在行和列之间等距间隔开。然而,当对象包括三维对象(诸如面部)时,投射的点图案可包括“不均匀的”点图案,其中一些相邻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于其它相邻点的间隔距离。与其它结构特征部相比,相邻点之间的间隔距离的变化对应于更靠近发光模块(并且具体地讲,更靠近电子设备)的对象的一些结构特征部。例如,投射到对象的相对较近的结构特征部的相邻点可分开一定距离,该距离小于相对更远的对象的结构特征部之间的距离。相邻点的相对间隔距离以及对象的二维图像可被处理器用于确定对象的第三附加尺寸,使得创建对象的三维轮廓。因此,视觉系统可有助于提供对象的三维表示。
视觉系统可使用托架组件安装到电子设备中。托架组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托架子组件,其中托架子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托架部件。一旦相机模块和发光模块被安装于托架组件中,该托架组件被设计成在上述模块之间保持固定距离。这包括在电子设备(其承载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上施加外力的实例,诸如当电子设备掉落时。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模块和托架组件可相对于电子设备的其它部件偏移。然而,托架组件被设计成阻止或基本上限制模块相对于彼此的相对移动。当安装模块并且阻止或基本上限制模块的相对移动时,模块可继续准确地提供上述三维对象识别而无需重新校准。另外,为了提供刚度和刚性以阻止弯曲,托架组件可包括焊接和/或粘附固定在一起的多个托架部件,并且可包括多个弯曲和倾斜节段。
为了促进相对于传统工艺的组装工艺,托架组件在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或外壳中之后可以不机械紧固到或附连到壳体(尽管可以在由托架组件承载的模块和设置在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之间建立电连接)。为了以期望的方式对准壳体中的托架组件,电子设备可包括与透明盖(诸如覆盖玻璃)固定的对准模块。对准模块可包括多个开口,其中每个开口被设计成接收视觉系统的模块。在组件操作过程中,当透明盖与壳体组装时,对准模块被设计成接合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该接合为壳体中的期望位置(或处于壳体所限定的内部体积内)提供调整或相对于壳体移动托架组件的力。该调整/移动可包括在一个或多个维度(笛卡尔坐标系)上的移动。因此,托架组件可被称为“自对准托架组件”,因为它能够在壳体周围移动并且由对准模块对准,而无需预固定或预紧固托架组件。
为了增强外观,电子设备可包括掩膜层,这些掩膜层被设计成隐藏或至少部分地隐藏模块和托架组件。例如,电子设备可包括透明盖,该透明盖包括各种油墨层。施加于透明盖的一些油墨层包括不透明材料,该不透明材料通常隐藏模块和托架组件,而施加于透明盖的其它层包括与不透明材料的外观相匹配(在颜色方面)的外观。然而,这些其它层可被设计成允许呈IR光或可见光形式的光通过。这些允许光通过的层可位于不透明材料的开口中。因此,用于捕获图像的相机模块可被油墨层覆盖,该油墨层可允许可见光通过,而发光模块和附加相机模块可各自由允许IR光通过的油墨层覆盖。
对准模块可按照使对准模块的开口与由允许光通过的层填充的不透明材料的开口中的一些对准的方式附着到透明盖。将透明盖与壳体组装时,模块与对准模块的开口中的一些对准。为限制或阻止托架组件的移动,托架组件可包括支撑托架组件的柔性弹簧元件。弹簧元件被设计成挠曲或弯曲以响应于来自透明盖和壳体的压力。作为响应,弹簧元件可提供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使托架组件(以及由托架组件承载的模块)在朝向透明盖的方向上偏置,从而增大托架组件和对准模块之间的接合力。被增大的接合力可进一步使托架组件保持在固定位置,并且阻止托架组件(以及由托架组件承载的模块)发生不需要的移动。此外,当托架组件由金属形成时,托架组件可提供用于模块的电接地路径,因为弹簧元件可在由壳体限定的内部体积内接合电接地材料。例如,壳体可包括与弹簧元件接触的金属层。为进一步帮助电接地,模块可通过导电粘合剂附着到托架组件。
传统的组装工艺可将托架组件及其部件预紧固于电子设备的外壳中,然后将透明盖附接到外壳。传统的组装工艺还可包括排序成点(bin)的托架组件和透明盖,其中点可包括落在若干预先确定的(尺寸)范围中的一个范围中的托架组件,并且另一个点可包括落在与给定范围内的托架组件配对的若干个尺寸中的一个尺寸中的透明盖(具有施加的油墨层)。然而,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施加于透明盖的油墨层,而无需预先确定要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特定托架组件和模块,因为由托架组件承载的模块可在对准模块的帮助下与其相应的油墨层正确对准。
以下参考图1至图31论述这些和其它实施方案。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系统1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等轴前视图,该系统100包括视觉系统110或视觉子系统以及设计成承载视觉系统110的托架组件140。如图所示,视觉系统110可包括若干操作部件 (包括光学部件),其中每个操作部件提供特定的功能。例如,视觉系统 110可包括第一相机模块112、发光模块114和第二相机模块116。第一相机模块112或第一操作部件被设计成捕获对象的图像(未示出)。发光模块114或第二操作部件被设计成在朝向对象的方向上以多条光线的形式发射光。因此,发光模块114可被称为光发射器。在一些实例中,发光模块 114发射人眼不可见的光。例如,发光模块114可发射IR光。第二相机模块116或第三操作部件被设计成接收由发光模块114发射的光线中的至少一些,随后光线被对象反射。因此,第二相机模块116可被称为光接收器。另外,第二相机模块116可包括滤光器,该滤光器被设计成滤除由发光模块114发射的光线的频率范围之外的其它类型的光。例如,滤光器 (位于第二相机模块116内或第二相机模块116的透镜之上)可仅允许由发光模块114发射的IR光进入第二相机模块116。
视觉系统110被设计成帮助对象识别。就这一点而言,视觉系统110 可使用第一相机模块112以生成对象的二维图像。为了确定对象的各种特征部之间的空间关系,由发光模块114发射的光线可将点图案投射到一个或多个对象上。当发光模块114产生的光被对象反射时,第二相机模块116 捕获反射光以创建对象上投射的点图案的图像。投射的点图案可用于形成对象的深度图,其中深度图对应于对象的三维对应物。图像(由第一相机模块112采集)和投射到图像上的点图案(由第二相机模块116采集)的组合可用于开发对象的三维轮廓。就这一点而言,当视觉系统110处于电子设备(未示出)中时,视觉系统110可帮助电子设备提供对电子设备的用户的面部的面部识别。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
托架组件140可包括耦接到第二托架144的第一托架142。耦接可包括焊接、粘附、紧固、夹持等。第一托架142和第二托架144可包括刚性材料,诸如钢或铝。然而,其它材料诸如塑料(包括模制塑料)是可能的。为了使视觉系统110提供准确的对象识别,模块之间的间距或距离应保持恒定或至少基本上恒定。换句话讲,应阻止或基本上限制视觉系统110的模块相对于剩余模块的任何相对移动。托架组件140被设计成提供刚性系统,该刚性系统容纳模块,并且还阻止任意模块相对于剩余模块的相对移动。另外,当视觉系统110和托架组件140被定位在电子设备中时,施加于电子设备的外力(诸如电子设备背向结构跌落)可致使视觉系统110和托架组件140在电子设备中移动或偏移。然而,托架组件140的任何移动可对应于视觉系统110的每个模块的等量的移动,使得阻止视觉系统110 的模块的相对移动。此外,在一些实例中,托架组件140未通过紧固件、粘合剂、夹具或其它刚性夹具类型的结构保持或附连到电子设备的壳体。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
视觉系统110的每个模块可包括柔性电路或柔性连接器,其被设计成将模块电耦合至电路板(未示出),以使视觉系统110与定位在电路板上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电路(未示出)电通信。例如,第一相机模块112、发光模块114和第二相机模块116可分别包括第一柔性电路122、第二柔性电路124和第三柔性电路126,其中柔性电路或柔性连接器中的每一者从其相应的模块延伸并且延伸出托架组件140。另外,如图所示,第一柔性电路 122可重叠第二柔性电路124以便以期望的方式对准柔性电路。
图2示出了在图1中所示的系统100的等轴后视图,其中示出了托架组件140的附加特征部。如图所示,第二托架144可包括弹簧元件诸如第一弹簧元件146和第二弹簧元件148,其从第二托架144的表面延伸。当托架组件140被定位在电子设备(未示出)中时,弹簧元件可接合电子设备的壳体(或壳体中的一些其它结构特征部)并且支撑托架组件140和模块。另外,弹簧元件可充当偏置元件,该偏置元件在远离壳体的方向上偏置托架组件140。例如,当透明盖(诸如覆盖玻璃)与壳体固定时,透明盖和/或壳体可在托架组件140上施加压力,致使第一弹簧元件146和第二弹簧元件148弯曲或挠曲。然而,第一弹簧元件146和第二弹簧元件148被设计成提供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使托架组件140朝向透明盖并背向对准模块(如下文所述)偏置,从而为托架组件140(和视觉系统110)提供固定力。这将在下面进一步示出。另外,在一些实例中,用于切割第二托架 144以形成第一弹簧元件146和第二弹簧元件148的切割操作可仅切割第二托架144的一部分,使得第二托架144在对应于第一弹簧元件146和第二弹簧元件148的位置不包括通孔或开口。因此,第二托架144使用于模块的连续、不间断的支撑层保持在对应于第一弹簧元件146和第二弹簧元件 148的位置处。
为了使模块电耦合至电路板,柔性电路可包括连接器。例如,第一柔性电路122、第二柔性电路124和第三柔性电路126可分别包括第一连接器 132、第二连接器134和第三连接器136。另外,第二托架144可在对应于发光模块114(如图1所示)的位置处包括通孔152或开口。这使散热元件(未示出)穿过通孔152并且热耦合至发光模块114,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耗散来自发光模块114的热量并且防止过热。
图1和图2示出与托架组件140所承载的视觉系统110完全组装的系统100。换句话讲,第一托架142和第二托架144可组合以接收并且固定第一相机模块112、发光模块114和第二相机模块116。就这一点而言,上述模块可增强或提高系统100的总体刚性。例如,模块可占据第一托架142 和第二托架144之间的空间或空隙,同时也接合第一托架142和/或第二托架144。因此,模块可阻止托架组件140发生不需要的扭转或弯曲。
图3示出了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系统100的分解图,示出了托架组件140、模块和附加特征部。出于简化的目的,去除了模块中的柔性电路。尽管第一托架142被设计成与第二托架144组合以将模块保持并且维持在固定位置,但是第一托架142可包括通孔以容纳模块。例如,第一托架142 可包括通孔154,该通孔154被设计成接收第一相机模块112的筒体。第一托架142还可包括通孔156,该通孔156被设计成接收发光模块114的凸起部分。第一托架142可包括通孔158,该通孔158被设计成接收第二相机模块116的筒体。因此,上述筒体和凸起部分可通过相应的通孔伸出第一托架142。
第一托架142和第二托架144可通过例如焊接操作固定在一起。例如,第一托架142可包括凹陷区域,该凹陷区域限定了平坦或平面区域,该平坦或平面区域焊接到第二托架144的对应的凹陷区域。如图所示,第二托架144的凹陷区域包括若干圆形焊点(未标出)。除将托架元件焊接到一起之外,粘合剂可用于进一步固定模块。例如,第一相机模块112可分别通过粘合剂元件162和粘合剂164与第一托架142和第二托架144固定。另外,发光模块114可分别通过粘合剂元件166和粘合剂元件168与第一托架142和第二托架144固定。另外,第二相机模块116可分别通过粘合剂元件172和粘合剂元件174与第一托架142和第二托架144固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粘合剂中的至少一些包括导电粘合剂。通过这种方式,模块可与第一托架142和/或第二托架144电耦合。另外,当第一托架142与第二托架144固定时,模块可通过第一弹簧元件146和/或第二弹簧元件148电接地到电子设备(未示出)。这将在下文中示出。此外,由金属形成的上述托架元件(包括弹簧元件)还可提供导热通路,该导热通路允许通过托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来热耗散视觉系统110的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部分地由于本文所述的托架组件用作被设计成使模块保持在固定位置的刚性部件,可增强托架组件的至少某部分以增强总体强度。例如,图4 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托架242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分解图,示出了由若干结构部件形成的托架242。托架242可取代第一托架142(如前所示)并且可与本文所述的托架组件一起使用。如图所示,托架242包括多件式组件,其包括第一托架部件252、第二托架部件254和第三托架部件 256。就这一点而言,托架242可被称为托架子组件。
