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22825U - 道路防撞护栏 - Google Patents

道路防撞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22825U
CN209722825U CN201920342792.9U CN201920342792U CN209722825U CN 209722825 U CN209722825 U CN 209722825U CN 201920342792 U CN201920342792 U CN 201920342792U CN 209722825 U CN209722825 U CN 209722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nd
roads
crash barrier
road
protecti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27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成颐
赵彦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427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22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22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228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防撞护栏,包括:与道路行进方向相配合的多个多孔防护板;与各所述防护板相配合的立柱;其中,各所述防护板两侧分别设置有能沿预定方向延展的至少一个第一钢带,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钢带;各所述第一钢带与各第二钢带被配置为具有预定的高度差,以对不同规格型号车辆的防护,且二者通过分别设置在两端的固定部进而与立柱连接,进而构成道路两侧道路防撞护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防撞护栏,其具有安全系数高,适应性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道路防撞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道路防护情况下使用的防护栏。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市内道路并道路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隔离产品用在道路两旁进行防护的情形中,通常使用的是钢结构或水泥桩材质制成,起主要起到的作用包括:一是在双向行驶的道路中对左右通道进行隔离防护,二是在道道两旁对各自道路行进方向上的车辆进行防护,防止其在发生交通意外时驶出道路而造成巨大的意外损伤。
但现有的隔离产品,其虽然具有道路隔离和防止车辆意外驶出的效果,但因其结构是硬质结构,故在车辆意外发生碰撞时,虽然能卸掉一部分撞击力,但同时在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力的情况下,会把意外撞击的车辆,反方向推至道路中间,故通常会造成后面行驶的车辆与事故车辆发生连环撞击,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防撞护栏,其能够通过将道路两旁防撞护栏的材质设置,使得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硬质结构而言,其硬度较低,故在遇到撞击时,其相对来说能做到及时破碎,故其反作用力可以大幅度减小,不会回弹至道路中间,造成二次伤害;同时通过其上可延展设置在防撞护栏上的第一钢带,使得在防撞护栏破碎后,通过第一钢带对车辆进行拦截,防止其冲出道路外,造成安全事故。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道路防撞护栏,包括:
与道路行进方向相配合的多个多孔防护板;
与各所述防护板相配合的立柱;
其中,各所述防护板两侧分别设置有能沿预定方向延展的至少一个第一钢带、至少一个第二钢带;
各所述第一钢带与各第二钢带被配置为具有预定的高度差,以对不同规格型号车辆的防护,且二者通过分别设置在两端的固定部进而与立柱连接,进而构成道路两侧道路防撞护栏。
优选的是,其中,各所述第一钢带、第二钢带被分别配置为波纹状结构。
优选的是,其中,各所述第一钢带、第二钢带被分别配置为螺旋状结构。
优选的是,其中,各所述防护板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钢带、第二钢带相配合的安装槽;
其中,所述第一钢带的宽度被配置为10-20cm,其厚度被配置为0.2-5cm;
所述第二钢带的宽度被配置为5-15cm,其厚度被配置为0.2-5c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呈弯曲状,且与立柱相配合的固定环。
优选的是,其中,各所述防护板的表面被配置为具有三角形、圆形、梯形、矩形结构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
优选的是,其中,各所述第一钢带配置在与道路行进方向相背离的一侧,各所述第二钢带被配置在与道路行进方向相配合的一侧;
且所述第一钢带与第二钢带之间的高度差被配置在50-70cm。
优选的是,其中,各所述防护板的厚度被配置为5-15cm,高度被配置为75-100cm。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将道路两旁防撞护栏的材质设置成多孔材质的防护板,使得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硬质结构而言,其硬度较低,故在遇到撞击时,其相对来说极易破碎,反作用力可以大幅度减小,故不会回弹至道路中间,造成二次伤害,安全性能更好。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板上可延展设置在防撞护栏上的第一钢带、第二钢带,使得在防撞护栏破碎后,通过第一钢带,第二钢带对车辆进行拦截,防止其冲出道路外,造成安全事故,安全系数更好。
