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9805U - 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9805U
CN209759805U CN201822140343.4U CN201822140343U CN209759805U CN 209759805 U CN209759805 U CN 209759805U CN 201822140343 U CN201822140343 U CN 201822140343U CN 209759805 U CN209759805 U CN 209759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uld
air inlet
exhaust
di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03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久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hu Tuopu Special Fab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hu Tuopu Special Fab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hu Tuopu Special Fab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hu Tuopu Special Fab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03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9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9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9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连接有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下模、上模和推动上模上下滑移的液压缸,所述下模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上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和下模闭合形成模腔,所述上模和下模内均设置有导热油;所述下模和下模均连接有加热工件的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包括用于向模腔内通入蒸汽的若干进气管和与进气管连接的进气阀,所述进气管分别与上模和下模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利用蒸汽使再生棉进行软化,之后在进行定性,从而使定型之后的再生棉的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报废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压模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件前围隔音垫是一种用于减少汽车的噪音的一种内饰件,现有的一种隔音垫是由再生棉经热压、保压、定型和冲切等工序制造。
在隔音垫进行热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热压成型模具,但是现有的热压模具在使用时通过导热油对再生棉进行高温干燥性定型,在定型过程中易导致再生棉起毛、变形,使再生棉的塑形不稳定,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一致。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提高再生棉定型之后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连接有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下模、上模和推动上模上下滑移的液压缸,所述下模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上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和下模闭合形成模腔,所述上模和下模内均设置有导热油;
所述下模和下模均连接有加热工件的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包括用于向模腔内通入蒸汽的若干进气管和与进气管连接的进气阀,所述进气管分别与上模和下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模压时,利用高温蒸汽使再生棉软化,之后利用循环导热油使再生棉快速定型,定型之后的再生棉的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报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侧壁开设有若干上流道,所述上流道下侧壁均贯穿有若干可与模腔连通的上进气口,若干所述进气管可与上流道连通,所述下模侧壁开设有若干下流道,所述下流道上端侧壁贯穿有若干与模腔连通的下进气口,若干所述进气管可与下流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使蒸汽在模腔内分布均匀,从而使整块再生棉均可受到蒸汽的软化,从而使成型的产品的整体质量保持一致;同时整块再生棉可同时与蒸汽接触,从而使增加了定型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和下模均连接有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与用于排出模腔内蒸汽的排气管和将排气管启闭的排气阀,所述排气管分别与上模和下模连接,所述排气管可与模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循环机构使蒸汽可在模腔内产生循环,可一直朝向模腔内通入蒸汽,模腔内部的温度不会降低,从而不会对模压的过程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开设有若干与排气管连通的上排气道,所述上排气道下端贯穿有若干与模腔连通的上排气口,所述下模开设有若干与排气管连通的下排气道,所述下排气道上端开设有若干与模腔连通的下排气口,所述上排气口朝向下进气口,所述下排气口朝向上进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快蒸汽在模腔内的循环的速度,利用上排气孔和下排气口对蒸汽产生朝向排气口的力,使蒸汽更易进入再生棉内部,从而提高了软化的速度,增加了加工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下立柱,所述上模下端连接有上立柱,所述下立柱可与上立柱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立柱限定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模压出的产品的厚度保持一致,使产品的质量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上端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可与上模下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垫使蒸汽不会从上模与下模之间流出,从而不会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下立柱与上立柱之间的冲击,从而减少了下立柱和上立柱的变形,增加了使用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排气口和下排气口内均设置有筛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筛网使再生棉的碎屑不会将上排气口和下排气口堵塞,从而使模具的使用过程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蒸汽对再生棉进行预加热,使再生棉更易软化,之后利用循环导热油将再生棉进行定型,从而使成型之后的再生棉的稳定性更高;