第一托架部件252可包括第一节段262,该第一节段262被设计成接收模块诸如第一相机模块112(如图3所示)。第一托架部件252还可包括第二节段264,该第二节段264被设计成接收模块诸如第二相机模块116(如图3所示)。第一托架部件252还可包括第三节段266或凹陷节段,该第三节段266或凹陷节段相对于第一节段262和第二节段264凹陷。第三节段266可凹陷以便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部件。这将在下面进一步示出。另外,第三节段266可包括通孔268或开口,其有助于对准上述部件中的一个。
为了形成第一托架部件252,第一托架部件252可经过切割和压印操作。压印操作可成形第一托架部件252并且提供具有附加结构刚性的第一托架部件252。例如,压印操作可在第一节段262和第三节段266之间形成第一倾斜节段272。第一倾斜节段272可阻止第一节段262相对于第三节段 266沿连接第一节段262和第三节段266的交点弯曲或枢转(沿Y轴)。另外,压印操作可在第二节段264和第三节段266之间形成第二倾斜节段 274。第二倾斜节段274可阻止第二节段264相对于第三节段266沿连接第二节段264和第三节段266的交点弯曲或枢转(沿Y轴)。通过这种方式,当阻止第一节段262和第二节段264相对于第三节段266发生旋转移动时,将阻止模块(诸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相机模块112和第二相机模块116)相对于彼此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视觉系统110(如图1所示)保持在不变状态。
第二托架部件254可固定(通过焊接、钎焊和/或其它粘附方法)到第一托架部件252的内部区域。第二托架部件254可被设计成承载模块诸如发光模块114(如图1所示)。就这一点而言,第二托架部件254可被称为模块载体。通过初始形成与第一托架部件252分开的第二托架部件254,然后使第二托架部件254与第一托架部件252固定,形成在第一托架部件252 和第二托架部件254之间的一个接合部(或多个接合部)提供附加的稳定性和刚性。一个或多个接合部可进一步使第二托架部件254相对于第一托架部件252固定,并因此可固定模块并且阻止由第二托架部件254承载的模块相对于其它模块发生相对移动。另外,第三托架部件256可充当支撑构件或支撑元件,该支撑构件或支撑元件基本上在第一托架部件252的一个维度(诸如沿X轴的长度)上延伸。第三托架部件256可通过前述用于使第二托架部件254与第一托架部件252固定的任何方式与第一托架部件 252固定。若干圆形焊点(未标出)沿第一托架部件252的第一节段262、第二节段264和第三节段266示出。第三托架部件256可阻止第一节段262 和第二节段264两者相对于第三节段266发生弯曲或枢转(沿Y轴)。因此,第三托架部件256可阻止一个或多个模块相对于视觉系统(诸如图1 中所示的视觉系统110)的其它模块发生相对移动。另外,如图4所示,第二节段264可包括伸出部276以及与伸出部276固定的夹具278。夹具278 可用于使第二托架(未示出)与托架242固定。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托架344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后视图。托架344可取代第二托架144(如前所示)并且可与本文所述的托架组件一起使用。另外,托架344可与第一托架142(在图1中示出)或托架 242(在图4中示出)一起使用。关于图4中的托架242,托架344可包括第一节段362和第二节段364,该第一节段362和第二节段364被设计成分别与托架242(在图4中示出)的第一节段262和第二节段264配对。应当指出的是,托架344在与托架242(在图4中示出)组合之前,应围绕Y 轴旋转180度。托架344还可包括第三节段366或凹陷节段,该第三节段 266或凹陷节段相对于第一节段362和第二节段364凹陷。第三节段366可凹陷以便接合第三节段266(在图4中示出)。就这一点而言,托架242 (在图4中示出)可通过例如焊接、紧固、夹持、粘附等在其相应的第三节段与托架344固定。另外,第三节段366可包括通孔368或开口,其有助于对准上述部件中的一个。托架344还可包括第四节段372,该第四节段被设计成接收模块诸如发光模块114(在图3中示出)。为了从发光模块汲取热量,第四节段372可包括通孔374或开口,该通孔374或开口被设计成接收热耦接到发光模块的散热元件(未示出)。
托架344还可包括第一弹簧元件376和第二弹簧元件378,每个弹簧元件被设计成背向结构(诸如外壳或壳体)挠曲,并且提供远离结构的偏置力。另外,第二节段364可包括支撑柱382,该支撑柱382被设计成与夹具 278配对(在图4中示出),从而进一步使托架344与托架242(在图4中示出)固定以进一步固定模块。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定位在托架组件340中的视觉系统 31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图,示出了保持模块之间的空间关系的托架组件 340。视觉系统310和托架组件340可分别包括本文针对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所述的任何特征部。如图所示,视觉系统310可包括第一相机模块312、发光模块314和第二相机模块316。当定位在托架组件340中时,发光模块 314与第二相机模块316分开距离320。具体地讲,距离320表示发光模块 314的中心点324(在放大视图中示出)和第二相机模块316的中心点326 之间的距离。托架组件340被设计成使中心点324保持在范围332或公差内,以确保发光模块314的中心点324与第二相机模块316的中心点326 的距离320处于可接受的范围或公差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范围332小于1毫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范围332为约120毫米至200毫米。在一个特定实施方案中,范围332为160毫米,或者至少约160毫米。应当指出的是,托架组件340被设计成使第一相机模块312与第二相机模块316 保持预先确定的距离。通过保持这些距离,托架组件340确保视觉系统310 能够准确可靠地提供有关对象识别的信息。另外,当托架组件340和视觉系统310被定位在电子设备(未示出)中时,施加于电子设备的引起托架组件340移动的任何外部负载或外力还可使得视觉系统310的每个模块发生等量的移动,使得这些模块相对于其它模块发生极少的相对移动或不发生相对移动。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发光模块414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等轴视图。如图所示,发光模块414可包括由基板418保持的光发射器 4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发射器416发射处于不可见光谱的光诸如IR 光。另外,光发射器416可被设计成发射IR激光。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图7中未示出),光发射器416产生IR光以外的光。发光模块414 还可包括定位在光发射器416之上的光学结构422。光学结构422可包括折叠成多个部分的透明材料(诸如玻璃)。光学结构422被设计成反射或弯曲光学结构422内由光发射器416发射的光,以便为光提供增加的光路。这将在下文中示出。
发光模块414还可包括光学元件424,该光学元件424以这样的方式定位在光学结构422之上,使得由光学结构422接收并且反射的光穿过光学元件424。光学元件424可通过粘合剂426与光学结构422固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学元件424为衍射光学元件。通过这种方式,由光学结构422 接收的光可包括一维光束,其可被分成二维阵列或光图案以创建光的点图案。然后光阵列可离开光学元件424。这将在下文中示出。
另外,在一些实例中,由光发射器416发射的光可包括相对高的强度。然而,在作为点图案离开光学元件424之后,强度可被充分地减小,因此来自发光模块414的光对于人类使用是安全的。为了说明其中光学元件424从光学结构422上去除的实例,发光模块414还可包括与光学元件 424固定的柔性电路428。柔性电路428还可与基板418固定并且可电耦合至光发射器416。柔性电路428可使用光学元件424作为“板”,并且通过向柔性电路428的板(未示出)提供电荷来形成具有光学元件424的平行板电容器。通过这种方式,当从光学结构422上去除光学元件424(或以其它方式不再定位在离开光学结构422的光之上)时,柔性电路428检测电容的变化,并且提供用于关闭光发射器416并且防止光发射器416发光的输入。因此,柔性电路428用作安全机构,以防止高强度光离开光学结构 422而不穿过光学元件424。
图8示出了在图7中所示的发光模块414的侧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发光模块414的附加特征部。出于图示的目的,去除了柔性电路428。另外,示出了基板418的局部剖视图,以便查看光发射器416和热耦合至光发射器416的散热元件432。散热元件432被设计成在使用期间从光发射器 416汲取热量。如图所示,光发射器416生成穿过光学结构422的光束(如虚线434所示)。光学结构422导致光束反射若干次(在光学结构422 内),使得光学路径增加所需的光学“长度”。光束离开光学结构422并且进入光学元件424,其中光束被分成多条光线(由多条虚线436表示)。光学元件424被设计成投射期望的点图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投射的点图案包括点阵,相邻点彼此等距间隔开。这将在下文中示出。
当托架组件以及由托架组件承载的视觉系统被置于电子设备中时,托架组件可不直接固定到电子设备的结构部件(诸如外壳或壳体)。然而,电子设备被设计成以精确的方式对准托架组件,并且相应地对准视觉系统。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对准模块508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等轴视图。对准模块508可被紧固(例如,通过粘合剂)至电子设备的透明盖,其中透明盖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组件提供护盖。通过这种方式,虽然透明盖被降至壳体上,但是对准模块508被设计成接合视觉系统,从而使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两者在电子设备中移动或偏移(相对于壳体)至期望的位置。这将在下文中示出和描述。
如图所示,对准模块508还可包括第一节段512,该第一节段512包括限定通孔的开口514。开口514被设计成接收视觉系统的模块的至少一部分,诸如第一相机模块112(在图1中示出)。具体地讲,开口514可包括用以接收模块的筒体的尺寸和形状。对准模块508还可包括第二节段522,该第二节段522包括限定通孔的开口524。开口524被设计成接收视觉系统的模块的至少一部分,诸如第二相机模块116(在图1中示出)。具体地讲,开口524可包括用以接收模块的筒体的尺寸和形状。分别位于第一节段512和第二节段522中的开口514和开口524可提供用于对准模块508的对准结构。
虽然上述对准模块508的开口被设计成接收模块的至少一部分,但是这些开口可包括协助对准模块508使模块偏移至电子设备中的期望位置的不同构型。例如,第一节段512可包括延伸部分516,该延伸部分516包括波状外形区域518,该波状外形区域518限定从对准模块508的第一端部 (诸如底端)到第二端部(诸如顶端)的直径减小的开口514。另外,延伸部分516可围绕开口514的大部分卷绕。通过这种方式,当模块(或模块的筒体)延伸通过第一节段512时,延伸部分516(具有围绕开口514的大部分卷绕的波状外形区域518)提供相对高的精度和最小的公差与模块对准。通过这种方式,剩余模块还可以相对高的精度对准,因为这些模块在承载剩余模块并且阻止模块相对移动的托架组件中协调地移动。对准模块 508的第二节段522可包括延伸部分526,该延伸部分526形成大致半圆形的设计,使得第二节段522中的开口524的直径保持大致恒定。换句话讲,第二节段522不包括波状外形区域。第二节段522可用于在模块(或模块的筒体)延伸穿过开口524时为模块提供角对准。由第二节段522提供的角对准可有助于第一节段512的高精度对准,从而为电子设备内的模块提供精确且受控的对准。
除提供视觉系统的模块的对准之外,对准模块508可用于容纳并且对准附加部件。例如,包括对准模块508的电子设备(未示出)还可包括音频模块532,该音频模块532被设计成以可听声的形式发射声能。音频模块 532可包括鼻口部(snout)536。对准模块508可包括开口534,该开口534 接收鼻口部536。为了防止液体进入开口534,密封元件538可被定位在开口534中并且与鼻口部536接合。密封元件538可包括耐液体的柔顺材料,诸如液体硅橡胶。
包括对准模块508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麦克风542,该麦克风542被设计成接收声能。为了提供声学路径,对准模块508可包括开口544。如图所示,开口544可包括对角通孔开口。另外,包括对准模块508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传感器54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546包括环境光传感器,该环境光传感器被设计成检测入射到电子设备上的光强度的量。传感器546 可为电子设备提供输入,其中输入用于控制由电子设备内的视觉系统使用的附加光源。下文将对此进行论述。为了容纳传感器546,对准模块508可包括导轨540,该导轨540被设计成固定传感器546。另外,包括对准模块 508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传感器54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548包括接近传感器,该接近传感器确定用户是否适当地处于距传感器548的预先确定的距离内。传感器548可用于为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在图10中未示出)提供输入,该输入用于例如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器组件(在图10中未示出)。例如,由传感器548提供的输入可对应于确定用户处于电子设备 (在图10中未示出)的预先确定的距离内,其中输入用于确定显示器组件开启还是关闭。