其三,本实用新型对第一钢带与第二钢带之间高度差的设置,以使得其能适应不同规格车型、不同时速车辆的防护需要,以使得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道路防撞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护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防撞护栏的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与道路行进方向相配合的多个多孔防护板1,其通过材质的设置,使得其硬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较低,故在发生撞击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车辆的动力,并能及时破碎,防止其给予车辆的作用力将车辆推回至道路中间造成二次伤害;
与各所述防护板相配合的立柱2,其用于对防护板进行固定,以构成防撞护栏;
其中,其中,各所述防护板两侧分别设置有能沿预定方向延展的至少一个第一钢带3,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钢带4,其通过在防护板两侧分别设置可延展的第一钢带、第二钢带,以在防护板的破碎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钢带、第二钢带延展开来,形成弧状结构对不同高度的车辆进行拦截,防止其冲出路面或冲出道外;
各所述第一钢带与各第二钢带被配置为具有预定的高度差,以对不同规格型号车辆的防护,且二者通过分别设置在两端的固定部5进而与立柱连接,进而构成道路两侧道路防撞护栏6,其通过第一钢带、第二钢带上固定端的配合,将各防护板固定在立柱上,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钢结构防撞护栏而言,无需另外设置安装座或安装槽,同时可以对不同高度。不同型号规格的车辆进行防护,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好,适应性好,安全系数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各所述第一钢带、第二钢带被分别配置为波纹状结构。采用这种方案使得在防护板的破碎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钢带的波纹状结构能延展开来,在车辆的作用力下,构成弧状结构对车辆进行拦截,防止其冲出路面或冲出道外,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各所述第一钢带、第二钢带被分别配置为螺旋状结构。采用这种方案使得在防护板的破碎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钢带的螺旋状结构的弹性力进而延展开来,在车辆的作用力下,构成预定的弧状结构对车辆进行拦截,防止其冲出路面或冲出道外,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
各所述防护板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钢带、第二钢带相配合的安装槽7;
其中,所述第一钢带的宽度被配置为10-20cm,其厚度被配置为0.2-5cm;
所述第二钢带的宽度被配置为5-15cm,其厚度被配置为0.2-5cm,其用于保证安装后与防护板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各钢带的厚度和宽度的限定,以使其与车辆撞击时各位置不同,所接收到的力不同,而进行适应性的变化调整,以使其能起到更为优异的防护效果,同时保证其在拦截车辆时的拉力满足需要,不会产生断裂。采用这种方案使得第一钢带与防护板的配合更加稳定,同时使得其可进行现场组装,便于运输和管理,同时防护效果满足如高速路等不同路况下,道路安全防护的需要,具有稳定性好、适应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呈弯曲状,且与立柱相配合的固定环(未示出)。采用这种方案使得用于固定的环具有一缺口,进而便于安装和适应不同大小的安装立柱,具有可实施效果好,稳定性,安装方便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各所述防护板的表面被配置为具有三角形(未示出)、圆形(未示出)、梯形(未示出)、矩形结构(未示出)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采用这种方案通过在防护板的表面设置有各种形状结构,在增加表面积的同时,增加吸音面积,使得其吸音效果更好,具有可实施效果好,适应性好,稳定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各所述第一钢带配置在与道路行进方向相背离的一侧,各所述第二钢带被配置在与道路行进方向相配合的一侧,其通过其位置的限定,使得车辆的车头或较矮车辆在与防护板发生撞击时,防护板首先破碎,然后第二钢带拉伸对其进行首次拉扯卸力以起到防护作用,进一步通过第一钢带的拉伸作用对其进行二次拉扯卸力和防护,进而使得其可适应不同高度,不同时速车辆的防护,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且所述第一钢带与第二钢带之间的高度差被配置在50-70cm,以适应不同高度、型号以及不同时速车辆的防护需要。采用这种方案通过对防护板上第一钢带、第二钢带的位置和高度差的具体限制,使得其能适应不同道路行驶环境,不同规格车辆,不同时速的防护需要,具有可实施效果好,适应性好,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各所述防护板的厚度被配置为5-15cm,高度被配置为75-100cm,其通过对高度的限定,以使其适应市内对防撞护栏的安装、美观和视野的需要,同时因车辆产生的噪音主要来自于轮胎,故其高度设置完全能满足对车辆行驶噪音吸收的需要。采用这种方案对防护板的厚度进行限定,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路面安装需要,通常情况下,可将防护板的厚度设置成7cm或10cm,与二者之间的间距相配合,其厚度在25cm-3cm,以在保证其隔离效果和防护效果的同时,其厚度能适应不同的道路宽度,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防撞护栏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道路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道路行进方向相配合的多个多孔防护板;