2、利用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使蒸汽在模腔内分布更加均匀,使整块再生棉可同时与蒸汽产生接触,使再生棉整体的软化速度保持一致,从而加快了定型的效率;
3、将上排气口、下排气口、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分别对应,从而加快了蒸汽的循环的效率,同时对蒸汽施加朝向排气口的吸力,使蒸汽更易进入再生棉的内部,提高了软化的速度,增加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上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下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附图说明:1、机架;11、工作台;2、成型机构;21、上模;211、上流道;212、上进气口;213、上排气道;214、上排气口;22、下模;221、下流道;222、下进气口;223、下排气道;224、下排气口;23、液压缸;3、预热组件;31、进气管;32、进气阀;4、循环机构;41、排气管;42、排气阀;5、下立柱;51、缓冲块;52、上立柱;6、密封垫;7、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连接有成型机构2,成型机构2包括上模21、下模22和推动上模21移动的液压缸23。机架1使用螺栓连接有工作台11,下模22使用螺栓固定于工作台11上端面。液压缸23的缸体使用螺栓与机架1固定,其活塞杆与上模21上端使用螺栓固定,用于驱动上模21靠近或者远离下模22移动。上模21和下模22闭合时两者之间可形成模腔,两者内部均设置通有可循环的导热油。下模22和上模21均连接有加热工件的预热组件3,预热组件3包括用于向模腔内通入蒸汽的四根进气管31道和用于启闭进气管31道的进气阀32,两根进气管31道与上模21使用螺栓连接,两根进气管31道与下模22使用螺栓连接,进气管31分别与进气阀32连接。在进行模压时,利用高温蒸汽使再生棉软化,之后利用导热油使再生棉快速定型,定型之后的再生棉的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报废率。
为了使再生棉整体可同时与蒸汽接触并产生软化,增加再生棉软化的速度。如图1和图2所示,上模21靠近进气管31的侧壁开设有两根上流道211,上流道211靠近下模22的侧壁贯穿有若干与模腔连通的上进气口212,上流道211的一端开口与进气管31连通。下模22靠近进气管31的侧壁开设有下流道221,下流道221上端侧壁贯穿有若干可与模腔连通的下进气口222,下流道221的开口与进气管31连通。利用上进气口212和下进气口222使蒸汽在模腔内分布均匀,从而使整块再生棉均可受到蒸汽的软化,从而使成型的产品的整体质量保持一致;同时整块再生棉可同时与蒸汽接触,从而使增加了定型的效率。
如图1所示,由于在向模腔内通入的蒸汽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无法继续朝向模腔内通入蒸汽,此时会减缓再生棉软化的速度。因此上模21和下模22均连接有循环机构4,循环机构4包括用于排出模腔内蒸汽的四根排气管41和将排气管41启闭的排气阀42。两根排气管41使用螺栓连接于上模21侧面,两根排气管41使用螺栓连接于下模22侧面,四根排气管41均与模腔连通,其分别与排气阀42连接。利用循环机构4使蒸汽可在模腔内产生循环,可一直朝向模腔内通入蒸汽,模腔内部的温度不会降低,从而不会对模压的过程产生影响。
为了使蒸汽更易进入再生棉内部,从而加快再生棉的软化速度。如图2和图3所示,上模21靠近排气管41的侧面开设有两根与排气管41连通的上排气道213,上排气道213下端侧壁贯穿有若干与模腔连通的上排气口214。下模22靠近排气管41的侧面开设有两根与排气管41连通的下排气道223,下排气道223上端侧壁贯穿有若干与模腔连通的下排气口224。上排气道213和上流道211间隔设置,下排气道223和下流道221间隔设置,上排气口214朝向下进气口222,下排气口224朝向上进气口212。利用利用上排气口214和下排气口224对蒸汽产生朝向排气口的力,加快蒸汽循环的速度,使蒸汽更易进入再生棉内部,从而提高了软化的速度,增加了加工的效率。
为了使模压出的产品的厚度达到标准,如图1所示,下模22上端四角处均焊接有呈矩形的下立柱5,上模21下端四角处均焊接有上立柱52,下立柱5可与上立柱52下端抵接。利用上立柱5和下立柱52限定上模21与下模2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模压出的产品的厚度保持一致,使产品的质量保持稳定。
如图1所示,由于上模21与立柱5接触时会产生冲击,从而使下立柱5和上立柱52产生变形。因此下立柱5上端黏连有缓冲块51,缓冲块51为橡胶材质。利用缓冲块51减缓下立柱5和上立柱52之间的冲击,从而减少了上立柱52和下立柱5的变形,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定型出的产品的厚度保持不变。
如图1所示,由于在使用蒸汽软化再生棉时蒸汽会泄漏至模具外,从而对操作人员产生伤害,因此下模22上端边缘处使用螺栓连接有密封垫6,密封垫6可与上模21下端抵接,其为橡胶材质。利用密封垫6使蒸汽不会从上模21与下模22之间流出,从而不会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如图4所示,由于在循环机构4(见图1)工作排出蒸汽时,再生棉的碎屑会进入上排气口214和下排气口224内,从而将其堵塞。因此上排气口214和下排气口224内均设置有筛网7,利用筛网7使再生棉的碎屑不会将上排气口214和下排气口224堵塞,从而使模具的使用过程保持稳定。
工作原理:
工作时,将再生棉放置于下模22上方,之后液压缸23的活塞杆推动上模21朝向下模22运动,当上模21与立柱5上端抵接时液压缸23停止运动,此时可向模腔内通入蒸汽,利用蒸汽使再生棉进行软化,之后利用导热油将软化的再生棉进行定型,在定型的过程中模腔内的压强保持不变,此时再生棉的定型完成。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连接有成型机构(2),所述成型机构(2)包括下模(22)、上模(21)和推动上模(21)上下滑移的液压缸(23),所述下模(22)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23)的缸体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23)的缸体与上模(2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模(21)和下模(22)闭合形成模腔,所述上模(21)和下模(22)内均设置有导热油;