在一些实例中,视觉系统可需要附加的照明以提供可靠的对象识别。因此,包括对准模块508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照明元件556。对准模块508 可包括开口544,该开口544被设计成接收照明元件55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照明元件556为泛光灯,该泛光灯被设计成在低光照条件下照明。传感器546可确定入射到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的部件(诸如透明保护层)的外部光强度何时构成低光照条件或相对低的外部光的条件。另外,在一些实例中,对准模块508由模塑操作诸如注塑操作形成。就这一点而言,可模制塑料材料可用于形成对准模块508。因此,相比于全金属对准模块,对准模块508可包括总体相对低的强度。然而,对准模块508可包括多条导轨,这些导轨增大对准模块508的强度和刚性。例如,对准模块508包括第一导轨558和第二导轨562。第一导轨558和第二导轨562可包括金属。另外,在对准模块508的模制操作中,第一导轨558和第二导轨562可被插入模制腔(未示出)中。因此,第一导轨558和第二导轨562可被称为嵌入注塑的元件。另外,第一导轨558和第二导轨562可限定或至少部分地限定开口544。
另外,在一些实例中,对准模块508可包括可模制材料,该可模制材料阻挡特定光谱内的光。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准模块508包括阻挡或屏蔽一些部件受到IR光照射的材料。例如,对准模块508可包括IR 阻挡材料,该IR阻挡材料阻挡具有约900微米或更高的波长的IR光。通过这种方式,麦克风542可屏蔽由IR光形成的“噪音”。
图10示出了在图9中所示的照明元件556的侧视图,示出了照明元件 556的附加特征部。照明元件556可包括光发射器566和多普勒模块568。光发射器566可包括不可见光诸如IR光。多普勒模块568被设计成检测运动。就这一点而言,多普勒模块568可帮助确定是否激活光发射器566。
图11示出了在组件操作之前定位在托架组件640之上的对准模块608 和定位在托架组件640中的视觉系统610的侧视图。对准模块608、视觉系统610和托架组件640可包括本文分别针对对准模块、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所述的任何特征部。如图所示,托架组件640包括第一节段662、第二节段664和第三节段666,第一节段662、第二节段664和第三节段666被设计成分别与对准模块608的第一节段612、第二节段614和第三节段616交互。另外,托架组件640被设计成承载第一相机模块672、发光模块674和第二相机模块676。
对准模块608可对准和/或承载若干部件,诸如音频模块632、麦克风 642、传感器646(定位在音频模块632后方)和照明元件656。对准模块 608还可对准和/或承载接近传感器(在图11中未示出)。对准模块608可被设计成至少部分地将上述部件定位在第三节段666(或凹陷节段)中。另外,音频模块632、麦克风642、传感器646和照明元件656可电耦合至柔性电路660,该柔性电路660可电耦合至处理器(在图11中未示出)。对准模块608的第一节段612还可包括开口618,该开口618被设计成接收第一相机模块672的筒体682。第一节段612还可包括具有波状外形区域622 (类似于图9中所示的波状外形区域518)的延伸部分620,该波状外形区域622限定第一节段612的从对准模块608的第一端部(诸如底端)到第二端部(诸如顶端)的直径减小的开口618,其中延伸部分620围绕开口 618的大部分卷绕。第二节段614可包括开口624,该开口624设计成接收第二相机模块676的筒体686。对准模块608的第二节段614可包括延伸部分626(类似于图9中所示的延伸部分526),该延伸部分626形成大致半圆形的设计,使得第二节段614中的开口624的直径保持大致恒定。
在电子设备(在图11中未示出)的组装操作过程中,与透明盖(在图 11中未示出)固定的对准模块608朝向视觉系统610和托架组件640降低。在透明盖降低时,对准模块608例如可接触第一相机模块672的筒体 682,并且施加力至第一相机模块672,该力使得托架组件640以及视觉系统610的部件偏移至电子设备的期望位置。这将在下面进一步示出。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在图11中示出的对准模块608、视觉系统610和托架组件640的侧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对准模块608以及与对准模块608相关的若干模块和部件。如图所示,对准模块608被定位在托架组件640之上或上面。另外,相比于第二节段614的开口624相对于第二相机模块676(在图11中标出)的筒体686的适形性,对准模块 608的第一节段612的开口618可更紧密地适形于第一相机模块672(在图 11中标出)的筒体682的尺寸和形状。就这一点而言,对准模块608可通过使用第一节段612的开口618来提供视觉系统610的“精细”或精确定位。另外,对准模块608可通过使用第二节段614的开口624来提供视觉系统610的角定位。另外,虽然发光模块674一般不与对准模块608集成,但是发光模块674可基于对准模块608偏移托架组件640而正确对准,其对应于发光模块674的偏移和对准。另外,对准模块608包括导轨 688,该导轨688用于固定和对准传感器646。如图所示,传感器646可被定位在对准模块608的一部分和导轨688之间。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7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700是平板计算设备。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700是可穿戴电子设备。在图1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电子设备700是便携式电子设备,其通常被称为智能电话。电子设备700可包括壳体702,该壳体702包括底壁(未示出)和若干侧壁部件,诸如第一侧壁部件704、第二侧壁部件706、第三侧壁部件708和第四侧壁部件 710。侧壁部件可与底壁组合以限定内部体积或腔,以保持电子设备700的内部部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底壁包括非金属材料,诸如玻璃、塑料或其它透明材料。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侧壁部件704、第二侧壁部件706、第三侧壁部件708和第四侧壁部件710包括金属,诸如钢(包括不锈钢)、铝或包括铝和/或钢的合金。另外,上述侧壁部件中的每一者可通过包括非金属的填料材料彼此分开并且隔离,使得侧壁组件彼此电隔离。例如,壳体702可包括第一填料材料720,该第一填料材料720使第一侧壁部件704与第二侧壁部件706和第四侧壁部件710分开。壳体702还可包括第二填料材料721,该第二填料材料721使第三侧壁部件708与第二侧壁部件706和第四侧壁部件710分开。第一填料材料720和第二填料材料721 可包括模制塑料和/或模制树脂。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填料材料720和第二填料材料721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天线部件(在图13中未示出)。
电子设备700还可包括固定到壳体702之上的透明盖712,并且具体地讲,包括壳体702的上述侧壁部件。就这一点而言,第一侧壁部件704、第二侧壁部件706、第三侧壁部件708和第四侧壁部件710可提供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限定接收透明盖712的开口。透明盖712可包括材料诸如玻璃或蓝宝石或其它合适的透明材料。由玻璃形成时,透明盖712可被称为覆盖玻璃。另外,透明盖712还可包括通孔714或开口。通孔714在放大视图中标出。电子设备700还可包括音频模块(例如,在图9中示出的音频模块532),该音频模块与通孔714对准,以便允许由音频模块产生的声能通过通孔714离开电子设备700。电子设备700还可包括显示器组件716 (显示为虚线),该显示器组件716被透明盖712覆盖或重叠。因此,透明盖712可被称为保护层。显示器组件716可包括多个层,其中每个层提供一项或多项特定功能。这将在下面进一步示出。电子设备700还可包括被透明盖712覆盖的显示器盖718并且限定围绕显示器组件716的边界。具体地讲,显示器盖718可基本上覆盖显示器组件716的外部边缘。电子设备700可包括控制输入端。例如,电子设备700可包括第一按钮722和第二按钮724,其中每个按钮被设计成允许用户输入以控制显示器组件 716。第一按钮722和/或第二按钮724可用于致动开关(在图13中未示出),从而为处理器产生输入(在图13中未示出)。
如图所示,透明盖712可包括由壳体702的侧壁部件限定的直线设计。然而,在一些实例中,如图13中所示,显示器组件716(及其相关联的层中的至少一些)可包括形成在显示器组件716中的凹口726。凹口726 也在放大视图中标出。凹口726可表示减小的表面积的显示器组件716(相比于透明盖712的表面积)。电子设备可包括掩膜层728,该掩膜层728在对应于凹口726的位置处施加于透明盖712的下侧或底部表面。掩膜层728 可包括一种或多种油墨材料,该油墨材料提供的外观(在颜色方面)基本上类似于显示器组件716的外观(当显示器组件716关闭时)。例如,掩膜层728和显示器组件716两者可包括类似于黑色的深色外观。另外,在一些实例中,显示器盖718包括的外观(在颜色方面)可类似于掩膜层728 和显示器组件716两者(当显示器组件716关闭时)。
一般来讲,掩膜层728包括阻挡光通过的不透明材料,并因此可遮挡电子设备700的视线。然而,掩膜层728可包括若干开口,这些开口表示掩膜层728中的空隙。例如,如放大视图中所示,掩膜层728可包括第一开口732和第二开口734。当电子设备700包括视觉系统(诸如图11中示出的视觉系统610)时,第一相机模块(诸如图11中示出的第一相机模块672)和发光模块(诸如图11中示出的发光模块674)可分别与第一开口 732和第二开口734对准。掩膜层728还可包括第三开口736和第四开口 738。视觉系统(诸如图11中示出的视觉系统610)可包括分别与第三开口 736和第四开口738对准的第二相机模块(诸如图11中示出的第二相机模块676)和照明元件(诸如图11中示出的照明元件656)。掩膜层728还可包括第五开口742。当电子设备700包括传感器(诸如图11中示出的传感器646)时,传感器可与第五开口742对准。另外,为了提供一致性,通孔714的尺寸和形状(在x-y平面中)可与第五开口742的尺寸和形状相同或至少基本上类似。虽然掩膜层728被示为具有若干开口,但是这些开口中的每一者可填充有提供外观(在颜色方面)的至少一些掩膜和/或至少一些一致性的材料。就这一点而言,开口可能不容易被用户看到,从而隐藏传感器以及视觉系统的模块,并且电子设备700的总体一致性在外观方面至少部分得以保持。另外,如放大视图中所示,第一开口732、第二开口 734、第三开口736和第四开口738可在X维度和Y维度两者上居于掩膜层 728中心。另外,通孔714和第五开口742可相对于掩膜层728在X和Y 维度两者中居中。
然而,用于覆盖掩膜层728的开口的材料可不同。例如,图14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沿图13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透明盖 712的位置、与透明盖712固定的掩膜层728和与透明盖712固定的若干材料层。如图所示,可填充掩膜层728的开口。例如,第一开口732、第二开口734、第三开口736和第四开口738可分别包括第一材料752、第二材料754、第三材料756和第四材料75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材料752、第二材料754、第三材料756和第四材料758包括允许IR光通过并且同时阻挡其它形式的光(超出IR频率范围的光)的油墨材料。这允许视觉系统的模块(未示出)通过上述材料和透明盖712发射IR光,同时还允许反射的IR光穿过透明覆盖712和上述材料,使得IR光被模块中的一些(诸如在图11中示出的第二相机模块676)接收。一般来讲,用于填充开口的材料可包括允许与视觉系统的模块发射的光相关联的光通过同时阻挡不处于预先确定的频率范围内的其它类型的光的任何材料。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口围绕通孔714对称地移位。例如,第一开口732可从通孔714 移位一定距离,该距离与第四开口738和通孔714之间的距离相同。另外,第二开口734可从通孔714移位一定距离,该距离与第三开口736和通孔714之间的距离相同。
图15示出了沿图13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透明盖712的不同位置以及定位在掩膜层728的开口中的材料。如图所示,第五开口742 可填充以第五材料76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五材料760包括允许可见光通过并且同时阻挡其它形式的光的材料。这允许传感器(诸如在图11中示出的传感器646)通过第五材料760和透明盖712接收可见光。再次参见图 14,第一材料752、第二材料754、第三材料756、第四材料758和第五材料760(在图15中示出)不仅可提供光通过的特定功能,而且可提供至少部分类似于掩膜层728的外观的外观(在颜色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填充开口的材料一般可在外观方面与掩膜层728共混,使得这些开口较不显眼。