与各所述防护板相配合的立柱;
其中,各所述防护板两侧分别设置有能沿预定方向延展的至少一个第一钢带、至少一个第二钢带;
各所述第一钢带与各第二钢带被配置为具有预定的高度差,以对不同规格型号车辆的防护,且二者通过分别设置在两端的固定部进而与立柱连接,进而构成道路两侧道路防撞护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钢带、第二钢带被分别配置为波纹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钢带、第二钢带被分别配置为螺旋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防护板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钢带、第二钢带相配合的安装槽;
其中,所述第一钢带的宽度被配置为10-20cm,其厚度被配置为0.2-5cm;
所述第二钢带的宽度被配置为5-15cm,其厚度被配置为0.2-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呈弯曲状,且与立柱相配合的固定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防护板的表面被配置为具有三角形、圆形、梯形、矩形结构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钢带配置在与道路行进方向相背离的一侧,各所述第二钢带被配置在与道路行进方向相配合的一侧;
且所述第一钢带与第二钢带之间的高度差被配置在50-7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防护板的厚度被配置为5-15cm,高度被配置为75-100cm。
CN201920342792.9U 2019-03-18 2019-03-18 道路防撞护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22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2792.9U CN209722825U (zh) 2019-03-18 2019-03-18 道路防撞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2792.9U CN209722825U (zh) 2019-03-18 2019-03-18 道路防撞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22825U true CN209722825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8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279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22825U (zh) 2019-03-18 2019-03-18 道路防撞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22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75391B2 (en) System for protecting individuals from impacts against road guard rails
DE69730829D1 (de) Energie absorbierendes aufprallkissen
CN107653804A (zh) 用于道路交通的吸能缓冲防撞桶
EP1767702B1 (en) System for protecting individuals from impacts against road guard rails
CN104764366A (zh) 车辆冲击波防护装置
CN209722825U (zh) 道路防撞护栏
CA3153160A1 (en) Flexible tensioned crash barrier
KR101466046B1 (ko) 차량 방호울타리 완충장치
KR102100439B1 (ko) 전방지지대의 후퇴 저항수단이 구비된 차량 충격흡수장치
KR100847736B1 (ko) 와이어로프를 이용한 충격흡수용 가드레일
EP1561863A1 (en) Guardrail
CN212388428U (zh) 一种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
KR101256454B1 (ko) 충격흡수가드레일
KR101267446B1 (ko) 가드레일 전방부의 차량 충돌시 충격흡수장치
KR20110068698A (ko) 가드레일
US7100903B1 (en) Impact barrier system
CN211368524U (zh) 一种公路钢护栏端部防撞消力装置
CN203514218U (zh) 一种防止飞鸟撞击的隔声屏障
JP2906013B2 (ja) ガードフェンス
CN204612599U (zh) 车辆冲击波防护装置
CN108677711A (zh) 桥梁混凝土防撞护栏
CN103866712A (zh) 一种高速公路护栏板
CN219080169U (zh) 一种公路安全防撞护栏及护栏设施
KR200274017Y1 (ko) 완충용 가드레일
KR100530955B1 (ko) 도로의 차량충격흡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