所述下模(22)和下模(22)均连接有加热工件的预热组件(3),所述预热组件(3)包括用于向模腔内通入蒸汽的若干进气管(31)和与进气管(31)连接的进气阀(32),所述进气管(31)分别与上模(21)和下模(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1)侧壁开设有若干上流道(211),所述上流道(211)下侧壁均贯穿有若干可与模腔连通的上进气口(212),若干所述进气管(31)可与上流道(211)连通,所述下模(22)侧壁开设有若干下流道(221),所述下流道(221)上端侧壁贯穿有若干与模腔连通的下进气口(222),若干所述进气管(31)可与下流道(2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1)和下模(22)均连接有循环机构(4),所述循环机构(4)包括与用于排出模腔内蒸汽的排气管(41)和将排气管(41)启闭的排气阀(42),所述排气管(41)分别与上模(21)和下模(22)连接,所述排气管(41)可与模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1)开设有若干与排气管(41)连通的上排气道(213),所述上排气道(213)下端贯穿有若干与模腔连通的上排气口(214),所述下模(22)开设有若干与排气管(41)连通的下排气道(223),所述下排气道(223)上端开设有若干与模腔连通的下排气口(224),所述上排气口(214)朝向下进气口(222),所述下排气口(224)朝向上进气口(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2)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下立柱(5),所述上模(21)下端连接有上立柱(52),所述下立柱(5)可与上立柱(52)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2)上端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6),所述密封垫(6)可与上模(21)下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立柱(5)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5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气口(214)和下排气口(224)内均设置有筛网(7)。
CN201822140343.4U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 Active CN209759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0343.4U CN209759805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0343.4U CN209759805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9805U true CN209759805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6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0343.4U Active CN209759805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980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026A (zh) * 2020-05-23 2020-09-11 保定棉金汽车饰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棉垫块定型模具及生产设备
CN113524724A (zh) * 2021-06-16 2021-10-22 江苏美赫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于smc模压的蒸汽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606695A (zh) * 2022-03-18 2022-06-10 惠州市众畅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内衬无纺布热成型方法
CN114622365A (zh) * 2022-03-18 2022-06-14 惠州市众畅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无纺布在制备交通工具座椅发泡绵用内衬无纺布的应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026A (zh) * 2020-05-23 2020-09-11 保定棉金汽车饰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棉垫块定型模具及生产设备
CN111648026B (zh) * 2020-05-23 2022-08-23 保定棉金汽车饰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棉垫块定型模具及生产设备
CN113524724A (zh) * 2021-06-16 2021-10-22 江苏美赫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于smc模压的蒸汽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524724B (zh) * 2021-06-16 2022-03-11 江苏美赫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于smc模压的蒸汽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606695A (zh) * 2022-03-18 2022-06-10 惠州市众畅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内衬无纺布热成型方法
CN114622365A (zh) * 2022-03-18 2022-06-14 惠州市众畅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无纺布在制备交通工具座椅发泡绵用内衬无纺布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59805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热成型模具
CN106965355A (zh) 一种合模成型机
CN209969373U (zh) 一种汽车热成型模具
CN217916731U (zh) 一种冰箱门内衬模具
CN212495320U (zh) 一种散热器制作用压铸机
CN214188310U (zh) 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外壳加工生产用注塑料模具
CN212288564U (zh) 一种方便快速脱料的注塑模具
CN210633980U (zh) 一种制鞋用二次eva发泡成型机
CN115246184A (zh) 一种空心轮胎硫化机中心硫化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9365353U (zh) 一种环保型热压成型机
CN208084780U (zh) 一种自动热压机
CN210233966U (zh) 一种热空气可循环利用吸塑成型装置
CN206915996U (zh) 一种热压成型机连续加热单元
CN210590529U (zh) 一种汽车顶棚成型模具
CN211839867U (zh) 一种汽车试制热成型模具
CN206085516U (zh) 一种汽车挡板模具
CN217862417U (zh) 一种血压计臂带用气囊热压成型装置
CN214276543U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烧结炉
CN211843164U (zh) 一种车门防水膜的吸塑成型装置
CN217704483U (zh) 一种光滑无飞边高速成型模具
CN211030999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0348994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模具成型装置
CN221044396U (zh) 一种帆布鞋用液压压合机
CN218171265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用可快速脱模模具
CN218574942U (zh) 一种用于生产弧形面板的压铸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