图16示出了沿图13中的线C-C截取的电子设备700的剖视图,示出了显示器组件716的各种层。出于图示和简化的目的,去除了若干部件 (诸如电路板、电池、后置相机、柔性电路)。如图所示,透明盖712可通过框架730与侧壁部件(示出第二侧壁部件706和第四侧壁部件710)固定,该框架730通过粘合剂(未标出)以粘结方式与透明盖712和侧壁部件两者固定,其中粘合剂可包括压敏粘合剂。显示器组件716可包括触摸输入层772,该触摸输入层772被设计成通过触摸输入至透明盖712而形成电容耦合。显示器组件716还可包括显示层774,该显示层774被设计成以文本信息、静态图像和/或视频图像的形式呈现视觉信息。触摸输入层772 的输入可生成控制输入以控制呈现在显示层774上的内容。显示器组件716还可包括设计成确定施加于透明盖712的力的量的力感触控层776。当施加于透明盖712的力等于或超过如力感触控层776所确定的预先确定的力的量时,可生成控制输入。
图17示出了在图13中示出的电子设备700的平面图,其中去除了透明盖和显示器组件。如图所示,电子设备700包括托架组件840,该托架组件840承载定位在壳体702中的视觉系统810。托架组件840和视觉系统 810可包括本文分别针对托架组件和视觉系统所述的任何特征部。如图所示,视觉系统810包括第一相机模块812、发光模块814和第二相机模块816。第一相机模块812、发光模块814和第二相机模块816可包括本文分别针对第一相机模块、发光模块和第二相机模块所述的任何特征部。托架组件840不仅被设计成承载和保护上述模块,而且还被设计成使模块之间保持预先确定的距离或间隔,并且限制或防止模块相对于其它模块发生相对移动。
电子设备700还可包括电路板820,该电路板82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电路(未示出)诸如集成电路,其提供电子设备700的主要处理功能。每个模块可包括电耦合至电路板820的柔性电路。例如,第一相机模块812 包括用于使第一相机模块812电耦合至电路板820的第一柔性电路822,发光模块814可包括用于使发光模块814电耦合至电路板820的第二柔性电路824,并且第二相机模块816可包括用于使第二相机模块816电耦合至电路板820的第三柔性电路826。除电路板820与模块的上述柔性电路之间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之外,托架组件840和壳体702(或壳体702中的另一个其它结构特征部)之间不存在机械连接。因此,在装配完成之前,允许托架组件840在壳体702中“漫游”或“浮动”(即,移动)。然而,当透明盖712(在图13中示出)与壳体702固定时,托架组件840可在壳体 702中对准并且大体上限制移动。这将在下面进一步示出和论述。另外,壳体702可包括底壁740或后壁。底壁740可与侧壁部件一体成形以限定单体结构,或者可包括在组装操作过程中耦接到一起的一种或多种单独的结构材料。另外,底壁740可包括开口741,该开口741允许附加相机模块 (在图17中未示出)捕获图像。附加相机模块可被设计成在与第一相机模块812相反的方向上捕获图像。
图18示出了在图13中示出的透明盖712的平面图,进一步示出了与透明盖712固定的对准模块808。对准模块808(以虚线示出)通过例如粘合剂与透明盖712的下侧(也称为背面或背侧)固定。另外,对准模块808 可包括本文针对对准模块所述的任何特征部。对准模块808可与透明盖712 固定,并且可提供视觉系统810的期望的对准(在图17中示出)。例如,当透明盖712与壳体702(在图17中示出)组装时,对准模块808可分别使第一相机模块812和发光模块814(均在图17中示出)与掩膜层728的第一开口732和第二开口734对准。另外,当透明盖712与壳体702(在图 17中示出)固定时,对准模块808可使第二相机模块816(在图17中示出)与掩膜层728的第三开口736对准。出于简化的目的,填充开口的材料(在图14和15中示出)在图18中未标出。尽管未示出,可使用对准模块808对准附加部件。例如,对准模块808可使照明元件(诸如图9中示出的照明元件556)与第四开口738对准。对准模块808可进一步使音频模块和麦克风(诸如图9中示出的音频模块532和麦克风542)与透明盖712 的通孔714对准。对准模块808可进一步使传感器(诸如图9中示出的传感器546)与第五开口742对准。
虽然托架组件840被设计成承载视觉系统810(两者在图17中示出),但是对准模块808也被设计成承载部件(除提供与部件对准之外)。例如,图19示出了透明盖712以及与透明盖712固定的对准模块 808的剖视图,进一步示出了音频模块832、麦克风834和照明元件836。音频模块832、麦克风834和照明元件836可包括本文分别针对音频模块、麦克风和照明元件所述的任何特征部。尽管未示出,但是传感器可由对准模块808按照前文所述的方式承载。为了从视野中隐藏音频模块832和麦克风834,声学网格850可(例如,通过粘合剂)固定到透明盖712并且覆盖通孔714,从而覆盖音频模块832和麦克风834。声学网格850可包括允许声能穿过声学网格850的材料。如图所示,对准模块808可使音频模块 832和麦克风834与通孔714对准,以允许音频模块832和麦克风834访问周围环境。
在一些实例中,对准模块808可被修改以提供附加表面积。例如,如放大视图中所示,对准模块808可包括肋862,该肋862被设计成接收将对准模块808与透明盖712固定的粘合剂872。如图所示,声学网格850被定位在对准模块808和透明盖712之间。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未示出),声学网格850未被定位在对准模块808和透明盖712之间。肋862 可提供具有附加表面积的对准模块808,从而获得用于粘合剂872的附加空间。这可以防止粘合剂872流入音频模块832并且以不可取的方式改变由音频模块832发射的声能。尽管未标出,但是对准模块808可包括以类似于肋862的方式设计的附加的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音频模块832包括邻近肋862的凹陷区域864或槽。通过这种方式,如果粘合剂872延伸超出肋862,粘合剂872可被捕获或捕集在凹陷区域864中,并且粘合剂872 保持在音频模块832以外。
图20示出了透明盖762以及与透明盖762固定的对准模块858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剖视图,进一步示出了经修改为固定到透明盖762的音频模块 882。透明盖762、对准模块858和音频模块882可包括前文分别针对透明盖、对准模块和音频模块所述的任何特征部。如图所示,音频模块882可被延伸(相比于图19中示出的音频模块832),并且可包括用于接收粘合剂888的肋,诸如第一肋884和第二肋886。与修改对准模块858相反,音频模块882可通过第一肋884和第二肋886粘结固定到透明盖762。另外,音频模块882可被修改以承载麦克风892,使得音频模块882和麦克风892 两者均可经由透明盖762的通孔764访问周围环境。
图21-图23示出电子设备700的组装操作。为了以期望的方式正确对准视觉系统810,将托架组件840置于壳体702中并且未附连到壳体702。换句话讲,托架组件840(初始地)相对于壳体702自由移动。在组装操作过程中,对准模块808可接合视觉系统810的模块中的一个,其继而提供视觉系统810和托架组件840的侧向移动力,以便使视觉系统810与掩膜层728中的开口对准。一旦组装操作完成,托架组件840可通过对准模块 808和壳体702的接合力固定定位在壳体702中,而非通过其它方式以紧固件、夹具、螺钉、粘合剂等附连到壳体702。
图2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部分地示出在图13中示出的电子设备700的剖视图,示出了透明盖712和壳体702之间的组装操作。电子设备700可包括电路870,该电路870电耦合并且机械耦接到音频模块 832、麦克风834、照明元件836和传感器(在图21中未示出)。电路870 可包括柔性电路,该柔性电路通过电和机械方式连接到电路板(诸如图17中示出的电路板820),从而使音频模块832、麦克风834、照明元件836 和传感器与电路板连通。另外,对准模块808通过粘合剂与透明盖712固定。对准模块808与透明盖712对准,使得当音频模块832被定位在对准模块808的开口(未标出)中时,音频模块832与透明盖712的通孔714 对准。另外,麦克风834可与对准模块808的对角开口(未标出)对准,并且至少部分地与通孔714对准。另外,照明元件836可被定位在对准模块808的开口(未标出)中,并且具体地讲,照明元件836可与掩膜层728 的开口对准。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另外,照明元件836可包括热耗散结构838,该热耗散结构838设计成照明元件836使用期间从照明元件 836汲取热量,从而提供热沉以阻止照明元件836过热。热耗散结构838可耦接到电路870。
托架组件840可包括第一托架842以及与第一托架842固定的第二托架844,以保持视觉系统810的第一相机模块812、发光模块814和第二相机模块816。尽管未标出,但是第一相机模块812、发光模块814和第二相机模块816可各自包括柔性电路。另外,尽管未标出,第一相机模块812、发光模块814和第二相机模块816可各自包括粘合剂,该粘合剂将模块固定到托架组件840。粘合剂可包括导电粘合剂,该导电粘合剂将模块电耦合至托架组件840。第一托架842可包括多件式组件,类似于托架242(在图 4中示出)。就这一点而言,第一托架842可包括第一托架部件852以及与第一托架部件852固定的第二托架部件854。第二托架部件854可被称为保持发光模块814的模块载体。第一托架部件852可通过例如焊接附接到第二托架844和第二托架部件854,从而将托架和部件电耦合至一起。将托架和部件电耦合至一起的其它附接方法是可能的。第二托架844可包括用于支撑托架组件840和视觉系统810的第一弹簧元件846和第二弹簧元件 848。
底壁740可包含透明材料,诸如玻璃等。就这一点而言,底壁740可包括不同于图13中示出的侧壁部件的材料。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未示出),底壁740由金属形成并且侧壁部件(也由金属形成)与底壁740 一体成形。尽管未示出,但是底壁740可包括掩膜,该掩膜在底壁740的主表面上提供不透明材料。另外,第一弹簧元件846和第二弹簧元件848 可接合置于底壁740上的金属层860。因此,金属层860可通过粘合剂和托架组件840的各种结构特征部(包括上述弹簧元件)为第一相机模块812、发光模块814和第二相机模块816提供电接地。在一些实例中,金属层860 电耦合至侧壁部件(在图13中示出)。
第二托架844可包括开口,该开口允许散热元件876与发光模块814 通过与发光模块814直接接触或通过阻挡件(未标出)热耦合,如图21所示。散热元件876可包括热耦合至金属层860的轧制石墨层。因此,金属层860可提供电耗散和热耗散。关于后者,金属层860可被称为散热器或温度调节器。
图22示出了在图2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700的剖视图,进一步示出了朝向壳体702降低的透明盖712。如步骤1中所示,透明盖712在朝向壳体 702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将透明盖712固定到壳体702。随着透明盖712降低,对准模块808可接合视觉系统810的模块(在图21中标出)。例如,如图22所示,对准模块808接合第一相机模块812。如步骤2中所示,由对准模块808提供给第一相机模块812的力(通过透明盖712移向壳体702 的方式)使得第一相机模块812在x方向上偏移,其继而导致托架组件840 和剩余模块沿X轴(在“负”方向上)偏移。模块的偏移或移动使得模块以期望的方式在电子设备700中对准。这将在下文中示出。通过这种方式,第一相机模块812可被称为对准特征部,该对准特征部由对准模块808 用于对准模块。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图22中未示出),对准模块 808接合托架组件840的不同模块。另外,应当指出的是,尽管模块发生移动或偏移,但是托架组件840保持i)第一相机模块812和第二相机模块 816、ii)发光模块814和第二相机模块816以及iii)第一相机模块812和发光模块814之间的间距。
虽然步骤2示出托架组件840和模块在特定的方向上偏移,托架组件 840和模块可基于电子设备700中的托架组件840和模块的初始位置在不同方向上偏移。例如,当对准模块808接合第一相机模块812的不同位置 (与图22中示出的位置相反)时,托架组件840和模块可在相反方向上偏移以便对准电子设备700中的模块。另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对准模块808 和第一相机模块812之间的接合可提供使得托架组件840和模块在垂直于 X-Z平面的方向诸如进入和离开页面的“Y方向”上移动的力。对准模块 808和第一相机模块812之间的接合可提供使得托架组件840和模块在两个方向诸如沿X轴以及垂直于X-Z平面的方向上移动的力。因此,为了正确对准模块,对准模块808可提供在两个不同维度上移动模块的力。
图23示出了在图22中所示的电子设备700的剖视图,其中透明盖712 与壳体702固定。在对准模块808使得视觉系统810和托架组件840发生偏移之后,视觉系统810与电子设备700对准。另外,如放大视图中所示,当视觉系统810在电子设备700中对准时,第一相机模块812与设置在掩膜层728的第一开口732中的第一材料752对准。术语“对准的”是指第一材料752被定位在第一相机模块812之上,使得掩膜层728不阻挡第一相机模块812的视线。另外,发光模块814与设置在掩膜层728的第二开口734中的第二材料754对准,并且第二相机模块816与设置在掩膜层728的第三开口736中的第三材料756对准。另外,当定位在对准模块 808中时,照明元件836与置于掩膜层728的第四开口738中的第四材料 758对准。
另外,第一弹簧元件846和第二弹簧元件848可响应于来自透明盖712 和壳体702的压力而挠曲。然而,第一弹簧元件846和第二弹簧元件848 可在箭头890的方向上提供偏置力或反作用力。偏置力可增加托架组件840 与对准模块808之间的接合力。因此,托架组件840可保持在适当的位置,而不存在任何将托架组件840永久性紧固到壳体702或透明盖712的直接夹具或紧固件。通过这种方式,视觉系统810与壳体702机械隔离,因为视觉系统810的部件被托架组件840悬挂(其未附连到壳体702),使得视觉系统810的部件与壳体702不接触。视觉系统810相对于壳体702 的机械隔离允许视觉系统810的部件可根据托架组件840的任何移动自由移动,而不妨碍壳体702或视觉系统810与外壳702之间的任何附连或接合。尽管施加于电子设备700的外力或负载力可导致托架组件840相对于壳体702发生移动,但是托架组件840可使第一相机模块812、发光模块 814和第二相机模块816之间保持恒定的间隔。这确保视觉系统810的部件彼此保持在固定的预先确定的距离处,并且可能无需重新校准设置。因此,托架组件840的任何移动可对应于第一相机模块812、发光模块814和第二相机模块816的等量的移动,使得模块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此外,由于视觉系统810的机械隔离,施加于壳体702的导致壳体702弯曲、翘曲或以其它方式改变的力可导致第一弹簧元件846和/或第二弹簧元件848 的进一步压缩,而不i)影响视觉系统810的部件之间的固定距离和ii)使得视觉系统810的部件和壳体702之间发生机械接触。
另外,掩膜层728的开口,继而开口中的材料,可与通孔714分开相等的距离,因此,一些开口对称地定位在通孔714周围。例如,第一开口 732的中心点被定位成距通孔714的中心点第一距离902,并且第四开口 738的中心点被定位成距通孔714的中心点第二距离904。第一距离902可与第二距离904相同或至少基本上类似。另外,第二开口734的中心点被定位成距通孔714的中心点第三距离906,并且第三开口736的中心点被定位成距通孔714的中心点第四距离908。第三距离906可与第四距离908相同或至少基本上类似。这些对称关系可增强电子设备700的总体外观。另外,当组装操作完成时,热耗散结构838和散热元件876分别耦接到第一托架部件852和金属层860。这使得照明元件836和发光模块814与第一托架部件852和金属层860发生热接触。
图24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在图21-图23中示出的电子设备 700的另选剖视图,示出了部件中的一些在电子设备700内的定位。如图所示,第一托架部件852(与图21中的第一托架842相关联)和第二托架 844可在Y维度上延伸超过透明盖712,并且可至少部分地被第一侧壁部件 704覆盖(也在图13中示出)。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侧壁部件704不仅提供保护结构,而且形成天线组件的一部分,该天线组件被设计作为收发器以发送和接收呈射频(“RF”)能量形式的RF通信。另外,天线组件的天线部件(在图24中未示出)可邻近第一托架部件852和/或第二托架844。就这一点而言,部分地由于第一托架部件852和/或第二托架844由金属形成,托架组件840可电耦合至天线组件并且可能影响天线组件的性能。然而,托架组件840可按照前述方式接地至金属层860(见图21),并因此可提供用于天线部件的参考接地。因此,托架组件840可补充天线组件的使用,以便不阻碍天线组件。
第一相机模块812可通过粘合剂层912与第一托架部件852固定。在一些实例中,粘合剂层912可包括导电粘合剂,从而将第一相机模块812 与第一托架部件852电耦合。因此,由于托架组件840电耦合至金属层 860,因此第一相机模块812可电耦合至金属层860,使得第一相机模块 812能够电接地。另外,第一相机模块812可以电和机械方式耦接到第一柔性电路822,该第一柔性电路822进一步以电和机械方式耦接到电路板820 (在图17中示出)。第一柔性电路822可通过粘合剂层914与第二托架 844固定。另外,第一柔性电路822可穿过第二托架844和第三托架部件 856之间的开口。第三托架部件856可包括前文针对第三托架部件256(在图4中示出)所述的任何特征部。因此,第三托架部件856可充当支撑构件或支撑元件,该支撑构件或支撑元件基本上在第一托架部件852的一个维度(诸如长度)上延伸。
图25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由光源产生的点图案1000的平面图。点图案1000可包括具有投射到平坦对象1020上的若干点的光图案。点图案1000可由发光模块诸如发光模块114(在图1中示出)产生的光生成。就这一点而言,点图案1000可包括人眼不可见的IR光。另外,当投射到平坦对象1020上时,点图案1000的点可在行和列中等距间隔开。换句话讲,当点图案1000投射到平坦对象1020上时,相邻点之间的节距相等。例如,如放大视图中所示,点图案1000可包括第一点1002以及与第一点1002相邻的第二点1004。第一点1002与第二点1004分开第一距离 1012。点图案1000可包括第三点1006以及与第三点1006相邻的第四点 1008。第三点1006与第四点1008分开第一距离1014,该第一距离1014与第一距离1012相同或基本上类似。另外,第一点1002与第三点1006相邻并且与第三点1006分开第三距离1016,该第三距离1016与第一距离1012 相同或基本上类似。第二点1004与第四点1008相邻并且与第四点1008分开第四距离1018,该第四距离1018与第一距离1012相同或基本上类似。
平坦对象1020在深度上不具有变化或方差,使点图案1000的点等距间隔开(如上所述)。就这一点而言,包括具有前文所述的发光模块的视觉系统的电子设备(未示出)可使用等距间隔的点来确定平坦对象1020是平坦的。然而,当对象不平坦时,点图案1000的点可以不再等距间隔开。
图26和图27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具有本文针对视觉系统所述的特征部的视觉系统。该视觉系统可使用由点图案提供的信息提供三维对象的对象识别,包括面部识别,其中点图案具有若干组相邻点,这些相邻点相比于其它组的相邻点间隔开不同距离。
图26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使用视觉系统1110确定用户1114 的尺寸信息的电子设备1100的侧视图。电子设备1100和视觉系统1110可包括本文分别针对电子设备和视觉系统所述的任何特征部。因此,视觉系统1110可包括发光模块(未示出),该发光模块被设计成按照点图案诸如点图案1000(在图25中示出)发射光线1112。然而,当光线1112被导向具有带不同深度(对应于与电子设备1100的不同距离)的特征部的对象时,一些光线1112将在其它光线之前到达用户1114。因此,光线1112可将点图案投射到用户1114上,其中点非等距间隔开。这将在下文中示出和描述。众所周知,用户1114的面部可包括各种特征部(眼睛、耳部、鼻部、嘴唇等),其可限定用户1114的不同深度,以及因此距电子设备1100 的不同距离。例如,两条相邻的光线可将相邻的点投射到用户1114的鼻部 1118,这两条光线比将相邻的点投射到用户1114的耳部1122的两条相邻光线更靠近。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点的布置可形成点图案,该点图案表示存储在电子设备1100上的独特轮廓,并且随后由电子设备1100用于识别用户1114以便提供用户认证。另外,在图26中示出的光线1112可表示全部光线的一部分。换句话讲,本文所述的发光模块可发射比图26中所示更多的光线。
图27示出了投射到用户1114的图像1140上的点图案1130的平面图,示出了点图案1130的点相对于彼此的各种空间关系。应当指出的是,投射到用户1114的点图案1130是由电子设备1100(在图26中示出)发射的光线1112的结果。在图27中示出的图像1140可为由电子设备1100(在图26中示出)的视觉系统1110的本文所述的第一相机模块捕获和产生的图像。如图所示,图像1140可包括用户1114的二维轮廓(在X-Y平面上),其中点图案1130投射到用户1114的图像1140上。基于点图案 1130,电子设备1100可使用用户1114的二维轮廓创建深度图。
部分地由于使用者1114具有表示不同深度或与电子设备1100(在图 26中示出)的距离的各种面部特征,点图案1130可包括以不同于其它点的方式间隔开的相邻点。换句话讲,当点图案1130投射到用户1114(或包括三维特征的另一个其它对象)时,相邻的点之间的节距改变。例如,点图案1130可包括第一点1132以及相邻于第一点1132的第二点1134,其中第一点1132和第二点1134投射到耳部1122并分开距离1136。点图案1130 还可包括第三点1142以及相邻于第三点1142的第四点1144,其中第三点 1142和第四点1144投射到鼻部1118并且分开一定距离(未标出),该距离小于第一点1132和第二点1134之间的距离1136。因此,电子设备1100 (在图26中示出)可比较投射到一个特征部诸如鼻部1118的相邻点之间的间距与投射到另一个特征部诸如耳部1122的相邻点之间的间距,使用该比较确定一个特征部比另一个特征部更靠近。另外,相邻点的位置及其相关联的间距可由电子设备1100(使用存储器)存储,其可进一步用于确定用户1114。
电子设备1100(在图26中示出)可检索并且处理点图案1130中所有相邻点之间的间距或距离,并且确定用户1114的若干附加的特征部。图像 1140与投射到图像1140上的点图案1130的相邻点的间距信息一起用于构建用户1114的独特轮廓。电子设备1100(在图26中示出)可对该轮廓与用户1114的已知或预设(参考)轮廓进行比较,并且确定用户1114是否承载电子设备1100。如果确定捕获的用户1114的轮廓与用户1114的参考轮廓之间足够匹配,则电子设备1100可使用该匹配作为虚拟密码并且解锁电子设备1100,该过程可以包括使显示器组件(诸如图13中示出的显示器组件716)从锁定屏幕切换为解锁屏幕,从而授予用户1114对电子设备 1100的各种特征部和内容的访问权限。虽然图26和图27中显示和描述的对象示出了用户1114的面部,但是电子设备1100可提供对除电子设备 1100的用户1114之外的其它三维对象诸如无机对象的对象识别。
图28示出了电子设备1200的示意图。电子设备1200可表示本文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其它实施方案。电子设备1200可包括存储装置1202。存储装置1202可包括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装置,诸如硬盘驱动器存储装置、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存储器或其它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诸如基于电池的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电子设备1200可包括处理器电路1206,该处理器电路1206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经由总线系统1204与若干外围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电路1206可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200的操作,并且可包括处理器(诸如微处理器)和其它合适的集成电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处理器电路1206和存储装置1202在电子设备1200上运行软件。例如,软件可包括对象识别软件。就这一点而言,电子设备1200可包括输出设备 1208和输入设备1210,该输入设备1210为电子设备1200提供数据,并且还允许将数据从电子设备1200提供至外部设备。输出设备1208可包括视觉系统的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被设计成将光图案(诸如点图案)投射到对象上,并且与对象识别软件一起使用。输出设备1208还可包括在低光 (暗)应用过程中使用的照明元件。另外,输出设备1208可包括显示层 (与显示器组件相关联)和音频模块。
输入设备1210可包括多个相机模块。例如,相机模块中的一个可用于捕获图像并且与对象识别软件一起使用。另一个相机模块可用于接收来自发光模块的光图案。使用对象识别软件,可将光图案叠加到捕获的图像上,并且电子设备1200可确定对象的特性。例如,对象识别软件可用于面部识别。对象识别软件可使用相机模块和发光模块提供对对象的初始扫描,并且可将初始扫描作为轮廓存储在存储装置1202上。初始扫描可被称为参考图像或参考扫描。然后,对象识别软件可用于扫描后续对象并且创建后续对象的轮廓,以确定后续对象是否匹配存储装置1202上的初始存储的轮廓。参考图像与后续图像之间的“匹配”可基于存储装置1202上的软件或算法,该软件或算法需要进行比较(在参考图像和后续图像之间)以满足或超出阈值匹配。例如,如果参考图像和后续捕获的图像之间的比较结果为75%或更大,则确定为“匹配”。如果需要,可调整匹配百分比设置(更高或更低)。处理器电路1206可确定是否匹配。处理器电路1206 可发信号通知电子设备1200解锁,从而允许用户与电子设备1200进行交互。否则,如果参考图像与后续图像之间的比较不满足或超出阈值匹配 (如由处理器电路1206所确定),则处理器电路1206可发信号通知电子设备的显示器显示故障消息,或发信号通知用户未授予使用电子设备的权限。另外,输入设备1210可包括按钮、开关、触摸输入和力感触控层(与显示器组件相关联)。另外,电子设备1200可包括向存储装置1202、处理器电路1206、输出设备1208和输入设备1210提供电能的电源(诸如电池)。
虽然本文所述的一些视觉系统通常位于电子设备的最上部分或附近,但是图29和图30示出了包括视觉系统的电子设备,其中视觉系统具有定位在整个电子设备的不同位置处的模块。尽管未示出,但是图29和图30 中的电子设备可包括本文针对电子设备、视觉系统和托架组件所述的任何特征部。
图29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1300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平面图,电子设备1300包括由托架组件1340保持的视觉系统1310。视觉系统1310被设计成提供对象识别,其可以包括对电子设备1300的用户的面部识别。视觉系统1310可包括第一相机模块1312,该第一相机模块 1312被设计成捕获对象的图像。视觉系统1310还可包括发光模块1314,该发光模块1314被设计成以光线形式生成投射到对象上的光线。视觉系统 1310还可包括第二相机模块1316,该第二相机模块1316被设计成接收投射到对象上的点图案。如图所示,托架组件1340可根据三角形布置来隔开视觉系统的模块。然而,其它可能的布置方式是可能的。托架组件1340可使第一相机模块1312和发光模块1314之间、发光模块1314和第二相机模块1316之间以及第一相机模块1312和第二相机模块1316之间保持预先确定的距离间隔。电子设备1300的透明盖和显示器组件(两者在图29中未示出)可被修改以便允许第一相机模块1312、发光模块1314和第二相机模块1316以提供对象识别的方式运作。例如,这可以包括去除或重新对准显示器组件。
图30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1400的另选实施方案的平面图,电子设备1400包括由托架组件1440保持的视觉系统1410。视觉系统1410被设计成提供对象识别,其可以包括对电子设备1400的用户的面部识别。视觉系统1410可包括第一相机模块1412,该第一相机模块1412被设计成捕获对象的图像。视觉系统1410还可包括发光模块1414,该发光模块1414被设计成以光线形式生成投射到对象上的光线。视觉系统 1410还可包括第二相机模块1416,该第二相机模块1416被设计成接收投射到对象上的点图案。如图所示,托架组件1440可根据三角形布置来隔开视觉系统的模块。然而,其它可能的布置方式是可能的。托架组件1440可使第一相机模块1412和发光模块1414之间、发光模块1414和第二相机模块1416之间以及第一相机模块1412和第二相机模块1416之间保持预先确定的距离间隔。另外,如图所示,托架组件1440可将上述模块定位在电子设备1400的拐角。电子设备1400的透明盖和显示器组件(两者在图30中未示出)可被修改以便允许第一相机模块1412、发光模块1414和第二相机模块1416以提供对象识别的方式运作。例如,这可以包括去除或重新对准显示器组件。然而,部分地由于被定位在拐角,可限制显示器组件的去除或重新对准的量。
图3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描述用于组装用于识别对象的视觉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1500。流程图1500可描述用于面部识别的视觉系统。在步骤1502中,第一相机模块由托架组件承载。第一相机模块被配置为捕获对象的图像。另外,托架组件可包括多件托架,诸如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
在步骤1504中,第一相机模块与托架组件固定。第一相机模块被配置为捕获对象的图像。第一相机模块可捕获由对象反射的可见光。
在步骤1506中,发光模块与托架组件固定。发光模块被配置为发光,该光将点图案投射到对象上。发光模块可发射IR光。另外,发光模块可根据光的点图案发射光线。
在步骤1508中,第二相机模块与托架组件固定。第二相机模块由托架组件承载。另外,第二相机模块被配置为捕获投射到对象上的点图案。例如,第二相机模块可捕获投射到对象上的点图案的反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接收图像和点图案的反射部分的处理器可提供对对象的识别。第二相机可包括滤光器,该滤光器被设计成仅接收由发光模块生成的光,或至少在由发光模块生成的光的频率范围内的光。另外,可由光线形成的点图案可包括若干相邻的点,这些相邻点以不同于其它相邻点的距离的距离分开。可由图像与第二相机模块所接收的光线一起确定对象。另外,托架组件可提供结构刚性,使得托架组件的任何移动对应于模块的等量的移动,以便阻止模块发生相对移动。
可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方式来使用所述实施方案的各个方面、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或特征。可由软件、硬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现所述实施方案的各个方面。所述实施方案还可被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用于控制生产操作的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被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用于控制生产线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为可存储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装置,所述数据之后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HDD、DVD、磁带和光学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分布在网络耦接的计算机系统中,使得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的方式被存储和执行。
在上述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所使用的特定命名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实践所述实施方案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因此,出于举例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前述描述。它们并非旨在是穷举性的或将实施方案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根据上述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

Claims (20)

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限定内部体积的壳体;
与所述壳体固定的透明盖;
被所述透明盖覆盖的显示器组件,所述显示器组件包括凹口;以及
定位在所述内部体积中并且通过所述凹口不被所述显示器组件覆盖的相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能够进行面部识别的视觉系统,其中所述视觉系统包括所述相机模块、发光模块和第二相机模块;以及
在所述内部体积中承载所述视觉系统的托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缺少与所述壳体的附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包括在所述壳体与所述透明盖之间至少部分地被压缩的弹簧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粘附到所述透明盖的对准模块,所述对准模块被配置为使所述视觉系统在所述内部体积中对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掩膜层,所述掩膜层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盖上的不透明材料,所述掩膜层包括多个开口,其中所述对准模块使所述相机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和所述第二相机模块与所述多个开口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由第一材料形成的底壁;以及
由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形成的侧壁部件。
8.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限定内部体积的壳体;
与所述壳体固定的透明盖;
被所述透明盖覆盖的显示器组件,所述显示器组件包括显示器层,所述显示器层包括i)呈现视觉信息的活动区域以及ii)不活动区域;以及
定位在所述内部体积中在与所述不活动区域对应的位置中的视觉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系统包括:
第一相机模块,所述第一相机模块被配置为捕获对象的图像;
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被配置为将点图案投射在所述对象上;以及
第二相机模块,所述第二相机模块被配置为捕获所述点图案的从所述对象反射的至少一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承载所述第一相机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和所述第二相机模块的托架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不固定到所述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包括:
第一托架;
与所述第一托架耦接的第二托架,其中所述第一相机模块和所述第二相机模块由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承载;以及
承载所述发光模块的模块载体,所述模块载体耦接到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中的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覆盖所述显示器组件的边缘的边界,其中所述视觉系统定位在所述边界与所述活动区域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活动区域限定所述显示器组件中的凹口。
15.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延伸的侧壁部件,所述侧壁部件与所述底壁组合以形成内部体积;
与所述壳体固定的透明层;
与所述透明层耦接的显示器组件,所述显示器组件包括凹口;
设置在所述透明层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托架组件;
被配置用于面部识别的视觉系统,所述视觉系统在所述内部体积中被所述托架组件承载,使得所述视觉系统基于所述凹口而不被所述显示器组件阻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透明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包括在所述透明层与所述壳体之间被压缩的弹簧元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没有与所述壳体附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由第一材料形成,并且其中所述侧壁部件由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包括金属,并且所述第二材料包括非金属。
CN201920379947.6U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76537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2277P 2017-08-07 2017-08-07
US201762542280P 2017-08-07 2017-08-07
US62/542,280 2017-08-07
US62/542,277 2017-08-07
US15/914,956 2018-03-07
US15/914,956 US11445094B2 (en) 2017-08-07 2018-03-07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vision system assembly held by a self-aligning bracket assembly
CN201821267594.2U CN208654686U (zh)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7594.2U Division CN208654686U (zh)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5376U true CN209765376U (zh) 2019-12-10

Family

ID=65230739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8349.5A Pending CN114244929A (zh) 2017-08-07 2018-07-03 具有由自对齐托架组件保持的视觉系统组件的电子设备
CN201880051091.8A Active CN110999268B (zh) 2017-08-07 2018-07-03 具有由自对齐托架组件保持的视觉系统组件的电子设备
CN201920379947.6U Active CN209765376U (zh)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1821267594.2U Active CN208654686U (zh)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8349.5A Pending CN114244929A (zh) 2017-08-07 2018-07-03 具有由自对齐托架组件保持的视觉系统组件的电子设备
CN201880051091.8A Active CN110999268B (zh) 2017-08-07 2018-07-03 具有由自对齐托架组件保持的视觉系统组件的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7594.2U Active CN208654686U (zh) 2017-08-07 2018-08-07 便携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1445094B2 (zh)
JP (1) JP6905142B2 (zh)
KR (1) KR102288997B1 (zh)
CN (4) CN114244929A (zh)
TW (2) TWI737295B (zh)
WO (1) WO20190322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45094B2 (en) 2017-08-07 2022-09-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vision system assembly held by a self-aligning bracket assembly
US10268234B2 (en) 2017-08-07 2019-04-23 Apple Inc. Bracket assembly for a multi-component vision system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996713B2 (en) 2017-08-07 2021-05-04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275920B1 (en) 2017-09-27 2022-03-15 Apple Inc. Elongated fingerprint sensor
CN209803439U (zh) * 2018-07-25 2019-12-1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US11727718B2 (en) * 2018-09-26 2023-08-15 Apple Inc. Light recognition module for determining a user of a computing device
TWI681244B (zh) * 2018-10-12 2020-01-01 艾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KR102663691B1 (ko) * 2019-04-04 2024-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열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121020A (zh) * 2019-05-28 2019-08-1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和包含摄像组件的电子装置
US11586243B2 (en) 2019-08-02 2023-02-21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flexible display rotational orientat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US11243578B2 (en) 2019-08-02 2022-02-08 Dell Products L.P. Gear synchronized dual axis pivot hinge
US11024224B2 (en) 2019-08-02 2021-06-01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flexible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US11294431B2 (en) 2019-08-02 2022-04-05 Dell Products L.P. Synchronized dual axis pivot hinge
CN114402578A (zh) * 2019-11-26 2022-04-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气装置
KR20210102534A (ko) * 2020-02-11 2021-08-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컨버터블 타입 전자 장치
CN113726988A (zh) * 2020-05-26 2021-11-30 黑芝麻智能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对准偏移减少系统
US11783629B2 (en) * 2021-03-02 2023-10-10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11435781B1 (en) * 2021-03-23 2022-09-0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omputing device
CN114043185B (zh) * 2021-11-29 2023-03-24 天津吉达尔重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杆生产加工装置
JP7324329B1 (ja) 2022-03-18 2023-08-09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画像処理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WO2023224252A1 (ko) * 2022-05-20 2023-11-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실링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4191A (ja) 1992-06-10 1993-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話機液晶取付装置
JP3105810B2 (ja) 1997-02-12 2000-11-06 米沢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ノート型コンピュータのロック兼高さ調整機構
US7715595B2 (en) 2002-01-16 2010-05-11 Iritech,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ris identification using stereoscopic face recognition
JP4101567B2 (ja) 2002-06-25 2008-06-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JP3937985B2 (ja) 2002-09-10 2007-06-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組み込み機器及び電子部品実装基板の取付け方法
JP4233855B2 (ja) 2002-11-29 2009-03-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5354545A (ja) 2004-06-14 2005-12-22 Agilent Technol Inc ソケット
JP4679864B2 (ja) 2004-09-21 2011-05-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ステレオカメラ、およびステレオカメラ用ステー
US20070009139A1 (en) 2005-07-11 2007-01-11 Agere Systems Inc. Facial recognition device for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4668036B2 (ja) 2005-11-02 2011-04-13 Hoya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のfpcに対する取り付け構造
JP2008113066A (ja) 2006-10-27 2008-05-15 Sony Corp 撮像装置
US8218306B2 (en) 2007-09-04 2012-07-10 Apple Inc. Assembly of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8180112B2 (en) 2008-01-21 2012-05-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Enabling persistent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s in images
US8676224B2 (en) * 2008-02-19 2014-03-18 Apple Inc. Speakerphone control for mobile device
US20120081282A1 (en) 2008-05-17 2012-04-05 Chin David H Access of an applicatio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a facial gesture
RU2610581C2 (ru) 2008-09-05 2017-02-13 Эппл Инк. Портативное вычис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8788977B2 (en) 2008-11-20 2014-07-2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ovement recognition as input mechanism
JP2010130101A (ja) 2008-11-25 2010-06-10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装置
US8565479B2 (en) 2009-08-13 2013-10-22 Primesense Ltd. Extraction of skeletons from 3D maps
US8797721B2 (en) 2010-02-02 2014-08-05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with outer glass surfaces
CN102131357B (zh) 2010-02-02 2015-03-18 苹果公司 手持设备外壳
US8787663B2 (en) 2010-03-01 2014-07-22 Primesense Ltd. Tracking body parts by combined color image and depth processing
US8610822B2 (en) * 2010-04-19 2013-12-17 Apple Inc. Camera alignment and mounting structures
CN103053167B (zh) 2010-08-11 2016-01-20 苹果公司 扫描投影机及用于3d映射的图像捕获模块
KR101210702B1 (ko) 2010-08-17 2012-12-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를 이용한 광학 터치 스크린
US8791864B2 (en) 2011-01-11 2014-07-29 Apple Inc. Antenna structures with electrical connections to device housing members
WO2012106216A2 (en) 2011-01-31 2012-08-09 Apple Inc. Handheld portable device
US9317530B2 (en) 2011-03-29 2016-04-19 Facebook, Inc. F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ximity
JP2012220942A (ja) 2011-04-14 2012-11-12 Sharp Corp 3次元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及び携帯電話機
US9128666B2 (en) 2011-05-04 2015-09-08 Apple Inc. Housing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duced border region
US8817076B2 (en) 2011-08-03 2014-08-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opping a 3-dimensional medical dataset
KR101848871B1 (ko) * 2011-08-03 2018-04-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8261090B1 (en) 2011-09-28 2012-09-04 Google Inc. Login to a computing device based on facial recognition
KR101832496B1 (ko) 2011-12-01 2018-02-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CN102592117B (zh) 2011-12-30 2014-04-16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物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US8842215B2 (en) * 2012-03-14 2014-09-2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hape memory devices
US8831295B2 (en) 2012-03-21 2014-09-09 Authentec, Inc. Electronic device configured to apply facial recognition based upon reflected infrared illumin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US9300347B1 (en) 2012-04-18 2016-03-29 Star Co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Advanced Research Co, Llc Active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077518A1 (en) 2012-06-26 2015-03-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 for mobile pattern projection
US9538052B2 (en) * 2012-07-26 2017-01-0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nput-output component mounting structures
US9019428B2 (en) 2012-09-06 2015-04-2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camera module with alignment structures
US20140084145A1 (en) 2012-09-21 2014-03-27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Optical package with removably attachable cover
WO2014088470A2 (en) 2012-12-07 2014-06-12 Yota Devices Ipr Limited Haptic message
JP5978990B2 (ja) 2012-12-27 2016-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
US20140197922A1 (en) 2013-01-16 2014-07-17 Cygnus Broadba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on a mobile device
US9398287B2 (en) 2013-02-28 2016-07-19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Context-based depth sensor control
US9250744B2 (en) 2013-04-18 2016-02-02 Dell Products, Lp Edge to edge touch screen
US9584775B2 (en) 2013-07-18 2017-02-28 BOT Home Automation, Inc. Wireless entranc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94584B2 (en) 2013-07-26 2015-07-28 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Doorb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9407798B2 (en) * 2013-09-16 2016-08-0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iasing structure
US9154678B2 (en) 2013-12-11 2015-10-06 Apple Inc. Cover glass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395602B2 (en) 2014-01-15 2016-07-19 Apple Inc. Suspension for camera trim enabling thinner camera stack
WO2015130226A1 (en) 2014-02-25 2015-09-03 Heptagon Micro Optics Pte. Ltd. Image sensor modules including primary high-resolution imagers and secondary imagers
US9374515B2 (en) 2014-03-03 2016-06-21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element supporting bas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332524B (zh) 2014-08-26 2018-01-09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光学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EP3195057B8 (en) 2014-09-15 2019-06-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gital light projector having invisible light channel
TWI516112B (zh) 2014-12-26 2016-0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影像建立模組
KR102359786B1 (ko) 2015-05-08 2022-0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안테나가 구비된 전자 장치
WO2017003412A1 (en) 2015-06-27 2017-01-05 Intel Corporation Attachment for devices
US10051199B2 (en) * 2015-07-22 2018-08-14 Dell Products,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cision immobilization of multiple cameras in a multi-camera system
KR20170035237A (ko) * 2015-09-22 2017-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068078B2 (en) 2015-10-15 2018-09-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improved iris recognition and methods thereof
US10225544B2 (en) 2015-11-19 2019-03-05 Hand Held Products, Inc. High resolution dot pattern
CN105892638A (zh) * 2015-12-01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交互方法、装置和系统
JP6934253B2 (ja) 2015-12-23 2021-09-15 ガウス サージカ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Gauss Surgical, Inc. 外科織物内の血液構成要素の量の評価方法
US10061367B2 (en) 2016-01-22 2018-08-28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US11523034B2 (en) 2016-02-10 2022-12-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maging apparatus
WO2017147614A1 (en) 2016-02-26 2017-08-31 Essential Products, Inc. Image capture with a camera integrated display
US10339367B2 (en) 2016-03-29 2019-07-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cognizing a face and providing feedback on the face-recognition process
WO2018083817A1 (ja) * 2016-11-07 2018-05-11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CN106603765B (zh) 2016-12-20 2020-03-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架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6332721U (zh) * 2017-01-09 2017-07-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输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7424187B (zh) * 2017-04-17 2023-10-24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计算处理器、数据处理方法以及3d图像设备
US10996713B2 (en) 2017-08-07 2021-05-04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268234B2 (en) 2017-08-07 2019-04-23 Apple Inc. Bracket assembly for a multi-component vision system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445094B2 (en) 2017-08-07 2022-09-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vision system assembly held by a self-aligning bracket assembly
CN207200781U (zh) 2017-08-10 2018-04-0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7483674A (zh) 2017-09-13 2017-12-1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30130A (ja) 2020-10-15
US20220417394A1 (en) 2022-12-29
US11019239B2 (en) 2021-05-25
TW201912000A (zh) 2019-03-16
TW202041125A (zh) 2020-11-01
CN110999268A (zh) 2020-04-10
KR102288997B1 (ko) 2021-08-11
US11445094B2 (en) 2022-09-13
TWI737295B (zh) 2021-08-21
CN110999268B (zh) 2021-12-28
US20190045094A1 (en) 2019-02-07
TWI693878B (zh) 2020-05-11
KR20200015839A (ko) 2020-02-12
CN208654686U (zh) 2019-03-26
US20200092447A1 (en) 2020-03-19
CN114244929A (zh) 2022-03-25
JP6905142B2 (ja) 2021-07-21
WO2019032226A1 (en)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5376U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10578563U (zh) 电子设备和视觉系统
US2022015541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distance detection sensor module
WO2020052289A1 (zh) 深度获取模组及电子装置
WO2020052288A1 (zh) 深度采集模组及移动终端
WO2020038057A1 (zh) 深度采集模组及电子设备
KR20200101223A (ko) 센서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